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無力論
⑴ 如何才能提高全國人民的道德素質
如何才能提高全國人民的道德素質, 面對日益下滑的中國人民的道德素質,我們該怎麼做?
中國人民的素質不是一天積累成這樣的,而是逐漸演變的,對於中國人來說,想要提高道德素質就得全國相應從細節小事做起。。。逐漸養成好習慣。。。
到什麼時候,我國的人民的道德素質才能提高?
我估計樂觀的話,也得百年之後,如果改變政策,用法律來約束的話,兩三代人就差不多了,等國人把那些個臭毛病都改了,法律自然就沒有用了,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覺得受不了,不過現在法律的地位,真是沒法說,抗法都是理直氣壯的,
如何降低中國的犯罪率和提高中國人民的道德素質教育?
超級難題啊!但希望看到這樣問朋友們從自己做起,包括我和你!
題目:為何很難提高中國公民的道德素質
首先素質的提高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中國現在的人均GDP這么低,要單純提高首先素質當然很困難啦.
如何提高我們的國民道德素質
1,道德?人都有趨利避害性,法律幫助維護道德不只是個底線,見義勇為反被訛詐那就只有見死不救了。
2,教育是重點,至少,學齡內,文盲率為零
3,教育的衍生事物搞好,才能真正實現教育,比如學校的食堂,義務教育是不夠的,家裡供養一個吃白飯的怎麼可能讓他們念書呢?
4,語言,實際上,我們的語言沒有統一,文字略有差異,
5,個人感覺,如果真是提倡科學的話,那麼魔術就也得提倡揭秘了,至少每場表演一半以上的揭秘。免費電視多一些科教節目,解釋盜竊,賭博,迷信活動中的魔術行為
6,人口素質必然要和人口發生聯絡,我們經常聽說是「少生優生」我們一直在主抓「少生」並沒有去管「優生」,婚檢希望能變成領證的前置條件的,並且新生兒出現畸形,先天性重大疾病——唐氏綜合症,腦癱,先天性心臟病等。
7,上面說的新生兒募捐,善款不見了或者挪為他用,以及其他慈善發生類似的事件,讓人們怎麼看這些人的素質?怎麼談道德?這不是個案,而且佔有了巨大社會資源。
8,哦 ,對了,如果這是一道考試題?在掌握不了財政等……情況下,然後求改變是吧?請看一下幾條。
9,努力提高個人素質,道德。
10,幫助周圍的人提高素質,堅決說「不」糾正他人錯誤……
11,掌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12,堅持在家鄉說普通話,且保持文明用語
13,禮貌待人接物,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14,主動去做「八榮八恥」「中國夢」等宣傳工作
15,不吸菸,如果有特殊情況保證不在公共場所吸菸
16,少飲酒,飲酒後絕對不開車。
中國的未來在於人民的道德素質還是宗教普及?
針對目前國內潛在的問題,中國的未來,很大一部分在於道德約束力的提升,
畢竟,法律無法約束所事情。
道德約束力的形成,除了正信宗教的普及,還有傳統文化的宣揚、意識形態及
價值觀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改進及提升......等等。
如何看透《人民的名義》成為全國人民的收視高
因其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在看這部劇時,也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經歷。接地氣,再加上裡面老戲骨又把劇情刻畫的入木三分,所以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再加上這種自黑式的風格,最終要倡導的是要真正以人民的名義為人民辦實事,讓人民好辦事。民心所向,所以收視率一路飆升。
先有好的制度,然後公民的道德素質才高?還是先是公民的道德素質高,然後才有好的制度?
