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葉子和道德經

葉子和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4-03-09 08:38:16

① 奧修講解老子《道德經》:相互依存

摘自奧修講解老子《道德經》:

第三個問題

你說只要在一個開悟師父的面前就會轉變。在到你這里來以前,我多少覺得自己是獨立的。自從跟你在一起,我似乎變得完全依賴你了。你是我生活中的光明。當我想到你要離開的時候,我就進入一陣恐慌。這是一個自然的階段,它會自己過去的,還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呢?

如果你讓它過去的話,它就是一個自然的階段。如果你執著它,它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靈性的成長有三步或者三個階段。它們因人而異,但是總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獨立。那是一種自我主義的狀態,你想獨立於一切--那是虛假的,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不是獨立的,你無法獨立。你是這個廣大的整體、這個宇宙的一部分。你怎麼可能獨立呢?你必須為了千百萬件事情依賴千百萬種東西。為了光明,你必須依賴太陽;為了生命,你必須依賴太陽;為了生命,你必須依賴空氣、氧氣;為了食物,你必須依賴樹木。你怎麼可能獨立呢?你無法獨立。那是一種自我主義的努力,它必然要失敗。

當獨立失敗的時候,依賴突然出現了;你移到另一極。因為你不知道怎麼處在中間、怎麼創造一種和諧,所以你移到另一極。然後你就變成依賴的。你害怕如果你所依賴的對象失去了,你會怎麼樣?於是有了恐慌。然而這是第二種狀態,獨立是虛假的,依賴也是虛假的。

然後有第三個點必須達到,我稱之為和諧。那就是相互依存--一種相互依存的感覺--你依賴整體,不僅如此,整體也依賴你。我想起一個猶太教的神秘家,一個哈西德派的神秘家,如斯亞(Zusya),他每次祈禱的時候都對上帝說:「我知道我的主,我依賴你,但是你也必須知道你依賴我。我知道沒有你我就無法存在;但是讓我提醒你,沒有我,你也無法存在。」

沒有你,上帝怎麼可能存在呢?----不可能。

科學家說:植物、樹木、地球上的所有草木都依賴太陽,沒有太陽,它們就無法存在,但是現在他們開始懷疑,這個單向交通的觀念肯定存在某些錯誤,因為生命總是雙向交通的,從來沒有單向交通。如果植物依賴太陽的話,太陽也肯定以某種方式依賴植物,因為它是一種相互的給予和攝取。他們已經開始懷疑,他們遲早會發現太陽是怎麼依賴植物的。

每一樣東西都信賴其它每一樣東西。當你看著一朵花、一朵玫瑰花的時候,你感到快樂--你的快樂是玫瑰花創造的。現在科學家已經證明,當你快樂的時候,玫瑰花也感到快樂。他依賴你,他等著你來,如果你不來的話,他就像一個愛人似的感到難過。這是一個科學的事實,不是詩歌。現在已經徹底證明:當一個愛人來到玫瑰花叢的時候,整個花叢都會激動、都會慶祝;它依賴你。現在他們說,如果你愛玫瑰花叢,它就會長得更快,它就會開出更大的花來,因為有人在關心它、在愛它、在看它。有人在等待。它怎麼可能辜負你呢?它必須開出更大的花來。如果沒有人愛它,花園被忽視了,沒有人用心,只有僕人來澆水,沒有任何照顧,那麼它為了什麼、為了誰去努力開花呢?只要小花就行了,即使不開花也沒有害處。為了誰去開花呢?為了誰去綻放呢?玫瑰花叢依賴你。

當你經過一棵樹的時候,永遠不要不在心裡跟它打招呼;當你經過一棵樹的時候,永遠不要不帶著深深的關懷和愛心看一看它。這對你毫無損失。記住;如果你能使一棵樹快樂,那棵樹也能使你快樂。你可以嘗試一下,這很簡單--不需要大型的科學儀器。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驗。你選擇一棵植物,自家花園或者公共花園的一棵樹。每天都到樹那裡去,跟它說話,對它友善。

