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1. 簡述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對德育的啟示。
(1)皮亞傑將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分成四個階段①前道德階段 (出生~3 歲)。此時兒童還沒有道德意識,不會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分開,沒有自我意識。 在游戲時,規則或成人的要求對他們還沒有約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執行游戲規則。
兒童品德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 可以根據兒童的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來教育孩子 :對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兒童的活動不應多加干涉,而應耐心地具體指導 ;對處於權威階段的兒童,要靠成人的具體指導,這時,成人的示範和表率特別重要,不必強求同伴之間的互助 ;對處於可能性階段的兒童,在教育中應注意正面引導和講明道理,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兒童 ;對處於公正階段的兒童,尊重他們的思想,必要時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
2. 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對教育的啟示。
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
一、道德發展階段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柯爾伯格據不同年齡兒童進行道德判斷的思維結構提出了道德發展階段性理論,被廣泛的運用於現代學校的德育研究與教學,被譽為現代學校德育的「開山之父」。他運用「道德兩難」故事法來推斷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將個體的道德發展劃分為三水平六階段。
1、前俗水平
兒童的道德觀念是純外在的,是為了免受懲罰或獲得獎勵而順從行為准則,包括2個階段:
第一階段:懲罰和服從定向。兒童根據行為後果判斷行為是好還是壞以及嚴重程度,服從權威或規則只是為了避免處罰,沒有真正的准則概念。
第二階段: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定向。兒童為獲得獎賞或滿足個人需要而遵守准則。人際關系被看作是低級對等的關系,不在把規則看成是絕對的、固定不變的東西,能部分的根據行為者的意向來判斷過錯行為的嚴重程度。
2、習俗的水平
兒童為了得到表揚或維護社會秩序而服從准則,規則已經被內化。因此,行為價值是根據遵守那些維護社會秩序的規則而達到的程度。
第三階段:人際協調的定向階段。能根據行為的動機和感情評價行為。尊重多數人的意見和慣常的角色行為,避免非議以贏得贊賞,重視順從和做好孩子。
第四階段:維護權威或秩序的定向。這個階段兒童注意的中心是維護社會秩序,判斷一個行為的好壞,要看他是否符合維護社會秩序的准則。
3、後習俗水平
又稱「原則水平」,特點是道德行為由共同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則支配,道德標准已經被內化為內部的道德命令了。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道德推理具有靈活性。他們認為法律是為了使人們和諧相處,可以通過共同協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變,認為反映大多數人的意願或最大社會福利的行為就是道德行為。
第六階段:普遍道德原則的定向。他們認為應運用適合各種情況的道德准則和普遍的公正原則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背離了自選的標准或原則就會產生內疚感。
二、對教育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把道德判斷的原則直接教給人們的方法並不可取,因為道德認知的變化乃是人們遭遇到某種道德上的沖突而引起的,所以,教育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被教育者注意到真正的道德沖突,思考用於解決這種沖突的理由是否恰當,發現解決這種沖突的新的思想方法。
2、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有階段性的、漸進的,因此,在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時,應隨時了解兒童所達到的發展階段,根據兒童道德發展階段的特點,循循善誘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3、社會環境對人們道德發展有著巨大作用,因此在學校中要樹立良好的公正群體氣氛,這是道德教育必要的條件。柯爾伯格是現代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創立者。這一革命性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道德僅僅是社會道德灌輸教結果的傳統觀點。
3. 「道德教育」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有哪些幫助
「道德教育」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有哪些幫助?德育主要包括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從道德理解、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角度,引導學生在內心內化,在行為中外化,從而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個人道德素質的培養促進了社會道德的提高。個人素質高的公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共同利益,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則。道德教育可以培養人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良好道德的培養和發展。
公平的制度必須由有正義和美德的人來設計,即使設計了公平的制度,也必須由有正義和美德的人來實施。因此,在一個個人道德素質較高的社會中,人與整個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將是和諧穩定的。除了深刻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道德行為,可以起到示範作用。道德是教師的基礎,是教師職業的靈魂。教師應該是道德的傳播者、實踐者、引導者和示範者。