任何社會組織,要維系正常的社會關系,少不了道德和制度這兩個方面的相輔相成的方法。無道德,便無制度;無制度,便無道德;任何社會,缺其一便無其二,就無法存在下去。
蘇格拉底說過:「人的靈魂裡面有一個較好的部分和一個較壞的部分,而所謂『自己的主人』就是說較壞的部分受天性中較好部分控制。」人首先是一個道德的矛盾體,即他既有道德的一面,又有不道德的一面。再凶惡的人,有的時候也會用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比如對父母的孝順。再善良的人,也會出現一些不道德的行為,比如在生活瑣事上,常常並不去按照倫理的要求去自覺做好。所以,任何人也就都有一個道德水平高低的問題,有的善良的東西多一些,表現為有道德人,但並非是說他是道德上的完人;而有的人惡的東西多一些,就表現為沒有道德的人,但也並非是說他是道德徹底缺失的人。所以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不是沒有道理的。
普列漢諾夫曾經說過:「實際上,道德的基礎不是對個人幸福的追求,而是對整體的幸福,那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這種願望和利己主義毫無共同之點。相反地,它總是要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犧牲為前提的。」由於道德修養的根本目的,在於用社會規范來高度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是對私慾的剋制,以達到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目的,因此,道德修養也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人的自利性其實是一種天性,任何人都擁有求得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僅就此而言,人性完全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只是,人的慾望滿足總也離不開社會,總是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的。於是,人的自利性就必定有一個與社會是否融合的矛盾。只有利己和利他有機統一起來,才是真善美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是其具有這樣的本質屬性。而凡是自私自利的人,便一定會和社會發生沖撞,便不再是一個道德水平較高的人,甚至是道德墮落的人。然而,自然人基於天性的趨勢,渴望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大概是任何人都難以根絕的心理。於是,道德修養也就絕非依賴灌輸,或者讀幾本聖賢書,就能夠立竿見影的。尤其是在以利益為核心的經濟社會中,要做到「克己復禮」,實在是一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情。就這樣,我們不僅在古代社會,可以看到仁義文化和丑惡現實之間的矛盾現象,於今也不難發現,倡導的真和實踐的假之間的悖論。毫無疑問,這樣的結論是科學的,我們盡管不能沒有道德,但是,如果一個社會正常關系的構建完全依賴道德,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們崇尚好人,到後來發現他們原來也和我們自己一樣,有的時候,甚至連自己都不如。
既然個人不夠自覺,那麼,外在的強制也就必不可少的,這就是制度的建設。如果說道德是實現自律的,制度就是要彌補自律的不足,採取外在強制的辦法,實行他律。最為徹底的制度就是刑事法律制度,由於缺德的行為人總是要嚴重危害社會,為了震懾潛在的犯罪人,以及恢復已經被損害了的社會關系,社會就不得不使用暴力手段,對道德淪落的人予以懲罰,合理地剝奪他們相關權利,以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可見,凡是制度構建之處,必定是道德力量匱乏的所在。如果我們充分信任道德的力量,制度就是多餘的東西了。就此而言,制度其實就是道德無力無能的結果,是對人性不足的遏制。有道德的人,和制度無涉;有道德的社會,便無制度。但是,這樣的聖人,這樣的天堂,是不存在的。
由此我們也就不難推論,即凡是制度建設不足的地方,缺德的事情就會不斷出現,甚至氾濫成災。因為,道德的缺失總是難免的,而一旦制度也匱乏的時候,無道德的行為便可以暢行無阻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們完全可以把現實道德生活的狀況,作為衡量制度建設的一個尺度。塔西陀以為「國家越是腐敗,法律越是繁多」,這是有道理的。最為典型的就是以權謀私行徑的大量發生,除了證明人性之不足之外,就是制度建設的滯後,或者失敗。制度嚴密,就如同關在牢籠中的壞人無法為非作歹一樣,人性的不足也就難以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可見,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除了加強道德教育之外,千萬別忘了制度建設這一手。只要制度建設跟不上,道德教育再下如何大的功夫,問題也總是不能解決的。因為,完全依賴道德來維系社會,就是將高樓大廈建立在了沙土之上了。歷史表明,一個德化的國家,從來就不可能出現,更不要說延續發展了。
似乎制度建設是對道德的否定,但這只是一種膚淺的看法。只要應用辯證的方法深入思考一下,我們就明白,制度的構建也是基於道德發展的需要。富勒說得好:「道德使法律成為可能。」好的制度來自於有道德人的努力,從來就是以真善美作為靈魂和精髓的。難道一種完善的制度可以出自於一個缺德的人之手?難道不斷進步的制度可以從天而降嗎?制度不斷完美,本質上正是道德不斷進步的表現。同時,一個完善的制度,還能夠大大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因為,道德修養主要地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實踐,只要通過不斷磨練,才能真正加強道德修養。而實踐磨練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嚴格遵守制度,在制度倡導和維護的真善美之中,人們也就自然得到了修煉。說一個人很重視道德修養,但同時又無視制度的禁律,這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說法。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制度——即不僅是好的、還是能夠真正落實的,還能夠為人們的道德修養,創造一個極好的環境。而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感染,有的時候,甚至連自身的意志力都無法控制。無論是好的感染,還是壞的感染,都概莫例外。所以,好的制度環境,是道德進步的必要條件。
總之,要構建和諧美滿的社會,道德和制度都是不可或缺的,迷通道德,或者崇拜制度,都是形而上學的。我們應當在這兩個方面都用心用功,用力抓好,方能實現我們遠大的理想。
如何才能提高國人的道德水準?