要勸說一棵樹是很難的,因為人類對樹太壞了,以至於它們變得害怕所有的人類。你一進入花園,所有的樹都會說;人來了--地球上最危險的動物。它可以毫無理由地傷害你。沒有動物會做這種事情。如果一隻奶牛餓了,它就會吃草,但是人可以坐在那裡不斷地拔草,根本沒有任何原因。他不餓,他不打算吃草。你為什麼要拔它呢?你為什麼要破壞它呢?內在頭腦的破壞性、內在破壞性的頭腦一直在破壞。你經過一棵樹,你折斷樹枝--然後你就把它扔了。你完全睡著了嗎?如果你需要它作為食物。那麼同樣的、所有原始社會的傳統,墨西哥古老的傳統知識,印度、泰國,很多國家的原始土著部落都說;去找一棵樹。如果你需要什麼,就去問它。如果你需要幾片葉子,需要五片葉子作為膜拜之用,你就去問那棵樹,然後盡可能小心地摘下葉子,不要傷害那棵樹。那麼樹總是願意給予,不會留下傷害的感覺。你要感謝那棵樹:在我需要的時候,你給了我五片葉子。不管什麼時候你需要什麼,不要不好意思,請你告訴我。

去找一棵樹,跟那棵樹講話,摸摸那棵樹,擁抱那棵樹,感覺那棵樹。坐在樹的旁邊,讓那棵樹感覺你;你是一個好人,你沒有傷害的情緒。漸漸地就會產生友誼,你將開始感覺,當你來的時候,那棵樹的品質馬上改變。你將感覺到這一點。當你來的時候,你將感覺到樹的表皮上有巨大的能量在移動;當你觸摸它的時候,它像一個孩子、像一個被愛者那樣高興;當你坐在樹的旁邊,你會感覺到很多事情。你很快就能做到。如果你憂傷的話,你來到樹那裡,只要在樹的面前,你的憂傷就會消失。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你們是相互依存的--你可以讓那棵樹快樂,那棵樹也可以讓你快樂。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這個互相依存我稱之為上帝,老子稱之為道--這整個相互依存。

上帝不是一個坐在什麼地方的人,這整個相互依存就是上帝、道、法。《吠陀》稱之為:法則。你喜歡叫它什麼就叫它什麼,但是整個事情就是這個相互依存。如果你在我身邊能夠學到相互依存的話,那麼你就學到了一切一切。

首先你會放棄獨立--這並不十分困難,因為你在獨立當中感到那麼沉重,你隨時隨地都准備卸下這副擔子。這並不十分困難。然後你變成依賴的,這可能比較困難,因為當你把擔子扔給另一個人的時候,你覺得很好、很輕松、沒荷分量。然後恐懼出現了,如果這個人離開世界、不在肉體里了,怎麼樣?於是你感到害怕,於是--恐慌。

不要執著它。這是一個階段--就像開始是一個階段一樣,這也是一個階段,這是第一個階段的反面。你要試著去感覺越來越多的相互依存。

我在這里對你們講話。如果你們不在這里,而是另一些人在這里,即使這里只有一個人不一樣,我所講的也會不一樣。不可能一樣,因為我並不想說話,我只是在響應你們。你們創造出這個環境,你們在這里--然後我說話。如果某個今天不在這里的人在這里了,我所講的也會不一樣。不可能一樣,因為他的存在會創造一個不同的環境。我不是在真空里講話,我是在對你們講話。我不是從頭腦說話的,因為當你從頭腦說話的時候,你並不在乎是誰在聽,你有話要說,於是你就說了。

我有一個老師,他真的是一個哲學家。他是一個非常瘋狂的人--就像其它哲學家一樣--很多年沒有人選他的課。他是一個古怪的人,你不可能通過他的課,因為他不是給你100分就是給你0分。在他那裡沒有中間狀態--要麼是同意,要麼就否定。他是十足的亞里士多德派。你要麼是對的、要麼是錯的,他經常說,沒有中間的東西,所以學生都很害怕,但是我喜歡這個人。他的確值得注意,而且只有一種注意他的方式:選他的課。所以我成了他的唯一的學生。

