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選篇道
Ⅰ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1)道德經選篇道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Ⅱ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翻譯與解讀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翻譯與解讀
道可道,非常道01。名可名,非常名02。無名,天地之始03;有名,萬物之母04。故常無,欲以觀其妙01;常有,欲以觀其徼02。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03。玄之又玄,眾妙之門04。
今 譯
若能用語言說清楚的道,並非永恆之道。若能用語言說清楚的道的名稱,並非永恆的道的名稱。無名稱,是天地的開始;有名稱,是萬物產生之母體。所以,從常無中能觀察大道無形的奧妙,從常有中能觀察道產生萬物的歸宿。無與有同出於大道而異名,同樣稱為玄妙!玄妙又玄妙,是眾妙產生的根本。
評 議
此章為《老子》的首章,是論說宇宙起源的哲學問題。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其中包含有三層內涵:一是說道不可言,沒有名稱。二是說道無名稱,無名稱是天地的開始;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便有了名稱,有名稱之天地是萬物的母體。三是說無形的道,與有形的天地,皆同出於道,同出而異名,同樣是玄微幽遠。玄微幽遠之道,是產生眾妙之根本。顯然,其中蘊含有玄虛神秘的色彩。因此,已故高亨先生說它「表現了老子的唯心主義成分」(《老子注譯》),也是事出有因的。世人稱《老子》、《莊子》與《周易》為「三玄」,其深奧玄虛,令人費解,可想而知。老子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21章)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第25章)即說明老子之「道」具有物質屬性,屬於唯物主義。
在古代,《老子》的注本和研究版本甚多,據統計多達五千六百種。古代《老子》的不同版本,包括楚簡本《老子》(不足兩千字)、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王弼《老子注》等等,皆為手抄本。《老子》的真本,尚未發現。由於《老子》皆為手抄本,在傳抄過程中抄者有所增損,是不可避的。今天,我們只能根據不同版本,擇善而從。就現行的《老子》幾種主要版本而言,有的篇章,由於斷句不同,就出現不同的訓釋。即以首章為例,予以簡單的說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兩句,王弼注曰:「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未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名有形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高亨先生沿襲王弼舊說,將此兩句斷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穗雀子注譯》)陳鼓應先生的《老子注譯及評介》這兩句斷句與高亨先生相同。此等斷句,並不符合老子本意。又「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句,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章句》、嚴遵《老子指歸》、王弼《老子注》等,皆斷句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不符合老子本意,是顯而易見的。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奚侗《老子集解》、高亨《老子注譯》皆斷句為:「常無,以觀其妙;常有,以觀其徼。」糾正了河上公、王弼等的錯誤斷句。
老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春秋時代,由於受當時社會條件和科學水平的限制,老子對宇宙起源的認識和論說,存在玄虛神秘的色彩,這是難以避免的。對於宇宙是怎樣形成的哲學命題,只有用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才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不過老子的宇宙起源說屬於唯物主義,是不應動搖的。恩格斯說:「凡斷定說精神先於自然界存在,因而歸根到這樣或那樣承認創世說的人,便組成唯心主義營壘。凡認為自然界是基本起源的,則屬於唯物主義各派。」(《馬克思恩格斯文選》兩卷本第二卷第三六七頁)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認為自然界是宇宙的本源,所以,老子是唯物主義者。
注釋
01道可道:上「道」字,謂大道。下「道」字,作動詞,謂說。「常」:原字為「恆」,為避漢文帝劉恆之諱,而改「恆」為「常」。兩句謂若能用語言說得清楚的道,並非是永恆之道。西漢河上公釋「非常道」曰:「非自然常生之道也。」(《老子道德經章句》,下同。)
02名:上「名」字,謂永恆常存之名,即大道之名。下「名」字,謂可命名之名。魏王弼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老子注》,下同。)宋代林希逸曰:「常者,不變不易之謂也。可道可名,則有變有易猜搭早;不可道不可名,則無變無易。」(《老子鬳齋口義》,下同。)
03無名:謂道本來無名稱。道產生天地枝肆,故謂「無名」為「天地之始」。河上公曰:「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之本始也。」
04有名:謂天地。天地產生萬物,故謂之為「天下之母」。河上公曰:「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有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林希逸曰:「『有名,萬物之母』,母者,言自此而生也。」
01常無:謂大道。妙:微妙,玄妙。王弼曰:「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無而後生。」
02常有:謂天地。徼:河上公曰:「徼,歸也。」唐代陸德明曰:「徼,小道也,邊也,微妙也。」(《經典釋文》,下同。)清代王夫之釋「徼」為「邊際」(《老子衍》)。清末奚侗曰:「徼,歸終也。」(《老子集解》,下同。)與河上公訓釋相同。林希逸曰:「此兩『欲』字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究竟也。」
03此兩者:指「有」與「無」。奚侗曰:「有生於無,故曰『同出』;有、無對立,故曰『異名』。」同出:謂同出於大道。玄:奚侗曰:「玄,《說文》:『幽遠也』。有、無相生,其理幽遠。」
04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奚侗曰:「高延第曰:『玄之又玄』,即《莊子》『深而又深』、『神而又神』,贊道之詞。道生萬物,故雲『眾妙之門』。」
