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黨員全面依法治國心得

黨員全面依法治國心得

發布時間: 2024-09-16 10:59:14

㈠ 機關黨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1500字(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學習心得篇一:

4月23日下午,我局按照縣委政法委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全局幹警集中學習了省委黨校社科部王卿教授的輔導講課,通過學習,對依法治國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

依法治國,是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把與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依法治國理念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個人的旨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准,樹立法高於人、法大於權的觀念。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會都必須樹立有效的權威,沒有權威就沒有秩序。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形態,決定了一個社會中不同的權威。我國法律的權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質屬性決定的。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過執法司法來實現,法律的權威也要通過執法者的權威來體現。因為在社會上一般人心目中,執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著法律權威與尊嚴。如果執法機關威信掃地,司法沒有權威,就難以有效樹立起法律的權威。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國社會公眾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只要有理怎麼鬧都行」等不講法制的傳統觀念,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包括有些自認為「有理」的違法行為嚴肅處理,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樹立執法者的權威。另一方面,執法者要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讓執法司法行為令人信服,用公正贏得權威。沒有執法部門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再好的法律,也難以彰顯其權威性,難以起到規范人們行為,規范社會秩序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證明,凡能做到執法如山,法制的權威與尊嚴就能得到較好的維護,就能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就能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體現,嚴格執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具體到執行某一部法律,檢驗我們執法行為合法、正當與否的一項重要標准,就是執法的結果是否符合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強調執法結果符合立法目的,就要強調維護法制的統一,尤其要克服當前執法環節中存在的部門保護、地方保護、只重視單位利益和個人主義的傾向。

模範遵守法律,是政法幹警的應盡責任。政法幹警模範守法對於培養整個社會依法辦事的觀念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在普通社會公眾眼裡,執法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權威和形象,執法者就是法律的化身。如果執法者能夠自覺尊重法律,模範遵守法律,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就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從而給社會和廣大公民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帶來積極影響。反之,如果執法者不尊重、不遵守法律,甚至執法犯法,帶頭破壞和踐踏法律,那麼,也同樣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惡劣的典型,普通群眾也會不尊重、不遵守法律,並進而產生對法律尊嚴的輕視和對法律權威的懷疑。因為我們是執法者,法律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我們自己不帶頭遵守法律,不去維護法律的權威,導致整個社會輕視法律,到最後,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職業也就不會被社會所尊重,也就喪失了價值和尊嚴。因此,每個政法幹警都應當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識,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神聖使命,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克服特權思想,從我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時時自覺遵守法律,努力維護法律的公平公正。

全面依法治國學習心得篇二:

依法治國、建設的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這標志著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的逐步建立與完善,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為中心的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繼承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總結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願,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的治國方略,並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志著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

(一)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

(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要求:

(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

(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

(四)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是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

作為基層司法人員,我們要切實做到從自身做起,模範地遵守國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全面依法治國學習心得篇三:

黨的報告根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明確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報告吹響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軍號,對加快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未來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報告突出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內在目標,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動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我們黨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

(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黨的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對堅持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是一場深刻的觀念變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創新。我們要勇於把自己的思想從各種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觀念中解放出來,但觀念的變革容易受到體制、機制和制度的影響與束縛,容易停頓、反復甚至逆轉;因此,我們更要把法治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載體,通過制度供給、制度導向、制度創新來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沖突,真正把科學發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礎上,納入法治化的軌道內。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越是從發展的早期進入發展的中期和後期,越是從粗放發展階段轉向科學發展階段,就越需要通過法治來克服在發展過程中個體行為選擇和政府決策行為選擇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現象,糾正各種重速度輕效益、重總量輕質量、重效率輕公平、重局部輕全局、重當前輕長遠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推動和保障科學發展的長效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從而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1.黨員幹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2.基層司法人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範文(兩篇)

3.領導幹部依法治國個人學習心得體會(五篇)

4.基層黨員學習依法治國心得體會400字範文(四篇)

5.機關領導幹部依法治國個人學習心得體會(三篇)

6.依法治國造句,用依法治國造句

7.2019年全國兩會關於依法治國最新消息及提案解讀

8.2019年關於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講話全文內容

9.2021年領導幹部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心得體會(三篇)

