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2章

道德經2章

發布時間: 2024-03-17 02:42:20

『壹』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通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①;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②,難易相成③,長短相較④,高下相傾⑤,音聲相和(hè)⑥,前後相隨⑦。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⑧焉而不辭,生而不有⑨,為而不恃⑩,功成而弗居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⑫。

【停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釋】

1、斯:此。惡:丑。已:通「矣」。

2、「有」、「無」:指現象界事物的顯或隱而言,不同於第一章的「有」和「無」。相:互相。生:產生。

3、成:轉變、變化。

4、較:比較,對照。

5、相傾:相互對立而存在。

6、音:《禮記 • 樂記》「聲成文謂之音。」成文指形成的節奏。聲:《禮記 • 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和:應和。

7、隨:跟隨。

8、作:興起、發生、創造。《說文》:「作,起也。」

9、有:據為己有。

10、恃:依賴,依靠。《說文》:「恃,賴也。」

11、居:居功自傲。

12、去:失去,丟失。

【疏義】

1、本章主要的概念是「無為」。無為,五千言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行不言之教、不佔有、不仰仗、不居功,但不是不作為;是以宇宙大道為准則,順其自然,不幹涉;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一般人多把這兩句話譯為「天下都知道美之為美,就變成丑了」。老子的原意不在於說明美的東西變成丑,而在於說明有了美的觀念,丑的觀念同時也產生了。下句「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同樣說明相反相因的觀念。(陳鼓應)

3、長短相較。「較」:帛書甲、乙本均作「刑」,河上公、傅奕本等作「形」。

4、聖人。

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態不同於儒家。儒家的聖人是倫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體認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世界,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道家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無論對政治、人生、宇宙的觀點均不相同,兩者不可混同看待。(陳鼓應)

錢鍾書說:老子所謂「聖」者,盡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無事耳。

5、無為。

王弼註:自然已足,為則敗也。

福永光司說:老子的無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營私,以舍棄一己的一切心思計慮,一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在天地自然的世界,萬物以各種形體而出生,而成長變化為各樣的形態,各自有其一份充實的生命之開展;河邊的柳樹抽發綠色的芽,山中的茶花開放粉紅的花蕊,鳥兒在高空上飛翔,魚兒從深水中躍起。在這個世界,無任何作為性的意志,亦無任何價值意識,一切皆是自爾如是,自然而然,絕無任何造作。

老子的「無為」蘊涵著「自然」,二者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前者從否定的角度,後者從肯定的角度表達了老子基本的價值取向。

【譯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有和無相互依賴而產生,難和易相互對立而轉變,長和短相互比較而存在,高和下相互對立而形成,音和聲相互協調應和,前和後相互依伴跟隨。所以聖人以順應自然的態度處事,實行不發號施令以身率導的教化。讓萬物自由生長而不橫加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培育萬物而不仰仗己能,成就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自傲,他的功績才不會被湮滅。

『貳』 《道德經》第2章——道之德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本章解讀】

要想把握道德經的要旨,首先就必須搞清楚道、無、有、德、天地、聖人、自然、萬物,這幾個主要核心概念,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其次,必須搞清楚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研究道德經的基礎和前提。

「道」,第一章已經明確「道可道,非常道」,那我們該怎樣更確切的描述、理解「道」呢?

因為「道」是天地的運行法則,是全面綜合普適通用的,即所謂的自然規律,是無法全面用言語描述的。就像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些科學家,物理學家的「道」在哲學家、生物學家們看來就不是什麼「道」,反之亦然。

「道」既是天地運行法則之自然規律的全集,也是生化自然規律之母,我們能見之相,行之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卻不可即,真所謂「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那麼天地是如何產生的呢?

道之動,天地生。道之動的結果而為道之相,道之相即為天地。道生天地,天地即是道之相,道之相即是道之德,因此天地就是德,德就是天地。天地的運行法則就是道,天地的運行狀態、過程和結果就是德。

探究道,就是探究天地的運行法則;

效法道,就是效法天地的運行法則。

一陰(無)一陽(有)之謂道,有無相生,即陰陽相合,而生天地萬物。

道之一體兩面之謂「無」、「有」。

無生天地,天地亦即自然規律;天地化道而為德,德化道而為天地,故天地即道之相;(無,名天地之始)。

有無相生而為萬物,萬物亦即自然現象;(有,名萬物之母:這個「母」,非常形象,暗含「有無相生」(陰陽合方可生之)而為萬物,相生,即共同而生,對應天地僅僅是「無」而生之)。

可以用人本身舉例來方便這幾個基礎概念關系的理解:

一個完整的人就相當於「道」;

這個人的精神世界就相當於「無」

這個人的身體就相當於「有」;

他的信仰就是「自然」;

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是他的「天地」;

他所做的事情(所作所為)及其結果就是「萬物」;

他的為人處世,即做人的原則、做事的規矩,就是「自然規律」;

如果這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很正(能夠服從信仰),那麼他的人生對社會就會有事功、貢獻,就是有「德」;

所謂的「聖人」,就是得「道」、有「道」、行「道」之人。

顯然,這些做人的原則、做事的規矩一定是服從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即他的「天地」)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天地的。我們經常聽到的說某某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根本上也就是他秉持的三觀打開了「市場」,也是蠻有道理的。

把這些基本的概念搞清楚,道德經的文旨脈絡就會更加清晰。

第二章的主旨,由第10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可知,是由天之道的運行法則而釋道之德的內涵,講述道之相—德在天下、人間的表現是什麼?以及聖人如何效法天地。本章提綱挈領總述聖人效法天地的原則,後續多個章節都呼應本章再作進一步的闡釋。

聖人該如何效法天地執道施德呢?主要講了四個方面:

1. 順應天之道的基礎和條件是什麼?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直譯 :大家都知道了怎麼樣做就可以成為美的標准,那麼惡也就已經產生了;大家都知道了怎麼樣做就可以成為善的標准,那麼不善也就已經產生了。

即聖人治世,應避免標榜美醜善惡,摒棄主觀設置標准。像現在的擺拍,不就是「斯惡已」、「斯不善矣」嗎?

2. 天之道是什麼?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直譯 :所以說,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都是相生相剋,也是隨時都可以相互變動的。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復雜之於簡單,再復雜的事物也是由最簡單的東西構成的。就像計算機的應用,幾乎無所不能,但是所有的復雜其實都是由0、1變換而成,看似簡單容易的往往又知易行難。像人人都知道健康是最寶貴的,可是又有幾人能真的足夠重視並做得到呢?

