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真善美
① 經常聽說「真善美」一詞,其中「真」是指什麼
“真善美”在生活中,這里的“真”說的是我們做人要真誠,對人要真心實意,這些個人觀點是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研發的做人本相。意思就是說人的行為要以這個標准來。
老子思想:唯獨做自己,才知道自己是誰,才知道一世為人所要做什麼。佛家也說,“人身難得”,能成為人並不容易,一世沒做好,下一世可就不好說了。老子的真是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喜歡痴迷的事去做,是夢想,也是一種責任與擔當。
做自己就是真,學做他人就是假。
② 《道德經》第二章功成弗居
在這一章里,老子首次提出了「無為」的思想,老子認為,聖人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順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持。只有做到無為,淡泊,不居功自傲,才是真正的聖人,如果自持有功,肆意妄為,就不會有好下場。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出來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有」和「無」互相對立產生,困難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長和短互相比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對照才有分別,音和聲由於對立才顯得和諧動聽,前和後彼此排列才有順序,這是永遠如此的。因此,有道的人用「無爛拆為」的法則來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讓萬物興起而不加倡導,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養萬物但不自持己能,立下了功勛而不自我誇耀。正因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就不會失去。
天下萬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為真善美和假惡丑兩個對立的方面。沒的可要造成惡的結果,善的可要造成不善的 影響,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著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也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美轉化為不美,善轉化為不善,乃是大道運行之必然,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若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恆的美,把善的事物當做絕對的善,那必然會事與願違,終究會導致不善的結果出現。
老子說明事物相互依存及變化發展的規律,並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為准則,即:「無為」「不言」「弗始」「弗有」「弗持」「弗居」等。這些也是來自道論的基本行為主張。
人從生命的開始到最後,從來沒有終止過變化。再次過程中生過病,犯過錯,當然也享受過成功的樂趣,體驗過失敗的沮喪,也因而知道了什麼叫對錯,什麼叫榮辱。可在這布滿荊棘和矛盾的人生道路上,無論是享受幸福和喜悅,還是體驗迷惘和無奈,最終的結局都一樣,既然這樣,那又何必給自己製造那麼多的煩惱?所以面對榮辱,得失,成敗,哀樂,愛怨,為何不能泰然處之?
其實矛盾的產生是因為人們頭腦中有了知識的概念。錨段導致兩個方面的結果,一個好的結果,一個壞的結果,可人們總是喜歡接受好的結果而伏信難以接受壞的結果,飢廳棗缺少應有的從容和淡定,因而滋生痛苦迷惘,或者悲痛欲絕。
大道無言,大道無際,他孕育了天地萬物,並使天地萬物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和巨大威力,但人們始終無法對其進行准確的描述,任何概念和范疇都是牽強的,都沒有恰當地概括出大道的真義,正是因為這種不準確,不完全,不真實的概念直接影響了人們對大道的領悟,所以也就無法真正融入大道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境界中去。
而聖人明白大道的絕對性和它的真實內涵,他們拋棄和超越人類的自私和貪婪,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來對待人和事,這種無所作為的處世哲學看似消極,其實是一種真正的,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對人類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他們能真正理解大道並和大道融為一體,順應自然和各種變化,也就無所謂「得到」和「失去」,因而也就沒有憂愁和煩惱了,這也是智者和凡人的區別。
③ 翻譯下老子二章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
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釋 :
①惡已:惡、丑。已,通「矣」。
②斯: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⑤盈:充實、補充、依存。
⑥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
⑦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
⑧作:興起、發生、創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3)道德經真善美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④ 道德經 全文及譯文
《道德經》全文+解釋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范圍).
兩者同出異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
同謂玄之又玄(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
眾妙之門(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
斯惡已(是因為丑惡的心靈在作崇);
皆知善之為善(皆知善之所以為善),
斯不善已(是因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無相生(因此而產生了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前後相隨等各種患得患失的主觀意識).
