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戲曲道德

戲曲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1-05 23:37:07

Ⅰ 戲曲的道德化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戲曲的道德化主要表現在善惡分明的人物形象、捨生取義的浩然之氣以及教化功能方面。它的臉譜著重表明了人物的性格、品德,寓褒貶,別善惡,充滿濃厚的道德評價色彩。

Ⅱ 中國有哪些文化、風俗、特色產生了戲曲這門獨特的藝術

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為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在這濃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圍中生長的戲曲藝術當然也充滿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強調忠、孝、節、義,這在戲曲中有充分體現。戲曲的道德化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善惡分明的人物形象;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葯人壽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戲曲臉譜著重表現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貶,別善惡,充滿著濃厚的道德評價色彩,這正是儒家文化的倫理道德內容在戲曲臉譜中的體現。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對戲曲臉譜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共識,如臉譜色彩的紅表忠勇、黑表剛直、白表姦邪、藍表威猛、黃表陰狠、綠表強悍、紫表耿介等。
戲曲綜合了多門類傳統藝術成果的同時,也受到傳統各門藝術美學思想的影響。從詩歌中引進了「意象」「意境」「趣味」等;從繪畫中引進了「神似」、「形似」「虛實」等;從小說中引進了「真假」等。戲曲臉譜的審美意識同樣也受到各門傳統藝術的影響。
臉譜的勾畫創作和中國書法的書寫創作有相似之處。書法是從一撇一捺的文字書寫中產生的藝術形式,臉譜則是從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妝中產生的藝術形式,兩者在創作程序上都表現出很強的程式化特徵,正所謂無法不成譜。兩者在用筆方式上也有相似之處,都講究線條流暢而有力度,節奏鮮明而神采飛揚。
戲曲產生於民間,戲曲文化與民間美術有著更緊密的聯系。民間美術中的木版年畫、窗花剪紙、紙扎糖塑、服飾刺綉、泥人、葫蘆雕刻、建築彩繪和雕刻等,都有戲曲人物形象,其中戲曲臉譜藝術也是經常表現的一個重要方面。

Ⅲ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作者是誰

作者是唐·王貞白。

出自《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首句「讀書不覺已春深」,言自己專心讀書,不知不覺中春天又快過完了。「春深」猶言春末、晚春。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全然忘記了時間。

春天快過完了,是詩人不經意中猛然發現的。這一發現令詩人甚感意外,頗多感慨。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時間總不夠用似的。

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里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該珍惜。

這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後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

三、四句敘事,補敘自己發覺「春深」,是因為「道人來引笑」。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開玩笑。道人修禪養性是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的了,而詩人需要道人來「引笑」,才肯放鬆一下,休息片刻,可見詩人讀書之專心致志,非同尋常。

(3)戲曲道德擴展閱讀

王貞白的文學成就:

王貞白著有《靈溪集》7卷行世,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中國文學家大詞典》(上海書店)和《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江西人民出版社)等人物辭書均有條目介紹。據傳《靈溪集》收王貞白自選的詩作300篇以及文、王貞白七絕詩《白鹿洞二首》賦、自序等。

惜因年久散逸,《全唐詩》中僅存王貞白詩1卷計73首(包括「補遺」),今《全唐詩外編》據《文苑英華》、《唐詩品匯》、《永樂大典》等書籍增補12首及散句若干,此外據廣豐縣橫山鎮山頭村王姓宗譜《三求王氏宗譜》所載,也另有10餘者散逸之作,共計有近100首詩傳世。

王貞白的詩在唐末聲名遠揚,其文學地位在歷代均獲很高評價。宋人潘若同的《郡閣雅言》說:「貞白,唐末大播詩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傳》稱王貞白「學歷精贍,篤志於詩,清潤典雅,呼吸間兩獲科甲,自致於青雲之上,文介可知矣」。

