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縣的劉道德
『壹』 名人文明禮儀小故事(急!急!急!急!急!急!)不要太長,50字(不要程門立雪)
0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旁仿。
0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鍵早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稿啟雀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12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13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14 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15 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16 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19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20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21 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22 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23 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24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貳』 博興的歷史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
董永與天仙女的故事,經過歷代文學作品的加工宣染,在我國廣為流傳,近兩千年來有口皆碑,經久不衰。,作為一個平民布衣出身的孝子,不但群眾愛戴,視為楷模;而且一些文人也在詩詞、戲曲中加以歌頌,引為重要的創作素材。如曹植的《靈芝篇》、元雜劇《織錦記》、《百日緣》,後來的黃梅戲《天仙配》等等,都取材於董永與天仙相配的故事。可見,董永其人在我國的影響何等久遠和廣泛。
尊敬老人,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 良傳統,也是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董永,對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對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那麼,董永是文學人物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人,其故里何處,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
董永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出現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漢代,至今已兩千年左右。漢朝建立以後,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思想領域中儒家學說占據了統治地位。由於統治階級極力地推廣和倡導,作為儒家學說的核心——孝,成為社會生活中各階層普遍遵循的道德規范,直到東漢乃至後代,其影響也是相當深刻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出現象董永這樣的孝子,是很自然的,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現存的資料也證實了歷史上董永其人的真實性。山東省嘉祥縣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歷史文物就向我們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在其中的武梁石室第三石第二層右數第三個畫面即刻董永鹿車載父,田間勞作情景:樹下一鹿車,上有小罐,大概是田間勞作盛水之用,一老人坐於車上,左手執鳩杖,右手前伸,似是指點董永勞作。老人上方刻「永父」二字。其左為董永,右手執農具,回首望其父,身旁刻「董永千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邊有一獸,體態粗壯,大耳如扇,長鼻高昂,是一象;董永右上方橫一圖案,有翼,有花紋,作飛舞狀,當是一鳥。《越絕書}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此即「象耕烏耘」之意,內含「耕耘」二字,是董永「肆力田畝」,田間勞作的形象注腳。
