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層面
Ⅰ 道德建設從哪四個層面進行
1、要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領道德追求。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和改革開放的歷史已經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
2、要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盡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給我們每一個公民提出了行動准則,是新時代中國人民共同遵守的價值規范,承載著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共同的心靈願望與精神追求。
3、要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和諧協調的人倫關系,「為公」「為群體」的整體主義觀念,孝老愛親的傳統家風,「民本主義」「重民」思想以及「見利思義」「先義後利」「義然後取」的義利觀等思想,對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4、要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體現。時代精神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在文明創建活動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優良品格。
(1)道德層面擴展閱讀:
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著眼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密團結在一起。
在全民族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持續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
Ⅱ 道德內在結構是由哪三個層次組成
我們實際上把古代傳統道德理念區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是「本體」層次,實際上是對倫理道德的最初根源和最高理想的抽象認識,包括道、德、王、聖四個最基本的范疇.無論道家還是儒家或佛家,「道」無疑是最高的范疇,天道、天理成了萬有的根源和原則.「德者,得也.」「德」即是「性」,即是「心」,都根源於天道或天理,因此「道」、「德」二者構成了中國倫理道德的根據本體.「王」和「聖」分別指向目標本體的內聖境界和外王境界.在政治哲學和倫理上,國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就是實行「王道」而非「霸道」,而作為個體的道德人格理想自然便是成為「聖人」.
第二是「工夫」層次,是對社會禮教和個人德性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包括「禮」和「仁」這兩個最基本的范疇,其各自又分別在知行兩個方面涵括諸多具體的德行概念.《禮記》雲:「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宋代李覯講得更為明確:「夫禮,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聖人之所以治天下國家,修身正心,無他,一於禮而已矣.」(《禮論·第一》)「禮」可以說是整個古代社會治理的最高准則和群體生活的最高原則,是古人對維持群體秩序與人際和諧的文化創造.至於忠孝、廉潔、謙讓、直恕、正義等等,都只是對「禮」的原則和精神的一種遵循和具體體現.而「仁」則是立足於個體的道德完善和境界超越.「克己復禮曰仁」,自孔子第一次把「仁」從「禮樂」文化中獨立出來,它就成為人的道德踐履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到宋明理學家更把「仁」提升為人格的最高標准.程顥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因此,「仁」就是個人融貫宇宙敗凱萬物、天下國家於自我的最高原則和理想境界.
第三是「本體-工夫」層次,這是對由工夫實現本體過程中的基本原則的把握.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之間的關系,通常認為,仁為至德,而其餘四德是對仁德的體現.正如程顥所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顯然,他把五者看做同一層面或同一維度的道德范疇,這一看法一直延續至今.事實上,從上面的結構圖示來看塵陵,「智」和「信」並不是什麼具體的德行或一般的倫理原則,因為它們並沒有什麼具體的道德內容,然而卻是所有具體的道德認識和行為之所以能夠成為道德的必要條件,而其自身卻是無條件的.「智」或者「明」就是道德主體對道德情境的認識與判斷,是對道德行為的選擇,簡單說就是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和選擇.沒有這種能力就無法實現道德;沒有這種判斷和選擇,任何行為都不能構成道德行為.而「信」或者「誠」則是道德主體對道德認識與實踐的一種確信,表現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始終如一;沒有這種「誠」與「信」,就不是真正的道德,而只能是一種偽道德,一種最大的惡.這一點在《中庸》里說得非常明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可以說,「誠」、「信」是一切原則的原則,是一切倫理道德的根本原則,相當於康德意義上的絕對命令;從本體之天道的角度看,是「誠」是「明」,從工夫之人德的角度看,是「信」是「智」;歸結起來說,就是「中庸」的原則,「中和」的原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的察兄喚這幾句話充分揭示了以「誠明信智」為內容的中和中庸原則之體之用:既是宇宙的根本法則,又是一切德性的最終根據和最高理想,更是一切道德實踐工夫的最基本的原則和衡量一切德行真偽的最終標准.
