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校園法治建設調查問卷

校園法治建設調查問卷

發布時間: 2024-03-18 18:36:09

『壹』 法律調查報告怎麼寫範文

法律調查報告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法律調查報告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調查報告的目的,第二個就是描寫調查的具體過程和數據,第三個要描寫調查報告的結果和分析。
法律調查報告範文篇一:

調查目的:關注酒後駕駛對自身家庭以及社會的危害,對酒後駕駛提出防範措施。調查時間:__年10月18日—__年11月18日
調查地點:律師事務所、交警隊等。
調查對象:法律工作者、幹警等。
調查方式:本調查報告採取網上收集資料、電話、面談等方法進行調查。
為了完成「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開放教育試點」法學專業專科教學計劃;加強對國情、民情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尤其是對我國司法實踐的了解;培養和訓練認識、觀察社會的能力以及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我於__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馬鞍山某律師事務所和某交警隊進行了關於酒後駕駛的社會調查,現就調查情況做如下報告:
一、酒後駕駛的基本情況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酒後駕車的原因,在交警部門的幫助下,我在網上從個人角度和社會監管角度分別做了調查,得出的結論顯示酒後駕車的主要原因從駕駛人個人角度來看,依次是朋友的慫恿,佔44.65%;僥幸心理,佔24.73%;以為自己酒量大和技術高,佔30.62%。從社會監管角度看,依次是:現有法律法規處罰力度不大、佔29.87%;相關部門監管不力、佔27.00%。從客觀因素來看,依次是擔心車輛停放在外不安全、佔24.65%;擔心次日早上需要用車、佔19.53%。此次調查共有194名網友提交了調查意見,其中,絕大多數為男性,共134人,佔94.69%;中青年網友居多,31到40歲的佔44.51%;學歷層次豐富,大專以上學歷佔到70.79%,高中及以下的佔29.21%。
根據來自網上的調查顯示,有93.45%的被調查者同意酒後駕駛屬於違法行為,但被問及是否有過酒後駕駛行為時,僅有24.68%的被調查者從未有過酒後駕駛行為。在被問及酒後駕駛人員存在何種心理時,有38.64%的被調查者認為酒後駕駛人員過高的相信自己的駕駛技術,46.75%的被調查者認為酒後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另外,有的14.61%被調查者認為酒後駕駛人員存在僥幸心理。
這里我們來區分兩個概念:酒後駕車與醉酒駕車,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屬於飲酒後駕車;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其實,酒量的好壞和血液酒精濃度沒有必然關系,有的人雖然自己覺得很清醒,根本沒醉,但血液酒精濃度卻已經達到0.8mg/ml以上了。一般來講,如果喝得極少,血液酒精濃度不到0.2mg/ml,但啤酒喝三瓶左右,紅酒喝半瓶左右,或者白酒喝3兩左右,人的血液酒精濃度就可能已經超過0.8mg/ml了。
二、酒後駕駛的危害
清華大學汽車碰撞實驗室曾進行了「遠離酒後駕駛」的活動,在實驗室證明了酒後駕駛的危險性。未飲酒前,他們的剎車反應時間分別為0.75秒、0.56秒和0.56秒。在飲一聽350毫升啤酒30分鍾後,酒精開始在體內發揮作用,同樣的機器測試結果顯示,三人的反應時間分別提高到1.22秒、1.38秒和1.05秒。實驗證明交通事故的危險度隨著駕駛員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酒精對駕駛的影響包括:
1.視覺能力變差。一般人在平常狀態下的視覺角度為180度,酒後的視覺角度將會縮減,喝越多,就越無法看清旁邊的景物;此外,亦可能抓不準目標,看不清楚車道線,對光的適應也變差了。
2.運動反射神經遲鈍:駕駛人以為腳提起來要踩煞車,其實已慢了一兩秒。車速如果是60公里,一秒鍾車子就已經跑了16.67公尺,若是時速100公里,一秒行駛距離則為27.78公尺,這種相差其後果是相當危險的。根據研究指出:呼氣酒精濃度達0.25mg/L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50mg/dL)以上,將產生復雜技巧的障礙、駕駛能力變壞,肇事率比未飲酒時高二倍。而在呼氣酒精濃度達0.55mg/L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11%即110mg/dL以上時,其平衡感與判斷力障礙度升高,肇事率比未飲酒時高十倍;其實身體中酒精濃度在這樣的標准以上,大多數人會感覺很不舒服,頭暈、心跳急促、嘔吐等。
3.觸覺能力降低。由於酒會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製作用,酒後人的手、腳觸覺反應較平時降低,踩制動踏板時軟弱無力,方向盤掌握不穩,車輛容易失控,駕駛人腳提起來要踩剎車,其實已慢了一兩秒。而一輛車時速60公里,一秒鍾跑出16.67米;若時速100公里,一秒則為27.78米,這種相差其後果是相當危險的。
4.判斷能力降低:飲酒後,人對光、聲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操作錯誤增加,從而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實驗證明,飲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時,反應能力即有所下降。達到100毫克時,下降約35%,達到150毫克時,下降50%,並使人動作失調,手腳失控。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的駕駛人,越不能正確思考和判斷車寬與路寬的關系,行為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酒後駕駛的防治對策
我國對酒後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是有明確的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酒後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暫扣三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罰款;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千元罰款。一年內有前兩款規定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根據網上調查,大家認為有效的防治酒後駕車對策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增強駕駛人的自我安全防範意識,具體辦法依次是引導駕駛人珍重生命(44.05%的網民建議),用各類交通事故來警醒(29.49%的網民建議)。二是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具體辦法依次是加大查禁和處罰力度,宣傳酒後駕駛的不良社會後果。三是為駕駛人酒後禁駕提供便利,具體辦法依次是提供代駕服務(21.21%的網民建議)、駕駛夜間停車安全看護(18%的網民建議)。
建議預防措施:
1.安裝車載防酒後駕駛系統:在車上安裝能自動識別喝酒高峰時間段,能防止駕駛人檢測作弊的防酒後駕駛系統,若超過國家標准汽車則無法啟動。
2.國家法律提供支援:國家提供酒後駕車相關限制管理法律條文,交通管理部門應借鑒國外方式對有酒駕記錄人員實施強制安裝防酒後駕駛系統。
3.提供「酒後代駕」服務:餐飲娛樂場所為客人開設「酒後代駕」服務,或由政府開通「酒後代駕」服務專線。
4.免收酒後過夜停車費:餐飲娛樂場所免收酒後客人的車輛過夜停車費,支持客人在酒後主動放棄駕駛。
5.在酒標酒單上印製警示令:將「酒後不駕車」的宣傳語、漫畫等印在酒瓶的商標上及餐飲娛樂場所的酒水單上。
6.避免僥幸心理:消除人們「少喝酒不影響開車」的認識誤區,剖析酒精對駕車者的影響和危害,警示人們放棄僥幸心理。
7.為醉酒者友情叫車:為醉酒者(不論是朋友還是陌生人)叫輛計程車。通過本次的社會調查,使我的理論知識能力有所加強,社會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為司法實踐提供了借鑒材料。酒後駕車猶如猛虎,事故的發生,吞噬著鮮活的生命,不僅讓肇事駕駛人要面對巨額的經濟賠償和嚴厲的法律制裁,而且給雙方家庭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面對一幕幕人間悲劇我們是否為之震撼?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維護社會和諧,堅決杜絕僥幸心理。讓我們共同做到,「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法律調查報告範文篇二:
一、調查目的
科教興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是我們實現法制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和可靠保證,所以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對於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更有著特殊的意義。本調查旨在通過對沈陽市內中小學生的法律意識情況的了解,探究我國城鎮居住的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現狀,及時發現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上的漏洞和缺陷,進而提出可行性方案,為未成年人維權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提供一些參考。
二、調查對象、方法與內容
調查時間:__年3月16日
調查地點:沈陽市白塔小學
調查對象:小學五年級2個班的同學(年齡9-12歲)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普遍調查法;
調查內容:共發放問卷81份,剔除不合格問卷3份,故78份問卷參與統計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您覺得法律重要嗎?
70.5%認為非常重要,28.2%認為一般重要,0%認為不太重要,1.2%認為不重要
2.下列哪些法律是您所知曉的?(多選)
憲法10.3%,刑法46.2%,民法通則11.1%,婚姻法37.2%,未成年人保護法73.1%,勞動法25.6%,環境保護法39.7%,公司法0.04%,合同法23.1%,著作權法0.04%
3.您覺得「違法」和「犯罪」有區別嗎?
21.8%沒有區別,是一樣的概念78.2%有區別,二者不一樣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在城鎮居住的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還是比較強的,這跟學校的法制教育及家長的普遍文化水平有很大關系。對各門法律的知曉度調查中,未成年人保護法佔的比重最大為73.1%,說明在小學生心中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思想根深蒂固,學生普遍具有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比重第二大的《刑法》為46.2%,而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調整作用的《民法通則》,學生們僅有11.1%人表示知道該法律,這是受我國固有的重刑輕民的法律歷史傳統的影響。因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一提起法律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抓人」跟「判刑」,對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全面調整和對公民權利的全面保障作用沒有充分認識。再者是與我們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宣傳的重點有關。近年來,由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日益嚴重,出於社會穩定的考慮,對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最多的是《刑法》知識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注重的是義務與責任教育,強調的是守法觀念,忽視了幫助孩子們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和了解法律的基本程序的教育,這種法制教育的偏差,不利於健全的法律意識的培養。其中令人可喜的是,在其他知曉率較高的法律當中,除了平時日常生活中可能被接觸到應當知曉的《婚姻法》為37.2%,《環境保護法》也有四成的學生知道,說明近些年來,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大大提升,無論是政府的行政措施還是學校老師相關教育都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到第一位,努力改善城市環境,尤其是沈陽市,從以前的白色垃圾漫天飛到現在馬路街道各個角落整潔一塵不染,市民的素質顯著提高,小學生如今有這樣的環保意識實在讓人可喜可賀。
4.「未成年人」是指多少歲以下的公民?
0%10歲以下0.04%14歲以下0.04%16歲以下91.0%18歲以下
5.我國實行的是幾年義務教育?
0.05%三年16.7%六年60.2%九年17.9%十二年
6.您覺得自己年滿多少歲可以去打工掙錢?
0%12歲0%14歲0.09%16歲91.0%18歲
7.請依次說出急救電話、報警電話和消防電話號碼:
正確率75.6%(男生76.2%,女生75%)
上述這些問題考察的是小學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了解程度。九成以上的小學生能夠准確的說出「未成年人」的概念是指滿18歲的公民以及18歲以上才可以被用人單位僱傭建立勞動關系獲得勞動報酬,說明學生的公民權利意識和勞動權利意識的具體法律知識了解程度比較深。六成的學生知道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說明學生的教育權利意識比較強,但仍需提高。有75.6%的學生能准確說出三個緊急報警電話,且根據我調查的數據進一步分析,男生的情況要比女生好些。我認為實際的正確率應該再高一些,因為不排除學生沒有仔細審題答錯順序的情況,所以對三個報警電話的調查,學生們的答案還是比較理想的。
8.在學校,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體罰嗎?
39.7%不可以,這樣做侵犯了我的權利
0.09%不可以,但是如果老師這樣做了,我也覺得無所謂
51.3%可以,老師懲罰我們是為我們好
9.您覺得家長可以打小孩嗎?
42.3%不可以,這樣做侵犯了我的權利
14.1%不可以,但是如果家長這樣做了,我也覺得無所謂
44.9%可以,父母當然可以打自己的小孩
10.老師或者家長偷拆你的信件、偷聽你的電話,您覺得這樣做對嗎?
74.4%不對,這樣做侵犯了我的權利
14.1%不對,但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11.5%對的,他們有權利這樣做
11.如果高年級的同學向你要錢,你會怎麼辦?
53.8%當場反抗,不給他們
44.9%先給他們,事後告訴家長或者老師
0.01%給他們,事後就當做沒發生過
12.如果你把別人打傷了,別人要求負責,這時你該怎麼辦?
20.5%不負責,因為我沒有能力負責
79.5%父母負責,因為他們是我的監護人
13.經營者可以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嗎?
7.7%可以92.3%不可以
14.未成年人可以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嗎?
12.8%可以87.2%不可以
15.你曾經違反過交通規則嗎?例如闖紅燈
39.7%從來沒有(男:26.2%,女55.6%)
59.0%偶爾會,只要兩邊沒車就會0.01%經常,就算有車也會
16.父母可以任意支配孩子的存款嗎?
52.6%當然可以,我的錢都是家長的
29.5%不可以,這樣做侵犯了我的權利
17.9%不可以,但是我對此也沒有辦法
17.如果覺得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你會怎麼做?
10.3%向同學或朋友述說39.7%告訴老師或者家長,
26.9%向司法機關求助23.1%默默忍受
18.您去超市的時候,如果工作人員懷疑你偷東西,可以搜你身嗎?
34.6%拒絕19.2%如果對方態度強硬,就只好接受
46.2%完全接受(男:59.5%,女:30.6%)
以上問題主要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上的對未成年人人身權、財產權、通信自由權、人格權等一些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提出的問題。調查結果基本接近我們預想的結果,但有些數據也令我們擔憂。例如第10題中,五成的學生贊同老師在教育過程中體罰學生,而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學校、幼兒園、託管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我相信體罰的情況在各個學校都會有,也不排除有其顯著效果的可能,但是這種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權,傷害他們身心的教育方法必須得以整治。同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不應該用體罰的方式,應該用更和善更文明的方式體現出成人的涵養以言傳身教,因為社會在進步法制在健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的糟粕必須拋棄,否則我們就稱不上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法制社會。
