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世俗道德
❶ 大學里的師生戀容易成功嗎
這個我覺得如果是喜歡的是女老師的話,一定是不可能的。
畢竟男女之間有年齡差距的話,男生的年齡比較小,女生的年齡比較大的話,這樣怎麼能夠相處久呢?
何況女老師的羞恥心比較強,自己成為一個老師的話,就應該遵守老師的紀律,不可以和學生談戀愛的,這也是違反教師的規則,不符合師德。
所以我最後覺得,要是兩個人是真的相愛的話,就不要在乎世俗的眼光,就去談戀愛,那樣就可能會真正的久久。愛情是不受任何束縛的,這是真正的感情,是值得我們去尊重的。
但是你只是青春荷爾蒙分泌過多的話,控制不了自己的話,那麼這樣又有什麼用呢?
自己想一想就好了,這是非常簡單的。
❷ &求有史以來最好的十大網路小說!&
有史以來最好的十大網路小說:《壞蛋是怎樣煉成的》、《誅仙》、《小兵傳奇》、《縹緲之旅》、《紫川》、《壞蛋是怎樣煉成的》、《回到明朝當王爺》、《異人傲世錄》、《無限恐怖》、《神墓》。
1、《誅仙》
《縹緲之旅》講述資產過千萬的成功商人李強遭遇女友與好友的背叛,憤怒傷人。就在他萬念俱灰時,神秘人物傅山利用真氣將李強改造成高大俊美的年輕人,帶領他穿越星空,從地球瞬移到火星。當他們進入古代傳送陣准備前往「封緣星」時,由於花媚娘的搗亂,李強單獨一人被送到了一個不知名的星球,踏上了驚異未知的縹緲之旅。
4、《紫川》
神話般的西川大陸,一代代的熱血傳奇。帝都,河丘,遠京,藍城,帕伊,特蘭,每一座雄偉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英雄傳說。人類、魔族、遠東各族……血與火的交融,刀與劍的碰撞,迷與迷的交織,構成了龐大的史詩般的巨著——紫川。
5、《壞蛋是怎樣煉成的》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虛構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主角謝文東,講述了謝文東從一個好學生學生到中國黑道第一人的經歷。謝文東從一個原本文弱、本分、聽話、成績優秀但被人欺負的好學生「成長」為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老大。
❸ 推薦我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
《肖申克的救贖》自由,幸福,離你有多遠
《阿甘正傳》好萊塢的一個夢
《當幸福來敲門》拾起希望,重獲幸福
《我是山姆》他只有6歲兒童的智商,卻有著對女兒無限的愛
《風語者》收獲了友誼,也收獲了感動
《天堂電影院》回憶過去,往事漸漸清晰
《斯巴達300勇士》悲壯的史詩電影,無限感慨
《海上鋼琴師》我離不開生我養我的那條船
《洛奇》英雄,就是不斷迎接挑戰
《無主之城》國內電影無法企及的高度
《後天》災難中,我們活了下來,信念和智慧讓我們生生不息
《楚門的世界》人生不過是一場戲
《幸福終點站》請享受困難中的幸福
《雨人》智障類電影的先河
《機器管家》機器人?人?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善良,真誠的人永遠都是百萬富翁
《美國往事》不止是一段往事而已,在這段往事背後,還存在著很多很多
《搏擊俱樂部》毀滅=新生?
《憤怒的公牛》為了尊嚴,我們成為憤怒的公牛
《美麗心靈》美麗心靈還是完美大腦?
