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治死亡的微笑

道德與法治死亡的微笑

發布時間: 2024-07-01 13:49:47

㈠ 小學語文六年級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通過辯論,提高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根據辯論的話題可引導學生組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正方:人要講誠信,不能說謊。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謊言。

對於辯論,學生是初次接觸,課前教師可適當講解辯論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以理服人;運用反問,增強語氣;辯論時說話要文明禮貌、得體大方、機智敏捷而又不失詼諧幽默。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學生觀看辯論賽錄像。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學課文,選好支持自己的事例。

教學時可採用如下思路:(1)自學學習提示,明確要求,確定自己的觀點;(2)自由練說或小組交流;(3)全班分成正方、反方兩組,臨時調整座位進行辯論;(4)教師總結,達成共識。

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由於學生情緒的高漲,辯論會可能會出現無法控制的局面。教師此時要成為辯論會主席,進行調控、指導。如,組織學生討論,剛才的辯論有什麼優點,有什麼不足;也可進行評選最佳辯手的活動,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發揮出色的水平。二是引導學生善於傾聽、接受別人合理的見解,不斷完善對問題的認識。
(以上為教師用書材料,陸續補充中)

誠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為人處事的根本原則是實事求是,與人為善。善意謊言也是手段,與誠信有異曲同工之妙。考慮到病人的承受能力,為了不增加病人的精神負擔,暫時隱瞞病情,編造善意謊言,與誠信的目的是一致的。惡意謊言是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捏造事實,顛倒是非,混淆黑白,造謠生。與善意謊言有根本區別。
(算根本論點吧)

善意的謊言無礙於誠信

「謊言」之所以稱為「謊言」,是因為它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騙人的話語。一個人如果經常有謊言流與口中,從而去哄騙他人,久而久之,他便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就如同《撒謊的孩子》文中的那個孩子一樣,每天都喊「狼來了」以尋求刺激、開心,而當狼真的來時,他只有一個人獨立去面對,自己去承受,再怎麼喊叫也無濟於事,也不會有人再來幫助他。因為,可能來幫助他的人已經習慣了他的喊叫,以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見,謊言有礙於誠信。

但是今天,我們談到的「謊言」,還有個定語——善意的,加上了這個限定詞後,謊言的本質也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善意的謊言」是人們對事物寄託的美好願望,是人們善良心靈的對白,是人們彼此之間相互安慰的一絲暖意,是人們心底里流露出來的一種柔情……誰也不會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聽到善意謊言的人明知道是謊話,也一樣會去努力相信,不會覺得說謊者的虛偽,有時還要從心裡感激呢。

當一位身患絕症的病人,被醫生判了死刑時,他的父母、愛人、子女以及所有的親人,都不會直接地告訴他:「生命已無法挽救」,「最多還能在這個世界上活多久」之類的話。雖然這些都是實話,但是誰會那樣殘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樣,向已經在病痛中的親人以實情相告呢。這時,大家就會形成一個統一的戰線,閉口不談實情,而以善意的謊言來使病人對治療充滿希望,讓病人在一個平和的心態中度過那殘年余日。難道這會有礙於誠信嗎!

當一個不韻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親人,該怎樣向他說明自己的親人到哪裡去了呢。我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暫時不要告訴他真實情況,只是說到很遠的地方出差去了,或者是在國外學習工作之類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時候,再以實情相告,孩子也會理解親人的做法,不會因為沒有早知真情而生氣的。難道這樣的話也有礙於誠信嗎!

當一個正在外地執行任務的軍人的母親病入膏肓,炎炎一息的時候,多麼希望能見上兒子最後一面啊,但是,兒子是不能回來的,不能為老母親盡一點孝心,照顧一下曾經為兒子操碎了心的母親,他非常歉疚,也很是惦念。而老母親非常理解兒子,告訴身邊的親人,自己走了以後不要告訴遠方的兒子,不能讓他分心,要說病情已經穩定,讓他安心為國盡忠。難道這樣善意的謊言有礙於誠信嗎!

所以,我堅持認為:善意的謊言不僅無礙於誠信,而且還會極大地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對社會穩定亦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建議大家:善意的謊言該用則用,跟誠信與否沒有太大的厲害沖突。

