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美高於道德

美高於道德

發布時間: 2023-10-06 19:20:15

A. 為什麼人們經常把美和道德聯系起來

在人們日常意識里,經常會把美和道德聯系起來,因為人們覺得一個人美不美,是考量他有沒有道德的一個標准。美和道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兩個人是相輔相成,一個人的美應該是內在和外在的綜合,一個人有道德,有品質,所以他就會美。

美和道德聯系起來是一件好事,說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衡量是非的尺子,還是很准確,很公正的。加油,讓我們每個人都很美,也很有道德。

B. 浪漫主義詩人對美和道德的關系是怎麼看的求舉例說明!(外國文學史)

兩千多年來,美和善 (道德)的關系,或者說,藝術和道德的關系,一直是美學領域中的一個聚訟紛紜的問題。美的不一定善,善的不一定美,這就使人們在進行判斷時陷於兩難境地。例如,蝴蝶是美麗的,它色彩斑斕,舞姿輕盈,使人產生憐愛之情,常常是詩人畫家創作的對象。但對於菜農來說,它卻是惡的。因為它產下的卵會孵化成嗜食菜葉的幼蟲,使菜農喪失辛勤勞動的成果。美和善的不一致,在人類生活中表現得更為復雜。在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克羅德丑惡的心靈和英俊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伽西莫多醜陋的外貌下卻有著高尚的人格。美與善,都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美而不善,或者善而不美,都是不完美的,只有盡善盡美才是人類的最高理想。如何理解美與善的關系,克服美與善之間的矛盾,是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都在思考的問題。首先,要克服美與善之間的矛盾,並不是簡單地取消二者之間差異。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主張的那樣:「任何一樣東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實現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時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則它就同時是惡的又是丑的」[1]。他認為,美和善一樣,都是以事物的功用作為衡量標准。比如,原始人的石刀、石斧完全出於功利實用目的而發明的,是美的,因為它「美麗地適合它的目的」。鑲滿寶石珍珠的金匕首則是不美的,因為它不具備應有的效用。然而,更多的思想家關注的是美與善的差異。一、美與善的對立《論語》記載孔子多次批評鄭衛之聲,說「鄭聲淫」,要「放鄭聲,遠佞人」。(《論語・衛靈公》)其實鄭衛之聲比孔子所推崇的《韶》、《武》之類的古樂更富有藝術感染力,或者說更具有審美價值。《樂記》記載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孔子本人並不否認這一事實。「鄭聲淫」的「淫」字,說的就是鄭聲具有太強的感染力,使人們沉溺其中,疏於遵循倫理規范,最終走上淫亂之路。孔子對「鄭聲」的批判,把美與善的矛盾表現得十分到位。在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派理論中,美與善之間的沖突是異常尖銳的。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這種思想。在《莊子・山本》中,莊子提出「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的觀點。在西方思想史上,也存在許多為了達到道德約束而否定美和藝術的思想。在《理想國》中,柏拉圖提出要把詩人趕出理想國,原因在於詩不利於教育理想國的戰士。在柏拉圖列舉詩人的眾多罪狀中,有兩條是主要的,即詩人說謊和詩人滋養不健康的情感[2]。在西方,像柏拉圖這樣對待美和藝術的人,可謂非常之多。在中世紀,教會中人竭力攻擊詩和戲劇,認為當時人心不古,世道衰微,都是藝術所釀成的禍事。二、美是形式,善是內容雖然美與善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差異,但是「盡善盡美」始終是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說:「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和善同意。」[3]宋代徐鉉註解:「羊大為美,故從大。」[4]把美與有用等同起來,反映了人類最初對美的認識。在一切活動都以生存為目的的時代,美的價值判斷也離不開功用性。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審美活動逐漸掙脫了功利性的束縛。既然美不等於善,那麼美與善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柏拉圖在將詩人驅逐出理想國時說:「除掉頌神和贊美好人的詩歌外,不準一切詩歌闖入國境。」[5]也就是說,藝術只要服從道德目的,還是值得保留的。在中外美學史上,比較普通的看法是,美與善之間是一種形式與內容的關系。美是形式,善是內容,主張形式應該為內容服務。柏拉圖的這種觀點,在西方思想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世紀時,文藝甚至成為宣揚神學的傳聲筒。把藝術看作是道德工具的思想,在中國美學史上源遠流長。孔子對《詩經》的評價「《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所謂「思無邪」,就是說,《詩經》中的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正而不偏,符合儒家倫理規范。孔子的這種思想,被後世文人概括為「文以載道」。但是,僅僅把美看作形式,把善看作內容,把文藝看作政治道德的傳聲筒,是片面的。從這些片面的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思想家之所以強調文藝為政治道德服務,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文藝的獨特魅力。文藝比單純的道德說教,更能深入人心。即所謂「仁言不如仁聲入人深也」。(《禮記・樂記》)不過,對文藝獨特魅力的認識,反而有助於文藝從政治道德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最終獲得獨立自主的地位。三、「美」獲得獨立價值人類對美與藝術獨立性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歐洲美學史上,直到19世紀,藝術獨立的呼聲才逐漸高漲起來。在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就公開宣稱「為藝術而藝術」。他的繼承者戈男葉說:「我們相信藝術的獨立自主。藝術對於我們不是一種工具,它自身就是一種目的。在我們看來,一個藝術家如果關心到美以後的事,就失其為藝術家了。我們始終不了解意思和形式何以能分開。形式美就是意思美。因為如果無所表現,形式算得了什麼呢?」[6]他不僅強調藝術的獨立性,而且認為內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形式美就是內容美。由於形式美本身是內容美,藝術就不需要服務於外在的內容,藝術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在中國美學史上,雖然「文以載道」一直佔主流地位,但是對藝術獨立性的提出卻早於西方美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李澤厚稱之為「文的自覺」的時代),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就開啟了為藝術獨立性進行辨護的先聲。到了晚明時期,李贄的「童心說」、湯顯祖的「唯情說」等,都強烈主張文藝要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要大力提倡藝術的獨立生。四、美與善的融合當我們將美從功利、概念、目的等限制中解脫出來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美與善的關繫到底是什麼?美和善之間,或者說審美經驗和道德實踐之間,有一種深刻的內在實踐關系。這種關系,不像有些美學理論所主張的那樣,美和善是一種形式和內容的關系,美是形式,善是內容。美和善的關系,只有還原到本源位置,才有可能呈現出來。這就是美感經驗和道德經驗在經驗性質上具有相似性。柏格森認為「道德同情這個觀念是美感的同情所微妙地暗示出來的」[7]。審美經驗作為人類原初的經驗形式,是一切人類文明賴以生長的根基。杜夫梅納曾經說過:「在人類經歷的各條道路的起點上,都可能找出審美經驗:它開辟通向科學和行動的途經。」[8]徐復觀曾經說過:「樂與仁的會同統一,即是藝術與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時,也即是在其最高境界中,會得到自然而人類的理想。

