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保護性立法

保護性立法

發布時間: 2021-01-04 21:46:59

『壹』 見義勇為立法保護的不可行性

你問的太概括

如果籠統的說見義勇為立法保護,當然是必要的,因為有很多種保護。

比如,從法理上講,對自願施救的人,一般不追究他們在施救過程中,因為採取的措施不當而導致的損害的責任。這是從保護非專業施救人員的角度來看的

當然,也有針對被救人反咬一口的立法,這應該是咱們國家現在熱議的話題

如果是第一種,那麼不屬於專門立法,建議在侵權責任法中加入就可以,屬於正當行為,列入免除責任的一種,性質上可以歸類為類似於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如果是第二種,如何防止反咬一口,這就不是只說加一條兩條就能解決得了
誰承擔哪部分舉證責任才合理?是不是要對反咬一口的人施以懲罰性的罰款或賠償?等等
這是需要一套制度來保障的

總體而言,我認為是必要的
第一,社會出現這種需求,法律應該予以反饋,不一定非得是法律,可以是行政法規或者通過相關法律的司法解釋,乃至最高法出一些有指導意義的判例。但是決不能放任自流
第二,外國有相關立法例可以借鑒,所以難度上不是很難

『貳』 環境保護立法的必要性

無錫市水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研究城市內河道一湖泊流域、景觀水體回等生態環境設計和綜合答治理的專業公司。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開展了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相關生物技術開發,參與了國家水環境治理「863」項目和大量各省市相關業務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司根據目前樓盤水體景觀、城市內河道景觀及流域資源合理開發,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引進最新的景觀科技,提供優質的水景設備。以城市內河道-流域系統為核心,在湖泊資源與水環境,富營養化,生態治理-實地構建,土著性水環境生態構建,城市內河道生態駁岸,綜合國內外先進技術與國內著名研究和設計機構、著名學府。無錫市水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應運而生的,公司主要通過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和混凝一氣浮凈水工藝來改善城市內河道的景觀水體質量,還居民一個清澈、自然的水世界。

『叄』 有無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全國性立法

我國現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動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28年成立古物保存委員會。古物保存委員會是中國歷史上由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管理機構,蔡元培任主任委員。這一機構的設立與隨後《中國古物存法》及其施行細則的頒布,開啟了國家對文物實施保護與管理的歷史。
1929年在北京成立民間學術研究機構,中國營造學社,朱啟鈐任社長,梁思成、劉敦楨分別擔任法式、文獻組的主任。學社從事古代建築實例的調查、研究和測繪,以及文獻資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編輯出版《中國營造學社匯刊》,開始系統的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建築。1946年學社停止活動。中國營造學社為中國古代建築史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1930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共17條,對文物的含義、保存要求、文物的發掘等做了規定,1931年公布《施行細則》,共19條,增加了保護古建築的內容。
1948年清華大學梁思成先生主持編寫了《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共收入 22 個省、市的重要古建築和石窟、雕塑等文物465處。《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是中國現代最早記載全國重要古建築目錄的專書,成為以後公布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編此簡目的主要目的是供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及接管時,保護文物建築之用。
以上為第一階段,中國現代文物保護的開啟與初步的探索階段。
1950年建國之初,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即發布了保護文物古跡的政令。包括頒布《禁止珍貴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關於地方文物名勝古跡保護管理辦法》、《關於徵集革命文物的命令》、《關於保護古建築的批示》等。
1956年國務院開展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此後1981進行了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近40萬處,為發展我國文物事業奠定了基礎。2004年4月,國務院又啟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國家保護名勝古跡、珍貴文物和其他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1961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奠定了我國文物保護法律體系的基礎。同時,公布了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0處,實施了以命名"文物保護單位",來保護文物古跡的制度。2006年5月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80處,現在共有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約7000餘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約6萬余處。
以上為第二階段,新中國的文物保護的探索與初步發展階段。
1977年10月,國家文物局頒發《對外國人、華僑、港澳同胞攜帶郵寄文物出口境定、管理辦法》,我國開始實施文物出境鑒定製度。1989年2月,文化部發布了《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2007年文化部又發布了《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辦法》和《文物出境審核標准》。
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首次24個歷史文化名城,標志著歷史古城保護制度的創立。截止2007年9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達110座
1982年11月頒布《文物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關於文物保護的法律。該部法律分別於1992年、1997年進行了部分條款的修改。
1984年1月國務院頒布《城市規劃條例》,規定城市規劃應當切實保護文物古跡,保護和發揚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此後我國一些相關法規中也都相應的規定的文物保護的內容。1989年12月頒布《城市規劃法》,其中規定編制城市規劃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城市新區開發應當避開地下文物古跡。
1985年1月,中國政府加入《保護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公約》。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始與國際接軌。2006年11月,文化部公布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開始對世界遺產實施監測巡視制度。
1986年國務院確定將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較完整地保存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與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落,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加以保護。現北京已公布歷史文化保護區40處,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43處,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12處等。
1987年,中國有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故宮等,1987年和1990年泰山、黃山首批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1992年,九寨溝、黃龍、武陵源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我國首次有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平遙和麗江。2000年首次有村落"皖南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現在中國共有世界遺產33處,居世界第三位。
1989年10月,國務院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明確了水下文物內涵和外延,對水下文物考古和文物保護做出了規定。
1997年3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各有關部門將文物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即文物保護"五納入"。
1997年3月,全國人大公布的新《刑法》,專節規定了妨害文物管理罪。新刑法規定了走私文物罪、盜竊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過失損毀文物罪、倒賣文物罪、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私出售或者私贈文物藏品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等。
2002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修訂後的《文物保護法》,針對新期文物保護存在的問題,對文物保護管理做了全面規定,是我國文物法制建設的重要里程碑。2003年5月,國務院公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2007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文物保護法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
2003年11月及2005年9月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分兩批公布中國歷史文化名鎮4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36個。
2005年12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通知確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為"全國文化遺產日"。
2006年9月國務院公布《長城保護條例》,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第一個單項行政法規。
2007年4月,國家在北京、內蒙古、河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寧夏等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全面展開長城資源調查。這是落實國家《長城保護工程(2005-2014年)總體工作方案》十年計劃的第一步。
以上為第三個時期:改革開放之後的法制化保護與保護開改、綜合治理的全面發展時期。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四項基本內容是:舊城的整體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築的保護等四項內容。