林希逸曰:「玄者,造化之妙也。」又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即《莊子》所謂『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者也,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但贊言其妙而已,初無別義。」
按元代吳澄曰:「上篇之首句曰『道可道』,故以『道』名篇,尊之而曰『經』。他本或作《道德經》上,則是以《道德經》為一書之總名,而分上下篇也。」(《道德真經吳澄注》,下同。)
Ⅲ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解釋是什麼
《道德經》全文節選: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翻譯】: 道可以說,但不是通常所說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說他是無,因為他在天地創始之前;也可以說他是有,因為他是萬物的母親。
所以,從虛無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奧妙。從實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蹤跡。實有與虛無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源。這種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間萬般奧妙的源頭。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譯】:
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為美,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為善,這就是惡了。
2、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方向,聲響和 迴音相呼應,前邊與後邊相伴隨。
3、所以,聖人從事的事業,是排除一切人為努力的事業;聖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語 之外的教化。 他興起萬物卻不自以為大,生養而不據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卻永恆不滅。
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Ⅳ 道德經(一)
《道德經》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本為「恆」字,漢時避恆帝諱而改為「常」)
三教之道,聖道而已。儒曰至誠,道曰金丹,釋曰真空,要皆太虛一氣,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聖人獨探其原,造其極,與天地虛圓無二,是以成為聖人。能剛能柔,可圓可方,無形狀可擬,無聲臭可拘,所由神靈變化其妙無窮,有不可得而窺測者。若皆自然天然,本來特事,處聖不增,處凡不減。即等而下之,鳥獸草木之微,亦莫不與聖人同此一氣、同此一理。試觀汪洋 大海 ,水至難測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無非水。太虛之氣,亦猶海水一般。天地、聖賢、人物,雖紛紜錯雜,萬有不齊,而其受氣成形之初,同此一氣。除此以外,另無生氣,亦別無生理,所爭者,姿稟之各殊耳。孟子曰,堯舜與人同;又曰,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誠確論也。
「道」,即無極大道。「道」之一字,其義最極最大,最細最微,其變化奧妙無窮,其理高深莫測。道,無名無象,不可見,不可觸;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變化無窮,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無極生太極」,「有生於無」。無極就是「無」,太極即是「有」。無極與太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系;太極中的陰與陽,是橫向的對待關系。無極是本,太極是末;無極是母,太極是子;無極是源,太極是流;無極是總體,太極是分枝;無極是定靜,太極是變動,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太極順而生萬物;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返無極。無極本體為〇,動生太極為一;太極一本散為萬殊,萬殊返歸於一本。這些都是無極與太極的辯證之理。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無極,「可道」是太極;道是無,太極陰陽則是有。宇宙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萬物一體兩面的總合。萬物無不有陰陽,無陰陽就無萬物;陰陽就是矛盾,沒有陰陽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沒有世界。大道無形,可生天地;大道無名,可長養萬物,可為天下母;大道無情,可運行日月。
「道」,至尊至聖,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雖然無形無象,無色無臭;但又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
「道」字,富有多層涵義。「道」字的結構,一個「首」字坐在車上行走。「首」即人的頭部,首上兩點代表天地陰陽;兩點下之「一」,代表人為陰陽合一之體。一橫下的「自」字,就是每個人各自的性命實體,坐車行進在人生旅途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交響曲。朱子(朱熹)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說文解字》曰:「道者,路徑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風瘦馬」、「遠芳侵古道」的詩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著抽象的規律、法則,學理上、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以及實際的規矩,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理,故謂之「道」。《左傳》中所言「天道遠,人道邇」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易·系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測。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開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地人萬物之體。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弊。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等論,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可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物之後的狀態。太極生萬物,有形有象,變化不測; 可言可說,可見可聞者,便是「可道」。 「可道」就是混沌初開,陰陽始判,清濁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極。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間的飛植動潛,人類社會的萬類萬事等等,皆屬「可道」。可道中有生有滅,有成有毀,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范疇。