這是他的方法--第一天他告訴我:「記住,我可以跟著學校的上課鈴開始上課,但是我不能跟著它結束。除非我自己結束了,否則不管我在說什麼,我都不能結束。所以上課的時間將跟著上課鈴開始,但是它們從來不會跟著下課鈴結束。有時候我可能只講20分鍾就結束了,有時候我可能要講二三個小時。所以如果你感到膩了,或者乏味了,或者如果你想去洗手間或者別的什麼地方,你都可以去,但是不要打擾我。而我是他唯一的學生,你可以去,你也可以來,但是不管來去都不要打擾我,我會繼續講課。」

第一天我就試了一次。我很好奇,想看看他是否真的會這么做。他真是這個意思嗎?結果他是真的。當我離開教室的時候,他繼續講課,當我回來的時候,他仍然繼續講課。

我和他在一起有2年的時間。有時候我會離開幾個小時,因為我有一個睡覺的習慣。11點半以後,我很難不睡覺,所以在11點半的時候我會到宿捨去睡上1個小時,然後我再回來,而他還在講課。他完全病了,他真的是一個哲學家。

但是我不用這種方式對你們講話。我根本不是一個哲學家。我在對你們講話,這是一個相互依存。不管我說什麼,你們對它都負有責任,就像我對它負有責任一樣,因為是你們把它激發出來的。你們和我,正好是兩極。某種東西在我們之間被創造了,那就是現在所發生的。當我對你們講話的時候,那並不是我在對你們講話、並不是你們在聽我講話;我們在對我們講話。我們在對我們講話--這就是相互依存。

你們通過我講話,我通過你們聽--這就是相互依存。

你已經放棄了獨立,現在你也要放棄依賴--變成相互依存的。這正是你在這里可以學到的東西,讓你的相互依存傳遍整個存在--在每一個地方感受相互依存。而你就是相互依存!那是事實。依賴是虛假的;獨立是虛假的;只有相互依存是真實的,只有上帝是真實的。上帝就是相互依存。

——領取奧修講解老子《道德經》、《莊子》、《奧修自傳》等1G多資料,2551398064(99元,因時變動)➕一個淘寶省錢購物神器

② 道德經關於開拓創新的詩句

1. 關於創新的詩句

1、叨承禮樂為家世,欲以謳歌寄快文。——《水滸傳》

2、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水滸傳》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千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4、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鄭板橋

釋義:三秋的樹,葉子都掉光了,一眼過去就知道哪是樹干哪是樹枝;二月花燦爛明媚,是經冬之後的第一抹亮色,異常惹眼。

5、丹心未泯創新願,白發猶殘求是輝。——蘇步青

釋義:雄心未滅而且還有新的期望,雖然白發蒼蒼還要尋去真理和心得輝煌。

6、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增廣昔時賢文》

釋義:長江的後浪推進前浪一步一步的前進,一浪勝過一浪。世上的新人踏著前人的腳步一代代的更換!

7、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趙翼《論詩》

釋義: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地生長,向前發展,大自然的天然鬼斧和人類巧妙的神工下的製品每天都涌現出來,層出不窮。

8、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趙翼《論詩》

釋義:就算預先支取了五百年的新意又如何,到了千年的時候還不是一樣陳舊了。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釋義: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10、清歌一曲梁塵起,腰鼓百面春雷發。——陸游《對酒懷丹陽成都故人》

2. 關於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詩歌

秋已接近尾聲

江南的風依舊很柔很輕

在鋪滿月光的小徑上

我與散落的花瓣交換著心情

/

生命里總有一份愛情

美麗得無法用筆墨來形容

低眉間總有一個剪影

穿過一襲夜色與心靈慢慢的靠攏

/

我輕輕的閉上眼睛

倚在風中溫柔的聆聽

想在一朵落花的輪回里

記取我與你的前世和今生

/

你用一朵花開做為約定

我用掌心托起一份永恆

已是滿地碎紅的院落中

還會不會演繹下一場重逢

/

采一朵明媚種於墨香中

任季節輾轉,任往事如風

洗盡鉛華的文字里

你依舊是那片最美麗的風景

/

在文字里懷念一段曾經

在夢中與你一路同行

那個埋在心底的結

終究長成了一種執著的痛

/

夢,跌落在一彎月色中

落花,把心事說給秋天聽

原以為荒蕪了的故事

又在秋風拂過的地方開始泛青

/

風啊,請停一停

不要驚醒那朵彩色的夢

我已聽到了青石板上

傳來了那串熟悉的腳步聲

••••••

3. 關於創新的詩句

名言行嗎?