是以聖人(但是聖人),
處無為之事(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
萬物作焉而不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為弗居(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第三章
不尚賢(不刻意招賢),
使民不爭(使民眾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不稀罕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使民眾不為盜).
不見可欲(不見引發慾望的根源),
使心不亂(就不會產生動亂的動機).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
虛其心、實其腹(普及虛心、養身的道理),
弱其智、強其骨(宣傳弱智、強骨的好處),【註: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無知無欲的益處),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無用武之地).
為無為(以無為的境界處理政務),
則無不治(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沖(道似一個器皿),
似萬物之宗(好像萬物的根源),
淵兮(它浩瀚無邊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遠取之不盡).
挫其銳(壓制鋒芒),
解其紛(解脫紛擾);
和其光(和順光輝),
同其塵(混同塵垢).
湛兮(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好像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雖然不知它的來源),
象帝之先(但它卻先於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萬物為芻狗(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為芻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淈(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愈多).
多言數窮(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穀神不死(掌握採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長壽),
是謂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復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門(復制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是與天地同壽的根本).
綿綿若存(綿綿不斷的生命形式就是這樣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
以其不自生(因為它不為自己而生),
故能長生(所以能長生).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因為謙讓反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讓人民依賴他的存在),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這種無私的精神)?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樣).
水善(水善的表現形式是):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爭功),
處眾人之所惡(甘居眾人之所唾棄),
故幾於道(所以水最接近於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於選擇吉地),
心善淵(心態善於融入平靜),
與善仁(交流善於把握仁愛),
言善信(言語善於表達誠信),
正善治(政見善於治理國家),
事善能(處事善於發揮能量),
動善時(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惟有像水這樣不爭),
故無尤(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第九章
持而盈之(財物執持盈滿),
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鐵器磨得銳利),
不可長保(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滿堂(金玉堆滿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誰人能守);
富貴而嬌(富貴而生驕橫),
自貽其咎(那是自找麻煩).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精神與形體統一),
能無離乎(能永遠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結聚精氣以致柔和),
能嬰兒乎(能像初生的嬰兒嗎)?
滌除玄監(洗滌心靈之鏡),
能無疵乎(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愛護百姓治理國家),
能無為乎(能順應自然嗎)?
天門開闔(感官自然開啟),
能無雌乎(能不被引誘嗎)?
明白四達(理事明白通達),
能無知乎(能沒有成見嗎)?
生之畜之(創造並養育萬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創造萬物而不佔為己有),
為而不恃(無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長而不宰(左右萬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的玄德). 第十一章
卅輻共一轂(卅根輻條圍成一個軲轆),
當其無有車之用(因為中間有空車才能行進).
然埴以為器(燃燒粘土使其成為器皿),
當其無有器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器皿才能容納).
鑿戶牖以為室(開鑿門窗建造居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故有之以為利(有形的東西之所以被人們利用),
無之以為用(是因為看不見的無形在起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貪圖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惡);
五音令人耳聾(喜聞順音令人聽不到忠言);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餚令人品不了疾苦);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馳騁田獵令人心狂意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令人圖謀不軌).
是以聖人之治(因此聖人治理國家),
為腹不為目(重視內在的充實而放棄表面的愉悅),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捨得).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寵辱若驚)?
辱為下(把榮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得之若驚(得到了無比驚喜),
失之若驚(失去了無比驚恐).
是謂寵辱若驚(這就叫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麼叫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所以有強烈患得患失的心態),
為吾有身(因為我有自我的觀念),
及吾無身(如果我拋開自我),
吾有何患(我還有什麼理由患得患失).
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重視自身為天下的人),
則可寄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於他);
愛以身為天下者(愛惜自身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看不到圖象),
名曰夷(稱著夷);
聽之不聞(聽不到聲音 ),
名曰希(稱著希);
摶之不得(觸不到形體),
名曰微(稱著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此無色、無聲、無形之物無法用語言描述),
故混而為一(只能稱它為陰陽未判之混元一氣).