這六個方面,可以概括為一個主旨:就是相生相剋。這些道理也是謀略、兵家之根本思想基礎。意思就是說:萬物都是相生相剋,並無絕對的標准,隨時都在變化,一旦陷於某一個標准或主觀,便違逆了「天之道」。存在,都是矛盾的辯證統一。

沒有下,便沒有高,沒有長,便沒有短...,得意即失意,比如一個人去年賺了很多錢,很得意,結果今年虧損了,自然便會失意。還比如,買股票賺了錢很開心,虧了錢就自然不開心。還比如:如果做長官的比較有優越感,平時很倨傲,那麼有一天下屬突然成為長官了,他的心態可想而知。蘇秦嫂嫂「前倨而後恭」也是很鮮明的反例。

所以,「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既然「有無相生」,存在,都是矛盾的辯證統一,那麼思想也是一種存在或物質,思想之外,尚有何物?可能就是「道」了吧?

換句話說,在我們的認知范圍之內,有沒有不存在呢?或者該怎樣去理解「不存在」呢?這個問題等同於:人生真的有死亡嗎?靈魂真的可以徹底湮滅嗎?

我想:能把這個問題真的想得通,想得透,應該就是「得道」了。

3. 該怎樣順應天之道?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無為:即無我為,一方面是不為自己的為,沒有私心私慾私利;另一方面是合符道的「為」,不主觀的「為」,不違逆自然規律的「為」。

與第9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相呼應。

4. 順應天之道的結果會怎樣?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叄』 《道德經》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臘賣,行搏宴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為(wéi)美(měi),


斯(sī)惡(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為(wéi)善(shàn),


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


有(yǒu)無(wú)相(xiāng)生(shēng),難(nán)易(yì)相(xiāng)成(chéng),


長(cháng)短(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傾(qīng),音(yīn)聲(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後(hòu)相(xiāng)隨(suí).


是(shì)以(yǐ)聖(shèng)人(rén)處(chù)無(wú)為(wéi)之(zhī)事(shì),


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


萬(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辭(cí),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


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基局銀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擴展閱讀:《道德經》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擴展閱讀:《道德經》名句


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大意:想要關閉它,就要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強化它;想要廢除它,就要先興旺它;想要奪取一些東西,就要先給予一些東西。


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聲音聽不到聲音,的形象沒有形跡。


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大意: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招致沉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如此就可以長久安全了。


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


大意:上等的人聞道便努力去踐行,中等的人聞道則將信將疑,下等的人聞道會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


大意: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7、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經》


大意:的禍患是不知足,的過失是想要得到的慾望。知足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


大意: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九層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


9、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


大意: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10、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


大意:我有三種法寶,掌握並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儉嗇,第三是不敢在天下爭先。

『肆』 道德經(帛書版)第二章 名論思維原則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侍衡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講道家的思維原則 」名可名,非恆名「:

1.在我們與宇宙萬物的關系,通過名相去認知事物,而且它只是有限的一個角度。

2.名相只是人為附加的概念,不是恆定不變的事實,更不代表事物本身。

3.名相,只是我們對於宇宙萬物關系認知的一個角度,而且是極為有限的角度。

4.在名相的有限的一個角度中,包含了」一分為二「,就是看待一個事物不要只有一種看法,應該把它分為兩個完全相反的方面來認識。

5.看一個事物,就有無數個觀察角度產生的無數個「一分為二」的判斷。

前後文三層遞進的邏輯關系:

1.人們固有的邏輯習慣(常人模式)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2.一動分陰陽的思維模式(單陰陽模式)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3.不絕如陰陽的思維模式(聖人模式)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4.法自然模式(天道模式)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思維模式舉例說明:

1.常人模式(無明模式)

我要名牌衣服,理由喜歡;若名牌衣服滿足後,我要名車,理由有幸福感;若名車滿足後,我要漂亮的別墅,理由有派.... 。

老子告訴你:

美惡之名,只有當你在判斷上產生「喜歡與否」的情感時才存在,否則這兩個名詞沒有任何意義;

當人們對某種東西「喜歡」的程度越高的時候,因此帶來的「煩惱」的程度也同時相應越高。

2.單陰陽模式

我要名牌,理由喜歡,若離開情感的"喜厭"的這個角度,就沒有"喜歡與厭煩"的任何意義了。

我要孩子成長,若離開「成長與消亡」這個角度,就對討論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老子告訴你:

道家思維的特點:兩個完全對立的概念是同時產生的,甚至本質含義都基本相同。

3.聖人模式(不絕如陰陽模式)

我該如何教育小孩?

一個名相(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祖德五讀書)

一個名相(二八原則) 兒童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一個名相(身心健康)

一個名相(敏感期教育)三歲看到,七歲看老。

一個名相(教育博弈模型)

一個名相(名師出高徒)

一個名相(環境對人的影響)

......

老子告訴你;

如果了解到表達一個事物,可以有無窮種語言方式和概念,甚至是完全對立的概念,自然會很小心地使用自己的語言,不隨便地亂說話,亂判斷,亂下結論。並認真地把握自己的語言和判斷,不要偏執一端。

4.天道模式(法自然)

若我要結婚,我就准備好離婚的可能性;

若我要生小孩,我就准備好他可能要死的可能性;

若要生活的想要的幸福,就需要老源做放棄現在的安逸(痛苦);

....

