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序
❶ 閬撳痙緇忚茬殑浠涔堝唴瀹
閬撳痙緇忚茬殑浠涔堝唴瀹瑰備笅錛
閬撳痙緇忚茬殑鏄鍏充簬浜虹殑琛屼負鍜屽勪笘涔嬮亾銆
閬撳痙緇忔墍璁茶堪鐨勶紝鈥滀漢鐨勮屼負鍜屽勪笘涔嬮亾鈥濆彲浠ヨ存槸鏂囨湰鐨勬牳蹇冨唴瀹廣傛や功浠モ滈亾鈥濅負涓蹇冿紝鎸囧嚭浜嗘帉鎻♀滈亾鈥濈殑鐪熻皼瀵逛簬浜虹殑琛屼負涓庡勪簨閮藉叿鏈夐噸瑕佹剰涔夈
閬撳痙緇忓己璋冧簡涓縐嶁滄棤涓鴻屾不鈥濈殑鎬濇兂錛屽嵆鍦ㄨ屼負涓榪芥眰鈥滄棤涓鴻屾不鈥濄佲滈殢緙樿屽畨鈥濈殑澧冪晫錛屼互杈懼埌蹇冨拰鐗╃殑鍗忚皟銆佽嚜鎴戝拰浠栬呯殑鍗忚皟銆佽嚜鐒跺拰紺句細鐨勫崗璋冦傝繖縐嶄漢鐢熷冪晫鐨勫疄鐜幫紝鏃㈡槸瀵硅返琛岃呰嚜韜鐨勮佹眰錛屼篃鏄瀵規墍澶勭ぞ浼氬拰鐜澧冪殑鍛煎敜銆
閬撳痙緇忕殑浣滅敤
閬撳痙緇忔槸鍙や唬涓鍥藉摬瀛﹀吀綾嶄箣涓錛屾槸閬撳舵濇兂鐨勪唬琛ㄤ綔銆傞亾寰風粡璁や負錛屼竾鐗╃殕鐢扁滈亾鈥濊岀敓錛岃岃繖涓鈥滈亾鈥濇棤褰㈡棤鐗╋紝鍗村張鏃犳墍涓嶅湪銆傚洜姝わ紝鍦ㄤ紬澶氱殑鎬濇兂瑙傚康涓錛屸滈亾鈥濇垚涓轟簡閬撳痙緇忔渶閲嶈佺殑姒傚康銆傚畠鎻愬嚭浜嗏滈亾鈥濈殑鏈婧愭槸鉶氭棤緙ョ紙鐨勶紝鑰屽疄鐜扳滈亾鈥濈殑緇熶竴鍒欓渶瑕佹眰寰椾竴縐嶅ぉ浜哄悎涓鐨勫冪晫銆
瀹冧篃鎻愬嚭浜嗚稿氬叧浜庡勭悊浜洪檯鍏崇郴銆佺$悊紺句細鍏崇郴絳夋柟闈㈢殑鎬濇兂錛屼緥濡傗滃畨璐瀹堥亾錛屼箰姘存偊浜戔濓紝鈥滅煡浜鴻呮櫤錛岃嚜鐭ヨ呮槑鈥濓紝鈥滄不澶у浗濡傜児灝忛矞鈥濈瓑錛屾彁渚涗簡涓浜涘逛漢鐢熷摬瀛︾殑鍚紺恆傛諱綋鏉ヨ達紝閬撳痙緇忔槸涓鍥藉摬瀛︺侀亾瀹舵濇兂涓鐨勯噸瑕佺粡鍏革紝琚璁や負鏄涓鍗庢枃鍖栫殑鐟板疂涔嬩竴銆
❷ 《道德經》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
《道德經》其實並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不可捉摸,用六個「兩大」就可以概括其全部核心內涵:
1)兩大基本原理:「對立統一」和「公平公正」;
2)兩大運動規律:「反者道之動」和「貞之以無名之仆」;
3)兩大基礎關系:「道生萬物」和「玄生眾眇」;
4)兩大核心概念:「玄同」和「玄德」;
5)兩大應用模型:「不爭而爭」和「無為而治」;
6)兩大終極預言:「理想社會」和「人類共同價值觀」
兩大基本原理:「對立統一」和「公平公正」
老子的整個思想體系是建立在「對立統一」和「公平公正」兩大基本原理之上的。首先,「對立統一」構建了道與宇宙的關系,這是絕對與相對的對立統一。對立統一決定了道的存在,並且通過宇宙的相對性特徵推演出了道的絕對性特徵。究竟什麼是道?涉及的章節依次為:25章、14章、21章和4章。
對立統一同樣也決定了聖人的存在。聖人不只是一個臆想的道德模範,他是對立統一原理的必然產物。根據對立統一原理,大眾的自私必然導致聖人的無私,兩者共生共滅,相輔相成。老子的這一結論直接挑戰了西方自由主義的價值判斷,認為人都是自私的,個人利益最大化是合理的價值取向。老子認為一個自私的社會是不可能生存的,必須有無私來平衡,也就是聖人必不可少,必須存在。什麼是聖人?相關章節依次有:7章、13章和49章。
「公平公正」原理在老子理論中不可或缺,它是道與宇宙互動的行為准則,沒有它,道的運動將無法確定。而道的行為准則就是老子理論的社會價值觀。許多人在解讀老子時,根本沒有意識到老子這一基本原理的存在,所以才會出現極為流行的以儒解老的種種說法。這些說法在老子的理論框架下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公平公正」原理的闡述主要體現在:32章、37章、56章和51章。
「對立統一」和「公平公正」決定了世界的存在性及其運動規律,也是老子證明其兩大終極預言的理論基礎。
兩大運動規律:「反者道之動」和「貞之以無名之仆」
兩大運動規律是宇宙萬事萬物必須遵守的法則,不可抗拒,也不可更改。「反者道之動」是決定單一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一切對立面互相轉化的具體體現。整個《道德經》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在闡述與本規律有關的各種社會現象。物求其反而得其正,是老子辯證思維的精彩表述。這部分的理論論述主要在:40章、36章、76章和11章。
「貞之以無名之仆」是第二大運動規律,它決定了整個系統的平衡,能將系統從各種偏離平衡的狀態重新拉回到平衡狀態。這一運動規律幾乎被絕大多數人忽略了,其原因是沒有認識到「公平公正」原理的意義與作用,這導致人們對「玄德」、「三寶」等核心概念的徹底誤讀。這部分的相關章節有:51章、15章、67章和77章。
