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傳統的倫理道德

傳統的倫理道德

發布時間: 2024-07-16 09:55:45

A. 誰幫我說一下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是《中國文化概論》皇高才主編的那本書。望認真對待

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浩瀚淵博,有諸多的道德規范;有豐富的踐履道德規范的德行;有如何實現道德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國文化獨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論等等。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最早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中就有「以親九族」、「協和萬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禮」、「德」、「孝」等文字,說明商代就已制定有體系性道德規范,出現了所謂「六德」,即知、仁、聖、義、忠、和的提法。
在我國,傳統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時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 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他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德目置於其下,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①無「仁 」更談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邏輯地得出「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結論。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君主忙於征戰,政治上的功利壓倒了道德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和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實際遭受著冷遇。封建主階級的政權得到鞏固後,如何保持社會的安定,成了統治者考慮的首要問題,此時,孔子道德觀因具有統一人民思想,穩定社會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視。到漢武帝的時代,董仲舒根據孔子的道德教義,在提出「三綱」、「五常」的同時,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強硬手段,將儒家道德觀念上升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倫理。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通過道德規范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把道德比喻為一張網,那麼規范作為網的經緯線必然是豐富而具體的。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逐步積累與形成了一些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其內容的道德規范,比如:仁、恕、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中的規范非常之多,每一個規范都有其獨特內涵,另一方面規范更主要地又是對行為的規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聖、義、忠、和六個規范;孔子倫理思想中的道德規范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政治倫理的規范;戰國時期,孟子上繼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德說,並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理原則。董仲舒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綱」《春秋繁露》,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 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舉賢良對策》說。宋元時期 ,人們在管子的禮義廉恥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張岱年先生在《道德與文明》1992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在總結傳統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九個主要規范:公忠、仁愛、誠信、廉恥、禮讓、孝慈、勤儉、勇敢、剛直的「九德」。
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羅國傑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多卷本《規范卷》中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規范,有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第二部分是職業道德規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師德、藝德;第三部分是家庭倫理規范,選取了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它們分別是關於親子關系的規范,關於夫妻關系的規范,關於長幼關系的規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禮儀規范,分別是尊老敬賢之禮,接人待物之禮,儀態言談之禮,慶典婚喪之禮。
這些道德規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的綱目,道德規范體系,充分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貢獻,當然,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又具體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規范既要繼承也要批判。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第一,天下為公。其實質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的整體意識。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的天下,既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也有以仁義為內容,以社會道德風氣為主要表現的天下。如顧炎武「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顯然, 這兩個天下有不同的內涵和階級屬性。但它們或把統治階級的利益,升華為一種神聖的、必須普遍遵守天命的整體意識,或超越個體的、局部的利益,形成統一的、具有社會性利益的整體意識。因此,出現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核心規范——公忠。什麼是公?「背私之謂公」《韓非子•五蠹》、「公者通也,公正無私之謂也」班固:《白虎通•爵》。即是說與私相背、相反,就是公。而「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忠經•天地神明章》,忠就是「盡己」, 是對人、處事的一種態度。一個人為人處事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沒有任何保留。「忠者,中心而盡乎己也」 《譚嗣同全集•治言》。這樣「忠」外延就很廣,「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教人以善謂之忠」《孟子•滕文公上》。以身報國,盡力幫助別人,並且 始終如一,都謂之「忠」。
「公忠」則兼有公與忠兩個字的含義。講的是對於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整體利益的忠誠。它強調的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以公滅私」、「至公無私」,強調的是為社會盡責、為天下盡忠的獻身精神。實際上包涵了愛「君」之國家和愛「大家」之國家這兩種內容和性質的愛國主義。其中雖然具有局限性,卻也形成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以天下之大私其子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之類政治倫理觀念。
第二,為政以德。「為政以德」是孔子的觀點,他認為道德教化是為政的基礎,而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自覺則是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孟 子繼承並深化了孔子的思想,指出「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