其上不謬(它的上面不見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見黑暗),
繩繩不可名(實在是無法給它下定義),
復歸於無物(還是把它復歸於無物吧).
是謂無狀之狀(這應該是無狀態之狀態),
無物之象(無物象之物象),
是謂恍惚(這就是似無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時開始),
隨之不見其後(往後跟隨不知何時結束).
執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駕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來龍去脈),
是謂道紀(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綱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古時善於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見解微妙而深遠通達),
深不可識(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夫唯不可識(夫惟恐言不達意),
故強為之容(故努力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開始學道者謹慎的象嚴冬過河),
猶兮若畏四鄰(尤其懼怕鄰里的干擾),
儼兮其若客(嚴肅的好象虔誠的客人).
渙兮若冰之將釋(繼而他的性格會變的灑脫無羈渙然冰釋),
敦兮其若朴(品質會變的敦厚誠懇朴實無華),
曠兮其若谷(心胸會變的曠達開朗虛懷若谷),
渾兮其若濁(意識會經歷渾濁及混亂的考驗).
孰能濁以止(如何將這種混亂的雜念止住呢)?
靜之徐清(把心靜下來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麼方法能保持安靜狀態長久)?
動之徐生(感悟靜極生動帶來的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這種方法修道的人不會驕傲自滿),
夫唯不盈(正因為他不會驕傲自滿),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棄陳舊獲得更新). 第十六章
至虛極(修道進入虛無至極的意境),
守靜篤(安守寧靜氣定神閑).
萬物旁作(萬物在時空的隧道中行進),
吾以觀其復(我可以反復觀察他們的循環).
夫物芸芸(天地萬物芸芸眾生),
各復歸其根(各自都要歸於它們的因果).
歸根曰靜(看到因果可以說是靜的作用),
靜曰復命(只有靜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諦).
復命曰常(生命的真諦就是變化的規律),
知常曰明(了解變化規律才算通曉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變化規律),
忘作凶(妄作非為自然帶來凶險).
知常容(知道變化規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達),
公乃全(公正豁達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長治久安),
沒身不殆(終身都不會感覺到不妥).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贊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懼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輕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猶兮其貴言(謹慎做到不隨意發號施令),
功成事遂(幫助人民實現心願),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大道廢除),
有仁義(自然出現仁義);
智慧出(智慧頻出),
有大偽(自然混雜大偽);
六親不和(六親不和) ,
有孝慈(自然彰顯孝慈);
國家昏亂(國家昏亂),
有忠臣(自然產生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崇高的聖賢志士不用奸詐治國),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絕仁棄義(崇高的仁愛之士不搞義氣用事),
民復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復忠孝仁慈之心);
絕巧棄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爭奪名利),
盜賊無有(盜賊自然不會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僅此三者作為法則是遠遠不夠的),
故另有所屬(所以另外還須心有所屬):
見素抱朴(保持純朴的心態),
少私寡慾(減少自私的慾望).
絕學無憂(這就是崇高而快樂無憂的學問).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真理與謬誤),
相去幾何(相差多少)?
美之與惡(真善美與假惡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裡)?
人之所畏(人們所畏懼的東西),
不可不畏(也畏懼人嗎)?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懸而未決的道理).
眾人熙熙(眾人都喜歡熙熙攘攘湊熱鬧),
如享太牢(比如去參加盛大的祭祀活動),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臨樓台遠眺美景).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們確淡泊恬靜好象未開竅),
如嬰兒之未孩(如嬰兒剛出世還沒有學會笑).
乘乘兮(隨風漂泊啊),
若無所歸(彷彿找不到歸宿).
眾人皆有餘(眾人都希望自己富貴有餘),
而我獨若遺(而我們卻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們這種愚人的心靈啊),
沌沌兮(多麼象混沌無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獨昏昏(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獨悶悶(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蒙在鼓裡).