在國民當中,倡導講真話,辦實事,以人為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人人從自身做起。
⑵ 論述老子」以柔克剛」的思想
老子」以柔克剛」的思想是源自於《道德經》,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
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並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此處,由於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本章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2)道德無力論擴展閱讀:
老子」以柔克剛」的思想是源自於《道德經》中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釋義: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
老子認為,體道的聖人就像水一樣,甘願處於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⑶ 求自由辯論辯詞
摘要:倫理學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自律觀,一種是以康德為代表的自律觀,認為自律與「異已意志」、「感性世界」等任何外在因素無關,一種是馬克思主義自律觀,認為自律與感性世界、世俗利益、經濟關系有關。從馬克思主義自律觀出發,我們認為公眾自律素質的生成與德行的產生,並否全部是個人理性的簡單追求和狹義的道德教育的功勞,而應充分考慮到德行背後的利益動因和道德成本。我們在培養公民道德自律素質時,應該建立嚴格的他律性環境和剛性的法治秩序,解決「惡德驅逐良德」的問題;建立德行代價的正式補償制度,解決「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問題;建立滿足德行主體利益需要的社會機制,解決德行主體「利益動因缺失」的問題。
關鍵詞:德行成本 利益動因 道德環境 補償制度 德行收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自古是一個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及道德作用的國家,一直非常強調人的德性修養和道德的自律特徵,道德在穩定社會秩序、凈化社會空氣、促進人的品德修養等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也一直強調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近年來還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下降。有些勸人向善的道德告誡(如見義勇為、誠信)在生活中淪為蒼白的不被履行的「大話」,有些在我們看來是惡行(如浮誇、腐敗、玩蒙拐騙)則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追從;道德一方面成為大眾的「包裝」,另一方面成為大眾鄙夷的對象;人們一方面主張個人道德完善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則以一種投機姿態對待市場交易活動,甚至玩弄社會公正。社會個體的自我分析、自我判斷、自我迭擇、自我控制、自主行為的道德自律能力普遍偏低;一些人要麼「知而不信」、「知而不行」、「言而不行」,呈現出雙重道德人格;更有一些人喊出「告別革命、拒絕崇高、躲避壯烈、渴望墮落」的口號。由此,許多學者作出當前社會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的判斷。
在分析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的原因和尋找對策時,人們把目光轉向了教育。認為道德教育無力、失效是罪魁禍首,解決的辦法當然還是加強道德教育,增強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然而,道德教育真的應當擔負起如此重責和重任嗎?僅僅靠道德教育真的可以將道德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嗎?道德教育真的就是提高個體道德自律素質的最關鍵,甚至是唯一的途徑嗎?