創新應當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不是投機商,也不是只知道賺錢、存錢的守財奴,而應該是一個大膽創新敢於冒險,善於開拓的創造型人才。

創造力對於創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應該提倡創造力,然後將其轉變成創新,而這種創新將導致競爭的成功。

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最大的錯誤。

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

獨創常常在於發現兩個或兩人以上研究對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或相似之點。

對新的對象必須創出全新的概念。

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

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

光看別人臉色行事,把自己束縛起來的人,就不能突飛猛進,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年代裡生存下去,就會掉隊。

既然像螃蟹這樣的東西,人們都很愛吃,那麼蜘蛛也一定有人吃過,只不過後來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個勇士。

競爭優勢的秘密是創新,這在現在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是如此。{[csc:pagelist]}距離已經消失,要麼創新,要麼死亡。

科學到了最後階段,便遇上了想像。

科學研究工作,尤其富於創造性的意義,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當然,自力更生並不等於封鎖自己。

科學研究基於同一法則,即一切事物的產生取決於自然規律,這也適用於人們的行動。

有人認為,只有詩人需要幻想,這是沒有理由的,這是愚蠢的偏見!甚至在數學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沒有它就不可能發明微積分。

在創造家的事業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在科學上,每一條道路都應該走一走。發現一條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對於科學的一大貢獻。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致富的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八個大字。

作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年輕人,大多是敢於向千年不變的戒規、定律挑戰的人,他們做出了大師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來,讓世人大吃一驚

4. 關於駁老子寫了道德經的詩句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道德經》中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像我現在又講說關於老子的書,不必問,也知道是絕對沒有學問、沒有智慧的亂吹。「言者不如知者默」這話意是老子自己說的,白居易說,老子既然如此說,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為什麼自己還是寫了那麼多個字呢?世界上打老子耳光打得最好的,是白居易這首詩,縱然老子當時尚在,親耳親見,也只當充耳不聞,哈哈一笑,無所反駁了。

5. 關於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詩歌

秋已接近尾聲江南的風依舊很柔很輕在鋪滿月光的小徑上我與散落的花瓣交換著心情/生命里總有一份愛情美麗得無法用筆墨來形容低眉間總有一個剪影穿過一襲夜色與心靈慢慢的靠攏/我輕輕的閉上眼睛倚在風中溫柔的聆聽想在一朵落花的輪回里記取我與你的前世和今生/你用一朵花開做為約定我用掌心托起一份永恆已是滿地碎紅的院落中還會不會演繹下一場重逢/采一朵明媚種於墨香中任季節輾轉,任往事如風洗盡鉛華的文字里你依舊是那片最美麗的風景/在文字里懷念一段曾經在夢中與你一路同行那個埋在心底的結終究長成了一種執著的痛/夢,跌落在一彎月色中落花,把心事說給秋天聽原以為荒蕪了的故事又在秋風拂過的地方開始泛青/風啊,請停一停不要驚醒那朵彩色的夢我已聽到了青石板上傳來了那串熟悉的腳步聲••••••。

③ 《莊子》得道有四種境界;《道德經》失道有四種層次

我們比較大小高下,必先有一個基準。比如以海平面為基,高於它為高,低於它為下。有句話叫「五十步笑百步」,意思是只要有逃跑的行為,跑出多遠其實並不重要,那麼逃跑這個舉動,就是一個基準。

所以修道,如果同樣也有一個基準的話,失道者失去多遠,其實並不重要;得道者得到多少,其實也不重要。不過老子莊子可能為了方便人們參看自己的處境,分別列出了四種失道的層次,四種得道的境界。

《道德經》有四種失道的層次:物、俗人、不善人、下士;《莊子》有四種得道的境界:真人、聖人、至人、神人。

一、真人

真人,《黃帝內經》說是「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這已經相當於是《莊子》中神人的境界了。相比之下,我更認可《莊子》對真人的闡釋: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

