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西泛道德

中西泛道德

發布時間: 2023-09-28 06:32:14

Ⅰ 「泛道德化」是什麼意思

「泛道德化」,即道德評價被上綱上線,無限拔高,占據了最主要地位,它無限度涵蓋和滲透到政治、法律、科技等其他評價話語體系中,使其他的評價體系都淪為道德的奴婢。

Ⅱ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異

1.在思維方式方面上,西方人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實證,剖析整體再加以綜合,幾乎大部分人都會辯論;中國人注重直觀、整體、經驗;

2.在價值取向方面上,西方人注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中國人注重群體、社會、和諧;

3.在倫理道德方面上,西方人注重個人放任,創新發展,張揚榮譽;中國人崇尚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成就而自豪,從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和獲得成就後的狂喜。

4.在行為規范方面上,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國人「重義」、「重情」。

中西方文化的感性與理性趨向差異很有趣。

西方文化發展的感性趨向,造就了西方現代文化的外在領域—娛樂業和競賽也的不斷發達;西方文化發展的理性趨向,推動了現代文化的內在領域—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

中國文化中的感性和理性兩極都不像西方那樣發達,缺少感性沖動和理性追索,因而會造成傳統的體育與科學發育不良。缺少感性沖動的文化,就很難有文化理性的突破與發展。

在感性生命方面,中國文化中有一種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不為人先、不恥人後的觀念。

在理性生命方面,中國文化有一種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精神。這種只注重過去的實踐經驗而忽視未來的發展變化的思維傳統,有助於防止我們的民族陷入各種精神誤區,但卻同時限制了我們知識想像的自由空間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熱情。


(2)中西泛道德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下的民主與人權:

一、中國不是沒有民主,而是,它的「立體民主」與西方不一樣。何況,在朝廷之內,有諸如祖制與御史對皇權的實際約束,以及皇帝通常必須有臣子之奏摺方有機會批示以表達皇室「諭旨」之傳統慣例,這等於是現代政治學中的一種橫面之分權與牽制。

而這種種形式上的差異,正好是由於文化與歷史背景不同所致。而其民主實質與精神,不應因形式有異而否定它的存在。

二、同樣,中國不是不注重人權,而是將人權概括於民族權之中。在這點上與西方人權相比,我們不妨將民族權稱之為「宏觀的人權」。這個與西方的差異,也是出於文化與歷史差異所致。這不但是意義上的差異,而且是在形式上的表現不同。

三、西方人將他們微觀的人權以及橫面的民主政治定為「普世價值」,至少在中國的民族權(即宏觀的人權)以及「立體民主」的對照下,他們的普世性出了嚴重問題。

我們必須對他們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的來蹤去路嚴加審視,以鑒別它們是否可以移植到另一文化而具有同樣的意義以及同樣的表現方式。

Ⅲ 東西方價值觀差異

東西方的價值觀差異有價值取向不同、社會本位不同、交往觀念不同,表現在社會、家庭等方面。

中西方人在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上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於律師、醫生。

2、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斗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一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

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遊子」,強調「父母在,不遠游」。家庭中有長幼關系、夫妻關系,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聖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

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慾」,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3、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西方文化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於算經濟帳。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於人倫關系的調節。禮義規范高於一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范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

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間,「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對外中國只考慮政治影響,不顧及經濟效益。

文化群落只有在其成員遵循著可以預測的行為模式時才能得以保存。同一個文化群落中,人們的衣、食、住、工作、娛樂以及社會交往都是可以預測的,並且平常得讓人往往忽略其存在。這些可以預測的行為模式建立在被稱為「價值觀」的心理活動之上。

價值觀是人們對好與壞、美與丑、值與不值、干凈與骯臟、正確與錯誤、善良與殘酷、公正與不公正、得體與不得體所進行判斷的標准。盡管它對於文化行為的控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卻不能被看到,聽到或者體驗到;盡管它所引起的結果——人的行為很容易被觀察到,但對它本身卻無法進行直接的調查。

價值觀寓於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為選擇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對周圍的世界進行思考並使自己與之適應的活動。

價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異是在價值觀念基礎上形成的,在某種意義上,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念為人們的思想、行為提供了一套基本准則,提供了一套被廣泛認可的關於什麼是「正確」與「可取」的行為方式標准。

價值與交際行為的關系是綱與目、深層與表層的關系,交際行為各個層面的文化差異往往都可以在價值觀念層面找到解釋。價值與文化又不可分割地緊密相連,彼此都只能在對方那裡得到解釋。