我們知道,人們身處在這個社會,背負著許許多多的義務,而義務與義務之間有時候是會存在矛盾的,當一個義務凌駕於另一個義務之上時,就要緩解另一個義務。因此,善意的謊言的本質是一種更緊迫更重要的義務,而這種義務是要以緩解誠信義務為代價。
很久以前,西方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深地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則―誠信。顯而易見,沒有什麼比心靈美更美麗無邪的,而誠信恰恰是內心美的表現之一。我想對方同學從中不難看出,既然是謊言就有礙於誠信,其獲得的效用和好處,終究還是要以犧牲誠信為代價的。
在此我想請問對方同學,當一個人在失去了誠信之後,他的出發點還是善意的嗎?
對方辯手請注意,今天我們辯論的題目是善意的謊言是否有礙誠信,而不是謊言是否有礙誠信。
首先,《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謊言」為不真實的話,在感情色彩上顯然是中性的。出於不同的目的說謊,將導致迥然相異的結果:一種出於損人利己的目的用狡猾奸詐的手段騙人,它是惡意的欺詐,必然會導致社會道德的淪喪和秩序的混亂。另一種出於有利他人的目的把真實情況隱藏起來,它是善意的隱瞞,將會讓感情更融洽,社會更和諧。因此,善意的隱瞞和惡意的欺詐從動機到結果都有著天淵之別,不可混為一談。當貧窮的母親把僅有的飯菜留給兒女,同時隱瞞了自己還餓著肚子的事實,難道您還要指責善良崇高的母愛「不誠信」嗎?
第二,何為「誠信」?誠實守信也。古人早就倡導「誠」和「信」,強調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誠信原則要求人們自覺守法、真誠守信。卻沒有一個是簡單化地要求人們100%地說大實話。不分情形地說大實話是極其可怕的:戰爭中你能把我方的軍事情報向敵人俱實以告嗎?商場上你能把你的商業機密向對手和盤托出嗎?因此,既然誠信原則並不意味著簡單化的100%真實,那麼在必要時候的善意隱瞞就不會與誠信原則發生矛盾。
第三,善意的謊言作為一種正確而友善的處世方式,其動機、目的和結果無一不與「誠信」相一致。社會弘揚誠信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建立起人際間互信、互利了良性互動,而那些充滿仁慈和惻隱之心的善意的謊言用樣是為了使感情更融洽、生活更溫馨、社會更和諧。「大學之道,止於至善」,出於同樣的善意,二者之間便是密切統一的。綜上,重申我方觀點:
第一,謊言視其本質差異分惡意欺詐和善意隱瞞,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第二,「誠信」並不意味著不作具體分析的100%真實,特定情況下,善意的隱瞞是並不可少的。
第三,善意的謊言與誠信原則從目的到結果都相一致。
因此,我方認為:善意的謊言不妨礙誠信。
(作者:於露 09月25日09:31)

[正方]:

主持人、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在此就善意的謊言是否有礙誠信的論點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下就是我方的看法:
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謊言,這一點是無庸質疑的。謊言,說謊是欺騙,欺騙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這些都是打小師長們就諄諄教誨過。但我們捫心自問,又有誰沒有說過謊言呢?無論是對自己的親人、朋友、還是不相識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種,但當我們給謊言加上一個「善意」時,彷彿大家都可能接受了,這正是人性的弱點的集中表現。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當你拿不定主意時,就說實話。它將令你的對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釋然。」因此,心理學專家們的觀點是:不要輕易扯謊,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作者:吳蘊惠 09月25日09:35)

[主持人]:

請正方二辯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35)

[主持人]:

請反方二辯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37)

[反方]:

當貧窮的母親把僅有的飯菜留給兒女,同時隱瞞了自己還餓著肚子的事實,難道您還要指責善良崇高的母愛「不誠信」嗎?其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善意的謊言的影子,從病榻前含淚的安慰到委婉拒絕時的客套,從愛人間的海枯石爛到詩人筆下的綺麗誇張,但它們都沒有那麼可怕,讓對方辯友談「謊」而色變。 (作者:姜燕 09月25日09:41)

[主持人]:

請正方三辯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42)

[正方]:

主持人、各位評委,大家好!
對方二辯請注意,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但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所以,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本身必然會有礙於誠信。所以,在此我要大聲疾呼,讓我們拒絕善意的謊言,共同打造誠信社會。 (作者:姜文兵 09月25日09:43)

[主持人]:

請反方三辯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44)

[反方]:

對方一辨論述中,指出當一個人面對兩種義務時,當彼此矛盾時,要緩解另一方義務。但正方一辯並沒有論述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矛盾的啊。怎麼能直接下結論,善意的謊言一定會緩解誠信義務呢?
請對方辯友注意,我方一辯已清楚陳述,謊言本身應具有欺騙的功能,只有惡意謊言才是出於欺騙,請正方不要把「謊言」概念的外延縮小。
(作者:陳躍明 09月25日09:47)

[主持人]:

請正方四辯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47)

[正方]:

請對方辯手注意,您們的辯詞存在很大的疏漏.我們認為區分事物首先應先從定義入手進行闡述,綜合康熙詞典的釋義,善意的謊言就是不事實求是,說假話、虛話,誇大、掩蓋、歪曲事實真相。從善意的謊言片語結構入手進行分析,其屬偏正短語,中心詞是謊言,因而善意的謊言本質上就是謊言。善意的謊言其動機雖然為善意,但因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而屢屢被一些「職業騙子」所利用――這是不爭的事實。「謊言」的本身是陰暗的,事物的好惡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假話。盡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擺脫不了其謊言的本質,而謊言就意味著欺騙,因而就有礙誠信。善意的謊言的出發點是善良的,但是往往這種謊言一旦戳穿,對對方的傷害會更深,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
在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20字道德規范中,"誠信" 是一個很重要的規范,誠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義。古人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說的:「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通過上述多方面的分析,我們認為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必然會有礙於誠信。 (作者:姜文紅 09月25日09:49)

