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的前提條件

法治的前提條件

發布時間: 2024-03-21 17:36:37

Ⅰ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

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高度民主的政治體制、全民較高的文化素養。
建設社會主簡雀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是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攔昌早、高度民主的政治體制、全民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有在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社會中,依法治國才能實現;民主政體是法治國家的根本的政治基礎;社會成員迅亮普遍的文化素養的高低是影響依法治國進程的極為重要的因素。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Ⅱ 實現「法治」的前提是 A.法制 B.德治

實行法治的前提是保證有法可依,,不是法制或者德治。

法治中國,立法為先。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說:「法治通常包含兩重含義,即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首先必須有法可依。這就要求在立法先行的同時,注重提高立法質量,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完善法律部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大法律部門組成的統一整體。

在立法實踐中,各個法律部門的發展並不平衡。有的比較完備,有的相對薄弱,有的還有空白,如行政程序法、機構編製法、部門組織法、財產申報法、預防腐敗法等規范公權力的法律尚未出台。即便較為充實的法律部門,也需要根據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時立、改、廢。

(2)法治的前提條件擴展閱讀:

健全立法體制。充分發揮有立法權的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主導作用,加強人大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法律化傾向,必須健全立法體制。

要充分發揮憲法賦予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立法職能。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大立法工作更加繁重。與外國議會不同,全國人大和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會期較短,間隔較長。

而專門委員會作為常設委員會,可以在人大及其常委會閉會或休會期間,不間斷地開展法案的研究、擬定和審議工作,故國外學者又稱其為「行動中的議會」。同時,專門委員會長期聯系「一府兩院」對口部門工作,由專門委員會牽頭起草法律,更有針對性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中的日期 發布:2025-04-26 17:34:06 瀏覽:397
財經法規第二章重點歸納 發布:2025-04-26 17:30:55 瀏覽:868
中華人民共和合同法60 發布:2025-04-26 17:30:50 瀏覽:815
溫州巿法律援助 發布:2025-04-26 17:28:17 瀏覽:819
合同法中沉默 發布:2025-04-26 17:24:36 瀏覽:436
情趣講道德 發布:2025-04-26 17:16:13 瀏覽:304
法院有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4-26 17:14:34 瀏覽:911
中國進入法治社會 發布:2025-04-26 17:09:15 瀏覽:288
法律援助職工的工作職責 發布:2025-04-26 17:04:44 瀏覽:566
陳印2016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04-26 16:54:13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