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論教師的職業道德

論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4-07-09 03:53:20

⑴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參考

道德應該源自於每個人內心中的那份自願遵守的規則,它不具有強制性。孟子認為道德即良心,古人修身的方法則是致良知。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教師職業道德論文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參考篇一

《論教師的職業道德》

摘要:教師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新的形勢與環境下,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道德品質。

關鍵詞:職業道德;道德素質;職業特點;道德品質

1.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教師的職業道德(師德),就是從事教育這個職業的人們,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人民教師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具有高尚的師德,這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提高師德修養。教師的勞動具有復雜性、示範性、創造性和長期性等特點,這是由教師的工作任務、勞動對象及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的。教師的勞動特點要求教師在道德認識上有更高的水準,在道德行為上身體力行,在道德影響上比其他行為更深遠。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文素質的提高,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同時,社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因此,教師要做到不負重託,成為家長信任、學生喜歡的人民教師,提高師德修養就成了重中之重。

2.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道德是一種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築中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通過社會輿論和傳統習慣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總稱。它包括社會公德、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等。師德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是衡量教師品格情操的標尺,是教育和感染學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教師起著增長學生智慧、培育人才、傳道解惑的作用。教師要愛學生,愛他人,愛事業,愛社會,愛國家,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3.教師必須具有的道德品質。

3.1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當代教師至少面臨三項主要責任:一是崗位責任,就是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二是社會責任,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託給了學校,教師有責任把學生教好、培養好,有責任讓家長放心滿意,有責任實現教育公平,促進構建和諧社會。三是國家責任,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要求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這個轉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承擔,這是教師對民族、對未來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只有把這三項責任當成不可推卸的職責,我們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盡最大力量。

3.2關愛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對學生高尚純潔的熱愛,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有了它,教師就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於接受教育,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無止境,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而且,一個學術淵博、知識廣泛的老師也正是學生所希望的。

3.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的作風習慣,處世方法,甚至一舉一動,都通過學生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有無聲無息的影響,就好比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效果往往比教師長篇大論說教要好,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身教,用自己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一面旗幟。

4.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加強師德建設更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

4.1領導重視,政策落實。

各級領導應當重視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需要長抓不懈,學校各級領導及上級有關領導要把師德建設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來抓。要制訂近期和中長期的師德建設計劃,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在師德建設中要始終注意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用政策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相信和依靠廣大教師,真正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使教師不斷增強責任感。

4.2學習理論,不斷參加社會實踐。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師提高師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師德建設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學好理論,另一方面要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因為實踐是認識的源泉,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礎。那種光憑書本知識,輕視實踐的人是不會有大作為的,一定要克服輕視實踐的傾向。

4.3制定規范,評議考核。

加強師德建設,要制定師德規范,並用制度保證實施。師德規范是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其他人之間道德關系的反映和概括。制定規范可以指導教師的道德生活,使教師擇善而行。規范不僅是教師必須遵守的共同准則,而且是評價教師行為的標准。教師既可以用師德規范進行自我評價,又可以互相評價和監督。

4.4抓好典型,樹立榜樣。

在師德建設中,各級領導要善於發現和運用典型指導和推動師德建設的深入發展。以正面典型為主,用各種輿論工具進行宣傳,定期召開表彰大會、經驗交流會、師德分析會等,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這種做法能使人學有榜樣,能逐步增強學生學習先進的自覺性,是加強師德建設的一種有效途徑。

4.5分析形勢,明確要求。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執行,經濟、政治、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逐步全面深入展開,客觀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分析形勢,明確新的要求。要開闊眼界,師德建設的內容和措施要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和完善,向更深化的方向發展,並有所創新,逐步形成具有新時期特色的師德風尚。

綜上所述,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其特殊的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它應該服從於教好學生這一根本任務。在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過程中,對品德行為和業務素質要同時抓,這樣培養出來的教師才是好教師,也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為人師表的光輝形象和崇高的道德行為來教育學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和中華民族的振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總之,教師不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關心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還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才能適應新形勢,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馮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趙傳江.教育學[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參考篇二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摘要:教師是人類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締造者和傳授者,不但要繼承、創造、傳播人類社會文明,而且要擔當起接班人的重任。所以教師的職業道德就顯得十分重要並且對學生的影響非常之大。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學生心理

教師在引導學生發展的同時必須還要發展自己,所以有學者指出“教師的巨大作用在於作出榜樣”[1]這意味著教師需要有良好的素質。教師是學校中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同時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定社會需要的人才。從廣義上看,教師與教育者是同義語;從狹義上看,教師專指學校的專職教師。教師作為培養學生的專職人員,自身需要有良好的素質和崇高的職業道德,必須不斷學習並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教師的道德首先表現在對教育事業忠誠,要熱愛教育事業。第二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只有對學生有愛心,才能以身作則教好學生,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第三,教師在教授學生的同時還要注意自身的修養。