兩大基礎關系:「道生萬物」和「玄生眾眇」
這兩大關系是老子哲學本體論的核心內涵。「道生萬物」盡人皆知,但人們對「道生萬物」背後的運動規律卻很少有認識,它就是絕對派生相對。絕對與相對的關系,遷移到我們的相對世界宇宙中,相關類比就是有與無的對立。這一關系的具體表述在:42章和16章,其中關於什麼是「一二三」的明確闡述可參見《莊子·知北游》,其它解讀均與老子思想不符。
「玄生眾眇」是老子本體論的又一大核心結論。遺憾的是,從老子思想誕生以來,就很少有人真正讀懂了什麼是老子的「玄」和「眇」,以至於「玄生眾眇」如此重要的結論沒有多少人能夠認識。「玄」和「眇」是老子哲學的兩個重要概念,分別代表「絕對」和「相對」。一切關於「玄」和「眇」的討論,都是有關「絕對」和「相對」的哲學關系的討論,相關論述集中在第1章,「玄生眾眇」是第1章的結論,而不是人們糾纏不清的「道可道非常道」。沒讀出「玄生眾眇」就等於沒讀過《道德經》第1章。
兩大核心概念:「玄同」和「玄德」
「玄同」和「玄德」是《道德經》問世以來一直在被人們廣泛誤讀的基本概念,原因很簡單,不明白什麼是「玄」又怎能理解什麼是「玄同」和「玄德」?「玄」在甲骨文中表示兩股繩子合成了一股,寓意為正反合二為一,對立面消失,相對轉化為絕對。道是宇宙的對立面,道與宇宙合二為一就是「玄同」,換言之,就是道無處不在。相關的討論主要有:56章、4章和21章。
道之德,就是道之所得,它是整個宇宙。宇宙之所以遵守道的法則是因為道至始至終在為宇宙主持正義,維護系統的公正,而沒有夾雜半點道的私利,這就是「玄德」。正由於道的「公平公正」,宇宙萬物沒有一個願意拋棄道,所以道得到了一個完整的宇宙,道之所得與真實的宇宙完全重合,這就是「玄」,是道之所得與真實世界的正反合一。「玄德」的定義在51章,內涵體現在15章,作用機理表述在67章和73章,但67章和73章經後人篡改後已完全失真。
「玄同」和「玄德」是老子用來表達「公平公正」的術語,可以理解為「公平公正」概念的中華文化鼻祖。「玄同」代表了「公平」,而「玄德」則代表了「公正」。
兩大應用模型:「不爭而爭」和「無為而治」
《道德經》很大篇幅在闡述聖人之道,而聖人之道的具體體現就是「不爭而爭」和「無為而治」。「不爭而爭」闡述的是「爭的藝術」,以不爭而達到爭的目的。這是老子辯證法則的集中體現,而流行的以儒解老則將老子的辯證藝術偷換成了簡單的不爭,以儒家的韜光養晦、中庸之道、甚至君子愛人等價值觀來詮釋老子,徹底抽掉了老子辯證思維的脊樑骨,完全不得要領。這部分的相關討論有:22章、8章、78章、66章和69章。
「無為」是個至今仍在被廣泛誤讀的核心概念。老子的「無為」是有明確定義的,不是誰想怎麼解讀就能怎麼解讀的。「無為」是「對立統一」原理的產物,是聖人與百姓互為對立而導致的一種社會分工,其中,百姓能做的事叫「有為」,做不了的事叫「無為」。「無為」老子最初的寫法是「亡為」,表示「丟失的事」。聖人「為無為」被簡稱為「無為」,指聖人專做百姓所做不了的事,是在為百姓補缺糾過。這就是老子的「無為而治」,聖人與百姓各司其職,形成互補,構成了一個功能完善的社會,高效而健康。這部分的內容在:17章、63章、64章、2章和3章。
「不爭而爭」和「無為而治」是兩個行為決策模型,不限於聖人之所為。《道德經》除了討論「聖人之道」也還討論了「善人之道」。所為「善人」,就是能夠遵循道的准則行事的人,即得道之人。關於善人之道的討論有:30章、68章、27章和52章,其背後都是「不爭而爭」。
「無為而治」本質上就是社會分工論,可以運用到任何社會群體的分工與合作,比如政府與市場、大國與小國、老闆與員工、老師與學生、家長與子女、老公與老婆,舉不勝舉。其基本原則就是各盡其職,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各取所長,相輔相成,形成健康高效的社會功能體,能有序而和諧地運轉。
兩大終極預言:「理想社會」和「人類共同價值觀」
《道德經》第38章是個極具前瞻性的預言,闡明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道德仁義禮五種社會治理模式的社會選擇性依次遞減,換言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是由禮治走向義治,再走向仁治,最後到達德治。道德社會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它的特徵是公平公正,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特權。老子甚至在81章進一步描繪了道德社會的國家形態,其特徵是消滅了權力,消滅了國家,從而消滅了戰爭。由於對老子思想體系缺乏深刻認識,許多人無法在一個統一的理論模型中分析解讀老子的相關論述,導致各種誤讀,在所難免。