五代人孟賓於在《碧雲集序》中把王貞白與同時期的著名詩人鄭谷並稱。

而在唐代當時,與王貞白同時代的王定保(公元 870— 954)也在《唐摭言》中評價說:「然如王貞白、張蠙詩……,皆臻前輩閫閾(達到前輩的水平)者也」,將王貞白置於張蠙諸人之前。由此顯見王貞白在唐末詩壇上的地位與影響。

王貞白平生作詩很多,亦頗自負。他的《寄鄭谷》詩道:「五百首新詩,緘封寄與誰?只憑夫子鑒,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燒布,冰吞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中披。」

鄭谷在王貞白登第後不久去世,唐末時聲名蓋蕊,王貞白作為晚輩自然視其為偶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同時期詩人,在王貞白看來則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沒有品評鄭詩的資格。

王貞白年紀輕輕就已如此自許,倘若在詩壇上沒有一定的聲譽,當不至於如此狂妄。同時,「新詩五百首」也說明了他詩的數量之多,證實了他平生的確「篤志於詩」。

王貞白傳世不多的詩中頗多佳作。譬如以寫景而論,其詩筆致清婉,清俊自得,每有獨到之處。

「虹截半江雨,風逐大澤雲」(《雨後登庾樓》),描寫江湖氣象,視覺開闊,意境高遠。

「邊聲動白草,曉色入枯河」(《從軍行》),描寫疆場景色,有聲有色,蒼涼壯闊,其意境比之岑參的「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有過之而無不及。

Ⅳ 把道德沖突以形象化是哪個地區戲劇的最高目標

1 、始於離者終於
戲曲種綜合舞台藝術式特點眾藝術形式種標准聚合起共同具性質體現其各自性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外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面些藝術素戲曲都目即演故事;都遵循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歌舞演故事
戲曲特點言蔽謂歌舞演故事(清末者王維語)戲曲與劇均戲劇屬都要通演員扮演物運用作表現定度故事情節所同者戲曲運用音樂化舞蹈化作表現現實即歌舞手段即所熟知唱、念、做、打

3、離形取意意忘形
戲曲表現運用種取其意棄其形式畫寫意山水用縱橫筆勢體現切美事物所戲曲舞台才紅臉關羽白臉曹操;歌哭袖善舞;花木春色波濤江河

4、舞台舞台
戲曲作種舞台藝術需要面舞台狹與博矛盾戲曲並沒象劇用三律原則進行擠壓便於表現運用虛擬手段製造彈性空藉助於演員表演觀眾想像與理解完闊描畫所戲曲明亮燈光製造黑夜假象空曠舞台馭馬行舟

()綜合性 戲曲種高度綜合民族藝術種綜合性僅表現融匯各藝術門類(諸舞蹈、雜技等)新意麵且體現精湛涵厚表演藝術各種同藝術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演員表演實現戲曲全部功能其唱、念、做、打演員身機構便戲曲綜合性集、突體現唱指唱腔技講求字腔圓;念即念白朗誦技要求嚴格所謂千斤白四兩唱;做指做功身段表情技;打指表演武打作傳統武術基礎形舞蹈化武術技巧組合四種表演技相互銜接相互交叉構式視劇情需要定都統綜合整體體現諧美充滿著音樂精神(節奏)戲曲唱、念、做、打綜合表演富形式美戲劇形式
(二)虛擬性 虛擬戲曲反映基本手指演員表演用種變形式比擬現實環境或象借表現戲曲虛擬性首先表現舞台間空間處理靈性面所謂三五步行遍六七百萬雄兵、頃刻間千秋事業丈萬江山突破西戲劇三律與第四堵牆局限其具體舞台氣氛調度演員某些作模擬面諸刮風雨船行馬步穿針引線等等更集、更鮮明體現戲曲虛擬性特色戲曲臉譜種虛擬式戲曲虛擬性既戲曲舞台簡陋、舞美技術落局限性帶結且主要追求神似、形寫神民族傳統美思想積淀產物種美創造極解放作家、舞台藝術家創造力觀眾藝術想像力使戲曲審美價值獲極提高
(三)程式性 程式戲曲反映表現形式指作規范化、舞蹈化表演並重復使用程式直接或間接源於按照定規范經提煉、概括、美化形凝聚著古往今藝術家血新代演員進行藝術再創造起點戲曲表演藝術才代代相傳戲曲表演關門、推窗、馬、登舟、樓等等皆固定格式除表演程式外戲曲劇本形式、角色行、音樂唱腔、化妝服裝等各面都定程式優秀藝術家能夠突破程式某些局限創造自具性化規范藝術程式種美典範
不要多想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很多煩惱都是我們自己找的