(3)中西泛道德擴展閱讀

如果說東方的文化是偏於精神的,則西方文化更偏於物質,這也是造成中西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巨大差異的最主要原因。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方的歷史文化似乎比西方長得多,也可以說西方文化的發展遠比東方文化的發展要簡單得多,因此東方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較比於西方人來說更多元。

從地域的角度來看,東方大陸比較封閉,對於長期生活在這片封閉土地上的人來說,封閉容易使他們的世界觀變得狹小,而西方人則更善於向外探索,所以他們的世界觀更為廣闊。

我認為造成中西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西方神學與東方神學的文化取向不同。西方神學與東方神學的最大區別在於:西方神學不排斥物質,而東方神學極力排斥物質。這文化內涵的差異,對東西方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很多方面上,東方人的價值觀都極趨向於精神,而西方人趨向於物質。

由神學到哲學,最後在到科學,東方的神學建立在深刻的經學基礎上,而西方的神學沒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來凈化心靈,沒有東方神學中那種很強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導。

所以西方神學思想並不影響政府的管理思想,這個問題在東方就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在中國,經學和理學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礎,雜糅其中的神學思想也會滲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這在一定程度也在誘導著人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

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君主已開始在思考,是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治國,這不僅是管理者對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探究,也是對其以另一種方式的誘導。

2、西方傳統文化取向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不是一種旨在探索物質世界奧秘的知性哲學,而是把人作為主要對象,以整合社會為目的,闡明人生精義為要旨的德性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思想觀念、理論哲學,典章制度、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風俗習慣等方面,這種文化是在中國傳統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影響及其作用下發展起來的。

這是一種舊式農業文明,一種自然經濟的文化。這些文化經過千百年的積淀,使人們形成了相近的心理,表現為世界觀和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取向的主要特徵有:重農抑商的經濟價值取向,崇拜皇權和追求權力的政治價值取向,以"四維"(禮、儀,廉、恥)、"八德"(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為中心的道德價值取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取向;崇古敬老的認知價值取向等。

西方人更追求的是人權的平等,並且注重於人與人的競爭。工業革命之後,西方社會間的競爭表現的更為強烈。

3、中西方進步程度不同。中國自古以來也有對科學的探索,但並未將發展科學放到知識和文化的主流地位上,而中國的文學藝術卻發展的較為充分。西方對科學的探索始終不斷,尤其是數學和物理。

因此,用一種觀點說,東方的文化和科學比較抽象,而西方的則較為具體。也可以說這也是中西方人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具體體現。

在繪畫上,中國的水墨畫被大師發揮地登峰造極,而西方的素描則追求完整的還原事物本身;在文學上,中國文人比較產凡脫俗,喜歡以他們的想像描寫東西,西方的文學故事較比更為真實,而且更加浪漫,或許這是因為東方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致。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中國思想家強調"以修身為本",把"善"放在價值觀的首要位置;而西方思想家強調"真"的重要性,就如康德先有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後有他的「實踐理性批判」。

Ⅳ 中美師德規范存在哪些差別

1、適用群體不同。

我國師德規范適用於從事普通教育的中小學教師,不適用於幼兒園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師,不適用於高校教師,也不適用於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

美國《教育專業倫理規范》適用於全體教育專業工作者,無論校內校外,也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

2、傾向性不同。

我國大陸傾向於把教師工作看成是一種普通的「職業」,因此頒布的師德規范稱作「職業道德規范」。

美國教育專業倫理規范它是行業自治的規范,一半是維護教育專業服務對象權益的職業規范,另一半是維持教育專業團體及其成員的利益和聲譽的職業規范,較充分地體現出專業自身的訴求。