武氏墓群石刻,也稱武氏祠、武氏石室等,是東漢時武氏家族的墓地。清代陸續出土。武氏一家,是東漢末年的官僚地主家族,「世代為官,勢力煊赫,家財宏富,故有條件修建富麗堂皇的墓祠」。武氏祠,據其石闕銘文記載,建於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數十年落成,竣工至遲不晚於公元200年。墓群石刻取材廣泛,內容豐富,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武氏祠的石刻畫多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荊軻刺秦王、管仲射小白、二桃殺三士等。其修建時間,與董永同代,時間甚近,而且點明了董永的故里,證實董永確為真實的歷史人物,是可靠的佐證。再者,武氏祠中的董永石刻畫面的內容,與一些文字記載是一致的,故董永實有其人是可信的。
三國時期,魏曹植在《靈芝篇》中也寫了董永的故事:「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這是我國最早取材於董永故事的、有署名的文藝作品。可見,遠在三國時期,董永的故事已廣為流傳。
西漢末年,劉向的《孝子圖》亦有董永的記載。此書已亡佚,有關董永故事的記載僅見唐《法苑珠林》和宋《太平御覽》的引文。《太平御覽》引文如下:「前漢董永,干乘人,少失母,獨養父。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永謂錢主曰:『後無錢還君,當以身作奴,……」有人以為劉向為前漢人,他怎能予知有後漢呢?懷疑《孝子圖》系後人偽托。《法苑珠林》卷六二對《孝子圖》的引文稍有不同:「董永者,少偏枯,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於富公以供喪事。……」此段文字與《太平御覽》所引《孝子圖》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法苑珠林》的引文中沒有「前漢」二宇,這就不好說《孝子圖}為後人偽托。《南史》卷二十二中有這樣記載:「慈字伯寶,年八歲,外祖宋太宰江夏王義恭迎之內齋,施寶物資所取,慈取素琴、石硯及《孝子圖}而已。」可見南北朝時尚有此書,如果說只有對董永的記述是後人妄增,似乎證據不足。《太平御覽》引文中的「前漢」二字,是否為當時編者不慎誤增,也不無可能。劉向是西漢末年人,如果《孝子圖》的記載是真實的,那麼董永當是西漢人,再說《孝子圖》即使是後人偽托,也是比較早的,亦有重要價值。
東晉史學家干寶把董永故事收在自己的《搜神記》里。他根據民間傳說,經過加工整理,寫成了《董永》篇:「漢董永,干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首段文字與《法苑珠林》所引《孝子圖》如出一轍。後邊就是董永葬父後,道遇仙女,求為妻,俱至錢主,十日織縑百匹,助永還債,事畢,凌空而去的故事。董永故事經過干寶的加工已比較完整豐滿,其情節、人物,都有所發展,為後來的戲曲等文藝創作取材所本。
一些辭書和類書也大量地記載了董永其人。
清《古今孝子所見錄》收有董永,並載「東漢董永,青州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把董永列為我國歷史名人載入。在「董永」條下載曰:「董永,後漢干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安陸……」此處增加了「奉父避兵」南遷之說。
《蒙求》一書,也收有「董永自賣」,舊注雲:「漢董永,少失母,養父,家貧佣力。至農月,以小車推父置田頭樹蔭下而營農作。……」這里對歷史上實有董永其人是肯定的。
台灣所編《中文大辭典》對董永其人也持肯定態度。文字與《中國人名大辭典》基本相同。
明代「記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錄》一書,收錄了董仲其人,並說董仲為董永之子。《辭海》介紹《尚友錄》是「匯編歷代人物小傳」。 (中文大辭典》介紹《尚友錄》說.「古來人物略具於是,以較史籍易於檢查,舊時多樂用之」。
