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民主法治
① 中國古代法治思想
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是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張:「治國使眾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張晉藩先生曾撰書稱,管仲是提出以法治國的第一人。
《管子校注·明法解第四十六》說:「威不兩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措而已。」
以法治國,是國家管理經驗的高度概括,也是法家法治思想的升華。
管仲對以法治國的作用表現出了極大的信心,認為實行以法治國可以有效地統一政令,無論施政、威下,都不過是「舉措而已」。
管仲以法治國方案的提出,是春秋大變動的時代產物,也是法家在總結治國理政經驗基礎上的新思路、新方案的集中體現。
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帶動了生產關系的變化,原有的土地國有制度逐漸為新開墾的私田所取代。生產關系的變化也使得整個上層建築都發生了劇變,曾經天下共主的周王室衰微了,「諸侯不朝,王命不鄭和行」,列國之間纂弒不絕。
孟子曰:「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周初設計的維護等級秩序的禮制受到破壞,諸侯之間僭號稱王、僭號稱公層出不窮。
在不斷發生的大侵小、眾暴寡的戰爭中,一些國家被兼並了。如,周初分封時,姬姓之國五十有五,至春秋末年,見罩簡於年表者僅魯、蔡、曹、衛、晉、鄭、齊、楚、宋、杞、陳、吳、邾、莒、許、小邾等十餘國而已。
擁有實力的諸侯國紛起爭雄稱霸,先是齊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其後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在禮樂失序的社會劇烈變動面前,儒、墨、道、法各派的思想家都在思考著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如何控制局面,重新營造理想的國家治理環境。
儒家創始人孔子懷念周初的禮樂文化,提出「克己復禮為仁」。而此時的「仁」,已經由「仁者愛人」發展為仁政、徳政的政治理想,通過「為政以德」,達到「天下歸仁」的終極目標。
與儒學並稱「顯學」的法家學派提出法治理論,其主要內容是:建立以法為治的國喊悶盯家制度,由國家制定成文法,設置於官府,公之於百姓;君主以法作為管理國家、控馭臣僚百姓的手段;實行重刑主義,以刑輔政,以刑去刑;通過貴賤上下皆從法,實現立公廢私的功用
② 中國古代社會是否崇尚法治
中國古代社會,在本質上屬於人治,所謂法治,也是對民不對君。即使有監察體系,也附屬於皇權之下。法治就是以刑事法律為准繩來治理國家。不論古代的那一位帝王,為了維護其世襲統治,歷來都是嘴上講的仁義道德,可突際上全是用嚴刑厲法來治理國家的。就連秦皇、漢武也是如此,也不過是表面講講信義道德,這只是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而矣。在秦以前,不論是國王治理國家,還是諸侯管理一方領地,都推行的是用「法"來治理。
法制服務於皇權
皇權至上,德法兼用。大部分的歷史時期都是這樣,這又分兩種情況,君主推崇德治,那麼身後多數能拿個仁宗、孝宗的廟號,而推崇法治的強勢君主就復雜了,如秦始皇、隋煬帝等。限於篇幅,這里不展開討論。法治為主,德治為輔。這種情況一般是君主較為弱勢,相權或其它權勢強於皇權,如曹操時期。
中國古代,雖說儒治、法治方略是基於在人性前提,比如儒家傾向善、法家傾向惡,企圖依賴思想教育(德育)或法律懲罰(律法)來進行國家統治,但是最終強化的還是君權為核心的統治結構,君主變化了,治國方略就會有變數。德治為主,法治為輔。一般是什麼德宗、寧宗時期,皇帝或許儒弱,同樣也有權臣。
③ 中國古代依法治國的典型事例
1、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申不害提出,韓非加以發展的「術治」
術治的中心思想是「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韓非子·定法》)。他們認為「法」是公開的,「術」則是藏在君主心中、暗自運用的,君主掌握這種統治術,就可使「群臣守職,百官有常」,鞏固統治階級內部的秩序。這是保證「法」的實施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3、道家思想的「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治國策略,所以治國是無為而治的第一應用。為了貫徹無為而治的方針 ,各級政府官員既要拋棄各種政績主義和形式主義,也要拋棄「為人民謀幸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
寬刑簡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戚,盡量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務工作即可;同時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屬,讓下屬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識人用人的工作。
(3)中國古代的民主法治擴展閱讀:
