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我國電子商務立法

我國電子商務立法

發布時間: 2023-11-13 18:45:18

⑴ 電子商務的立法原則

法律主觀:

電子商務法為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所制定的調整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的法律規范。但同時我國《電子商務法》規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含猛歲絡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不適用本法。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知物子商務活動,適用本談睜法。 本法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 法律、行政法規對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路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不適用本法。

⑵ 電子商務法的立法原則是什麼

1、功能等同原則
含義為電子單證、票據或其他文件與傳統的紙面單證、票據或其他文件具有同等的功能時就應當肯定其法律效力並在法律上同等對待。

2、媒介中立原則
指法律對於交易是採用紙質媒介還是採用電子媒介(或其他媒介)都應一視同仁,不因交易採用的媒介不同而區別對待或賦予不同的法律效力。

3、技術中立原則
指法律對電子商務的技術手段一視同仁,不限定使用或不禁止使用何種技術,也不對特定技術在法律效力上進行區別對待。

4、最小程度原則
指電子商務立法僅是為電子商務掃除現存的障礙,並非全面建立一個有關電子商務的新的系統性的法律,而是盡量在最小的程度上對電子商務訂立新的法律,盡可能將已經存在的法律適用到電子商務中。

⑶ 電子商務立法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立法的意義:
1、填補了電子商務行業的法律空白,最大的意義在於從監管層面認同了這一商業模式的合法地位,並為行業競爭提供了可參考的法律依據
2、明確了電商平台的義務,電商是網路上的商業行為,電商平台有義務對平台上經營的商品進行審查的義務。電子商務的從業者要為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負責,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安全;
3、規范了電子商業行為,將對電商的苛刻條件、格式條款、霸王條款,甚至是技術綁架這些行為進行規范。杜絕商家憑借技術、服務和地位優勢,侵害用戶的合法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二十四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不得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
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到用戶信息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的申請的,應當在核實身份後及時提供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用戶信息。用戶注銷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立即刪除該用戶的信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約定保存的,依照其規定。第十五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依照本法第十條規定的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
前款規定的信息發生變更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更新公示信息。第三十二條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平台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明確進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

⑷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法律、行政法規對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路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不適用本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⑸ 我國最早關於電子商務的立法是

中國電子商務國家層面立法最早的當屬合同法修改後,第11條關於書面形式包括「數據電文」及第33條關於當事人採用數據電文訂立合同可以「要求簽訂確認書」的規定。 前者承認了電子合同的合法性,後者涉及電子合同生效的要件,可以說是對電子合同效力的一種探索

中國電子商務立法

自世界上出現電子商務之後,關於電子商務法之立與不立,如何立?我國便存在兩種甚至多種不同的意見。然任一意見都不存在是非對錯之區別,因它們均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實際、不同的認識基礎出發,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如認為電子商務法當速立者,單項立法者,更多的是從國外的實際、國內的發展需要著眼,並非要反對或摒棄現有法律規定,擾亂傳統法律基礎;認為電子商法當緩立者,甚至只主張修改現有法律,不主張單項立法者,則更多地著眼於將電子商務納入國內現有的法律框架,適用現行的法律秩序。但是,在不同意見的發表和討論中,卻往往出現了某種非此即彼的歸納和批評,影響或不利於學術的爭鳴與發展。

自1999年3月我國制定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簡稱《合同

法》)以來,已沒有人能指責中國電子商務沒有立法,也沒有人會認為中國電子商務的前景不夠開闊;盡管當年中國的電子商務貿易額遠不足美國的萬分之一,電子商務立法也僅僅處在起步階段。相反,無論是官方還是民問,卻都有人認為中國現有法律已足以使電子商務合同「進入實施階段」。⑩甚至有輿論認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將使中國在21世紀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外經貿部也於2001年9月27日,在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了「10年內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目標。⑩

中國電子商務國家層面立法最早的當屬《合同法》修改後,第11條關於書面形式包括「數據電文」及第33條關於當事人採用數據電文訂立合同可以「要求簽訂確認書」的規定。前者承認了電子合同的合法性,後者涉及電子合同生效的要件,可以說是對電子合同效力的一種探索。還有第16、26、34條規定了電子合同的要約時間、承諾時間及合同成立地點。但是,僅有以上條件,電子合同仍然無法操作,無法進入實施階段。

除國家立法原則上承認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國務院及有關部委也制訂了一些行政法規,如1994年2月18日國務院發布《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1996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發布《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1998年2月13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發布《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2000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服務管理辦法》等。然而,這些規定一方面缺乏國家立法的權威性,另方面其內容都衡肢伍局限於網路的安全、管理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法律建設,並非對電子商務所涉主要問題的直接立法。

為解決電子合同實施過程中國家沒有對電子證據、電子簽字及電子認證等立法的問題,我國某些經濟發達地區先後制訂或頒布了一些規定,如廣東制定《對外貿易實施電子數據交換暫行規定》,北咐或京、飢岩上海加緊出台電子商務法規等。這些地方立法雖然與美國各州的電子商務立法相比較在完整性、趨時性方面落後,但對當地電子商務發展的促進作用不能低估,特別是其與國家對電子合同法律地位的原則性規定一起,起到了投「石」問路的作用。不過,以上地方立法最終也逃脫不了美國各州電子商務立法同樣的命運,即導致地區性差異,與電子商務的無區域性發生沖突。

熱點內容
廚櫃售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11:54:42 瀏覽:865
勞動合同法五金一險 發布:2025-01-10 11:54:02 瀏覽:1000
法院黨建工作問題 發布:2025-01-10 11:44:39 瀏覽:131
行政法公眾號 發布:2025-01-10 11:31:57 瀏覽:773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1-10 11:17:01 瀏覽:652
陝西路政條例 發布:2025-01-10 10:51:08 瀏覽:61
合同法302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10:38:06 瀏覽:983
違反訴訟保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0:17:14 瀏覽:637
勞動法中室內工作最低溫度 發布:2025-01-10 09:58:34 瀏覽:392
新公司法虛假出資 發布:2025-01-10 09:42:55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