一、職業道德修養的內涵及外延

教師的素養包括思想道德、情感指揮、身體技能等,我國2008年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此規定:一是愛國守法;二是愛崗敬業;三是關愛學生;四是教書育人;五是為人師表;六是終身學習。教師個人的教授道德是教師個人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遵守的行為准則,具有內在性、自覺性、精緻性等特點。它實際上是“教師德性”。“教師德性”是指教師在教育學過程中不斷修養而形成的一種獲得性的內在精神品質,它既是教師人格特質化的品德,也是教師教育實踐性凝聚而成的品質。[2]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道德素質。教師作為一個社會職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紐帶,是人類不斷走向更高層次的橋梁。

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緊緊圍繞“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好好培養學生。在德育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樹師表、鑄師魂、正師德,真正做到正己、敬業、愛生、奉獻。所以,教師道德建設是重中之重。

(一)師德建設是實現教師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

師德建設不僅要著眼於當前,而且要放眼於未來。1983年鄧小平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這不僅提出了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戰略房展,指明了我國教育改革方向,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二)師德建設是推動教育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是統領教師職業道德一切規范和范疇的依據。師德建設是“以德治教”的關鍵,我國《教師法》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是既教書又育人,所以,教師必須積極主動地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通過教書育人提高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因此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是實現教育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缺乏奉獻的精神,而且責任感不強

在現今的教師隊伍中,有一部分的教師並沒有把教書和育人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學生缺乏責任感,不了解學生,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漠不關心;有些教師根本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專研本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問題;還有些教師缺乏集體榮譽感,從來不關心學生,對學生缺少愛心,只關注自己的得失,嚴重缺乏愛崗敬業和樂於助人的精神。

(二)部分教師缺乏職業理想

部分教師把教師職業作為謀生的手段,對工作本身不感興趣,並且把教育工作等同於一般的職業,只關注個人收入,教師的職業觀念非常模糊,工作目標也並不明確,並且片面強調職業的待遇和收入,忽視了作為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些教師僅僅是為了取得職稱獲得高收入,一旦取得了職稱,就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動力;還有一些教師把校內的教師工作作為副業,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在校外的掙錢上,這不僅僅沖擊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的秩序,而且也弱化了學校的凝聚力。

(三)部分教師的價值觀念失衡

在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過程中,一些不健康思想伴隨而來,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對師德建設造成了很大沖擊,導致一些教師思想觀念上的功利化和多元化趨勢。有些教師的價值取向的功利性變得越來越強,並且急功近利,在物質上過分追求,功利思想尤為膨脹,並且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關心集體利益。教師的價值觀失衡和扭曲會引起教師在行為上的失范,從而導致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下降,消減了育人的奉獻精神和育人意識。

(四)部分教師師德意識較差

在如今的教師隊伍中,有的教師自身的紀律觀念比較單薄,缺乏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師表形象欠佳,師德意識比較差,自身的素質修養也不夠,對待學生,缺乏熱情和關愛,教師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還有的教師過分強調自己的個性自由,沒有組織性,生活散漫;也有一部分教師對自己要求不夠高,做事沒有原則性,在學生面前缺乏表率作用。不尊重學生,敷衍了事的比比皆是。這一系列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教師的職業形象,在學生的心裡造成了不良影響。

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教師是學校的主導力量,更是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的主力軍。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和學生學習的榜樣。德以才為資,才以德為帥。教師的職業道德體現了教風、學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與道德情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師德不僅是對教師的個人行為的規范,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高尚的師德是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終身的[2]。所以,只有教育工作者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培養高尚的師德,才能培養出好的學生。師德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建立師德規范標准

職業道德規范代表的是一個行業的成員一致認同的合適的行為准則。國家或高校在進行師德建設時,應首先制定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讓教師在從事工作時有據可依。作為一個教師,職業生涯開始就應該熟悉職業道德規范。國家或者學校應結合教師對師德的認識,盡快制定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引導教師的價值取向,約束教師的行為。職業道德規范制定後,應通過各種途徑讓教師了解,並加以遵守。

(二)要提高認識,加強師德建設領導機制

如何領導學校進行師德教育,是加強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師德建設,基礎在於學校的教師,但是關鍵還在於領導。有效的領導機制和體制是師德建設的基本條件。主管教育的部門,尤其是領導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充分的認識新時期,教師的師德在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位,特別是,要充分的認識和加強師德建設對於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的主動性及自動性,努力提高廣大教師的師德意識。