《憲法》的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也作出類似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在這道問題的答案數據中,14.1%的同學面對自己的通信自由權被侵害而無能為力,而有11.5%的同學則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因此在這方面,公民權利及未成年人的權利應該及時向學生們傳達,以維護他們的權利。在父母任意支配孩子的存款問題上,也有過半數的同學認為「當然可以,我的錢都是家長的」,只有29.5%的同學明確表示這樣做侵犯了他們的權利。其實在現實中這種情況非常普遍,父母每日給孩子零花錢,使得孩子認為大人在金錢方面佔有絕對支配的地位。依照法律規定,未成年人因其是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所以,他們只能行使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行為,否則,該行為無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可以為未成年人保管財產及制止未成年人不適當地處分財產。但是保管並不意味著可以任意支配,未成年人可以行使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行為,因此父母不應該「剝奪」孩子的財產權,鑒於日常生活實際情況,我認為孩子通過贈與、繼承、特殊勞動酬勞等得到的合法收入,監護人可以代為保管,或者在與孩子商量下共同處分其財產。
53.8%的同學認為應該當場在第13題中未成年人人身權財產權受到侵害時,
反抗維護自己的權利,44.9%的同學則表示先給他們,事後告訴家長或者老師。第二種同學的反應我們可以理解為「緩和、智取」的方式,因為未成年人在體能狀況上屬於弱勢群體,硬拼的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傷害和麻煩。選擇當場反抗的同學的法律意識和與惡勢力做斗爭的勇氣和膽量都讓人欣慰,但是我認為遇到這種事情應該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智慧理性的去應對,至少應該保全自己的生命,其次才是財產,這樣做不代表我們向惡勢力妥協,我們可以事後求助家長老師或者司法機關,讓有能力和權力的人懲治罪惡,調查中只有一名同學表示「給他們錢事後當做沒有發生」我想這就需要學校家長盡到學生的教育責任,防患於未然。
關於經營者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和未成年人不能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的問題,學生們都明確的知道並且能夠遵守規范。關於闖紅燈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有59.0%的同學表示「偶爾會,只要兩邊沒車就會」,女生的情況大大好於男生。我認為這個問題源於大人生活中的陋習,導致孩子也照貓畫虎有這種僥幸心理,我們在生活中可能由於各種事情時間緊迫而違反交通規則,但是這種行為一代代的傳播使未成年人也養成了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的陋習就得不償失了,甚至一旦出現了交通事故人員傷亡就更悔之晚矣了,因此文明出行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根治交通陋習,創建和諧交通的一劑良方。
關於超市搜身的問題,令我們驚訝的是,46.2%的同學選擇完全接受,而且是男生居多,只有34.6%的同學表示堅決拒絕,這讓我們不禁擔心這種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人格權的行為難道在孩子們心中成了合法行為?似乎小孩要用接受搜身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但渾然不知自己已被侵權。這個問題希望學校的老師以及家長及時給孩子灌輸維權思想,例如可以通過調監控錄像等方法證明自己,絕不要讓違法之人有可乘之機,尤其是女孩,更應該警惕這種以懷疑盜竊為借口的搜身,傷害兒童身心健康。
在自己權利受到侵害時,有23.1%的同學選擇默默忍受,這個數據也讓我們格外擔心,即使是在學校在家裡也會有孩子沒在大人眼下活動的情況,老師有保護義務卻也不能面面俱到,在孩子獨自面對侵權的時候,這種默默忍受的消極態度不僅使自己的權利遭到侵犯,更使不法分子逍遙法外甚至助長其氣焰使其屢次犯案,在平時的教育中,大人不能只教給孩子不做違法的事情,更要告訴他們面對罪惡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以及在保全自己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和惡勢力作斗爭。總之,法律意識的灌輸不單單是讓孩子知法不犯法,更要懂法不受侵犯。
19.您從何種途徑了解法律知識的?(多選)
21.8%學校50%書籍、報刊、雜志69.2%網路、電視21.8%其他上述結果表明學生通過網路電視這些現代的新聞媒介獲得法律知識較多,體現了城市小學生的接受法律教育的特點。有一半的學生通過書籍、報刊、雜志獲取法律信息,顯示了他們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性,已經較過去學校老師填鴨式的灌輸有很大的改善。通過電視新聞、報紙了解最新的法律動態是很好的學習方式。我認為現在有的學校開展參觀法院開庭、模擬法庭等一些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學習法律知識這是非常可取的,作為現代化法治國家,社會建設更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應該從小學生抓起,從小培養他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相信我們走在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公民積極參與國家的法制建設的大道上,而且將越走越遠。
四、結語
這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本地區的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普遍較強,對簡單的法律常識能夠明確的知曉,調查結果比較滿意。但有些問題又讓我們看到法制教育上的不足,我們應該及時補救這些漏洞,例如對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的培養應該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體系,為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塑造良好的執法環境,扭轉未成年人不重視法律的錯誤態度,消除一些人的僥幸心理,減少違法、犯罪現象,這樣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才會逐步得以提高。另外,應建立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法制宣傳渠道,形成網路化特別要注重發揮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來傳播法律信息和法律知識,避免枯燥的教育方式,例如編寫一些漫畫性質的法制宣傳小冊子、開展寓教於樂的法制宣傳活動等。在內容上既要滿足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需求,又要讓他們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多方位、多層次提供法律服務
五、後記
這次調查我走訪了我的母校白_小學,見到了闊別十年的老師和她現在教的學生們,學生們單純可愛的樣子使我也回憶起十年前的光景。由於時間精力有限,發放問卷數量上比較少,調查對象樣本也比較單一,使調查的准確性和普遍性受到影響具有局限性,另外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發現問卷問題的邏輯性以及針對性還不夠明顯,以後再設計調研問卷的時候要吸取教訓。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在小學老師的幫助下,我順利完成了這項法學專業的社會調查,數據真實可靠,在這次調查中自己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收獲與感觸頗多。最後,感謝白塔小學的師生們的大力支持,以及校老師的細心批閱,對我報告的疏漏和不足加以指正,以求下次盡善盡美!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貳』 農村法治問卷的調查問卷題目

