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就業促進法的立法宗旨是

就業促進法的立法宗旨是

發布時間: 2024-08-20 21:04:42

A. 職業活動中最主要的法律

法律分析:職業活動中的主要法律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 一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兼顧用人單位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勞動法的立法宗旨。 二是按勞分配與公平救助相結合的原則。三是勞動者平等競爭與特殊勞動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B. 2007年8月3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結合材料,

(1)①我國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殘疾人、農村勞動者等作為權利的主體,享有平等獲得就業的權利,政府理應為他們創造公平就業的環境,消除就業歧視,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3分)②政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利益的捍衛者,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政府必須履行政治、經濟和公共服務等職能。政府創造公平就業的環境,消除就業歧視是政府應有的責任。(3分)③政府創造公平就業的環境,消除就業歧視是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對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4分)(2)①向社會公布物權法草案徵求意見這是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使公民參與民主決策;(1分)②聽取法學家、經濟學家對物權法草案的意見;(1分)③通過人大代表代表人民進行審議、表決就業促進法草案。(1分)(3)①有助於決策者充分發揚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2分)②有利於促進公民對就業促進法決策的理解,推動就業促進法的實施。(2分)③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2分)④有利於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真正體現人民當家作主。(2分)

C. 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法制建設方針是什麼

十一屆三中全會鄭重地提出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偉大任務,確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十六字方針,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開啟了嶄新征程。

時不我待,分秒必爭。197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剛剛成立,就著手選舉法、地方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的修改和起草,創造了4個月制定7部法律的立法佳話,邁出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步伐。

1997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

物權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食品安全法……一批法律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宗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表示,立法重點由經濟向社會的轉變,反映了中國進入小康社會以後強烈的社會需求。

百轉千回,夢想成真。到2011年2月,我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現行有效法律239件、行政法規70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一個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立法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數十年不懈求索,實現歷史性跨越。從「無」到「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不懈奮斗,如期實現「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宏偉目標。這標志著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與改革開放同行,與國家發展同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形成過程中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作出回應,又有力引導推動了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1979年,中國的立法者大膽先行,制定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這部只有15條的法律向世界宣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在不斷完善的法制保障下,外資企業在中國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從改革開放到2010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

2003年,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引發了行政領域的「一場革命」。近10年間,國務院各部門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000多項,地方各級政府取消和調整77000多項,占原有項目總數的一半以上。政府辦事更快捷、更方便、更省錢,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切身感受。

2010年,在億萬百姓滿含期待的目光中,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社會保險法。這部社會領域的綜合性大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在東莞務工的湖南省華容縣農民工陳婕說:「這部法律的出台,方便了我們回到家鄉接轉養老保險,讓我們外出務工人員消除了後顧之憂,吃上了『定心丸』。」

從經濟領域到社會領域,從約束公共權力到保障個人合法權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各項法律制度日臻完善,改革開放的偉業順利推進,百姓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有了切實的法律保障。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熊進光博士說:「從無到有,從不完整到完整,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背後的艱辛,非一般人所能體會,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輝煌的成就!」

面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圖大業,中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進程,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補充:
●1978年12月31日

鄧小平在其著名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建設。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熱點內容
勞動法是否規定要加押金 發布:2024-12-26 00:46:50 瀏覽:780
法治精神與創新 發布:2024-12-26 00:11:43 瀏覽:973
財務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4-12-26 00:07:12 瀏覽:60
管理者道德的重要性 發布:2024-12-25 23:45:51 瀏覽:267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復試分數線 發布:2024-12-25 23:41:05 瀏覽:700
屬於衛生行政法規的是 發布:2024-12-25 23:35:18 瀏覽:589
就業勞動法特徵 發布:2024-12-25 23:27:55 瀏覽:619
職工教育經費勞動法 發布:2024-12-25 23:15:21 瀏覽:87
天朝魔法學院 發布:2024-12-25 22:45:44 瀏覽:10
安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2-25 22:45:42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