(三)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師德建設

近些年,有很多學校很重視師德建設,進行了很多改革,但收效甚微。主要是因為缺乏教師的參與,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參與。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主力軍,是未來教育的領航者,而且青年教師的比例越來越大,如果青年教師不參與師德建設,那麼師德教育的建設也不能很好的實施,所以要加強青年教師的積極性,選擇比較公平,並被他們認同的措施是很關鍵的。

(四)強化教師考核體系,健全師德評價體系

師德考評是教師績效評價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師德建設,就必須強化師德的考核評價工作,要建立健全的教師師德評價體制,把對教師職業道德考核作為教師考核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在教師考核評比機制中,要加大師德的分量和比值,師德考評要求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形成准確、量化的標准,要能夠全面、科學地反映一個教師的真實情況,做到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的相互統一;定期開展師德考評活動,加強師德考評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設。

(五)改善環境,形成師德激勵機制

教師需要內在的激勵,外部的環境激勵體制也同樣重要。那麼學校就要努力的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環境。使整個學校有一種高雅的學術氛圍,為廣大的教師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提供一個舒適和良好的校園環境,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崗敬業的道德情操。尊重他們的個性,承認他們在工作能力和道德水準方面的差異,理解他們,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2]葉瀾,白益民等著.《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⑵ 教師的職業道德有哪些

教師的職業道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

1、愛國守法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教師的職業道德的培養

加強理論學習要做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深刻理解規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自覺性,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本領。

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指導整個修養過程的總目標是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理想,它作為一面旗幟,為教師如何做人,如何勝任教書育人的責任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目標,並成為教師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動和激勵著教師朝著更高的道德境界奮進。

⑶ 關於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範文參考

職業道德是所有教師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篇1

淺議大學教師職業道德

[摘要]高等 教育 中的職業道德,關系著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影響和制約高校教育、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 文章 通過分析目前高等教育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探討大學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及加強師德建設的 措施 。

[關鍵詞]職業道德;大學教師;教書育人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責任,教師職業道德是教育發展的軟實力。教師職業道德不僅關繫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更關繫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未來的發展。而在目前大學教師中出現了輕育人、學術失范和學術腐敗等不良現象,這與大學教師的職業道德相違背。因此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教育軟實力的作用,培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要健全教師隊伍,必須分析目前高等教育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探討大學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創建大學教師職業道德升華的對策,開拓新思路。

一、大學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

大學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其職業道德是在長期的職業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規范,以及相應的道德觀點、道德情操和品質。在這里既有現實社會的要求,又有對傳統職業道德的繼承和發展,它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

(一) 愛崗敬業 。

大學教師首先要遵守公民的道德規范。《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指出:要在公民中“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其中愛崗敬業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事、社會交往的基本准則;辦事公道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又是一種工作原則;服務群眾是人們應有的價值取向和作風;奉獻社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境界。公民的道德規范應該是對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一般要求。

(二)為人師表。

大學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到行為規范。教育是公共品,具有公益性,理應受到公眾的監督。而教師其一言一行要受到廣大學生的關注,在人們的心目中,教師就應該是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為人師表的典範,否則難為人師。在人們心目中的教師形象,是人們對人類道德完善的一種理想和追求,作為教師能承載人們這一期望是一種光榮。應該說,忠誠黨的事業,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學中,教書育人,不為名利所累,對職業有獻身精神,這是所有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如果你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有人民教師的操守,有所為,有所不為。

(三)大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1追求人格的完善。

從本質上講,大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個人格問題。教師的職業就是以人格培養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大學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處在形成的關鍵時期,學做人尤為重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作真人。”學生人格的養成主要不是靠說教,而是靠熏陶。教師的言行不但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思想意識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

在大學,教師的人格高尚是職業要求。美國教育家博耶爾指出:我堅定地認為要維系一個學校或學院的價值體系,最終不是靠課程,而是靠偉大教師的人格。教師的人格表現在很多方面:有正確的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政治素養,具有政治敏感性,能明辨是非,在重大問題上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能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對復雜的社會問題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敢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境界;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情操,為人正直、坦誠、表裡如一,不趨炎附勢、巧言令色,自尊、自重、自愛。大學需要的就是這種獨具魅力的人格,並且有沒有這種人格和能否成為主流人格是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一支品德高尚、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教育發展的靈魂。

2具有廣博的知識。

大學教師面對的學生具有一定的 文化 素養。特別是在知識經濟社會,新知識出現的頻率高、傳播速度快,學生作為思想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求知慾強烈,對各種知識有初步的涉獵。大學教師除了應精通本專業的知識外,對其他的知識也要有所掌握,才能在教學中顯現出“學為人師”。這就是說,教師的知識淵博才能使學生對其產生崇拜,才能有威信,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不斷學習的職業。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必須聞道在先,“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從古代的教育家到現代的陶行知等一代宗師,他們無不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有學無止境的精神,成為教師的楷模。