在生活中,農村村民對法治知識的學習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對農村進行法治問卷的調查,是可以有效了解法治知識的普及情況,並且有效的提高宣傳力度。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農村法治調查問卷,希望對你有用!

農村法治調查問卷一

Q1:您的年齡是

○ 20歲以下

○ 20—40歲

○ 40—60歲

○ 60歲以上

Q2:您的文化水平是

○ 小學以下

○ 小學

○ 初中

○ 高中

○ 大專及以上

Q3:您對於我國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是

○ 很了解

○ 有點了解

○ 一點都不了解

Q4:下列法律名稱您覺得熟悉的有哪些(多選)

□ 憲法

□ 民法(包括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

□ 刑罰

行政法

□ 都不太熟悉

Q5:您平時是通過什麼方式知道一些關於法律方面的事?例如國家法律法規的修訂或者某些案例(多選)

□ 報紙

□ 電視

□ 網路

□ 口耳相傳

□ 政府的宣傳

Q6: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義務嗎

○ 知道,我的行為就是根據這個來確定

○ 大體知道我有什麼權利義務

○ 我只是知道不犯法

○ 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無所謂

Q7:您在日常生活中與朋友、親戚等發生糾紛時會怎麼做

○ 和另一方當事人私下調解

○ 找法院或律師

○ 找村委會調解

○ 找法律援助

Q8:您認為法律的頒布實施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 有很大的影響

○ 有一點影響

○ 沒有影響

Q9:您怎麼看待自己到法院打官司這件事

○ 很光彩

○ 不光彩也不丟臉

○ 很丟臉

Q10:您認為法官應該怎麼斷案

○ 嚴格依法斷案,不顧人情

○ 符合社會道義就可以

○ 對得起自己良心

Q11:您認為在法院打贏官司的關鍵是什麼

○ 金錢或者權利

○ 法律的正義和法官的公正執法

○ 有熟人

農村法治調查問卷二

Q1:1、您的性別:

○ A、男

○ B、女

Q2:2、您認為法律離我們遠嗎?

○ A、不遠,就在我們的身邊

○ B、自己沒怎麼涉及,對法律沒什麼感覺,不清楚

○ C、很遙遠

Q3:3、您有經常去了解與學習法律嗎?

○ A、經常

○ B、偶爾

○ C、基本沒有

Q4:4、您了解法律知識的途徑是什麼?

□ A、電視報紙等媒體

□ B、普法宣傳

□ C、學校學習

□ D、通過社團的途徑學習

□ E、其它途徑

Q5:5、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A、經常

○ B、偶爾

○ C、從不

Q6:6、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您的解決方法是?

○ A、去法院上訴,以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B、找警察或政府解決

○ C、若是小事則忍耐

○ D、私下與對方解決

○ E、視情況大小而決定是否使用法律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Q7:7、您是否希望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法律?

○ A、希望

○ B、無所謂

○ C、只想簡單的了解我們最容易涉及到的法律知識

Q8:8、您認為國家是否應該加強普發宣傳活動?