眾人皆有以(眾人皆有遠大的志向),
而我獨頑且鄙(惟獨我們冥頑不化而且鄙陋寡聞).
澤兮其若海(沉靜啊就像地平線上的大海),
飂兮若無止(卻有著無法遏止的生命動力).
我獨欲異於人(我們與眾人不同的理由),
而貴食母(是因為推崇從道中得到養份).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納萬眾的意識),
唯道是從(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認從).
道之為物(道作為未知世界的事物規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這種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萬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這種似有似無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萬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識深遠冥滅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華).
其精甚真(其精華的真實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這就是你確信無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從古至今),
其名不去(這種悟道的方法就沒有失去過),
以說眾甫(用它可以了解眾生萬物的規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眾生萬物的規律)?
以此(就是用這種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則直(大的彎曲則象是一條直線),
窪則盈(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
敝則新(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
少則得(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
多則惑(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所以聖人悟道會專一致志),
為天下式(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榜樣).
不自見故明(不自持己見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負蠻干反能獲得成功);
不自矜故長(不自認聖賢反能成為首領).
夫唯不爭(正因為你與世無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反而沒人與你相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古人所言「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怎麼會是虛言呢)?
誠全而歸之(誠信此道者天下將歸屬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發號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飄風不終朝(狂風不會堅持一上午),
驟雨不終日(驟雨不會堅持一整天).
孰為此者(誰會這樣大發雷霆)?
天地(這是天地的傑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長久保持),
而況於人乎(又何況於人呢)?
故從事於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規律中的人們),
道者同於道(修道者喜歡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於德(有德者喜歡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於失(失落者喜歡同失落在一起).
同於道者(於道相同的人),
道亦樂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德者(於德相同的人),
德亦樂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失者(於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樂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納).
信不足焉(誠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腳不粘地不曉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騎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見者不明(自我成見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不能彰顯智慧),
自伐者無功(自我蠻干只能無功而返),
自矜者不長(自恃聖賢不能成為首領).
其在道也(這樣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餘食贅行(必然犯餘食贅行的毛病).
物或惡之(有人或許厭惡這種觀點),
故有道者不處(但得道者會超越這種境界).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有一種物質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於天地產生).
寂兮廖兮(寂靜啊無形啊),
獨立而不改(獨立存在而永恆不變),
周行而不殆(周而復始而不會殆盡),
可以為天下母(可以認為它是天下萬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麼名字),
字之曰「道」 (就送它一個字叫「道」 ),
強為之名曰「大」 (勉強為它起了一個名叫「大」 ).
大曰逝(它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過去和未來),
逝曰遠(遙不可及的過去和未來也可以說是無比深遠),
遠曰反(知道它的深遠是因為能了解它周而復始的緣故).
故道大(所以說道是偉大的)、
天大(天是偉大的)、
地大(地是偉大的)、
人亦大(人也是偉大的),
域中有四大(宇宙中有四個偉大),
而人居其一焉(而人也占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人尊循於地的法則),
地法天(地尊循於天的法則),
天法道(天尊循於道的法則),
道法自然(道尊循於自然的法則).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穩重是飄然的根基),
靜為躁君(寧靜是狂躁的主宰).
是以聖人(所以聖人),
終日行不離輜重(終日行進而不離載重車輛).
雖有榮觀(雖有豪華生活),
燕處超然(卻能超然物外).
奈何萬乘之主(無奈有一些擁有萬輛馬車的國主),
而以身輕天下(只知滿足自身慾望而輕天下社稷).
輕則失本(因輕浮而失去道德跟本),
躁則失君(因狂躁而失去主宰地位).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於行動不會留下痕跡),
善言無瑕謫(善於言談不會留下話柄),
善數不用籌策(善於算術不用籌碼工具),
善閉無關楗則不可開(善於關閉無需門閂頂杠也無法打開),
善結無繩約則不可解(善於捆綁不用繩索制約也無法解脫).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常善救人(常常善於拯救世人),
故無棄人(所以沒有人被遺棄);
常善救物(常常善於拯救萬物),
故無棄物(所以沒有物被遺棄).