Ⅲ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層次性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層次性:
因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所以,重視其層次性具有重大的意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層次性是指: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境界或者道德品質有高有低,參差不齊,而且道德價值取向呈多元化,這就要求我們立足現
實,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先導性與層次性結合起來,將長遠目標與現階段任務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要從最基礎的層面抓起,從根做起。
1.關於思想建設方面,我們要在全民族范圍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教育,而這與人們利益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並不是相悖的,這反而有利於增強我們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等。
2.社會主乂思想道德建設的層次性還表現在道德建設的層次性上,道德建設的內容是廣泛的,具有層次性,主要表現在一下三個方面:
社會主義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它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文明相伴相隨;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另一重要范疇,更是取得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勝利的突破ロ;集體主義道德建設,它屬於較高層次的道德規范,這也是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先導性相致的。
3.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層次性還要求我們要因地制宜。由於我國的人口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而且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傳統文化,因此,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元化的指導思想、奮斗目
標、基本任務等做好全面部署,考慮到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關注那些當地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和難點問題,點面結合,促進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4.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層次性還體現在標準的選擇上。我們在堅持一元化的標准前提下,同時也要允許多樣化的標準的存在。因為多樣化標準的存在並不會妨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地位,反而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相結合。只有堅持一元化指導和多樣性相結合,才能使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向一元化的最終目標趨同。以上供參考。
Ⅳ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一個核心,即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一個原則,即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五個基本要求,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三個建設領域,即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一個總目標,即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人際關系。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包括, 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包括哪三個層次?
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體系也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它由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主義勞動態度、愛護公共財物旦碼、熱愛科學和堅持真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五條道德規范,義務、良心、榮譽、幸福四個道德范疇及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社會主義人道主義三個特殊領域的道德要求所構成。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同學你哪個班的 我是沈衛星
如何建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努力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那麼,與發展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應該根據什麼來構建,它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呢?我認為,新時期道德建設最根本的出發點應是對時代主題和當代中國所處歷史階段的性質、發展現狀的准確把握,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要與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和本質要求相適應。道德作為一種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經濟基礎決定的。離開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關系,道德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所有制結構來講,公有制居於主導地位,就上層建築的性質來講,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因此,構建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社會大力提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具體講,就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為基本內容,構築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在這一體系內,要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奉獻、公而忘私、舍己為人等作為最高層面的道德要求,在全社會進行倡導、弘揚,通過先進分子的身體力行而使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如果不用這些高標准來引導和示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失去方向,那些基本的道德要求也將無法保證。
二要與中國的現實國情相符合。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種道德,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一致起來,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較低,經濟文化相對落後,還有不少文盲半文盲。這樣的現實國情決定了新時期道德建設必須具有層次性,既要高揚道德理想主義的旗幟,又要照顧多數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把先進性的要求同廣泛性的要求結合起來。當前,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實實在在地從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入手,擬定出與人們思想認識水平相適應,具有現實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能對人們的行為起規范作用的道德准則。具體說來,就是亂伏要在全社會鼓勵支持一切有利於解放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於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惡、弘揚正氣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於履行公民權利與義務,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三要充分體現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發展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這必將最大限度地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新時期道德建設必須適應這一深刻的體制變革,使人們的道德觀念盡快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構建與社會主義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要以「三個有利於」為標准,堅持義利統一的原則,堅持效率與公平相兼顧原則、堅持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相一致原則,做到有「破」有「立」,「破」「立」結合。一方面,要敢於沖破舊道德的樊籬,破除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頭腦中形成的保守、嘩遲攜封閉、僵化的道德觀念;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競爭、平等、開放、創新、公正等道德觀念,使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適應市場運作機制,有效地發揮其對市場的導向、規范和升華功能。
四要以揚棄的態度繼承中國優良傳統道德。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道德傳統,曾創造了輝煌的道德文化,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新時期道德建設並不是高樓萬丈平地起,而是要在揚棄、改造與創新的基礎上對傳統道德進行繼承和吸納。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道德規范體系,就整體而言是有時代烙印和歷史局限性的,但其中不乏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內容,如誠信、謙敬、禮讓、持節、明智、知恥、節制、廉潔、勤儉等,這些傳統美德,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歷經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可作為調整現代社會人際關系及規范行為的遵循。對待這些傳統道德精華,我們應該大力繼承,並根據時代要求賦予其新的內涵,使其煥發生機。當然,傳統道德精華和糟粕並不是板塊結構或機械地拼湊在一起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揚棄的過程是以億萬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為取捨標準的。
五要以開放的心態吸收人類社會一切優秀道德成果。世界上很多國家在道德建設上都非常重視學習和借鑒他國經驗。我國新時期道德建設也必須注意吸納各國各民族道德中的文明成果,洋為中用。例如,西方道德對個人價值和自由的尊重,剔出其個人主義的因素還是很有價值的。它反映了市場經濟的一種客觀要求,而這方面正是中國傳統道德所缺乏、計劃經濟時期也重視不夠的方面。又如,西方市場經濟道德比較強調公平競爭意識,要求人們在統一的規則下開展各種交易活動,這也恰是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的不足之一。對這些我們都要很好地學習和借鑒。吸收世界優秀道德成果要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崇洋 *** 思想,要用批判的精神進行辨別和審視,對西方頹廢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堅決摒棄。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是( )
A為人民服務
集體主義是原則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法律體系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系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法律體系是內在心靈與外在客觀的區別與聯系!