○ A、是,國家迫切需要加強普法建設

○ B、這樣的活動自己參與較少,隨便

○ C、如今能了解到法律的途徑有很多,沒太大必要特意去普法

○ D、基本的法律知識大多是人都有,不需要普法宣傳

Q9:9、您認目前我國法治現狀如何?

○ A、已是法治社會

○ B、各方面都差的很遠

○ C、整體上看人治大於法治

○ D、有局限性,但總體來說還算可以

Q10:10、您認為法律在生活中重要嗎?

○ A、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

○ B、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

○ C、一般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運用法律

○ D、不重要

Q11:11、你認為大學生法律意識缺乏的原因是什麼?

○ A、社會發展不夠,至法律宣傳不到位

○ B、大多數人都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對看似遙遠的法律不予理會

○ C、學校不重視法律的教育

○ D、其它

Q12:12、違法就是犯罪嗎?

○ A、是

○ B、不是

Q13:13、假如你參加勤工助學或利用課外時間在外做兼職,當您的工資受到拖欠時,您會怎麼做?

○ A、利用法律手段(包括勞動仲裁委員會、訴諸法律等)保護自己

○ B、報告老師,由校方出面解決

○ C、經常給他們負責人打電話崔工資

○ D、找到同樣受到拖欠的兼職人員一起去單位討還工資

○ E、兼職的錢不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Q14:14、當你參加勤工組學活動或者是工作時,你是否有意向向用人單位提出簽訂合同?

○ A、有

○ B、沒有,畢竟不是什麼特別長遠的工作,沒必要,太麻煩

Q15:15、您認為法律能維護您的切身利益嗎?

○ A、能,我對法律有信心

○ B、不能,法律愈來愈成為有錢人和有權的人的代表

○ C、現在不能,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會逐漸完善

○ D、在多數時候能維護我們的切身利益,但還應不斷完善

>>>下一頁更多精彩“農村法治調查問卷的題目”

『叄』 調查報告 範文

調查報告從外部形式上看,調查報告由標題、前言、主體、結語四個部分組成。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XXX大學在校本科生

在分發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近xx張調查問卷。並由分發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周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側重總結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准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後,是這一群體不同於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

二、問卷情況

這次問卷共發放xx份,收回有效問卷xx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對象。

三、問卷分析

1、經過問卷調查,有x%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佔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預先的想像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佔平均水平地位。

2、關於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於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佔了前兩位,而選擇用於通訊的支出與用於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

四、問題的總結與解決辦法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3)校園法治建設調查問卷擴展閱讀:

調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1、立場、觀點要正確

搞調查研究首先必須要有正確的立場、觀點,才能實事求是地進行調查研究,認識事物的本來面貌,得出合乎客觀實際的結論。

2、調查態度要端正

要想獲得豐富的材料,就要有飽滿的熱情、艱苦深入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3、調查目的要明確

我們進行調查研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掌握實際情況,有助於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方針政策,樹立先進典型,批判錯誤的傾向,使我們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4、調查方法要講究

為了獲得豐富的材料,還要講究調查的方法。

『肆』 大學生道德素質調查報告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報告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

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於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為了了解我們北師大珠海分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道德素質,讓我們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做事,遵紀守法,自我警醒,自我評估。

本人於二OO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三十日的半個月時間里對本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

調查對象涉及校內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的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等。

以下為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表: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

同學們:

大家好!為了進一步了解我校學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狀況和學校德育工作現狀,我們特組織這次問卷調查活動,請您仔細閱讀問卷,並根據您平時所想做真實的選擇。

答案的選擇對您無任何影響,本卷純屬了解情況,調查結果僅供研究之用,請不要顧慮。

對於您的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請在以下選擇題中選擇你認為的最佳選項(選其他的請另外作答)

1、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您會怎麼做?

(A)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B)上前制止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您是否會主動讓座?

(A)假裝沒看見(B)別人不讓我也不讓 (C)主動讓座 (D)說什麼都不讓

3、買東西時,如果售貨員多找了錢,您是否會主動退還?

(A)會 (B)不會 (C)看情況

4、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

(A)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B)總比補考好吧

(C)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D)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5、您對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有何看法?

(A)蠻不錯的,有品味 (B)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C)不是我做的,與我無關 (D)討厭這種事

6、您是否樂於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區服務或公益勞動(如學雷鋒等)?

(A)是 (B)不參加 (C)有時參加 (D)其它_____________

7、您是否每天上網?

(A)是 (B)不是 (C)從不上網 (D)其它_____________

8、您在網上聊天時注意文明用語嗎?

(A)非常注意(B)不太注意 (C)不注意 (D)其它_____________

9、作為一名中國人,您是否感到自豪?

(A)是 (B)沒有 (C)有一點

10、目前我國公民的道德現狀怎樣?

(A)很好 (B)一般 (C)較差 (D)不知道

11、 您認為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2、 您認為自己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3、您認為未來社會更會趨於哪一方向?

(A)法治社會 (B)德治社會 (C)兩者互補 (D)不知道

14、您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 (B)作用在逐漸弱化 (C)沒有任何作用 (D)不知道

15、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您是否認為思想品德比知識更重要?

(A)是 (B)不是 (C)知識和思想品德一樣重要 (D)不知道

16、您認為自己的誠信程度如何?

(A)非常好 (B)差 (C)比較好 (D)比較差

17、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您參加本次調查!

