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例子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例子

發布時間: 2024-06-20 16:50:32

⑴ 怎樣辯論「法律比道德更重要20分送上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一、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道德往往並不立即對本人有利,如見義勇為,如隨地吐痰。特別是在一個人與人都不熟習的環境里,道德之柔性更是明顯。法律是剛性的,在嚴格執法的情況下,無論什麼人,無論是在你家鄉還是在北京上海乃至美國,只要違法必然被懲處。因此,絕大多數人在法律面前都會謹小慎微的,都會遵守。因為他知道,否則有牢獄之災。

二、犯罪的人之所以犯罪,並不是他缺乏道德。犯罪和道德並不屬於同一個范疇。如果沒有法律,缺少道德的人,會發展得更壞。

三、一個所謂缺乏道德的社會,只要有法律存在,就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從古至今,從沒有隻有道德而沒有法律的社會。即使原始社會,也存在原始習慣,法學界稱之為:習慣法。

四、說法律比道德重要,並不是說沒有道德的社會會長治久安。並不是說,我們的社會可以不需要道德。良好道德的存在,將有助於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⑵ 辯論賽法律比道德更重要的實例

法律是復最低的道德,也即製法律是保障道德底線的最後防線,從這一點來說可以找出很多法律比道德重要的事例,簡單舉以下幾個例子:

一、關於人治和法治。我們知道,單純靠道德約束是不可能形成一個民風淳樸的社會,而是必須要法律的制約,讓人心存畏懼,同時光靠道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妥協性,標准也是因人而異很難把握,而法律的標准相對比較穩定和確定。

二、道德是不具備強制力的,對於某些人來說,特別是某些紈絝子弟,所謂的道德對他們基本無任何約束力,妄談道德的話,其實猶如期待人人都成為君子,這也是違背辯證法的,所以對於這些頑固分子,是必須靠法律制裁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可以為道德所感化。

三、道德地位較高,是基於社會共同性產生的,但社會總需要一條底線,比如真善美的最低標准,比如做人的最低標准等等,這些從道德上基本無法體現,容易讓生活價值觀出現混亂,這就需要有一條絕對的紅線讓人無法逾越,那就是法律。

初步思路,可以繼續探討~

⑶ 道德與法律哪個更重要辯論

從理論上來說是法律重要,可是我們國家畢竟不是西方國家。我們學會計會學一些法律知識,據我所知,在我們國家法律不外乎人情。但美國(別鄙視我)不一樣,從來不講人情。就算全國人民反對,也要按照法律執行。以前就有一個例子,有一個男的,殺了他的孩子與老婆,但是警方無法找到證據,盡管知道是他殺,也只有把他放了,當時在美國引起了轟動,許多人遊街要求政府將其逮捕,可是政府還是放掉了他。因為沒有證據。法律要求有證據才能將其判刑的。但我們國家,不一樣~~~~~~~~~~所以。。。。。。。。。

⑷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你贊同嗎

贊同,法律的存在是為了讓社會的運行更加平穩化和安全化,法律的存在是防止犯罪事件的發生,同時它也是道德的最低底線。突破了道德底線後等於觸碰到了法律,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對於很多人來說法律是約束他們行為的東西,一部分的人沒有著犯罪的行為,但是卻有犯罪的意圖,這樣的人對社會的治安有著巨大的風險性,道德層面不能夠約束他們,只有法律才能將他們的犯罪意圖牢牢的禁錮在心底。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一旦使用到了法律,說明案件的性質已經非常的嚴重了,不到必要時刻都是不會去使用到法律的。

道德是最高層次的法律,道德層次高的人不需要法律來約束,他們自身的道德水平就是最大的約束,所以提升全民道德素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⑸ 有時道德比法治更重要 作文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道德與法治作文二:道德的考驗