被稱謂「一方之信史」的地方誌也大量地在「人物誌」中記載了董永其人。如山東省《博興縣志》、《樂安縣志}(今廣饒)》《魚台縣志》、湖北省《孝感縣志》、江蘇省《東台縣志》等等,都將董永列為歷史名人載入。所載董永故事多與《搜神記·董永》大同小異。固然,舊時修志有亂拉歷史名人的弊習,但這樣廣大的地區,都將董永視為歷史人物載入志中,肯定了歷史上確有董永其人,似亦不可忽視。
以上歷史文物、類書、辭書以及地方誌等資料,都肯定了董永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尤其是武氏祠的文物資料,可靠性更大。但是,對董永其人也有人持否定態度。如《辭海》即認為董永「是文學故事人物」。歷來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董永其人正吏無載。我們認為,在封建社會里編寫的正史,主要是為封建統治者尤其為統治者的最高階層樹碑立傳的,就是郡守、縣令等較低一些的官僚也很難爬進正史的門坎。如上文提到的嘉祥縣武氏家族,世代為官,尚且不見正史,何況董永一個平民布衣,正史無載,這並不奇怪。歷史上正史無載的人物豈可勝數,若以正史無載為由而否定其存在,就難免有偏頗之嫌。
董永故事屬神話傳說。誠然,董永故事有著濃厚的神話色彩,但這也不能成為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歷史上,我國勞動人民往往將自己敬仰、愛戴的歷史人物加以神化,以浪漫手法編成神話故事加以傳播,以勸化人們積德向善,也表達了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敬愛之情。而有些民間傳說,也往往是根據歷史上實有的人物,經過藝術加工成為完整故事的。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包拯探陰曹、關公顯聖等等,都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可誰又能否認他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呢?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董永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就否定董永其人的真實存在。董永也正是依賴這浪漫的民間傳說,才流傳下來的。
董永既然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那麼,其故里何在呢?諸說基本相同。東漢時代的武氏墓群石刻中,董永故事畫面就點出「董永,千乘人也」。另外,《孝子圖》、《搜神記》、《中國人名大辭典》及《中文大辭典》也都點明了董永是漢代千乘人。干乘始於戰國時期,「以齊景公有馬千乘,常獵於此而得名。」在漢代為郡,縣名。干乘郡與干乘縣其治所均在今高青縣境東部,東鄰今博興縣。
高青縣現存志書中,均無有董永的記載。《博興縣志·人物誌)中載:「董永墓在今崇德社(今陳戶鎮)去墓數里有董家莊,永故宅也。」董家莊在今博興縣陳戶鎮,位於縣城北二十餘華里,西去漢千乘縣城遺址三十餘華里,在漢代屬千乘郡干乘縣地。董家莊即董永故里,博興縣志所載與上文辭書、類書、武氏祠等諸說是吻合的。
董家莊原有董公廟,《山東通志)說「董公廟在城(今博興縣城)東北三十里祀董永」,即指此也,今廟已不存。《通志)還說:「仙孝祠在西門內,祀漢孝子董永。」仙孝祠建於何時不詳,明代王為邦《仙孝祠記,中說:「本邑在董仙舊址,當日窘身葬父、神女助織,孝聲至今著也。我侯建祠繪象……」。文中,我侯,即指當時博興縣知縣翁兆雲。原祠已圮,明代知縣翁兆雲重修。康熙四年博興知縣蔣維藩又重建,現已無存。康熙五十八年《博興縣志》載,董永墓在崇德社。今屬陳戶鎮,原有墓碑,因日久年深,碑已不存。民國二十五年縣長張其丙重立墓碑一塊。此碑尚存。
以上資料,充分證實了博興縣陳戶鎮董家村即漢孝子董永故里。盡管舊的地方誌有亂拉名人的積習。但是,一些縣志仍然肯定了董永原籍為山東省博興縣。如山東省的《魚台縣志,載:「董永墓,舊志載,治西南三十里。按「董永,青州博興人,流寓德安,佣身葬父,感仙姬為偶事膾炙人口,雖婦人女子咸能言之,而葬魚台無考。」這里肯定了董水為博興縣人。再如湖北省的《孝感縣志》載:「董水,青州干乘人,今山東博興縣。……」一九八三年,孝感地區編寫的《孝感地區概況)在「著名人物」欄中寫道;「董永,東漢末,青州干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因黃巾起義,由山東流寓今湖北孝感……。」孝感市於一九八四年在市內所建「董永公園」中,在「孝子祠」前介紹說:「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董永故事在湖北孝感縣流傳甚廣,影響頗深,並建園立祠紀念他。但是從《孝感縣志》到《孝感地區概況》,只說是董永由山東流寓孝感,都肯定董永原籍是山東省博興縣。
