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九年級上冊政治為什麼要依法治國

九年級上冊政治為什麼要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1-01-04 22:08:47

❶ 初三政治,實現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為什麼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因為這是來由我們的國體源、政體所決定的,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底線,是依法治國的根本。

具體來說,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
1、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歷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都充分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
2、才能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
3、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因此,實現依法治國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實現法治強國的目標。

❷ 九年級政治作業:為什麼要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

依法治國的國策是每個公民在自己的國家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如果不能堅持版那這個國家將權動盪不安,再也難以發展,人民得不到保障,那這個國家離毀滅也就不遠了,人民得不到公平,只能被有權力的人剝奪一切而無回報,致使國家動亂根基而被滅亡。所以國家要想長遠發展就必須堅持依法治國,法不容情。

❸ 九年級政治,依法治國的內涵是什麼

就是廣大人民抄群眾在黨襲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規定表明,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群眾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方略寫入憲法,賦予依法治國方略以憲法地位,將加速推進法治,使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獲得憲法性的根本保障。

❹ 依法治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 初三政治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我國憲法規定,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基於「沒有法治,就沒有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思維,基於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新認識,基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的新判斷,基於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的新理念,我們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高到落實黨和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總抓手的新高度來把握,把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納入到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范疇中來展開,把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保障憲法法律實施置放到維護國家治理權威、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大格局中來落實,把建設法治體系、發揮法治功能的基本要求貫徹到引領深化改革、促進全面發展、構建有序社會、保證長治久安的具體實踐中來實現。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新形勢下發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國的要義是,通過反腐治權、依法治官和監督制約公權力,通過尊重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實現人民民主。因此,發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作為國家和社會主體的政治地位和主權權利,必然是依法治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對依法治國的新期待,不僅表現或者停留在公民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依法享有管理權、知情權、參政議政權、監督權等政治民主和政治權利方面,更多的是表現在對社會民主與社會權利,如自我管理、社會保障、醫療養老、住房就業、教育衛生、公共服務等;經濟民主與經濟權利,如參與經濟決策和管理、獲得財產或企業股份、參加工會、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帶薪休假、適當生活水準權、安全生產等。廣大人民群眾不僅需要抽象的民主政治權利、民主政治參與,更需要具體實在可參與、被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政治權利;不僅需要玻璃天花板上可望而不可及的民主政治權利,更需要兌現實在實惠實用的人身財產權利、經濟社會權利、環境生態食品安全權利等具體權益。

❺ 九年級政治辨析 依法行政意義大,依法治國全靠它;以憲治國是核心,依法治國靠大家 急!!

依法抄治國當然比以法治國好,因為後者只是把法律當作統治百姓的工具,但是它僅僅停留在法家的水平上,因為它還沒有解決法律本身合法性的問題
對此,兩千年的黃老道家提出了「道生法」主張,不但為道家治世開辟了道路,還說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來源,正如黃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說:「法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於人間,合乎人心而已。」
據此,法律還可分為有道之法和無道之法,有道之法天下大治,無道之法「法令滋彰盜賊蜂起」(老子語)

❻ 九年級政治作業:依法治國的含義是什麼

(1)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版形式管理國家事務、權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規定表明,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群眾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方略寫入憲法,賦予依法治國方略以憲法地位,將加速推進法治,使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獲得憲法性的根本保障。

如果有幫到您 請給予好評 哦 謝謝拉#^_^#祝您愉快

❼ 怎樣才能真正實行依法治國 九年級政治書本

依法治國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咎」。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環節,「執法必嚴」是關鍵,「違法必咎」是必要保證。

在第六課,第一框(第76頁)

❽ 九年級政治題: 我國如何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建立以憲法為中心的一整套法制體系。

❾ 初三政治單選題: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

D 我們政治書上說的。

❿ 法治意味著什麼政治九年級

所謂的法治值得就是依法治國,意思就是說通過國家的立法執法以及公民的學法用法來維護人民的權益。

熱點內容
作為大學生如何加強學習法治觀念 發布:2025-04-25 13:31:37 瀏覽:763
靜安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5 13:29:58 瀏覽:810
行政法密切相關論文 發布:2025-04-25 13:29:46 瀏覽:424
法治化要求 發布:2025-04-25 13:26:49 瀏覽:329
國際經濟法的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25 13:26:46 瀏覽:175
沈成果司法 發布:2025-04-25 13:12:22 瀏覽:169
安徽法律援助形象大使趙普 發布:2025-04-25 13:12:17 瀏覽:653
論述經濟法一體兩翼 發布:2025-04-25 13:12:13 瀏覽:953
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可以起訴 發布:2025-04-25 13:03:19 瀏覽:813
勞動法里企業的責任 發布:2025-04-25 13:02:34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