10.2021年黨員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心得體會(兩篇)

(二)發展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人民民主是的生命,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不斷擴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是發展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在當代中國,要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對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進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改革開放以來,正是由於我們黨成功開辟和堅持了政治發展道路,才有力保證了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保證了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保證了黨與國家最高領導權的平穩交接和黨的領導集體堅強有力,保證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必須把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則全面落到實處,不斷提高依靠法治治國、執政和行政的水平,努力開啟建設政治文明的******。

總之,只要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法治規律與中國國情的創造性結合,堅持自上而下有力推動與自下而上全民參與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就一定能開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取得加快建設的新成效,就一定能在中國創造出與經濟建設奇跡相媲美的法治建設奇跡。 ;

㈡ 依法治國紀檢監察工作關繫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指明了方向,顯示出了黨中央從嚴治黨、嚴懲腐敗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下面是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強調:「要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讓法律制度剛性執行。」這要求我們全面審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結合黨和國家大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方略和紀檢監察工作實踐,用法治思維規劃指導和引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認真解決好與法治要求之間不相適應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法治中國,依法治國,不僅早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也已上升成為黨治國理政的堅強意志。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依法治國,不僅再次吹響了我國法制建設的號角,也為推進廉潔政治建設指明了方向。反腐法治化與國家法治化的路徑基本一致。國家的法治化,即國家權力全部納入法治軌道,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近年來,在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方面,國家先後制定和修改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公務員法、反洗錢法、 *** 采購法等,這些法律從不同的角度對國家公職人員行為進行了規范。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各級領導幹部,不僅要對紀檢監察業務法規制度如數家珍、駕輕就熟,還應該把法治作為一種精神信仰、價值追求,從更高層面、更深層次學習領會法規制度精髓,掌握各類法紀條規,體現和貫徹好法治精神,把「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式」作為一種思維習慣,敬畏法律、推崇法治、遵循法則。

法制健全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前提和基礎。反腐敗法規制度建設,一方面要完善過去的一些法規,扎緊制度籠子,加快重要領域如權力公開、黨務公開方面的立法程序等。現行某些規范權力的黨內法規和行政規定,有的只是原則性的倡導,缺乏實際操作性;有的無責任主體,有的無配套政策,有的無程式性規定;有的只有禁止性規定和要求,缺乏明確具體的責任追究條款;有的黨內法規自由裁量權空間過大,既損害了法規的權威性、執行力,也不利於開展內部監督。例如,在實際操作中,同樣一起案件或相同的違紀行為,給予警告和開除黨籍都是在原則規定允許的框架內執行紀律規定。所以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就出現了對幹部腐敗行為以紀律責任替代法律責任,甚至對一些違紀問題常採取「下不為例」的處理方式,客觀上縱容他們在制度規定面前依然我行我素,在利益誘惑面前產生鋌而走險的僥幸心理。

因此,在黨和國家層面,應認真研究解決黨紀與國法、行政規定與法律條文之間存在的一些縫隙,及時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反腐敗法規制度建設力度,從制度源頭堵住或減少公權力尋租的可能。在中央層面,還應圍繞消極腐敗現象的新特點、新趨勢,圍繞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加強工作業務程式等方面制度建設,防止因為斷層和脫節而產生違法問題和辦案事故;結合公、檢、法、司等執法機關在反腐敗工作中承擔的角色任務,加強與其之間工作運轉程式銜接的制度建設,實現法制化規范、程式化運作,防止交叉打架、重復勞動,使反腐敗的法律鏈條平穩延伸、無縫對接。在地方層面,應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配套法規,特別是加強地方性法規建設。目前,有的地方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出台了諸如網路舉報監督、預防職務犯罪、公車改革等方面的法紀條規,在操作執行層面反映出了良好效果和社會反響,應當認真進行總結宣傳,為國家立法積累經驗。