早在公元前七世紀左右,管仲為齊國相,提出了「以法治國」的主張,他說:「威不兩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措而已。」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法治的信心。他憑借「以法治國」的治國方略,使齊國大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不僅強調「以法治國」,同時也注意建設道德體系,使法治與道德教化相結合。他以「禮義廉恥」為最基本的道德規范體系,並且上升到關系國家存亡的地位,他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從管仲起,到韓非綜合法家思想提出「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歷時已數百年。在這期間,法家的思想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成為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法理學。
網路-商鞅變法
網路-無為而治
網路-術治
④ 古代中國是個法治社會嗎
從理念上來說,古代的中國也不是一個法治社會,荀子曰:「有治人,無治法。」真正的關鍵還是人。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孟子也會說:「徒法不能以自行。」
而且在中國古代你會發現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裡面彰顯的、強調的不都是法律,因為鄉土社會,是一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熟人社會,大家不是親戚便是鄰居,這樣的一些人之間如果被允許、鼓勵去打官司,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比較緊張,矛盾反而更多,不利於建構一個和諧的社會秩序。所以有些時候往往會把法律放在一邊,考慮所謂的人情、感情、長遠的利益關系,當然還要考慮打官司的司法成本。
中國古代法官做出的一個理想判決應該是天理、人情、國法三者兼顧,這才是一個圓滿的格局。所以,要理解中國是不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是不是一個法治的文明,要考慮到制度的結構,也要考慮到規范的系統、規范的特徵。法律不自足,但有天理、人情來平衡它,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情理都很重要。
刑事案件的話,比如那些命案、疑難案件,尤其是疑難案件。疑難案件中國古代有兩種,一種是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另一種是沒有相應法律條文的。凡是疑難案件都必須要走程序,從地方一直報到北京刑部,甚至要報皇帝來裁決。而皇帝在做這樣的權衡時,因為沒有法律依據,他必須憑他所體會到的、所理解到的天理和人情,而天理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存在,所以更多的是考量案件的事實、情節、社會性、政治性,以及皇帝自己在情感上對這個案件的態度,做出一個綜合性的平衡。所以,古代法律跟我們現在的法律是不大一樣的。而這種綜合性的平衡在古代比現在要多,這又是古代的立法技術跟今天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理解中國傳統的法治文明,要看到官僚體制的系統、社會的結構,還有就是規則系統。從這三個角度去考量,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把握。
⑤ 古代中國只有道家主張民治其它都是人治
你看費孝通的書,他就說過其實中國不是人治,是禮治。人治是不可能的,任何社會都會有有一套制度來運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一個人的想法就能為所欲為,中國古代社會其實是禮治社會,禮比法要重要。
道家也不是民治,它是講究無為而治。道家之所以講究無為而治,據呂思勉老先生的看法,因為道家創立的於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去古不遠,而中國最遠古時代,歷史課本也說過,原始社會,公有制,所有成員共同決策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領袖是被共推出來最有威望的人,他只要按照部落成員的共同決定而行即可。道家依照此等背景,因此提出仿照古代聖賢無為而治。因為整個社會本身就是好的,並不需要特別的改變,領袖只要遵從即可。其實儒家思想也是在此背景上產生的,儒家一直強調要修身。儒家思想很多都是對個人品德的要求,其實原本它所對的對象也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主要對於君主。儒家也是看到了古代聖賢治理社會的先例,比如堯舜禹,他們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們也都是名垂千古的「聖君」,因此儒家提出修身,當統治者自己品德高尚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容易治理好。
⑥ 簡述中國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有何特點
簡述中國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
【答案】戰國時期,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秦朝建立後頒布了通行全國的秦律,集中體現了地主階級的意志。《大明律》增加了經濟立法。黃宗羲提倡「法治」,反對「人治」。
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有何特點?
【答案】法律是皇帝意志的體現,社會成員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法律嚴酷;以令代法,主觀性、隨意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