老子告訴你:

依照「法自然的模式」行事,而不依賴人的想當然的想法、情緒和概念。

天地萬物自我運作而沒有開端, 萬物自然成就而不居於成就。

自我習慣:

1.經常性問問自己,是否做事情沒有理由?跟著情緒,概念,想當然去做事。

2.反思處理問題時,是否考慮的一個角度,習慣性地包含兩個相反的方面來認識,如前後,好壞,生存與消亡等。

3.經常檢查自己是否習慣性多個名相去處理事物,是否一種空杯心態,培養多種可能性的模式。

4.察覺自己的人性的觀念與天道的「天道無親」,「天生天殺」,「恩生害,害生恩」等的感悟。

對生活工作的影響:

1.家裡房子裝修,對我內心來講,有點太豪華了;新房喬遷,我自己只和幾個好朋友說過,收到一個微信紅包,希望以後類似事情做到"老死不相往來"。

2.對孩子,希望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多去了解不健康,不快樂的案例。

3.對家庭,多去營造一個「和」的家庭環境,家和萬事興。

4.對事業,少了一些想當然,一廂情願的想法,多了一些可能性的心態,預案。

5.對自己,少了一些說話中包含「一定,必須」,多了些「可能,從那個角度看,正面來裂模看,反面來看」,情緒方面以前的激動,倔脾氣,多了一點點覺察到自己正在發「倔脾氣,忘我的發飆」。

6.對天地人,社會,多了些敬畏之心,多了對人事物的理解和尊敬。

參考:

【老子】解讀一:老子不談美醜善惡 專家學者自作多情

【老子】解讀二:世上本無「美惡」,美只是人心的幻像

【老子】解讀三:有無難易,長短高下;不同的觀察角度

【老子】解讀四:老子的大道 無言和無為的真正含義

『伍』 還原版《道德經》第二章:道者非物

本章是還原版《道德經》第二章「道者非物」,全文如下:

本章對應王弼本《道德經》的兩個不同章節。全文共十一句,前六句對應王弼本第十四章,後五句對應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間部分。本章文本以帛書甲本為底本,並與各版本對勘後對底本作了校訂。

上一章,老子用十二個字定義了道與宇宙的關系:「名曰大,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這十二個字的深刻內涵就是,道是宇宙的反面,道與宇宙的關系是「絕對」與「相對」的「對立統一」關系。

「絕對」與「相對」的對立是一種非對稱關系。這種關系體現為,道可以徹底遮蔽宇宙,使宇宙永遠無法抵達道;但反過來宇宙則無法遮蔽道,從而道能對宇宙進行無限滲透。本章主旨就是向人們展現這種非對稱的對立與統一。

這種非對稱關系的本質是道與宇宙在物種級別上的差異,宇宙是「物」,而道是「超物」。超物不是物,但高於物。物不可感知超物,但超物可以化為物並操縱物。

本章第一段老子著重闡述了道不可感知,不具備物的任何特徵,從而得出道不是物的結論;第二段老子從道與物的關系出發,闡明道雖不是物,但所有的物及其變化都是道的體現,又似乎物就是道、道就是物,道與物難解難分。

本章闡明了老子哲學的一個核心論點:道是一種超級存在,它既不是一般意義的存在,也不是一般意義的不存在。所謂一般意義的存在是人能夠以某種方式感知的事物,而一般意義的不存在是人無法感知的事物。然而,道恰恰是人們永遠無法感知的事物,不可感知不是因為它不存在,是因為它不是物,但它卻是一種高於物的超物。

道的存在是老子根據「對立統一」原理推斷出來的,只要承認「對立統一」是超越一切存在而存在的公理,道就必然存在。根據「對立統一」原理,道不僅存在,而且是一種超級存在,表現為無時無刻無處不在,過去將來始終永遠存在。所以,本章實質上就是老子哲學的「存在論」。

道者非物,既不可感知,又無法描述

上一章,老子用「壯蟲」代指道,又用「奪綉」描繪道的無形無狀。顯然,這四個字不足以清晰表達道究竟是個什麼模樣。本章老子進一步深入探討道的體貌,闡明道不是物,故不可感知,它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因此人們無法將它從萬物之中區分開來。

老子說,以人的視、聽、摸三種感官去辨別道,結果是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到,什麼也抓不著。這就是說,人永遠無法用感官去識別道,因此道就只能與萬物混為一體,無法區分了。

微,隱匿。《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杜預註:「微,匿也。」希,指少。搏,捕捉。夷,本義大人背著大弓,會意消滅,這里指消亡。計,本義測量,這里指分辨。至,達到。

這里重點說一下「夷」字。「夷」象形弋(yì)射,即用系了繩子的箭射鳥。故「夷」的本義為「滅殺」。後由「剿滅」引申出「平定」,故「夷」作「平」解為引申義。《詩經·大雅·桑柔》:「亂生不夷,靡國不泯。」這里,「夷」、「泯」都是「滅」的意思,表示國亂不止,民不聊生。老子此處用「夷」意在以「滅」言「空」,故「夷」引申出「空無」。《莊子·知北游》對老子這段文字作了進一步詮釋(「光耀」指光線,「其」指「道」):「光曜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窨(yìn)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窨然空然」四字就是指「微」與「夷」;「窨」,本義地穴,引申為深藏,是在言「微」,「空」則是在言「夷」。

「三者不可至計」,是說用了三種方法都不能將道同其他事物區分開來,「至計」指達到辨別道的目的。這句話的未盡之意是,以這三種方法推而廣之,用盡一切方法都無法鑒別道。顯然,老子首先確認了道的存在,存在但又無法感知,結論只能是道與萬物混為一體。

「混而為一」,常見的誤讀將「一」作道解,是犯了概念錯誤。下面的「道生萬物」一章我們將讀到,道與一的關系是確切的母與子的關系,因此道與一永遠不是同一個概念,必須加以區分。「混而為一」是在強調道對宇宙能夠無限滲透,這是道存在的重要特徵。

這兩句實際上是老子對上句「視之不見名曰微」的註解,是對「微」字的進一步詮釋。道視之不見,從前面看去見不到臉,首是以首代臉;從後面看去又不見背影。一般的物體,光照上去頂部會有亮的部分,光照不到的下面背光處會有暗的部分;但道卻不然,頂上見不到亮,下面藏不住暗,只能說明道不是個物體。

杲(gǎo),明亮;本義日在木上,會意天明。烏,本義黑色,喻比昏暗。杲,傳世本作皦(讀作皎),義同。烏,傳世本作昧,義同。皦、昧,疑非老子本字。「本章勘正說明」對此有進一步說明。

老子說,道不可感知,因此也就無法用語言來描述,所以是「繩繩不可名」。既然道不具備物應有的特徵,由此可以斷定「道不是物」。這種無形無狀,非物但又存在的「東西」,可以用恍惚來形容,表示似有似無,似在非在。

繩,指結繩記事,是以繩代字;繩繩,形容一長串文字。「復歸於無物」,即最終得出道不是物的結論。復,指經過各種嘗試後回過頭來得出結論。「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意思是無狀就是道的狀,無象就是道的象。

河上公將「繩繩」釋為「動行無窮極也」,取的是《詩經·國風》中「宜爾子孫,繩繩(mǐn)兮」的延綿不絕之意。但這一解讀顯然有點跑題,與老子這里聚焦的「無形」扯不上干係。因河上公說頗為流行,故特此補充說明。