如何才能實現「為政以德」呢?那就是執政者率先垂範。「政者,正也」,為政者應先正己。從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 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同時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特別重視執政者的道德示範力量對於保持政治廉明的重要意義,認為國家政權的決策者和各級官吏的品德好壞,直接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治亂。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
政治道德,體現為官員從政須加強道德修養和以「仁義」為政紀的要求。這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有其階級的局限性,但它畢竟是歷代統治階級或集團對於治理國家實踐經驗的理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清正廉潔、開明政治的出現。實事求是地說,「為政以德」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文明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德教為先。「德教為先」與「為政以德」是儒家政治倫理思想遞進的上下兩層。「德教為先」並不僅僅在說道德教育為先,同時還明示了道德在儒家的政治藍圖中的核心地位,即把道德視為治國安邦的最根本的手段,視為立國之本。
德教是否是可能的呢?孔子通過「性相近,習相遠」《論語陽貨》回 答了這個問題。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這一思想,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原來並不大,即「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並進一步分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 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即是說,人之所以為人,主要是因為有道德,道德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標志,「德教」當然就是人成為人的基礎。反過來說,人必須「有教」,人也可以「教化」。所以,孟子回答別人「『人皆可以成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荀子雖然持性本惡的觀點,但其德教思想卻和孔孟殊途 同歸,認為人性本惡,但後天教化卻可以成善,人必須「有教」,人也可以「教化」。「『塗之人可以為禹』,易謂也?……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
正因為如此,兩千多年來儒家學說教育並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無論是在地主階級上升和發展時期,還是在沒落時期,都有許多士大夫從儒家學說中汲取了營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並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德教為先的思想下,形成了中國十分注重道德的倫理文化,被譽為倫理之邦。
第四,修身為本。修身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概念,在孔子那裡被稱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孟子發揚光大之「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NB175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而 荀子講得更清楚,「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身後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從內容上講,修身就是要正其心,整飾自己的心情慾念, 保持心地平和,凈化、純化自己的意念,不自負,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解剖自己,不掩飾自 己的「不善」,逐步達到至善的境界。
但為什麼要「修身為本」呢?關鍵之處就在於「本」。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克己」的目的 在於「天下歸仁」。孟子說「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為本」與「德教為先」是相貫通的,它們是實現「為政以德」的兩翼。只不過「德教為先」的著力點在社會、在統治階級整體或集體;「修身為本」的著力點在於從天子到庶民的個體。
《大學》中有這樣一段家喻戶曉的文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誠意,誠意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可見「修身為本」的本就是「修」、「齊」、「治」、「平」。
修身為本的思想影響了封建社會兩千餘年,不僅知識分子多形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安貧樂道的氣節,而且一切志士仁人把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前提,作為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基礎和前提,畢其一生去追求、去踐行。這種重視修身的道德思想,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不僅在知識分子群體當中,而且在廣大的勞動人民中間都表現出重視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品格。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特點

第一,歷史悠久,良莠雜陳。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但主要形成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生活在這一時期,他在這新舊制度交替的大變革時代,形成了以「仁」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置於其下的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雖然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我們不能接受的內容,但總體上是積極開明的。孔子的道德學說經其弟子,特別是孟子的繼承發揚,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但儒家學說在孔孟在世時並不被統治階級所認可,僅僅以一種學術思想存在著。
經秦始皇統一中國,到了漢武帝的時代,統治者不能再把武裝力量作為維護自己統治的首選工具,而是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統一人民的思想,穩定社會秩序。在這時,孔孟的道德觀,作為文化遺產,受到了統治階級的推崇。漢代董仲舒應運而生,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綱」。所謂「三綱」,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這三種最重要的倫理道德關系。同時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治路線。這標志著,孔孟的倫理道德文化上升為「御用」的政治倫理文化。
這一階段,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顯增強,它必須服從並服務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當然,此時中國地主階級處於上升時期,他們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社會的方向,作為政治倫理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也同樣具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先進性。不可否認的是,統治階級也根據自身的需要對之不斷地進行整理和改造,使之服務於小農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中國封建社會到宋代開始走下坡路,地主階級在上升和發展時期的勃勃生機逐漸窒息,它狹隘的階級私利日益膨脹,與此相應,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們適應這一時期的社會需要所提出的道德觀念也趨於僵化並走向極端。朱熹認為「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朱子語類》卷十二程頤說「人心私 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程頤《遺書》(卷二十四)。這種所謂「存天理,滅人慾」並導致「禁慾主義」和「苦行僧」的價值觀,使得先秦以來的道義論走向了禁慾主義。這種變了質的思想在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更顯其反動性。南宋孝宗時,驅逐外敵,收回中原成為時代的主要任務,而朱熹卻對孝宗講他「平生所學,唯此四字」的「正心誠意」。同樣地,明末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理學家劉宗周對崇禎皇帝講的依然是「陛下心安則天下安矣」。這時的道德文化已經是腐朽的、反動的文化,在歷史上起了束縛人民活動的嚴重的消極作用,應該受到嚴肅的批判。
第二,緊密結合社會政治,服務於宗法等級制度。與社會政治緊密結合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另一基本特徵。這一基本特徵,反映了先哲們所具有的自覺為社會政治服務,為社會的安定和諧服務的務實精神,希望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實行合乎道德要求的「仁政」,反映了先哲們反對「以道學政術為二事」《張載 集•文集佚存•答范巽之》強調學術理論研究必須與社會的客觀現實密切結合的學風。而統治階級也看重了「德治」,常常借用國家力量,把符合自身利益的道德思想、行為規范賦予政治和法律的權威。在這一點上統治階級和思想家們真正地達到和諧統一。