從歷史唯物論的世界觀出發,作為社會意識的道德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而非由教育決定;從市場經濟這一社會存在出發,利益最大化、趨利避害、競爭、適者生存是這一社會的法則或規律,追求利益以求得生存是社會個體的第一要務,而不是從純粹理性出發,將「大公無私」、「先人後己」、「無私奉獻」和「個人利益無條件服從集體利益」作為第一需要和追求;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需要產生動機,動機產生行為,道德行為由需要誘發,而人的第一需求是追求利益以求得生存,因此道德建設必須考慮到利益需要、利益動機這一重要因素,從社會機制、社會制度的設置方面著手,滿足和保護個體德行的利益需要和世俗權益。
二、兩種不同的自律觀
自律是指作為主體的人,自己約束自己、自己限制自己,是人內心強調「我應該怎樣」,而不是外在力量強調個體「你必須怎樣」。關於自律的涵義,理論界能達成共識。但是,主體如何實現自我約束、自我限制?人的自律素質的養成是否與外在因素有關?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自律觀。
在倫理學史上,康德第一個系統地闡述了自律的概念,將自律作為道德的本質和基礎。在康德眼中,自律以人類的理性為原則,是人的理性自己為自己立法而又自行其所是。他設定的這種自我立法排除了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一是「異已意志」,「在他立法時是不服從異已意志的」①,這種「異已意志」包括他人的意志和上帝的意志;二是感性世界,他宣布「人是目的」,「一件出於義務的行動之所以沒有道德價值,並不在於它所要達到的目的,而在於它所依據的准則,因此並不取決於行動對象的實現,只是取決於行動所根據的用意原則,與慾望的對象完全無關」②。他將人基於自然本性而追求功利的感性經驗及社會歷史條件等感性世界排除在「自我立法」之外,否認它與自律的關系,忌談功利、行為的世俗結果及自律行為的世俗目的。凡是出於謀利而誠信、出於憐憫而施捨、為獲得快樂而行善,均因其具有世俗功利目的而不具有道德的價值,不是德行。在康德眼裡,只有徹底與功利等外在因素、目的劃清界線,在絕對意志、命令、精神這一道德最高法則和唯一原則的支配下的行為,才是自律,才具有道德價值。
中國儒家學說則宣揚「修己以安人」、「為仁由已」、「何必曰利」、「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是以修身為本」……,這些是中國傳統自律論的經典語式,它與康德的自律論有相通之處,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強調道德、自律的養成及其本身的價值只與人的內在德性、理性、絕對意志有關,而於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社會制約因素、行為結果無關。
馬克思主義自律論從歷史唯物論出發,強調人們的利益。「既然正確理解的利益是整個道德的基礎,那就必須使個別人的私人利益符合於全人類的利益」③,只要個人私利符合全人類的利益,它就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如果排斥現實的利益關系,道德就喪失了自己的存在基礎。人總是生活在世俗社會之中,脫離現實的社會關系,個人根本無法生存,而經濟關系作為最基本的、起決定作用的社會關系,對人的道德觀念、自律素質的養成具有基礎性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人們「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的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④。因此馬克思主義者強調,自律素質生成的終極性原則與動力,應從人的感性世界、物質感性活動、經濟關系中獲得深層次的解釋。
縱觀倫理學發展史,在林林總總的關於道德自律素質養成方面的觀點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要麼偏向於康德的自律觀,即將道德自律與世俗功利、感性世界劃界、絕緣,要麼傾向於馬克思主義自律觀,即將道德自律建立在世俗功利、感性世界的基礎之上。
三、德行的利益動因與德行成本