「恍惚」各版本均作「惚恍」,還原版將其校訂為「恍惚」,理由有二:首先,此段文句以「烏」、「物」、「惚」為韻;其次,下文順序以「恍惚」作承接。故以「恍惚」為序更為合理。

這兩句是老子在給道的「物性」下結論:1)道不是物;2)道確實存在。但老子當時似乎還沒有一個更為合適的術語來表達這種「物性」。《莊子·知北游》中提出「物物者非物」的概念,是在用「物物者」來表達這種「物性」。物物者,就是使物成為物的那個主宰,即造物主,也是「超物」的意思。「超物」不是物,但高於物,蘊含了「物物者」的涵義,故我們取「超物」這一術語來表達道的「物性」。

至此,老子給出了本章上半段的結論:以人觀道,道既不可感知,又無法描述,故道不是物;但這並不意味著道不存在,只是人無法將道從萬物中區分出來;道的這種無形無狀、似在非在的特徵被稱作「恍惚」,這種不是物又高於物的物性後來被莊子稱作「超物」。

道雖不可感知,但卻無處不在,朦朧間又好似萬事萬物

什麼是「超物」?超物就是一種超級存在,你看不見它,但它卻能鑽進你的每一個細胞,操控你的每一個基因。只要有物存在,物的背後就是超物。你無法感知它,它卻能對你進行無限滲透;你無法捕捉它,它卻在駕御著萬事萬物;你以為是太陽在升起落下,其實是它在推動日出日落;你以為是自己在上坡下坡,其實是它在助你上上下下;你以為是自己在養家養生,其實是它在滋養萬物。一切一切,看似自化,實為道化,這就是下面這段文字的確切涵義。

老子說,如果把道當作物來對待,有像的地方,也有不像的地方。不像的地方上文已提及,就是它缺乏一切物的屬性。而像的地方就是它又在借萬物顯靈,萬事萬物中都有它的影子,它與萬物萬事難解難分。物之象似乎就是它的尊榮,正在發生的事情似乎就是它在表演。你若相信這些事與物的存在,你就可以相信道是真實存在的。

老子上文已經定義了什麼叫「恍惚」,就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所謂「無物之象」,就是人們意念中產生的象,是冥冥之中的存在,與任何具體的物象都對不上。

這好比用水和面,放進了水,揉成了面。水不見了,恍恍惚惚,水彷彿變成了面,面又好像就是水。你想在和好的面里找到水,把面掰開,掰了再掰,最後掰成了一粒面,可還是沒有見到水,但其實,水就在面里。此時,水就是面,面就是水,你雖然看不見水,但你知道水一定在裡面。這就是「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人們所見到的象和物都不是道,但它們都代表了道,就像是面代表了水。

但這還不是道存在的全部意義,道還在不停地幹活。你在做飯?你在唱歌?你在創造銷售業績?看似是你,其實都不是你,這都是道在使勁,道在用智,道在發威。推而廣之,世間一切滄桑沉浮,命運輪回,光榮與夢想,痛苦與輝煌,這一切的真正大作手,都是那似在非在、似有似無的道。這就是「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這才是道無處不在的完整涵義,它的理論基礎是「對立統一」原理,它的表現特徵是「絕對」與「相對」的對立與統一,它在存在論上的意義是用「對立統一」的不可證偽證明了道的存在,它在認識論上的意義是將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從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它對人類現有科學思想的挑戰是要突破實證主義的藩籬去構建全新的科學體系。古今中外都在恍惚間感到了老子思想的偉大,但卻沒人能真正說清楚它究竟偉大在哪裡。老子超越了時代,超越了所有人的認知。

窈(yōu)是個比較特別的概念,不讀作「窈窕淑女」的「窈」,而讀作 「 幽 」 ,但又不是「幽暗」的「幽」,而是「空無」的意思。《莊子·在宥》:「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郭象注:「窈冥昏默,皆了無也。」「窈冥」不是幽暗的意思,而是空空如也,啥都沒有。

「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傳世本作「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但帛書甲乙本及漢簡本「精」皆作「請」,「請」在此假借為「情」,而非「精」。「事有情」是說,事物都遵循著一定的變化發展規律,就像人有喜怒哀樂一樣,「情」是動因,喜怒哀樂是表象。所以,「情」指事物變化背後的規律;這種規律可以驗證,叫作「信」;因為可以驗證,所以是真實存在的,叫作「真」。「情」、「信」、「真」是老莊用來描述道與事物變化發展關系的三個概念,莊子的《齊物論》對此作了更清晰地表述。

《莊子·齊物論》:「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娶)。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悅)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歟)?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莊子說,沒有道就沒有我,沒有我道也沒法體現;這是在說道生萬物,萬物又是道的顯現。但懂得這道理也只是懂了個大概,因為還沒搞懂道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這是說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道是世界的主宰,但它卻神龍不見首尾,這說得通嗎?這當然說得通!規律是無形的,但卻可以驗證,俗稱無形的規律。比如,人有各種器官和四肢,人無疑是這些器官和四肢的主宰。但你會特別照顧或偏袒某個器官、某塊骨肉嗎?若有此心,你會為你所愛的器官或骨肉封官進爵嗎?如果封官進爵後顯得群龍無首,你會再讓這些顯貴的骨肉輪流執政嗎?不,你什麼都沒做,那麼你身上這些器官和骨肉會覺得你這主宰不存在嗎?它們會發現事物的真相、弄明白你就是它們的主宰嗎?如果它們始終弄不明白是否有你這個主宰,這會改變你就是它們的主宰這一事實嗎?

