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評論人民日報

依法治國評論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6-14 04:49:13

① 怎樣理解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人民日報發表過評論員文章,闡述了這個問題。
幹部是「執行人」,各級版領導幹部是科學立法、嚴權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是法治建設的「責任人」,能否真學真懂真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依法治國的方向、道路和進度。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領導幹部帶頭落實的成效至關重要,如果領導幹部能帶頭遵紀守法,就能對公眾產生巨大的感召力,相反就會形成「破窗效應」,致使黨紀國法成為「橡皮泥」、「稻草人」,依法治國將淪為空談。扎實有效推進依法治國,各級領導幹部就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真正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② 怎樣理解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是歷史的深刻啟示。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都較好地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相反,一些國家陷入這樣那樣的「陷阱」,沒有順利邁進現代化門檻,很大程度上與法治不彰有關。

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不少國家沒能解決好法治和人治的問題,沒能跳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人治怪圈。從我們自己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既吃過破壞法治的苦頭,也嘗到了法治昌明的甜頭。

歷史深刻啟示我們,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要保證國家統一、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秉持法律這個准繩、用好法治這個方式。

全面依法治國是現實的迫切要求。當前,中國正經歷空前深刻的社會變革。要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保持穩定的秩序,在各方競逐的市場領域維護公平的規則,在意見碰撞的觀念世界堅守文明的底線,必須織密法治之網、強化法治之力。

「以律均清濁,以法定治亂。」只有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才能順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全面依法治國是長遠的戰略謀劃。現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5年時間,只有靠法治,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我們黨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定不移厲行法治,一個重要意圖就是為民族復興籌、為子孫後代計、為長遠發展謀。

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治國事關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應該從這樣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高高揚起依法治國的旗幟。

(2)依法治國評論人民日報擴展閱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豐富內涵,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認識和把握。

一是奠定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三大基石」。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這三句話,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力量、制度基礎、理論指導,實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是實現總目標必須牢牢把握的最根本的東西。

二是構築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五大支柱」。這就是形成五大體系,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這個「4+1」組成的五大體系,涵蓋了法律制定與法律實施、法治運行與保障機制、依法治國與從嚴治黨等各個層面、各個環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具體展開和有力支撐。

三是設計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施工方案」。這就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必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整體謀劃,在「共同推進」上著力,在「一體建設」上用勁,更加重視法治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更加重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治中國的新航標——怎樣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③ 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什麼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這一總目標,是貫穿全會精神的一條主線,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為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只有準確把握這一總目標,才能把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3)依法治國評論人民日報擴展閱讀:

准確把握總目標,就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堅持和拓展。在這一根本性問題上,必須樹立自信、保持定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去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④ 10鏈24鏃03鐗堜漢姘戞棩鎶ャ婂疄鐜頒緷娉曟不鍥界殑鍘嗗彶璺ㄨ秺銆

鎹涓鍥戒箣澹般婃柊闂誨拰鎶ョ焊鎽樿併嬫姤閬擄紝10鏈24鏃ュ嚭鐗堢殑浜烘皯鏃ユ姤鍙戣〃紺捐猴紝棰樼洰鏄銆婂疄鐜頒緷娉曟不鍥界殑鍘嗗彶璺ㄨ秺銆嬨
銆銆紺捐鴻達紝紺句細涓諱箟鐜頒唬鍖栧緩璁撅紝紱諱笉寮娉曟不鐨勫紩棰嗗拰瑙勮寖;涓鍗庢皯鏃忕殑浼熷ぇ澶嶅叴錛岀諱笉寮娉曟不鐨勪繚闅滃拰鏀鎾戙傚垰鍒氶棴騫曠殑鍏氱殑鍗佸叓灞婂洓涓鍏ㄤ細錛屽¤閫氳繃浜嗐婁腑 鍏變腑 澶鍏充簬鍏ㄩ潰鎺ㄨ繘渚濇硶娌誨浗鑻ュ共閲嶅ぇ闂棰樼殑鍐沖畾銆嬶紝榪欐槸鍔犲揩寤鴻劇ぞ浼氫富涔夋硶娌誨浗瀹剁殑綰查嗘ф枃浠訛紝蹇呭皢鏈夊姏鎺ㄨ繘渚濇硶娌誨浗榪涚▼銆
銆銆紺捐哄己璋冿紝鍏ㄤ細鏄庣『鎻愬嚭浜嗗叏闈㈡帹榪涗緷娉曟不鍥界殑鎸囧兼濇兂銆佹諱綋鐩鏍囥佸熀鏈鍘熷垯錛屾彁鍑轟簡鍏充簬渚濇硶娌誨浗鐨勪竴緋誨垪鏂拌傜偣銆佹柊涓炬帾錛屽洖絳斾簡鍏氱殑棰嗗煎拰渚濇硶娌誨浗鍏崇郴絳変竴緋誨垪閲嶅ぇ鐞嗚哄拰瀹炶返闂棰橈紝鍚戝浗鍐呭栭矞鏄庡gず錛屾垜浠灝嗗潥瀹氫笉縐昏蛋涓鍥界壒鑹茬ぞ浼氫富涔夋硶娌婚亾璺錛屼互寤鴻句腑鍥界壒鑹茬ぞ浼氫富涔夋硶娌諱綋緋諱負鎬繪姄鎵嬶紝鍦ㄦ硶娌昏建閬撲笂鎺ㄨ繘鍥藉舵不鐞嗕綋緋誨拰娌葷悊鑳藉姏鐜頒唬鍖栵紝涓哄緩璁炬硶娌諱腑鍥借屽嬫枟銆
http://news.sina.com.cn/o/2014-10-24/070031037778.shtml