調查結果:

(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

題號

A

B

C

D

1

10

0

10

2

1

1

17

1

3

12

2

6

4

4

8

4

3

5

1

4

5

10

6

6

11

11

2

7

11

9

0

0

8

8

9

2

1

9

15

1

4

10

0

11

9

0

11

2

2

16

0

12

9

0

10

1

13

2

0

16

2

14

8

11

1

0

15

8

0

12

0

16

8

0

12

0

一、道德的含義及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義: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

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2、道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

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

在當今這個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為重要。

特別對於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講信譽,誠實不欺。

同時,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還可以促進學校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誠信觀念,實現依法辦學和以德治校。

甚至對整個國家和社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意義。

二、關於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

1、政治素養:表現為大學生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包括大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政治局勢及經濟形勢的認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

據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較高,對自己的祖國有很深厚的感情,對我國公民道德素質、大學生道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的認識比較客觀,並表示堪憂,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德智兼有的人。

但仍有40%的人認為知識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2、社會公德:體現在大學生應具有的基礎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禮誠信、培養公民意識與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等。

此次調查表的前三題用三個假設性的生活場景題。

亂扔果皮紙屑、公車上的讓座以及購物找零這幾件事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及思想素質的大學生,理應是選「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主動讓座」「會主動退還」。

但是據調查結果表明,有50%的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題中還有5%的人選擇「死都不讓座」,在第3題中10%的人選擇「不會主動退還」!所以,雖然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已經較高了,對於奉獻及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已經有了較強的認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應從細微之處做起。

3、個人道德素質:包括道德價值取向、道德認知、心理素質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

問卷中有一道題: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據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人認為「作弊總比補考好吧」,20%的認為「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從這道題中就可以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於考試作弊問題雖然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仍然因為各種原因作弊過或對作弊表示無奈與認同。

所以,雖然大學生的心理已經趨向成熟了,但是對事物認識的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視。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還設置了一道主觀題——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幾種:還可以;意義不大;了解現狀,利於自我認識;答案設置不是很好……

通過此次調查,以及對調查結果的總結和分析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當代大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關繫到我們個人的素質問題和今後的發展,還關繫到國家、社會的建設。

三、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主客觀原因

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長長期過分溺愛,使當前部分大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四是就業體制的不完善及觀念的落後,阻塞著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侵蝕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社會上流行的功利價值取向影響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比如對於考試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錯的,但為了成績還是會無奈的去做。

二是思想觀念與實際行為的分裂;三是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認識有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四、意見與建議

1、以正面教育為導向

要以馬列主義、 *** 思想、 *** 理論和「 *** 」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樹立正確的觀念

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並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遵循思想道德原則

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

為使大學生的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基礎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

實踐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

社會性原則。

4、家庭、學校、社會、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家庭教育對於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麼有的學生勤奮刻苦懂禮貌,修養好,深得教師的喜愛,有的學生則相反,這很大程度與家庭教育有關。

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中,應作出榜樣,提出要求並嚴加管理。

另外,社會這個大環境也應相應正確輿論導向,並及時樹立典範,只有這樣,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伍』 大學生的法律素養調查報告

摘要:
法律素質作為國家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對國家的法制建設起著舉足輕重
的作用。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
,
大學生法律素質如何直接關繫到未來國家法制
建設的進程。
為此我們對在校大學生法律素質的狀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本次
調查以「大學生法律素質」為主題,通過調查、分析等方法的運用,對大學生的
法律素質進行分析,
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現狀,
並就此提出相應的改善
措施。

關鍵詞:
大學生

法律素質

調查

一、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我們對魯東大學商學院公管系和經濟系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的對象是
在校大學生,調查方式是無記名調查,人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二、調查方式和結果

問卷結果如下:


1
)你生長在
(

)

A.
農村
76%

B.
城市
24%
(2)
違法和犯罪(



A.


23%

B
不一定

31%

C
不能

56%

(3)
在你的經歷中,曾用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么(



A.
用過
25%

B
沒有用過
75%

4
)你是否會通過一些渠道了解國家的法律制度或法制進程(



A
經常會
20%

B
有時會

60%

C
不會

20%

5
)你知道勞動法是何時頒布的嗎(



A
知道
34%

B
不知道

66%

6
)超市的人員要求你被搜身,你會怎麼做(



A
拒絕
80%

B
如果對方度強硬就接受
15%

C
完全接受

5%

7
)如果你參加勤工助學或者工作時,你有意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么(



A


47%

B
沒有
53%

8
)你認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如何

A
非常重要

33%

B
一般

40%

C
不重要

27%

9
)目前我國的法治狀況:

A
已經是法治社會

21%

B
各方面差的還很遠

79%

10
)你覺得將《思想到的與法律修養》作為大學生的公共課程有意義么(



A
意義很大

63%

B
意義不大

29%

C

沒有意義
10%
問卷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對大學生法律素質是有了基本的了解。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同
學對法律的認識程度不同,但總體看來,大學生的整體法律意識不強,法律素質亟待
提高。

『陸』 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3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1

摘要:本次調查以「大學生法制意識」為主題,通過調查、分析等方法的運用,

對當代大學生地法制意識進行了分析,了解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及特點,並對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意識;現狀;對策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貫徹,中國正逐步向一個法治國家邁進,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進程中,公民法制觀念的水平是根本性的、決定性的因素。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法制觀念更需加強。為了進一步了解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的現狀,進行了一次「大學生法制意識的問卷調查」。

一、 當前大學生法制意識的現狀及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狀況,我們在浙江農林大學的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了問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為95%。對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後,我們得出如下結果:

(一)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法律知識知曉程度不高。

在調查中,對「你對自己掌握的法制知識程度的評價」的回答中,只有5.3%的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法制知識程度表示滿意,可見當代大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識認識程度普遍不高,法律知識水平也相對較低。在「你知道我國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調查中,仍有15.8%的學生認為我國的根本法不是憲法而是其他法,可見對這一基礎的法律知識還有學生不太了解,雖然大學里我們學過一些法律基礎知識,但大多數學生都只顧及自己專業的學習而缺少對法律知識的關注,我們說知識是觀念的基礎,沒有足夠的法律知識的積累, 就不可能形成法制觀念,已受到較高水平教育的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卻不容樂觀。