追求功利是人類的基本慾望之一,功利本身並沒有天然的「善」或「惡」的屬性,它可以導引人們從善,也可以導引人們從惡。一個商人出於賺錢的目的而一貫童叟無欺、講究誠信,其行為就是善的,其誠信就是自律。「私」是生物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在「物竟天擇」的自然競爭中,如果不會自我保護,必然面臨被淘汰的結局。「私」本身也同樣沒有天然的「善」或「惡」的屬性,以不損害他人為前提的為「私」行為同樣也具有善的屬性。因此,道德很難超越功利,自律也絕非人的純粹理性的結果。「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⑤,「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⑥。斯賓諾莎也認為:絕對遵循德性而行,在我看來,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基礎上,以理性為指導而行動、生活,保持自己的存在。個人道德自律素質的養成及德行的出現並否全部是個人理性的簡單追求,其背後總有利益在召喚。正是利益的需要,才形成道德的需要和動機,從而催生出自律素質與德行。在功利和私心面前,理性的選擇是承認他們實然性的前提下,導引人們為了功利而自律,為了功利而從善。
功利是多種多樣,但都可以歸結為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與社會利益相沖突的個人利益顯然是不足取的,以此為動力而形成的觀念、行為肯定是不道德的或者是缺德的。但與社會利益不相沖突的合理的個人利益我們應該支持,由此催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應該是道德的(當然,其中有大德與小德之分),以此為起點生成的自律素質應該值得我們倡導。與社會利益一致的個人利益又是多種多樣的,德行終極的或潛在的動機可以為了滿足吃、穿、住、行、性的需要,為了滿足安全的需要,為了滿足交往的需要、為了滿足自尊、他尊的需要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具體到世俗生活中,人們道德自律素質生成的基礎、終極目的或潛在目的可以是財富、職位、地位、機會、自由、榮譽、外界肯定、內心的寧靜或愉悅等等。
在現實社會,作為社會基礎、社會存在的市場經濟,是以人的「經濟人」和「趨利避害」的本性為前提的,它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這一客觀的社會基礎、社會存在面前,我們的道德不可再以「人人皆可為堯舜」為前提,以「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舍己取義」為現實目標或作為社會的普遍要求。我們應該肯定個體在不損人的前提下追求私利、在保全私利的前提下去行善的道德價值。而個體道德自律素質的養成應該以此為前提,並作為道德自律的題中之意。否則,縱然我們提出多麼高尚、完美的道德要求,它永遠只可能成為絕大多數人仰望的星空,卻不可能成為大眾現實的自律行為。
市場經濟條件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大家都必須遵循的一條競爭法則。競爭對人的生存全過程、全方位的滲入,使得個體在生存這一最根本的生活強制性壓力面前,其行為不是僅僅受純粹的「善的意志」支配,而是更多地受利益支配。「道德觀念」如果不是給道德主體以利益上的滿足,道德主體是不會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准則的。因此我們應當正視德行主體生存發展的正當權益,以及德行主體自律執法、遭遇犧牲和付出代價後,渴求補償的願望和權利。
個體的道德利益動因可能是彰現在外的、自覺的,也可能是隱匿深處的、下意識的。商人經商活動的誠信道德自律,其隱匿深處的、下意識的利益動因可能是為了避免因不誠信而帶來長遠的利潤損失,以愛崗敬業來自律的職場人員隱匿深處的利益動因可能是為了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職位、薪金、地位等。當然,以純粹的德性、美德為追求目標、擁有超功利的道德自律素質的人是會有的,但他們絕不會構成社會的主體。畢竟凡夫俗子遠遠多於聖人!
由於道德背後的利益動因的存在,個體在道德選擇時,內心就可能會進行道德成本的核算,即道德主體可能要對自己的行為付出的代價進行估量,而這無疑會極大地影響其行善行為的機率。如果道德成本過高,即可能使道德行為人望而卻步。例如如果見義勇為者因為見義勇為而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生活難以自理,卻得不到社會救助而艱難度日、貧困潦倒,那麼就會因為該道德行為成本太高而鮮有人為之,原來那些英雄也會後悔當初的莽動和不理性。而如果不道德的行為所負的道德成本過低甚至「盈利」,就會引導、驅使人們去干無德之事,這時的道德就無法自律了。例如,當行賄受賄、溜須拍馬、權錢交易不但得不到公眾的否定、社會的懲罰,反而能為公眾所容忍且給自己帶來陞官發財的機會,這等於鼓勵更多的人去效仿。