Ⅳ 禮的道德范疇主要包括哪三個層面急
倫理學視角的禮儀,是指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以風俗、習慣、傳統的形式固定的道德行為規范.具體地分析禮儀的道德功能,可以概括為三個基本方面,或者說是三種實現形式:
以禮「引」德:禮儀作為一種基礎性的行為規范,可以「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在「仁、義、禮、智、信」這些基本的道德規范中,禮是很重要的范疇;在人的行為規范中,禮儀是最起碼的、基礎性的規范.「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人而無禮,焉以為德」.(揚雄:《法言·問道》)不學習禮,就無法立身處世;如果人沒有禮,就談不上道德修養.從人的一生來看,最初接觸的行為規范就是「禮」和「禮儀」.人出生後,首先教給他的是簡單的禮儀知識和規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謙遜、禮貌;在儀態儀表方面,要端莊、調和、文雅.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課.此後,人們才學習善良、寬容、誠信的道德規范.這就是以教「禮」為基礎,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逐漸成為有道德的人. 以禮備棚「顯」德:禮儀作為一種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顯現」人們的道德水平.禮儀可以展現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從他的儀態和行為中,體現出對「禮」的價值的認知水平和對「禮」的執行的修養程度.從「禮」和「禮儀」的關系看,實際上是一種本質和現象的關系.「禮」是道德精神,「禮儀」是道德行為,「禮」是「禮儀」的內在本質,「禮儀」是「禮」的外在表鄭滾巧現.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總是通過「禮儀」來顯現「禮」的修養,顯現一個人的內在的道德素質.人的道德素質是沉澱在內心世界的,但是,它可以通過人的禮儀行為表現出來.所以,觀察一個人的儀態儀表、行為舉止、語言文字,往往可以了解他內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認識、道德傾向和倫理精神,從而評價他的道德水準和修養程度. 以禮「保」德:禮儀作為一種操作性強的道德規范,可以「保證」道德原則的實施.禮儀這種規范和准則的操作性很強,可以用語言、文字、動作進行准確的描述和規定.禮儀是待人接物的道德規范,也是保證「禮」的實施的基本條件,「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禮記·冠義》)禮的開始,就是要體態端正,面色和悅,語言流暢,做到這些,禮就具備了.「禮」和「禮儀」的關系,也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所以,我們選擇適合「禮」的內容的「禮儀」,就可以貫徹「禮」的精神;選擇適合道德原則喊鍵的「禮儀」,就可以把道德原則的要求按照「禮儀」的方式組織起來,落實到人們的行動上.通過禮儀教育和訓練,可以幫助人們增強內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確的行為准則,在社會交往中進行標准化操作,從而保證道德原則的實施. 禮儀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它能引導人們的道德修養,顯現人們的道德精神,保證道德原則的實施.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發揮好禮儀的道德功能?首先,要弘揚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有「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揚.我們要拋棄那些落後於時代的繁文縟節,保留有普遍意義的禮儀習慣,吸納有積極意義的待人之禮.其次,要健全現代的禮儀體系.構建現代的禮儀體系,要堅持民族性、世界性和時代性相結合的原則.我們應當繼承民族傳統禮儀中具有恆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的內容;吸收國際禮儀中具有積極作用和進步意義的內容,同時還要面向現代化,增加一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反映時代精神的內容,綜合成一個新的科學的體系.再次,要納入國民教育的過程.禮儀屬於社會公德的范疇,涵蓋了社會上一切人的行為,是每個公民都應該掌握和遵守的.因此,要把禮儀教育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從孩子抓起,貫穿於終身教育的各個階段,使每個人都成為懂禮儀、通禮節、講禮貌的好公民.總之,要切實加強禮儀建設和禮儀教育,充分發揮禮儀的道德功能,在全社會樹立學禮儀、講禮儀的風尚,營造文明的氛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Ⅵ 道德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其實道德一定程度上來說屬於主觀層面,不是客觀的。
Ⅶ 道德層面和道德制高點,有什麼不同!