在生活中,時刻都存在著對我們道德的考驗。

早晨,我來晨讀,可是太冷了,把我的臉都凍紅。我想:太冷了,進了教室就不怕了。不知不覺到了教室門口。我剛進門就有人叫我關門,於是我就把門關上。接著,進來了一個男同學,有人叫他把門關上,他卻好像沒聽見似的,繼續往前走。再說一聲,他卻反瞪了那個同學一眼。後來紫媚進來了,她隨手把門關上了。看到這一幕,使他感到很慚愧。接著又進來了一個男生,他可是班上的調皮大王,叫他關門,他卻把門一踢,關上了。可那門打了個哆嗦。往後退了不少,可他卻兩手一張,走到座位上去了。剛剛才溫暖起來的教室,又逐漸變冷了。同學一個接著一個進來,可卻沒有一個能把門關上。第一排得有一個同學冷得受不了,就到別的座位去了。我也在第一排,所以我知道她的苦。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直到下課鈴響。

關門是一件小事,卻可以在這件小事上考驗出同學們的品質。

道德與法治作文三:用道德面對人生

我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個人去買荔枝,他看到老闆將壞的給了老伯,老闆看見了他,也許是怕他告訴老伯,竟然拿出10元錢想賄賂他!可他氣憤地說:「收起你的臭錢!你以為這樣就能收買我了嗎?哼!」這個故事會令人深刻啟發,我也不例外。

一個老闆為了金錢將壞的荔枝給了老伯,還想讓看到這事的人不要說出去,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受騙,可小男孩說出了讓黑心老闆大吃一驚的話。

是啊!它可以不受金錢的誘惑,為什麼有些人卻為了錢干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呢?有些人可以為了金錢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他們有沒有在做這些事前想過,這是對人有利還是有害,這是會被眾人贊揚還是被眾人辱罵,要知道,這是損人不利己呀!

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10元錢」,你是否克服,你是否經不住過?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10元錢還給黑心老闆這樣的事,他就會得到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可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解出了這道題,有多少人經不住誘惑,用最好的道德品質面對人生,你將會得到這道題的答案——付出最好的道德,收獲最多的笑容。

道德與法治作文四:道德

道德是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心靈的內在,像一片陽光,溫暖人心。道德是一種無形的規則,沒有特別的約束,在行為上是出於內心的。

道德在人們眼裡,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也許是很起眼的。在道德的行為上,也許會有人是發自內心的,也許會有人是刻意做作的。這些人都存在。但是,一個淺淺的微笑,就是一種禮貌,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同時又顯示出一個人的端莊優雅。

今天,我遇到了一件事,讓我深有感慨。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到公園散步。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好像有一個老奶奶蹲在地上。剛開始,我以為她和她的親屬出來,因為在旁邊的長椅上,坐了一個年輕的姑娘。於是我沒有再注意她,繼續向前走。忽然我看見那位穿著年輕的姑娘帶著厭惡的表情轉身離開,那老奶奶仍然蹲在那兒,我發現不對勁了。於是我急忙跑過去,看見老奶奶的手一直按住右腳,原來老奶奶的腳受傷流血了,我趕忙扶起她,坐在長椅上,看著老人,一張布滿了皺紋的臉,一雙孤獨的眼睛要流出淚來似的。過路好心的人們也趕忙過來了,但只在一旁觀看。忽然不知是誰說出一句話:「誰有布,幫老奶奶先包紮起來。」「我有,請讓開。」一個清脆響亮的聲音。迎面走來的也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她走過來,蹲在地上,看了一下老奶奶的腳,從褲兜掏出一條全新的手帕,手腳利索的幫老奶奶包紮起來了。最後,還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和母親,他們只對我說:「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同了,不像往常一樣互相幫助,只顧自個兒了。」我也深有感慨:同樣是兩個漂亮的姑娘,為什麼就是這么與眾不同呢?這也許就是道德的問題吧!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具備道德意識,並在行為上實現它。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道德,行為做道德,一定能共創和諧社會!共創美好未來!

