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台灣為何發生佔領立法院事件

台灣為何發生佔領立法院事件

發布時間: 2024-03-25 02:08:48

Ⅰ 誰能介紹一下台灣的政體

台灣政治體制

「行政院」

台現行「憲法」規定「行政院」為最高行政機關,故所有行政機關皆直接或間接隸屬於「行政院」,受其指揮監督。如「行政院」各「部、會」的重要決策皆須經「行政院會議」討論議決;行政機關向「立法院」提出的各種法案,皆須經由「行政院」提出;「行政院」及所屬「部、會」皆以「行政院」名義,向「立法院」提出預算案,向「監察院」提出決算案等等。此外,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凡非屬「總統」以及「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等四「院」的職權,都可歸由「行政院」負責。

此外,台「憲法」同時也規定「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方式有三項:

一是「立法院」享有質詢權:「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另「行政院」遇有重要事項發生,或施政方針變更時,「行政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應向「立法院院會」提出報告,並備質詢。

二是「立法院」享有「倒閣權」:「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1/3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果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贊成,行政院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現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三是「立法院」享有法律、預算議決權:對於「行政院」向「立法院」所提出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及其它「國家重要事項」,「立法院」都享有最終議決權。雖然「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的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送達「行政院」10日內,移請「立法院」復議,復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復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應即接受決議。

「行政院院會」,是「行政院」的決策機關,由「行政院」正、副「院長」、各「部、會」首長、「政務委員」組成,「院長」主持會議,並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備詢。根據「行政院組織法」的規定,「行政院」置「秘書長」、「副秘書長」各一人。院內設「秘書處」、「參事」、「訴願審議委員會」、「法規委員會」、「人事室」、「會計室」等,處理幕僚業務。

「行政院」於1948年5月在南京成立。其下屬機構的設置歷經多次演變,至2000年5月為止,有八「部」、二「會」、一「行」、一「處」、二「局」、二「署」、一「院」、十七個「委員會」。

Ⅱ 人的哪些行為,可以用「過度補償」來解釋

過度補償是種來很常見自的心理現象


《一個購物狂的自白》

一個電影叫《一個購物狂的自白》,講的就是女主因為小時候沒有流行的漂亮衣服穿,長大後無法自拔的購物的故事。

總結:因為以前缺的台嚴重了,導致了你現在對於這樣的東西有無限的需求

Ⅲ 為什麼台灣立法院里打群架而警察不去抓

民主政府的立法機構,例如美國國會、台灣的立法院,為了保障議員發言、內提案和表決的自由,容免遭外部勢力的干涉,所以都訂有「言論免責權」和「司法豁免權」條款

意思就是說,只要立法委員走進立法院,他基本上就處於完全自由不受規范的狀態。他可以自由罵政府、罵其他議員、罵社會上其他人或機構,警察不能因為他誹謗或侮辱別人而抓他,因為他在立法院里所有言論都是免責的!
司法豁免權更厲害,這項權利規定「除非立法院通過,否則立法委員享有免責權」,因此即使立法委員本身是黑道大哥、強盜販毒無惡不作,只要他還在立法院一天,警察就不能任意逮捕他

因此,一般情況下,警察是不會進入立法院的,因為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內所有的言論都免責,而警察又不能逮捕委員!

當然,如果真的發生大狀況(如立法委員被打死或打成重傷),還是有維持立法院秩序的人員可以介入的。不過事實上,立法院的打群架多半是做戲成分多,沒有人真的想把對方打成重傷,大家都只是借機上上電視鏡頭、給自己累積些知名度而已。很多時候還會發生兩派的立法委員本來有說有笑,電視攝像機一轉過來,就開始叫罵、拿東西丟來丟去的事情

Ⅳ 台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打架

——李敖真沒看同胞笑話的意思,只是目睹此情此景也真沒法不讓人笑出來。 昨兒台灣「立法院」開著開著會又打起起來了,也數不清這到底是第幾次群毆了,據說最早的台灣「立法院」打架事件由此可上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 對此怪現象中國人看不懂,歐美人同樣看不懂,路透社、美聯社包括CNN均大篇幅報道了最新一次台灣「立法院」打架,稱:台灣「國會」打架事件常有,惡名昭彰;不少「立委」在媒體關注下,越打越起勁,就連食物、鞋子,甚至是椅子都能作為攻擊武器。 台灣媒體和民眾也怨聲載道,言此舉「丟臉丟到國外去了」、「純屬錯誤示範,會教壞小孩。」;而一些致力於「品牌台灣」的人士惟有哀嘆,「立法院」打架的畫面的四海傳揚,讓台灣整體的品牌形象再度倒退十年……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偉人說過的話,通俗易懂;可台灣「立法院」一遍又一遍上演的——「拳頭裡面出民主」,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在翻閱了一些歷史資料,也咨詢了台灣朋友之後,比較統一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做秀。包括那一次李敖帶著防毒面具在「議會」上噴瓦斯也一樣,這一點事後李本人也不否認—— 「那時候台灣選所謂的『總統』,我也是參選人,只得了1.6萬票,明明知道會落選,那為什麼要選呢?可是這個聲音會出來,態度會出來,告訴大家我贊成「一國兩制」……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情?肯定有一個特殊的原因,這個原因是經過老謀深算的。我在『立法院'噴了瓦斯,那個瓦斯頭一天晚上還練習過。」 據台灣媒體回顧:當1985年民進黨「立委」朱高正跳上「立院」主席台,扯下麥克風那刻開始,「立院全武行」似乎就成為了台灣「國會」殿堂永不下檔的重要戲碼。大家有樣學樣,接下來朝野間「立院」攻防戰,也動不動就用肢體沖突來解決問題。也就因為如此,這幾年看「立委」們打架,民眾已經習以為常,檯面上打得你死我活,檯面下雙方握手言和還能吃飯喝酒,講得白一點,議場如秀場,然而最近一兩年雙方卻是越打越真,越打越離譜了…… 我原以為台灣「立委」之所以打架是為了「捍衛選民的利益」,一位台灣朋友告訴我,那是扯淡!事實上絕少有「 議員」是真正為了選民的利益而「戰」;大部分都是 基於黨派的紛爭,在辯論中言語的不和甚至相互揭露私生活導致當事各方惱羞成怒,加上對媒體曝光率的追求,最後索性揮拳相向,包括一些女「議員」都敢揮舞著高跟鞋沖上去「打丫的!」。 民主需要有辯論,需要有爭議,安靜地舉手、機械地按表決器與民主有距離,但民主也篤定不該像台灣「立法院」這般「打」將出來——以一種非民主非理性甚至充滿暴力的方式追求所謂的「民主」,給公眾留下的只有「公權力何在」的疑問。