美國教育界有著更高的抱負,試圖將教育工作建設成為一門「專業,所以頒布的行業倫理規范稱作「專業倫理規范」。

3、性質不同。

我國大陸的師德規范由主要國家教育部和教師工會共同頒布,帶有明顯的官方性質,因此比較充分地體現了國家和政府的意志,甚至包含了教師工作的政治規范等。

美國是由教師自身的行會組織制定的,存在著維護教師專業聲譽和利益的條款。

Ⅳ 中西文化在道德觀念上面的差異是什麼

一 .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賴的地理環境基礎的差異為依據,我們可以把中西文化雙方分別歸結為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謂的「黃色文明」與「藍色文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這是造化之功,同時也說明自然環境對人格塑造影響的巨大。「人的個性是先天組織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別是在發育時期所處的環境這兩個方面的產物。」[2]這里的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環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得到某種熏陶和影響。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3]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誕生於半封閉大陸自然環境的儒家倫理,教誨人們重土輕遷,安貧樂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們在久遠的傳統中沉澱了一種封閉的惰性心理和慣性思維方法,保守,缺乏開放的意識;眷戀家園故土,提倡清靜無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風險意識和競爭精神不強,時間觀念和進取意識淡漠。所謂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這個道理。「東方人並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競爭意識,他們總是顯得嚴肅、執重,從不著急,時間觀念淡漠。就象『效率』一詞代表著西方社會中支配人們思想的基調那樣,中國人常說的『馬馬虎虎』一詞也表明了他們對生活所持的態度。」[4]生活圈子的狹隘與封閉,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固定性和長久性,為了能夠和睦相處,國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這也培養成國人謙虛、謹慎、忍讓、含蓄的傳統美德。中國的這種自然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的文化傳統養成中華民族內傾型人格。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 「在馬克思看來,地理環境是通過在一定地方、在一定生產力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生產關系來影響人的……」[5]/p 因此,對於對形成的文化觀念影響巨大的自然環境對人格的影響,我們既不能加於誇大,也不能過於縮小,既不能過於強調,也不能隨意忽視,而應該客觀、公正。正如羅素所說的「目前的科學不能完整地說明國民性問題。氣候和經濟環境雖說明了一部分,但不是全部。」[6] 二 .倫理型文化與功利型文化 按照中西雙方的價值取向的差異,我們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別概括為倫理型文化與功利型文化。 中國傳統倫理總體取向是重義輕利。「利義之辨」是貫穿中國文明史的一個基本問題。主張義利兼顧的墨家由於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道而忘,而主張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義利皆無的道家則把把功績和名利完全剔除在人格標准之外,這種主張盡管一度與儒家義利觀並駕齊驅,但由於不合當時社會需要而不為統治階級所用。作為支配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張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 「以義制利」,提倡義利發生矛盾時,應當捨生取義。泛道德主義的中國傳統,用道德解釋一切,導致國民樂於言義恥於談利,重道德修養,輕外在事功的價值取向,從而導致科學在古代中國失去獨立的人格價值和社會地位。人專注於自身的內心世界,喪失對理性和自然的興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傳統和對科學的探索熱情。道德與理性的分離,使中國傳統出現反理性的傾向,從而阻礙了中國科學精神的發育。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空論玄談盛行,科學衰微和商業不發達的深層原因之所在。科學技術被視為淫技奇巧,商人被貶為四民之末,從而也導致中國古代科學盡管發達卻難於付諸施用,商業發展緩慢,國家積貧積弱的嚴重後果,到了近代更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對象。 在西方,盡管我們說,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其社會價值觀念復雜多樣,但是西方社會是以個人為本位,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是個人的權益的實現,並且認為它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與生既來的,是天賦的。趨利避苦是個體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權利和利益的過程中不須負任何道德責任,可以不擇手段。故此,功利主義始終在西方社會中占據主流地位,起主導作用。毫無疑問,這種功利主義對於催生後世資本主義萌芽取著催化劑地作用,但也使得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變得非常地殘酷和血腥。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7]西方社會這種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個體追求物質利益的積極性,從而推動了西方社會經濟與科學的發展,但對義的鄙視和貶低又容易導致西方社會片面追逐物質利益而損人利己、惟利是圖,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異化變質,成了赤裸裸的金錢物質利益關系。在西方歷史上,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盛行不衰,構成了西方主流價值取向,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成了社會亘古不變的信條。在最大限度地謀求自身的利益觀念的驅動下,科學與技術在西方尤為受到重視,理性主義、科學主義在西方非常發達。在現實生活中,西方人表現出求新奇、好創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學觀念和技術意識深入人心,成為構成人格的重要因素。這也導致西方社會重理性而輕情感,長於說理而短於談情,善於邏輯思維而疏於直觀感受。 三 .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 根據中西方文化的具體形態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兩者分別歸結為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 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側重於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獲罪於天,無可禱也」[8]。「一個特點是中國文化不僅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而且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溶的天人合一思想,構成了中國文化的顯著特色。」[9]中國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為崇拜的對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對象,作為想像的對象而不是作為探究的對象。對於自然,由於「天道遠,人道邇」[10],過於執迷於對虛幻天道的探求不僅是荒謬的,而且是徒勞的。我們只須向內心訴求,人心中就蘊涵著自然的普遍法則,盡心就能知性,知性則知天,「萬物皆備於我矣。」[11]所以,中國古代文化更多的是重人事而輕天道,重道德而輕知識。在處理在人與人關系問題上,中國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體輕個體,重和諧輕抗爭,強調宗法性、紀律性。它對人進行規勸與約束,束縛人的自由意志及創造精神,漠視生命個體的價值和尊嚴。中國文化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對人的獨立意志和銳意進取,培養人的群體觀念、順從誠敬意識等,尋覓的是一種中庸的、調和的處理途徑。中國文化的那種和諧觀念,同時也體現和培育了國民順從、屈服、保守與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精神,鮮有抗爭意識和反叛勇氣。「中國人普遍信守『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歷史觀念,從而使得歐洲人與美國人普遍認為:1990年的中國和孔子時代的中國別無二致。」「所有的舊東西都是極有價值的,而所有的新東西都是毫無意義的。」[12] 從而也造成了謙虛謹慎、含蓄內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 在西方,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奧秘和征服與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赫拉克利特窺出「和諧來自斗爭」[13],普羅泰哥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便是人與自然孑然分立的鮮明寫照。盡管到蘇格拉底那裡,把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但西方文化對自然的探索與征服從來也沒有停止過。西方商業社會海上航運的冒險生涯,以及在其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難以把握的自然規律使西方人時刻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尖銳對立和激烈沖突,人們正是在對詭異的自然現象的驚異和困惑中開始哲學探索的。古希臘的哲學從開始就主要是一種自然哲學,把自然作為人們思考和探索的對象。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支配下,自古以來西方社會就把自然與人區分並對立起來,自然僅是被人認識、利用、征服的對象,強調人的獨立自主和積極進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獨立精神。在處理人與人關繫上,西方更為崇尚個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獨立,強調個體的生命價值和尊嚴,重視私有財產的獲取和保護,整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大膽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不擇手段的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 中國文化由於主張「天人合一」,人道法天,以人道應天道,以天道設人道, 以德配天,天人合德,故生存意識異常發達,形象思維非常突出,注重直觀感覺和詩化想像, 重人事而輕天道、輕實證而重玄想,從而導致自然科學不甚發達人文科學異常繁榮。「如果按這種邏輯,認識論意識的發達是科學在歐洲出現的一部分原因,那麼這種意識的不發達也應該是科學在中國不出現的一部分原因。」[14]西方文化由於倡導天人相分,人定勝天,不僅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而且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科技意識發達,抽象思維突出,注重邏輯推論和實證研究。故而中國有的是「小心求證」的陳景潤,而西方有的是「大膽假設」的歌德巴赫。