當然,把董永說成本邑名人的地方誌亦有之。如清雍正年間的《樂安縣志》(今山東廣饒縣),即把董永視為鄉賢。,該志「古跡」篇中載:「董永祠,在城西太和庄,去家甚近,子孫至今承祀不乏。」查志中所說董永祠位於今廣饒縣西部,在漢代當為利縣地,而利縣屬齊郡,而非干乘郡。廣饒縣到隋代始僑置干乘縣,比董永生活的年代晚了五百多年。說董永故里在今廣饒縣,顯然無據。再如江蘇省《東台縣志》載:「董永,西溪鎮人。」所載董永故事基本引用《搜神記》原文,只是改「千乘」為「西溪鎮」。並說「今西溪鎮永與父墓並在。」但志書的編者又在後面的按語中寫道;「永事見《太平御覽》所引劉向《孝子圖》,其辭雲:董永千乘人,……今向《圖》不傳,史家亦不著於錄,而千乘郡乃今山東青州府北鏡,何以又為縣之西溪人耶?」志書的編者對董永為西溪人的說法就提出了異義,持否定態度。這一說也難以自立。
綜上所述,董永故里為山東省博興縣已無疑問。但是,清道光二十年《博興縣志}的編者沒有進行實地考查,以為舊志董永墓一說在崇德社,一說在龍河窪,而對董永故里博興提出了質疑。經實地考查,博興縣境董永墓只有一個,其地當時屬崇德社(現陳戶鎮),而群眾習慣上稱為龍河窪,是同一地點兩個名稱。該志中此謬誤,是由當時志書編者的淺陋和粗疏造成的。
董永的傳說遍布我國數十省,董永遺址與紀念物,如董永墓、董永祠、董公廟等等,也不勝枚舉,尤其江淮地區,流傳更廣,影響也頗深。
既然董永故里在山東,那麼董永的傳說何以在江淮地區有如此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呢?董永是否曾經南徙,眾說不一。《中國人名大辭典》主張董永曾經南徙,其「董永」條下載曰:「後漢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安陸……」《中文大辭典》亦采此說,「董永」釋文與《中國人名大辭典》相同。這里只說「奉父避兵」,沒有說明董永南徙的年代。清康熙三十四年《孝感縣志}載「董永,青州干乘人,今山東博興縣。早喪母,漢靈帝中平中,黃巾起,渤海騷動,永奉父來徙……」清光緒五年《孝感縣志》又照漀潬??X?搬了此段文字。這里「避兵亂」的年代和歷史背景比較明確,「兵亂」指黃巾起義。然而,黃巾起義暴發於東漢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比嘉祥縣武氏墓群石刻修建時間晚了三十多年。董永是不可能在黃巾起義時流寓安陸(今孝感)的。現尚未見到其他資料有董永南徙的記載。但並不完全排除董永有南徙的可能。
董永故事所以在江淮流域流傳甚廣,只據現已掌握的資料從其流傳的過程進行考查。其故事的傳播,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在漢代,儒家學說占據了統治地位,統治階級以「孝」教化其民,作為孝子的董永,也就成為人們道德上效仿的楷模,很快流傳開。董永故事首先在山東流傳,繼�!F<�!DA��!D3%G1饔!F2�!E3%GE!AA�!AB頡�!A3%G9%B@�!AB%GA!A1�%GF!E9%GF!D8%GE�%GA�%G4!B9%G8!BA石刻中的董永畫面,三國魏曹植的{靈芝篇》,即是董永故事在山東繼而在黃河流域傳播的反映。在三國以前,尚未見到江淮流域有關董永故事的記載。
東晉時期,隨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內襲,黃河流域戰亂頻仍,長期分裂,社會極不安定,大批士族和平民相率南遷,到長扛流域定居下來。這樣,也就將董永的故事帶到了我國南方,尤其是長江流域。董永故事也就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這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廣為流傳。《搜神記·董永》,亦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這應是董永故事流傳的第二個階段。