道德與法治作文五:道德與法讀後感

面對葯家鑫案,面對教育公平問題,面對司法腐-敗等等。我不禁自問何為正義,又何為公平?如何正義,又如何公平?……在字典里,正義的解釋為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公平則是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這樣的解釋在我看來是正確卻很表層的。自古以來,我們都有強調著公平與正義;可是在很多時候,這些美麗的詞彙僅僅運用於上層,而非勞苦大眾。俗話有雲,得不到永遠都是最好的。人類在荊棘斑斑的朝聖之路上從來沒有滿足過,我們一直強調公平正因我們總是難以達到這一水平。反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中,我們國人也同樣追求著公平與正義,不可否認地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可是這依然是不夠的。近來,閱讀了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裡面說談到有關正義與公平的觀念令我大開眼界,同時對於正義與公平重新有了思考。

在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羅爾斯從公平正義入手,全面系統深刻地論證了自由與公平、個人與國家、機會與結果等廣泛的社會政治問題,力圖為現代西方社會重建「公平正義」的道德基矗他提出了「無知才能公平。」這一無知之幕的假設,初看下覺得有點荒唐,但是仔細咀嚼才發現其中的道理。正如羅爾斯所說的:「既然人人處於同一狀態,任何人都不能設計出有利於自己特殊情況的原則,於是公平協議或交易的結果就是正義的原則。」人們在無知等級差別,無知利益慾望之時,自然而然的不會為著某些私慾而違背良心、違背道德從而也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正義及不偏袒。無知之幕的假設固然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同時羅爾斯的這一觀點是給予了我關於正義的看法的另一種理解。

可是,理想狀態是有距離的;人類不可能沒有慾望,這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會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利益。就拿中國社會的司法公正問題來說,作為一個國家的司法機關,必然表示著它應該是正義、公平的。可是在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司法腐-敗,諸如人情案、金錢案等等。這說明了什麼?這正正說明了人類慾望、追求功利的不可磨滅。全國zhèngxié委員、湖北省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也指出,司法公正影響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提前退休的法官藉助老同學關系、老上司關系、老朋友關系,來搞關系案、人情案,操縱法律服務市場,危害了司法公正。我認為,社會主義中國要向前發展就要處理好之一問題,最大程度地實現公平與正義,像兩會中所提到的實現司法公開,司法廉潔,司法隊伍建設再加強加強司法建設頂層設計;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

如何做到正義與公平呢?在《正義論》中,羅爾斯借鑒了啟蒙者盧梭的「確信每個人都應該是自由而平等的,他認為這是人類社會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這樣的制度才是公正的、有生命力」的思維方式,提出了「正義的理想國」。羅爾斯提出,正義的定義首先需要三個前提,其實這也和盧梭定義社會契約的前提有點類似,那就是:理性的人、原始狀態和無知之幕。這自然也是一種純粹假設的狀態,但也是得到真正正義必須的狀態。羅爾斯更是提出了兩個正義原則。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了一部影片《地下裁判團》,影片中道德與法的沖擊,它們之間關系的復雜,也是體現出了理性與人性問題。同時這些觀點不僅僅在西方國家引發了思考,在東方國家同樣引起了關注。在我看來,羅爾斯對於實現公平與正義的看法與傳統觀念有所不同,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與發展來說也是如此,在發展的道路上,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下,在傳統與現實的交融中,不可避免遇到挫折,出現錯誤;如何做到理性,如何實現最大程度的公平與正義,如何協調道德與法等等,借鑒如《正義論》等經典著作可以為我們提供思想的火花。

正義與公平還將是不斷探索的問題。作為一部經典著作,《正義論》中所提到的相關觀點內涵十分豐富,上述個人觀點也只是較表層的思考與理解。稍稍閱讀此書,收獲遠比想像的多埃

⑹ 法律比道德重要的例子,道德比法律重要的例子有哪些

道德比法律重要的例子:

安定應該以法為主以德為輔。雖然說法律與道德對社會的安定對國家的治理都起著相當重要的重用,但是我們必須得主次分明,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從社會的實踐角度出發。

我們不可否認道德對社會的安定是有多麼的重要,沒有道德的確不行。但是從我國的基本國情考慮,法律對社會的安定還是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法律的明文規定,法律的制裁才是最有效的,畢竟每個人都不是可以用道德就來治理的。即使以法治國,但是我們還是不可以忽視道德的作用。

我們應該在以法治國的同時以德治國,應該以法為主以德為輔,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維護社會的安定。

法律比道德更重要的例子:

一、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道德往往並不立即對本人有利,如見義勇為,如隨地吐痰。特別是在一個人與人都不熟習的環境里,道德之柔性更是明顯。法律是剛性的,在嚴格執法的情況下,無論什麼人,無論是在你家鄉還是在北京上海乃至美國,只要違法必然被懲處。因此,絕大多數人在法律面前都會謹小慎微的,都會遵守。因為他知道,否則有牢獄之災。

二、犯罪的人之所以犯罪,並不是他缺乏道德。犯罪和道德並不屬於同一個范疇。如果沒有法律,缺少道德的人,會發展得更壞。

三、一個所謂缺乏道德的社會,只要有法律存在,就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從古至今,從沒有隻有道德而沒有法律的社會。即使原始社會,也存在原始習慣,法學界稱之為:習慣法。

四、說法律比道德重要,並不是說沒有道德的社會會長治久安。並不是說,我們的社會可以不需要道德。良好道德的存在,將有助於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道德,有道德才產生法律,但並不表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因為道德沒有約束性,並不能約束人們做不該做的事。因此我們需要法律來維持社會治安。很多蓄意犯罪的人們沒有道德。倘若我們沒有法律,就無法制裁他們,而妥善完整的法律,可以給人民帶來壓力,減少犯罪。如果沒有法律,只依靠道德,社會將會如何亂?眾所周知,中國人從古代就自稱文明人而稱外族為野蠻人。但現在我們常常看見有人破壞公共場所的東西,只能責怪其不道德。追根溯源,是因為沒有相應法律的制裁。所以一個社會的安定一個國家的安穩,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⑺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的論據

道德比法來律更重要:1、道自德可以調整的范圍比法律要大很多,很多問題不適宜由法律來調整,因為法律的剛性所致。
2、一項法律法規的出台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完成,但是一項法律要得到實施,就要包括一套可行性計劃在內的很多方面的配合。就例如證人出庭作證的問題,如果僅僅是依靠法律的制定就可以解決的話,證人出庭作證的問題在好幾十年前就已經通過制定法律解決了。但是,現在新的刑訴已經出台,證人有作證的義務,在實制操作中,卻是很多證人不敢出庭作證,依賴證人出庭作證解決的案件寥寥無幾。本質就在於人的道德感不重,怕報復。
3、如果人的道德感到達一定的程度,其實不再需要法律的存在。

⑻ 辯論賽《規范社會文明 法律重要還是道德重要》

「應該從哪幾點出發作為主要論據 」

我覺得,主要抓住「規范」2字

何謂規范?

如果不用明文規定、人人平等的法律,而是用「不成文」的東西來進行「規范」,那不叫規范,那叫「潛規則」……

既然要讓人尊「規」、模「范」,就一定要有明確的,明文規定的,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才可以

也只有法律,才符合這些,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而道德,對於不同人群,可以有不同要求,讓人遵守何「規」,如何就「范」?

因此,道德,可以是有助於社會文明,但是,要「規范」社會文明,沒有法律,是絕對不行的,法律,必須發揮比道德更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是「法制社會」,而比古代那種,有某些人可以超脫於法律之外、僅僅依靠道德對其進行約束的那種時代,更加優越……

法律,是底線,是保證社會不會脫離軌道,運行的更平穩

道德,是高標准,如果大家都能夠遵照高標準的道德,那麼,大家能夠過得更好

在依然無法要求大家都達到「高標准」「道德」的目前,作為「底線」的「法律」,無疑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當然也期待,期待有一天,能夠全世界的人們都擁有很高的道德水準,讓法律成為一紙空文;但是,就目前來說,那還只是個期待

所以,就目前來說,要規范社會文明,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⑼ 簡析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屏障