「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真靜悠久謂之「常」,永恆不變之義。眼既可見,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變換。既有變換,豈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學道、修道、證道、成道、了道為旨歸。道可受而不可傳。別人可以將道的感受告訴你,卻不能將道交給你。修道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體性特徵,道的個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論。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這就是太上「觀心得道論」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個「名」。第一個「名」,即大道無名之名。大道原本無名,為了闡述表達代表它的概念,無奈強立其「名」曰「道」,此名實為常名。道為虛無之體,不可見,不可聞,實無可指;以名而言,虛而無物,實無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顯見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個「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隨「可道」所生的象而來,由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萬物,千門別類,千差萬別,各具特性。為了對萬物分門別類,才安名立字,以識其體,以辨其形。世間事物,凡有變易者,皆為「可名」;無變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變有易,不能常存永恆,所以謂之「非常名」。萬物皆可立名,惟生萬物之大道,雖以「道」名之,總是強以其名,它畢竟無名。
第三個「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變動不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跟著體象之生而有,隨著物之亡而滅。故凡「可名」者,皆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無名」之名,則可知世間種種名相事物,都在陰陽運化中生滅無常。故無永恆之物,亦無永恆之名。
「可名」與「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萬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須執著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間名利二事,不宜貪求,貪者必招禍患。今人都在爭求自己的「知名度」,卻不知「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氣。無論何種「名」,名太高了,樹大招風,名不符實,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古人雲:「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講的這個道理。佛家勸人放棄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慾」,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則。
道因名而存,名因道而立;道因名而不可,名因道而無不可。道無所不包,但需用名以狀
【道】指形而下萬物的形而上體性,又稱為【朴】。這里的「萬物」涵蓋所有物質和意識。
【名】是對形而下萬物的識別界定,又稱為【器】。
誠如《易經~系辭》所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名不應斷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秦漢以後逐漸向復合詞發展,
自甲骨文始,到魏晉南北朝前期,中國上古語言以單音詞為主,主要的概念往往一字概括,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有一個獨立的且不同的意思,如「道、皇、帝、王、霸、名、法、兵、儒、有、無」等等。任何近義字,意思也還是有明確差別的,詞和片語是較少存在的,即使有,也是一串或動賓或主謂的字組合而成的。可以這么說,我們祖先在遣詞用字上是異常嚴謹的,嚴謹到一串文字中,任何一個字都是不可替換的,這一點上與法語很象,試想一下如果這一情形一直延續至今,那麼世界范圍內簽訂合同恐怕就不僅僅是以法文做標准版,還會有一份漢文版的了……
然而這一情形在佛教傳入中國後改變,尤其是廣泛地譯介佛典,使得來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向漢語第一次大規模地輸入,它們幾乎佔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漢語雙音詞、多音詞也多是在此成形,成為漢語的常用詞,如實際、唯心、正宗、思議、懺悔、因緣、真諦、法門、世界、覺悟、剎那、正當、本峰、煩惱、出現、出息、方便、相對、絕對、知識、大千世界、本來無事等。在梵語中,習慣用雙音節片語表意,在翻譯佛經時,僧人們最初開始使用兩個相近意思的字合成雙音節片語,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僧人們只能模糊知道佛經的意思,而無法在將梵語中的一個詞轉換為漢語時做極其精確地定位,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接近印度語雙音節發音的習慣。比如池與塘,休與息,因為雙音詞的產生而模糊了其本來意義。
所以不可為「無名」、「有名」 為意,後面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也是同理。不能斷句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處本意為論述「有」、「無」 ,有無皆為名,不屬於「道」的本體論、源起論,本體只有「道」,「有無」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德」的范圍,是萬物生滅、功能轉化的層次的探討,將「有無」理解為就是本源的本體論,就將道學滑入了錯誤的泥潭,莊子、王弼是這種錯誤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學在哲學領域中招來質疑批駁的一個主要受攻擊點。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
