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治半路情緣

道德與法治半路情緣

發布時間: 2023-11-22 22:11:58

㈠ 法律和社會道德之間的矛盾

法治從人類的理想成為實體的制度,道德是功不可沒的。法治,源於道德和政治上的假設,源自對法律的「善」、人性和權力的「惡」的思索,源自「去惡求善」這一原始訴求構成的法治的正當依據。法治的價值告訴我們,法治追求「善治」,而這正是人類追求了千年的夢想。法治以道德為基礎。而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之過程,實質上也是推進人和社會的道德意識,對人和社會進行具體、生動的道德教育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認為:共同受制於物質生活條件的社會主體道德與法律應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時至今日,市場經濟如火如荼,對這所謂的內部一致性和協調性削弱和破壞,已不言自明。「傳統」的道德觀與當代中國法律的矛盾沖突不斷凸現出來,這將對我們現在的法治建設造成諸多不利影響,並進而影響社會生活的優良順序。因此,毫無疑問,對「傳統」道德觀與當代法律之矛盾沖突,以及如何協調道德與法律的關系的研究分析和探討就有其必要性了。

一、「傳統」道德觀與當代法律之間的矛盾

任何社會的變革,往往在思想領域會有深刻的反應。舊體制的瓦解,新體制的建立,不能不使得人們的思想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於是很自然,一系列的矛盾就出現了,尤其是「傳統」的道德觀與當代法律之間的矛盾,且日益突出,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深思。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中,為了確保改革的順利實行,樹立了平等競爭的法律觀念。然而道德觀念的轉變卻比較遲緩,計劃經濟的「鐵飯碗」和平均觀念仍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頭腦中,於是產生了許多法、理、情的觀念沖突。

在我國「傳統」的道德觀中,歷來是重義輕利的,片面地強調精神而輕視物質利益。並且把義與利的選擇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於是大量的歌頌「捨生取義」,痛斥「見利忘義」的論調出現了。然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的最大化是經濟活動的目的和宗旨。法治國家的法律保護的正是(合義)求利的原則。因此(合義)求利的法律觀與「重義輕利」道德觀之間的矛盾也就顯現了,在法治國家的法制環境下,本來贏利的觀念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目前,在道德領域它卻遭到了排斥。傳統的道德觀在處理經濟利益糾紛中顯得無力,於是人們開始認為是整個社會道德滑坡了,進而,面對所謂義與利的選擇,人們陷入了種種矛盾當中。

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道德的主體精神之一是公的觀念,在人們的道德觀中,公的利益是絕對地高於私的利益。私的利益要絕對無條件地服從公的利益。這種道德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遇到挑戰。市場經濟中,法律以調整經濟利益關系為根本,不僅保護「公」的利益,同時也要保護私人的合法權益,這必然就動搖了人們道德觀念中公的利益的絕對性,從而造成了重公益而輕私利的道德觀與公私並重的法律觀之間的矛盾。特別在現在的這個情況下,私有經濟如火如荼的發展,而國有企業改革困難重重,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到底要不要優先保護公有制資產,要不要實現對民營和公有企業的平等保護,焦點很突出,爭論也很激烈。道德的「重公輕私觀」與法律的「公、私並重觀」之間的矛盾並不緩和。

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權利與義務早已密不可分,但是「傳統」的道德觀中人們常常把義務與責任的履行作為評價一個人的基本標准。道德的內容側重個人對社會、對他人履行的義務,即應當做或不應當做什麼,這種義務的履行並不意味著他享有相應的權利,也不以義務的履行者取得一定權利為條件。而實行法治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權利本位的法律觀則是在不拋開義務的前提下大力弘揚權利精神,提倡人的個性解放和人對自身利益的正當追求。市場經濟是以商品交換為前提的,商品交換的實質是利益和權利的交換,交換的主體平等、交換自由。 所以「權利本位」是市場經濟的前提、基礎和客觀要求。離開了權利本位,市場經濟就會失去動力和活力。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義務本位」的道德觀與「權利本位」的法律觀相碰撞的現象發生。因此,面對傳統道德觀與當代法律觀的矛盾沖突,一些人的人生觀、倫理觀、法律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有的人開始推崇個人主義、一切向錢看,有的人則是焦慮不安,對改革缺乏承受力、應變力,甚至滋生了逆反心理,最終導致部分社會主體追求的物慾化傾向、個體行為的無責任化傾向、社會風氣的虛假化傾向、人際關系的冷漠化傾向現象的出現。

面對這種種的矛盾,我們應當有何作為以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呢?我們知道,道德價值的等級體系中第一類包括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第二類包括極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和增進入與人之間緊密聯系的原則。法律本質上是一種規范,強調的是秩序,當然也應該體現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法律與道德價值等級體系中的第一類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隨著時代、觀念和形勢的變化和發展,法律和道德相交叉的邊緣地帶總是隨之而上下浮動。有時表現為部分道德歸化為法律,有時又表現為部分法律回歸於道德。因此我們可以:

二、樹立新型的道德觀,與當代法律觀念協調發展

任何現象,都不會沒有緣由的發生,一定有其原因,「傳統」的道德觀與當代法律觀的矛盾沖突自然也是有其客觀原因的。一般來說,社會道德轉型相對法律而言較為滯後,法律規范的轉型可以更直接地依賴社會現實,由國家通過立、廢、改的形式確立。而道德規范的轉型則需要人們在現實社會中重新創建、逐漸積累、認可新的道德規范而完成,所需時間較長。同時道德在轉型過程中,由於導向不明、價值取向混亂、缺乏國家強制力 推動等,盲點較多,也就容易出現道德過渡性失衡。但是,任何一種社會秩序的產生與鞏固都離不開道德與法律兩個因素的優化組合和協調發展,因此,促進法律與道德的協調發展對我國法治建設,從人治走向法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新的道德觀念是有其重要的現實性的。

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無非是傳入人們頭腦並在人們頭腦中改造物質的東西而已。」 「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傳統」的道德觀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必須也要與時俱進。我們在繼承傳統優秀的道德觀念基礎上,以當代法律觀為參照,融合時代精神,樹立新的道德觀念。

第一,重塑平等、競爭觀。利益是競爭的根源,市場經濟通過競爭的手段來劃分利益的數量和確定利益的歸屬。優勝劣汰決定了市場的主體必須打破平均主義的道德觀,樹立平等競爭的道德觀。

第二,重塑公正、效率觀。傳統的道德觀把社會公正放在首位,輕視效率,片面追求一種不講效率的公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們必須樹立重效率兼顧公平的觀念,以追求高效率為目標,以公正、公平原則為社會平衡的杠桿。

第三,重塑「公私觀」。傳統的「公私觀」是重公輕私,把二者對立起來,這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要樹立公私兼顧的觀念,要同等對待。

第四,重塑「義利觀」。義與利的選擇歷來是衡量人們道德水平的標尺之一,中國古代,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義利觀對後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我們必須賦予它新的內容,要義利並舉,義利有機地統一。一方面以利扶義,使義有物質依託,不至於成為空洞的說教。另一方面是以義取利,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追求正當的利。君子愛財,取之 有道。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過程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過程中,在整個社會的從傳統向現代的融合過渡過程中,所謂傳統的道德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必定會失效,新的道德規范卻尚未確立,這些會致使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空白和失范現象,這就急需我們建構新的道德規范體系。第一,吸收各方面精華,體現開放的時代精神。魯迅先生說「拿來主義」正適合於我們此時的法制和道德建設。我們應當立足於現實,對古今中外的道德元素,吸收其精華,革除其糟粕。倡導符合時代的正義公平的社會精神。第二,注重道德標準的現實性和理想性的結合。傳統的道德觀標准多以道德純朴、民風淳厚、君子人格、仁義精神、利他主義等理性主義為核心,追求的是一種務虛而不務實的浪漫主義道德境界,結果往往是與現實生活相脫離,導致道德標准理想化,使人們可望而不可及。人們喪失了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的信心而產生了懷疑主義。因此,構建新的道德體系時一定要注重國情,創建一些切實可行的道德規范。第三,法制和道德體系應體現多元化和層次性的特點。所謂道德規范的多元化和層次性是指,根據社會和行為特徵的不同、道德對象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建立不同的道德規范,從而改變過去道德規范的籠統、抽象的狀況。法治社會是符合現代社會精神的目標性社會,法治社會又是富有創造和效率的社會。如果一個社會僅僅以法律作為其控制和調節自身的唯一方法,那麼就必然會喪失自我協調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會生活的活力就會減退,這也正是目前西方(後現代)社會中顯露出來的一個缺陷,彌補這一缺陷,有賴於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新定位。欲治癒道德與法制之間的矛盾,則法律和道德的建設必須要同步協調發展,同時這也是建設法治社會進而使社會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法律和道德的有機結合和和諧發展,才能使合理、合情、合法的和諧社會的建立成為可能。

㈡ 為什麼是道德對法律有支撐作用呢呢

道德則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在原始社會和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道德回不具有階級性;只在階級社會中答,道德才具有階級性。只有統治階級的意志才能成為法,因而一國內的法律是統一的。而道德則不然,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統治階級的道德與被統治階級的道德常常是相互對立的,而居於支配地位的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



(2)道德與法治半路情緣擴展閱讀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做一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特別要注意乃是從小就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㈢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什麼

在法律的范疇內,來講到底源是不合適的,在道德底線錢講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覺得這兩個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在我看來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記得在法律中有一個規定就是在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公利益的同時要維護良好的道德風尚,這是法律的一條基本原則。

總結: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更多意義上來講,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個法律的規定,只是給法律的一個圓場說法而已。

