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十六字方針
1. 依法治國16字方針舊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中國迎專來了法治的「柳暗花明屬」。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了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性,並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
由此,中國開啟了法治建設的歷史性進程。正如鄧小平於1992年在深圳所言:「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擴資資料
新16字方針:
1、科學立法:科學立法,體制先行。要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了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
2、嚴格執法: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人民群眾對法治政府的要求越來越高。
3、公正司法:實現公正司法,歸根結底還要靠制度保障,讓執法司法權在制度的籠子里運行。
4、全民守法:小到文明行走,大到依法治國,法治的根基在於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源於公民出自真誠的信仰。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新聞網-全面依法治國
2. 科學立法十六字方針
科學立法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十八大提出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概括為「新法治十六字方針」。
3. 依法制國的「十六字方針」是什麼
依法制國的「十六字方針」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六、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3)法治十六字方針擴展閱讀
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應該由法律調整的都要實現法制化,都要依法治理:這一方針應成為執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廣大公民的共同行為准則。那種認為法治主要是「治民」而不是「治官」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法治有古代法治與現代法治之分。
古代法治雖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總是代表著先進的階級、階層以及開明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利益和願望,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但當時的統治者往往把法律當做治民的工具。
現代法治與此則有很大不同。老百姓的行為雖然也要受法律的約束,但法律的作用主要是治官,這是由民主政治代替了專制政治所決定的。憲法出現在近代就是一個突出的例證。
憲法的內容很多,但主要是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確認和保障公民的權利,使其不受侵犯;
二是設定和約束國家的權力,使其不被濫用。
同時,那種認為法治只是一項具體工作而不是一項影響和決定全局的方針的看法也是不正確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制定和實行了一系列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方針和政策,其中有四項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深遠戰略。
即: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行計劃經濟轉變為實行市場經濟;從實行閉關鎖國轉變為實行對外開放;從人治向法治過渡,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 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是什麼,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 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是哪個憲法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短短十六個字,涵蓋了從立法到守法的全過程,而且富含法理。
立法的根本目標在於使法律成為公民的行動准則,指引人的行為;執法是由行政主體主動執行法律規范,使「紙面上的法」在生活中得以實施;司法是由司法機關對法律進行適用,定紛止爭、平息糾紛,以促進社會和諧。無論是立法,還是執法、司法,最終落腳點都在於使法的統治獲取至高權威,任何公民和組織都不得逾越法律之上。全體公民和社會組織都能夠遵守法律,這便是「全民守法」。「全民守法」既是立法、執法、司法的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想追求。
伯爾曼有雲:「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從「科學立法」到「全民守法」,是促使全民信仰法律的過程,也是一個循環往復、上下響應並最終達致共識的過程。任何法律的頒布和實施,都需要接受時間與社會的檢驗。通過執法和司法使所立法律接受實踐的檢驗,通過法律解釋不斷完善已立法律,從而促使全民信服法律、自覺守法,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循環往復的互動,包括立法上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執法中接受群眾監督、司法活動中接受群眾質疑等。只有經過長期磨合,法治才可望成為共識。
6. 新十六字方針和十六字方針的區別依法治國
1、內容上
老十六字方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新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深層意義上
老十六字方針:「有法可依」是從引導國家進入依靠法律制度實現管理秩序的規范而言的。「有法必依」強調的是對法的依循,側重於對執法過程的要求。「違法必究」強調的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新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目的是通過立法築牢制度和權力籠子,不僅僅有法可依,更加註重立法的質量。「嚴格執法」既突出了執法遵循,又強化了對法的實施。「公正司法」不僅體現了執法必嚴,也強調執法的公正性,更能體現執法為民,與秉公執法這一法治精神的統一,滿足法治服務於公正的價值要義。「全民守法」不僅體現的是平等,還明確了全民作為守法的主體。
(6)法治十六字方針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1、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制經濟。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規規范、引導和制約人們的經濟行為,才能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才能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依法治理社會秩序才能促進社會和諧,保證國家長治久安,才能維護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從根本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4、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
5、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一項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環節)、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實現這四個方面的統一,社會主義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保證。
依法治國目的: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主體:廣大人民;
依法治國重要環節:依法行政;
依法治國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國中心環節:有法必依;
依法治國關鍵: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要求。
7. 如何理解法治國家建設的新十六字方針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有抄關新十六字方針的段落,是未來我國法治建設的基本綱領。它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首先是對法治的基本定位,即「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其次是法治的基本方針,即「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再次是法治的基本觀念,一是「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體現了黨在法治建設中一貫的基本理念,也是對報告中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價值的呼應;二是「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表明了依法治國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之間的連續性,也突出了法律實施在依法治國中的優先地位。
可以說,從34年前的十六字方針到今天的新十六字方針,不僅是從法制到法治、從法制建設到依法治國的概念遞進,更是從基礎打造到系統建構的理論演進,以及從局部突破向全面展開的戰略推進。實現有法可依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戰略任務則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十六字方針的提出,標志著社會主義法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8.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十六字是中國新時期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衡量標准。
習近平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持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帶領13億中國人民凝心聚力、團結奮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偉大征程。
(8)法治十六字方針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 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新十六字方針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新十六字方針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新16字方針確立了我國依法治國新階段的四大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是依法治國的目標並未全部達成,實現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們繼續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克服法治發展過程中的障礙。
依法治國離不開深入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把黨的領導納入法治范疇,從而帶動整個國家的法治建設,推動依法治國的實現。
(9)法治十六字方針擴展閱讀
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提升中國法治影響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強大生命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是黨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大貢獻之一。
我國在完善現實社會法律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網路空間、虛擬社會的立法。信息時代的虛擬空間法律基本還是空白,如何加大網路空間法律建設,同時在無國界的網路社會,率先把我們的網路空間法律規則搶先建立、發布、傳播,有利於提高我國法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統籌規劃能力強是我國的傳統優勢,在發展過程中還要繼續發揮這個優勢,加強統籌能力,避免經濟、社會、法治、民生等各領域各搞各的,碎片化發展。
10. 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 何時提出
提出會議:黨的十八大。
2014年10月,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向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說明時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新十六字方針,提高質量是核心;「發揮作用」是提高質量的重要衡量標准,也是提高質量的落腳點;「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的重要途徑。
(10)法治十六字方針擴展閱讀:
新十六字方針還增加了控制總量的要求。近十年,黨員發展呈快速發展趨勢,全國黨員總數已超過8500萬,每年增加200多萬,增幅為3%左右。有些地方和單位出現了發展黨員質量不高,一些不夠黨員標準的人,甚至存在一些較嚴重問題的人進入黨內的現象,影響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規定「堅持慎重發展、均衡發展,有領導、有計劃地進行;堅持入黨自願原則和個別吸收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禁止突擊發展,反對「關門主義」。
這意味著在黨員發展的總量控制上,發展比例有所降低,更加註重質量,注重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考察,要優中選優。新十六字方針新增加了「發揮作用」。這意味著要阻止把一些不犯什麼錯誤,但也不起黨員作用的人發展入黨,要求黨員必須發揮新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