一句話,道德是不同社會和不同社會意識形態下人與人,人與社會形成成的普遍社會規范,法律是調解這種規范的工具。
要分析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必須先理解道德的含義。籠統的說,一提起道德,人們毫無疑問的會將它與善良,美麗,正義,光榮等聯系起來,和法律一樣,也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方式,通過社會風俗,人們的內心信念來實行。所以將道德理解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根源於風俗和習慣,在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社會中,氏族成員之間主要靠風俗習慣調整的,從食物分配到婚姻締結,都體現了風俗習慣的積極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社會關系愈變得復雜,單純的靠風俗和習慣已不可能完全調整,因此道德便產生了,所以道德的產生並不是抽象的來源於人們的內心,更不是來源於宗教神學,而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產生的。哲學上將道德劃入上層建築,是維護本階級經濟基礎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以習慣風俗和道德去調整全部的社會關系已不可能,社會需要更有力,更廣泛的標准和規范去調整,法律便應運產生。法律的出現,並不是意味著社會關系的調整不再依靠道德,法律在調整方式,調整范圍上也有著局限性,道德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法律與道德彼此都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方式,與其內容和特徵是分不開的。單從其內容上講,道德具有價值性。價值,即善,美,正義,光榮,公正等,這是道德最高層次的內容,也是評價人們意願和行為分得最高標准[1]。西方法學中,自然法學派以價值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探尋法律時,便更多的將其與道德聯系起來,可見道德對法律的評價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道德與習慣的重要區別,看二者是否有價值評價的作用。

道德除有價值性以外,還具有以下特徵,第一,道德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比如,美國的獨立宣言所表達的北美資產階級對英國統治的道德批判,共產黨宣言所表達的工人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道德批評等,都深刻地體現了不同階級道德對立。第二,道德具有物質制約性,前面提到道德的產生和物質基礎是分不開的,它是由社會物質基礎決定的,物質基礎的變更與發展,道德的性質與內容也相應發展和變更。第三,道德具有共同性,主要體現其內容上,因為道德所具有的正義,善良,美麗等內容符合人們的價值觀,能夠為人們所普遍接受,比如,尊重人的尊嚴與平等,保護環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幫助等,隨著人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交往日益密切,道德的共同性也會更加的集中。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意識,中國法律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儒家化的過程,因此,法律和道德的關系也就體現在儒家思想中,因此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輔」的觀念也就體現在中國後世的法律中。例如,孔子認為,好的法律體現一種仁愛精神,另外,它必須起到維護孝道的作用,他所說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即是對抗當時株連親屬的非人道法律原則的,強調了血緣親情及孝道的價值。?漢律?中的「親親得相首匿」的規定,即把「父為子隱」的道德法律化。荀子說:故非禮,是無法也。(?荀子·修身?)。禮,就是道德,意思是說,不合乎禮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也就是說真正的法律必須體現一種道德精神,這種道德精神就是「禮」,因此中國封建法制便是一種禮法。
在西方,不同於中國。中國是農業大國,能夠自給自足,然而西方民族眾多,彼此相鄰,各國聯系主要靠商業,西方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因此調整商品經濟領域的私法便十分發達。人們更希望能夠在一個自由,平等,公平的環境下自由生活,因此,具有自由,平等,公平精神的道德便推動了法律向這一方向進化。例如,美國法學家博登海默說:在不公平競爭中,近年來由法院和立法機構所進行的一些改革,必須歸因於道德感的增強和提升,以及由此而盛行的這樣一種觀念,即商業社會必須依靠比道德譴責更為有效的保護手段才能抵制某些應受指責的毫無道德的商業行為。此外,在欺詐性廣告領域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發展[2]。他認為,一些商業道德是應該賦予法律強制力的。一個最基本的民法原則或商法原則,將一種道德義務轉化為法律義務,因此,從西方法律與道德的關系看,西方的法律進化是成功的,至今為許多東方國家所借鑒。

