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虎
❶ 道德經第五十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五十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跡褲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人生就是從出生到死亡的歷程。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人佔十分之三,本可以長壽但妄為把自己置於死地的人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
因為他們過分地追求奉養自己以求生。聽說善於養生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姿源簡兕、虎,在戰場上不會被兵器所傷。兕的角無處可用,虎的爪也沒了用處,兵器的刃也用不上。為什麼?因為他不把自己置於死地。
感悟:這一章可以分成兩段,一段是講有的人本來可以長壽,卻進入了短命的行列,是因為「求生之厚」,太急迫、營養過剩導致的,另外一個是由於妄為、「作」,把自己置於死地的。怎樣才能避免這兩點呢?
還是道家的這種思想,順其自然,清心寡慾,清靜為天下正。正確地對待生命和死亡,不把死亡當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裂薯情,真的面臨死亡的時候,也能夠開朗地、樂觀地對待。
❷ 2 老子的一幅畫道盡玄機
這幅畫如果它沒有標題的話,你也不曉得他在干什麼。好像一個老人跟那個老虎很親近。那他是馴獸師,他專門馴服老虎?那也就完了。
我們要用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圈圈是什麼,是關鍵。你說那是太陽,真的是太陽嗎?你說是月亮,真的是月亮嗎?你說我知道了,那就是什麼?聖人他有很大的能量,是這樣嗎?其實,這個圓圈既不代表太陽也不代表月亮,更不是什麼能量,因為老子的觀念裡面,他沒有這些東西。
那它是什麼呢?它又代表什麼呢?
這個圓圈就是道。老子他跟老虎講什麼話呢?就講道啊,只有道老虎才聽得懂啊,其他它全不懂。這也就是俗話說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說對方能聽得懂的話;那老子為什麼要去跟老虎說話呢?這個才是我們最大的啟發。他告訴我們,《道德經》要講的是真話,而真話是高度危險的東西,就好象跟老虎講話一樣。老虎它代表什麼,它就代表諸子百家。
你們諸子百家都非常有學問,但各有不同立場,所以就那個立場,他講出他妥當的話,就成一家之言。可是老子一看,你們這樣子造成很多的紛爭,各說各話,每個人說自己對。我們講到這里,大家應該恍然大悟說,我們現在的時代其實和老子那個時代相差不遠。多元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有理,誰都不知道。那老子就很著急,這樣還得了?所以他就想要講真話。可是講真話,你活的了嗎?
歷史上告訴我們,講真話的,不是活不了,就是活不久。那怎麼辦呢?所以他就說,那我乾脆出關去吧。出關去的時候,他大概事先就知道有人會留住他,不讓他走,他說我要走,那就會叫他留下,當然不知道留下什麼,反正留下你的寶貴心得就是了。這個時候他就抓住機會,豁出去了,就寫了真話,然後就「莫知其所蹤」。
你用這個角度來了解《道德經》,我們猜想老子會比較高興,因為終於我們知道他在講些什麼,而且他為什麼要這樣講的原因。而且還有一個更深的意思,就是我們每次聽到的這四個字,我們都知道這是在講中國社會,叫什麼?「卧虎藏龍」。
你看老虎他是卧在那裡的,它為什麼卧在哪裡呢?因為它夠兇猛了,一個夠兇猛的它隨時可以卧倒嘛,它不在乎嘛。你能把我怎麼樣?你惹我,我一站起來你就完了。老子呢?老子是龍,老子為什麼是龍呢?
因為是孔子講的,孔子見過老子以後,回去人家問他,他怎麼樣啊?他說我看別人我都看得懂,我看他看不懂嘛,因為他跟龍一樣嘛。所以孔子說老子是藏龍。那大家可以猜一猜,到底誰是強者誰是弱者。老虎當然強了,所以為什麼老子他所講的都是弱,都是柔。因為他知道他再強也強不過老虎,所以老子的哲學裡面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柔弱勝剛強。
我們從這幅畫裡面,可以看出很多很多東西來,我們就知道畫這幅畫的人,他本身也是道家的修養很高的人,他就這么畫一畫,他什麼都不說,看大家你能夠悟到多少,可是,老子也是不講悟的,老子講什麼?我們會慢慢把它說出來,不要用我們的常識去了解老子,否則老子是很冤枉的。
❸ 《道德經》第五十章——善攝生者,其無死地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i四聲)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出生入死:人出世為生,入地為死。生之徒:屬於長壽的那一類人;徒,屬,類。
死之徒:屬於夭折的那一類人。生生之厚:求生的慾望過於強烈,生活過於享受。
善攝生:善於養生的人,善於掌握生命的人。兕:犀牛的一種。
死地:致死的境地。
人出生在世上為生,最終埋入土地為死。
這其中,屬於長壽的人大概佔十分之三;屬於短命的人大概佔十分之三;本來長壽,但是卻過早死亡的,也佔十分之三。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將生命看得過重,太注重享受了。據說善於掌控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時,不會遇到犀牛和猛虎的攻擊,在戰爭中也不會受到兵器的傷害。
因為犀牛不會對他使用頭角,老虎對侍仔他不會使用爪牙,兵器對他不會施展鋒芒。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從不使自己置身於死亡的境地。
老子在本章說,有大概十分之三的人是本來可以活得長久的,但是因為沒有沒能掌控自己滲櫻的生命而過早死亡,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對於生命太在意了,太注重慾望的生活,太叢談叢注重享受了,不懂順「道」而行,所謂「不道早已」就是這個意思。
而真正善於掌控自己生命的人,淡薄名譽,清心寡慾,順從「道」的規律,與自然合一,雖不能永生,但能長生。
以前的人們生活非常艱難,食不果腹,風餐露宿,有病也沒錢醫治,很難活得長久。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起來了,一個人要是整天大魚大肉,花天酒地的,太注重口腹之慾,各種所謂的「富貴病」又出現了,同樣不能長生。
所以只能找到那個平衡點,就是善攝生者,懂得保養自己。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明白什麼對於生命是有害的,什麼是有益的,這樣才能長久。
老子告訴我們,追求優裕的生活,是人的正常慾望,但是應該明白,物極必反,所有的一切都應該適可而止,過分追求反而害了自己。
❹ 《道德經》第50章
《道德經》第五十章原文、譯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人出世,叫做「生」;入地,叫做「死」。人世間屬於長壽的,佔3/10;屬於短命的,佔3/10;因為言行失道而意外死亡的,也佔3/10。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為了養生導致奉養所需過度。據說,善於維護生命的人,在陸上行走,不會遭遇凶惡的犀牛和猛虎,即使參加戰爭,也不會受到武器的傷害。對於他,犀牛對其無處投角,猛虎對其身無處伸爪,武器對其身無處顯露鋒芒。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可以讓人致其於死命的要害部位。
人出世而生,最終入地而死。屬於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於短命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據說,善於養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凶惡的犀牛和猛虎,在戰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犀牛對其身無處投角,老虎對其身無處伸爪,武器對其身無處刺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