中國古代社會制度有兩個基本特點,一個是宗法制度,一個是等級制度。在中國社會中,家庭是一個最基本的單位和社會細胞,在一個「家」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之間的血緣關系,還有主人與奴僕之間的社會政治關系。社會治理得如何,從一定意義上說,其關鍵在家。
孔子有差等的愛,就是承認尊卑、親疏的存在。封建社會的親疏關系就是與社會生產生活相聯系的,按照血緣關系的遠近形成的,近親的關系和疏遠的關系。例如:處於首位的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其次是兄弟姐妹的關系,其次是親戚關系,其次是鄰里鄉親關系,其次是國人關系;從尊卑關繫上說,既有家庭內部的尊卑關系,也有國家和社會上的尊卑關系。在家庭內部,是以父為尊,以男性為尊,以嫡長子為尊。宗法制度不可能不影響到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如嫡長子為尊的宗法倫理觀念,在社會政治領域就有非常鮮明的表現。
這樣一種宗法等級制度,要求有適應自己並為自己服務的倫理道德。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在這種宗法制度里,維護其存在的道德價值觀的核心和根本導向是重視個人對家庭、宗族和國家的道德責任,強調個體利益服從家庭、宗族和國家利益,遵循整體主義的利益原則,不允許把個人利益放在宗族和國家利益之上。封建倫理的「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孝悌忠信」都非常集中地體現了其為宗法等級制度服務的性質。
第三,入世尚仁,重義輕利。任何社會都需要用道德規范、行為准則來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形成社會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引導人們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在社會中共同生活。然而,道德的這些超越性和理想性的根據在哪裡呢?外域的道德學說更多地是從「彼岸」或「來世」中尋找道德的合理性,表現為出世的特點。中國則相反表現出入世的性質,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就是對自己學說的入世性質的最好 詮注。
「仁者,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以及「恭、寬、信、敏、惠」等都是人情世故。孟子堅持了孔子的入世原則,說「親親,仁也」《孟子•盡心 上 》、「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 愛物」《孟子•盡心上》,強調不僅要愛自己的親人,而且還要仁愛百姓、愛萬物。而且孟子還進一步把孔子的道德規范,上升為倫理原則,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從邏輯結構講,仁的邏輯起點為孝、梯,進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要求人講忠、恕、恭、讓,並通過修己、推己、克己,使天下之人歸於「仁」,從而達到調和人際關系,清除社會矛盾的理想的道德境界。這樣,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就從社會現實中獲得合理性,從而使這一道德思想根植於現實的社會生活,能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滋養和營養而經久不衰。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堅持其入世性質的同時,卻又在世俗生活中尚義不尚利,提倡先義後利,以義制利。孔子告誡人們要「見利思義」,見到利益要想到道義。同時,孔子根據對義利的不同態度劃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倡導要做講究大義的君子,而不做只講利益 的小人。孟子更進一步,認為「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更概 括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書傳》的命題。「重義輕利」這種道德觀念是 「君子」追求的道德觀念,因為「君子」只有通過節制人對利慾的追求,自覺「存義去利」,才能保持國家清廉和公平。
這就形成了中華民族在現實生活中特有的義氣:對國家民族——盡忠義,對父母長輩——行孝義,對親人——重情義,對朋友——講信義。人們義不容辭、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施行道義直致捨生取義。「為義」已成為整個社會道德的重要信條,「捨生取義」的高尚境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國捐軀、為民獻身。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及其文本是一種歷史性存在,不同時代、不同精神歸宿的人會解讀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不同的價值。本人認為,解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甚至簡單地重復和張揚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歷史上的某種解釋是不夠的,繼承中國優秀傳統倫理道德更重要的是要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面向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實踐。然而,我們曾經全面地否定過這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至少兩代人的精神中形成斷層。正如羅國傑先生所說「一旦一個民族拋棄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傳統,或者被別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麼,這個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