4. 綆榪板痙鑲蹭笌鍝佸痙鐨勫叧緋,鍩轟簬鍝佸痙鍙戝睍鐞嗚哄拰浣犵殑寰瘋偛浣撻獙,璋堣皥瀛︽牎寰瘋偛搴旇ュ備綍
綆榪板痙鑲蹭笌鍝佸痙鐨勫叧緋,鍩轟簬鍝佸痙鍙戝睍鐞嗚哄拰浣犵殑寰瘋偛浣撻獙,璋堣皥瀛︽牎寰瘋偛搴旇ュ備綍鍥炵瓟濡備笅錛
涓銆佷紶緇熼亾寰瘋傚康瀵規硶鍒舵暀鑲茬殑褰卞搷
浼犵粺閬撳痙瑙傚康灝辨槸鎴戜滑閫氬父鎵璁や負鐨勭悊銆傗滅悊鈥濆師鎸囧㈣備簨鐗╁滻鏈夌殑瑙勫緥錛屽湪紺句細鐢熸椿涓鏄鎸囧瓨鍦ㄤ簬涓涓鍏卞悓浣撳唴閮ㄧ殑浜轟滑鐨勫績涓錛屽瓨鍦ㄤ簬浜轟滑瀵硅嚜韜鏉冪泭鍙楁崯瀹充互鍚庣殑鏈鑳界殑澶嶄粐銆佽佹眰寰楀埌琛ュ伩鍜屾儵緗氭崯瀹充漢鐨勬潈鐩婅瘔奼備腑錛屽弽鏄犱漢浠鐨勬潈鐩婅瘔奼傜殑鍏卞悓鎬э紝寰楀埌浜轟滑鐨勬櫘閬嶈ゅ彲鍜岄伒瀹堣岄愭ユ紨鍖栦負涓涓鐜板疄鐢熸椿鐨勮勫垯銆傗
浠栬佹眰鈥滃湪鍏氭斂鏈哄叧銆佸啗闃熴佷紒涓氥佸啗闃熷拰鍏ㄤ綋浜哄憳涓閮藉繀欏誨潥鎸佺邯寰嬫暀鑲插拰娉曞埗鏁欒偛錛屽ぇ涓灝忓︾殑瀛︾敓浠庡叆瀛﹁搗錛屽伐浜轟粠鍏ュ巶璧鳳紝鎴樺+浠庡叆浼嶈搗錛屽伐浣滀漢鍛樹粠鍒拌亴璧峰氨瑕佸︿範鍜屾湇浠庡悇鑷鎵閬靛畧鐨勭邯寰嬨傗
鏁欒偛鑰呰佽╁︾敓鏄庣櫧錛岄伒瀹堢邯寰嬫槸閬電邯瀹堟硶鐨勭涓姝ワ紝鏃犺烘槸鍦ㄥ︽牎榪樻槸浠ュ悗鍒頒簡紺句細涓婇伒瀹堢邯寰嬮兘鏄鏈鍩烘湰鐨勮佹眰銆傝繖涓鏂歸潰浣撶幇浜嗕竴涓浜虹殑閬撳痙緔犺川錛屽彟涓鏂歸潰涔熶負閬靛畧娉曞緥鎵撲笅浜嗗熀紜銆
5. 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
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
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成人對兒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兒童的道德意識水平。因為他們對道德意識還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結合兒童道德發展的特點,下面分享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
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1
進入學前期以後,兒童逐漸產生了各種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羨慕、義務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誼感等等。
3歲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歲後,隨著兒童交往的發展,成人不斷對兒童的行為提出要求,使他們逐漸掌握了各種行為規范,道德感也逐漸發展起來。
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感很膚淺、易變,往往是由成人的評價而引起;學前中期兒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准,會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中班兒童常向老師「告狀」,就是由道德感而激發的;學前晚期兒童的道德感進一步發展和復雜化,他們對好與壞、行為的對與錯,有了比較穩定的認識。
移情是對他人情緒情感狀態的一種替代性的情感體驗,也就是,設身處地地體會別人的情感。學前兒童已具有較強的移情能力,會由他人的情緒狀態而引起自己與之相一致的情緒反應。可以置身於他人處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接受他人的情緒情感。
在道德判斷方面,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說是好的,或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就認為是好的。反之,則是壞的。同時,他們在判斷行為時,還不能把行為的動機和結果結合起來,常常只看到行為的結果,而注意行為的動機,僅根據結果來判斷行為;學前晚期兒童,開始注重行為的動機、意圖。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亂扔打碎了一個盤子,小朋友B幫媽媽刷碗打碎了一打盤子。讓兒童來評價哪個小朋友好一些時,學前早期的兒童會說A好,因為他只打碎了1個盤子;而學齡晚期的兒童會說B好,因為他是在幫媽媽幹活。
成人對兒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兒童的道德意識水平。比如,告訴兒童不要玩某個玩具,對一組兒童說:「這個玩具很嬌氣,拿了很容易打破。」對另一組兒童則說比較抽象的道理,比如:「這個玩具是別的小朋友的。」對3歲的兒童第一種(具體道理)比較有效,而對5歲兒童第二種(強調所有權)比較有效。
由於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可以對他們進行有系統的道德品質教育。但是,由於他們的道德意識還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結合兒童道德發展的特點,避免空洞說教才會有效果。
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2
兒童道德認識形成的一般過程
一般地說,兒童的道德認識都比較貧乏,要靠教師、家長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道德認識的教育。一個人知道了那些行為是好的、符合社會主義道德標準的、應該怎樣去做,懂得了那些行為是不好的、不道德的、不應該做的意義以後,就會自覺地產生相應的行動。
在對兒童進行道德認識的教育過程中,不僅要講清楚道德概念而且要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榜樣教育。例如,在給兒童們講解雷鋒同志為丟失車票的婦女買車票,給老年人找座位,幫老太婆找兒子的高尚道德品質時,可以聯繫到班上的同學在公共汽車上為老年人讓坐,在上坡道上幫工人叔叔推車等事例,使他從這些活生生的典型事件中增加道德認識,體驗道德准則。
學生道德認識的形成往往要經過曲折的道路。例如,有極少數的學生受了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他們把學生尊敬老師同「逢迎」、「拍馬屁」,混同起來3把向老師反映某個同學的'不良行為認為是「打小報告」、「出賣同學」;把不遵守紀律當成所謂「英雄行為」等等。為了消除這些錯誤的道德認識,可以採用小組討論會的方式,分析不同道德認識的性質,幫助學生分清是非界限,提高對正確道德行為的認識,抵制錯誤思想與糊塗觀念的影響。
有時學生雖然領會了某些道德要求,但是他並不立即去實行,有的甚至還會產生拒絕實行的行為。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學生心理上產生了某種「意義障礙」的緣故。
「意義障礙」就是思想不通,是指學生頭腦中存在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礙了他對道德要求和意義的真正理解,從而不能把這些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需要與行動。
為什麼會出現「意義障礙」呢?