《美麗人生》雖然最終他那樣地死了,但是他的人生依舊閃亮著
《飛越瘋人院》自由何以成悲劇
《辛德勒的名單》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告別昨日》告別往日的一切,重設未來
《大魚》人生是部童話
《神奇遙控器》請放慢時間,體味人生
《心靈捕手》敞開心扉,我們總有成功的時刻
《決戰冰河》忘不了那個在皚皚雪地里奔跑的靈魂
《放牛班的春天》飛逝的歡笑和無法抑制的淚水都已成為過去,卻永遠不能被忘懷
《發條橙》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孩子的視角看二戰
《中央車站》被評為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教父》忠誠即是一切
《香水》演員的演技很不錯
《訓練日》殘酷的現實,別相信任何人
《摔跤王》有些人,只為那飛蛾撲火的瞬間
《聞香識女人》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鋼琴家》戰爭成就的鋼琴家
《奔騰年代》馬和人一樣,需要有人來激發他的潛能,人和馬一樣,你可以摧毀我的身體,但你擊不倒我的靈魂
(原創評語,謝絕復制)
❹ 形容高貴品質的成語
1、冰清玉潔 [ bī qīng yù jié ] 也說玉潔冰清。像冰一樣清明,像玉一樣純潔。比喻人的行為高尚,操行清白。
出 處:漢·司馬遷《與摯伯陵書》:「伏唯伯陵材能絕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
翻譯:伯陵志向遠大,人品絕於眾人,以善養德,品行端正。
2、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形容沒有私心,胸懷坦白。
出 處:宋·朱熹《朱子語類》:「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翻譯:用人做例子:沒有私心,胸懷坦白的就是好人;不明事理,暗地裡做壞事的就不是好人。
3、懷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懷里藏著美玉,手裡握著美玉。比喻具有純潔無瑕的品德。瑾、瑜:美玉。
出 處:戰國·楚·屈原《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得所示。」
翻譯:懷里佩戴著珠寶,手裡拿著美玉,卻不知道該向誰來表示(奉獻)。
4、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品德高尚,又有很高的聲望。
出 處: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們家德高望重,呼韓邪單於保護我們、信任我們。
5、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也說高風峻節。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堅貞的節操。
出 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心也。」
翻譯:我認為陶淵明的高風亮節,本來就已經無愧於商山四皓了,還那樣仰慕他們,尤其嚮往他們喜歡賢才崇尚友誼的情狀。
❺ 儒林外史的主要內容
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現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5)不受世俗道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採用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
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籠士人,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
❻ 求好看的歷史穿越小說,要男主的,謝謝
[穿越都市]《重生之官道》by錄事參軍(種馬、高幹、穿越到義父身上、金手指YY)【7.3M】
[都市官場]《重生之衙內》by不信天上掉餡餅(重生七歲、前三百第一人稱、種馬)【14.3M】
[都市穿越]《好萊塢之王》by威武武威(種馬爽文、奇跡導演、金手指:劇本及眼光)【8.8M】
[都市]《重生之大涅盤》by奧爾良烤鱘魚堡(1V1、金手指、溫馨生活非小白)【5.5M】
[穿越歷史]《1908遠東狂人》by丹丘(軍事政治斗爭、總統、1V1、微YY、輕松爽文)【9.2M】
[穿越歷史]《重生寡頭1991》by懵懂的豬(商戰、奮斗、斗爭、種馬、掌控俄國遠東)【6.1M】
[穿越歷史]《重生於康熙末年》by雁九(童穿清水種田1V1、世家公子、適度金手指)【11.1M】
[穿越明朝]《奸臣》by府天(穿到弘治輔佐正德、勛爵出身、種馬、朝爭、運籌帷幄)【4.7M】
[穿越歷史]《大明王侯》by賊眉鼠眼(助太孫打敗朱棣、種馬爽文微小白、詼諧幽默)【3.1M】
[穿越歷史]《回到明朝當王爺》by月關(種馬、武官出身、朝爭、戰爭、與正德為友)【6.7M】
[穿越歷史]《錦衣夜行》by月關(種馬、暗潮洶涌、錦衣衛出身情報水平高、助永樂)【7.5M】
[穿越歷史]《民國投機者》by有時糊塗(身穿YY、蔣介石手下、從頭虐主憋屈到尾)【11.1M】
[穿越歷史]《竊明》by大爆炸(YY、明末爭霸、戰神、剿倭寇平西南滅女真)【2.7M】
[穿越歷史]《三國之蜀漢我做主》by三七開(種馬、微金手指、穿越劉備嗣子、稱帝)【6.5M】
[穿越歷史]《我是秦二世》by華夏九洲(知人善用、輕松詼諧、種馬、微YY)【3.9M】
[穿越歷史]《武唐攻略》by府天(嬰穿為武媚娘次子、率性重情、家人和睦、種馬)【4.5M】
[穿越明朝]《大學士》by衣山盡(金手指、智囊進士、穿到正德助嘉靖奪嫡、種馬)【2.9M】
[穿越明朝]《官居一品》by三戒大師(朝爭種馬、穿嘉靖朝少年六首出身前面爽文)【10.7M】