前面,我們談論到中西方法律與道德關系不同的發展模式,那麼法律與道德具有什麼樣的關系呢?首先表現在法律與道德的一致性,即目的相同,法律與道德同時作為上層建築,受經濟基礎的制約,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歷史性,它們都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律與道德在功能上相輔相成,法律與道德同屬於社會精神文明範疇,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途徑,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作用也不相同。以我國為例,在歌舞昇平的和平年代,統治者一般比較重視道德的作用,以感化被統治者,然而在暴亂的年代,統治者會更多的採用法律手段來鎮壓反抗,可以看出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屏障,法制不健全,社會秩序紊亂,導致道德淪喪,反之,如果法律公正嚴明,平等,同樣也可以促進道德教化作用,同時,法律對道德的實施也起到輔助作用,道德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信念保證法律的遵守,同時也可促進司法和執法的公正。道德是預防犯罪的手段,刑罰則是事後的懲罰,道德教育的宣傳也可減少犯罪率。一般來講,違法犯罪的人,有的雖然法律觀念不強,但更多的是道德淪喪如殺人,搶劫,縱火等犯罪,大多沒有人權觀念。盜竊的犯罪大多是想不勞而獲,而貪污,瀆職等是沒有社會責任心或職業道德。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還表現在內容上的趨同。前面,已經提到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來,現在,法律與道德相互獨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為基礎,法律將道德規范轉變為法律規范,把積極的道德標准規定為法律應遵循的准則。如,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前面論述到的商業中發不正當競爭原則,公平原則,尊老愛幼原則,這樣原本體現在道德中的義務通過立法予以實現。同時,法律也將某些消極的道德義務通過立法的形式禁止,如禁止詐騙,作偽證,貪污受賄等,違反這些道德,也就違反了法律。因此,一般人僅憑道德常識就可以知道哪些是犯罪行為,哪些不是犯罪行為,不能總是以法盲來解釋犯罪的原因,大多數犯罪更是道德淪喪。另一方面,某些法律規范反過來也是一種新的道德規范。如「不許闖紅燈,禁止違章建築,相鄰關系等也是一種社會公德。法律禁止黑市交易,禁止不正當競爭,禁止出售假冒偽劣商品,遵守這些規定也是一種商業道德。

法律與道德雖然有密切的聯系,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處,但二者畢竟屬於不同的上層建築,不能將法律完全等同於道德,當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如果把所有的道德原則轉化為法律原則,那麼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這恰恰不利於人類的進步,因此法律與道德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一,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歷史與方式不同,從產生的歷史過程看,法律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沒有法律,而道德風俗則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任何社會都有的行為准則,另外,道德隨民族,種族,宗教,習俗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律在一國或一定區域內,則是統一的,從他們產生的方式看,法律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的,只有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才能將本階級的意志轉化為具有國家強制性,普遍約束力的法律。而道德則是由人民長期的生活習慣轉化而來,法律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更多的依靠社會輿論和人民內心的信念良知來遵守[3]。

