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蕭陽解讀道德經全集
Ⅰ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當代,中國還是在海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作者:李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注釋:
1、強:剛強、果決。
2、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3、死而不亡:身雖死而“道”猶存。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翻譯:
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解讀:
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養的問題。任繼愈說,這一章“宣傳了一系列消極、保守、反省的精神修養觀點”,“還宣傳精神勝利法,說什麼死而不亡是長壽,這些都是唯心主義的思想。”(任繼愈《老子新譯》)
對於這種觀點,有學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張松如認為,老子所說的這種觀點“為什麼是唯心主義呢,難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論’嗎?”他認為,這是見仁見智,人各有心。他認為個人的精神修養,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強、富、志、久、壽這些品格和素質,這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老子極力宣傳“死而不亡”,這是他一貫的思想主張,體現“無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並不是在宣傳“有鬼論”,不是在宣揚“靈魂不滅”,而是說,人的身體雖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這當然可以算做長壽了。
清末民初對《道德經》也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梁啟超,他曾說,人的肉體壽命不過區區數十載,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則可以永垂不朽,因為他的肉體雖然消失了,而他的學說、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卻會長期影響當代及後代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啟超的這種觀點,應該講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學的影響,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
《道德經》思想淺析:
《道德經》中的“道”可以與“德”聯系起來理解。《道德經》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面大部分論述修道之“德”。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概括全文的內容。
道經的內容很難理解,各個《道德經》的譯本對其內容理解卻相差很大。如德經的內容說成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等等類別。老子的本意,應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對於《道德經》的內容,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見解。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釋《道德經》的人難以計數,以養生學、哲學、政治、兵法、自然科學等角度,眾說紛紜。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從某一側面來理解,把它當成某一局部的東西,是盲人摸象,顯然是片面的。從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從這方面來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一些人根據西方哲學概念,把“道”片面解釋成“物質”、“精神”或“規律”。這些解釋都不符合《老子》本義。“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以此為鑰匙,正確理解《道德經》全書。
Ⅱ 有沒有 《 道德經全集》電子版書籍百度雲下載
《道德經全集》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分《道經》和《德經》上下兩篇。
Ⅲ 道德經解讀(簡本)txt全集下載
道德經解讀抄(簡本)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襲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43 生命周行
原文
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釋):有物混成:另有古書記載,「古未有天地之時,惟象無形,有二神混生,」這二神就是伏羲和女媧。說混成物是女媧和伏羲,不但有記載的依據,而且,古時代的抽象一定有實物的依據。 大:商方言,宏大,恆久。 不改:不改變。 不殆:不毀滅,不消失。 天下母:萬物之源,生命之源,社會之源。道德經是一部社會書。 字:起名字。 名:說明,描繪。 道:周易有記載,「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大,逝,遠,反:都是對「周行」的「名」(描繪)。曰:而且,是。 居:屬於。 法:相通,相一致。 自然:然是詞尾音,可以翻譯為自焉,即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混成物。
(大意):有物在混沌中生……
以上
Ⅳ 道德經|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人類在生存的基礎上,所要探究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認識世界。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所有的人用的是類似的探索思維和路線,就是往前溯源。
看上去,一切都在變化和運動。現在發生和存在的一切,在過去都是不存在的。過去存在和發生的一切,在更遠的過去,也都是不存在的。一直往前推,很多人追溯到一個創世神,就沒法再往前推了。
宇宙是怎麼來的,萬物是怎麼來的,人又是怎麼一回事?
愚昧的人認為,宇宙就是一塊石頭蹦出來的,這塊石頭就是萬物的起源。這類人崇拜石頭等類似的物體,這是他們心智的上限。
迷信的人認為,宇宙中存在創世神,是神創造了宇宙,創造了一切。所以他們崇拜迷信他們的神,認為他們的神無所不能,只要虔誠信仰,神就會賜福給他們,甚至為他們創造了一個死後的世界。
目前相信創世神這個版本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總體分成三個派別,每個派別都說自己的神最厲害,都想要洗腦別人信奉自己的創世神。很明顯,宇宙的起源不可能有三個,所以他們只是在玩過家家游戲,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稍理性的人認為,世界上哪來的那麼多神,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神,宇宙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我們要存有敬畏之心,對於未知的世界,都要敬畏。這類人不信神,不信宗教,他們只相信不可知論。
而那些把自己標榜為科學的人呢,他們說上面的這些人,都在胡說八道,信口開河。理解世界要用科學的方法,要有理有據。總之,口說無憑,眼見為實。
於是他們通過觀察,看到宇宙在不斷膨脹,進而推測宇宙一開始只是由很小的一個點爆炸而來。這個點被稱為「奇點」。奇點的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爆炸後不斷膨脹就形成了我們目前的宇宙。
然而,宇宙是大爆炸而來,那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的能量從何而來?可見,奇點也並不是第一因。
科學宇宙觀,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可以解釋世界,但並不完備。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能夠在局部合理的解釋世界,但它們兩者確實又存在矛盾。所以,科學宇宙觀,還不是最終的解釋世界的版本。
上面所說這些宇宙起源的版本,他們都追溯到一個「有」就結束了,不能再往前推。而道德經則不然,認為所有的事物,在開端的時候,都並不存在。那個開端,也不是最根本的第一因。
華夏文明裡面的上帝,其他文明裡面的創世神,在道德經裡面,還可以往前推。創世神又是怎麼來的呢,無中生有而來。象帝之先,說明在天地之創造者之前,還有更根本的第一因存在。
然而,追溯到無,也還沒有結束,既然有無,就會存在有。那麼無又是怎麼來的呢,道生出來的。道之所在,既沒有有,也沒有無。未始有物,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認為,道,為宇宙的第一因。道生出無,無是一種虛漠鴻蒙之氣,無質無象,不可描摹,所以無名。無生出有,有質有象,始可有名。有生出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這就是道德經給出的宇宙觀。
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是可以言說描述的,那就不是「常道」。
道是什麼,在整本《道德經》中,不同的語境,具有不同的含義。概括起來,有四重:
一、常道:常道為宇宙第一因,永恆不變。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常道,為萬物之根源,萬物之所以成也。
從道的象形字源分析可知,道起於「一」,這個一就是隱而不見的根基,為天地之根,萬物之始。周流不息,循環往復,復而又始是道的運化形勢。
常道裡面的「常」字,如何理解呢?