⑤ 為什麼說沒有憲法法律的權威,依法治國就沒有了前提

人民日報進行了權威闡釋:在去年12月13日那一期

法治首先是憲法之治。依法治國的「法」,指的是以憲法為核心由各種法律規范組成的完整法律體系。其中,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整個法律體系的核心。我國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據憲法制定的,都是對憲法精神、原則和制度的具體化。因此,依憲治國不僅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之義。

我國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規定了國家公權力的組織體系、職責許可權和行為標准,確立了國家權力的分工和相互監督機制。依憲治國,就是要按照憲法的要求,規范國家公權力的良好運行,加強對公權力的有效監督。由於憲法的許多規定主要是依靠國家機關去執行的,因此強調依憲治國,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學好憲法,熟悉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嚴格依照憲法辦事,真正把憲法作為根本活動准則。

「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只有做到這三個「善於」,才能真正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不斷優化依法執政基本方式,更好地提升黨的執政能力。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核心在理念,關鍵在能力,重點在落實。一方面,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提高能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另一方面,我們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憲法的至上地位,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從憲法出發,我們就會走上建設法治國家的通衢大道;以憲法為基石,我們就能獲得黨和國家興旺發達的蓬勃偉力。

⑥ 關於人民日報談"權大於法"法治不能卡在"最後一公里"事件的介紹

依法治國的根基在基層,能不能讓法治獲得每個人的真誠信仰,關鍵看基層生態的這「最回後一公里答」能不能打通。

是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還是用非法治的方式積累、激化矛盾,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選擇。一手抓當前,一手抓長遠,基層法治生態的改善更是一個需要韌性堅持、久久為功的大工程,在這方面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⑦ 人民日報:政府不守法,如何讓公眾守法

網搜信息,確實有評論過。地方政府有必要深刻反思,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不要辜負法律賦予的重任,不要辜負中央依法治國戰略。古語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總是依靠中央強制。地方政府應該有自覺性。

⑧ 什麼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法治傳統的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有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建立不起來。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體現的是「為子孫後代計、為長治久安謀」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意義:

從理論層面講,世界上從來沒有脫離政治的法治。每一種法治形態背後都有一套政治理論,每一種法治模式當中都有一種政治邏輯,每一條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種政治立場。我們要堅持的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發展的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的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

從實踐層面看,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是我們黨的高度自覺,也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我們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不是別國的憲法;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首先就要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在這里,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員: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熱點內容
辱罵毆打法官尋釁滋事 發布:2024-06-23 09:40:20 瀏覽:367
法院申請非法 發布:2024-06-23 09:04:47 瀏覽:985
個人法律咨詢協議 發布:2024-06-23 08:52:05 瀏覽:560
注會經濟法2018公司法 發布:2024-06-23 08:14:44 瀏覽:763
道德春聯橫批 發布:2024-06-23 07:53:42 瀏覽:342
2018法律碩士報名時間 發布:2024-06-23 07:26:02 瀏覽:468
二手房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6-23 07:06:04 瀏覽:959
民營法律援助 發布:2024-06-23 05:54:17 瀏覽:252
國際經濟法的導師 發布:2024-06-23 05:54:17 瀏覽:691
法點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4-06-23 05:34:13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