[主持人]:

請反方四辯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50)

[反方]:

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不同范疇的道德規范,不會發生矛盾,就象汽車不會撞上飛機一樣。
誠信:信,中國文化中「信」與「義」構成「信義」,是一種人文精神,做人的准則。「信」與「誠」相連,形成「誠信」這一道德規范,是泊來品,近代西方法學先賢提出「契約社會」的概念,人與人各種的關系都是契約關系,在這樣的社會中,誠信是社會道德的最底線,我國建立市場經濟後,要建立規范的有序的市場,誠信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准則。所以,現代意義的「誠信」是市場運行的道德准則。
善意的謊言,從出發點和結果看各種各樣的善意的謊言,都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情感,維護對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悅,是一種人文精神。由於善意的謊言的存在,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溫馨,更和諧,世界才會充滿愛,充滿陽光,兒童健康成長,老人盡享晚年,病人充滿希望。
所以,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道德准則,不會相互沖突,相互矛盾,善意的謊言不會妨礙誠信。
善意的謊言不是「謊言」(惡意的謊言),就象大海里的鯨魚不是魚,滑鼠不是鼠。 (作者:黃宗德 09月25日09:54)

[主持人]:

現在進入提問階段。首先請正方一辯發貼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54)

[正方]:

請對方一辯注意,既是謊言?何來善意?!即是善意!何必撒謊?!
謊言雖然為善意,但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所以,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必然會有礙於誠信。
與民族精神來一次暮然回首,原來那誠信竟在燈火闌珊處。隔著幾千年的長河,依舊可以清晰地聽見: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宛如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一個人如果丟失誠信留下的就是虛偽:一個企業如果丟失誠信將面臨破產然機;而一個民族如果丟失誠信將會對墮落與死亡!
守信了誠信就守信了一方凈土,守信了誠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誠信中華民族才能永恆。
在此我想請問對方同學,當一個人在失去了誠信之後,他的出發點還是善意的嗎?
(作者:徐勁艷 09月25日09:56)

[主持人]:

請反方一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09:57)

[主持人]:

抓緊時間回答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02)

[反方]:

請對方辯手注意,我們今天我辯題是善意的謊言是否有礙誠信,而不是討論不誠信的人是否還有善意。請搞清楚因果邏輯。對方辯友說既是謊言何來善意,是否對善意的謊言的存在表示懷疑,既然不存在善意的謊言我們今天的討論還有意義嗎? (作者:於露 09月25日10:03)

[主持人]:

請正方二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03)

[正方]:

沒有必要,我們坐在這里辯論干嗎?
所謂善意的謊言也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後果。並舉出實例:某人身患絕症,為了讓他平靜地度過餘生,親朋好友一致把他瞞過,這其中絕無惡意,也絕無私利,但往往未能盡如人意,欺騙無法持久,反而使病者失去了配合治療的理性和處理個人事務的時機。女哲學家西塞拉•波克警告說,這種謊言會置人於人格大滑坡的邊緣。她在《說謊,公共和私生活中的道德選擇》一書中寫道: 「 心理上的障礙盪然無存,辨別真偽的能力更加模糊,自認為謊話不會被識破的概念可能趨向偏執.」一些對說謊現象頗有研究的心理學家建議, 任何人如果想對朋友、親人、同事說些「 善意的謊話」之前,最好能好好考慮一個涉及心理反應的問題,即對方如果知道了真相後會感謝你的好意,還是會覺得對你的長期信任被你傷害了。 (作者:吳蘊惠 09月25日10:07)

[主持人]:

請反方二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07)

[反方]:

對方辯友已經承認了善意的謊言的存在。親朋好友並不會影響治療,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治療,壓力只會影響病情。一個母親與丈夫離婚了,當時孩子還不懂事,這位母親告訴孩子,你的爸爸是一位海員,現在在國外,過些日子就會回來的。孩子對生活充滿期望,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家裡缺少一個成員――爸爸而苦惱過,自卑過。後來,母親梅開二度,又找了新的丈夫,建立了新的家庭,於是她又對孩子說:你爸爸從國外回來了。於是,孩子同爸爸之間沒有任何隔閡,情同父子,父親因為孩子沒有見外,也對孩子視如己出。每日給孩子輔導,孩子健康成長,成為名牌大學的學生。等到有一天,孩子大學畢業了,她終於發現自己的爸爸不是親爸爸,她雖然也哭了,也為自己受到欺騙而苦惱,但是,他終歸會明白,母親這樣做是對的,否則她不會有快樂的童年,不會有健康的心理,不會有良好的學業成就,不會有美滿的家庭,不會有……(太多太多)。
請問對方辯友自問,世上有哪一位會因為善意的謊言而懷疑對方的人格和誠信呢? (作者:姜燕 09月25日10:15)