(二)法律信仰不高,沒有形成法律習慣

在調查中,被問到「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只有31.6%的少數有過維權經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缺少踐行法律行為,沒有形成法律習慣。回答「當您權利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時,只有26.5%的學生會想到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大部分學生首先想到的是通過關系來解決,但也有10.5%的學生會採用武力或者是忍氣吞聲。可見,大學生缺乏權利觀念,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更加傾向於通過人際關系來解決問題,這是法律信仰不高的體現,這種靠人際關系的觀念在大學生中普遍盛行,這種扭曲的觀念不利於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建設,這值得我們反思。有些學生甚至會放棄法律武器,採用武力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對法律有所關注,關心中國法制,但對法制現狀缺乏信心

對「在你的印象中,法律與你的生活的關系是」的回答中,有47.4%的學生認為關注時事新聞能感覺到法律與生活的關系和21.1%的學生認為時刻關注法律事件,能感到生活處處與發現法相關,可見大學生對法律還是有所關注,但很少的同學從法律事件中關注法律,只是從一些時事新聞中感受法律。被問到「你認為現在我們國家的普法力度夠不夠?」,有68.4%的學生認為我們國家當前普法的力度還不夠,很少有同學認為普法力度這件事表示無所謂,可以看出,法治社

會是大學生的追求,對國家的法制建設還是很關心的。被問到「你認為我國法律不能有效執行的原因是」, 居然有78.9%的學生認為是由於執法機關執法不嚴,以及一些領導與幹部不守法。可見大學生現在的法制現狀表示不樂觀,官員不守法的風氣影響到了法律的威嚴和人們對法律的敬畏,官員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使得普通民眾失去了對法律的信心。在「你相信法律途徑能夠真正幫你解決問題嗎」的調查中,有57.9%的學生認為只能解決某些事情,甚至31.6%的學生認為走法律途徑只會使問題進一步惡化,可以看出我們學生對法律缺乏信心,在大學生心中法律不是能很好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法制的現狀, 他們對法律缺乏信心,因而很少有人訴諸於法律,可見,大多數人選擇依靠人際關系解決問題和執法機關自身執法不嚴以及官員不守法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法制現狀缺乏信心。(四)對公檢法等執法機關的印象較負面在「對於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執法機關,你的態度是」的調查中,有10.5%的學生不信任,36.8%的學生除非不得已,不跟他們打交道,對公檢法等執法機關的信任度只有52.6%,沒有充分的信任。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這些執法機關不太了解,對這些部門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在「你認為對法律的執行,哪些監督是有效的」的調查中,認為應該群眾監督有效的多達89.5%,而媒體監督與黨委,政府等領導監督的分別為78.9%和57.9%,只有少數人認為執行機關的自我監督是有效的,可見大學生對執法機關內部機關監督表示不滿意和缺乏信心,更加相信用群眾和媒體來監督這些機關對法律的執行。針對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當前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並不樂觀,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法制觀念淡薄,他們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更傾向於用人際關系來解決問題同時對法律的關注程度還不夠,同時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引人思考,要探究其多方面的原因。

二、大學生法制意識提高的對策

(一)健全法律運行機制,加強道德規范建設,創造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

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範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對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齊抓共管,著力構建高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法制教育網路。

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而是涉及家庭、社區以及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的系統而復雜的教育工程,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遠的規劃。因此,需要全體社會共同關注,需要各個環節緊密配合。首先,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必須實施依法治校,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其次,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學校教育,並且注重給孩子良好的熏陶;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系,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政府職能部門則應力所能及地為大學排憂解難,要切實採取可行的措施,優化社會大環境以及校園環境。

(三)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加大普法力度,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要求

學校應當積極拓展法學選修課的開設門類和開設范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宏觀把握,組織大學生看一些著名案例的錄像,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組織學生旁聽法院庭審,親身體驗法院審理各類案件的程序,了解我國的審判制度;組織學生到監獄考察參觀,通過服刑人員現身說法,使學生受到生動且深刻的法制教育;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大學生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掌握訴訟程序,震撼心靈,提高守法意識;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競賽,加大普法的力度,從而逐步培養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四)司法機關應該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

不斷暴露的司法不公問題,司法腐敗現象,領導與幹部自身的不守法,使得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要加強公、檢、法機關的規范化整治,執法機關自身做好表率,加強對腐敗的打擊力度,維護法律的尊嚴,確保司法獨立、司法公正,堅決杜絕「走後門」、「拉關系」等不良風氣,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依法辦事的觀念,增強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任,從而讓大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世界觀,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而不再是以為的依賴人際關系,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治進程的關鍵一環,有利於普法在大學生中的深入。

結語: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其個人的成長,中國的法制化進程具有深遠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他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法律素質如何,關繫到我國法治建設能否順利推進。針對目前大學生普遍缺乏法制意識,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成為了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而且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黨和國家的支持,還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的通力合作,有效調節社會資源,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出一個有利於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的良好環境,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實現良性發展,使青年學子成為一個有理想、負有社會責任感、誠實守信、綜合素質較高、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為社會輸送具有較強法律意識的跨世紀人才,才能促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繁榮與發展,才能實現國富民強的宏偉目標。

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2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報告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20xx年的寒假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級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20xx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 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了解,調查情況如下:

⑴、你生長在( )

A、農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

A、有 18% B、沒有 82%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並不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當其政黨權益受到侵犯時,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類的想法。而在生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中這一現象較為明顯。

