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法學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法學

發布時間: 2024-06-27 23:40:10

A. 中國傳媒大學一共設有多少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一共八十多個本科專業。

按照授予學位分類:

1 經濟學學位

經濟學類經濟學專業、數字經濟專業。

經濟與貿易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2 法學學位

法學類法學專業,社會學類社會學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B. 中國傳媒大學的政治與法律學院怎麼樣

怎麼說呢,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專業內容和學校的整體風格確實有點不搭調,畢竟都是比較嚴肅的學科。看到未來的社會學家或法學家扛著機器出去拍片子確實會產生一種詭異的違和感= =不過話說回來經歷過這種嚴肅學科的教育對未來的發展還是很難得的,畢竟技術這種東西學起來很簡單。要是能上到大二轉系或者讀完本科再轉系考研會比一直學「熱門學科」的好很多。

政法直屬的學生不多,所以大家都比較熟心也比較齊,氣氛什麼的都不錯,也從來沒有訓新生的傳統。09沒有新生,所以10的孩子們進來了會遭到師哥師姐溺愛的= =
PS1:別聽樓上掰,跟外界不合的是政法學院下面的政治系,現在已經不帶學生了,純粹是負責全校政治理論課,一群老黨棍你覺得誰能給他們好臉色看?學院里剩下倆系跟他們也不和呢……
PS2:雖然政法的學生至少一半是調劑來的,但是很不幸每年的分數線都不是最低的,哇哈哈哈

C. 中國傳媒大學專業有哪些

傳媒是指信息傳播媒介,包括通信、數媒、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廣告、新聞、網路、文化產業、新媒體等。傳媒類專業有廣告學專業、新聞采編與製作專業、網路傳媒專業等。
國際貿易(傳媒經濟專業方向)
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和傳媒學理論基礎,熟悉國家有關傳媒法規、政策,並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系統掌握傳媒經濟業務及其操作技能的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
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通過學習經濟學、傳媒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備在各類傳媒業務部門,以及其他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法學專業
培養適應 21 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法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廣告學專業
培養具備廣告學專業理論與技能、擁有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廣告公司、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市場調查與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廣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信息咨詢工作的廣告學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
廣告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廣告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廣告策劃和創意、電腦圖形設計與製作、攝影攝像等基本理論和技能訓練,掌握廣告實施與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網路傳媒專業
培養具有系統的網路傳播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網路傳播的基本道德與法規,能在政府部門、新聞與出版機關、學校、大型企事業單位、網路媒體等從事網站策劃、網站建設與管理以及信息的采編、編輯和傳播的復合型人才。
新聞采編與製作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網路傳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新聞傳播理論,受到新聞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網路經營和管理的能力。畢業生應達到以下的要求:掌握新聞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網路傳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術;了解網路傳播道德與法規;懂得網路媒體經營和管理理念及技能。
新聞采編與製作專業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合在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網路等新聞媒介機構從事新聞采寫、編輯等工作的專門人才,以及其它社會領域從事文化宣傳、公共關系工作的人才。
新聞采編與製作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新聞業務的基本訓練,並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知識,以具備能從事新聞工作和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評價)專業
應用心理學專業是在人力資源的甄別、選拔、培養、激勵等方面的應用與拓展。培養既具備心理學及相關基礎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通曉人才成長、測評和管理的理論與實務;熟悉人力資源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和領導能力,能在工商企業、事業單位、社會調查機構、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市場調研、策劃、公共關系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掌握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具備一定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黨和國家宣傳政策法規,能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或其它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D. 中國傳媒大學法學(網路與知識產權法方向)輔修/雙學位專業面向校內外招生

中國傳媒大學輔修/雙學位專業
2018年秋季招生簡章
法學(網路與知識產權法方向)
1
培養目標
本輔修/雙學位專業是適應我國互聯網、知識產權及文化傳媒娛樂產業大發展對相關法律人才的緊迫需求而設置的,能與中國傳媒大學各類本科專悄橘業已有教學內容有機銜接,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熟悉網路法、知識產權法、傳媒法、娛樂法等特色法律知識和技能,能在互聯網、知識產權、文化、傳媒、娛樂等行業及相關部門從事需要法律背景的傳媒采編和管理、法務、知識產權管理、法規政策制定、運營等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2
招生對象
校內:本校2017級及以上年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校外:在校學生,須是2017級及以上年級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學士學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本科學士學位);社會人員,須已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本科學士學位。
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完成主修專業學習任務,全部必修課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課程視為及格),學有餘力(本科生補考最多一門)。
校外同學將進行面試。
3
修業年限
兩年(本科校外同學的輔修/雙學位學制統一為兩年,不再予以申請一年輔修畢業)
4
免修公共選修課
本校學生所學輔修/雙學位學分可計入公共選修課學分。
5
授予證書
學習完畢,成績合格,在主修專業獲得學士學位時,授予中國傳媒大學輔修/雙學位學士學位證書。
6
開設課程
7
授課時間
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每周六、日授課或者晚上授課(寒暑假除外),國家法定假日放假,英語四、六級考試及計算機等級考試時間不上課(詳見開學後發的課表)。
8
輔修/雙學位學費:
參照我校本科專業收費標准,按學分收取費用。課程模塊與實踐模塊每學分227元,畢業論文每學分227元,輔修一年22個學分合計4994元,雙學位兩年44個學分合計9988元。每學期繳納的學費根據實際開課學團鍵分確定。
9
本方向結業方式:
本專業的畢業論文由兩個部分組成,學生可以任選其一完成。
1.可以撰寫輔修5000字以上、雙學位1萬字以上的專業科研論文,參加由專業老師團隊組織的畢業答辯;
2.由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5人,鼓勵學生跨學院建組)撰寫案例研究或實證研究報告(輔修5000字以上、雙學位1萬字以上),並參加答辯。要求該報告能夠反映本專業課程所學,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成績將由答辯組老師共同確定。
10
招生時間安排/咨詢方式/報名郵箱:

法學輔修/雙學位專業
(網路與知識產權法方向)介紹

培養特色及優勢
培養網路與知識產權法特色復合型人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媒介融合的不斷升級、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文化傳媒娛樂產業的繁榮發展,社會對於該領域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端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我國網路與知識產權法的糾紛層出不窮,法律事務較為復雜,因此精通行業規律,熟悉法律規則的專業人才供不應求,培養網路與知識產權法特色復合型人才契合社會需求。以此為特色的我校法律碩士專業自2015年開設時就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報名人數屢創新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很高。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要求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明確要求各法學院校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也提出更加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應當注重學科交叉融合,也為該領域人才的培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享有豐富的國內外實踐資源
我校法律系設有網路法與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是北京法院保護知識產權實踐基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設立),擁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盈科律師事務所等十餘個法律實踐基地,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實踐資源和國際交流機會,每年聘請數十位國內外頂尖法律實務專家授課或講座,組織學生參加美國俄勒岡大學傳媒、娛樂、體育法暑期項目、牛津大學國際傳媒法模擬法庭比賽、全國大學生版權徵文比賽、北京市大學生模擬法庭比賽,定期組織學生到法院、律所、互聯網、啟或團文化傳媒娛樂機構法務部門參訪和實習,組織學生參加法律診所(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談判、模擬法庭,增強就業競爭力。
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
根據麥可思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統計,法學專業是2010屆和2012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後就業滿意度最高的本科專業。本專業畢業生既能在互聯網、知識產權、文化、傳媒、娛樂行業及相關部門從事需要法律背景的采編和管理、法務、知識產權管理、法規政策制定、運營等工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可以考取法律研究生深造,或者申請國外名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在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後,還可以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職業。

專業介紹
我校法學專業最早開設於1999年,法律系目前設有法學本科、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傳媒政策與法規碩士及傳媒政策與法規博士(設於傳播學之下),在網路法、知識產權法、傳媒法、娛樂法等教學科研中具有突出優勢。我校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歷年來培養的畢業生活躍在各級各類法院、律所、互聯網及傳媒文化娛樂機構的法務部門,其中很多人已經居於領導崗位,相當比例的畢業生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或在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紐約大學、喬治城大學、西北大學等世界名校深造。
我校法學專業有一支學緣背景多元、結構合理、精幹高效的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絕大多數教師都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和海外留學訪學經歷,經常參與立法論證和專家咨詢會,代理訴訟和非訴案件。本專業還聘有校外來自著名高校、國家機關、法院、媒體、律所、仲裁機構、企業的十餘位客座教授及二十餘位客座研究員,22位碩士業界導師。法學專業擁有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校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示範課程1門,校級國際課程1項,校級雙語課程2項,獲校級優秀教學獎1項,校級教改項目3個。法學專業重視學生的課程體驗,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採取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如模擬立法聽證會、案例討論、小組辯論、情景劇扮演、親自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網路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是法學專業的科研平台,每年定期舉辦「中國十大傳媒法事例及傳媒法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發布中國年度傳媒法治發展報告,舉辦各類高端學術研討會,承接國家級、部委級及各類組織的委託課題。
我校法學專業開設了大量實踐性課程,如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法律談判等,每年組織學生參加牛津大學國際傳媒法模擬法庭比賽、全國大學生版權徵文比賽、北京市大學生模擬法庭比賽,建立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盈科律師事務所等十餘個實習基地,並成為北京法院保護知識產權實踐基地,實習和就業機會眾多。
我校法學專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牛津大學國際傳媒法模擬法庭比賽、美國俄勒岡大學傳媒、娛樂、體育法暑期學校、牛津大學傳媒法暑期學校、尼泊爾加德滿都法學院法律培訓項目、瑞士中歐傳播法項目等,組織學生與波多黎各中美洲大學法學院學生、美國特拉華大學學生進行學術對話,為學生提供國際化的平台。
法學輔修/雙學位專業
(網路與知識產權法方向)課程