一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成,「有」構成了器具的結構,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
二是物質世界形成過程的問題,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系,顯性的前景主體源於隱性的背景環境的襯托,舞者需要舞台,黑字需要白紙,萬事萬物都是相互映襯依靠,互為條件背景,又各自為主,這就是隱與顯。而「隱顯」都是源於「道」,所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對立的概念相互轉化才是宇宙永恆的運動,「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簡單的理解,所謂「無」就是沒有或不存在的意思,表示道的本體虛空無物,無物可見,無形無象,無聲無色;所謂「有 」就是存在的意思,表示道有著孕育生化萬物的能力,是萬物的源頭與歸宿。
「無」,是指太極未分,陰陽未判之前,無形無象的無極混元狀態。因為大道本體未動,無形無象,故名「無」。天地本無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是「天地之始」。
所謂「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無極狀態。這種元炁初動之態,在陰陽則為氤氳(yīnyūn煙氣、煙雲彌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之交;在天地則為一陽之初;在日月則為晦朔(晦,月盡也,陰歷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月一日始蘇也,陰歷月初的一天。)之時;在四季則為冬春之間;在晝夜則為亥子之時;在人心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人心處於寂然不動之地,也可以稱為人心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在鴻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動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渾然一團,無半點形跡可見,故曰「無名」。
雖名無,而天地人萬物皆孕育其中,只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狀態。待到靜之已久,氣機一動,氤氤氳氳(yīnyūn),生育天地萬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養育群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炁相抱,好似雞蛋的白黃相抱一般;母者,天地開辟以後,化生養育萬物,生生不息,關愛備至,如母之養子一般慈心。此名為「萬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凈身心,去妄存真,念慮俱滅,一心不動,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歸,順其一往一來,神炁相凝,打成一片。於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於無有之鄉。渾然無人無我,無天無地無萬物;而又非昏聵(kuì),不丟真我。於此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生,此即是我太極的開基,我本來真性之覺。
修真就是為了回歸人心中「無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屬於後天,變滅無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無名,又何言「有名,萬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萬物。大道以無極生太極,以無而生有,以一而生萬物。萬物皆從無極而生,所以無為有之母,有又為萬物之母。天地從道而生,萬物自道而成,故道又為天地萬物之母,皆是自然無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之母,便知萬物雖各具一性,實同於一無;雖各具其名,實本於無名也。
【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有一首疑似倉央嘉措的詩中有一句話:靜時修止動修觀。
故常無 (靜時修止) 欲 以觀其妙 ;常有 (動時修觀) 欲 以觀其徼。
當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一直保持不動,這種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的心念隨著它去,並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這就是修觀。因此,修止的人,要避開動亂的境界;修觀的人,他不怕任何境界;這就是修止和修觀的差別。
「止、即停止,停心止妄,降伏煩惱;「觀」即觀達,觀察妄惑,達到覺悟。「止觀」即「定慧」。唯「止」能「觀」,唯「觀」能「止」。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止,又可為內觀或 內觀 。「內觀」,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最早見於《 列子 ·仲尼》: 「務外游者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指內觀體道。徹底根除內心所有不凈雜染,達到究竟解脫和最崇高的快樂。它的宗旨不是純粹治療身體上的疾病,而是從根本上治癒人類的痛苦。
內觀是通過自我觀察來達到自我轉化的方法。它專注在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聯,此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聯可以通過經過訓練的專注力直接體驗到,專注在那促成生命體、那持續不斷地聯系及影響心之流的身體上的感受。也就是這種以觀察為基礎,深入身和心共同的根源處的自我探索旅程,得以消融心的不凈雜染,結果獲得一顆平衡的心,充滿著愛與慈悲。
觀,又可為外止,《易經》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種俯仰往還,遠近取與,是中國哲人的觀照法,也是詩人的觀照法,而這種觀照法表現在我們的詩中畫中,構成了我們詩畫的空間的特質。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為游動的視角。《畫山水序》有雲:「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也。」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