南朝劉宋建立以後,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的太子劉劭殺宋文帝自立,改元太初,歷史上稱其為「元兇」。宋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劉駿起兵討劭。因劭弒父,劉駿以「孝」為號召,收買人心,兵力大盛。劉駿沿江東下,到達新亭(今南京南)即位,其年號也以「孝」名,為「孝建」,死後謚號「孝武帝」。劉駿凡二十八子,其「字」也以「孝」排,如孝師、孝德、孝良、孝烈、孝貞、孝善、孝英……等。由於劉駿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提倡孝道。所以,為「諸德之本」的孝在社會上蔚然成風。就在孝建元年,析安陸置孝昌縣(後改孝感),亦倡孝之意。作為孝子出身的董永,當然地成為社會上最受推崇的歷史人物之一,董永故事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董永墓、董永祠、董永廟等有關董永的遺跡和紀念物,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相繼出現。由於南朝宋的統治者以行政手段進行倡導,所以董永故事流傳之廣,影響之深,董永遺跡、紀念物之多,都超過了黃河流域。
『叄』 淄博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淄博歷史名人
蒲松齡,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所著《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光輝的短篇小說集。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山東淄川人,出身於一個破落的讀書世家。由於受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少年時代就醉心於科舉,19歲時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振一時,但後來卻屢試不第,生活窮困潦倒,不得不以教書授徒為業。72歲時才授例得一名歲貢。正是這種坎坷的生活道路,使他對清王朝黑暗的統治有深刻的體會。為了發泄自已的不滿,他「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駐成孤憤之書」,寫就一代名著《聊齋志異》。這部著作是他一生心血的結晶,現行本共有491篇作品,有的作品出自作者的見聞,有的作品是對過去題材的發展和創造,但絕大多數篇章是根據搜集來的民間傳說編寫的。他通過塑一些可受的妖狐鬼怪形象,盡情地鞭撻了腐朽的封建社會和科學制度,熱情地謳歌了自由、個性解放和反封建禮教精神,滿懷激情地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揭露了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壓榨。反映社會現實,為勞動人民伸冤,是這部著作最深刻的思想內容之一。
齊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齊第15代國君,在位43年。公元前685年, 齊襄公被殺,小白與公子糾回國爭位,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帶鉤,幾乎喪命。小白乘勢裝死,騙過管仲,加緊趕路,在高等人的接應下,奪得君位。他應鮑叔牙之諫,從魯國接回管仲,任以國政,尊為仲父;進行改革。他依靠群臣智謀,實行「參其國而伍其鄙」、「作內政而寄軍令」、「相地而衰征」等政策,又即山鑄錢,煮海為鹽,使齊國大治,國富兵強。外交上親鄰國,退還所佔魯國、燕國的土地,討伐淫亂諸侯,一戰即服萊、莒等31國。當時,周室衰微,諸侯強暴,狄人南侵,中原不安,他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並存邢救衛,制止了戎狄對中原的進攻;又聯合中原諸侯南攻蔡、楚,與楚盟於召陵;還曾平定東周王室的內亂,干預諸侯國君的廢立。前651年舉辦葵丘之會,周襄王派人參加。他在位43年,「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等人相繼死去,桓公不聽管仲遺言,又起用佞臣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三人乘機作亂,桓公被餓死,屍體停放67天才得收斂。齊國由此中落。今臨淄區鄭家溝南二王冢傳為他和齊景公的墓。齊故城西北有高台,名「桓公台」,傳說是他會見諸侯和檢閱兵馬的地方。