儒家學派,孔丘開創.特徵: 以仁為學說核心;以中庸為思想方法;重血親人倫;重 現實事功;重道德修養;哲學上,信天命,崇古. 道家學派,以老,庄為代表.特徵: 崇"道"(宇宙本體);嚮往"自然" ;主張"無為" ; 政治上主張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氏族社會. 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有李悝,申不害,商鞅,韓非等.特徵: 重法度,主張君主集權, 主張嚴刑峻法;文化上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 . 墨家學派,創立者為墨翟,信徒皆下層民眾.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是其主 , , 要主張.墨子既重義又重利,其價值觀是比較全面的. 秦王朝致力於文化統一,思想統一的工作,主要包括: 書同文(統一文字),車同 軌(定車寬,車形,修馳道),度同制(統一度量衡),行同倫(以法為教,統一文化心理),地 同域(廢分封,立郡縣,政令,軍令一統).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以儒家的六經(《詩》《書》《易》 《禮》《樂》《春秋》)作為統一思想的指針.(六經中的《樂經》失傳,西漢事實上只用五 經.) 漢武帝後,儒學占統治地位,但漢代之儒學,實為"今文經學" .所謂今文經,即以"今 天" (指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寫成的儒學經典, 以區別於以先秦古文寫成的經書(古文經). 今文經學的特點是: 主張為現實服務,學風活潑,但往往流於空疏荒誕,以致造成了東漢 時儒學的衰微.
魏晉玄學: 它是由老莊哲學發展而來,其宗旨是"貴無" ,其最高主題是對個體 人生意義,價值的思考.它輕人事,任自然的價值觀造就了中國士人玄,遠,清,虛的生活 情趣.
唐代的文化繁榮表現在: 三教並行;以博大的氣魄廣為吸取外域文化;詩歌,書 法藝術的黃金時代;繪畫藝術盛極一時;散文有豐碩成就.(唐代詩人以李,杜,王,白為 代表,繪畫以吳道子,閻立本為代表,草書以張旭,懷素為代表,楷書以顏真卿,柳公權為 代表,散文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
宋明理學: 將儒家的倫理綱常視為萬事萬物之所當然和所以然,稱為"天理" ; 並強調個人對"天理"的自覺意識.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完備,最精緻的儒學體系. 宋詞,宋畫,宋代理學構築成一個精緻遼闊的上層文化世界.
明清文化專制最突出的表現是文字獄盛行. 清乾隆時,借編撰《四庫全書》之機,禁毀書籍三千一百多種,十五萬一千多部.中國 文化遭到一次巨大浩劫.

作為社會 心理的理論升華,倫理道德成為中國學說的重心. 其包含七個特點: 1 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 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 3 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4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 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6 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7 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

B. 請問如何理解傳統倫理道德

傳統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仿搭鄭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中國的文化形態中以人倫關系為中心的人和主義價值觀和行為追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中華民族突出的持征。強烈的和諧意識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備頌力。
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是—種倫理型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傳枝改統說法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社會根基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及其意識形態。

C. 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經典有那些

我覺得要學習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可推薦您幾本書籍:
1.四書:《大學》、版《中庸》、《論語》、《孟權子》
2.五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周易》
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4.道德經、史記
別以為這些書很老套,但卻蘊含著先人的智慧喲,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忙,我已經讀過,確實很有深意,讓我在為人處世方面學到很多,也領悟了很多的事,真的對自己的日後的學習和成長很有幫助,嘿嘿!