[穿越明末]《永曆大帝》by樓主大大(身穿明末被誤認為皇帝、爭霸、虐日、種馬)【3.5M】
[穿越宋末]《一品江山》by三戒大師(童穿、種馬、助史上非繼位者奪嫡、狀元出身)【3.7M】
[穿越架空]《帝國狂瀾》by撞破南牆(紅三代穿、軍事天才大將軍、微金手指種馬)【3.5M】
[穿越歷史]《大宋金手指》by聖者晨雷(童穿宋末未繼位宋理宗、強國爽文、奮斗)【3.2M】
[穿越歷史]《大唐太子李承乾》by萍水(智慧、斗爭、強國、征戰、種馬、無趣)【1.3M】
[穿越歷史]《明朝第一國師》by鱸州魚(魔術師穿越嘉靖朝、道士出身、爛尾)【1.6M】
[穿越歷史]《十龍奪嫡》by鳳鳴岐山(童穿六阿哥、小白、挖牆腳、奪嫡成功)【3.4M】
[穿越歷史]《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bygfan001(快穿系統隨身小白爽文、種馬)【3.6M】
[穿越歷史玄幻]《鬼師典韋》by光武紀元(郭嘉昏迷後被曹操拋棄隱居、爛尾)【1.4M】
[穿越明朝]《天官》by雁九(穿越和尚官家庶子、過繼、嘉靖王府伴讀、爛尾)【1.1M】
親,╭(╯3╰)╮~
資源已上傳~
滿意請採納~
如有問題可追問或hi我~
【贊同】個就更好啦(^o^)/~
祝親閱讀愉快~
歡迎下次求助我!~
發件人:小刁。網路ID:釣魚鷹
——來自《我愛電子書》團隊。
❼ 網上《阿甘正傳》觀後感千篇一律,你有什麼不同的觀影感受
大智若愚——一個人的成功和自身的智商並無必然聯系
❽ 人在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條件下可以完全不受世俗和倫理道德的約束
如果你一出生就生活在世外桃園也許可以,但是誰能保證你能遇到楊過或小龍女那樣專願意在古屬墓里生活的人呢?現在社會豐富多彩,你沒任何通訊工具一個人在深山老林…假如還有你愛的人一起,你們能填飽肚子么?有防風防雨的住處么?假如都可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前篇一律的生活,沒電視電腦手機空調…再遭遇各種天災遇到怪獸…生命沒有葯中毒不會解生孩子不會接生等等問題…所以想想還是可以的,必經生活在這種事俗圈子裡,還是腳踏實地去適應它吧…等到有足夠的錢,是可以製造出任何你想要的生活
❾ 請你從歷史或現實中,舉一個經歷艱苦磨練終於成就不平凡事業的人物事例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約前87)字子長,左馮詡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的父親司馬談是一個淵博的學者,對於天文、歷史、哲學都深有研究,所著《論六家要旨》一文,對先秦各家主要學說作了簡要而具有獨特眼光的評論。這對司馬遷的早期教育無疑有重要意義。將近十歲時,司馬遷隨就任太史令的父親遷居長安,以後曾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師從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學問的基礎,二十歲那年,他開始廣泛的漫遊。據《史記·太史公自序》,這一次游歷到達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尋訪了傳說中大禹的遺跡和屈原、韓信、孔子等歷史人物活動的舊址。漫遊回來以後,仕為郎中,又奉使到過四川、雲南一帶。以後因侍從武帝巡狩封禪而游歷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幾次漫遊,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各地。漫遊開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觸到各個階層各種人物的生活,並且搜集到許多歷史人物的資料和傳說。這一切,對他後來寫作《史記》起了很大作用。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馬談去世。臨終前,把著述歷史的未竟之業作為一項遺願囑托給司馬遷。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任太史令。此後,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國家藏書,研究各種史料,潛心於著史,並參與了《太初歷》的制定工作。
就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天漢二年(前99),李陵抗擊匈奴,力戰之後,兵敗投降。消息傳來,武帝大為震怒,朝臣也紛紛附隨斥罵李陵。司馬遷憤怒於安享富貴的朝臣對冒死涉險的將領如此毫無同情心,便陳說李陵投降乃出於無奈,以後必將伺機報答漢朝。李陵兵敗,實由武帝任用無能的外戚李廣利為主帥所致,司馬遷的辯護,也就觸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懲罰。對於司馬遷來說,這是人生的奇恥大辱,遠比死刑更為痛苦。在這一場事件中,他對專制君主無可理喻的權力、對人生在根本上為外力所壓迫的處境,有了新的認識。他一度想到自殺,但他不願寶貴的生命在毫無價值的情況下結束,於是「隱忍苟活」,在著述歷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實現。這也正是一位學者對君主的淫威和殘酷的命運所能採取的反抗形式。終於在太始四年(前寫於這一年的《報任安書》中,司馬遷對於自己的際遇和心情作了一個完整的交待,此後其事跡不清,大概卒於武帝末年。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始稱《史記》。它是古代第一部由個人獨力完成的具有完整體系的著作①。總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余字,又是到那時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書由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種體例構成。「本紀」是用編年方式敘述歷代君主或實際統治者的政跡,是全書的大綱;「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項列出各歷史時期的大事,是全書敘事的補充和聯絡;「書」是天文、歷法、水利、經濟等各類專門事項的記載;「世家」是世襲家族以及孔子、陳勝等歷代祭祀不絕的人物的傳記;「列傳」為本紀、世家以外各種人物的傳記,還有一部分記載了中國邊緣地帶各民族的歷史。《史記》通過這五種不同體例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構成了完整的歷史體系。