沒有法制為底線作保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僅失去了方向基礎,也沒有了根本遵循。黨和國家不斷結合時代特點強化反腐敗工作法規制度建設,其根本目的是要讓紀檢監察機關、紀檢監察幹部在具體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現實問題,這既是提升紀檢監察幹部個人能力的要求,也有利於反腐敗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紀檢監察機關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做到心中有法紀、腳下有紅線,實現法紀落地、剛性執行。一方面,要頭腦清醒、擦亮眼睛,認清合情與合規之間的差距,合理與合法之間的鴻溝,不能空泛化、選擇性、生搬硬套落實運用法規條款;另一方面,要謹防用組織程式代替法律規范,用工作紀律代替法律規定,用領導意志代替法紀要求的錯誤行為和現象。在紀檢監察工作各項核心業務、關鍵環節,都要抓好法律實施的監督,甚至可探索引進第三方監督機制,發揮好社會監督的作用。

近年來,各類涉法涉訴案件和影響社會穩定的 *** 增多,紀檢監察機關業務范圍內出現的許多問題也亟待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要認真梳理研究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以法制為統攬,以實踐為課堂,不斷強化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針對當前突出的僅用黨紀而無法用法律規范的灰色地帶、法律法規滯後性問題,比如裸官、 *** 取酬、收送「紅包」、「吃空餉」等,許多違反黨紀的行為在法律上尚無明文規定,這既是法律監督的盲點,也是法律界定的難點。比如,對官員失聯事件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後,辦案保密規定與公眾知情權之間存在沖突、實施重處分物件審訴復議有無第三方介入監督、黨外人士違紀違法行為採取措施手段受限等新問題,要加強研究論證,有針對性地利用法律途徑、法律武器,提出解決對策,運用法治方式破解此類難題;如對外資訊披露不暢通的問題,可以建立全天候網路值班新聞釋出制度,針對疑難 *** 、申訴復議等問題,可探索吸納律師、司法、第三方組織參與,舉行公開聽證會,這不僅是對法治精神的弘揚,也是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積極貢獻。

篇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指明了方向,顯示出了黨中央從嚴治黨、嚴懲腐敗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幹部作為推動工作前進的排頭兵,肩負著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任,要按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和群眾紀律的前提下,牢固樹立群眾觀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群眾利益為重,敢於同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經得起黨和 *** 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切期望和考驗,真正成為群眾利益的代言人。

當前要認真落實「依法治國」,紀檢監察幹部應該身先士卒,需從以下幾點做起:

1、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員標准,忠實履行 *** 賦予的職責,按照黨紀黨規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做到獨善其身,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立場上的堅定,還要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依法依規認真履職,做到廉潔奉公,愛崗敬業,真誠維護群眾利益,以實際行動爭做黨的忠誠衛士。

2、要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更新知識結構,自覺把學習當成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終身需要,做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為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打好理論基礎,與為民服務有機結合,在群眾關注的腐敗多發易發領域和關健環節,反「 *** 」查腐敗,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能力,確保黨和 *** 各項惠民政策能夠全面落實。

3、要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貫徹落實好,就要對自己高標准嚴要求,嚴格遵守黨紀黨規,帶頭遵守「廉政准則」,約束規范言行,一方面要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權利地位,以嚴謹的作風對待工作,以熱情的態度對待群眾,另一方面要以「打鐵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的標准嚴格約束自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踏踏實實地生活,兢兢業業地工作,誠誠實實地交友,坦坦盪盪地做人,在遵紀守法方面為他人做好表率、樹好榜樣。

4、要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準,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切實擔負起監督職責,恪盡職守,廉潔奉公,使群眾的利益得到維護,還要踏實工作,無私奉獻,實實在在為民辦事,更要常打預防針、常服免疫葯,自覺規范自身履職行為,決不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確保自己清清白白做人,乾乾凈凈做事,不愧紀檢監察幹部稱號。

篇三:

10月27日,省紀委召開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和省委擴大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紀檢監察系統貫徹落實工作。省委、省紀委書記陳倫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要抓好傳達學習,迅速掀起學習熱潮。要領會精神實質,牢牢把握依法治國的目標、原則和重點任務,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增強抓好紀檢監察工作的自覺性和緊迫感。要統一思想認識,把中央、中央紀委和省委要求轉化為實際行動。