『肆』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幾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什麼意義

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

意義:

1、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專典,屬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曾先後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編纂民法典,民法典編纂第五次立法活動啟動,並很快邁出了第一步。

2、編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對現行分別規定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科學整理,還要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現行規定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4)保護性立法擴展閱讀:

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總計10萬余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條文字數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

草案內容涵蓋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每個組織的業務活動都離不開它的規范和保護。

『伍』 什麼是法律效果

法律效果是指法院通過審判活動,嚴格依照法律的規定處理具體案件所產生的客觀影響和效應。

法律效果強調在審判過程中法律被遵守執行,實現裁判的合法性,追求的是以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作為司法公正的評判標准,體現為司法在法律層面上的正確性。

規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為和事實的效力是規范性法律文件所賦予的。只要國家機關依據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就當然地具有一定的效力。

所謂法律效果,是指通過法律適用作出裁判,體現法制的原則與內涵,要求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既要遵守法定程序,又要維護司法公正,體現法自身的價值。通俗的說,就是讓法官像工匠一樣,依據死法條去解決活生生的案件,它對正義價值的追求體現為形式意義

所謂社會效果是指具體案件通過法官的審理和裁判,所獲得的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評價和認可程度。它的實質在於司法的結果要滿足實質正義,滿足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長遠發展利益,獲得公眾的情感認同和尊重

(5)保護性立法擴展閱讀:

一方面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具有一定的沖突性。因為社會效果更多體現為對正義價值實質意義上的追求,而法律效果更多體現為對正義價值形式意義上的追求。兩者在正義實現方式上的差別,可能出現二者適用於同一案件時產生不同甚至對立的裁判結果的情形。

另一方面,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又是統一的,統一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正是基於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又矛盾又統一的特性,我國社會主義司法政策提出了法律適用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的目標。這一目標既是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要求,也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一致。

『陸』 印度屢次發生騷擾女性事件,為何印度政府不加大立法進行嚴處

因為根源是印度的女性地位太低了,加上印度政府主導思想是男權社會,男人犯罪對象是女性,不重視,所以印度政府才沒有出台嚴厲法律來懲罰罪犯。


印度政府通常接到這樣的事情,都是不予立案。還有政府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男性,他們也是認為這樣的事情很正常,從而整個國家都不重視女性,何談政府會立法懲罰騷擾女性的罪犯呢?要知道印度的女性10歲就要定親,試問在這樣社會下,有人會替女性出頭嗎?就不要想了。

『柒』 中國對同性戀就業被歧視有立法保護嗎

都是公民,都享有就業權

『捌』 今年新冠疫情,請提出你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立法有何建議

朋友,來這個問題真的很不好說,或者說自法律法規來確定,當然針對一二級保護動物沒有什麼可說的,還有瀕危物種的保護,其次就是沒有列入保護目錄的動物,我國人口廣大,習慣也不想同,所以要一刀切還是不好來,最好還是由個個省份自己來確定最好!!!

『玖』 民法典今日起施行,中國進入法典化時代,這背後有哪些重要意義

民法典的頒布和實施對國家、社會和個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會給我國的立法、行政、司法帶來重大革新,也更加規范市場競爭,此外也更加貼近和保障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2020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了我國“民法典時代”的正式到來。民法典是對我國現行的、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等等方面的民事法律規范的全面系統的編纂和修訂。它將會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領域都為我國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貢獻。

此外,我認為在文化領域和生態領域也有重要意義。在文化領域,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也是結合我國各民族文化的過程,不僅更有利於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也更有利於我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更好地讓中國文化“走出去”。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城鎮戶口認定 發布:2025-04-25 22:11:05 瀏覽:493
司法評估證明 發布:2025-04-25 22:04:04 瀏覽:188
非訴訟法包含那三個 發布:2025-04-25 21:49:26 瀏覽:660
河南政法幹警民法真題 發布:2025-04-25 21:49:21 瀏覽:598
以租抵債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5 21:44:13 瀏覽:559
寧德離婚法律咨詢 發布:2025-04-25 21:40:46 瀏覽:481
勞動法是否允許考勤扣錢 發布:2025-04-25 21:20:26 瀏覽:262
2019cpa經濟法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4-25 21:11:18 瀏覽:721
北約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21:06:29 瀏覽:281
經濟道德科技 發布:2025-04-25 21:03:57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