⑶、你能區分違法和犯罪嗎?(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 32%

B、缺乏法律知識 40%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並解決現實問題 28%

⑸、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A、經常 12% B、偶爾 74% C、從不 14%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只有12%,即6個人(調查對象為50人)會經常關注國家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14%,即7個人表示自己從不去關注,這表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是非常不夠的,其認為自己只要守法不違法,法律是離自己很遙遠的。

⑹、你知道《勞動法》里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

A、三個月 22% B、六個月 48% C、一年 30%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而在調查中發現,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這一問題與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相關,可見大學生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並不多。

⑺、你認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 42%

C、 一般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運用法律 26%

D、 不重要 0%

⑻、超市的工作人員要求搜身,你會怎麼樣做?( )

A、 拒絕 84%

B、 如果對方態度強硬就接受 10%

C、 完全接受 0%

⑼、假如你的親人欠某基金會的錢無力償還,基金會連同民政局把你的親人抓去關起來,放話拿錢才放人,你會怎麼做?( )

A、 忍氣吞聲,湊錢領回親人 8%

B、 到民政局理論,要求放人 16%

C、 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親人的人身自由權 76%

⑽、當你參加勤工儉學或是工作時,你會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定合同嗎?( )

A、有 72% B、沒有28%

從⑻、⑼、⑽的數據可以發現,依然有少部分大學生不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 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動性。根據調查了解到,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式,大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專業科目的學習上,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鍛煉好各方面的能力,將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費在學法律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的知識上,而且,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學生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求考試過關,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遠見性。沒有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即使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侵犯時,也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調查表明,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目前並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時,才覺得為時已晚。

(3)缺乏實踐性。在調查中,很多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應用,而長時間後,知識便逐漸淡忘,每個非法學專業的專業都開設有《法律基礎》這門課,詳細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知識沒有結合實踐,而最終流於形式。

(二)、教師、學校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除了法律專業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關法律的課程,老師都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歡的專業課書或是課外讀物。只要保持課堂安靜就可以了,也沒有向學生講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學大綱授課,老師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自然也不夠用心。由此,學生得到的法律知識更加縮水了。

(2)課堂氣氛沉悶。法律知識相對於其他學科,比較枯燥,老師一般按大學教學大綱死板授課,極少聯系實際,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課的興趣。

對於大學生而言,學習法律知識有重要的意義,對於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形成正確的信仰起到關鍵的作用。所謂學以致用,只有將學到的東西用實踐檢驗其是否正確,只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才能增加對法律的認識,提高法律意識。

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3

現今社會城市居民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居民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作為現代人,應當具備法律素養,這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條件。然而,實踐中源源不斷的各類大學生犯罪現象,頻頻向我們告示:一年一度的「法制教育」課並未讓學生們真正懂法,傳統的法制教育模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盡頭.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違法犯罪的大學生多數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他們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近年來一升再升的大學生犯罪數據,頻頻向我們告示:校園並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還十分貧瘠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雖然我國高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

對此,我對我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調查的基本方法

對於此類調查題目,我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首先,篩選題目,再分發給各個當地大學校園的同學,再選擇10名同學完成問卷調查,最後再根據同學們的問卷結果作出相應的結論。

調查問卷如下:

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a、電視上48.12% b、報紙上16.54% c、學校的課本上35.34% d、家庭的影響4.51% e、其他 13.91%

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 5.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8% d、5次以下 50.75% e、0次 16.17%

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 c、通過關系解決.15.79%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

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05% 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

(1)、如果你選擇了a,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70% 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

(2)、如果你選擇了b,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40% c、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15.41% d、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38%

10、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

a、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 49.25%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95% c、瞪他一眼,然後換個地方或下車 20.31% d、默默的離開,不敢出聲。3.38%

1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 92.11% b、不希望 7.89%

17、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

a、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08%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於《今日說法》61.65%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26% 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14% e、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2、導致調查結果的原因

可見他們還是很關心身邊的人和事的,一些法律常識大部分同學還是知道的,由於問卷設計的不夠合理,可能誤導了同學們的思想,讓數據不夠真實,此次調查的結果說明,同學們的法律意識比較弱,知識也比較缺乏,從數據上看,同學們都沒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是必然的,並不是法律問題,也有可能受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讓他們認為權利比法律有用。

此次調查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只是臨到考試的時候突擊,應付了事,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大學生不可能有扎實的法律基

礎知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通過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把提高法律意識從自在的行為變為自覺的行為,從而意識到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並把法律當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法律意識是一種較為寬泛的社會意識表現形式,對於大學生來講,法律意識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對實際法律問題的觀點、態度與解決方法,簡單得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法律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對每一個大學生素質修養的必備要求,是能夠懂法運用法律的前提;對實際案例的解決是法律意識高低的具體表現,具有直觀性。

3、對大學生如何提高法律意識的意見

根據此次調查,我們應該看到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加強綜合管理,高等院校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要從根本上抓起,就具體到高等院校對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高度重視及各種有關法律方面的宣傳。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應著重以下2個方面:

1.高校應營造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的學校環境。

2.高校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3.鼓勵大學生觀看有關法律知識方面的書籍或電視節目,能盡量做到普法、懂法,認識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意義。

熱點內容
關於軟體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09 16:30:27 瀏覽:625
反恐主義立法目的 發布:2025-01-09 16:24:34 瀏覽:459
中國婚姻法規定一夫一妻 發布:2025-01-09 16:11:02 瀏覽:862
破壞青苗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9 15:47:27 瀏覽:157
民法典第1編總則 發布:2025-01-09 15:33:45 瀏覽:740
北京淵遠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09 15:06:27 瀏覽:911
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09 15:03:15 瀏覽:100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1-09 14:56:46 瀏覽:741
行政訴訟法關於迴避規定 發布:2025-01-09 14:40:55 瀏覽:142
涉訴信訪法官 發布:2025-01-09 14:40:08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