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和痛苦

道德和痛苦

發布時間: 2024-03-29 21:06:11

A. 做人道德負罪感強讓自己很痛苦怎麼辦

人有正邪兩賦來,隨著源閱歷的增長,體內的正不容邪,邪復妒正,真正的成長就是你選擇後的人生。這個痛苦是沒法避免的,每個人解決的方法不同,道德太好的人要記住,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是錯誤犯太多的人,去佛前懺悔吧,其他還沒有什麼好辦法。

B. 關於道德與情感!~

情感不要超出道德的底線才是真情感,道德以人的情感為依託才是真道德.說白了就是一個限度的問題,辯論中無論占哪一方的觀點都要做到攻下對方的"限",保護自己的"限",那麼取勝就不難了.希望我的拙見對你有所幫助。

C. 試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質

道德(社會學概念)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文名:道德;外文名morality作用:增進幸福;出自《道德經》。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做一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特別要注意乃是從小就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道德的事的定義】

道德的事指的是社會普遍認可的、可以增進人民幸福感、促進社會進步的事。

【詞源】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見,「道」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應屬於世界觀的范疇。

【其他定義】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各種文化中的道德觀

相較於西方文化自古希臘以來把道德視為一個獨立分離的單元(哲學中的倫理學),中國古代並沒有特別把道德領域(Moral)跟非道德領域(Amoral,異於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開來(中文道與德兩字經常並用,對真善美三者亦無明顯區隔):兩者之間界線模糊又經常融為一體(儒家理想的天下觀即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為一例,大體上是受到陰陽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響);希伯來、伊斯蘭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屬於宗教,例如耶和華或安拉或法(印度哲學),並不是獨立的單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灣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屬於傳統習俗,亦非獨立單元。

D. 因為道德不能殺掉給你帶了痛苦的人 所以你就殺死理性和感性的自己嗎什麼意思

就是對方做錯事情,自己希望用世俗的道德來綁架他,但是可能他權利大,擴不怕世俗自己報復的意思沒有實現所以讓自己瘋狂,讓自己變的瘋狂失去理智

E. 按照休謨看法,道德與快樂、惡及痛苦之間存在什麼關系

你好
按照休謨看法,道德與快樂,惡及痛苦:道德是快樂的根本,人無道德,則喪心病狂至惡,
人若道德則快樂,惡與痛苦也是同根,惡及痛苦,痛苦及惡。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望採納。

F. 康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是什麼啊,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康德經典語錄如下: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版中喚權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每當想起這句話時,內心原本被壓抑的美好的情操都會被調動出來 , 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凈化 。

伊曼努爾·康德是世界公認的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整個一生住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出生於德國柯尼斯堡,也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是近代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說深深影響著近代西方哲學。

他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是他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著作。

G.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如果我們遇到了傷害,都有哪些人會痛苦

父母、親人和朋友。
1、父母會痛苦,父母是最希望孩子過的好的人,無私奉獻最希望孩子過的好。
2、親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孩子受到傷害同樣特別痛苦。
3、朋友,朋友友誼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就像家人一樣,孩子受到傷害也特別痛苦。

H. 如何理解"沒有道德感就沒有道德痛苦

道德感既是一種道德的主觀意志,也是一種見諸行為的道德沖動。「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就是行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才是行為」。作為一種主觀形態和沖動形態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質。[1]

得道感
道德感與倫理感一體相關,道德感由倫理感轉化而來,這種轉化的過渡環節,就是倫理的「實體感」內化為個體的「得道感」。道德的真諦是「得道」「,得道」的內涵是對倫理的實體性的分享及其在個體意志行為中的外化,是個體內在的實體性。「得道」是由倫理感向道德感轉化的中介。在這里,道德之「道」一方面由倫理之「理」轉化而來,另一方面,它又揚棄了倫理實體抽象的普遍性而獲得個體內在的實在性。
「得道」,一方面是對倫理之「理」的獲得,對倫理實體的分享;另一方面更是倫理的實體性要求和倫理的客觀意志向道德的主體性確證和主觀意志的轉換。「道」就是個體內在的倫理實體,或者說,是個體性、主觀性的「實體感」;而「得」的方式不是佔有,而是分享。倫理作為一種共體和公共本質,作為「單一物與普遍物的統一」,既包含、統攝單一物,又不讓任何「單一物」或個體占為己有。個體對實體和道德對倫理的「獲得」方式,只能是「得道」。「得道」的要義是獲得倫理的要求,並轉化為個體行為的法,從而使個體獲得倫理的實體性。這些形而上的抽象邏輯,被黑格爾用法哲學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倫理性的東西,如果在本性所規定的個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那便是德。」德,就是在本性中所體現的個體的倫理性格。一個人的行為符合倫理的要求,如果這種「符合」成為一種穩定的性格,那麼就是「德」。所以,「德,毋寧說是一種倫理上的造詣。」
「得道感」就是倫理上的造詣感,造詣感的核心,是「單一物」與「普遍物」、個體與實體統一的感覺。不過,作為一種主觀意志,「得道感」與思維形態、純粹理性形態的道德的區別在於,它是求道、持道、行道的那種沖動。「求道」是「得道」的基礎。「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道德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就是自由,而自由的本質,就是解放。解放的第一要義,就是將人們從自然沖動的束縛和壓迫下解放出來,以獲得人性的自由。
「求道」,就是過有道德的真正的人的生活,使自己從本能壓迫下解放出來的那種沖動。人之所以需要道德,就是因為人身上具有動物性;道德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性中具有善的本根。正如西方倫理學家所說,人性與獸性的區別,在於人有道德;人性與神性的區別,在於人需要道德。道德的可能性與不道德的危險性在人性中共存,於是,「求道」之後,還有要「持道」的意志力。「持道」即對道德的固持,即孟子所說的「不動心」,亦即孔子所說的「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持道」的確證在於「行道」。「行道」才能將倫理的要求外化為現實,也才能使道德的主體得到確證,也才是真正的「知道」和「有道」。「知行合一」就是道德的理論態度與實踐態度和思維形態與沖動形態的統一。「求道—持道—行道」,就是「得道」感的內在結構。