對老子「公平公正」價值觀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完美的再現當屬莊子的《齊物論》,這里莊子用「齊物」代表了老子的「玄同」,又從「齊物」推演出了「齊論」:「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反映了萬物平等,而「齊論」則反映了萬言萬行的平等,沒有是非,沒有歧視,以公平公正的態度面對一切。「齊物又齊論」必然導致行為和言論自由,無所約束,自由自在,這就是莊子的《逍遙游》。《齊物論》和《逍遙游》是莊子對老子「公平公正」原理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闡明了在「公平公正」原理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那就是「平等公正自由」——這才是老莊道家思想的核心價值體現。
❸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先河的哲理詩,是人類生命活力的 頌歌,是中國這一智慧巨人對宇宙、人生、社會、政治、軍事認知的哲學格言,是中國 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從宇宙到人生, 從物質到精神,從社會到政治,無數個層面上的東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 的思想似乎高懸太空,實則立足人世,他貌似虛靜,卻滿溢愛之情;他倡“無為”,結 果是“無不為”;他言守靜,實則“制動”;他甘“居後”,反而“佔先”;無為清靜 其外,有為積極其內。《道德經》充滿智慧之愛,閃爍智慧之美。魯迅說:“不讀《老 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范圍)。
兩者同出異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
同謂玄之又玄(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
眾妙之門(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
斯惡已(是因為丑惡的心靈在作崇);
皆知善之為善(皆知善之所以為善),
斯不善已(是因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無相生(因此而產生了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前後相隨等各種患得患失的主觀意識)。
是以聖人(但是聖人),
處無為之事(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
萬物作焉而不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為弗居(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第三章
不尚賢(不刻意招賢),
使民不爭(使民眾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不稀罕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使民眾不為盜)。
不見可欲(不見引發慾望的根源),
使心不亂(就不會產生動亂的動機)。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
虛其心、實其腹(普及虛心、養身的道理),
弱其智、強其骨(宣傳弱智、強骨的好處),【註: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無知無欲的益處),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無用武之地)。
為無為(以無為的境界處理政務),
則無不治(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沖(道似一個器皿),
似萬物之宗(好像萬物的根源),