道與萬物的關系完全是同樣的道理,無論你是否明白或相信道是萬物的主宰,這絲毫不改變道就是你的主宰這一事實。莊子在闡述這一理念時用到了「情」、「信」、「真」三個概念,「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如求,得其情與(歟)?不得,無益損乎其真!」「情」是隱藏在事物表象背後的規律,無論人們認識到或認識不到,這些規律都是真實存在的(真),是規律就會反復出現,雖然無形但卻可驗證(信),只要能驗證就是真實的,說的正是「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本章勘正說明

1. 本章相關章節重組及及其依據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經》兩個不同章節重組而成。全文共十一句,前六句對應王弼本第十四章,後五句對應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間部分。

王弼本第十四章前段主題是道不可感知,但最後一句突然脫離主題,談起了「道紀」,即人們可以根據時變而道不變的法則以今推古。按照相關主題納入相關論證的重組邏輯,最後一句與王本第二十一章內容屬於同一主題,邏輯上下銜接,故移至後者合編成了新章節。

類似地,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也混入了三個不同主題,開頭兩句說的是德之充沛,中間一段則是在說道與物混為一體,最後一段又轉而談論道可以用來以今推古。還原版將前兩句歸入了「含德之厚」章,將最後一段歸入了「道紀」章,而將中間段歸入了本章。

王弼本第十四章上段與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間段邏輯上形成了「關鍵概念的定義」與「重要命題陳述」的承接關系。第十四章上段定義了什麼叫「恍惚」,明確了道看似物,但又不是物,所以稱之為「恍惚」。第二十一章中斷則是在對「恍惚」加以進一步剖析,闡明道不僅與世界同在,而且是世界一切變化的根本動力,賦予了「恍惚」更為具體的內涵。這兩段論述互相承上啟下,邏輯上緊密相連,不可分割,故還原版將兩者重組,合並為一個新的章節。

2. 版本對勘、文句取捨及關鍵字釋讀

以下列舉了還原版與十一個主流版本的比較對照。

此段文字各版本的主要差異有三點:(1)繁長句式與簡潔句式之辨;(2)「微」與「夷」的釋義及其在句中的順序;(3)「搏」與「捪」、「摶」之辨。

(1)繁長句式與簡潔句式之辨:

這段文字帛書甲乙本及漢簡本句式相同,一句話分成了兩句來說,如「聼之而弗聞,名之曰希」。而各傳世本句式相同,兩句簡化成了一句,如「聼之不聞名曰希」。前後兩種句式的句義並無區別。

老子原文或為前一種句式。《莊子·知北游》也引用了老子這段話:「光曜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窨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句式與帛書甲乙本及漢簡本同。

而「名之曰微,名之曰希,名之曰夷」句式又與「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句式相同。「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是老子在給道命名,而此段文字也正是老子在給「微」、「希」、「夷」三者下定義,用法相同句式也相同。

有理由認為,傳世本的簡潔句式是後人對老子原文的簡化,不過此處的簡化並未改變老義。還原版旨在還原老子原本,故選擇了前一種句式。

(2)「微」與「夷」的釋義及其在句中的順序:

「微」,老子原文或作「幾」。楚簡《老子》:「其安易桎,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畔(泮),其幾(微)易踐。」句中「幾」今習作「微」。范應元本保留了老子本字。范應元注曰:「幾字,孫登、王弼本同古字。傅奕雲:幾者,幽而無象也。」由此推斷,王弼、傅奕古本均作「幾」。《說文》:「幾,微也。」「幾」、「微」二字義同,後人據義改「幾」為「微」。「微」,在此釋為隱匿。《說文》:「微,隱形也。」《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杜預註:「微,匿也。」

「夷」,始見於甲骨文,象形箭上纏繞著繩子,表示弋(yì)射,即用系了繩子的箭射鳥。故「夷」的本義為「滅殺」。後由「剿滅」引申出「平定」,故「夷」作「平」解為引申義。《詩經·大雅·桑柔》:「四牡騤騤,旟旐(旌旗)有翩。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俱)禍以燼。於(烏)乎有哀,國步斯頻。」這里,「夷」、「泯」都是「滅」的意思。

本章中,老子用「夷」意在以「滅」言「空」,「夷」在此作「空無」解。《莊子·知北游》用了「窨(yìn)然空然」四字,「窨」,本義地穴,引申為深藏,是在言「微」,「空」則是在言「夷」。

因此,根據「微」與「夷」的釋義,「視之不而見,名之曰微」、「搏之而不得,名之曰夷」為正確的文字搭配,看不見是因為藏了起來,抓不到是因為不存在。帛書乙本及漢簡本「名」作「命」,「命」當為本字,通「名」。

范應元本前句保留了老子原本的「幾」字,但卻又將後句的「夷」字誤勘成了「微」字。帛書甲乙本保留了老子原文的字句搭配,但將「幾」改成了「微」,帛書甲本的「(微+耳)」當為「微」的繁字。傳世本取了「微」的引申義「細小」和「夷」的引申義「平坦」,故將兩字的順序對調,已疏通文義,但並非老子原文。「幾」今習作「微」,故還原版將其校訂為「微」。

(3)「搏」與「捪」、「摶」之辨:

「搏」,帛書甲乙本作「捪」,帛書乙本「捪」前又衍「聼」字,系誤抄殘留。

從金文的造字推斷,「搏」的本義或為「攫(jué)」,表示用爪抓取,後引申出拍打之意,用作「搏拊」,如《尚書·稷》:「搏拊琴瑟以詠」。「搏」,老子在此用其本義「抓取」,「搏之而不得」義為抓不到。《莊子·知北游》引文:「搏之而不得也。」除帛書甲乙本外眾本多作「搏」,故可推斷老子原本作「搏」。景龍碑本「摶」當系「搏」之抄誤。

「捪(mín)」,又作「㨉」,義撫。《說文》:「捪,撫也。一曰摹也。」「撫」本義「安」或「按」,「摹」本義「模擬」,均無「摸」之意。「撫」又通「拊」,帛書甲本或因「撫」、「拊」相通而誤讀「搏」為「捪」。

綜上,還原版從「搏」不從「捪」。

此段文字還原版與諸本最大區別在於將「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從下文提前至此。前移至此的理由是諸本原句文脈不通,還原版校訂後打通了文脈。

這兩句還原版與諸本的另外兩處差異是:其一,此兩句王弼等傳世本「迎、隨」二字後衍「之」字,帛書甲乙本和漢簡本「迎、隨」二字後衍「而」字,而景龍碑本、成玄英本、和想爾本均無「之」或「而」字;其二,「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在帛書甲乙本中均寫作「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句式順序前後顛倒,但未改文義。從文義上分析,「而」在此含轉折之意,沒有比有更顯文義流暢;「之」則顯得可有可無;「而」、「之」不同或暗示此二字系後人添加,故還原版不從。而帛書甲乙本及漢簡本兩句前後順序對調則有違習慣用法,還原版亦不從之。