3有學術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大學教師作為高知識群體,無論在教學還是在科研上都要有更高的追求,要以科學精神作支撐,應該有自覺的學術信念,鍥而不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唯上、不唯書,勇於創新;不為利所誘,不為名所惑,保持學者的風范。追思學問,崇尚科學,對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大學教師應有的素質之一。

4具有鮮明的文化人特徵,是人類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

大學教師,一方面用自身的價值觀和親身體驗對人類長期積累的文化進行選擇、消化、吸收,並將其傳播給學生和人民群眾;另一方面探索未知,從事精神的生產活動,在探求、 反思 和批判中創造新文化。各種不同領域知識交匯在一起,成為大學文化的基礎。教師是人類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在大學這個崇尚學術自由的環境中,通過知識的傳播和文化創造使民族的文化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起到促進人類文化積淀和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作用。

二、大學教師職業道德問題探析

目前大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正經受考驗,在一部分教師中存在著:政治思想觀念淡薄,信念動搖,功利主義傾向嚴重,科學精神弱化,缺乏敬業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缺乏集體合作精神和艱苦努力的作風。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

1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的多元化引起了思想觀念的多元化,加之社會政治處在較茫然狀態,經濟生活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思想觀念變化速度快。

有些教師思想觀念陳舊,沒有學會面對市場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有些教師的主體意識增強,但對變化的觀念沒有認真的選擇,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

2封建意識在我國有很深的根基,限制了人們的眼界、胸懷和交往方式的選擇,在認識問題上容易產生狹隘和固執。這導致了部分教師更注重實際,缺少高層次的精神追求。

3在價值取向上重利忘義。

現有的各種知識體系和觀念受西方文化思潮的沖擊,有些教師開始重新審視職業道德。在價值取向上,重利忘義。部

分教師拋棄了傳統的倫理道德,對教師的蠟燭精神、無私奉獻精神不屑一顧。在市場經濟中,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出現了教育亂收費、亂辦班,違背國家宏觀計劃亂招生,導致學歷證甚至研究生證漫天飛的現象。部分教師價值觀念的偏激,極大幹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學歷與實際文憑不相符的怪現象。

4自我缺失。

現在的大學教師,其中一部分經歷了“「」”極“左”政治的沖擊,人生經歷了曲折與個人理想的幻滅,多元化利益關系的調整,由於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對自己採取了放縱的態度。另有一部分青年教師從校門走到校門,對社會不甚了解,不肯吃苦,雖有強烈的成材慾望,由於缺乏歷練,往往是急功近利,作風浮誇,缺乏鑽研業務,深入探索精神,不能做到教學相長。

5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

社會上的腐敗現象、分配不公等反映到學校,部分教師心理不平衡,逐漸產生了消極情緒,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有專注個人利益的傾向。

6學校在管理上的錯位。

有些學校在管理上有不同程度的行政化、市場化傾向,主要精力不是放在教學上,而是放在日常的事務上。教學的主導意識不強,往往被動地工作,忽視為人師表。

三、對提高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思考

黨的十七大強調: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鑒於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和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提升職業道德勢在必行。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形成普遍的共識,人人參與,從自身做起,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使高等教育中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攀登新台階。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人格的升華。

教師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養,自覺地學習各種積極向上的文化知識和倫理道德,從中吸取營養,使之內化為自身的責任。人格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這種學習要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從學校來看,要創造人格提升的氛圍,激發教師提升自身人格的內在要求和動力,建立對教師業績、師德師風考評機制的量化指標。督促和激勵教師加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教育,只有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作為德育的實質和核心時,才能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關鍵之所在,從而使教師的道德修養、師德師風不斷得到升華。

(二)重視人文精神。

教師職業道德必須要有人文精神作為支撐,一個學校人文精神狀況決定了職業道德的品位。人文精神不是靠 口號 ,靠的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靠多元文化的氣氛。如形成寬松的、和諧的學術氛圍,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發揮教師的潛能,創造條件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建立積極的、有品位的校園文化,鼓勵教師的個性張揚,等等。彰顯人文精神有利於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拓寬教師的視野。

哲學家雅斯貝爾說過:交往是尋找真理的源泉之一,大學有這種交往才能成為一種為真理而生活的方式。學校應創造條件,支持教師擴大各種交流,如參加會議、培訓,組織各種講座,訪問學者,組織參觀學習,等等。教師也應利用一切外出的機會開闊眼界。