C. 「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徵」什麼意思

決定美的是主體的審美觀,而審美觀又是社會經驗體悟和主體價值取向的集合體。所以「美」回就是符合你社會經驗答的、合乎你價值取向的存在。

由此而論,外在的美是符合主體社會經驗的美;內在的美是合乎主體價值取向的美。

D. 論點:美在於一個人的品德。幫忙想下論據(越多越好)。十萬火急!!!謝謝!

美在於一個人的品德,准確一點說,美在於一個人有較高的素質。

比如說捐款是一種愛心的表現,更能說明高素質的人,捐款將是要經常做的事情。捐款也是一個民族素質提高後,強者幫助弱者應有的責任。給汶川地震、失學兒童等等捐款就是善良,有紳士風度。

「不忘初心」,不要什麼事都去計較利益得失,品德好的人懂得包容和吃虧是福。我國急待提高民族素質,要有好的教養,即:社會整體教育水平良性了,會體現出優秀的民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這樣社會發展運營的阻力和成本就會較小。

好的品德會自覺從「不打擾別人」做起,「不打擾別人」是人權平等的表現,是一個人、一個民族具有的較高素質。大家都努力去做到不打擾別人,底層方面民眾會減少潑皮無賴、流氓碰瓷等衍生不良現象的出現,高層方面管理者會減少濫用職權。

不打擾別人,甚至比中國式過馬路更基礎,中國式過馬路的本質問題就是打擾了別人。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打擾別人的嚴重性,否則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更像是治標不治本。

還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句話對嗎?這是道德被捆綁,難道幫助人就要回報,還必須加倍回報?這就是當今社會要討論的問題,具有好的品德,就會以幫助別人成為責任,是文明程度的提升。