Ⅳ 戲曲的道德化主要表現在(),(),()等方面

您好,戲曲的道德化主要表現在善惡分明的人物形象、捨生取義的浩然之氣以及葯人救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Ⅵ 戲曲的道德話主要在表現在哪些地方

氣血的道德化主要表現在把一些不符合現代社會的一些腐朽內容給去掉,這樣就符合當今的道德

Ⅶ 中國古代戲曲(戲劇)人物形象道德化傾向

1 、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一)綜合性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民族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諸如舞蹈、雜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便是戲曲的綜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唱,指唱腔技法,講求「字正腔圓」;念,即念白,是朗誦技法,要求嚴格,所謂「千斤話白四兩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動作,是在中國傳統武術基礎上形成的舞蹈化武術技巧組合。這四種表演技法有時相互銜接,有時相互交叉,構成方式視劇情需要而定,但都統一為綜合整體,體現出和諧之美,充滿著音樂精神(節奏感)。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戲劇形式。
(二)虛擬性 虛擬是戲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員的表演,用一種變形的方式來比擬現實環境或對象,藉以表現生活。中國戲曲的虛擬性首先表現為對舞台時間和空間處理的靈活性方面,所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頃刻間千秋事業,方丈地萬里江山」,這就突破了西方戲劇的「三一律」與「第四堵牆」的局限。其次是在具體的舞台氣氛調度和演員對某些生活動作的模擬方面,諸如刮風下雨,船行馬步,穿針引線,等等,更集中、更鮮明地體現出戲曲虛擬性特色。戲曲臉譜也是一種虛擬方式。中國戲曲的虛擬性,既是戲曲舞台簡陋、舞美技術落後的局限性帶來的結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寫神的民族傳統美學思想積淀的產物。這時一種美的創造。它極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觀眾的藝術想像力,從而使戲曲的審美價值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三)程式性 程式是戲曲反映生活的表現形式。它是指對生活動作的規范化、舞蹈化表演並被重復使用。程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規范對生活經過提煉、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著古往今來藝術家們的心血,它又成為新一代演員進行藝術再創造的起點,因而戲曲表演藝術才得以代代相傳。戲曲表演中的關門、推窗、上馬、登舟、上樓,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戲曲從劇本形式、角色行當、音樂唱腔、化妝服裝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優秀的藝術家能夠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創造出自己具有個性化的規范藝術。程式是一種美的典範。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4-27 09:06:32 瀏覽:500
法學調劑容易 發布:2025-04-27 08:48:51 瀏覽:303
法律效力與法律時效有聯系 發布:2025-04-27 08:42:57 瀏覽:819
信託公司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7 08:39:09 瀏覽:468
在職研究生考試經濟法 發布:2025-04-27 08:26:06 瀏覽:319
2019女職工勞動法保護規定 發布:2025-04-27 08:26:04 瀏覽:526
仁懷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7 08:24:45 瀏覽:109
中國有沒有行政法 發布:2025-04-27 08:18:28 瀏覽:862
借款人寫借條欠款人簽字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7 08:17:49 瀏覽:67
會計應負那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7 08:17:43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