Ⅳ 台灣王金平事件是什麼回事

王金平關說案,於2013年9月於台灣爆發的政治事件。9月6日,特偵組對外揭露,」法務部「前負責人曾勇夫在任內涉嫌接受王金平的「關說」(從中給人說好話),指示檢察官對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所涉案件的判決不再提出上訴,讓柯無罪脫身。其後,曾勇夫辭職,丑聞焦點指向王金平。
8日,馬英九召開記者會,措辭嚴厲地批評王涉嫌關說「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11日表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王金平當日被撤銷黨籍。同日下午,王金平就司法關說事件造成社會紛擾向民眾致歉。國民黨對王金平假處分提抗告案,26日下午開庭 。台灣高等法院2013年9月30日裁定駁回抗告。

台灣《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認為,馬英九和王金平不和,已是盡人皆知,沒人能否認關說案背後存在的權力斗爭,張景為分析稱:「民主時代有多元力量,大家都在睜眼看著,因此重點不在於是不是政治斗爭,而在於斗爭的過程中,誰能夠掌握更充分的理由,誰更能占據合理性和正當性,誰能贏得更多的民意共鳴。」因此,在政治上一向謹小慎微的馬英九對王金平下重手,一定經過了縝密考慮,他的幕僚首先對「立法院」的重新選舉進行過沙盤推演,對王金平去職後,對「立法院」的掌控應該是有十足的把握。同時,通過批王金平干涉司法獨立獲取正當性、合理性,贏取民意支持。最後,通過下重手,展現從來沒有過的狠勁兒,也向公眾展現馬英九原來不是無能。
《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事件的核心症結是司法關說,靠私人關系走後門早為台灣社會所詬病。《聯合報》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則認為,任由司法關說影響社會風氣,造成民眾對司法喪失信賴,並非台灣之福。
評論還痛斥關說丑聞的重要當事人柯建銘。《中國時報》在社論中批評說,柯建銘「打死不認錯」,沒有一絲道歉或反省,還反咬馬英九當局,根本是是非錯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完全無視柯建銘司法關說的事實,對其進行袒護,也是價值紊亂。

案件爭議

第一, 王金平涉嫌的關說,是一般性的關說還是馬英九所言干涉司法的關說,分歧在哪裡,紅線在哪裡;
第二, 馬英九是否涉嫌對「立法院院長」違法監聽的問題;
第三, 特偵組將監聽內容直接向「總統」報告,是否存在違法泄密的問題。
挺馬一方意見認為,不能再縱容將「關說」變為「關心」,這種和稀泥的做法,不能糊弄了事,必須釐清,否則百姓將做何種觀感?親綠陣營則抓住後兩個問題,猛攻是否違法監聽、是否泄密,但他們對是否涉及關說、干涉司法,避而不談。
這三個焦點背後,還隱藏著三個潛爭議:
第一, 整個事件,到底是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和正義,還是一樁精心設計的政治斗爭?
第二, 王金平在國民黨內是重量級人物,為何馬英九出手如此之重?而且在短時間內展現如此決絕的處理態度,不留迴旋餘地?這等於是和王金平做了最後攤牌。
第三, 如果王金平因此下台,「立法院」會比王金平在任時更好嗎?

熱點內容
未滿十八周歲勞動法 發布:2025-01-04 18:29:10 瀏覽:566
婦女婚姻法第三十二條法律規定 發布:2025-01-04 18:26:22 瀏覽:578
取保候審監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4 18:21:42 瀏覽:51
法治在線綁架 發布:2025-01-04 18:16:16 瀏覽:600
小學生依法治國讀後感 發布:2025-01-04 17:54:08 瀏覽:326
手機銀行轉賬截圖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04 17:44:41 瀏覽:525
法律服務所轉讓協議 發布:2025-01-04 17:08:05 瀏覽:952
收養中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04 17:05:50 瀏覽:426
公司自行清算後法律意見 發布:2025-01-04 16:50:06 瀏覽:374
情事變更原則合同法 發布:2025-01-04 16:35:24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