淵兮(它浩瀚無邊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遠取之不盡)。
挫其銳(壓制鋒芒),
解其紛(解脫紛擾);
和其光(和順光輝),
同其塵(混同塵垢)。
湛兮(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好像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雖然不知它的來源),
象帝之先(但它卻先於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萬物為芻狗(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為芻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淈(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愈多)。
多言數窮(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穀神不死(掌握採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長壽),
是謂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復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門(復制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是與天地同壽的根本)。
綿綿若存(綿綿不斷的生命形式就是這樣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
以其不自生(因為它不為自己而生),
故能長生(所以能長生)。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因為謙讓反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讓人民依賴他的存在),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這種無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聖人的理想嗎)。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樣)。
水善(水善的表現形式是):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爭功),
處眾人之所惡(甘居眾人之所唾棄),
故幾於道(所以水最接近於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於選擇吉地),
心善淵(心態善於融入平靜),
與善仁(交流善於把握仁愛),
言善信(言語善於表達誠信),
正善治(政見善於治理國家),
事善能(處事善於發揮能量),
動善時(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惟有像水這樣不爭),
故無尤(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第九章
持而盈之(財物執持盈滿),
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鐵器磨得銳利),
不可長保(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滿堂(金玉堆滿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誰人能守);
富貴而嬌(富貴而生驕橫),
自貽其咎(那是自找麻煩)。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精神與形體統一),
能無離乎(能永遠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結聚精氣以致柔和),
能嬰兒乎(能像初生的嬰兒嗎)?
滌除玄監(洗滌心靈之鏡),
能無疵乎(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愛護百姓治理國家),
能無為乎(能順應自然嗎)?
天門開闔(感官自然開啟),
能無雌乎(能不被引誘嗎)?