--------
①《史記》以前,歷史著作都帶有資料匯編和整理的性質,作者大都不明,難以說是由某個個人獨力完成的:諸子書實際也是各個學派文獻的匯編,並非由學派的開創者單獨完成,而且其中的文章大多是獨立成篇的。
這種著作體裁又簡稱為「紀傳體」,以後稍加變更,成為歷代正史的通用體裁。
《史記》紀事,其時間上起當時人視為歷史開端的黃帝,下迄司馬遷寫作本書的漢武帝太初年間(前104—前10空間包括整個漢王朝版圖及其四周作者能夠了解的所有地域。它不僅是我國古代三千年間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歷史的總結,也是司馬遷意識中通貫古往今來的人類史、世界史。在這個無比宏大的結構中,包涵著從根本上、整體上探究和把握人類生存方式的意圖。如司馬遷本人在《報任安書》中所言,他的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能夠把《史記》看成是單純的史實記錄,它在史學上、文學上以及哲學上,都具有極高的成就。
《史記》被列為中國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後,歷代「正史」的修撰從未斷絕,匯成一條文字記載的歷史長河,堪稱世界史學史上的奇跡。但是,《史記》的情況同後代正史又有很大不同。《史記》以後的歷代正史,除極個別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實的官史。而司馬遷雖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記》卻並不體現最高統治者漢武帝的意志。據說武帝讀《史記》後,對其中幾篇感到憤怒,下令加以刪削,這也是有可能的(今傳《史記》中一部分是後人補綴的)。那麼,司馬遷究竟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寫作《史記》的?這也是理解《史記》的關鍵之一。
我們需要注意到,在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確立君主個人絕對權威前,君主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整個貴族集團的制約。在這種背景下,史官不僅享有較高的地位,而且有「秉筆直書」的義務和權利。司馬遷的祖上世代為史官,他雖然意識到在自己的時代,史官已經跌落到「主上所戲弄,倡優蓄之」的地位,但他有意識地繼承了古老的史官傳統,並不想把自己的筆變成為君主唱贊歌的工具。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司馬遷對孔子有一種特殊的崇拜。他並不是完全服膺孔子的學說,對當代的儒士更鄙視有加,但他欽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士人的身份,而有為天下確立文化准則的宏大理想。司馬遷把自己寫作《史記》的工作視為孔子修《春秋》事業的繼承,這就在精神上自居於很高的地位。擴大地說,這也是繼承了先秦諸子的理性態度和批判意識。
時代賦予司馬遷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總結歷史的任務,廣泛的游歷使他對社會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殘酷的命運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繼承先秦的史官傳統和諸子文化,司馬遷又確立了不屈服於君主淫威的相對獨立和批判性的寫作立場。正是在一個特殊歷史階段和特殊的個人遭遇中,產生了偉大的《史記》;在這部偉大的《史記》中,又表現出司馬遷對人類歷史與社會的多方面的獨特理解。
首先,正如上面所說,《史記》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頌性的著作。尤其對漢王朝的歷史,對當代即武帝時代的政治,司馬遷始終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歷史功績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繪出劉邦的鄉村無賴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對一代雄主漢武帝,司馬遷也大膽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殘害人民、任人唯親、壓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濫用民力等種種行徑。至於官僚階層中種種勾心鬥角、厚顏無恥的現象,更是紛呈畢現於他的尖銳的筆下。這些揭露與批判,並不帶有醜化的傾向,也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具體可信的、體現人物的真實性格的史實記錄。從中體現出一種深刻的懷疑和思考:歷史上獲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權勢的人物,並不像他們宣稱的那樣,是因為擁有高貴品質和道德正義,才得到他們的地位。有時恰恰相反,品質高貴和信守道義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敗的,就像與劉邦相比遠為坦率和自尊的項羽,與武帝的寵臣相比遠為正直和勇敢的李廣,都不免以自殺結局。雖然司馬遷不曾從理論上揭示這些現象背後的規律是什麼,但足以啟發人們作一種深入的反省。