另一個版本上有顯著差異的地方是,帛書甲乙本及傅奕本文中多出了「一者」二字。從文意分析,這三個版本多此二字或因對前句「故混而為一」之「一」的誤讀所至,將「一」讀成了「道」,故在文中插入「一者」二字,以補全後句的主語。將「一」與「道」混為一談是極為常見的概念性錯誤,至今仍就盛行。上文已說明,道與一的關系從來都是母與子的關系,是超物與物的關系。這里的「一」指道與物混為一體,這是本章的核心思想。因此,此三版本的「一者」均為後人誤讀而妄增。漢簡本對應「一者」二字的則為「叄也」二字,更是訛誤。

除上述文句增減和前後調整外,此段文字尚另有五處重要版本差異。

(一)、各傳世本句首衍「此」字,老子行文風格多會略去「此」字。漢簡本句首「三者」作「叄也」,系後人抄誤。

(二)、「至計」漢簡本作「致計」,各傳世本作「致詰」。「至」、「致」義同,但「計」、「詰」文義有別。「計」本義測量,引申為分辨,義理清晰。「詰」本義詰問,引申為查究,文義亦通。但前者較後者語義更優,故還原版從古本。

(三)、「故混而為一」,帛書甲本「混」作「𡇯」,「𡇯」是「混」的異體字;帛書乙本「混」作「(糹君)」,為傳抄訛誤。

(四)、「其上不杲,其下不烏。」

「杲」,帛書甲本作「攸」,帛書乙本作「謬」,傳世本多作「皦」。還原版從漢簡本,作「杲」。「攸」、「謬」在此文義難通,「皦」義同「杲」。但「皦」字或晚出,「曒」古作「上白下木」便是佐證。

而「烏」,帛書甲本與想爾本作「忽」,帛書乙本作「忄勿」,漢簡本作「沒」,各傳世本多作「昧」。還原版推斷,「烏」或為老子本字。「烏」楚篆形似伆,帛書甲乙本和漢簡本將其誤斷為「忄勿」或「圽」,而「忄勿」又作「忽」,「圽」又是「沒」的異體字。

「烏」本義黑色,喻比昏暗,與「杲」相對,義理明晰。「昧」義與「烏」同,但與下文「物」、「惚」不成韻。還原版綜合上述分析推斷「烏」為老子本字。

(五)「繩繩不可名。」「繩繩」,帛書甲乙本作「尋尋」、漢簡本作「台台微微」,各傳世本均作「繩繩」。「繩」指結繩記事,以「繩」喻「字」,「繩繩」象徵一長串文字,喻比長篇說明,「繩繩不可名」義為怎麼說都說不清,義理明晰。而「尋尋」或「台台微微」文義不清,「尋尋」或以音通「繩繩」,「台台微微」則不知其意,故還原版取「繩繩」二字。傅奕本和范應元本「繩繩」後衍「兮」字,系後人添加。

此段文字各版本主要差異在「恍惚」二字。還原版將「惚恍」二字順序校訂為「恍惚」,一是因為押韻,二是因為與下文「唯恍唯惚」的順序相對應。其他版本當皆為「惚恍」二字的變形,不再展開。

此外,句首「是謂」二字,河上公本作「是為」,想爾本及成玄英本作「是」,而這皆為訛誤。

最後,還原版將「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兩句移至前文,上文以作說明。

此段文字,還原版與諸本的主要差異仍在「恍」、「惚」二字,以及後三句的句式及語氣詞「乎」字。「恍」、「惚」二字不再深究。

「乎」,帛書甲乙本作「呵」,漢簡本作「旖」,各傳世本作「兮」。根據楚簡《老子》用詞習慣,「呵」、「旖」、「兮」在楚簡中均作「唬」,通「乎」,故還原版據此規則將語氣詞校訂為「乎」,以契合原文聲韻。

後三句中,王弼本等改「中」為「其中」而棄句末語氣詞,還原版不從,因為語氣詞在此強調了「象」與「物」的似有非有,令語義更為准確。想爾本等將後三句並未兩句,於文義並無多大變化,但非老子原文。此外,想爾本及景龍碑本句末「象」作「像」,「像」義在此不確,系抄誤。

最後,帛書甲乙本及漢簡本首句「道之為物」作「道之物」,脫漏「為」字。

此段文字還原版與諸本差異主要涉及「窈」和「情」兩字。有關語氣詞的差異在此不再重復。

「窈(yōu)」在此作「空」解,上文以作詳細說明。帛書甲本「窈」作「氵+幽+子」,「氵+幽+子」或為「幽」的繁字。帛書乙本「窈」作「幼」,「幼」或為老子本字,通「窈」。漢簡本「窈」作「幽」,「幽」通「窈」。

「情」帛書甲乙本及漢簡本作「請」,各傳世本作「精」。「請」、「精」皆為「情」之訛誤,上文對此以作詳細說明,在此不再重復。

此外,句中「亓」通「其」;「吔(yē)」為語氣詞,系後人添加。想爾本等三本將「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兩句合並為一句,作「窈冥中有精」,系後人改寫,與前句改寫出於同一思路。

附錄一:王弼本《道德經》第十四章:

附錄二:王弼本《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陸』 道德經新譯 第二章(道篇第二章)

天地有始 道無始終

(原第52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註解】

1、始:初始,這里引申為緣起、起因,是意識的種子。

2、母:萬物之根源,因果的因,引申為果的創造者,故稱之為「母」。

3、子:指萬物,因果的果。引申為每一個存在和發生,都是某一個因緣造就的「果」。

4、殆:危險,引申為意外。對道來講沒有意外,一切都是必然。

5、塞其兌,閉其門:塞,堵塞;兌,指口;門,指門徑。

6、不勤:勤,勞作。不勤在這里指「無為」。

7、濟其事:濟,成。此句引申為妄意而為。

8、不救:不可救葯,業力不可逆。

9、見小曰明:從細微處察覺,從念頭處著手。

10、用其光:光,智慧之光、自性之光。用自性之光,就是用其本來的願望與天賦,用其長,還其心願。

11、明:內省之明,內外通達,知己知彼。

12、無遺身殃:就是沒有小人,沒有阻礙。因內在無敵,外在不樹敵,故無殃。

13、習常:規律,常道。

【釋義】

天下之事皆有緣起,這個緣起就是萬物之母——因。只要明白因就能知其果,既然知道了果,也要謹記因,所以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明了因果關系就不會失敗,因為沒有種下敗因。不起因、不增緣,則無事可擾亂;因上不解決,即使神仙來了也救不了。「明」察秋毫,「強」至無形,因果相應,就會生發出智慧,而用智慧之光處理因果之事緣,就會活的明明白白。因果之律為宇宙之規律。