Ⅵ 泛道德取向是什麼意思

就是泛道德化,認為應該用道德解決一些本應用法律等其它手段解決的問題。
泛道德主義是一個倫理學概念,也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它是指,在某個社會下,社會形成的道德規范或者對個人人品要求在正常人的能力范圍之外,以至於惟道德是論。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各種社會問題往往都歸結為人的道德境界問題,歸結為自私、物慾、怯懦,歸結為犧牲和奉獻精神的丟失。對於沒有按照社會道德從事的人,將遭到道德批判。

Ⅶ 中國傳統文化的泛道德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1、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我國是人口大國,我們要擁有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范,這也就是現如今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只有被人民群眾掌握才會凝聚成社會共識,表現出文化發展最主要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我們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核心任務。
2、提升文化的吸引力。為了提升文化軟實力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展示出該國家或是該民族特色的文化吸引力。這是因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傳統文化可以通過依附在語言和其他載體上,逐漸凝固和演化成一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通過這種文化環境引導她的國民的行為,達到協調整合社會的作用,並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3、提升文化的普及力。也就是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教育,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廣大。我們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有意識地引導廣大民眾喜愛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最終使其成為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沉澱在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心靈深處。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要有意識的加強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學習力度,在教學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開展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的活動,使他們自覺願意接受和欣賞。
(二) 振興中國文化產業
就目前形勢來看,文化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特徵,我們要找准我國文化的發展方向,滿足人民對文化的要求,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國要大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首先我們要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文化產業的管理辦法,盡量減少政策辦法中不足的地方。其次是深化和完善文化產業的政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找到一條適合中國文化自己的道路。最後就是加大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扶持。設立規范化的文化產業組織,政府積極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和支持。 (三) 加強文化傳播和交流
關於文化傳播和交流,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文化外交,在國際交往中,文化往往能夠起到政治和經濟難以達到的作用。所以文化外交在國際中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我們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對外傳播策略,擴大其在國際傳播中的份額,使其他國家能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文化,進而了解中國;促進漢語的標准化和規范化,提高世界對漢語以及中國文化的認同,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全力打造中國品牌的文化,創造出一批原創性比較強的文化產品,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大力弘揚和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任務。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國家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我們要努力發揮自身的文化優勢,重視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熱點內容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