法律基礎課程
法學輔修/雙學位專業的課程精選自我校「法學專業」的核心課程與網路與知識產權法特色課程,輔修/雙學位專業的授課教師主要來自文法學部法律系,富於教學經驗,長期授課獲得學生好評;同時,亦有來自法院、律所、互聯網企業、媒體機構、仲裁機構的知名實務專家,所開設的課程在業界具有良好聲譽。此外,我們每個學期還會邀請業界專家來給學生做專業講座,並且組織學生到業界參觀、實習,參加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
法學輔修/雙學位課程適合我校各專業學生學習,在培養學生法律思維與能力的同時,還強化了學生的法律職業技能,並提供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
刑法
刑法是法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本門課程以刑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以及我國刑法規范為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刑法的概念,我國的刑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刑法的效力范圍,有關犯罪論的基本問題,刑罰論的基本問題,我國刑法規定的具體犯罪及其構成和法定刑等。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刑法學知識和原理,全面了解我國刑法規定的內容,能夠通過自己所學知識對具體犯罪問題做出分析和判斷。
民法
民法屬於法學專業主幹課之一。民法是以民法及其發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其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與公法性質的法律部門相比,民法更強調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民法規范大多屬於任意性規范。民法的功能在於私權保障,內容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等。
行政法
行政法對於規制行政權力運作、保障行政相對人權利,建設法治政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功效。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和運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的基本理論,了解行政權力的運作規律和國內外行政法學理論和實務的最新動向,培養獨立分析典型行政法律現象的能力,樹立行政法治的理念。內容包括:行政法基本概念及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與救濟法。
訴訟法
訴訟法包括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主要介紹刑事訴訟法的目的、價值、結構、階段、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訟行為等刑事訴訟法基本理論問題,以及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同時介紹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刑事訴訟制度的基本特點,以及現代刑事訴訟法的發展趨勢。民事訴訟法課程主要學習民事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民事審判基本制度,包括訴權理論、主管和管轄制度、當事人制度、民事證據制度、訴訟保障制度,民事審判的各類基本程序,民事執行程序,以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制度。
商法
本課程主要介紹商法的基本原則、商法的歷史發展、商事主體、商事法律行為、商事登記、商業名稱、商業帳簿等商法制度,同時重點學習我國的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這些商法體系的主要內容。
國際經濟法
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問題和具體國際經濟法律制度,包括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國際經濟爭議及其解決法律制度等。在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力圖反映國際經濟貿易的最新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使學生能具備運用基本的理論分析、解決國際經濟案件的能力。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承擔著調整勞動關系、保證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也成為一國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該課程主要學習勞動法的基本概述、勞動就業制度、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及工資制度、勞動紀律、勞動爭議的處理、社會保險概述、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工傷保險制度、生育保險制度等內容。
網路法
在信息網路時代,學習網路法基本理論知識,對於從事網路產業法律實務具有重要價值。網路法包括:互聯網管理制度、互聯網內容管理、大數據時代的個人數據保護與數據開放、國際互聯網治理、電子商務法律、網路版權、網路不正當競爭等。
知識產權法
在創新驅動時代,新聞傳媒、影視娛樂、信息技術、文化產業等諸多領域都涉及到知識產權法律問題,本課程主要介紹知識產權的概念、制度,知識產權制度與技術的關系,國內外著作權法、商標法和專利法的基本內容,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的主要國際公約。
傳媒法
本課程屬於法學和新聞傳播學的交叉學科,在講授傳媒法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主要講授我國憲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法等法律部門中與大眾傳播活動和各類傳媒相關的法律規范,使學生基本了解和掌握我國現行法律中對大眾傳播活動的保障和監管的基本內容,為從事傳媒行業奠定基礎。
影視娛樂法
在泛娛樂時代,影視娛樂產業中法律問題日益突出,本課程包括影視領域的版權保護、影視投資法律問題、藝人經紀糾紛、藝人人格權糾紛、影視製作與發行中的爭議解決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為影視司法審判者、國家影視行政管理者、娛樂法研究者、影視投資人、演藝經紀人、製片人、導演、演員、影視律師、影視公司法務等人員提供從業的重要知識。