因此,公民道德自律素質的形成,一方面不應該完全寄希望於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肯定永遠重要,並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它遠遠沒有能力承載公民道德自律素質培養的全部重任。另一方面,不應該完全寄希望於公民個體的道德責任、德性修養、「善的意志」。公民的道德責任、德性修養、「善的意志」必不可少,但絕不能超載。合理的做法是在全社會范圍建立起滿足並保護公眾世俗權益和利益需求的機制的前提下,進行道德教育和個人德性修養。
四、道德自律必需的社會機制
從前文分析的中西相通的自律論傳統道德理念看來,自律素質的形成完全來自於個體自身的理性,而與任何功利目的和德性環境無關;當前實存的道德建設好象也將道德教育當作培養公民自律素質的唯一途徑。然而,從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自律素質的形成、德性的養成、德行的出現必然有其內在的利益動因,德行成本必然影響個體道德自律水平及其對德行的選擇。因此,公民道德自律素質的培養,不僅是「道學家」、道德教育者的事,而且應該是社會制度設計者、行政規則制定者、制度規則執行者和社會輿論參與者的責任。
1、 建立嚴格的他律性道德環境和剛性的法治秩序,解決道德生活中「劣幣驅遂良幣」的問題。
在道德領域,存在著類似的「囚徒困境」,存在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深刻矛盾。例如:如果大家都能按原則、規則辦事,則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社會的有序、公正、公平和效率;但如果絕大多數人不講原則、規則,則少數講原則、規則的自律者就很難長期堅持,並要忍受不平衡的心理壓力。因為他們不僅要承擔講原則、規則的成本,而且還要承擔受他人冷嘲熱諷甚至打擊報復的風險,自己很難生存、立足與周圍的環境,自己的利益也要受到損失,而他們得到的收獲卻是一個無序、不公平、不公正、低效的環境。
在澳大利亞華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到澳洲留學不久的北京男青年,找了個澳洲女友。一天他和女友一起出去坐公共車時,他爭先恐後地上車給自己和女友各佔一個位置,本想以此向女友表達自己的愛心並換取女友的歡心和贊揚。但女友卻十分生氣地對男青年說:你無視候車時有婦女、老人、兒童在場而先上車搶座,毫無紳士風度和社會公德,這讓我非常難堪,我不能將我的一生託付給你這樣一個毫無愛心、不講道德的人。從此姑娘和小伙分手了。經過澳洲幾年人文環境潛移默化的教育後,該青年回到了北京,和北京女友一起逛街等公交車,男青年總是自覺地讓老人、婦女、兒童先上車。結果連續多輛車過去後他們仍然未能乘上車;因為人實在太多,不擠、搶根本上不了車。終於,他們勉強跟在別人後面上了一輛車,在車上他們又一直站著。在費時又受累之後,姑娘十分生氣地對小伙說:你真是個窩囊廢,這么多人都能上車,就你上不了車;而且上車連個位置也不能給我搶一個,我的一輩子託付給你還能有什麼希望?從此姑娘和這位小伙分手了。幾年後,在這種道德環境的教育下,小夥子的道德自律水平又逐漸回到了留學前的水平,他為了能趕上車,為了能坐上位置,又開始了擠車搶位。這是一個典型的社會道德環境影響個人自律水平的故事,澳大利亞良好的秩序和規則意識、正向的社會輿論促進了這個北京青年道德自律水平的提高,結果良幣驅遂了劣幣、良德驅遂了惡德;而北京的生存競爭壓力(不擠、不搶就乘不上車)和混亂的秩序及缺失的規則意識(大家都不按先來後到排隊、大家都不遵守老人、婦女、兒童優先的社會公德)又使這個北京青年相對較高的道德自律水準,慢慢地回歸到了社會的同等水平,結果劣幣驅遂了良幣、惡德驅遂了良德。
當某種重復出現的社會不道德的行為總是得不到處罰或社會輿論的否定,或者是受到的處罰、否定小於不道德行為的收益,即道德負成本沒有或過低,社會正向的道德規范就會因「跟風」而失效,道德主體的自律水準也會因此而難見提高。在很多情況下,不道德行為的產生並非出於行為人本身的願望,而是環境逼迫的結果。2003年下半年揚子晚報曾對新建的滬寧高速「高速公路不高速」和高速公路損壞嚴重的現狀作出過系列報道和原因分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貨車嚴重超載。貨車嚴重超載一方面限制了其車速而影響其它車輛的行馳,另一方面嚴重損傷了路面。而貨車超載的原因卻是不超載就要虧本,在這種生存壓力下,要提高司機拒絕超載的自律水準只能是先整頓惡劣的運輸市場環境。當溜須拍馬者總能獲得職位升遷或額外利益、制假售假者受到的處罰總是小於其收益、行賄者總能達到其要達到的目的、虛報數據總能出政績出幹部、做假賬總能偷逃稅款、欠款不還者總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並且社會輿論普遍認同這種行為,這就等於在引導、鼓勵更多的人去溜須拍馬、制假售假、行賄受賄、虛報數據、做假賬和抵賴欠款,在這種社會事實面前,能形成社會普遍的誠信、公正等自律素質嗎?個體的道德自律能承載得起改變社會現狀之重任嗎?