(四)進一步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除教育教師遵守職業道德外,主要對教師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提高大學教師職業素質,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引導教師嚴以律己,為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樹立良好的師德風范。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篇2

試談教師的職業道德

摘要: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勞動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教師的品質和素養不僅是教師發展的前提,還是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本文全面論述了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大意義,並聯系現實提出了建設職業道德的途徑。

關鍵詞: 教師職業道德師愛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關於“人生三種境界”有精彩論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如下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用此語來描述從事教育的心路歷程也十分恰當。剛出校門,帶著課本知識,躊躇滿志,此為第一境;實際教學中問題多多,飽受挫折,此為第二境;輾轉苦思,幡然醒悟,此為第三境。第三境就是悟到教育的真諦:愛。

教育起源於愛,愛完美了教育,愛永遠是人類的主題,師愛是教育永恆的話題。師愛為師德之“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教師對教育事業無限的愛叫敬業,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叫愛生,學生對教師的愛叫尊師。

在這里我們把師愛設定為這樣的公式:

這個公式表達為:一是師生的愛是平等的,互相尊重,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二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有回報的,互相效應,教師鞭策、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當學生得到充分尊重、理解,並且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才能充分成長。

我們施教的對象是一群天真活潑、富有感情的孩子,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生放在與教師平等的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師道尊嚴。譬如:有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學生在校園里或在路上,只要一看到教師都會深情地叫一聲:“老師好”,可有的教師騎著車視而不見,“勇往直前”。

這導致學生以後再遇到到老師時也會一聲不吭,這種行為違背了教育規律,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再者教師作為青少年道德修養的楷模,更應該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對學生的愛應體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手勢、一個問候,都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表揚、肯定、關心、支持。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每一個契機,發揮教師示範、引導、教育的作用。

你愛學生,學生就會愛你,就會喜歡你,喜歡你教的學科,甚至喜歡自己的學校。反之,教師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師德形象,不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學生怎能喜歡或你所教的學科?有的學生所謂的學科“瘸腿”,如語文考試都是優秀,數學卻不及格,難道能說這個學生的智商有問題嗎?不,很有可能是學生對你老師,對你所教的學科不感興趣,他不喜歡你,因此不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那麼教師應該如何與學生相處呢?陶行知先生曾經這樣告誡教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從愛的角度看,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一個教師如果熱愛教育事業,熱愛你的學生,盡了你應有的責任,你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大半。

記得我教過的一個蘇同學,他的智商很高,就是非常頑皮,從接手這個班到期中考試時,他數學考了92分,可到後來兩次單元測試時都只考了40多分,上課時不聽講,課堂作業不按時交,家庭作業不做。發現這個問題後,我第一次找他談心,他不理我,談話的結果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

後來,我從其他同學那裡了解到,是因為我嫌棄他字寫得太差,曾簡單粗暴地把他的作業給撕了,並要他罰抄作業50遍。這導致他不喜歡我,也不高興學數學了,要讓我教的數學成績在年級中倒數。我知道這個情況以後,買了幾本新本子和一支鋼筆,把他帶回家,和他談心,承認老師上次粗暴地把他的作業本撕掉是錯誤的,並認真地指導他寫好字,把數學作業補做好,願意和他交朋友。

從這以後,他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書寫也很認真,每次考試,他的語文、數學成績都是優秀,同學們還選他當小組長。實踐證明,上述師愛恆等式是成立的,教師能尊重、熱愛學生,學生就愛老師、愛學科、愛學習,教師的愛就得到回報。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胡錦濤強調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要落實這一思想,正如教育部長周濟所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關繫到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教師隊伍的素質。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勞動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教師的品質和素養不僅是教師發展的前提,更是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示範者和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

時代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職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孔子《禮記?勸學》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們應該把挑戰當成機遇,不斷學習進取,才能把職業道德建設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周濟.在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阮成武.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08.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教

⑷ 論教師職業道德

論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也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過程中所遵循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及行為准則,是教師職業特殊的道德規范和要求。它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工作過程中以怎樣的思想方式、感情態度、工作作風去傳道授業解惑,接待人物,處理學生問題,盡職盡責做好社會工作,它是調整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特殊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形式。

一、傳統教師職業道德的追溯及現狀

教師職業道德發展與教育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我國春秋時期,《論語》中就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等著名論述,時至今日,它們仍然是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經典,是我國教育史上早期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漢代,「三綱五常」曾被當做教師職業道德的關鍵核心;唐代,教師職業道德被韓愈列為教師首要的要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都是他的著名論述。

