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與人道德

人與人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1-07 14:42:50

Ⅰ 什麼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

誠實守信。

Ⅱ 道德經中對待人與人的有哪些語錄

我們常懷疑自己,明明條件不差,為什麼偏偏沒有另一半,而那些不那麼漂亮、回不那麼可愛、不答那麼幽默的人,反而擁有令人羨慕的感情,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我們都太小心,太謹慎太不敢去愛了吧?我們將自己的感情包裝的好好的,不讓對方發現為所謂的矜持與害怕,選擇等待、選擇放棄、選擇錯過。

Ⅲ 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道德規范是指社會公德,對嗎

對的
《公民道來德建設實施自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Ⅳ 什麼是最緊密涉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

道德規范被認為是相對的。與文化相對、與環境相對、與個人的特殊需求相對。「在我們今天的世界上似乎對就是錯,錯就是對。結果社會和文化的基礎在我們腳下崩潰,因為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走入了迷途。我們不再建立在對錯分明的堅實基礎上。我們國家的道德基礎從前來自信仰神和遵守他的道。」(格雷戈勞里,收獲事工)
道德規范曾是美國的主要根基。盡管有人歪曲歷史,說美國建立在「從宗教中解脫出來」的基本原則上,但史實是美國建立在著名的「宗教自由」這個宗教表達的權利之上。一個簡短的歷史課會揭示出在我們的憲法中沒有「從宗教中解脫」這個概念,連隱含的意思都沒有。我們的開國先驅向神作公開和封閉式禱告時,引用了成千上萬條《聖經》經文,並公開宣布他們撰寫這個偉大國家的律法時應用了0000十誡0000。事實上,當他們閱讀0000《聖經》0000、引用經文演講、站在一起禱告時,他們就站在這片政土上。
如果我們的國家建立在「從宗教脫離出來」的原則上,開國先驅就不會在這片政土上公開信仰他們的宗教。關於《聖經》、神、和建立在基督教教義之上的道德規范的重要性,有超過四千五百條記錄下來的開國先驅們所做的公開引證。政府領導人站在國有土地上發表了這些聲明。
歷史絕對證明這個國家的創立者和憲法的撰寫人從未相信過「從宗教中解脫出來」,也從未壓抑在政土上有關宗教屬性的自由言論。我們相信這一對歷史的歪曲與廣泛衰退的道德規范相互關聯。
道德規范是這個偉大國家的基礎。但是,道德不是相對的——它建立在絕對的《聖經》真理的權威之上。如同我們要接受二十一世紀的技術文明一樣實實在在,這個國家和它的道德支柱建立在基督教教義上。「最後,別忘了我們血統中宗教的特徵。我們的前輩是被基督教崇高的敬意帶到這里來的。他們藉著它的光亮長途跋涉,在對它的期望中辛勤耕耘。他們尋求把這個教義跟社會的基礎組合在一起,通過各種國名的、政治的或文學的機構散播它的影響。」(丹尼韋伯斯特)
道德規范是巴納調查團體2001年做的一項全國調查的中心。調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的成人「主要依靠宗教原則和教義或者《聖經》內容作出道德的選擇。」

Ⅳ 道德在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實質上調整的是()。A.政治關系B.經濟關系C.利益關系D.社會關系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道德是人類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惡為標准,依靠宣傳教育專、社會輿論屬、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是在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調節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的行為規范。故本題答案選B。

Ⅵ 人與人的道德觀念為什麼有所不同

道德是個社會的、歷史的、民族的、地域性的觀念。人們的道德觀念、道德意識、道德回規范、道德行為在各個答時期各個社會各個國家都會有所不同。五千年連綿不斷的中華文明,孔孟之道、忠恕之道、君子之道、禮義廉恥、忠孝節義……仍然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比方說養兒防老、贍養老人的觀念;比方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結發夫妻從一而終的觀念;比方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觀念;比方說忠君報國,民族大義、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思想;比方說勤儉節約,勤儉持家的觀念;……有很多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民族瑰寶。不可輕言放棄的。

Ⅶ 什麼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

誠實守信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

Ⅷ 人和人生觀,道德觀念是什麼

人生觀就是你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說你認為人生就像……或者說人生就是……道德觀差不多!

Ⅸ 道德的直接作用是調節人與人

道德有認識、調節、教育、評價和平衡作用。
1、認識作用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2、調節作用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

3、教育作用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4、評價作用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惡、來評價社會現象來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
5、平衡作用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破壞,平衡人與自然關系。

(9)人與人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
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 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道德

Ⅹ 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系,靠的是認同和吸引,而不是壓破、捆綁、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

覺得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愛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需要的是彼此的感情的真正的,到位,而不是需要用外力,來干涉,就能達到的,希望幫到你

熱點內容
寧波門律師 發布:2025-04-29 20:27:07 瀏覽:315
勞動法里孕期生病沒有病假 發布:2025-04-29 20:24:39 瀏覽:816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二 發布:2025-04-29 19:54:04 瀏覽:976
關於律師的書 發布:2025-04-29 19:52:29 瀏覽:253
法治甘孜建年 發布:2025-04-29 19:50:38 瀏覽:29
河北區民政局法律咨詢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5-04-29 19:44:18 瀏覽:717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合同 發布:2025-04-29 19:25:58 瀏覽:613
黑龍江燃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9 19:21:36 瀏覽:369
婚姻法第19條嗎 發布:2025-04-29 19:20:02 瀏覽:532
2016一建陳印法規 發布:2025-04-29 19:13:55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