【釋意】

道無始終,因其先天地生。但天下有始,這個始就是求道、尋道的著手處。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通過已經存在的現狀,找到源頭,來探索道的運行規律。如果想讓自己的未來變的不同,必須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是意識——從因上著手改變,才會收到你所希望的果。

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真正的結局不是發生在你知道的時候,而是在顯化之前已經決定。要得果,要從因上著手,在種子發芽之前,種子的未來已然確定,道就已經布好局,大道無形。這時候輕易不動,即塞其兌。相反,一個人「開其兌,濟其事」,恣意妄為,四處種因,即使菩薩也無法救度。故做人處事,要在道、母、因上處理好,重視做小、做少、做微。要從源頭上下功夫,即「見小曰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從每一個念頭上,都能夠謹小慎微,就必將大成。

守柔曰強,一個有特殊能力的人去完成一件事沒有什麼特別的,把事情設計到一個小孩子面對這樣的問題也能解決才是「道」。用平凡的人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才是真本事。對道來講,沒有意外,一切都是必然。道就是把偶然變成必然,這也是科學的精神。

道為何可以做到?用其光,用其自性之光,不用改變你,無需培訓。用其本來的願望與天賦,用你所長,還你心願。道會把所有的光都用好了,讓其各司其職。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積德、聚光。不要用批評的眼睛,對光視而不見,對黑暗明察秋毫,而是要用黑色的眼睛來尋找光明。看到每個人的光,欣賞、贊嘆,你就成為懂他的人,就結了善緣。無遺身殃,就沒有小人,沒有阻礙,任何時候幹活都可以擁有足夠的能量。

《道德經新譯》第一章(道篇第一章)

道生天地 大逝遠反

(原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而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註解】

1、有物混成: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渾朴的狀態。

2、先天地生:先於天地而存在,引申為「道」的亘古、永恆。

3、寂兮寥兮:寂靜啊,空虛啊,沒有聲音,沒有形體。

4、獨立而不改:獨立生存而永不改變,形容道的獨立性。

5、周行而不殆:循環運轉而永不停歇,形容道的永恆性。

6、天下母:大地萬物產生的根源。

7、強:勉強。

8、逝:過去;指時間,無窮無盡,包括了過去和未來,跨越時空,無形的大。

9、遠:遙遠,指空間,無邊無際,這里引申為真正的「遠」,超越時空。

10、反:反有兩層含義,一是反,反者道之動,二是返,通「返」。

11、域:包括不同維度,意指宇宙之間。

12、法:效法。

13、自然:道的最高境界即為「自然」。自是自己,本來的,即一;然是萬有,是一種結果的狀態。自然,即是一與萬有合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道法自然,能生萬法。

【釋義】

有一個混沌的力量,在天地還沒有誕生前就已經存在。這個力量創造了天地宇宙,她沒有聲音、沒有形體,卻又遍布時空,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是宇宙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如何稱呼這種力量,就用「道」來表示。

道大,大到超越時間的流逝、無窮無盡;遠至跨越時空的距離、無邊無際;反至包羅萬象,涵蓋天地萬物。

道、天、地、人皆有「大」的品質,人能占其一,是因為人不但有肉體更有意識,這是得道之良機。人怎樣才能得道?向地學、向天學、向道學,最終悟道,歸於自然。

【釋意】

此章是《道德經》的開篇,直指道的本源:道是存在,是源頭,是宇宙。宇宙誕生之前存在嗎?如果誕生之前字宙已經存在,為什麼還要講宇宙的誕生呢?老子在道篇的第一章就把宇宙的起源搞清楚了。

道先天地而生。存在是宇宙的唯一性,不可改變,但存在的狀態和形式卻可以發生變化。宇宙的誕生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宇宙的存在狀態和形式發生了變化,宇宙的誕生是指相對於之前存在狀態而言;二是宇宙的誕生是指宇宙「意識」發生了變化,宇宙從無意識(不知道自己存在)到有意識(感覺到自己的存在),這就是宇宙的誕生,宇宙的誕生意味著宇宙的覺醒。

既然道可以先天地而生,既然存在是道的唯一性,那麼永恆和變化這兩個詞表達的都是道存在的形式和狀態。當知曉天地有生,自然有滅(滅是另一個狀態的生),就形成了宇宙生生不息的變化。沒有生和死的界限,有的只是兩個「不同的存在狀態」。故「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當人們可以用「道」眼看待宇宙風雲變化,就會「靜聽花開花落,坐看雲卷雲舒」。

因道先天地生,故人們尊道而輕天地。心中有道就隨時可以開辟一片新天地。當執著於天地的得失,或者當舊天地即將消亡時緊緊抓住不放,都是在背道而行。相反,迎接甚至主動利用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點,用以不變來應萬變的心態來放下舊天地,才可以成就新天地。

因道先天地生,故大。這個大超越時間和空間。既包含有形天地之大,又包含無形的胸懷、意識之大。因心中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故能接納一切的存在和發生。越大越接近道。一件事,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解決可能是個難題,站在「我們」的角度可能就變得非常容易。所以,當從「我」走向「我們」,做符合集體利益的事,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這就是道,這就是行道的體驗。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之所以可以與天地相比,是因為人的意識的無限性。在人類飛不過雄鷹、游不過鯊魚、搏不過猛虎,卻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類的意識最大。人類的這個意識,可以法天地、法自然,合乎自然的就是道,就是科學。所以《道德經》是一部將自然科學和人文哲學完美結合的

『柒』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 #能力訓練# 導語】《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下面是 無 分享的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參考!