鮑叔牙(?—前644)齊人,與管仲為友。以善於知人為後世所稱道。公元前694年,齊襄公淫亂無常,襄公諸弟紛紛外逃。管仲、召忽輔佐公子糾逃往魯國,鮑叔牙輔小白,逃到莒國。公元前685年,齊國內亂,國君被殺,他得到消息,帶小白搶先回國,打敗公子糾,奪得政權。小白即位為桓公,要任他為相。他推辭說:「您要治理齊國,我與高即可勝任;若想稱霸諸侯,非管仲不可。」又說管仲有五大長處,都超過自己。他勸小白別計一箭之仇,請回管仲,委以重任。管仲相齊後,叔牙甘居其下,一起治理國政。管仲下世後,鮑叔牙繼管仲為相,周年而歿。後來,鮑叔知人與管鮑之交的故事一直作為美談,流傳於世。管仲曾嘆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淄博歷史名人(古代部分) 1,趙執信 生於康熙元年(1662年)卒於乾隆九年(1744年),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殿試二甲進士, 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升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 2,趙振業,明天啟乙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入清以後,作過山西、江南兩布政司參議。青州府益都縣顏 神鎮人。趙執信曾祖父。 3,趙進美,明崇禎庚進士,入清以後,官至福建按察使。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人。趙執信叔 祖 。 4,孫廷銓,字枚光,顏神(今博山)大街人官至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要職。1662年(康熙 元年),官拜內秘書院大學士,入參機務 5,蔣天珍,清道光年間山東博山人,官居太常寺卿,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捐地建博山爐神廟,洪覺寺,並重修 紅門,及顏文姜祠建築群,蔣今長之子,死後葬於博山城西二槐樹。 6,蔣今長,清嘉慶年間山東博山人,官居中書科中書舍人,捐修博山顏文姜祠山門,永濟橋,玉皇宮等建築, 三子蔣天珍,蔣天錦,蔣天鈞皆在京為官。死後葬於博山城西二槐樹。 7,董永,西漢千乘人(今淄博市高青縣高苑城古城)被列入宣傳封建倫理道德的《孝子傳》。後來董永 被封了個小官,死後葬在周村城東南方的大埠山上,其墓至今仍保持原祥。11,陳仲,名定,也叫陳 仲子,田仲,於陵中子等,是戰國時的著名賢士。 8,林放,字子邱,春秋魯國人,是孔夫人的得意弟子之一 9,歐陽高,字子陽,高青人,西漢今文《尚書》歐陽之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10,胡母生,字子都,臨淄人,西漢今文經學之一公羊學派的代表人物。 11,主父偃(?-前126年),武帝時期名臣。臨淄人, 12,王應統(1664—1715),字緒光,號敏齋,祖籍山東長山縣,出身書香門第 為山東總河中軍副將改 任神木副將。後又歷任江南總漕中軍副將,文登副將等。提升創業河北總兵,鎮守懷慶。 13,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另柳居泉士,山東淄川人 創作出《聊齋志》異為後世留下了不朽的 文學遺產。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14,畢自嚴,周村王村鎮西鋪村人, 明天啟年間官至戶部尚書。子畢際有。 15,畢際有,周村王村鎮西鋪村人,曾官至江南揚州,後因事受牽連,罷官回鄉。父畢自嚴。 16,劉鴻訓(1565—1634),字默承,號青岳,周村太和庄(又叫劉家寨子)人崇禎即位任命這禮部尚書 ,東閣大學士又提拔為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即宰相),主持朝政。 17,劉一相(1542—1624),行二,字維衡,號靜所,又號頃陽。周村太和庄人被任命為山西澤洲高平縣 知縣升為南京吏科給事中遷為陝西按察院司僉事,分巡隴右道 山衛知事。山西稷山縣知縣 18,孟雒川 ,濟南府章邱縣舊軍鎮人,阜祥,泉祥,瑞蚨祥,瑞蚨祥東家 19,史朝佐,字君輔,祖籍武定州人。被皇帝授翰林院庶吉士、監察御史任為貴州巡撫被晉升為太僕寺少 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晉升他為兵部右侍郎、兵侍郎等職 20,顧炎武,字寧人,又名絳、亭林,曾自稱蔣山庸,江蘇崑山人 21,李少君,字雲翼,武帝時期齊國方士,臨淄人, 22,淳於意 (約公元前205-?)臨淄人,西漢初期著名醫學家,因曾任齊太倉長 23,薛鳳祚(Xue Fengzuo, 1600-1680)中國數學家、天文學家。