㈣ 法治與道德的作文(400字)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銀行存錢,銀行里人頭攢動,我和媽媽排了很長時間的隊伍才輪到我們.就在我們走向櫃台時,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我開始還認為他是有什麼東西丟在那裡要拿回去,可他還沒站穩,就發話了:「請問一下養老保險怎麼取?」
我可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們先來了,怎麼讓他先辦起業務呢?而且這么大人了,先來後到這點道理不懂嗎?可媽媽卻好像讓著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說,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媽媽的舉動,更讓我驚訝和氣憤,難道媽媽也不懂這點道理嗎?媽媽好象看見了我表情的變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微笑著對我說:「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我用勁地點了點頭,氣憤地說出了我的想法.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對我說:「你這就不對了.雖然先來後到是規矩,但是他畢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著他,尊敬他.」我這才點了點頭.媽媽的表情終於由嚴肅化為輕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願意為這么一件小事而和別人爭吵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經辦好了,正招呼我們過去.他這時向我們解釋:「剛才真對不起,我有點急事,讓你們久等了!」我笑著說:「沒關系!這不算什麼!」 同時,我也看見了媽媽贊許的目光.
可見,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但是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許多人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反面的新聞:「某地區奧運火炬手在繞過捐款箱後,把一隻空的手放在箱子邊,什麼也沒捐.」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沒有錯,他們已經捐過了錢,只是幾位記者沒拍到照片,就讓他們空大波,指責聲,叫喊聲,責罵聲,不絕於耳.經事後調查,火炬手並著手再走了一邊.這件事讓火炬手很郁悶,人民很納悶,也讓社會充滿了疑問,這記者怎麼這樣呢!我則感到很氣憤,媒體本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更加了解社會,卻報道出這么一條消息,又和報假新聞有什麼區別呢!這是拿災區人們的利益開玩笑,是對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對社會的形象的嚴重損害!實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現,而這家媒體卻連這點道德都做不到,還怎麼再談自己的信譽呢?
這是道德負面的例子,通過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現,我們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㈤ 在社會主義社會德治與法治的關系表現為

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內涵豐富,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5)道德與法治半路情緣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要著力於發揮好法律與道德各自的獨特功能與作用,取長補短而達至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最終實現法律與道德同頻共振的社會善治。

德潤心,法治行,心主行。國家對社會利益關系的有效協調,需要法律與道德無縫銜接,內外兼治、剛柔相濟,以促進社會成員既有德心又有法行。

法律與道德各自的優勢與局限是鮮明的,法律既具有規范要求的明確性、懲治的強制性、協同力的平等性與普遍性等優勢,也具有法律制定與修改的遲滯性、法律條文的封閉性、法律懲治的滯後性、法律實施的高成本性等劣勢。

同樣,道德雖然具有調節的廣泛性、約束的內在性、運行的低成本性等優勢,但也有道德的弱規范性、弱強制性、評價標準的多元性等劣勢。

㈥ 論法治和道德的關系

沒有法治就會沒有道德

㈦ 如何看待社會主義建設中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怎樣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一、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非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1、區別

①法律是強制性的社會規范;道德是非強制性的社會規范。

②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

2、聯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礎,良法理應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護。

二、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集中體現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要把道德作為法律的靈魂,道德適當納入法律,推進有法可依。

2、要把法律作為道德的底線,以守法的個人品德,促成有法必依

3、要把道德作為教育的基礎,以公職人員的美德,敦促執法必嚴;

4、要把愛國作為道德的核心,積極舉報違法行為,做到違法必究。

㈧ 為什麼說思想道德和法律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法律和道德二者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揮作用。

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兩者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服務於一定的經濟基礎。

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8)道德與法治半路情緣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與法律關系:

1、目的一致。

道德和法律都是行為規范,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二者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是手段。兩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內容轉化。

道德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維護社會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須遵守的道德;另一類是有助於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增進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較高要求的道德,是應當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為法律,也是法律所調整的內容。

3、功能互補。

道德在調整范圍上對法律具有補充作用。有些行為不宜由法律調整或者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同時,法律在約束力上對道德具有補充作用。相比法律,道德的約束是軟約束,因此,重要的道德轉化為法律,就可以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4、相互促進。

法律對傳播道德具有促進作用。法律的實施,往往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觀念的培養。

熱點內容
合同法設備修理保修期 發布:2025-01-10 12:21:32 瀏覽:169
關於道德的俗語 發布:2025-01-10 12:10:18 瀏覽:798
廚櫃售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11:54:42 瀏覽:865
勞動合同法五金一險 發布:2025-01-10 11:54:02 瀏覽:1000
法院黨建工作問題 發布:2025-01-10 11:44:39 瀏覽:131
行政法公眾號 發布:2025-01-10 11:31:57 瀏覽:773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1-10 11:17:01 瀏覽:652
陝西路政條例 發布:2025-01-10 10:51:08 瀏覽:61
合同法302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10:38:06 瀏覽:983
違反訴訟保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0:17:14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