1.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時期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注釋

惡已:惡、丑。已,通「矣」。斯:這。相:互相。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盈:充實、補充、依存。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作:興起、發生、創造。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道德經稿含知(第二章)翻譯

天下人都知鍵消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道德經(第二章)賞析

無論學術界在「道」的屬性方面的爭論多麼激烈,學者們都一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老御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辦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這一見解,恰好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里,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

2.《道德經》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3.《道德經》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 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4.道德經名句精選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翻譯講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 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道:「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為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為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翻譯講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因為不爭,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感悟】「不爭」被道家視為一種天道自然准則,它實際上是一種以不爭為爭的君子之術和處世之方。

3、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翻譯講解】: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以天地體現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類社會。

4、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狂暴的颶風刮不一早晨,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張「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於自然的。飄風、驟雨不能持久,故爾:暴 政是不會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弛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翻譯講解】: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鏗鏘)使人聽覺不敏,五味悅口使人口味敗壞,馳馬打獵使人心發狂,珍貴的財物使人偷和搶。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老子並非主張禁慾,而是反對縱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翻譯講解】:把持擁有得多多的,不如適可而止。錘尖了又從而磨得鋒利無比,不可能保持長久。滿堂都是金玉,卻無法永久的守藏。身處富貴而又驕縱無度,只能自取災殃。

【感悟】老子以盈滿、銳利為譬喻,說明金玉滿堂、富貴而驕者容易招來災禍,主張「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解】委曲反能求全,彎曲則能伸直,低窪反能充盈,破舊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語,老子主張用辯證的思想,來認識和把握社會生活的變化。

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出處:《道德經》第十六章

【翻譯講解】: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於自然,才能體現主宰萬物的道,只有符合於道,才能久遠。

9、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翻譯講解】: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就能為道)。

【感悟】老子提出素樸、寡慾的主張。絲不染為素,木未雕為朴,見素抱朴謂:不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張人不能沒有欲 望,但不可有貪欲,更不能縱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感悟】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不講信用,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5.道德經名句精選

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翻譯講解】:大道永遠順應自然而無為,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

【感悟】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無不為是對無為的作用的評價。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翻譯講解】:踮起腳跟不能久立,跨步過大無法遠行。自以為有見識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人不會有長進。

【感悟】體現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只有不違背自然,不去強以為意,才能達到目的。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翻譯講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感悟】此句為老子理論的綱領,闡述了老子「道」的理論中與天、地、人之間的基本關系。「道法自然」,指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都必須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翻譯講解】: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詁》雲:「重謂寡慾自重,輕謂縱欲自輕,二者皆以治身言。靜謂清靜無為,躁謂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國言。」

5、物壯則老。——出處:《道德經》第三十章

【翻譯講解】:事物達到強盛之時,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6、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翻譯講解】:要讓其收縮,必先讓其張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強他;要廢除他,就先讓他興盛,要想奪取他,就先給予他。

【感悟】老子通過四對矛盾運動的分析,闡述了他的辯證法思想。他把這一原則歸結為「柔弱勝剛強」,並認為作戰和治國不能離開這一原則。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翻譯講解】: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才叫剛強。知道滿足者(總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感悟】此為老子精神修養論。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戰勝自己,實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實為千古名言。

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翻譯講解】: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聲音聽不到聲音,的形象沒有形跡。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釋為什麼「道」的存在而常人難以理解。因為大道具有無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難以體察,是「無狀之狀,萬物之象」。

9、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翻譯講解】:天下最柔的東西,反而能馳騁穿越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中。

【感悟】「柔弱勝剛強」,這是老子對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1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翻譯講解】: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過多的積聚財物,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輕身而徇名利,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應當成為人們在生活中奉行的一個原則。

『捌』 道德經第2段解釋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
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認為使行為變美,才是美,這就丑惡了;都認為使舉動變善,就是善,這就不善了。
本來有和無互相生長,難和易相互成就,長和短相互形象,高和低相互充盈,音和聲相互協調,前和後相互伴隨。是常態。
所以聖人要抱著無的心態,去做事,行動不能灌輸教條:
教育萬物勞作卻從不言辭,創造東西不據為己有,做事不依賴別人,功業完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所以才永不逝去。

理解:
大家都為了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美和善的標准,就都故意做作的追求形式上的美和善,就太虛假太偽善了,就會物極必反。

因為包括美和善、有和無、難和易等等都是相互轉化、對立互補的統一常態存在。每個事物都有其兩面性,而人的心中一旦固化某種善惡標准,甚至追求自己理念的完美,就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甚至精神痛苦。
所以人們認識事物就應該考慮到矛盾的對立統一,不能片面的給某種舉動下定義。

因為「名」的這種物極必反的轉化隨時存在。
比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甚至某些偉人都定義:「給乞丐錢是一種善舉」。如果每個人都給乞丐錢,一定會養成乞丐不勞而獲的錯誤價值觀。那麼給乞丐錢就不是善了,而是一種縱容的惡舉,如果那個乞丐是偽裝的,那你極有可能被騙或者受害。而且當你給乞丐錢後,看到別人不給乞丐錢,那麼不給錢的那個人也許會在你眼裡成為褻瀆聖言的、罪惡的人。同時這句話這種價值觀也束縛了人類思想,甚至被異化成吃人的禮教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偏執的認為某個價值觀是正確的而造成的。這也就是老子指出對立轉化之道與矛盾之相反相成這個規律的原因。

所以聖人除了要考慮到事物的對立統一以外,還要報著無我的心態,去做,行動做事的過程中不要總灌輸教條:
教萬物勞作的過程中,不要總是到處誇耀自己的功勞;生發創造新東西而不要自私的占為己有;做事的過程中也不要總想著依賴別人;大功告成後不要總沾沾自喜、不要到處炫耀、不要居功自傲而止步不前。

聖人只有不驕傲不止步,才能不斷創造輝煌,所以他的聖跡才永存於世。

注意:
呼應第八十一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美之為美,譯文為使之美是美。如果譯為美就是美,那第二十一章的「道之為物」,就變成道就是物了,這是不對的。「功成而弗居」呼應第九章「功成身退」,呼應第三十四章指出「大道」生養「萬物」,但大道卻從來「不辭」「不明有」「不為主」「無欲」。呼應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注釋:
知,知識、知曉。美之為美,第一個美是動詞「使。。美」,第二個是名詞美好。之,這件事。惡,厭惡,憎恨。善,善於、善良、善待、喜愛。已,多義詞:止,句末通「矣」。
生,產生、活命、生命。成,形成、成就、完成。形,對照、表現。和,調和、協調、和解。
隨,依順、跟隨。是以,所以、因此。處,置身、引申為處理。無為,不違背。
恆,常也《說文》。事,侍奉,事件。言,主張、號令、話。作,興起,勞作。
辭,說法、借口、口實。有,佔有。生而不有,倒裝句,不有生。恃,賴也《說文》。
不恃,不依賴、獨立。居,停留、止步、休息、處在、處於。
是,這、表肯定對的正確的、連詞。唯,因為,是以,所以、因此。去,逝去。

熱點內容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