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佛法治好了神經衰弱

佛法治好了神經衰弱

發布時間: 2021-01-05 13:32:56

Ⅰ 神經衰弱在佛學上怎麼解釋

佛法講,世界和自我的認知是五蘊的集合,就是以自身眼的視覺、耳的聽覺、鼻的嗅覺、舌的味覺、身體的觸覺、心理意識的思維判斷等六根來接受外界世界(色蘊)的信息,然後產生受、想、行、識各種蘊集,也就是通過接收外界世界的認識產生心理的認知感受、思維聯想、行動控制、意識綜合判斷的各種能力。
所以,以佛法來解釋,首先是人的本來清凈的自我意識,因為各種情志的干擾,由於某些情志的極端化,引起自身眼的視覺、耳的聽覺、鼻的嗅覺、舌的味覺、身體的觸覺、心理意識的思維判斷等六根產生或某方面過強、或某方面過弱的反應,使外界事物在自身的認知感受、思維聯想、行動控制、意識綜合判斷的各種能力出現偏差。五蘊是外界事物在我們自己身心的反饋,由於這些對世界、對自我的認識上的偏差,以假為真,以虛為實,以無為有,嚴重了就產生了精神狀態上的疾病。其實 ,這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神經系統的紊亂。

所以說神經衰弱乃至紊亂,與其他精神精神疾病的根源都是心因,也就是無明,錯誤的思維,也就是精神思維上錯誤的認識和判斷;病的緣就是各種情志的反饋出現問題,也就是六根的妄見執著(即神經系統的過度應用);病的果就是對世間的認識理解出現偏差,是五蘊的整體問題。

針對病的緣,也就是各種情志的過度刺激和錯誤反饋,也是因其他問題引起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因果相互轉化,互相引起新的變化,有因有緣而成世間的概念。他們的問題又有內因、外因多種情況。
從內因講,對於眼耳身心等接觸外界的器官功能過度的信賴,在自己的思維判斷和生活行動中逐漸產生習慣性的加強,這就是業(意識、行為、語言都是行的表現,行即是業)的延續,在意識中產生習慣,叫業習。錯誤的業習逐步加強,使錯誤的意識、行為、語言得到鞏固,影響了正確的思維判斷和行為,不去糾正就成了一種偏執。
從外因講,眼耳身心等接觸外界的器官被過度的刺激,在受、想、行、識中產生妄念,就是錯誤的認知感受、思維聯想、行動控制、意識綜合判斷。刺激的因素有可能是身體疾病(六根根源),有可能是心理的(想、識)。比如身體問題上,由於疾病引起眼耳身心等某方面的缺失,引起在認知感受、思維聯想、行動控制、意識綜合判斷上的非理性的思維;比如由於感覺鬼神的影響、感覺自己過去行為的迫害、感覺自己未來的境界等是內心想、識的問題。
內因與外因的結合,其實就是我們精神的思維與神經系統的接受和處理的結合,彼此不能得到協調一致,造成或者精神問題引起的神經症狀,或者神經問題引起的精神症狀。

Ⅱ 佛教怎麼看神經衰弱,精神病以及對治的方法

事實上,這是兩類性質完全不同的疾病,不會互相轉變。因為精神分裂症是版一種與遺傳有關的重權型精神病,在病原和發病機制等方面與神經衰弱是完全不同的。雖然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往往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如頭昏、失眠及記憶力減退等,看上去好像是從神經衰弱轉變而來,其實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所出現的這些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和真正的神經衰弱有本質上的不同。.

Ⅲ 鬼壓床怎麼治療

哈哈 我們情況非常相似~!!告訴你根本原因 你這視神經衰弱外加腎虛,別專管你胖不胖,你就是虛~屬!3個解決辦法----直接切入主題 這是我用過的 我現在狀態比以前強了N倍,非常管用----1,去葯店買敖東安神補腦液喝5盒以上(很便宜)鬼壓床和失眠都能解決 2,每天慢跑30分鍾以上~!1個月你就能看到療效~!我高中時(現在大學)每天早上困得不行,大學時間多了 去了健身房 到現在已經3個月了 早上犯困?精力不夠?身體虛弱?全部好了~!我都不敢相信~可是事實就是這樣~我最近越來越感受到健身帶來的好處了 ,告訴你實話,當你看到效果(3個月足夠)你就離不了健身房了~! 3 ,如果你比較迷信 去買塊好玉帶上,古人雲 玉能辟邪~