敬重情感
康德認為,道德法則直接受道德意志決定,是道德價值的本質。「行為全部道德價值的本質性東西取決於如下一點:道德法則直接地決定意志。」純粹理性的任務是為人們提供道德法則,純粹實踐理性要將道德法則變成意志的直接決定者,就必須為人們找到道德行為的動力,即意志服從道德法則的內在沖動,這種動力或沖動,康德稱其為「靈魂驅動力」。關於這種沖動的本質,康德與黑格爾的觀點是一致的,即認為這種沖動的本質應當是一種特殊情感。「因為一切稟好和每一種感覺沖動都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所以(通過稟好所遭遇的瓦解)施於情感的否定作用本身是情感。」產生這種情感的理智根據就是對道德法則的敬重。在道德法則的動力之外尋求的動力,都可能使道德成為「無法持久的」和「危險的」偽善。「對於道德法則的敬重是一種情感,它產生於理智的根據,並且這種情感是我們完全先天地認識的唯一情感,而其必然性我們也能夠洞見到。」於是,實踐理性的根本動力,就是對道德准則的「敬重情感」。「這種情感現在也可能稱為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而出於這兩個理由,它也可以稱為道德情感。」
敬重情感是人內在的對道德法則的肯定情感,是意志對道德法則景仰和禮贊的快樂情感。它是由純粹理性向實踐理性的轉化,是人的道德行為的唯一合法的根據。「於是,對於道德法則的敬重是唯一而同時無可置疑的道德動力,並且這種情感除了僅僅出於這個根據的客體之外就不指向任何客體。」µξ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何以可以產生道德沖動而成為實踐理性的動力?「因為對於我們尊重的、卻又(由於意識到我們的軟弱)畏懼的東西,由於更加容易適應它,敬畏就變成偏好,敬重就變成愛;至少這會是獻身於法則的意向的完善境界,倘使一個創造物某個時候能夠達到這一點的話。」所以,在《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後,康德寫下了那句給後人帶來無限啟迪和警示的話:「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增長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人們今天可能對康德將對道德准則的「敬重情感」作為道德的唯一動力的觀點提出許多異議甚至批評,但它至今仍然具有真理性和啟發意義的是:道德感本質上是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而且,這種「敬重情感」推動人們由對道德的理論的態度或道德的思維形態,向實踐的態度或實踐形態轉換。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既是沖動形態的道德,也是實踐理性的根本動力。

義務感
康德如此凸顯義務之於道德的意義,以至認為倫理學「一般地,它也叫做義務論」。道德感與道德沖動的義務感以「敬重之情」為基礎和前提。「倫理義務只有當我們尊其為義務時才成其為義務。說我們有義務敬重,等於說我們有義務去有一項義務……因為人必須先有了對內心法則的敬重心,才可能懂得什麼叫義務。」義務與道德、與德性是一體的,德性是人的行為准則在履行義務時體現的力量。德性指的是意志的道德力量,德性本身不是義務,擁有德性也不成其為義務,但它命令人有義務,伴隨著其命令的一種(只可能由內在的自由的法則所施加的)道德強制。義務產生於對道德法則的敬重,德性是履行義務的力量,義務是一種道德的強制或絕對命令。於是,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絕對命令」的一種道德沖動。義務感與敬重情感一樣,同樣是一種道德情感。
義務不僅與德性一致,而且與沖動一致。黑格爾認為,德、義務、沖動,三者在內容上是相同的。「採取義務的形式、然後採取德的形式的那種內容,與其有沖動的形式的那種內容是相同的。沖動也同樣以這種內容為其基礎。」黑格爾強調,義務的本質不是強制,而是自由,或道德解放。義務限制的僅僅是主觀任性,而不是沖動。「具有拘束力的義務,只是對沒有規定性的主觀性或抽象的自由和對自然意志的沖動或道德意志(它任意規定沒有規定性的善)的沖動,才是一種限制。但是在義務中個人毋寧說是獲得了解放。」義務使人擺脫了對自然沖動的依附,將人從自然沖動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又使人擺脫了個體的偶然性與主觀性,獲得實體性與現象性。「在義務中,個人得到解放而達到了實體性的自由」「,所以,義務所限制的並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義務就是達到本質、獲得肯定的自由。」
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情感沖動,即道德感就是義務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義務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們因獲得「倫理上的造詣」而得「道」;以對道德准則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優美靈魂」和源頭性的「靈魂驅動力」;培育以自我解放為本質和追求的義務意識。[2]

熱點內容
小學生依法治國讀後感 發布:2025-01-04 17:54:08 瀏覽:326
手機銀行轉賬截圖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04 17:44:41 瀏覽:525
法律服務所轉讓協議 發布:2025-01-04 17:08:05 瀏覽:952
收養中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04 17:05:50 瀏覽:426
公司自行清算後法律意見 發布:2025-01-04 16:50:06 瀏覽:374
情事變更原則合同法 發布:2025-01-04 16:35:24 瀏覽:99
刑事訴訟法140條 發布:2025-01-04 16:32:01 瀏覽:847
法官證樣本 發布:2025-01-04 16:09:56 瀏覽:552
最高法院隊伍 發布:2025-01-04 15:48:11 瀏覽:429
老賴大罵法官被拘 發布:2025-01-04 15:44:28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