《韓非子》說:「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謂常。唯夫與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
有生死,有始終之物不能叫常,只有那個與天地的開辟一起產生,到天地消散而仍然不死亡不衰敗的才叫做恆常。所以,恆常不變,不生不死的才叫常道。
常道,無質無象,無形無狀,不可描摹,聖人只是勉強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道」,但卻不能再細說它是什麼。所以說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二、天道:天地萬物被道生出來之後,它們所表現出來的自然常理,為天道。通俗來說,就是天地萬物的規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一句中的「天道」,即為此意。
很多人讀道德經,僅僅把「道」理解為自然規則,宇宙法則。他們所理解的道,實際上指的是天道。單純強調道的宇宙法則自然規律一面,則會丟失其他層面的含義。
如果道只是指規律,那麼道德經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難道是規律生了天地,規律生了萬物嗎?顯然不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是誰制定的?是常道。
三、人道:人為所制立的道,就是人道。人道並非自然之常理,它只是人為的發明而已。人為了更好的和諧相處,所發明制定出來的言行規則,就是人道的一部分。「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講的就是人道。
四、說道:這里的道,有言說、描述、執用之意。道可道,第二個道字,即為此意。
所以,在學習《道德經》的時候,要根據語境來區分,老子講的是什麼道。不明白道的多重含義,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與不足。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個「道」字,指的是人道,第二「道」字,指的是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為所制立的道,是可以言說描述的,但這樣的道,並不是「常道」。
對於「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市面上出現了三種比較常見的斷句法,分別是:
一、道可道,非常道
二、道,可道,非常道
三、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只要把道的四重含義弄明白,二跟一,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意思。
第三種,「道可,道非,常道」,有不少國學大師是這樣斷的。什麼意思呢?道可以是這樣,道也可以不是這樣,這就是正常的道。
某國學大師解釋得更淺顯:你可以說是,他可以說不是,這才是正常的道理。放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確實很正常,對於同一個事物,有人說是,就會有人說非。強調的是一種相對性理論。
但我們結合整本《道德經》去理解,老子在後面的章節中,反復說道生萬物,道為天地萬物之根源。怎麼可能開篇不說萬物之源,而去說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呢?明顯不通。
而且,道可道非常道這一章後面,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很明顯起篇說的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源。首篇即為整本書的一個總綱,提綱挈領,簡明扼要。
名可名,非常名。
萬物被道造生出來之後,人也是萬物之一。人要認識紛繁復雜的萬物,就需要給萬物以「名」,加以區分識別。這是人類認識萬物的一種途徑。
然而,並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根據它的形質特性去給它命名。對於那些人類不可見不可聽不可得的東西,比如那造化萬物的虛漠鴻蒙之氣,無形無象,無法描摹,只能把它叫無名,也就是常名。
名,在《道德經》一書,有三重含義:
一、無名:只表現為純粹的鴻蒙之氣,沒有形狀與物象,所以無法描摹。無名是永恆的沖虛之氣,它不可見,創造並分化出萬物而自己卻無絲毫損耗。
萬物皆有生有死,有變有化,而唯獨無名之氣,未有形質,無生無化,此為永恆之名,也就是常名。
二、有名:無生有,開始有了形質,形質繼續分化,萬物被演化出來。萬物有質有象,有形有狀,為有名。所以可以對其進行描述,為可名。
三、命名。萬物被生出來之後,物與物之間,皆有差異。因為形命不同,事物的表達也各異,差異是彼此區隔的唯一身份認證。以不同的差異來分別萬物,並對其進行識別和描述,這就是命名。
「無名」有三個特徵:無質無形,無狀無象,不可描摹,不可命名。
所以,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的意思是:名,如果可以命名的,可以有質象、可以描摹的事物,那就不是常名,不是永恆的無名,不是永恆的大道之象。
關於「名」的這三重含義,我們可以對照《列子·天瑞》篇裡面,「道造生天地萬物」的一段論述來理解:
「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無名可以理解成太易與太初階段,有名可以理解成太始與太素階段,萬物已成,根據萬物的名實差異,給萬物以命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道生無,無表現為虛漠鴻蒙之氣,即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生有之後,太初之氣,從未有形質,變成有形有質。有形質之氣,衍生出萬物。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無名指的就是無,有名指的就是有。無和有,為一道所生,一體二用。
再看上面《列子》那段「道造生天地萬物」的論述,無,對應的就是太易太初的造化階段;有,對應的就是太始太素階段。這兩個階段,皆為不可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無,無名,無質無象,故生無欲;有,有名,有生萬物,有物有象,故生有欲。合道則生無欲,應物則生有欲。
慾望是怎麼來的呢?有名,萬物映射而來。
無欲,並不是說禁絕掉人的一切慾望,就是無欲。而是人在領會到無的時候,才會生出來無欲。體驗無的玄妙,體驗宇宙開始前未始有物的那種狀態。
有欲,觀察到萬物,則生有欲。理解有生萬物,審視和把握萬物的名實與差異,並能瞭然於胸。
妙,說文註:急戾也。古文的妙字為「玅」,從糸從少。
糸,像蠶繭所抽之細絲。少,上小下丿,象有東西被牽引,而且越來越少。整個玅字,動於左成於右,就像蠶繭之細絲被不斷的牽引、抽取、轉動。
所以,玅者,急戾也。越轉動越能察其本源之所在。
常無欲以觀其妙,人領會到無,則生無欲,以體驗造生天地萬物的那個本源的那種玄妙狀態。
徼,說文註:循也。從彳從敫。
彳,小步也,謹慎前行。敫,光景流也,天上群星運化之周流,是謂光景流。彳加上敫為徼,就像謹慎小步前行如同光景流一樣,不斷的周流循環。
所以,徼者,萬物已成,則觀其象,察其理。
常有欲以觀其徼,人與物交應,則生有欲,以觀察天地之象,洞察萬物之理,把天地萬物都裝進自己的心裡。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老子並不主張人和自然萬物對立,更不主張人在萬物面前刻意地追求蒙昧無知。以無觀無,可以領會天地萬物的本源;以有觀有,可以體察天地萬物的原理。
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對待慾望呢?
謀道,則用「以無觀無」之法,虛靜以合道,無欲觀其妙;謀事,則用「以有觀有」之法,察物以明理,用理以處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指無和有,它們都是從道中生出來的,只是表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
玄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呢?玄,說文註: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
古文的玄字,中間是兩個日,上下都以丨相連。日者,太陽之精,永不虧損,凝而不散。日是太陽之真陰,兩點真陰在一起形成微陰,兩個微陰靠在一起就是微陰生。
微陰以丨相通,此刻是微陰生長相通的形勢,但微陰生長難以察覺。如果結合到天象當中,那就是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的微光。所以玄者,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
因為太幽遠了,所以看上去是那麼的黑而幽深。無和有,這兩者,都幽遠的深不可見,故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是無生有,有生萬物,道化生天地萬物的神化之能。
我們可以結合上面《列子》的那段話,再次去體會,無生有,有生萬物的那種幽深得不可想像的那種狀態。那是一種孕育天地萬物的初始狀態,極其地玄妙,不可描摹,不可言說。
眾妙之門,眾妙,指萬物生生不息之妙。門,大道玄牝之門。無與有兩者,正是生育萬物的造化之門。
《道德經》系列專題,解讀道德經,為往聖繼絕學,以經世濟民。本文是第一章,下一篇解讀第二章,敬請關注後續文章。
附《道德經》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Ⅳ 道德經解讀(簡本)txt全集下載
道德經解讀(簡本)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回:
內容預覽:
道德經解答讀(簡本)太上篇
道德經解讀(簡本)太上篇
23太上 24善建 25重積德 26以政治國 27習俗之朴 28無名之朴
29天下神器 30方而不割 31善下 32民之飢 33小國寡民
34走馬以糞 35兵者 36道佐天下 37用兵有言 38大國者
已經讀過了前言,序篇,生育篇,抱一篇和巫祠篇。太上是從春秋人的角度看古代,也就是商社會。這一篇是春秋人,道德經書作者對商文化的整理。商代的社會畫面記錄在這一篇中。如果說巫祠篇記錄巫祠的自身建設,巫祠的歷史,這一篇則是講述巫祠對氏族的管理。
23 太上
原文
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注釋):太上:遠古,實際上是指巫祠時代。 不知有之:不知有首領。 其次:有了首領以後。 譽,畏,侮:這是從巫祠的角度,說百姓對首領的態度。 信,不信:這是巫祠的宣講人問聽眾信不信。 悠:時間長久。 貴:指首領以前的太上時代。以下是對太上,也就是對……
有問題再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