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體悟道德

體悟道德

發布時間: 2024-07-26 20:29:00

『壹』 道德經學習體悟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核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現在,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究還沒有定論,《老子》之於研究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獨特,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理國際關系、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理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精神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也可以作為《道德經》的讀後感,我想以我個人觀點修正幾點內容:1,我對上文「視角獨特」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已經擺脫了「視角束縛」,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理解和不能正確定論《老子》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點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於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甚至對星際探索、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發作用。可以說它沒有時代性,它可以隨時間無限延長。3,它可以小到,分子生物學甚至更微觀的科學領域,因為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結構是什麼樣子。

『貳』 《道德經》|真正覺悟的人,會有這樣七種外在的表現狀態

《道德經》解讀到這里,我們明白了「道」是萬物運行的內在動力,我們有一個,認識規律,抓住事物的本質的期望,把這種認知能力體現在做事、做人之上,這是學以致用的初心。

但是「道」屬實難體會,老子在上一章說:「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謂之恍惚」。道是無形也無色的,所以老子也說「道」讓人恍惚。

「道」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是道確實是能被感悟,規律的運行不會因為人的喜好與立場而發生絲毫變化。

就像太陽的升起落下,不會因為人們不想起床,就會晚一點升起來,也不會因為因為草地上奔跑著快樂的孩子,就多綻放一些光芒,而晚一點落山。天行健,都按照自然規律而生生不息。

根據我們對老子的理解,他每每說完一個抽象的道理,隨後就會擺事實講道理,比如告訴我們「道可道,名可名」之後,就用水德來比喻道性。

同樣,老子說道之「恍惚」,「無物之象」,又有了學子們體會不到的擔心,所以這次以人舉例,更形象的說明什麼是「道」,「悟道」以後是什麼樣子。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譯文:古時那些善於行「道」的人,見解微妙而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正因為他深藏不露無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強用下面一些比喻來將他描述:他的小心謹慎,就像冬天赤腳涉水過河時那樣逡巡不前。

他的警惕戒備,就好像居於強鄰的包圍之中,不得不時時警惕萬分。

他拘謹嚴肅,就像在做客一樣。

他融合可親,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

他醇厚質朴,就像沒有雕琢過的原木。

他曠遠豁達,就像空曠的山谷一樣。

他渾厚寬容,就像混混濁濁的江河大流一樣。

誰能在混濁中靜下來,在靜中慢慢變得澄清?

誰又能在安定中動起來,使其慢慢顯出生機?

保持上述道的要義的人,不肯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老子的啟示(一)得道之人的七種狀態

(1)老子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一章說,古道為今用,道不分古今,沒有新舊。那麼能「執道御今」的人是什麼樣子呢?

真正悟道的人,一般人是看不懂他的,老子評價為「深不可識」。越是看不懂的,越想看明白(人都有這種心理),因為深不可測,老子也只能勉強的來用文字形容,讓人們的心裡有一個目標和參照。

冬天的河面會結冰,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打算在滑溜溜的冰面上行走,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這個狀態就是 悟道者,做事之前的樣子,豫兮,若冬,涉川。准備做事的樣子就像冬天過河,「如履薄冰」。

這句話令人深思,那些擁有了大智慧的人,尚且如此行事,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做呢?

(2)做事之前要詳細周密的做計劃,做完事之後呢?老子說,有道之人,還是會謹言慎行,保持一種「若畏四鄰」的狀態,並不是真的懼怕,而是一種「居安思危」的人生態度,成功固然是喜悅的事,如果心態跟著一起膨脹了,反而會樂極生悲,所以 把事做成做好之後,也要謙虛低調,不要四處張揚。

(3)當我們遇到很尊貴的客人是什麼狀態?有「道」之人就是這個狀態,即使我們不描述這種狀態,想像一下也可以感受那種樣子,謹慎之中又有一些嚴肅。

(4)老子的主導思維是「有無」,既然有這一面,那麼就有對立一面。有了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就更方便理解「渙兮若冰之將釋」,嚴肅和謹慎,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轉化為緊張,焦慮,所以再好的東西,過度了,也會走向另一面。

所以老子說, 有「道」者,不僅謹慎嚴肅,又輕松自然,就像冰川里正在融化的冰一樣。人不能總是緊綳綳的,也要會放鬆,能輕松自然,帶一些幽默。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語出《論語》)看上去是很嚴肅,接觸以後卻很溫暖,但是說話卻又嚴厲。

(5)真正悟道的人,可以說已經沒有了世人的小聰明,小智慧。給人的印象,看上去非常純朴敦厚,就像一塊沒有雕琢的璞玉。

(6)「穀神不死」,是因為其神妙而「谷」深深, 這里又用「谷」做為豁達深沉這種氣質的比喻對象,「曠兮其若谷」胸襟曠達開闊,就像深谷。

(7)「混兮其若濁」這是做人的大學問,做人不僅要懂的勤奮,改正自己的缺點,謹慎小心,輕松幽默。但是 沒有「混兮其若濁」的覺悟,是很難在人世間做到游刃有餘,人要有智慧,身段卻要柔。 不能因為自己的能力,智慧就讓自己高高在上,說話做事都要顯得與眾不同。老子形容這種狀態「挫其銳,解其紛,和光同塵」。真正的高手,都有大智若愚之像。

老子的啟示(二)心因靜而清

一杯混濁的水,想要變的清澈,最好的辦法是,把它靜靜的放在那裡,水慢慢的就變的清澈了。

這是以物喻人的敘述方式,人心紛亂繁雜,外界五光十色,生活里忙忙碌碌,有一句話講,「迷失在慾望的森林」, 如果苦於找不到出路,那就靜下來吧,心裡的雜念,也會慢慢沉澱,恢復心的本自清澈。