睡覺,吃飯,呼吸,生死,出入,往來,他的形象仍然還是一個鮮活生動的人,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古時稱修行人為「真人」,而不敢稱「聖人」、「神人」。所以真人,在修行的路上,當是一個基準。至於為什麼,且聽我講一個從朋友那裡聽來的小故事:

說是從前有一隻與眾不同、善於思考的螞蚱,它冥思苦想了七七四十九日,終於決定做一件螞蚱家族從來沒做過的事:學習勤奮刻苦的屎殼郎。他找到了一個大糞坑之後,便帶著眷屬們,不停地往下挖。經歷過了一代又一代,這個糞坑,已經挖得非常深了。

到了第六代螞蚱的時候,在洞底,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這個深洞,其實是一座四面合圍的山,叫作香糞山,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山頂高聳入雲,從來沒有螞蚱爬上去過。螞蚱們的宿命,就是繼續往深處挖這個糞坑。

後來出現一隻螞蚱,它認為螞蚱吃糞是不對的,吃糞是屎殼郎的事。它開始沿著糞坑,使勁往上爬。爬到胡須都白了的時候,終於從洞里出來了。螞蚱站在洞口,放聲大笑。

路過的一隻螞蟻問:你笑什麼?螞蚱邊笑邊說: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爬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螞蟻說:哪有什麼山?螞蚱說:這里不是?我剛剛爬上了世界上最高的香糞山! 說著,指指腳下。

螞蟻瞥了一眼,道:那是從你爺爺的爺爺就開始挖的一個糞坑而已,哪是什麼香糞山!你現在不過是出了你爺爺挖的糞坑,正好好地站在了平地上。螞蚱仔細看看四周,花草樹木,遠山溪谷,一切都很明媚,想來螞蟻說的不假。於是收起傲色,低頭默默爬開了。

與《莊子》和《黃帝內經》中所描述的上古有道之人相比,我們現在的修行,不過就像上文中描寫的那隻螞蚱一樣,在爬自己祖祖輩輩挖出來的那座香糞山而已。爬出洞口,真正的修行才剛剛開始;「復歸於嬰兒」,也不過才剛剛恢復為一個「真人」。

自己走下的彎路,再重新折返回來,有功嗎?自己丟失的天真,再重新尋找回來,有功嗎?自己損害的健康,再重新修養回來,有功嗎?自己破壞的自然環境,再重新保護回來,有功嗎?讓每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就丟失天真,損害健康,破壞環境,走上彎路,有道嗎?

上古天真,上古之人,天生而真,是謂「真人」。「真人」,真正的人,能做一個真正的人,這不過才是修道的開始而已。然而就這一道坎,不知道阻了多少人,多少年,終其一生也邁不過去。一輩子都在做一個「假人」,而不知「我」是誰,又談何修行?

二、聖人

真人之上,便是聖人。《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三者其實就和《道德經》所講的「希」「微」「夷」一樣: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無己,無功,無名這三者同樣也是很難分開講的。

所以至人、神人、聖人其實很難比較高下。如果硬說有高下,大概也只是他們在「用」的側重和偏向不太一樣。《莊子》說「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雜篇•天下》),道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割的,但衍生出術、具體到用,則是各有不同的。

比如《莊子》說老子喜歡的是「以無極無限的本源之道為精微,以有極有限的具體之物為粗鄙,以積蓄為不足,恬談地獨自與神明共處。」《莊子•雜篇•天下》

而莊子喜歡的是「空虛無形,變化無常,生死一體,與天地並存,與神明同往。茫然何往,忽然何去,包羅萬物,而不知其所歸。」《莊子•雜篇•天下》但以上二者,都共同歸屬於上古道術的內涵。所以,我們也就只能從術,從用的層面上去作個比較。

為什麼把「聖人」排到第二位,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老子莊子都講過「絕聖」,所以我對這個名號天然有些不感冒,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因為莊子所說過的一句話。莊子說,要用「道」最精華的部分來修身,殘余的部分來治國,糟粕的部分來治理天下。《莊子·雜篇·讓王》