《史記》首創的以「紀傳」為主的史學體裁,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表現出對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高度重視。過去的歷史著作都記載了人的歷史活動,但這些記載都是以時間或事件為本位的,人的主體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識到和表現出來,而且,這些歷史著作中的人物總體說來,一是局限於社會上層,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於政治性人物,范圍有限。《史記》所記述的人物,雖然仍以上層政治人物為主,但其范圍已擴大到整個社會,包括社會中下層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們看到在《史記》中,帝王、諸侯、農民領袖、卿相、將帥、後妃、宦官、文學家、思想家、刺客、游俠、商人、戲子、醫師、男寵、卜者,各各顯示出人類生活的不同側面,又共同組成色彩斑斕而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而在這以前及以後的史書中,很少看見如此眾多類型的人物,尤其是社會中下層的人物。這表明司馬遷認識到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組合體,各個階層的人物都在社會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這一種認識,尤其是對社會中下層人物的態度,在一般「官史」中是幾乎看不到的。
司馬遷還進一步注意到: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支配著人的歷史活動?他並不否定道義的力量,也表彰了許多信守「仁義」的君子,甚至在這方面具有某種理想主義的態度。但是作為一個忠於生活的觀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家,他也確實認識到並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質慾望、追求生活滿足的要求,支配著人的歷史活動。在《貨殖列傳》中,他不厭其煩地列舉多方面事實,證明「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自天子至於庶人」,無不「好利」。他把壯士勇於戰斗、閭巷少年劫財盜墓、歌妓舞女出賣色相、漁夫獵人沖風冒雪、賭徒彼此爭勝、醫師方技之人苦心鑽研、農工商賈的各項經營,乃至吏人舞文弄法以求賄賂,各種不畏苦不懼死的行為,全部歸結為是追求財富、追求物質利益的活動。盡管這樣並列的敘述使很多人難以接受(因為其中終究有善恩順逆之別),但在那個時代,司馬遷就認識到是物質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則才是人的歷史活動的潛在動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衡量歷史人物的地位,司馬遷所依據的是他們的實際成就,而不是獲得何種名位。項羽未嘗稱帝,但一段時期中實為天下之主,《史記》中便立了《項羽本紀》;《高祖本紀》之後,是《呂太後本紀》,而沒有「孝惠本紀」,因為惠帝雖有皇帝的名義,其實只是傀儡。在這里,司馬遷絲毫沒有孔子「正名分」的熱情。《史記·太史公自序》宣稱,作《史記》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那些「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後世。所以,他也很贊賞為了求取不凡的成就而甘受一時屈辱的人。譬如韓信不恥過胯,曾經勇冠三軍的季布甘為奴隸,在司馬遷看來,都是「烈丈夫」才能有的壯舉。這裡面,也包涵著司馬遷為完成《史記》而忍辱不死的人生體驗吧。
在《史記》中,是存在一定的倫理評價標准和褒貶意識的。但它的標准並不完全符合統治階層的利益原則或世俗的道德意識,也不是狹隘單一的。甚至,前後之間不妨有些矛盾。如《伯夷叔齊列傳》歌頌了二位賢君子「不食周粟」的忠節,《管仲列傳》卻又贊美起先幫助公子糾與齊桓公爭位、失敗後不肯殉節、從囚牢里出來又做了桓公重臣的管仲,說他「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游俠對社會統治秩序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司馬遷是明白指出了的,卻不妨贊揚他們重然諾輕生死的義風。甚至,《酷吏列傳》激烈抨擊了酷吏的殘忍,《太史公自序》又說「民皆本多巧,奸軌弄法,善人不能化」,故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這些並不是因為司馬遷觀念混亂,而是他看到社會本身的復雜性,需要廣泛而多視角地理解各種人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所反感的人物,也盡可能如實地描寫,不簡單地一筆抹殺之。
東漢班固指責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力而羞貧賤」(《漢書·司馬遷傳》)。然而,這些恰恰是司馬遷遠比班固之輩高明的地方。正是由於司馬遷對歷史和社會具有獨特的、極其深刻的理解,對各種人物的生存活動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來的儒家統治思想的束縛,敢於蔑視世俗道德教條,也不從某種單一的學說出發來理解人和描寫人,《史記》方能成其豐富和博大,產生一種獨特的魅力,而區別於後代所有其他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