D.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有哪些 倫理道德有哪些問題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E.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當今社會有哪些影響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內容豐富,多姿多彩,良莠並存。
其中,雖然有受到一定的歷史的、階級的、社會的局限的道德舊識;但更有反映中華民族道德上的文明進步,體現全人類道德文明的具有長久思想價值的道德智慧。
1,源遠流長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始終貫穿著一種可以稱之為「公忠」的道德精神。從《詩經》提出的「夙夜在公」,《書經·周官》提出的「以公滅私民其允懷」,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替眾人服務」,都奔涌著「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為國家、民族而獻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視整體精神的影響下,出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的利益不息奮斗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歷經磨難,長興不衰,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堅忍不拔的民族偉力,就在於我們民族有著這種「廓然大公」、愛國、愛民的崇高道德精神。
正由於這種重視整體利益,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價值取向,中國傳統道德在個人與他人、社會、群體的關系問題上,始終強調「舍己從人」、「先人後己」、「舍己為群」。在「義」與「利」的關繫上,把代表整體利益的「義」,放在代表個人利益的「利」之上,強調「義以為上」、「先義後利」、「義然後取」,主張「見得思義」、「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盡管董仲舒和宋明理學對先秦儒家的「義利之辯」進行歪曲,主張「重義輕利」、「貴義賤利」,但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主張在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應以義為重,以國家、民族之大義為先,犧牲個人的私利。
今天,要把相對貧窮落後的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只有在全民族中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倡導重視整體利益,把國家、民族的繁榮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放在個人利益、個人享受之上,才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發揚重視整體利益的道德精神,發揮道義的巨大力量,才能幫助人們克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斤斤計較個人私利、見利忘義,「一切向錢看」的傾向,自覺關心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鼓勵「先富」帶「後富」,「先發展」帶「後發展,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興之路。
2,在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中,以儒家為代表的「仁愛」思想,是一種對於協調人際關系具有積極意義的重要道德精神。「仁愛」既是一種人際關系的道德准則,又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說,仁者「愛人」,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做到「仁」,就應當做到「恭」、「寬」、「信」、「敏」、「惠」。我們知道,所謂道德即是要求人們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考慮到他人與社會的利益。中國傳統的「仁愛」思想,即是要求人們替別人著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關心人,幫助人,待人以誠,施人以惠。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道德精神。盡管在存在階級對立的情況下,普遍的「人類之愛」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是,人類的「仁愛」精神作為一種積極的、健康的道德信念,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長河中,起著協調人際關系、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積極作用。
「仁愛」精神是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人道精神。中國傳統的「仁愛」,與「人對人是狼」、「他人是地獄」的西方利己主義思潮是根本對立的。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互助、互愛,與人為友,與天地萬物為友,和諧共處。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經濟競爭、貧富差距等等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因此,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發揚中國人傳統的「仁愛」精神,倡導「仁者愛人」、「厚德載物」、「民胞物與」的道德,有益於創造現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愛、幫窮濟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友愛的新型人際關系。
3,中國傳統道德歷來十分重視人倫關系的道德價值,強調每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應有道德義務.《尚書》提出「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禮記·禮運》主張「十義」,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貞、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些都從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角度,規定了每個人為維護良好的人倫關系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則。傳統人倫關系中維護封建等級關系的糟粕無疑應當予以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只要能賦予符合時代要求的嶄新涵義,對於改善當今家庭與社會的人倫關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中國傳統的人倫思想強調個人在不同的關系中應當遵守相應的道德義務。儒家特別重視家庭倫理關系的和諧有序。對長輩的「孝」即尊敬、善待,對下輩的「悌」即關心、愛護,被認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不僅如此,儒家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還要敬重其他的老人;不但要悌愛自己的幼小之輩,而且還要關懷其他人的幼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十分崇高的人倫精神。在現代家庭與社會、人倫關系中,我們應當大力倡導敬老愛幼、孝敬父母、夫婦有情、朋友有信等美德,使中國人傳統道德中一切有價值的人倫道德精神在新時代得以發揚。
4,中國傳統道德中有一種非常可貴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張人們在滿足基本物質需要的情況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愛國愛民、無私奉獻、捨生取義的「君子」作為一切有道德進取心的人們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不論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的執著道德精神,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尚道德理想,其核心思想,都是要求人們超越個人的私利、私慾,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正義事業作為個人行為的最高准繩。《易傳》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提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孟子提出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膝文公下》),歷來為仁人志士所推崇。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這種鼓勵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嚮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傳統走向現代的社會轉型過程中,有些人視道德精神為草芥,私心膨脹,物慾橫流,在「一切向錢看」的歪風中成為利慾熏心、喪失人格、國格的勢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國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鏡子。一個國家的民眾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正呼喚我們在繼承中國傳統道德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在現實生活中提高民眾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確立新型的具有現代思想特徵的理想道德人格。