[主持人]:

請正方三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16)

[正方]:

「善意的謊言更多的是借口」 !
任何使用借口的人都想用它來保護自己或別人。幫助我們挽回面子,以便能忍受挫折。
蓋斯梅爾說過:「認為自己比真正的自己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人想出來的借口有時出乎意料。為什麼人要自欺欺人?美國幽默作家賴得樂指出:「大多數人不是生活在現實當中,而是生活在幻想里,尤其是對自己的幻想。」話又說回來,了解自己與朋友的真象有時非常殘酷,最好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然而大多數借口都有破壞性。不自覺地使用借口,即使不會愚弄別人,也會愚弄自己。所以我請對方認識到,多點誠信,少點借口!同時我想問對方,如果大家都有這種觀點,如何打造誠信社會,如何使我們的國家在誠信上有更大發展?
(作者:姜文兵 09月25日10:24)

[主持人]:

請反方三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25)

[反方]:

人們總是對謊言習慣性地給於貶義。這是因為當今社會誠信危機,其實謊言是中性的。即使當今社會提出誠信道德,也沒有要求在各種環境下都要講大實話,不允許謊言的存在,善意的謊言不是「謊言」(惡意的謊言),與誠信不相矛盾,是有其存在空間的,如果大家對「謊言」兩字不喜歡,我們可以介意語言學家再造一個詞,諸如「虛言」、「婉言」來確卻表達善意謊言這一語意。
善意的謊言,拋開了醜陋,而來到美麗的世界!
善意的謊言,摒棄了自私,而來到誠信的人間!
請對方辯友舉出實例,有誰因為善意的謊言而受到傷害?造成誠信的失損?
(作者:陳躍明 09月25日10:29)

[主持人]:

請正方四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29)

[正方]:

您沒有正面回答正方三辯的問題,我認為即使謊言是善意的,其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比比皆是.何須舉例.這種負面影響對誠信的破壞往往是比較隱蔽,是一種慢性中毒.無視這種毒害,無疑是掩耳盜鈴.我想請問對方辯手,您們口口聲聲說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兩個范疇,請您們就善意的謊言准確下一個定義? (作者:姜文紅 09月25日10:36)

[主持人]:

請反方四辯回答,提問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39)

[反方]:

正方三辯所說「善意的謊言更多的是借口」 ,這句話需要不需要論證?在沒有論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直接引用?正方三辯直接論證「借口」的危害,是有嚴重邏輯錯誤的。同時,我發現對方辯友在多處存在邏輯錯誤,在此,不一一列舉。
我方要求對方列舉實例,對方卻說實例比比皆是,還是沒有舉出一例。
善意的謊言是人人盡知其意的,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何須再下定義呢?
正方三辯反復強調善意的謊言是慢性中毒,有隱蔽性,可是並沒進行嚴密的論證,也沒有舉出一個實例,而是直接下了結論,我方不能苟同。
請問對方辯友,善意的謊言到底怎樣破壞誠信的?
(作者:黃宗德 09月25日10:46)

[主持人]:

請正方一辯回答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47)

[正方]:

張輝學友,您好!
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一定不辜負全體師生的期望. (作者:姜文紅 09月25日10:52)

[主持人]:

一辯回答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53)

[正方]:

當兩人正在執戀之中,雙方承諾永不變心,但後來還是分手了,這個當時是善意的謊言,後來受害方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1+1=2是不是需要我們這一帶人繼續來論正,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就好比是善意的謊言是借口這個觀點一樣. 日本不顧史實、扭曲歷史,得到的是大部分亞洲人民的強烈譴責。當德國總統虔誠地向二戰受難者致懺悔時,他得到的不僅是諾貝爾和平獎,更有世界人民的理解與寬容。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能始終以一顆公正的心來對待和評價客觀事物,那麼一定會營造出一種誠實明凈的氛圍,而不是爾虞我詐的惡性循環。
朱?F基總理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以誠立身,以信交友,是我國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維護經濟正常運行、推進體制創新、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舉。目前,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嬗變,一些領域和個人的信用匱乏,已日益成為令人切齒的社會公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正如對方一辯所述,謊言何來善意,既是謊言就有礙誠信,請問對方辯友,誠信是什麼?我們這個社會缺少的是什麼? (作者:徐勁艷 09月25日10:54)

[主持人]:

提問階段結束,現在開始自由辯論。請正方首先發貼。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55)

[正方]:

我方認為所謂善良的謊言是有礙誠信的,當然這里的謊言並非人們通常說的令人震驚的騙局,而只是對配偶、親戚和朋友的做法、意見或觀點假裝表示肯定或支持(其實並不贊成)的謊言。
這里以南加州的一個名叫湯姆的公司經理為例。湯姆每年與太太以及兒子到岳母家度感恩節。他其實很不喜歡吃岳母做的一種「有特色的」南瓜餡餅,但卻對岳母說她的餡餅做得多麼可口,以避免傷害她的情感。「這樣做有錯嗎?」湯姆在向心理醫生咨詢時問道。這是一個不少人都會提出的問題。這名心理學家讓他從岳母的角度來看待這種謊話。假設有一天,湯姆的兒子在外婆面前吐露了實情,岳母發現了湯姆的真實感受,她是會告訴湯姆「謝謝你的好意?」還是會感到情感上受到傷害,說:「這些年你怎麼能這樣一直誤導我?你還向我隱瞞了什麼?」而且,湯姆的岳母又會對自己產生何種疑問?湯姆的兒子也要模仿父親扯謊嗎?他會怎樣看待父親的人格?他今後會再相信自己父親所說的話的嗎?
一位小說家曾寫過這么一句話:「當我們第一次嘗試扯謊時,我們就陷入了自己編織的紊亂之網。」
我方認為反方在一些概念的理解與認識上存在根本性的錯誤,誠信是建立在彼此的坦誠以待的基礎之上,任何的欺騙即使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可以說是與"誠信"完全悲道而弛的.關於"善意"的謊言的概念我想在此就不需要再論證了,已經分析的很明白了. (作者:吳蘊惠 09月25日10:56)

[正方]:

講求誠信,古已崇尚。歷史回溯到公元前359年,秦朝商鞅立法欲以誠信富國強兵。「南門立木」的典故就此上演。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時至我國加入WT0和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倘若讓假冒橫行,信譽喪失,則將對經濟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給社會生活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失信濁流必將像瘟疫一樣侵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步伐。回眸切膚之痛,切實倡導誠信、懲治背信,健全信用道德規范和信用法律體系,已是刻不容緩,時不我待
請問正方對友,謊言何來善意,既是謊言就有礙誠信,請問對方辯友,誠信是什麼?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什麼? (作者:徐勁艷 09月25日10:59)

[主持人]:

對方回帖呀 (作者:張璇 09月25日10:59)

[反方]:

對方辯友所例舉,熱戀中的情人彼此承諾永不變心,但後來又分手,這不是善意的謊言,而是惡意的謊言。是對對方情感的欺騙,不能佐證惡意的謊言具有欺騙性。 (作者:於露 09月25日11:00)

[正方]:

我們要拒絕謊言,堅持誠信。如何才能避免反方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尷尬?我方以為:
一開始拒絕,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尷尬局面。我們現在生活在坦誠不受歡迎的時代里。
「你可不要說隔壁大媽戴的帽子難看,聽見沒有?」
「你要跟新班主任說『非常高興您成為我們的班主任』!」
我們說類似的話並不是自己由衷的想法,而是挑一些不讓人傷心的好話說給對方聽。這是因為我們認為,生活中不能缺少善意的謊言。
我們從相反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好嗎?某個人戴了一頂很難看的帽子,我們可以實事求是地告訴人家確實不太好。這是因為,總說善意的謊言也會給你帶來麻煩。因此,要學會何時說真話,何時說善意的謊言,要不就會導致無法辨別真假的結果。
舉一個例子,假設你周末接到一個不太親密的朋友的生日邀請,你並不想去,但拒絕了又怕對方生氣,答應得模稜兩可。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快到朋友的生日了,你還是不想去,現找了個理由告訴對方你不能去了。你想一想,這時對方會怎麼看你?對方肯定看得出來你不情願去,一定會很生氣。
當初你沒有拒絕,結果還是讓朋友生氣了。假如接到邀請時就表明態度會是什麼樣呢?
「受到邀請我感到非常高興,但是我不能去,因為那天我在城裡有事。」
假如一開始拒絕,就不會有後來的尷尬。
(作者:姜文兵 09月25日11:01)

[反方]:

欺騙肯定是謊言,而謊言不一定就是欺騙。
謊言有惡意與善意的兩種。說謊是人的一種本能,至於是否誠信,關鍵在與哪種謊言。那麼惡意的謊言當然可以說是欺騙,惡意的謊言是為說謊者謀取利益,以強烈的利慾,薄弱的理性,把他人當作靶子,不惜傷害他人的行為,是一種損人利已的行為表現。心術不正的人,不管如何偽裝,如何花言巧語,如何絞盡腦汁為自己惡意的謊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說的謊言都帶有惡意目的性。可善意的謊言則不然,它是出於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為目的和出發點的。善意的謊言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並非惡意,而是建立在內心之誠,之善的基礎上,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種狀態下「被逼」說出的謊言是善意的,這種謊言對主體來說是一種友善,一種關心。這種謊言也是一種處世的方式,是一種替人著想的品質的體現顯然,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沒有謊言的世界如同沒有灰塵的地球,是不存在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利用它。善意的謊言不妨礙誠信。

㈡ 老人打了年輕人後卻倒下死亡,年輕人該不該賠償

近期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新聞,一老人要求年輕人讓座,但是遭到拒絕,就掌摑年輕人4個巴掌,年輕人沒有還手。自己卻猝死了。

網友們紛紛質疑,為什麼要年輕人賠償,並沒有做錯什麼,而且老人還掌摑了人家年輕人,人家都沒有還手,自己猝死了還想讓人家賠錢。這是打別人自己累死的,再要求受害人賠償,還有天理沒有?