道德層面和道德制高點,有什麼不同:
道德層面是指道德的范疇。
道德的制高點是指道德的最高境界。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Ⅷ 道德范疇包括哪些
道德范疇包括哪些
1、道德范疇的基本定義
道德范疇是倫理學中的一些較大的基本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進行道德修養和道德評價經常涉及的概念。
道德范疇一般是成對的。
道德范疇有些也是其他學科或論域的范疇,例如,權利與義務、動機與效果等等。
2、道德范疇的邏輯順序
①善與惡;(善是最高范疇,基準點)
②權利與義務;
③正義與邪說;
④公正與偏私;
⑤良心與惡意;
⑥仁愛與殘忍;
⑦動機與效果;
⑧光榮與恥辱;
⑨誠實與虛偽;
⑩勇敢與懦弱;
⑾勤奮與懶惰;
⑿節儉與奢侈;
⒀恰當與 *** ;
⒁睿智與愚昧;
⒂謙虛與傲慢;
⒃幸福與痛苦;(幸福是終極范疇,落腳點)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運攔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羨逗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禮的道德范疇主要包括哪三個層面?急
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
以禮「引」德:禮儀作為一種基礎性的行為規范,可以「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
-
以禮「顯」德:禮儀作為一種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顯現」人們的道德水平。
-
以禮「保」德:禮儀作為一種操作性強的道德規范,可以「保證」道德原則的實施。禮儀這種規范和准則的操作性很強,可以用語言、文字、動作進行准確的描述和規定。
禮學
是自古及今一切關於禮的學術活動的總稱,是以禮為研究物件的一個專門的學術。從內容方面看,禮學跟中國傳統的哲學、宗教、政治、道德等學術互相交叉,互相滲透,同時又相對獨立,具有獨特的基本范疇和自成的體系。對中國傳統的經學或儒學而言,禮學是它們的核心組成部分,但是從歷史的實際情況看,禮學又不完全局限於經學或儒學。
同性戀是情感范疇還是道德范疇呢?
情感范疇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在 *** 、心理、情感上的興趣主要物件均為同性別的人,無論這樣的興趣是否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那些與同性產生愛情、 *** 或戀慕的人被稱為同性戀者。同性戀經歷了由「犯罪」到「寬容」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歷史的進步意義。
正義感屬於道德范疇嗎
正義感屬於道德范疇。
正義感作為人的一種高階道德情感指追求正義、不僅有利於個人實現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獲得更多的道德自由。
而且有利於團結他人、維護正義原則、實現社會公正,促進社會穩定有序的發展。
國學包括哪些范疇?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原指國家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指學問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它興起於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國大陸,文革結束後思想學術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擴大,1980年代後「國學」復起至今。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兄悄賣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
國粹派鄧實稱:「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
階級包括哪些范疇?
階級是在生產關系中處於不同的地位的人們的集團,其中一個集團由於佔有生產資料因而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不同的標准可分為不同的種類:貴族階級與貧民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
職業責任屬於道德范疇還是法律范疇?
一般情況下屬於道德范疇,但是一旦危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觸及到法律規定事項,那麼就可能上升到法律范疇。
人性是倫理道德范疇嗎
子曰的是德,不是人性。人性在道的層面。懂不?
經濟學是科學,只能以理性為起點。以人性為起點的是社會學。
Ⅸ 道德有哪些基本內容
(一來)價值:就是指真、善、美源等內容,這是道德中最高層次的內容,這也是評價人們意願和行為的最高標准。當然,這些價值都有相應的附屬理論的證明和支持。
(二)原則:這是僅次於價值的評價標准,它體現價值的內容,但又更具體化。比如為人應當誠實,這就是一個原則。人為什麼要誠實呢?從道德上說,因為這是善的、美的和正義的等。這一原則的正當性是在價值中得到證明的。
(三)規則:這是評價人們行為和內心活動的最直接的標准,它又是原則的具體化。比如,不要說謊,這是一個規則。人為什麼不要說謊呢?因為道德原則要求人們誠實,說謊是不誠實的。在這里規則延伸了原則。
(四)感覺和態度:這個層面已經直接與人們的內心活動以及行為相聯系,它是人們對道德價值、原則、規則的感性認識,或者說它是人們道德情感層面的東西。前面三個層次作為調整形式還可以說相對獨立於主體之外,而感覺和態度則是與主體聯系在一起的。
但是,這種感覺和態度又構成了道德體系的一個部分,因為沒有人們一定的道德情感,一定的道德價值、原則、規則就沒法在社會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