F. 怎樣評價中國傳統倫理道德

利弊兩方面 一個弘揚和傳承名族文化,一個禁錮人們思想導致君主專制

G. 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有哪些

一般說來,具有實踐特性的學科都以一定的社會生活領域為研究對象,並在此基礎上圈定相對穩定的知識范圍。所以,理解一門學科,關鍵要看它研究的社會生活領域究竟是什麼,而不能單從名稱出發去簡單理解。

應該說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己的倫理學,只是它的表述方式有自己的特色。有關這類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了明白的表達,即「人倫之理」。漢代開設的「大學」「小學」教育,雖然是按適學年齡劃分教育階段,但就其教育內容和宗旨來說,它不僅是祖傳的倫理道德禮儀教育之學,而且作為「治國理政和育人之道」就是學習並踐行倫理、道德、禮儀的倫理學或品德學。朱熹在作《經筵講義》時,確切說明:「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所謂「大人之學」,主要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謂「小子之學」,就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前者是學道,即窮理治世,後者是學文字和應對禮節。雖然所學內容和學問層次頗為懸殊,但都在倫理、道德和禮儀的范圍之內。古代設立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小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則要培養如荀子所說的「成人」——「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成人」就是有覺悟能擔當的成熟的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偏於個人物慾之蔽的脾性,復其善性而盡其人倫之理的理性。不難理解,所謂「大學之道」,其主旨就是使人從小到大,逐步通曉並踐行「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這「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就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倫理學或道德哲學(宋明時期的倫理道德之學已成熟為獨特的中國哲學)。

在古代中國,我們的先賢曾把聖人的言論、所學匯集起來稱之為經典,如早期由孔子、孟子講學記錄匯編而成的《論語》和《孟子》。在他們之後出現的許多傳世經典,也都有這個特色。如戰國時代荀子的著作,就是結合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本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對治國理政、人倫道德和禮儀文明分別討論。這種把倫理道德和禮儀融入現實的社會生活領域展開討論,是中國特有的探討「道」的一種方式。

荀子在《解蔽篇》中對「道」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於舉之。曲知之人,觀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內以自亂,外以惑人。」曲解地論道,限於一隅之見,便不能提高對道的認識。不僅自己思慮會亂,若是用來處事還會蠱惑別人,危害事業,造成嚴重後果。所以,荀子接著就強調「衡」的作用:「何謂衡?曰:道。」(註:道,謂禮義)這個「衡」既指恆定的價值目標,又指根本的判斷標准,而用「衡」的關鍵在於「治心」。「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那麼,「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心未嘗不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有所謂靜」,「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一而靜」。所以,中心在於「治心之道」。對心應導之以理,養之以情,不為物所引,則能定是非,決疑惑。而「治心之道」就在於「辟耳目之欲」,做到自強、自忍、自律。

熱點內容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
單位法律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2024-11-16 02:30:12 瀏覽:182
觀其復道德經 發布:2024-11-16 02:21:55 瀏覽:301
七零九律師 發布:2024-11-16 02:20:19 瀏覽:465
廣東司法親子鑒定 發布:2024-11-16 01:59:43 瀏覽:104
民法典之意 發布:2024-11-16 01:57:40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