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道德
A. 春節,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陽,中秋,說明來源,習俗,反應怎樣的道德傳統關念
1.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2.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輪陪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4.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豎桐卜。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余穗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5.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6.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7.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8.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9.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B. 從中國傳統節日中理解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傳統節日從歷史長河中走來,因思想內涵而豐滿,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通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通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通過弘揚現代節日理念,使傳統節日成為提高公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家風民風,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的重要節點
C. 中國傳統節日哪些道德習俗值得推崇,哪些不好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元宵節簡介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其實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一個,因為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此為例證。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是描述元宵夜的情感經歷。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其中歐陽修的《生查子 元夕》體現了中國詩詞的高境界,中國傳統詩詞不講究華麗的辭藻,而注重意境,作為唐宋八大家中最有成就的著者,歐陽修這首詞文字淺顯但感情豐富,是我最喜歡的詞之一。
以下是痞子的品評,與我心有戚戚焉: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街道上會張懸著花燈,因此燈火輝煌,把夜晚照亮如同白晝,既繁華又熱鬧。因為這天是農歷十五月圓時刻,月亮特別明媚照人。趁著月亮剛升上柳梢頭,街道上正要開始熱鬧時,兩人相約到街上瞎逛。
柳在中國詩詞中,常常是愛情的象徵,因此"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兩句很含蓄的寫出了兩人的情意,以及相約時的愉悅。這是作者追憶去年元宵夜溫馨甜蜜的景象。
誰知道過了一年,兩人大概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各分西東。當作者又在元宵夜來到熱鬧的街市,看到月亮依舊明媚照人,燈火仍然滿街輝煌,但是穿梭擁擠的人群中,卻沒有去年相聚的人。作者在街道上看著燦爛奪目的七彩花燈,在熱鬧的氣氛中更覺得孤單和傷感。於是在不知不覺中,眼淚已沾滿並弄濕了衣袖,這個"滿"字把作者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而且整首詞並沒有說明兩人到底是什麼關系(難道是網友見面?或是兩情相閱的戀人約會?)也沒交代女主角為何離開(難道是網友的見光死?還是兩人性格不合吵嘴後女方負氣出走?)更給讀者想像的空間和無奈。
本詞借著兩年元宵夜的景物相同,但人事已有很大的改變,在今與昔、悲與歡的對比之下,抒發心中的情意和感嘆。意境讓人深受觸動。
就到這里吧,學生的表情已經毫無保留的告訴了我他們對中國節日的興趣正在不斷積蓄和膨脹,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的美就留給他們自己去尋找和體會吧,追尋的過程,不就是中國文化在他們心底沉澱的過程嗎?至於留在心底的烙印有多深刻和久遠,和這些對一個中國人意味著什麼,我想要等他們長大了才能真正體會到。
現在我心裡舒坦多了。並不是因為陰謀得逞,而是覺得終於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一點點微薄的貢獻。我這個並不具備叱吒風雲改變世界能力的小人物,,終於從身邊做起,將祖國的花朵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忽悠起來了!
於是這個聖誕節心情變的美麗。在大家准備過聖誕的前一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比跟美國隊踢球,在決定勝負的最後時刻晃過對方門將直接帶球入門的感覺還痛快淋漓!
......然而,我其實只是在自己的國土向自己的同胞推崇自己的文化;就象比賽時球還在自己的半場,根本沒能給對手造成威脅,而對方卻早已將球踢進我們的門里了,我又何樂之有呢?原來剛才那決定勝負的時刻只是我的幻覺,比賽,真的還沒有結束;而我們正處於絕對的劣勢。
中國傳統文化真的是弱勢文化嗎?中華民族真的是弱勢民族嗎?
渴望我中華上國早日崛起,渴望做一個大寫的中國人...... 添加評論
評論讀取中...
請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取消
lulu968313 | 2008-11-27 14:14:29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沒辦法,字數太多,無法顯示,只能這樣了。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沒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添加評論
評論讀取中...
請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取消
oushine | 2008-11-27 14:14:40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春節習俗>> 春節食俗>> 少數民族的春節>> 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各民族春節風俗>> 少數民族春節食俗>> 少數民族春節體育活動>>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元宵節簡介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D. 春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春節所蘊含的是一種蘊含著古老文明與文化的節日。它孕育著「仁義禮孝和」的道德之光,也飽含著「福祿壽喜財」的人生追求。它可以表達闔家團圓的喜慶之情,同時也可以彰顯舉國歡慶的熱烈場面。
從時間角度看,過春節就是新年對舊年的取代。面對新生的時間和即將到來的春天,人們要舉行慶賀儀式。過年的習俗包含著驅凶祈吉的寓意,其中放鞭炮是典型的驅除凶邪的習俗活動。正月初一既是一年的頭一天,又是孟春之月的頭一天,很早就與「春」聯系起來。
家,在過年期間幾乎成為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指向和歸屬。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時,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諧,是人們春節期間的美好訴求。
春晚有著重要的文化象徵意義。
就像春晚在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的黃金時間播出一樣,春晚與守歲、吃年夜飯、家庭團聚等民俗結合起來,象徵著團圓,象徵著和諧,也象徵著社會共識的達成。
春節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習俗,而是在於家人團聚、親人和諧、健康美滿的幸福感。於華夏兒女而言,春節是「團圓節」,更是「感恩節」,感恩五穀豐登,感恩年年有餘,感恩團圓之樂,感恩和諧之喜,感恩健康、感恩平安、感恩幸福。
E. 中國春節有哪些傳統美德
的基本精神是以德性作為根本,強調人獸之分,人無良知不如善,體現在新生道德和追求道德價值。主要有:剛正、謙恥、為善、篤學。
二、精髓是以義制利,人為人的價值應以道義為重,升華為「生以戴義」、「義以道生」的人生觀。
三、崇尚律己修身,這是中華民族歷來重視人格修養的體現。主要有:情操、自省、舍己、虛心、談泊、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