宋元明清以來,教師職業道德又有了新的發展,大學士朱熹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教師道德規范,王夫之更有「德以好學為極、欲明人者必須先自明」的精闢論述。

現代社會,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振興民族和實現中國夢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現代社會持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觀,批判地繼承了我國古代傳統師德的優秀文化精髓,堅持以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為指導,以區別於傳統的教師職業道德,是最先進、最高尚、最有時代特點的教師職業道德。

現階段,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沖擊,教師隊伍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和不可迴避的問題。如輕事業重金錢,淡理想講實惠,教學方法陳舊,教育思想落後;亂辦班收費、收受甚至索要禮物等教師職業道德發展嚴重落後於社會發展,不適應新時期社會需要,矛盾更加尖銳明顯。

探索並構建更科學、更具可操作性、兼具時代特色的教師職業道德新模式,在我國現階段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何要加強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如何加強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教師職業特殊性的要求

教師的職業道德與一般的`職業道德既相區別又有聯系,教師的職業道德與一般職業道德具有共通性;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使教師的職業道德超越一般職業道德,從而具有全面性、示範性、前瞻性。

1.教師職業道德的全面性

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要求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過硬,道德修養高尚,工作能力突出,教師職業道德決定教育發展整體水平和綜合質量,直接關系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和發展潛力,全面重視教育,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使教師職業道德超出了一般職業的道德要求而備受各方關注,使教師職業道德上升到一個高度,具有全局性。

2.教師職業道德的示範性

教師工作面向學生,學生學習的向師性決定教師工作的示範性,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有時甚至超過父母。孔子有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把直接接觸的教師看作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教師應該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事事作表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感染人,以精深淵博的知識技能引導人,以博大的愛心愛護人。教師只有這樣要求自己,學生才會親其師而樂其道。因此,教師職業道德的示範性也是其重要特徵。

3.教師職業道德的時代性

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具有時代特徵,新的思想不斷發展,為適應需要,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路也應與時俱進,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用新時代的精神風貌、道德要求來武裝、規范教師的頭腦,才能將新的思想和素質向學生傳播,所以教師職業道德的時代性的特點也是非常鮮明的。

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直接影響下一代人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國計民生,關繫到民族的發展,因此,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必須走在時代發展的前列,也正是這樣的職業道德的特殊性,才決定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做職業道德建設的排頭兵和引路人。

三、新時期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雖然影響學生成才的外部因素很多,但直接與學生接觸的是教師,因此,教師應該具備比常人更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也會面臨種種誘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更具有現實意義,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時要全面考慮其中的影響因素。

1.提高待遇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

只有充分肯定教師工作的社會作用和意義,才會確立教師職業的重要地位,才會進一步激發教師愛業、敬業、樂業並精業的奉獻精神,以社會的最高標准來要求教師的職業角色並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也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不為五斗米折腰」已不完全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讓社會認可並為教師創造較優厚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才能從整體上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近年來,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但還處於起步階段。大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使教師成為受人尊敬和羨慕的職業,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的勞動,在客觀上確立教師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這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具有推動作用。

在用世界上最少的錢辦最大的教育的國情下,教師職業並沒有達到受人羨慕和尊敬的標准。如師范院校難以得到高質量新生,不少骨幹中青年老師棄教從商便是例證。理論上講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勞動創造著民族和人類的未來,而實際生活中這種反差卻很明顯,是影響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和激勵教師愛業、敬業、樂業、精業的重要因素,如某些教師用一個教案、一種教法多年,以各種名義辦班補課,屢禁不止地收受學生及家長禮物更是明證。

;

⑸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什麼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有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終身學習,具體有以下六個內容(2008年修訂):

1.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必須愛祖國,愛人民,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社會主義,充分執行國家教育政策,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權力,並且不得違反黨和國家及地區的政策。

2.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教師必須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勤奮敬業,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和教課,認真指導學生,不能敷衍了事。

3.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教師應關愛所有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同情心平等對待每位學生,成為學生的好老師和好朋友,保護學生的安全,關注學生的健康,維護學生的權益,避免諷刺、歧視或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遵循良好的指導思想,孜孜不倦地教人,把自己的才能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分數不應作為評估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教師必須恪守高尚的道德風尚,懂禮義廉恥,嚴格自律,以身作則,穿著得體,講文明,關愛團隊,團結一致,尊重同事,尊重父母,誠實正直,履行職責,並自覺抵制有償補習,或利用職位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教師應秉承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勇於探索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

(5)論教師的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規范》的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優良師德的傳統,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道德素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規范》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中起著指導作用,是規范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該《規范》不是所有教師的道德行為以及教育和教學工作的要求,並且不能代替其他學校規章制度。《規范》的許多內容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有關規定的具體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注意教育法律法規的研究和實施。