會議強調,要把依法治國理念貫穿於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把依法治國理念貫穿於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全過程,加強對四中全會精神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使黨的紀律真正成為全黨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把依法治國理念貫穿於作風建設全過程,持之以恆糾正「 *** 」,馳而不息正風肅紀。把依法治國理念貫穿於懲治腐敗全過程,強化「不敢腐」的氛圍。把依法治國理念貫穿於制度建設全過程,逐步實現「不能腐」。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真正做到使黨員幹部「不想腐」。

會議要求,要抓緊做好當前工作。年底前要抓好貫徹四中全會、中央紀委和省委全會精神,以「兩個責任」為重點的責任制檢查,在查案件的收尾,元旦、春節期間的監督檢查,推進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加強自身建設等工作。

省紀委出席會議。省監察廳副廳長、省紀委各廳部室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㈢ 政法隊伍黨員學習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心得體會(兩篇)

學習《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心得體會1
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以黨內基本法規的形式,對黨領導政法工作作出規定,把黨長期以來領導政法工作的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是堅持和發展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有機統一的重要舉措。
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讓我明白,政法事業要堅定政法工作「大方向」。堅定政法工作的大方向就是要堅定黨的領導。政法工作好就要求政治環境風清氣正,法制環境公平正義。一方面,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打造一支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高質量政法隊伍,鑄就一柄敢於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肅清瘤毒的 「紅色利劍」。另一方面,把政法機關基層黨建列為重點,形成一種以上率下、全面協同的工作機制,完善一套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治理體系。政法事業要堅持黨的領導「大方向」,定準政治建設「出發點」,抓住幹部隊伍「著力點」。
政法事業要抓好社會治理「核心點」。社會治理層麵包含法治和德治,政法事業要建設好須從這兩點入手,一方面要堅持掃黑除惡斗爭徹底,另一方面要弘揚創新。黑惡勢力是社會毒瘤,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秩序,侵蝕黨的執政根基。要緊盯涉黑涉惡重大案件、黑惡勢力經濟基礎、背後「關系網」「保護網」不放,在打防並舉、標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細功夫,確保取得實效、長效。要加強社會道德建設和思想教化,弘揚的方式要敢於創新,大膽實踐,形成向道德模範致敬,學道德模範事跡,做道德模範「本尊」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美麗。

政法事業要做實群眾服務「暖心事」。政法事業要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出發點,加強公共監管,做好公共服務,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一方面社會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是惡性違法案件和違法傳銷事件仍頻頻發生。隨著社會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滴滴打車殺人案件」仍有發生,「權健保健」、「華林電療」正變換著不同「帽子」進行傳銷。市場監管部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也需更「進一步」。另一方面,政法機關承擔著大量公共服務職能,要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民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要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加快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推動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解決好異地訴訟難等問題。
政法事業要堅持以,堅持黨的領導,狠抓社會治理,做實群眾服務,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交出優秀「答卷」。
學習《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心得體會2
*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總抓手是建設體系。體系包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其中,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是的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保障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監督守法、全民普法的實現。在法治專門隊伍建設中,以法官、檢察官、警察為主體的政法隊伍建設尤為重要,政法幹警身處法治第一線,直接面對當事人和廣大人民群眾,他們的法治觀念、職業操守、辦案能力、紀律作風直接關乎公共安全、社會公正、權益保障、和諧穩定,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的主體感受以及對法治的信任和信仰,直接涉及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建設優秀的政法隊伍,是實現良法善治的必然要求。目前,新型案件、疑難案件、涉外案件、知識產權案件層出不窮,征地拆遷、土地承包糾紛、社會保險、教育醫療、消費者權益等涉及民生問題和群體性利益的案件逐年增加,與人格權、生存權、環境權、發展權等人權和權益問題關聯的訴訟也呈現攀升趨勢。這就需要大批受過良好專業訓練、經歷各種考驗,具有清正廉潔品質和明辨是非理性的法官、檢察官、警官,才能把良法善治落到實處,依法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司法案件中都能夠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的良善。
建設優秀的政法隊伍,是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迫切需要。十八大閉幕之後不久,*就提出要「建設平安中國」,並把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作為平安中國建設的核心價值。建設平安中國,就要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絕不允許其形成氣候;依法強化危害食品葯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產、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網路安全等重點問題治理;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依法應對和處置群體性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以執法和司法為中心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有效化解矛盾、促進和諧。政法隊伍和政法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力量,建設好、發展好政法隊伍,是平安中國建設的基礎和關鍵。