是謂襲明(這是傳承大道之明).
故善人者(所以善於拯救世人的人),
不善人之師(是不善於此道者的老師);
不善人者(不善於此道者的人),
善人之資(是善於此道者的資源).
不貴其師(不尊重這樣的老師),
不愛其資(不愛惜這樣的資源),
雖智大迷(雖有智慧卻身在迷中).
是謂要妙(這是善人之道的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知道陽剛的雄健),
守其雌(卻甘願安守雌柔),
為天下溪(好比天下的溪流).
為天下溪(成為天下的溪流),
常德不離(自然之德陪伴左右),
復歸於嬰兒(這樣就能回復嬰兒般的純真自然).
知其白(知道光明在那裡),
守其黑(卻安於暗昧之處),
為天下式(這是天下人的榜樣).
為天下式(成為天下人的榜樣),
常德不忒(自然之德不會失卻),
復歸於無極(這樣就能回復到最初的無極狀態).
知其榮(知道榮耀的珍貴),
守其辱(卻能守得住謙卑),
為天下谷(就像天下的虛谷一樣).
為天下谷(天下的虛谷容納萬物),
常德乃足(自然之德才能富足),
復歸於朴(這樣就能回復到返樸歸真的境界).
朴散則為器(這種品質的人到哪裡都是成大器者),
聖人用之(聖人如果用他),
則為官長(會讓他做領導),
故大制不割(所以美好的制度不會割捨他的).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將征服天下定為人生的目標),
吾見其不得已(我預見他不可能獲得成功).
天下神器(世界是神聖的),
不可為也(不可能讓人為所欲為).
為者敗之(為所欲為者必敗),
執者失之(執迷不悟者必失).
故物或行或隨(萬物有獨行的也有群隨的),
或噓或吹(有熱血的也有冷血的),
或強或羸(有強大的也有羸弱的),
或載或隳(有天上飛的也有水中游的).
是以聖人去甚(所以聖人去除一切極端的念想),
去奢(去除一切不切實際的奢望),
去泰(去除一切過度的要求).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以道輔佐人的主觀意識),
不以兵強天下(不以武力強行征服天下),
其事好還(這樣的結果有好報應).
師之所處(因為軍隊駐扎之處),
荊棘生焉(田地荒蕪雜草叢生).
大軍之後(大的戰役結束之後),
必有凶年(必定帶來凶災之年).
善者果而己(善於把握結果者會適可而止),
不敢以取強(不敢用武力去強硬獲取勝利).
果而勿矜(達到目的不要自誇自大),
果而勿伐(達到目的不要盲目自負),
果而勿驕(達到目的不要驕傲自滿),
果而不得已(達到目的要認為這是不得已的),
果而勿強(達到目的不要肆意逞強).
物壯則老(事物發展到壯盛則是衰老的開始),
是謂不道(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
不道早已(不遵從這個規律難免會過早衰亡).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最好的軍隊),
不祥之器(是國家預防不測的機器).
物或惡之(有人或是厭惡這種說法),
故有道者不處(所以有道者會超越凡人的境界).
君子居則貴左(君子平時會強化士兵戰斗的意志),
用兵則貴右(而在戰爭時卻會強調冷靜).
兵者(軍隊),
不祥之器(是國家預防不測的機器),
非君子之器(不是君子一個人的機器),
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在不得已時才被迫使用).
銛襲為上(依仗鋒利的兵器偷襲為上),
勝而不美(即使是贏得勝利也不光彩).
而美之者(而喜歡用這種戰術贏得勝利的人),
是樂殺人(往往是樂於殺人的劊子手).
夫樂殺人者(一個樂於殺人的劊子手),
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是不可能實現統一天下的志向的).