因此,強調道德自律,必須以輿論、規范、制度、法律等他律性環境和剛性約束手段為基礎和必要的支撐條件。要通過社會氛圍和制度環境的創設來提高非道德行為的道德負成本,使無德失利、有德得利,使不道德行為人「下次不敢」或「下次不願」,引導公眾在追求利益的互動和搏弈中感受到,合作搏弈比不合作搏弈更為有利,使自律成為大多數「經濟人」在外界約束或導引下的唯一理性的選擇,並使之演變成為一種慣性的行為,從而保證自律不是少數高尚者擁有的珍稀品,在此基礎上逐漸提高公眾的道德自律水準。
2、 建立滿足德行主體利益需要的社會機制,解決德行主體「利益動因缺失」的問題。
如果說上述兩個部分是從「德行成本」的角度進行論述的話,本部分則從「德行收益」角度進行論述。
在社會現實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有些眾人所知的善總難到得到普遍的遵從,而有些人人皆知的惡卻總是得到公眾的追從。例如「勤勞」是大眾公認的美德,但這些美德在吃「大鍋飯」的計劃經濟時代卻鮮有人去踐行,而人人皆知的阿諛奉承、欺上瞞下等是人人皆知的惡,但它們在歷史上卻一直相當流行。為什麼會有這種令人費解的現象發生?究其原因,就是無德行為能獲得收益。在吃大鍋飯的計劃經濟時代,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一個樣,懶惰者在享受與勤勞者相同的報酬外,還能獲得額外收益:閑暇,這種不斷重復的社會現實在引導、鼓勵懶惰者更加懶惰,勤勞者趨向懶惰,這時,「勤勞」的美德就難以轉化為公眾的自律行為了;而阿諛奉承、欺上瞞下者歷來能得到上級領導的欣賞、重用、提拔,總能得到各種各樣的好處,極少有受懲處的,而實事求是、好提意見者多數情況下得不到什麼好結果,社會如此鼓勵、支持阿諛奉承、欺上瞞下者,公眾有何理由不遵從呢?
當社會的利益分配機制發生變化後,公眾的道德選擇也自發地發生了變化。在績效與報酬相結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勤勞的美德又自發在大眾身上得到體現。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不誠信總能得利而誠信卻總是失利,因此人們趨於不講信用;而在一些西方國家由於有誠信記錄制度,並且社會輿論、法律也對不誠信行為給予嚴格約束,這就導致誠信得利而不誠信失利,因此人們也趨於誠信。值得慶幸的是,上海市在2004年2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了《上海市個人信用徵信管理試行辦法》。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善的利益動因總是得不到滿足時,行善將變得稀少。雖然意識自覺、意志自由、理性是人類的尊嚴和驕傲所在,但絕大多數人仍難徹底超越人趨利避害的自然本性。因此,社會要充分利用人行善的利益動因,從制度、機制設置上滿足人行善的利益需要,尊重、維護德行背後的世俗權益。對行善者給予他們渴望得到的東西,對道德越軌者剝奪他們所不願失去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是物質性的利,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名,也可以名、利兼有。在具體生活中,可以是名譽、地位、職務、權利、自由、機會、財物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如此論述並非否定道德教育在個體自律素質培養與形成中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只是想說明道德教育並非是自律素質培養與形成的唯一途徑、方法,社會機制、社會制度的合理設置在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如此強調降低道德成本,提高負道德成本和滿足德行背後的利益動因的重要性,絕非鼓吹唯利是圖和否認人類的理性和德性,只是旨在喚醒人們對道德主體世俗權益的尊重,旨在強調通過建立合理的社會機制來滿足人們實存的合理需要,使每一個個體道德主體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公眾道德自律提供堅實的支撐條件;本文強調利益的制約、導向作用,也絕不否認一些超越普通人的規定性的理想主義者、特立獨行者的存在,以及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的德行義舉的出現。事實上,每一個社會,都會有一些見義忘利、不為社會功利所動、一心追求真、善、美的人;絕大多數人也都會產生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的德行義舉(但很難是持久的、一貫的)。
注釋:
①苗力田譯, 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6
②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314
③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57
④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3
⑤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2
⑥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3
⑷ 道德困境論文3篇
道德困境在存在於個人現實生活的抉擇當中,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困境論文:論中國的道德困境
摘 要:中國正在處在社會的轉型期,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人民的道德也潛移默化的發生的巨變。現今,中國的道德正在處在滑坡的時期,在道德問題面前,人們在選擇時候出現茫然。道德困境主要表現在誠信與感恩的缺失。作者通過現象看本質,致力於探討出現道德困境的原因。
關鍵詞:道德 道德困境 反思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從孔雀石綠的魚到紅心鴨蛋,三聚氰胺奶粉,發霉饅頭,人造雞蛋,毒膠囊……連食品安全也變得不安全的時候,人拿生命開玩笑,完全漠視生命的存在,我們還可以相信這個這個社會,相信這個民族嗎?面對這個食品問題,我們的公民一邊在網上和報紙上抱怨,罵商家的無良,罵政府的不作為,罵社會的道德滑坡,另一邊卻毫無所動,一次次原諒和縱容這些行為的發生。我們的公民在面對這個的道德問題上,陷入了循環的怪圈。我們該如何去思考當前社會的道德困境呢?