那麼聖人是干什麼的?治國取天下的。而「道」在治理國家、治理天下這方面的功用,莊子認為只不過是渣滓。許由就曾辭讓天下而不受,甚至聽到相關的話都要去清洗耳朵,表示受不了。因此聖人排第二。

三、至人

「至人」,莊子所謂「得至美而游乎至樂」的人,是莊子極推崇的一種狀態。因為至人享受了作為一個人最高的美和樂(至美至樂),所以已經達到了人的極至,再往上,就不再局限於「人」的范疇了。

「至美至樂」,莊子是通過一個小故事來描述的:說有一次孔子去拜見老子的時候,老子恰好在晾剛洗過的頭發。只看見老子披著長長的散發,迎風而立,微微抬頭,雙目似閉又似開著,臉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像一棵枯樹一般。

原來老子利用晾頭發的時間,完全進入了一個深邃的奇妙世界,即萬物的生機活潑的本源中去了。孔子奇怪地問道:「這種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老子說:「達到這種境界是最高層次的美妙和快樂,這是人的最高境界。」

這個至美至樂,超越了感觀五識所及的層次。我們現有的所謂最高享受,最大快樂,都遠遠不能及。沒有體會到它的人,是連想都想不到的。就像我們都知道「仙女」很美,但想像不出是怎樣的美,除非你能親見。至美至樂,也同樣如此,體會到它的人才能知道它有多美多樂。

至於《莊子》接下來的描述「至人潛入水中不會窒息,踩在火上不會灼傷,行走於萬物之上也不會害怕。」「山林焚燒,不能使他燠熱;江河結凍,不能使他寒冷;迅雷劈裂高山,狂風掀動大海不能使他驚恐。」等種種神異,大概只是在「游心於萬物之初」的基礎上,做的一個理論延伸。

游於萬物之初,與萬物同源共生,也就是莊子所說的「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即如此,天地間又怎麼還會有能讓他驚恐的事,又怎麼還會有能傷害到他之物呢?萬物都如同他的化身一般,故而可以「乘物游心」。

四、神人

神人,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了,而更像是意識的化身。《莊子·逍遙游》描寫道:「他的肌膚有如凝雪,柔美有如處女;他不吃五穀,只是吸清風、飲甘露;他乘著雲氣,駕御飛龍,遨遊於四海之外。他的心神凝定,就能使農作物不受災害,造成五穀豐收。」

「神人啊!外物不能傷害他,洪水滔天不會使他溺斃,嚴重的旱災熔化了金石、燒焦了土山,也不會使他燠熱。他發揮一點剩餘無用的力氣,就可以造就堯、舜那樣的功業,他哪裡肯把世間的俗務當成一回事呢?」

可見,神人不但擁有聖人、至人的能力,而且更進一步,完全不食人間煙火,乘雲御龍,逍遙游於四海之外了。四海之外,是超出了我們所能及的范圍之外,不但包括我們的身體,也包括我們的思維。這世界,就像一口井,而唯有神人,才是真正跳出了這口井。

接下來我們說說《道德經》四種失道的層次:物、俗人、不善人、下士。

一、物

「物」,可以直解為「東西」:「有物混成」,有個東西渾然一體;「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如果把道當成是一個東西,那麼這個東西恍恍惚惚的似在非在,你是看不清它的形象的。

我們常罵人「不是東西」,那麼是個東西又如何呢?也就只是個東西了。人如果變成了一個東西,一個物件,別人手裡的工具,也就不再具備任何獨立意志,任何獨立思維,任何智慧,而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了。所以《道德經》中的物,只是個活的物件,被當成工具一樣驅使的人。

因此,《道德經》中出現了幾次「物或惡之」,意思是就算是個活物都不會喜歡,不具備任何思辨層次,只是停留在本能上的。比如:「餘食贅行,物或惡之」,讓你吃多餘的飯,干多餘的事,是個人都不會喜歡。「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捅你一刀,是個人都不喜歡。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培或隳」,完全只是在憑本能,憑慾望行事而已,並不具備任何智慧。「物刑之而器成之」,把人刑傷成器,變成工具。「物或損之而益」,連自己的行為造成的結果是好是壞都看不分明。所以「物」這個層次,在失道者中當排首位。