我覺得,在生活中每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不一樣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注重道德與法制,但是,年輕人也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工作疲憊,或者身體不舒服,在公交車,地鐵上不讓座位現象出現也是正常的,如果你非得把道德綁架在我的身上,我不但不會心疼你,我會覺得你在消耗自己的道德,沒有水準,絕不忍讓!

㈢ 找5個關於道德或法律的案例小故事!急急急!

1、解救奴隸

魯國曾經制定一條規則,如本國人在外國能贖回一名魯國奴隸,魯國將報銷費用且有獎勵。這個制度解救了許多在外的魯國奴隸。

一名道德高尚者解救回一名魯國奴隸後,向魯國國君提出不要報銷費用且不要獎金。國君向孔子提出在全國學習此人,孔子說絕對不可。

國君急問為何?孔子說:如果將此人樹為榜樣,以後有國人在外國遇到魯國奴隸該如何辦呢?花錢贖回奴隸回國後,如向國君報銷費用領取獎金,則道德不夠高尚可能受人鄙視。

大部分人也不會自己負擔全部費用去做此事,最後的結果是可能導致無人再在國外救贖奴隸。

因此不可能要求人人道德高尚,只有人人能遵守規則將是社會治理的最高境界。

5、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

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等到兩個弟弟都得了選舉,他就會合了宗族和親戚們,哭著說明當時要給他弟弟顯揚名聲的緣故,並且把所有的家產,都讓給了兩個弟弟。

㈣ 關於法制教育的作文

我們從小就接受法制教育, 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但是在事實上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了解法律?又有多少人掉進罪惡深淵里,再也回不來了呢?
有人曾經說過:「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動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這艘船的底線,就會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懲罰.在生活中,也有些雖然沒被制裁,但其實已被法律盯上的事件.比如說,群摳,吸毒,搶劫,偷竊,迷戀網吧等. 在一個由貴陽市公安局延安西路派出所抓獲的入室盜竊未成年人犯罪團伙中,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11歲;在甘蔭塘派出所打掉的搶奪婦女首飾團伙中,年齡最大的20歲,最小的11歲,其中16歲以上6人、14-16歲7人、14歲以下6人。在其他一些案件中,未成年人低齡化的趨勢也很明顯,大多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最小的只有八九歲。看了這些,真叫人寒心,那麼小的孩子,竟然…… 據我所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十七條標明: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六十七條標明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我通過網路也得知只要年滿16周歲就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了的,就是說只要你年滿16周歲,犯了刑法就可以判刑的,但是沒到18周歲的話不可以判死刑。
21世紀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嚴重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進行,也許有些人對這些不以為然,以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沒有規則沒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也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些自由嗎?當然不能,作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的,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擁護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生活的世界,想像一下,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在這個社會的大家庭里,我們每個人如何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呢?那就是共和國華麗雄偉的大廈下一座堅實、永恆不變的根基——「法」。它使我們每個人明確是非的界限,而這也是共和國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同學們:讓我們做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心人,堅持法製法紀宣傳教育,了解法律法規,宣傳法律法規!
教育對於種子是陽光,對於樹林是水,對於稻田是肥料……而對於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員工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我們班經常開展班隊活動,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隊會的題目是:『告別依賴,學會獨立』,在這次班會,講了一個人,都快20歲了還整天依賴他爸爸,又不好好讀書,連個碗也不會洗。一天,他找了個算命的幫他爸爸算命,得知爸爸能活到70歲時,當場大哭,旁人不解,後來他邊哭邊說,他爸爸大他30歲,他爸爸死後,他才40歲,那誰來養他?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剛開始你也會感到可笑,可經過反思,你還笑得出來嗎?都40歲了還想要死的爸爸養他,那麼做父親的不就是太可憐了?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航天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在我的身邊也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剛滿十六歲,學習成績很不錯,但一批毒販子卻盯上了他,假裝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結果害他染上了毒癮,從此再也沒有心思去讀書了,犯癮時,他要用錢去毒販那兒買毒品,漸漸地一發不可拾。錢始終會用完,於是他向父親要錢,父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給他。慢慢地父親開始懷疑,直至最後不給他錢,他只好一直欠著毒販的錢,有一次,毒販對他說:沒錢別擔心,你如果願意,我幫你。於是毒販讓他看準名牌轎車就和兄弟們一起搶它一把,這樣就不用他還錢,還給他海洛因,被逼無奈,他趁四周無人,和毒販們進行搶劫,沒料當場就給警察逮住了,抓進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專家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每星期上一節法律課,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徵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㈤ 急!!! 請大家幫我找一篇校園法制之類的國旗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首先,很高興我們又迎來了三十八中新一屆的初一新生,和他們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里相聚在綠茵如畫的校園,和他們一起分享新學期即將開始的喜悅。
時光輪回,萬物更新。一個既漫長而又短暫的學年已然過去,經過一個暑假的休養,我們共同打開了新學期的扉頁。李大釗先生曾經說過: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因為人類最高的欲求,就是時時創造生活。那麼,你們是否已經勾畫好了新學期的藍圖,是否已經作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備去迎接新學期的到來呢?
回顧上學期,我們全體師生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迎接了教育局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團委的領導與支持下,同學們的活動也開展得豐富多彩,校園文化藝術節上精彩紛呈,同樣在今年的中考中我們三十八中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全校共有324人考上了重點中學,這是我們三十八中又一次的輝煌……
雖然我們曾經擁有過輝煌,但那已成為枕邊一段甜美的回憶;也許,我們也曾經遭受過挫折,但那已成為幾滴苦澀的淚痕。忘記曾經的成功與失敗,我們只需把經驗和教訓銘刻於心,讓曾經的輝煌激勵我們,過去的失敗只是為了襯托未來的成功。
有這么一個寓言:夕陽西下,靜謐的非洲大草原上,一隻羚羊在深思:明天,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要奔跑,以逃脫跑得最快的獅子;而此時,一隻獅子在深思:明天,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要奔跑,以追得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明天,不管是獅子還是羚羊,它們要做的就是奔跑!而我們作為學生,要做的就是奮斗!古人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新學期,新氣象,今天,我們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讓我們在這新一輪朝陽升起的時刻,為了我們的理想共同努力!