;

㈣ 依法冶國 青年便命800字心得

寫作思路:點明依法治國的重要性,以及和當代青年的聯系,最後呼籲青年要擔當起依法治國的使命。

範文: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已成為全社會的集體共識和自覺追求。

依法治國,青年肩負光榮使命和責任擔當。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大力弘揚青年法治文化,廣泛開展青年法律援助活動,加大青年法律人才培養,努力以青年法治行動引領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一、依法治國與青年使命

依法治國與青年命運息息相關。一方面,法治的本質在於確立一種規則,其實質是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而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正是廣大青年健康成長、全面成才不可或缺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法治是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國才能托舉青年夢想。

另一方面,廣大青年是依法治國的中堅力量,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需要廣大青年主動擔當。

二、青年要擔當起依法治國的使命

青年領航法治中國建設,需要將法治的精神與青年的特點結合起來,使廣大青年既成為法治建設的受益者,也成為法治建設的主體力量。


㈤ 堅持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學習感悟

X月XX日,103屆全國人大3次會議表決通過了《x民法典》,中國民法典就此誕生。中國人民終究具有了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民法典,終究實現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宿願。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著“人民至上”,我們不但要細細體會和思考背後的含義,更要時時去領悟和踐行其中的真理。

人民利益至上,舉法律武器保護人民權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環節”。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權利種類,確認和保障民事權利,完善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回應了人民大眾需求,切實保護了廣大人民大毀慎眾根本利益。黨員幹部要牢牢掌控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為了更好地保護人民權益,首先本身要學法和懂法,將法律學習及應用貫徹到工作始終。要自覺通過各種情勢學習各方面的法律知識,強化法學理論素養,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為人民大眾辦實事、謀利益,應用法律武器切實保護人民的權益不遭到侵犯。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促進人民福祉。公平正義是提升大眾取得感滿意度的條件。

新時期下,人民在物資生活極大豐富後,必定對公平正義有更高層次的需求。要順應人民的需求,增進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人民福祉。民法典確立了余緩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權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干民事法律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營建了公然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切實保護社會公平正義。

黨員幹部要努力讓人民大眾感遭到公平正義,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打鐵還需本身硬”,保護公平正義首先要從本身做起,要始終把公平正義作為一種品德修養、政治情操,要堅持公道正直、公正忘我,堅守“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觀念,堅持原則按規矩辦事,自覺抵制人情風、關系網,戒行“潛規則”“亂作為”,將公平正義貫穿於工作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人民服務至上,樹法治思惟守護人民安康。人民服務至上,體現於為民辦好每件實事,體現於為民服務的每細節。

民法典貫穿人民服務至上的立法原則,對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和隱私權等諸多方面豎余模作了相干規定,為人性主義救助從法律上加“碼”,充分體現了法律對人民安康的守護。要牢固建立法治思惟,堅遵法律至上、權由法定、依法行權的思想,自覺應用法治思惟為人民謀劃、展開、推動、完成工作,嚴格依照法律規范為人民想問題、作決策、幹事情、定政策,堅決杜絕產生“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真心真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

領導幹部更要做好模範,深入大眾,與大眾打成1片,把人民大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帶頭捍衛法治,依法辦事,堅決建立法律權威性,保證人民的幸福安康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熱點內容
2017年民事訴訟法修改 發布:2024-12-24 23:51:17 瀏覽:981
論述合同法的四個風險 發布:2024-12-24 23:34:54 瀏覽:252
政治委員條例 發布:2024-12-24 23:27:41 瀏覽:95
2015經濟法熱點 發布:2024-12-24 23:10:59 瀏覽:405
五四青年節法院座談 發布:2024-12-24 23:09:22 瀏覽:344
勞動法對乙肝工作人員的規定 發布:2024-12-24 22:40:36 瀏覽:444
學院蓋章的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4 21:52:50 瀏覽:939
王輝司法所 發布:2024-12-24 21:52:48 瀏覽:908
勞務派遣公司常見法律風險 發布:2024-12-24 21:50:39 瀏覽:107
發展推動法治 發布:2024-12-24 21:39:53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