二、俗人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里的「人之道」,指的正是世俗人之道。如老子所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所以順應天道而行的人,才會「獨異於人」,總是表現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樣。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的運用,在有「智慧」的人眼裡就是愚蠢;「大巧」的方法,在有「智慧」的人眼裡就是笨拙。「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這些,都是俗人與道者之間的認知差別。

道者擁有一顆「沌沌兮」的「愚人之心」,「為天下」而「渾其心」,所以才會「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世俗之人都能看得很明白,唯獨我好像昏昏沉沉;世俗之人都能算計得很精明,唯獨我好像什麼也不懂。在俗人眼中,我就是一個「頑且鄙」之人。

那麼「俗人」是什麼人?是順從流俗,隨波逐流的人。他們大多不懂得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從眾而又不明所以,順從而又不知所終,茫茫然,昏昏然。

《莊子》中的描述就更為深刻:三個人在一起行走,一個人迷惑,要去的地方還是可以到達的,因為迷惑的人畢竟佔少數;三個人中兩人迷惑,就徒勞而不能到達,因為迷惑的人佔多數。我們都知道,對父母說的話一味稱贊,對領導說的話一味奉承,這是「諂媚」的行為。但如今社會潮流認為是對的,我們往往也會贊成;社會潮流認為是錯的,我們往往也會反對,我們這樣生活著,豈不正是一直在「諂媚」然而自己還不知道嗎?

這就是「俗人」之道大行其道的結果。

三、不善人

「不善人」,其實更有可能是一種統稱,就像不論跑了五十步還是一百步,統稱逃兵一樣。不過在老子的態度上,我還是能感覺到些許差別,因此就把它拿出來,單列為一個層次。

對於「不善人」,老子是抱以一種「不割」的態度的,不應該把它們放棄。它們就像大樹上的葉子,就像海上延伸的小溝渠,雖非根非本,但足以用。《道德經》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掌握了道的人,可以指導和領導他人;沒有掌握道的人,可以被他人指導和領導。不尊重自己的指導老師,不愛護自己的臣民和下屬,不論他表現得多麼聰明,其實仍然十分愚昧。說的就是這個精深微妙的道理。

因此,「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他們就算沒有達到「善」的層次,又怎麼能就此放棄他們呢?「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古時候的人如此重視道是為什麼呢,不就是因為有求於道,道可以讓他得到;有悖於道,道仍然不會對他們關上大門嗎?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貴的東西。

因此「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有道的人行事,對於明道的人,和不明道的人,我都同樣以符合於道(「善」)的行為去對待他們。這樣才能把道施行於天下,讓天下人都得到「道」。

四、下士

「下士」,士在當時是高於平民階層的,屬於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一群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下士為何會聞道大笑?因為此道和他心目中的道不同。所以下士是有自己一套想法的,是有自己思想的,只不過他的思想不同於道而已。

《道德經》中有一些地方本身就是站在「士」的角度上來寫的,比如「善為士者不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古之善為士者」等等。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下士,也算是與自己同列的同行,只不過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同行。因此,下士排最末。

這個排序,只不過是我的個人淺見,諸君且作一笑罷。當然也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討。

④ 老子辯證法精華包含在《道德經》的哪些名言中

老子《道德經》中的許多名言都反映出老子的辯證法智慧。本文選取其中六個名言,並通過它們來解釋老子的辯證法智慧。

一,「物壯則老」


道德經

可信的語言往往是普通的,過於美麗的語言往往是不可信的。語言適當地往好里說還可以,如果達到花言巧語的程度,就是假話。這就是真話和假話之間的辯證關系。

老子的辯證思想還有很多,能夠領悟老子辯證法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益處。

熱點內容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的 發布:2024-11-16 21:33:30 瀏覽:158
刑訴應當法律援助的對象 發布:2024-11-16 21:25:37 瀏覽:118
2011年社會保險費法 發布:2024-11-16 21:09:42 瀏覽:252
司法局開展民法典贈書儀式 發布:2024-11-16 21:07:53 瀏覽:196
勞動法做六休一 發布:2024-11-16 20:54:10 瀏覽:238
黨內法規的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16 20:29:18 瀏覽:433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