實踐課程與講座模塊
法學輔修/雙學位課程除了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學、模擬法庭、法律談判等實務之外,還邀請業界專家來給學生講座,組織學生到業界參觀調研,到律所、法院、企業等單位實習,讓學生得到更多實踐機會。
法學專業的組織的教學實踐活動還包括:參觀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北京市二中院、北京市一中院、北京朝陽法院、中倫律師事務所、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騰迅公司法務部、今日頭條法務部、優酷土豆集團法務部、中視瑞德傳媒公司、知產力、iCourt等。
法學專業兼職教師名單:
法律碩士業界合作導師(2015-2018)
謝甄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
潘偉(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助理)
江偉(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
鄒明宇(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清算與破產庭副庭長)
白小莉(盈科律師事務所王軍律師團隊高級法律顧問)
張雪松(中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王軍(盈科律師事務所王軍律師團隊高級合夥人)
葛紅(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
趙健(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秘書長)
潘柏宇(優酷土豆集團總法律顧問)
蔡雄山(騰訊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呂長軍(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法務副總裁)
法律碩士業界合作導師(2016-2019)
陶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法官)
亓蕾((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法官)
蘇志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法官)
姜庶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法官,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
何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一庭法官)
陳昶屹(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中關村法庭庭長)
李自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
闞敬俠(中國記協國內部維權處處長)
張崢(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高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朱曉磊(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旗(中視瑞德公司總經理)
法律碩士業界合作導師(2017-2020)
丁宇翔(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
臧德勝(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
許超(君策知識產權發展中心主任)
桂佳(環球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趙克峰(安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陳亞偉(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法律碩士業界合作導師(2018-2021)
李亘(財政部國庫司政府采購處處長)
楊德嘉(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五庭庭長)
王寶卿(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副製片人)
李琳(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法務總監)
李振武(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薛政(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鄭厚哲(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雷東(北京中知律師事務所主任)
趙冬(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法學輔修/雙學位專業
(網路與知識產權法方向)
招生時間安排表
1
輔修招生咨詢以及網路預報名
時間:
2018年7月25日–9月5日
方式:
法學(網路與知識產權法方向)請將《2018年秋季輔修報名數據表》按照示例填寫完畢後於2018年9月5日之前以附件形式發送至所報專業報名郵箱,郵件主題及附件標題請以姓名+本科所在院校名稱+手機號命名。報名郵箱:[email protected]
2
提交紙質申請表進行報名確認及資格審核
時間:
2018年9月10日–9月11日
方式:
請將《2018年秋季輔修/雙學位專業報名表》完整填寫、貼照片,並簽完相關意見後,於工作日時間交至各專業審核,具體地點見屆時通知。
非本校本科在讀同學在提交申請表的同時必須:
1、 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 提交一寸彩色證件照1張(製作聽課證所用,並在照片背後用鉛筆或圓珠筆標明姓名、本科學校)
未畢業同學請提交由在讀學校相關管理部門蓋章的在讀證明一份(如學校無固定要求模板,請使用附件11模板;已畢業同學請提交畢業證書與學士學位證書復印件一份。
3
校外學生面試
時間:
2018年9月15日至9月16日之間(具體請見屆時通知)
方式:
屆時將通過網站公告面試時間地點,請在該時間段內關注教務處網站主頁公告通知。
4
確定錄取名單
時間:
2018年9月19日
方式:
將在學校教務處主頁公布確定錄取名單(包括校內外同學)。
5
繳納學費
時間:
2018年9月20日—9月30日期間(具體安排請見屆時通知)。
方式:
本學期輔修/雙學位交費將採取網路繳費形式,已確定錄取的同學可按屆時通知登錄相應交費系統進行網路交費,注意:費用一旦繳納無法退還,故請一定慎重確定交費及學習意向。
6
正式上課
時間:
2018年10月初 領聽課證及開課(具體時間請關注屆時網站通知)
方式:
請已繳納學費的同學按時領取聽課證,並持聽課證根據課表按時上課。課表將在領聽課證時發放。
溫馨提示:
具體招生簡章和後續通告請持續關注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網站。
教務處:65779703(9月10日以後)
鄒老師 18614053949
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2018年秋季輔修報名數據表》
《2018年秋季輔修/雙學位專業報名表》
◎編輯 | 葛偉超
中傳法學
自我驅動 追求卓越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熱點內容
伊犁高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4-06-30 18:08:05 瀏覽:436
合同法司法解釋57條 發布:2024-06-30 16:51:17 瀏覽:492
三個月考法律碩士 發布:2024-06-30 16:40:05 瀏覽:336
規定帶薪年休假制度是勞動法第幾條 發布:2024-06-30 16:28:08 瀏覽:506
地域黑需要付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4-06-30 15:47:22 瀏覽:626
10年法律碩士法學基礎題 發布:2024-06-30 15:44:26 瀏覽:972
企業內部承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06-30 15:34:15 瀏覽:467
道德水準的高低取決於 發布:2024-06-30 14:05:42 瀏覽:816
依法治市信息 發布:2024-06-30 13:28:48 瀏覽:653
司法考試屏保 發布:2024-06-30 12:52:03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