⑹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教師職業道德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篇一

《淺析教師職業道德培養》

【摘要】文章闡述了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幾點建議:師范院校傳授師德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集體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培訓要結合多種活動進行道德培養。除了道德教育,還應與其他的教育相結合。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培養;重要性

近年來,當新聞報紙上屢屢出現教師體罰學生,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或者羞辱學生,導致學生身心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的這些令人發指的事件時,都會讓人覺得心痛。心痛的背後我們不禁會想,教師的職業道德都到哪去了?從古到今幾千年的教師榮譽、人們對教師的尊重和期望就要在這些道德失范的行為中消失了么?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在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禮記》中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之德也。”也即教師不單單是傳道授業解惑,還是道德的傳遞者。教師的職業道德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那麼面臨現代社會價值觀模糊的現狀,教師就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用自己的職業道德來抵制物慾橫流的社會現象,無法用自己的道德行為來為祖國的下一代起到示範的作用。

一、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指的是根據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道德要求所開展的道德教育、道德修養與道德內化活動,通過外部的教育、督促以及個人的努力,使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將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教師個人的道德品質並付諸行動的活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教育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

教師的本質是教書育人,如果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不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就無法引領學生,也無法成為一名師德高尚、學識淵博、能力全面的教師。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多元化,我們的人民教師更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做到以“育人”為職業理念。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分數,而對學生的思想、情感漠不關心,不願意花精力來了解學生。只有動真情,做真事,具有真知灼見才能從正面影響學生,讓學生樹立積極的思想意識。

2、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教師實現自身價值、完善人格的需要

教師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使得教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成為兼具高尚的品德、高智商和高能力的完美人格。這種崇高的人格形象通過傳承和發揚形成了當代教師群體的人格力量,在影響學生的過程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身價值,成為學生模仿和學習的典範。

3、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學生群體因為思想單純,對社會沒有過多的接觸和了解,所以當面對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時很難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如果教師不掌握最新的信息,不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就不會了解學生的思想,很難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而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一旦形成很難糾正,教育就失去了時效性。因此在職業道德領域,教師應該形成與現代社會和教育發展相適應的道德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必須接受和實施新的社會規范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這樣才能為廣大的學生所認可,培養具有堅定政治信念和立場的新一代人才。

二、教師職業道德培養令人堪憂的現狀

1、在職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不受重視

很多學校只進行職前培訓,隨後的入職培訓和在職培訓很少能跟上。地方教育部門或繼續教育院校也很少組織這方面的培訓,對教師的培訓僅限於教學法研究,學科課程和教材教法的研究,偶爾安排一些心理學講座等等,並不能達到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要求。很多教師本身也不重視對自己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認為分數才是硬道理,忽視了在學生德育上的影響。

2、教師培訓沒有形成有效模式

目前任教的教師並非都出自師范院校,沒有學習過相關課程,而師范院校關於職業道德的課程不是必修課。所以現在在職教師的職業道德就容易受到質疑,也對培訓有了迫切的需要。有的已經開設的課程只停留在講授的層面,並沒有在實踐中運用,導致工作以後道德的缺失和教師失范現象逐漸暴露出來。

三、職業道德培養的幾點建議

既然職業道德培養對於學生、教師和學校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就必須加強教師的師德培養。

1、師范院校傳授師德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

學校在對教師進行道德培養的過程中應注意,不僅要開設相關課程,更要讓教師把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教書育人的過程之中。依靠實際鍛煉,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義,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教授新的教育方法方式,做到與時俱進,用發展的思路來進行教育工作。

2、集體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職業道德培養不僅局限在學校組織的課堂上,單純讓教師被動完成,教師也要主動地完善自我,嚴格地進行自我教育。這也是教師這個特殊職業特點對教師的要求。在自我教育中,教師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的效果也是集體教育無法達到的。通過自教互教提高水平。

3、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

社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有著嚴格的要求,學校在對教師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具體化、人性化和特色化。學校要經常檢查、監督教師的道德行為,使工作落到實處。但也要注意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要愛護、關心教師,不能破壞教師的自尊心,這樣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把各方面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促進教育又快又好地發展。

4、培訓要結合多種活動進行

除了開展培訓班等理論灌輸形式的培養外,還應該組織一些生動形象的活動,比如參觀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研討會,進行訪問學習或者開展競賽和檢查評比等活動。這些直觀和有特色的活動更易於讓教師接受,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起到教育作用。

5、道德培養除了道德教育,還應與其他的教育相結合

教師職業道德不僅僅是體現在教師的業務上,還體現在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師德教育貫穿於其他教育之中。在提高教師師德素質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也促進了整體職業道德的提高。各方面不斷促進和提高的過程才能使我們的教師們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四、結語