明白四達(理事明白通達),
能無知乎(能沒有成見嗎)?
生之畜之(創造並養育萬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創造萬物而不佔為己有),
為而不恃(無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長而不宰(左右萬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的玄德)。
第十一章
卅輻共一轂(卅根輻條圍成一個軲轆),
當其無有車之用(因為中間有空車才能行進)。
然埴以為器(燃燒粘土使其成為器皿),
當其無有器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器皿才能容納)。
鑿戶牖以為室(開鑿門窗建造居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故有之以為利(有形的東西之所以被人們利用),
無之以為用(是因為看不見的無形在起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貪圖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惡);
五音令人耳聾(喜聞順音令人聽不到忠言);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餚令人品不了疾苦);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馳騁田獵令人心狂意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令人圖謀不軌)。
是以聖人之治(因此聖人治理國家),
為腹不為目(重視內在的充實而放棄表面的愉悅),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捨得)。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寵辱若驚)?
辱為下(把榮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得之若驚(得到了無比驚喜),
失之若驚(失去了無比驚恐)。
是謂寵辱若驚(這就叫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麼叫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所以有強烈患得患失的心態),
為吾有身(因為我有自我的觀念),
及吾無身(如果我拋開自我),
吾有何患(我還有什麼理由患得患失)。
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重視自身為天下的人),
則可寄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於他);
愛以身為天下者(愛惜自身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看不到圖象),
名曰夷(稱著夷);
聽之不聞(聽不到聲音),
名曰希(稱著希);
摶之不得(觸不到形體),
名曰微(稱著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此無色、無聲、無形之物無法用語言描述),
故混而為一(只能稱它為陰陽未判之混元一氣)。
其上不謬(它的上面不見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見黑暗),
繩繩不可名(實在是無法給它下定義),
復歸於無物(還是把它復歸於無物吧)。
是謂無狀之狀(這應該是無狀態之狀態),
無物之象(無物象之物象),
是謂恍惚(這就是似無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時開始),
隨之不見其後(往後跟隨不知何時結束)。
執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駕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來龍去脈),
是謂道紀(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綱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古時善於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見解微妙而深遠通達),
深不可識(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夫唯不可識(夫惟恐言不達意),
故強為之容(故努力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開始學道者謹慎的象嚴冬過河),
猶兮若畏四鄰(尤其懼怕鄰里的干擾),
儼兮其若客(嚴肅的好象虔誠的客人)。
渙兮若冰之將釋(繼而他的性格會變的灑脫無羈渙然冰釋),
敦兮其若朴(品質會變的敦厚誠懇朴實無華),
曠兮其若谷(心胸會變的曠達開朗虛懷若谷),
渾兮其若濁(意識會經歷渾濁及混亂的考驗)。
孰能濁以止(如何將這種混亂的雜念止住呢)?
靜之徐清(把心靜下來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麼方法能保持安靜狀態長久)?
動之徐生(感悟靜極生動帶來的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這種方法修道的人不會驕傲自滿),
夫唯不盈(正因為他不會驕傲自滿),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棄陳舊獲得更新)。
第十六章
至虛極(修道進入虛無至極的意境),
守靜篤(安守寧靜氣定神閑)。
萬物旁作(萬物在時空的隧道中行進),
吾以觀其復(我可以反復觀察他們的循環)。
夫物芸芸(天地萬物芸芸眾生),
各復歸其根(各自都要歸於它們的因果)。
歸根曰靜(看到因果可以說是靜的作用),
靜曰復命(只有靜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諦)。
復命曰常(生命的真諦就是變化的規律),
知常曰明(了解變化規律才算通曉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變化規律),
忘作凶(妄作非為自然帶來凶險)。
知常容(知道變化規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達),
公乃全(公正豁達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長治久安),
沒身不殆(終身都不會感覺到不妥)。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贊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懼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輕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猶兮其貴言(謹慎做到不隨意發號施令),
功成事遂(幫助人民實現心願),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大道廢除),
有仁義(自然出現仁義);
智慧出(智慧頻出),
有大偽(自然混雜大偽);
六親不和(六親不和),
有孝慈(自然彰顯孝慈);
國家昏亂(國家昏亂),
有忠臣(自然產生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崇高的聖賢志士不用奸詐治國),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絕仁棄義(崇高的仁愛之士不搞義氣用事),
民復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復忠孝仁慈之心);
絕巧棄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爭奪名利),
盜賊無有(盜賊自然不會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僅此三者作為法則是遠遠不夠的),
故另有所屬(所以另外還須心有所屬):
見素抱朴(保持純朴的心態),
少私寡慾(減少自私的慾望)。
絕學無憂(這就是崇高而快樂無憂的學問)。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真理與謬誤),
相去幾何(相差多少)?