第二,法律與道德適用的范圍不同,法律是劃分罪與非罪,合法與違法的標准,道德則主要是劃分善與惡的界限,這兩種界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互相獨立,有多種情況:(1)道德所否定的法律也是禁止的。如殺人,放火,投毒等一系列犯罪行為。(2)某些道德規范不否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如過失犯罪。(3)道德規范所肯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如在封建社會哈姆雷特式的人物,或是反抗統治階級的惡法。(4)道德上不提倡,法律卻許可,如:離婚,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受家庭暴力迫害而提出離婚,現代法律和道德都是支持的。
綜上所述,法律與道德所調整和適用的范圍,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單就與道德相關的法律而言,這一部分一般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這些法律規定,是道德的起碼義務,但是法律不幹預或是無法干預道德可以干預。如個人操守品質或是人際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德適用的范圍比法律廣。那些與道德無關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調整,只能由法律調整。如新崛起的經濟法律,行政法律,環保法,有的只是程序性的規定,與道德關系較少,或是沒有關系,這些法律不像刑法那樣僅憑道德就可以判斷,因此,從這方面看,法律所調整的范圍比道德廣。當然,在調整人與自然的法律中,如環保法,並非完全與道德無關,由於環境的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人對自然的態度被認為是一個新的道德問題。如亂砍濫伐,大氣污染等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為道德輿論所譴責。總之法律和道德都隨人類生產生活所需要的發展,調整的范圍日益擴大。最後,後果不同,違法道德無非引起兩種後果,一是懲罰,在原始社會沒有法律,只有道德風俗習慣,原始社會人們自然部落都會形成一些禁忌,他們視違反禁忌為罪,對違反者往往施以各種各樣的懲罰,如懺悔,驅逐。二是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壓力,每個人的良心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個人不存在這種良心,甚至無視社會輿論,那麼道德規范自然無效。例如,面對一個落水者,一個人有能力搶救而不去實施搶救,如果他認為自己的行為並無不妥,那麼道德對他而言就失去了作用。有時候個人的良心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而在另一時期,而在另一時期又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而法律則不同,它以國家強制力做後盾,當個人實施了違法行為,並不必考慮違法主體的承受能力,只需根據准則適用法律,做出評價而已,違反法律就要承擔法律後果,受法律制裁。道德與法律的區別並非完全在強制力的有無,道德的強制力,可以藉助社會無形的壓力,迫使人民履行道德義務。
法律與道德的區別說明,法律不是萬能的,保障法律實施的強制手段也不是萬能的。法律其固有的局限和短處,需要由道德輔助和補充,我們要充分利用法律與道德兩種機制加以調整,以形成和維護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愛的社會生活方式[4]。
人們通常會認為,法律與道德的一致性,個人違反了法律也就違反了道德,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他們固然有許多相同點,但畢竟二者性質不同,受民族歷史等因素的影響,表現最強烈之處就是二者的價值沖突。
從中國歷史上看,法律與道德的沖突表現尤為劇烈,而對這一沖突的解決往往是法律屈從與道德,在《後漢書》中記載這樣一個案例,橋元任齊國丞相時,一孝子為父親報仇而殺了人,被囚與獄中,橋元得知此事,為其孝行所感動,欲將其釋放,但尚未辦理此事,主管此案的縣令,路芝依法論罪把殺人犯處死了。橋元一氣之下便把縣令殺了,理由是縣令為官酷暴,此案實在耐人尋味,依法辦案的縣官成了罪犯,被處以死刑,而殺人犯卻成了應受寬恕的孝子,受到同情。在道德與法律的天平上,人民明顯的把情感的砝碼加到了道德的一邊。還有一案,在民國時期,烈女施劍翹的父親參加直奉戰爭,不幸被孫傳芳所俘,孫傳芳殘忍的殺害了他。時年,二十歲的文弱女子施劍翹立志報仇,精心策劃,終於於1935年在天津將孫傳芳擊斃,然後從容自首。當時的社會輿論無不同情她的行動,一些社會名流如馮玉祥,李烈鈞,於右任等紛紛聯名上書,要求法院赦免她的罪行。看來道德高於法律的傳統一直在中國根深蒂固。今天有關「大義滅親」的案例也反應了道德的沖突。而在古代,這種沖突是不存在的,今天的法律是不允許大義滅親的,即使這樣,大義滅親往往是法官量刑時酌定從輕的情節。
而在西方有時候卻恰恰相反,人民追求法律的正當性高於道德,而走向極端。如著名的辛普森殺妻案中,所有的證據和殺人動機都能證明是辛普森乾的,就是因為警方取證不合法,違法程序法,而且現場所發現的兇手的作案手套與辛普森的手的型號不一樣,法庭判辛無罪,雖然「合法」但卻為社會道德所不容。
法律與道德的沖突是必然的,它受多方面影響,有時社會也發展的同時,道德亦隨之發展,但法律卻相對滯後,容易產生沖突。再者,一國移植他國法律,造成現在法與原來的社會道德相沖突,但歸根到底,我認為法律與道德之所以會沖突,就是因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社會形態,他們固然有一致的一面,但他們的價值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如果是一一對應的,那麼法律與道德就會沒有區別,就像前面所講,法典會變成道德法典,社會沒有強制力的約束,陷入混亂。
法律與道德的價值沖突是必然的,雖然不能完全消滅這種沖突,但盡量應將這種沖突降至最低。首先,道德的建設應與法律的建設同步進行,在立法改革中考慮道德因素,使法律不偏離道德主流。其次,在移植法律過程中,注意與本民族國情相結合。再次加強法制宣傳使民眾的思維從道德層面升至法律層面。
因此,怎樣是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才是最關鍵的。法律所體現的道德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質為人民所遵守,才是對法律與道德關系最完美的詮釋。

熱點內容
在我國確定公司國籍的法律標準是 發布:2024-11-16 07:58:16 瀏覽:846
法碩非法學排名 發布:2024-11-16 07:51:15 瀏覽:995
新車交車確認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6 07:38:06 瀏覽:960
道德經說兵 發布:2024-11-16 07:00:35 瀏覽:683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