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是新一代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的有力保障,是新知識新文化的開創者,是社會不良現象的抵制者。

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達到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和高期望,新一代的教師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師德修養,教育部門和院校就應該重視師德的培養。也正因為那些優秀的道德傳遞著,人們才會把教師職業贊為“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這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呼喚教育部門為師德建設創造更多機會和更完善的體系。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教師職業道德編寫組,西北大學出版社,2011.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篇二

《如何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

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道德素養在教育事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對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的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育事業才能不斷發展,才能保證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人才。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9-0029-02

當今社會的轉型及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日益多元,教師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日益增強,都要求以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支撐,都在呼喚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那麼如何培養教師職業道德呢?簡單總結如下七點。

一、加強政治學習,堅定正確方向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一條明確規定,教師必須依法執教。教師要認真學習法規和文件,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的有關理論和規范要求,充分認識加強師德建設對於加快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現實意義。通過加強政治學習,可以堅定職業道德的正確方向,可以深刻認識“立業德為首,執教品為先”的原則,可以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不正之風,可以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使自己的職業道德境界不斷得到升華。

二、加強科學理論學習,按教育規律辦事

要推進教育改革、發展教育事業,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教師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加強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學習。教育的內容很豐富,教育的任務很復雜,教師只有通過學習、掌握、運用教育科學的理論,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承擔起教育賦予的重任。所以,教師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按教育規律辦事,正確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年齡特徵、個別差異,自覺地不斷加深對教育原則和規律的認識,科學地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手段和方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堅持終身學習,適應社會變革

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如果不及時更新一個人的知識貯存,如果一個人仍用昨天的知識來教育今天的學生去從事明天的工作,這樣的人就難以在教師崗位上勝任工作。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須有一桶水。”面對教育和專業知識的加速老化,教師必須要堅持終身學習,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社會和時代,不斷通過教育創新來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及時“充電”,全面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和教師的素質,實現教師個人的持續發展,適應新時期社會對培養全發展人才的要求。

四、強化自己的身份意識

教師所從事的職業崇高而艱巨。從事教育的工作者應該重視、強化自己的教師身份意識。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當教師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時,與其職責相關的權利和義務在某種意上是代表了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強調教師身份意識,實際上就是強調教師對國家、對社會的職業承諾。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教學承諾就是教師把教學看做是其終身工作的理念,一種終身以教師為榮的堅持感。所以,作為教師要時時牢記自己的身份,這是樹立理想和信念,嚴於律已,持之以恆地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基礎和前提。

五、不斷自我激勵和反思

教育不光是給孩子們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因此,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一名教師,應該非常關注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利益,關注人類命運,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責任感,在育人思想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每個教師都有責任反思自己:為了讓學生熱愛學習和學會生存,為了讓學生健康地成長,我都做了什麼,我應該做些什麼,我做得怎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自我激勵、自我反思極為重要。實踐證明,自我激勵和反思能使教師從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切實感受到教育的美麗與詩意,深刻體驗教育的快樂與幸福,同時也體會到自己人生價值與意義的實現。

六、建立教師職業道德保障體系

一個時期以來,教育隊伍中的一部分人職業道德水平下滑,如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工作得過且過,對學生缺乏愛心,對學困生漠不關心和歧視厭棄,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師生關系緊張……究其原因,除了受到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和影響,除了這部分人放鬆對自身修養的要求之外,也與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缺乏有力保障支持體系有一定的關系。對教師職業行為的激勵和約束,教育系統內部原來沿襲多年的人事、分配、評價、獎懲等制度可能顯得落後或滯後了。為此,有必要重視教師職業道德保障體系的建設。建章立制,是建立教師職業道德保障體系的應有之意。因為良好師德的養成離不開嚴明的規章制度作為有力的支持。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既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師認識,又要從制度上加以約束和保證。我們不僅應當大力營造以遵守師德為榮、以尊師重教為榮的輿論氛圍。更要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健全適應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教育人事、考核、分配、獎懲等制度,真正形成對教師職業道德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通過建章立制,形成有利於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的各項激勵、約束機制,把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甘願奉獻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用嚴明的規章制度來約束教師,以有力度的獎懲來激勵教師,強化教師管理工作中的政策導向,將師德考核的結果作為教師職務評聘、培養培訓、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將師德考核作為一種管理手段來有效促進良好師德的形成。

總之,我們堅信,通過建立教師職業道德考評監督機制並長期有效地實施,通過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一定能得到有力的制度、機制的保障和支持。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加強一定能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一定能在教育園地綻放出燦爛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熱點內容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