美之與惡(真善美與假惡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裡)?
人之所畏(人們所畏懼的東西),
不可不畏(也畏懼人嗎)?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懸而未決的道理)。
眾人熙熙(眾人都喜歡熙熙攘攘湊熱鬧),
如享太牢(比如去參加盛大的祭祀活動),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臨樓台遠眺美景)。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們確淡泊恬靜好象未開竅),
如嬰兒之未孩(如嬰兒剛出世還沒有學會笑)。
乘乘兮(隨風漂泊啊),
若無所歸(彷彿找不到歸宿)。
眾人皆有餘(眾人都希望自己富貴有餘),
而我獨若遺(而我們卻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們這種愚人的心靈啊),
沌沌兮(多麼象混沌無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獨昏昏(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獨悶悶(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蒙在鼓裡)。
眾人皆有以(眾人皆有遠大的'志向),
而我獨頑且鄙(惟獨我們冥頑不化而且鄙陋寡聞)。
澤兮其若海(沉靜啊就像地平線上的大海),
飂兮若無止(卻有著無法遏止的生命動力)。
我獨欲異於人(我們與眾人不同的理由),
而貴食母(是因為推崇從道中得到養份)。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納萬眾的意識),
唯道是從(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認從)。
道之為物(道作為未知世界的事物規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這種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萬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這種似有似無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萬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識深遠冥滅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華)。
其精甚真(其精華的真實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這就是你確信無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從古至今),
其名不去(這種悟道的方法就沒有失去過),
以說眾甫(用它可以了解眾生萬物的規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眾生萬物的規律)?
以此(就是用這種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則直(大的彎曲則象是一條直線),
窪則盈(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
敝則新(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
少則得(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
多則惑(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所以聖人悟道會專一致志),
為天下式(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榜樣)。
不自見故明(不自持己見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負蠻干反能獲得成功);
不自矜故長(不自認聖賢反能成為首領)。
夫唯不爭(正因為你與世無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反而沒人與你相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古人所言“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怎麼會是虛言呢)?
誠全而歸之(誠信此道者天下將歸屬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發號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飄風不終朝(狂風不會堅持一上午),
驟雨不終日(驟雨不會堅持一整天)。
孰為此者(誰會這樣大發雷霆)?
天地(這是天地的傑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長久保持),
而況於人乎(又何況於人呢)?
故從事於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規律中的人們),
道者同於道(修道者喜歡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於德(有德者喜歡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於失(失落者喜歡同失落在一起)。
同於道者(於道相同的人),
道亦樂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德者(於德相同的人),
德亦樂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失者(於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樂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納)。
信不足焉(誠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腳不粘地不曉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騎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見者不明(自我成見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不能彰顯智慧),
自伐者無功(自我蠻干只能無功而返),
自矜者不長(自恃聖賢不能成為首領)。
其在道也(這樣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餘食贅行(必然犯餘食贅行的毛病)。
物或惡之(有人或許厭惡這種觀點),
故有道者不處(但得道者會超越這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