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形容水
㈠ 《道德經》:上善若水
01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儒家和道家對水的品質都推崇有加,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老子認為,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母,有母親的品格。水有利於萬物,「水德」大公無私,只是奉獻,不求回報,所以水的特性最接近於道。
水的變通與無形,很像一個智者,隨時調整,適應環境,遇圓則圓,遇方則方。以柔克剛,水滴石穿,水是最柔軟的,但也無堅不摧。
老子把水看作最好的東西,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樣東西來描寫「道」,最適合的應該是水。
02
老子用水描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表現在外好像是無為,事實上沒有什麼做不到。
「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幾」是接近的意思,水接近於「道」,卻並不等於「道」。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本源,沒有「道」就什麼東西也不會存在,水也不會存在。
譬如水總是居於卑下之地,而「道」對萬物無所不容,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好惡的問題。所以水接近於「道」,而不等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總結水的七善。
03
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水總是向下流,這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
人擇善地而居,環境優雅,鄰里和諧,確能身心愉悅。人擇善位而處,德能配位,高低適中,著實穩妥坦盪。
04
空虛靜寞,深不可測,善淵也。一個水潭,表面風平浪靜,裡面深不可測。「心善淵」,即內心平靜,不表露自己的意向。
王陽明心學要義是要修煉強大的內心,他曾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人常說心如止水,保持強大的定力,不隨波逐流,不攀權附貴,不為榮辱而動心,確為高人一等。
05
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水利澤萬物而不求回報,這是最高貴的品格。
這是一種大愛的思想,對諸多生命的呵護,萬物一體,民胞物與,這一點與「道」最接近。
06
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
「信」即見證,水可以印證,它進入圓的地方會旋轉,進入方的地方會折彎,塞住水源水流就停止下來等。
水的適應和權變,忍耐與包容,是值得人類學習的。
07
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水可以洗滌一切臟東西,城市的灰塵和污濁的空氣,一場大雨之後一切如新了。
水平面代表一種標准,可以分高下。所以說,水是治理的能手,水能改善一切,包括骯臟的和堅硬的東西。
08
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水的形狀決定於容器的形狀,圓的、方的、扁的甚至是不規則的,形式多樣而不單一,水是可塑型最強的物質。
水中月,鏡中花,水平面也可以作為鏡子,是牛頭、馬面還是人臉,一照便能看清其本來面目。
人也應該學習水的這種能力,能曲能伸,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當然不能理解為見風使舵,像變色龍一樣,那就是品質問題了。
09
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水在冬天凝固,春天結冰,什麼時節應該缺水就缺水,應該多雨水就多雨水,配合時節,把握時機。
人也一樣,該干什麼就干什麼,少時勤學多學,中年事業成就,老年頤養天年。
要順勢順時而為,不能不管不顧,逆潮流而為,逆能力而為,逆運勢而為,那樣會碰的頭破血流。
人如果能達到蘇轍所註解的「七善」的境界,根本不用去和別人爭什麼,可以無憂無慮了!
㈡ 道德經中多次提到水,那水究竟蘊含了哪些哲理
道是什麼?怎麼得道?這是老子的《道德經》所闡述的核心內容。在講道的過程中,老子運用了「水」這個載體來說明自己的思想: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里,大眾最熟悉的提到水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看來,符合大道的人就像水一樣,善於幫助萬物,但從來不與萬物爭長論短。
㈢ 在《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水具有多種品德
在《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水具有的品德:
一、利萬物而不以為意。
1、原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2、解釋:意思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二、以柔克剛順勢而為。
1、原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能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2、解釋:意思為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因為不管用什麼都不能代替它。
三、潛移默化的作用力。
1、原句: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解釋: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騰越穿行於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益處。「不言」的教導,「無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趕上它的了。
(3)道德經形容水擴展閱讀:
《道德經》的普世意義: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當今的社會上,壓力在不斷的增加,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的加快,但是滋養我們心靈的場所特別少,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指引靈魂的燈塔,那就是《道德經》。
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持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里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
㈣ 道德經中關於水的七種狀態描述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道德經第八章上善如水裡關於水的七種形態,也叫七德的論述
㈤ 道德經形容水的詞語
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