一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某些活動要求過於頻繁,又不嚴格執行;
二是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
三是由於學生生活經驗的局限,對教師或家長要求的實質產生了誤解;
四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提出要求時採取了強制的手段,損害了學生的個性;
五是使學生感到教師在處理某些問題上不夠公正。
出現「意義障礙」以後,教師或家長必須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找他們談心,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消除隔閡,消除誤會,轉變學生的道德認識,使他們樂意按照道德要求行事。
道德信念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當學生把道德知識變成了個人的行動指南與原則的時候,並且堅信它的正確性,無論是自己或看見別人在執行這些准則的時候都會引起情緒上的種種體驗,這就出現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動機的高級表現,它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行為表現出堅定性和一貫性,從而成為道德品質形成中的關鍵因素。
把道德認識變成道德信念,既與個人實踐有關,也與周圍環境有關。例如,當某個學生由於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為集體、為別人做了一些好事,受到了輿論的好評,得到了老師、家長與同學的支持的時候,他就會具體地認識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並且產生繼續做好事的熱烈願望。相反,如果某個學生不按道德要求辦事,仍然得到了贊賞,或者按照道德要求辦事反而受到了批評,這不僅會削弱道德要求的說服力,而且會阻礙道德認識向道德信念轉化。
培養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也有助於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評價是應用已有的道德認識對發生了的行為進行好壞善惡的判斷。道德評價是一種智力活動,它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確定合理行為的能力。
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低年級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一般都比較低。開始的時候,他們常常是重復老師或別人的評價,而且多注意行為結果的好壞,到了中、高年級以後,才能逐步地依據成年人的經驗和個人的體驗漸漸轉向於行為動機和行為外部原因的分析。
少年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的差異不僅表現在不同年齡方面,也表現在同年齡的學生身上。例如,有一班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評價一個同學在課堂上畫小人畫的不守紀律的行為時,全體學生一致認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當分析為什麼不對時,一些兒童認為這種行為隻影響個人學習,與別人無關;另一些兒童認為這種行為和集體有關,因為這種行為會分散周圍同學的注意力,影響老師講課;只有少數兒童認識到這種行為關繫到集體榮譽,關繫到不能很好地完成祖國人民交給自己的學習任務,從而影響到將來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少年兒童對道德行為的評價,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他們常常根據某個人行為表現中的某一點事實,就對這個人的道德品質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結論。
教師要根據這些特點,經常做道德評價的示範。利用教材和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及時進行正確的評論。通過對學生作文、牆報稿件,班會討論和優秀生的評選等活動,有意識、有步驟地進行道德標準的評講,使學生們的道德評價能力,漸漸由外部到內部,由別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淺到深地逐步發展提高。
6. 從哪幾個視角來證明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有生命基礎的
從確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證明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有生命基礎的,牢固樹立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共同理想,才能形成社會的新風貌、新姿態、新作為,從而真正做到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從現代價值哲學視角檢審當代中國公民的價值結構,既有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被不斷弘揚的集體主義價值原則;也有發軔於先秦被後世弘揚光大的儒、道、法、釋等各種傳統思想流派孕育的古典價值體系。
(6)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擴展閱讀
道德責任擔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內化於心,才能在其實際生活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
公民道德的本質是其自然本性在公共生活中的展現,這就決定了在我國公民道德建設中,社會公德建設占據突出位置。
伴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公民活動的私人領域逐步縮小,公共領域日趨擴大,個人行為與社會秩序、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之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系,由之對新時代公民的社會公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各個層面,如:公共交往中的尊老愛幼、善待弱者、誠實守信等;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利益、愛護公共財物等;人與周邊環境互動中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珍愛生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