做一個文明之人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凈化語言,美化校園
同學們: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聊聊美化校園的話題。我想現在可能會有一些同學在想,美化校園?我們的校園不是很美嗎?你看校園里:操場上乾乾凈凈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們穿紅著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啊?可是今天,老師要實話實說:我們的校園里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著"丑"的東西。
那麼這個"丑"到底藏在哪裡呢?
我說這個"丑"就藏在一些同學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過教室門口,竟聽到有同學在相互傳唱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什麼)讀書苦啊,讀書累,讀書還要繳學費,不如參加黑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餘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麼)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麼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裡呢?同學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於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麼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無大志,不願學習,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裡呢?--他們學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學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幾個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 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人人都來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八榮八辱演講稿
胡錦濤同志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明確了我國社會當前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和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現實針對性。

榮辱觀古已有之,榮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人們,其榮辱觀是不同的。恩格斯說,「每個社會集團都有他自己的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回答的是社會主義社會中,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要發揚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國,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來。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的榮辱觀,歸根結底是由那個時代那個民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同時也極大地作用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對榮恥的界定,對是非的判斷,對美醜的區分,立足中國的現實國情,著眼現代化的發展要求,體現了繼承與創新的統一。

「八榮八恥」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含著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堅持了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八榮八恥」既有先進性的導向,又有廣泛性的要求,引導人們擺正個人、集體、國家的關系,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確立了在社會主義社會,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

「八榮八恥」反映了市場經濟的特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大增強了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但市場自身的缺陷和消極因素也會反映到人們的思想道德和人與人的關繫上來。市場經濟是利益經濟、效益經濟,更是信用經濟、法制經濟。「八榮八恥」針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欺騙欺詐等消極現象和社會公害,提出鮮明的是非、善惡界限。它所包含的豐富內涵,為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提供了思想基礎。

「八榮八恥」展現了現代社會的特性。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的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分工日益細密,「八榮八恥」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八榮八恥」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確立了公民應當遵循的行為准則,有利於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在我們的社會里,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則,社會和諧不起來,經濟發展不起來,民族精神振作不起來,國家也強盛不起來。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應該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應當成為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和每個公民應有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風尚。「八榮八恥」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的民族就能夠在思想道德建設上,站在時代前列,領引時代風尚,推動時代進步。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的堅守崗位?"

雷鋒,就是這一縷陽光、這一滴水、這一粒糧食、這顆最小的螺絲釘,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長存,雖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偉岸。

有人說:"雷鋒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真的離開了嗎?不,沒有!雖然他的肉體離開了,可他的崇高靈魂卻永遠伴隨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你聽,蘭考縣的父老鄉親們呼喚縣長的聲音響起來了,"焦縣長,你怎麼啦?"聲音是那樣關切,是那樣深情,因為他們的縣長為了蘭考縣的人們病倒了,倒在了蘭考那片貧瘠而又富饒的土地上。

你看,新時代的焦裕祿向我們走來了,他的感人事跡,傳唱大江南北。兩次進藏的他,領養了三個孤兒,讓家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據,有時甚至須靠捐血來貼補家庭,可他給群眾買葯、扶貧救濟時卻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多則上千元,最終實現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誓言。這位視少數民族同胞為骨肉的漢族幹部卻倒下了,用他的鮮血染紅了他所熱戀的雪域高原。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黨的好乾部焦裕祿、孔繁森。可他們又是"雷鋒"是時代前進中的"雷鋒",你能說,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嗎?