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為游動的視角。《畫山水序》有雲:「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也。」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這種觀照之法,構成中國文化中空間意識的特質。古人所欲表現的不只是一個建築意味的空間的「宇」,而同時須具有音樂意味的時間節奏的「宙」,一個充滿音樂情趣的時空合一體。中國詩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盤盤桓、周旋、徘徊、流連,哲學書如《易經》所常用的如往復、來回、周而復始、無往無復,正描出中國人的空間意識。這種思維方式與認識觀特別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式的理想認識觀,也突出了中國文化強調主觀意識的特性。這種「特性」是孕育「創造」性的先決條件。中國文化的「寫意」式「虛、靈」的空間造型觀正是依此而創立的。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因為我是學畫畫的 用到繪畫里比喻大概就是,畫一幅畫,例如【一組靜物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就像畫畫之前要觀察整體,首先要忽略掉【靜物物體本身】,心中將其置於【無】的境地整體觀察,才能結合【靜物】和【周邊環境】為【一體】,才能觀察到所謂心中想要描繪的整體的融洽微妙之意,才能使畫【構圖能達到和諧】。
「常有欲,以觀其徼」大概就像起筆要畫【靜物】本身,需要退出大壞境將其【獨立】,心中將其置於【有】的境地,我們將要畫的景物稱之為【陽形】,除主要物體外背景稱之為【陰形】,因為將【靜物獨立】,所以才能觀察到【徼】,觀察到【陰形與陽形的邊界】,從而才能能勾畫出想畫的物體。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將之意。是言人能常無慾念,先天體性不被後天情慾耗損,處於至清至靜、寂然不動的常無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萬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機,可見至道生生不息之妙。無欲無念神清靜,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輩所說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現在「無中而生有」。此「有」無窮無盡,奇妙無比。修真人果能處於常無、常空之境,即可會心於此妙;亦可知「常無」是天地無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見世界。「徼」音校。「徼」即竅,意即微妙之機;亦可引伸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徵兆。「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是太上聖祖示誡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觀世俗萬物萬事的歸宿趨勢;觀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發生、發展與終結,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規律,皆是隱動在先,陽隨其後。隱雖潛在無中,但卻有據;顯雖從隱而出,出則有竅。隱顯互變,變中有妙,此妙即是竅道。人果能在常態的「常有」中,洞見隱微之徼,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便可知「有名萬物母」的真諦。
自古仙佛聖真,無不由此竅妙之動而成。無以觀妙,有以導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互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須掌握的執兩用中原則,皆是用中之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是指「常無」與「常有」。「有」與「無」名雖不同,但都是從「無極」中所出,故曰「同出」。稱「無」為「無名」,是說萬物尚未成形,無有名相,僅是一炁的混沌狀態,故曰「無名」。萬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稱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異名」之義。
所謂「同謂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張衡在《太平御覽》中說:「玄者,形而上之炁,無形無象,大道本作於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構掩乾坤;作於太氣,稟受無窮」。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變化莫測,不可捕捉,無端倪,無形象,無言說;至靜至明,至圓至活,至顯至露,至真至常;渾化無端,妙用無方。所以謂之「玄」。
「玄」者,深遠之謂也。修真者當從無欲有欲、觀宏觀妙處下手。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是陰靜陽動,一炁分為陰陽二氣,二氣又歸一炁而已。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復靜,有又返無,名曰復命歸根。皆是太極一炁陰陽的變化。兩者雖名不同,但實際上同出於一源。太上稱此為之「玄」。這是第一個玄。
學者欲得玄道,必須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心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這是又是一個「玄」。及至氣機一動,雖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沒有一動之想。只有一心,沒有二念,是為「有欲觀竅」。這是第二個「玄」。
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眾妙之門。「玄」者,天也。天道陰陽二氣運化萬物,生生滅滅,輪轉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還有天,三千個大千世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層次各有不同。清輕者在上,重濁者在下。陰陽之氣的質與量不同,變化之深奧亦各異。
無極生太極,宇宙間之萬有,皆生於無,皆來自宇宙本源。所謂「又玄」,即極之又極,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隱之又隱,深之又深,遠之又遠之義也。聖人觀無而識玄之妙,觀有而識玄之真;觀有與無之同,而愈能識玄之變化無窮。這種「又玄」,在太虛,為太虛之妙;在天地,為天地之妙;在萬物,為萬物之妙。一切有形無形,有色無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這個大本源。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義。
【本章說解】