生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卒於 清康熙十九年(1680)。字儀甫,山東益都金嶺鎮(今山東淄博)人。 24,扁鵲,姓秦,名越人,又號盧醫,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於赧王五年(公元 前三一O年),祖國醫學的開創和奠基者,齊國人,被後世譽為「醫聖」。 25,賈思勰,生卒年不詳,北魏(公元386~543年)時人,曾任高陽(今山東臨淄西北)太守。所著《齊 民要術》為我國人類文化史尤其是科技史上一部劃時代的巨著, 26,李化熙(1593-1669),字五弦,號長白小樵。祖籍山西省盂縣,李化熙先後被任命為河州府推官、 河間府推官、天津兵備道、四川巡撫等職。他接皇帝聖旨周村今日無稅,天天今日。 27,轅固,又名轅固生(「生」是「先生」的意思),今桓台縣田莊鎮轅固村人,是西漢《詩》學四大流 派之一《齊詩》的創始人。 28,蔣天鈞,清道光年間山東博山,官居禮部次郎,與兄弟蔣天珍捐地建爐神廟,修洪覺寺(蔣家祠堂)今博山 公園北, 並重修紅門,及顏文姜祠建築群 。蔣今長之子。死後葬於博山城西二槐樹。 29,高珩(1614~1696)字蔥佩,號念東,淄川人,明·崇禎十六年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宮至刑 部左侍郎,為清初有名詩人, 30,劉德培(?~1863)字雪田,後改為春田,淄川區開河村人反對清王朝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 31,孫之獬,山東博山和尚房村人,明天啟年間進士,官至侍講,清兵入關請降, 清世祖賜禮部右次郎 32,畢道遠(1810-1889)字仲任,號東河。淄川縣萬家莊(今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萬家莊)人。初任翰林院 散館檢討、山西正主考官、記名御史、司經局洗馬。1851年(清咸豐元年)充國史館纂修,後歷任翰林 院侍講、侍讀學士,文淵閣校理,順天鄉試同考官、廣西正主考官,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 郎、兵部侍郎,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總督倉場。1882年(清光緒 八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順天鄉試副主考兼署兵部尚書。後任禮部尚書、經筵講官、武英殿總裁、 玉牒館副總裁兼管順天府府尹。 33,焦雲龍(1840-1901)字雨田。長山縣丁家莊(今屬淄博市周村區賈黃鄉)人。歷任陝西省三原、安康、 富平、長安、咸寧等縣知事,綏德、商川知州,潼關廳同知等職 34,蔣其綸,清道光年間山東博山人,著名篆修。清人王筠的《說文解字句讀》三十卷初刻本題:"漢太尉 南閣祭酒許氏記,安邱王筠撰集,相國壽陽祁春浦夫子鑒定,益都陳山嵋、晉江陳慶鏞訂正,博山蔣 其崘書篆。" 35,呂尚 姓姜,名尚,字子牙,東呂鄉東呂里人(今日照市東),其先祖伯夷掌管四岳有功,封於呂( 今河南宛縣),子孫從封地改姓,故名呂尚。封呂尚為齊侯,都營丘,是為齊太公。36,齊桓公 (?~公元前643年)呂(姜)姓,名小白,是春秋時呂(姜)氏齊國第十五代國君。推行「尊王攘 夷」的政策,救亡扶危,以順討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7,晏嬰(約公元前585年~前500年)字仲,謚號「平」,故後人也稱其為晏平仲,或尊稱為晏子。齊國 夷維(今山東省高密)人。他繼任齊國正卿,歷仕靈公、庄公、景公三朝,執政近五十年,是春秋時期 和管仲齊名的政治家。 38,仇維禎,字庸足,淄川縣東官莊村人出生於窮苦人家,在明朝天啟、崇禎年間,先後任戶部、禮部、 刑部、兵部四部尚書,領北京兵部大司馬銜。順治皇帝下旨賜御葬,並親筆御書塋林正面碑文:「贈 資政大夫、南京戶部尚書、北京兵部大司馬仇公維禎之墓。」並讓山東巡撫張玉衡親自督建仇家石林。 39,管仲(約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潁上(今安徽省潁上南)人管仲輔 佐齊桓公近40年人們把他安葬在齊國都城臨淄城南的牛山上,為他樹立了高大的石碑,永遠紀念他對 後世的功德。 40,鮑叔牙 (?~公元前644年)臨淄人,春秋時齊國大夫,管仲、鮑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 從公元前681年開始,齊桓公在這一旗幟下向外發展,取得了極大成功,雄霸中原三十多年。