儒家《大學》講究「止定」功夫,和這里老子的話,有相似之處,可見在悟道人的眼中,道理都是相通的。

止定後,才能讓情緒沉澱,冷靜後才能思考,思考之後有了正確的方向,再去行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說, 所謂「求道」「悟道」「求真」,並非只是在思想境界里打轉,老子說的話,如果認認真真體會,是立刻可以改變思維的,是從低層思維向高層思維突破的路徑。

是實實在在可以在生活里應用的方法,看似很簡單的道理,做人做事遇到困難了就迷惑,是因為道理沒有真正體會。

「道」是簡單的,是實用的,客觀規律是用心可以體會認知的,但是首先要有悟「道」這個起源,才會有體「道」,行「道」的結果,佛家稱為「發心」,要定一個目標。

如果能體悟到上述這些道理,老子說這樣的人,「不欲盈」,一杯水,永遠不要滿,才不會溢出來燙著手,這種虛而不滿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圓滿。保持這樣謙虛,永遠不盈滿的狀態,才能靜下來,靜的下來才會生智慧,有了智慧辦事就會事半功倍,達成所願。

老子的道理似是一個圓環,開始下手是靜與定,最終高級思維,又回到了靜與定。這也是,「道」的樣子,混而為一。我們追求的,認真的探索的其實就是「一」。

能保持,「不盈滿」的狀態,就會永遠新,「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什麼是新?對於人而言就是進步,同樣這樣的道理用一句很通用的話來說「謙虛使人進步」 ,道理多麼簡單,就是這簡單的道理,做到了,就能解決人生大問題,提升大層次。

老子從不說做不到的,不會用神秘的語言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他甚至非常擔心後人們看不懂,所以總是舉例子。

他說的就是生活里要用的道理,因為老子本人就在「和光同塵」,就是「敦兮其若朴」,他是悟道的人,豈會背道而行。

老子不說虛話,道理都是實在的。所以理解《道德經》結合生活,才是真正體悟大道的捷徑,因靜得靜不是真靜,亂中有靜才是真功夫。

『叄』 在逆境中覺悟真理,在道德輪喪時體悟道德!絕不隨波逐流,哪個是真的你的本心

我的真正本心是在逆境中覺悟真理還有絕不隨波逐流。

我不會選擇在道德淪喪的時候體驗道德,那樣的道德代價太大,我認為,現如今普遍接受的都是高等教育,都知道道德的底線在哪裡,都知道我們應該如何為人處世,為何偏偏去做那些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去體驗覺悟道德呢?我們心中應該有一桿秤,去衡量道德,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不要為了所謂的體驗道德,做出難堪的事情來。

『肆』 《道德經》第二章  心得體悟

道德經·第二章

春秋時期 ·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心得如下:

1、美和丑、善與惡是相互對立的關系中產生的。且他們是相互依賴而成的,失去了一方就沒有另外一方,比如全天下都是美女還有醜女嗎?美女還是美女嗎?只是個"女人"而已。再比如全天下都是雷鋒,雷鋒還是雷鋒嗎?

2、相互對立的東西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福禍相依,禍兮福之所附,福兮禍之所依。佛家說"小煩惱小菩提,大煩惱大菩提"。

3、"無為之事,不言之教"無為不是無作為,而是不要妄為,更不要用語言、概念去教育別人。"很多家長說:"我說了多少道理給孩子聽,孩子就是不想聽。"我有時問一句,"你做得到嗎?你做到了再教育孩子吧!"大部分家長會一邊感慨做到不容易,一邊繼續嚴格要求孩子。"身教勝於言教",先做好自己吧!

4、"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你可以高調做事,但不可邀功。比如你幫助了某人,然後你整天在某人前邀功說,你今天的成就是我當初幫忙的。我想某人不但無法感恩你,而且第一個想滅的就是你。再比如自古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死得最快!范蠡和張良就很聰明,功成身退,得以善終,流芳百世!

所以老子讓你不要居功,不是讓你失去功勞而是讓你的功績不會失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不是消極這是大智慧。

5、"君無為而臣有為,無為而無不為",作為企業領導或者人民領袖就應該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心裡不是去想佔有多少利益,天下都是你的,有必要去爭嗎?你應該想的是如何給員工或子民創造最大的利益,看起來是無私奉獻,其實最大獲利的是你,因為員工們會以主人公的心態竭盡全力為你服務,這不是計謀,這是大智慧大道。

    老子的智慧就是看起來不利於自己可最終都告沒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看起來是消極的,但應該是最積極的。 當然要做到這些不是靠你的小猛簡聰明就能成的,而是靠一個人的境界去體悟的。

      以前的我看不懂也無法理解道德經,現在是非常深刻地理解且非常喜歡此中大智慧,同時我也願踐行,因為我深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自己!有時講完課,襪知納我都會問我的學生:"這節課最受益的是誰?"我的學生都會笑著異口同聲地回答:"是陳老師,因為教學相長!"知我者,我的學生也![呲牙]

熱點內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案例教程 發布:2024-12-27 00:24:58 瀏覽:459
經濟法概論自考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4-12-27 00:00:18 瀏覽:832
佛法治癒癌症晚期病例 發布:2024-12-26 23:19:22 瀏覽:469
民法典想法 發布:2024-12-26 23:17:47 瀏覽:89
合同法解釋二26條 發布:2024-12-26 23:02:32 瀏覽:451
流浪人員法律援助 發布:2024-12-26 22:18:05 瀏覽:568
新合同法質保金2017 發布:2024-12-26 22:10:01 瀏覽:808
動遷具結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6 21:57:01 瀏覽:688
勞動合同法中中午休息時間算不算工作時間 發布:2024-12-26 21:55:54 瀏覽:177
201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計劃 發布:2024-12-26 21:54:44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