E. 為什麼說審美意識優於道德意識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的教育事業,也在和諧中發展,學生的思想狀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中央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與時俱進,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使之更好地發揮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作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小學美術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要結合美術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作為美術教師,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於美術教學之中,努力做到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這樣才能為培養「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談一談我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幾點認識和體會。一、美術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密切聯系美術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結合點應該說是非常廣泛的:1、在美術教學的學科教學目標中,美術教學就擁有思想教育的內涵,這是我國教育體制和課程標准所決定的。2、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也同樣是美育的重要問題,在美術專業教學中,讓學生接觸的優秀民族美術,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3、美術教學活動中,從學習態度、學習精神方面著手,可以達到個人生活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品質、品格修養、樂觀心態等方面給予鍛煉。4、、美術具有審美功能,學校美術教育也是審美教育的組成部分,審美教育可以讓學生懂得是非美醜好惡,所以,要充分利用優美的作品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基礎,以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增強培養學生正義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5、美術教學活動中,除知識的傳授外,學習方法和思想、技能的操作和實踐均需要言傳身教,從一舉一動的點滴事抓起。通過教學,留心相關苗頭、重點培育,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習慣的形成,需要反復訓練;習慣形成時,要及時檢查和評價;具體如衛生習慣,做畫的行為表現等等,於細微處見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風范。二、充分認識美術作品的德育內涵美術本身具備多方面的社會功能和作用,一般來說,它具有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和審美功能。南朝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的見解,就是看到了美術的教育功能。魯迅曾說:「美術可以輔佐道德。美術之目的,雖於道德不盡符,然其立足於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輔道德以為治。物質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趨於膚淺;近以此優美而崇大之,則高潔之情獨存,邪穢之念不作,不待懲勸而國有安。」也就是說美術除政教性質的教育功能外,美術的教育功能地表現在對「道德」、「修養」的輔佐方面。有些作品立意鮮明,是有明確傾向性,政治功效突出,不言而喻。是不是自然風光,生活中的無生命事物,則沒有其育人功效呢?答案是否定的。清代文人畫家鄭板橋最擅長畫竹子,他遵從「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實踐方式,熔鑄自己的主觀感情,確立畫意,它的作品格調鮮明。他借題言詩,道:筆下「蕭蕭竹」,「人間疾苦聲」,「一枝一葉總關情」。其一筆一劃間所流露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著實感人。齊白石大師大寫「白菜蘿卜」的普通物事,筆意韻致、生動而鮮活的是一種朴實而又樂觀知足的心態,一種平凡中見精神的生活態度。其實我們不難理解,任何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都是作者價值觀的展示,都是作者理想放飛,借畫言志。在教學中我感受到:要想在美術學科里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須深刻挖掘美術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只有這樣,德育、教育才能在美術教學中得以良好的滲透。學會運用辨證的觀點處理好美育和德育的關系。三、深入挖掘愛國主義思想,培養愛國主義情感中國的美術史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縮影,更是一部愛國史。在美術課堂上,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是品德教育主要內容之一。每一冊美術教材的前面,都有美術欣賞圖。例如五、六年級教材的欣賞內容有:"北京故宮全景鳥瞰圖"、"北京天壇祈年殿"、"胡福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風景圖有"蘇州網師園"、「揚州瘦西湖」等等。我上課時,藉助美術欣賞圖和錄像,用生動的語言,飽滿的熱情,向學生介紹我們偉大的祖國,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地感知我們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秀麗山河,而且還有著勤勞人民的智慧。在教學中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說:「我國古代人真棒!」當我講到「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時,有的同學興奮地說:「我長大一定要建造一個比故宮更宏偉的建築,給我們現代中國人爭氣。」如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美術欣賞,會在同學們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激起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懷,達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而且也會使孩子們可以較早的樹立起崇高的道德情操。四、在美術教學中有效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當我們在一個教學活動中提出兩個教學目標時,就增加教學的難度,復合量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措施切實保障這個教學實踐的進行。首先,我們要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堅持雙效教育的目標。其次,注意美術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間的滲透、融合,將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師的情感引導,始終貫穿於美術課堂教學中。最後,除美術課堂教學外,與校園藝術化工程相結合,在藝術化、美術化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思想教育。綜上所述,我認為: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就是要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育全面發展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人才,才能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

F. 道德和美德有什麼區別

一、釋義來不同
1、道德:社會意識自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之服務。
2、美德: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一切。美好高尚的品德。
二、出處不同
1、道德:
出處:秦 韓非《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譯文:上古的時代大家都在比較道德,中古時代的人們競爭智謀,現在開始爭奪力量。
2、美德:
出處:戰國 荀子《荀子·堯問》:「 周公 謂 伯禽 之傅曰:『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譯文:周公對伯禽的師傅說:」你們要走,何不將美好高尚的品德傳揚下去!「
三、近義詞不同
1、道德:品德、德性、德行。
2、美德:良習。

熱點內容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
14歲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7:05:52 瀏覽:758
李林法學 發布:2025-01-10 16:58:28 瀏覽:449
老百姓最關心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0 16:31:40 瀏覽:400
經濟法本科屬於什麼學科門類 發布:2025-01-10 13:31:54 瀏覽:969
裁定書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0 13:22:08 瀏覽:623
合同法設備修理保修期 發布:2025-01-10 12:21:32 瀏覽:169
關於道德的俗語 發布:2025-01-10 12:10:18 瀏覽:798
廚櫃售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11:54:42 瀏覽:865
勞動合同法五金一險 發布:2025-01-10 11:54:02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