《道德經》旨在論道德。何為道德?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謂之道;造道實有而得於己,謂之德。「經」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謂之經。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是宇宙萬物之總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總要。自古以來,仙佛聖真,無不是從觀徼觀妙處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見梗塞,心識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進道,所以難知道之竅妙。
「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萬物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不色不空,永恆常存。太上在《清靜經》中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聖祖老子的《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哲學思想的基石和總綱。其理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最後又歸結為一個「道」字。「道德」二字,是對自然界最本質、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對天下萬類萬物理性的高度濃縮。
所謂「德」,就是唯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世間萬事,皆是道的體現,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現。天地人萬物,皆載有道之德性,有德則生,無德則亡,這是自然界永恆的法則。失道而後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來到這個三維空間,才需要積累德行,以彌補道性之不足,這就是修德證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規律,故需要修心補德。德滿道自圓,即可返歸道鄉。
德是進道的階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體現,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五德全備,則德合於道,身心才能歸於無為先天,萬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的體性有十大特徵:即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道本先天,無法言說,後天文字語言終難盡意。道之十大特徵,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顯態為之德,隱態為之道。人的後天世界觀,只有改造修證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謂之合道。
修真證道,下手工夫就在玄關一竅。太上在首章就將無名有名、觀竅觀妙指出來。此竅不在別處,就在一個「心」字中。人身雖有許多關竅,需要經過修煉打通,與天體自然溝通,以彌補體內真炁之損耗,再造性命,終而復歸為乾健之體。但百竅千竅,總攬於心,心通則百通,心明則萬明。故修道之要全在於心,全在於觀心得道,除觀此心、修此心、證此心以外,別無它途。
本章開頭四句,是說大道的本源(核心),無形無狀,不可思議,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一覺而醒,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這種轉瞬之變,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其要在於:一覺起處為玄牝,這是人體內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後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無,靜極之後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聖真,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
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識論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進入修道的實質階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離開修心這個根本,終而難達真境。
首先應知何為心?對於不知此「心」深刻內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僅僅觀肉心,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無法得道的;不僅不能得道,就是識道、有道、證道也無法實現。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准確地表達清楚。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憫後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大道真理。由於顯態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只能採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識,使其逐漸認知,並進而修證實踐大道。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一是物質世界的本原形成過程的問題,也就是「基本元素」的產生過程,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系,顯性的物質來源於隱性的元素,而「隱顯」都是源於「道」。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二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成,「有」構成了器具的結構,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因此,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所以,有無相生而為眾妙之門。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Ⅳ 道德經全文
上篇 道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⑨!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②?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Ⅵ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 #能力訓練# 導語】《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下面是 無 分享的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參考!