吉事尚左(喜報可以鼓舞士氣),
凶事尚右(厄報可以冷靜思考).
偏將軍居左(偏將軍的使用應當側重勇猛),
上將軍居右(上將軍的使用應當側重冷靜),
言以喪禮處之(戰斗的動員令要站在視死如歸的高度).
殺人之眾(面對陣亡的眾多將士),
以悲哀泣之(要以悲哀的心情來緬懷他們).
戰勝(取得戰爭的勝利之後),
以喪禮處之(要以辦喪事的禮節來慶祝勝利).
⑤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解讀,徹底顛覆認知
【 原文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注釋 】
斯惡已,「惡」指丑,與美相對。在於說明觀念的對立形成,並且在對待關系中彰顯出來。
有無相生:「有」「無」指現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這與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有」「無」同義,而不同於第一章的喻本體界之道體的「無」「有」。
聖人: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態不同於儒家。儒家的聖人是典範化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體任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世界,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兩者無論對政治、人生、宇宙的觀點均不相同,不可混同看待。
無為:不忘為,不幹擾。
不言:不發號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條規的督教,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
【 今譯 】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連接相隨。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造作事端;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 引述 】
老子認為形而上的道是「獨立不改」、永恆存在的,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變動的。本章以美與丑、善與惡說明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都是在對待的關系中產生的。而對待的關系是經常變動著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亦以不斷地在變動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則說明一切事物在相反關系中,顯現相成的作用:它們互相對立而又相互依賴、相互補充。
人間世上,一切概念與價值都是人為所設定的,其間充滿了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因此引起無休止的言辯紛爭。有道的人卻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以「無為」處事,以「不言」行教。
這里所謂的「聖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聖人和眾人並不是一種階級性的劃分,只是在自覺活動的過程中比眾人先走一步而已。聖人的行事,依循著自然的規律而不強作妄為。天地間,萬物欣然興作,各呈己能,聖人僅僅從旁輔助,任憑各自的生命開展其豐富的內涵。
在一個社會生活上,老子要人發揮創造的動力。而不可伸展佔有的沖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這個意思。「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的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生」和「為」即使順著自然的狀況去發揮人類的努力。然而人類的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要消解一己的佔有沖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佔有欲,因而老子極力闡揚「有而不居」的精神。
【 他說 】
美與善,本來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崇拜,極力追求的境界。如西洋文化淵源的希臘哲學中,便以真善美為哲學的鵠的。中國的上古文化,也有同樣的標榜,尤其對人生哲學的要求,必須達於至善;生活與行為,必須要求到至美的境界。
但凡是人為所謂的美與善的道,一落痕跡,早已成為不美不善的先驅了。修道的人,大多數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觀觀念,建立起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構想。也可以說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個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實,一存此念,早已離道太遠了。因此老子便說:「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個真善美的天堂,便有醜陋、罪惡、虛偽的地獄與它對立。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下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如果從學術思想上的觀點來講,既然美與丑、善與惡,都是形而下人為的相對假立,根本即無絕對標准。那麼,建立一個善的典型,那個善便會為人利用,成為作惡多端的擋箭牌了。建立一個美的標准,那個美便會鬧出「東施效顰」的陋習。有兩則歷史故事,濃縮成四句名言,就可說明:「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那就是「紂為長夜之飲,通國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現在引用它來作為經驗哲學的明確寫照,說明為人上者,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可有偏好與偏愛的趨向。即使是偏重於仁義道德、自由民主,也會被人利用而假冒為善,變為造孽作惡的借口了。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不是打著「行善」的口號,做著盈利的目的,甚至干著不法的勾當。同樣的,愛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
老子指出無論有無、難易、高下、音聲、前後等現象界的種種,都在自然迴旋的規律中相互為用,互為因果。沒有一個絕對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的界限。因此,他教人要認識道的妙用,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則,不執著,不落偏,不自私,不佔有,為而無為。
文章說明: 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南懷瑾《老子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