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和道德力量傳播給莘莘學子們;工人農民們用自己的汗水描繪著祖國的藍圖;警察叔叔們用自己的青春和鮮血守護著人們的和平、安寧;白衣天使們用自己的溫柔給我們帶來了健康、美好……

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雷鋒的身影,他們學習雷鋒精神,實踐雷鋒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雷鋒雖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卻被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了,他的精神在學習中體驗出來了,在生活中體驗出來了,在任何一個崗位中都體驗出來了。你又能說,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嗎?

雷鋒精神偉大,但並非高不可攀;平凡,但並非瑣碎;神聖,但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當國家利益遭到損失時,"雷鋒們"挺身而出;當人民群眾遇到困難時,"雷鋒們"傾力相助;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不能統一時,"雷鋒們"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你還能說,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嗎?

不,沒有!也永遠不會!雷鋒他那流淌著無私奉獻的血液將撒遍祖國各地,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在新世紀的建設大潮中,我們也將譜寫一曲曲壯麗的雷鋒之歌!

學雷鋒演講稿-像雷鋒那樣……
你們知道嗎?有這樣一位叔叔,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他身高只有1米54,卻成了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浪花層層。叔叔永遠年輕,因為叔叔有一張年輕的面容,他的微笑永遠留在千萬人的心中,22歲是他永遠的年齡。他的日記,人們越讀越起勁;他的故事,人們越聽越動情!
同學們,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個不知道叔叔的英名!他的名字就叫――雷鋒。
雷鋒叔叔他助人為樂,毫不利已。
有一次,雷鋒因肚子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點葯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一連幹了好幾個小時。這就是雷鋒。
在一次出差換車時,雷鋒發現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的火車票和錢丟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貼費給大嫂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人們因此留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就是雷鋒。
他"偷"著為戰友的親人寄錢,為災區人民寄上幾年來的全部存款。有人說他是"傻子",雷鋒卻說他甘願做革命的"傻子"。這就是雷鋒。
雷鋒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事還真是太多了。
如今,雷鋒精神在感化著人們,在我們中間就有不少革命的"傻子"。雷鋒已經離開我們有40多年了,可是他的精神卻與時俱進,永放光芒。
交警,他們日夜站在馬路上,經受風雨的考驗,經受冰霜的折磨,不管是寒冷的嚴冬,還是炎熱的盛夏,他們總是那樣站在那裡;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普通老百姓,他們總是鐵面無私,秉公處理。他們為了這個事業付出了太多太多,犧牲的也太多太多了,不管前路有多艱辛,他們毅然決定這么做。我們偉大的交警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老師,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不知批改過多少作業,不知少休息了多少個夜晚。在他們的教導下,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一個有抱負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報的也總是別人的快樂。他們正如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辛勤的圓丁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解放軍戰士,他們守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用生命砌起共和國的長城。沖鋒陷陣,是排頭兵;抗洪搶險,是排頭兵;捨己救人,還是排頭兵……幾天幾夜都未曾合眼,他們無怨言;與親人聚少離多,他們無怨言;無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他們無怨言……他們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解放軍戰士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希望工程第一個捐款人,是天津市塘沽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周桐,1989年1月1日他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27元救助失學兒童。山東省西郊學校初三(2)班學生鄭偉、鄭宗新對於偉的關心照顧從未間斷過。我班開展了"一幫一"的活動,經過一段時間,被幫的同學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大家用真情摯愛,奏響了一曲動人的歌;這些助人為樂的人不正像雷鋒叔叔那樣"傻"的可愛嗎?我們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考研真題 發布:2024-12-27 17:01:00 瀏覽:505
內部審計外包法規 發布:2024-12-27 16:43:01 瀏覽:547
經濟法概論考試案例 發布:2024-12-27 16:33:28 瀏覽:250
2015年中級經濟法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4-12-27 16:27:51 瀏覽:213
民法總則與合同法沖突 發布:2024-12-27 16:05:48 瀏覽:523
勞動合同法的立憲宗旨 發布:2024-12-27 15:17:50 瀏覽:466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政審表 發布:2024-12-27 15:07:30 瀏覽:535
法院分判決和 發布:2024-12-27 13:53:08 瀏覽:637
旌陽法院招聘 發布:2024-12-27 13:35:46 瀏覽:605
二建經濟法口訣 發布:2024-12-27 13:35:05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