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法學用法
發布時間: 2021-01-07 13:32:19
① 漢初興起了什麼學說.a 儒學 b 黃老 c 法學 d 兵法
漢初興起了黃老學說。
黃老之學是除老莊學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學派思想尚陽重剛 ,黃老之學產生於中國戰國時代(約公元前5-3世紀)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該流派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作為一種哲學思想,黃老之術形成於東周戰國時代。但是,作為一種廣為流傳的社會思潮,則是在齊國稷下與魏國[2] 時期,這一派的代表們尊崇黃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為主並且採納了陰陽、儒、法、墨等學派的觀點。黃老學派思想發展主要分為兩大主題:技術發明和政治思想,以形而上本體的道作為依據,結合形而下的養生、方技、數術、兵法、謀略等等,具有極強目的性、操作性。在西方,黃老道家常被稱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或「工具性的道家」(instrumental Taoism) 。從內容上看,黃老之術繼承、發展了黃帝、老子關於「道」的思想,他們認為「道」是作為客觀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虛同為一,恆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見其形」。 在社會政治領域,黃老之術強調「道生法」。認為君主應「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公正無私」,「恭儉樸素」,「貴柔守雌」,通過「無為」而達到「有為」。 上述主張在漢朝初期曾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結果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到東漢時,黃老之術與新產生的讖緯之說相結合,就逐漸演變為自然長生之道,對道教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