1.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時期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注釋
惡已:惡、丑。已,通「矣」。斯:這。相:互相。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盈:充實、補充、依存。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作:興起、發生、創造。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道德經稿含知(第二章)翻譯
天下人都知鍵消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道德經(第二章)賞析
無論學術界在「道」的屬性方面的爭論多麼激烈,學者們都一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老御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辦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這一見解,恰好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里,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
2.《道德經》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3.《道德經》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 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4.道德經名句精選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翻譯講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 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道:「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為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為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翻譯講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因為不爭,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感悟】「不爭」被道家視為一種天道自然准則,它實際上是一種以不爭為爭的君子之術和處世之方。
3、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翻譯講解】: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以天地體現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類社會。
4、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狂暴的颶風刮不一早晨,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張「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於自然的。飄風、驟雨不能持久,故爾:暴 政是不會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弛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翻譯講解】: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鏗鏘)使人聽覺不敏,五味悅口使人口味敗壞,馳馬打獵使人心發狂,珍貴的財物使人偷和搶。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老子並非主張禁慾,而是反對縱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翻譯講解】:把持擁有得多多的,不如適可而止。錘尖了又從而磨得鋒利無比,不可能保持長久。滿堂都是金玉,卻無法永久的守藏。身處富貴而又驕縱無度,只能自取災殃。
【感悟】老子以盈滿、銳利為譬喻,說明金玉滿堂、富貴而驕者容易招來災禍,主張「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解】委曲反能求全,彎曲則能伸直,低窪反能充盈,破舊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語,老子主張用辯證的思想,來認識和把握社會生活的變化。
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出處:《道德經》第十六章
【翻譯講解】: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於自然,才能體現主宰萬物的道,只有符合於道,才能久遠。
9、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翻譯講解】: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就能為道)。
【感悟】老子提出素樸、寡慾的主張。絲不染為素,木未雕為朴,見素抱朴謂:不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張人不能沒有欲 望,但不可有貪欲,更不能縱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感悟】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不講信用,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5.道德經名句精選
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翻譯講解】:大道永遠順應自然而無為,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
【感悟】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無不為是對無為的作用的評價。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翻譯講解】:踮起腳跟不能久立,跨步過大無法遠行。自以為有見識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人不會有長進。
【感悟】體現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只有不違背自然,不去強以為意,才能達到目的。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翻譯講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感悟】此句為老子理論的綱領,闡述了老子「道」的理論中與天、地、人之間的基本關系。「道法自然」,指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都必須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翻譯講解】: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詁》雲:「重謂寡慾自重,輕謂縱欲自輕,二者皆以治身言。靜謂清靜無為,躁謂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國言。」
5、物壯則老。——出處:《道德經》第三十章
【翻譯講解】:事物達到強盛之時,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6、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翻譯講解】:要讓其收縮,必先讓其張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強他;要廢除他,就先讓他興盛,要想奪取他,就先給予他。
【感悟】老子通過四對矛盾運動的分析,闡述了他的辯證法思想。他把這一原則歸結為「柔弱勝剛強」,並認為作戰和治國不能離開這一原則。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翻譯講解】: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才叫剛強。知道滿足者(總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感悟】此為老子精神修養論。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戰勝自己,實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實為千古名言。
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翻譯講解】: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聲音聽不到聲音,的形象沒有形跡。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釋為什麼「道」的存在而常人難以理解。因為大道具有無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難以體察,是「無狀之狀,萬物之象」。
9、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翻譯講解】:天下最柔的東西,反而能馳騁穿越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中。
【感悟】「柔弱勝剛強」,這是老子對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1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翻譯講解】: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過多的積聚財物,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輕身而徇名利,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應當成為人們在生活中奉行的一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