Ⅳ 佛教怎麼看神經衰弱,精神病以及對治的方法

精神病人的家屬能教病人念佛。就不發病。南無觀世音菩薩

Ⅳ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什麼意思

人生有八苦

生總是苦樂參半,知其樂,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說,所想,所做,所為,所用,所棄,所喜,所怨,所憂,所慮。

皆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發。那麼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坎坷迷離,傷痛落失,眾叛親離,流離失所,凡此種種都為苦之表象。

糾其根源與禪說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說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

現實世界是痛苦的,我們生活在在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時盡?痛苦源於本身,痛苦源於活著。所以人生下來的第一聲就是大聲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

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麗的想念都將削隱於日漸深刻的皺紋。活的同時,已經死了。人得本體隨時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對與昨天來說你已經老了,生息代謝的變化人怎麼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顛沛於殘酷的現實之中,有誰能保證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穀雜糧那有不生病的,隨時的病痛讓人飽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苦

死亡也許並無所謂痛苦,死亡的事實給活著的人帶來的恐懼遠遠超過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開始,輪回是下一個生命體的誕生,但死時的留戀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愛別離苦

愛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現,愛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統一,愛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統一。但愛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人的慾望不能與慾望的對象聚合為一體,慾望就象拉長的橡皮筋找不到掛靠的地方就會彈回來打中自己,痛苦。追求著痛苦著,同時也在失去著。

人生第七苦——怨憎會苦

當愛不能彌合時,就會用感性方式來實現——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會被反彈而傷及自己,所有內在的怨恨都會傷及別人。貪戀、私慾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陰熾盛苦

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假象,就會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5)佛法治好了神經衰弱擴展閱讀:

八苦出處

編輯

八苦乃眾生輪回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會苦。七愛別離苦。八五受陰苦。汝等當知。此八種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

諦實是苦。集諦者。無明及愛。能為八苦而作因本。當知此集。諦是苦因。滅諦者。無明愛滅絕於苦因。當知此滅。諦實是滅。道諦者。八正道。

一正見。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業。五正精進。六正語。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諦是聖道。若人精勤。觀此四法。速離生死。到解脫處。汝等比丘。若於此法。已究竟者。亦當精勤為他解說。

一曰生苦,誕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也。(《大涅盤經-第十二》)

六曰愛別離苦,不由己與所愛之人之事離別之痛苦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何等為愛別離苦?所愛之物破壞離散。」)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滿足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求不得苦,復有二種:一者所希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

八曰五盛陰苦,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組成,生滅變化無常,盛滿各種身心痛苦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何等名為五盛陰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一)生苦,有五種,

1)受胎,謂識托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凈。

2)種子,謂識托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臟之下,熟臟之上,間夾如獄。

4)出胎,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

5)種類,謂人品有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種,

1)增長,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少,動止不寧。

2)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

(三)病苦,有二種,

1)身病,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重;風大不調,舉身倔強;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

2)心病,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種,

1)病死,謂因疾病壽盡而死。

2)外緣,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

(五)愛別離苦

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

(六)怨憎會苦,

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陰盛苦,

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盛,熾盛、容受等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稱五陰盛苦。

「五盛陰」也作「五陰盛」,「五陰」即「五蘊」,是佛教所說的構成眾生身體的五種要素:色(相當於物質)、受(感受)、想(表象、知覺)、行(意志)、識(精神的總體),色指身,受想行識指心,五陰就是人的身心。

這八苦可以分為二類:第一類是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之苦;第二類是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和所欲不得,這是主觀願望所不得滿足之苦。

最後歸結為「五盛陰」,「五盛陰」指對人生的愛戀與追求,以此為苦,說明人的存在本身為苦。這樣,苦就具備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個人,苦都是在所難免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苦

熱點內容
放棄追究法律責任的承諾書 發布:2025-04-26 18:46:04 瀏覽:121
廣播電視大學商法03 發布:2025-04-26 18:39:53 瀏覽:393
法治的懲罰 發布:2025-04-26 18:39:52 瀏覽:109
德令哈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6 18:29:01 瀏覽:168
勞動法薪資底薪 發布:2025-04-26 18:25:06 瀏覽:364
工傷賠償一定要解除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4-26 18:14:05 瀏覽:767
審議法院工作報告 發布:2025-04-26 18:08:56 瀏覽:337
湖南省涉案物價格鑒證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6 18:03:29 瀏覽:449
勞動法低39條40條 發布:2025-04-26 18:02:41 瀏覽:313
法院三全四類 發布:2025-04-26 18:02:38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