的治世 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 41,田穰苴 生卒年代不詳,春秋末期齊國著名軍事家因曾居官大司馬,故歷史上多以司馬穰苴稱他。齊 景公親到城外迎接,並拜他為大司馬,使掌兵權。 42,齊威王(?~公元前320年) 名因齊,田齊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繼位,在位36年。以善於納 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 43,孫臏 戰國時傑出軍事家。齊國阿(山東聊城地區)人,是春秋時期著名兵法家孫武的後代,原名孫賓 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齊孫子》即《孫臏兵法》竹簡。經整理考證,得知《孫臏兵 法》分上下兩編、30篇,1.1萬多字,是我國古代軍事著作 44,齊宣王 (?~公元前301年) 田辟疆,公元前320年繼齊威王為田氏齊國第五代國君。公元前314年 ,燕國發生內亂,他乘機發兵干涉。只50天就攻佔了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市),幾乎滅亡了燕國。 45,田 單 臨淄人,系田氏王族遠房子孫,世居安平(今臨淄區皇城鎮石槽盛),戰國末以敗燕復齊之 功,封安平君,相齊襄王。 46,左思 (約公元250~305年)字太沖,臨淄人,西晉時著名文學家。《三都賦》構思十年乃成。一時京 城豪貴之家競相傳抄,洛陽紙張為之昂貴。左思由此,名傾「太康文壇」。 47,左棻(?~公元300年)字蘭芝,臨淄人,西晉時女文學家,是我國最早的女詩人。晉武帝貴人也。永康 元年三月十八日薨 四月廿五日葬峻陽陵西徼道內 48,房玄齡 (579~648)名喬,字玄齡,號喬松,臨淄人。公元637年(貞觀十一年),唐太宗詔封房玄齡 等14位開國功臣為世襲刺史。卒後,太宗令其陪葬「昭陵」,謚號「文昭」 49,段成式 (約803~863年) 字柯古,臨淄人,唐代文學家。系唐朝開國功臣段志玄裔孫。官至太常少 卿 50,高溪 字型大小白兔先生 男 春秋齊國世臣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等作亂,殺齊襄公自立,他用計誅除亂黨, 擁立公子小白為齊桓公. 51,寧戚 又作寧武 男 衛固人 春秋時齊國大夫,相國管仲用為大司田,主管農業生產,著有<<相牛經>> 一卷 52,國佐 男 春秋齊國世臣 公元前589年晉,魯,衛,曹合兵伐齊,齊敗.他游說晉國主將欲克,訂盟於袁婁 53,王廷揚,山東周村人康熙二十三年中武 舉,但不喜做官,一生隱居於市 王應統父親 54,劉孔懷,山東周村劉家寨子人,劉洪訓之子 55 ,左熹, 臨淄人過太原相、弋陽太守,後升殿中侍御史 左思父親 56,段文昌,臨淄人唐穆宗時(812~824)宰相。段成式父親 57,段安節,臨淄人唐代音樂家,官朝議大夫,著有《樂府雜錄》《琵琶故事》各1卷。段成式之子 58,徐文驤,周村油坊街人,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進士、曾任刑部主事, 59,韓源 周村韓家窩(阿)村人 太僕寺卿管少卿事 60,韓取善周村韓家窩(阿)村人(萬曆五年,1577年)又考中進士,任工部主事。山西按察司分巡冀北道按察使 61,韓萃善 周村韓家窩(阿)村人,明萬曆二年(1574年) 考中進士,授官常州府推官; 62,徐華清(1788-1850)字際唐。臨淄縣(今淄博市臨淄區)徐家圈村人臨淄歷史上惟一的武狀元直隸提標 右營游擊,後升任甘肅省參將升哈密協副將擢升福建陸路提督。後謚「威振侯 63,翟鳳翀(公元1577-1634),字爾騰,號凌玄,山東淄川西河人,明末名臣。歷任直隸吳橋(今河北省吳橋縣)、邱縣(今河北邱縣)等地知事,河南道御史、遼東巡撫、山西按察使經歷、南京光祿少卿、大理寺少卿、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職 64,任浚(睿),字文水,號海王(一說字海王號汶水)。生於明萬曆二十三年(乙未,1595),卒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正月初二日,年六十二歲。益都縣夏庄(今博山區下庄鄉下庄村)人。 初任芮城知縣,又調任榆次,御史監軍大梁清軍入關後,任浚被召入京,授戶部左侍郎,督理京雀錢法。又晉都察右都御史。因管漕糧有法,三年後遷為刑部尚書 65,孫寶侗(1638--1677)字仲愚(一作仲孺)清初顏神鎮人,是相國孫廷銓的次子(長子寶仍是趙執信的岳父王漁洋的妹夫),著有《惇裕堂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