一、道德困境的定義
目前學術界對道德困境的定義雜而亂。第一種定義是,道德困境是一個難題。第二種定義是,道德困境是道德悖論種的一種。第三種定義是,對一項道德義務的履行就是對另外一項道德義務的背棄。第四種定義是,道德困境是道德失范的一種狀況。第五種定義是:對道德困境的理解應從道德選擇入手,因為道德困境是行為者在做道德選擇時才有可能會遇到的一種特殊情境。這個情境用西方學者的話說就是: 面臨令人困惑的兩者取一的抉擇。這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道德困境的復雜性。我自己則更多的理解為第五種,面臨一種兩者取一的抉擇。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選擇都是在道德與不道德、價值與無價值的、善於非善之間的選擇,只要我們有向善的的意識和識別善惡的能力,我們就不難作出選擇。
二、道德困境的表現
道德困境在存在於個人現實生活的抉擇當中,有些例子是我們鮮少遇到的。著名的電車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但更多時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道德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誠信與利益的抉擇
誠信是我們當今這個社會非常缺失的品德。我們是一個病態的社會,我們的誠信,良心通常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喪失。前人常講一諾千金,但是我們現在簽訂合同都會出現背信棄義的狀況發生。就連我們大學這一方凈土也沒有放過。現在普遍存在的論文抄襲問題。近年來大學有一股抄襲、剽竊之風,“ 文章 就是搜尋、復制,粘貼”“論文就是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東拼西湊”。無數學子把它當作是常識紛紛利用。學術腐敗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困擾學術障礙和籠罩在校園象牙塔的陰影。盡管絕大多數同學對於大學校園存在的論文抄襲,剽竊持否定態度,但是同學也表示態度和做法是兩碼事。
(二)感恩的缺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就講究孝道,講究感恩。現在我們的學校每個學期主題班會都將感恩,但是不知道有誰聽得進耳朵。我們的中央電視台每年都會舉行一次感動中國的評選活動。為什麼要舉辦,就是生活中缺少,所以才要使勁地挖掘,使勁地宣傳。
三、道德困境出現的原因
一個個“我”構成了這個社會,社會的狀況如何都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表現。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推給組織,政府,我們要反思自己的行為,道德困境不是精英分子的事情,不是某個英雄的事情,而是是關每一個公民相關的事情。因此我們要從個人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一)自我與角色的抽離
當今社會,許多人都認為,“我”就是“我”,“我”是先於一切的角色。我與角色是相抽離的。“我”的責任就是“我”的責任,“角色”的責任是角色的責任,“我”可以不對“角色”責任負責。這直接導致了責任的推脫與道德的弱化。縱使很多人說我不是,這只是你沒有反思而已,你的行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抽離了角色的我。我們在承擔責任是會悄悄地選擇一部分,或者選擇比較輕易的部分,因為我們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理由就是那不是我的責任。我們都遵從與內心的本我,追求理想的自我主義,拋棄了角色責任,我們只是隨意的依靠自己的理性或者感覺來判斷,因此我可以隨意選擇自己認為是恰當的責任。
(二)道德約束力的弱化。
“范跑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一問題,就是在人民的心目中,道德約束機制並沒有完全建立。道德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傳承下來,約定俗成的慣例。一旦我們打破了這個慣例,就因該受到譴責或者懲罰。我們現在的道德機制都是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儒家傳統的道德規范,這個規范與當今社會倡導的公民 教育 存在著悖論。一旦我們觸犯了這個慣例,我們受到的僅僅是輿論的懲罰,或者是其他無關痛癢的小結果。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從傳統社會向市場社會的轉型意味著人們從熟人社會轉向了陌生人社會。人們所打交道的對象不再局限於熟人,二是擴展到陌生人。在這樣的社會,要使市場交易有序而不亂,就需要一種新的道德,即共鳴道德。它是用於調節人與他人之間的公共關系的道德。這種道德應該明確界定個人在公共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但是我們長期以來多久不太重視公民道德的建設,市場轉型缺乏道德的支撐。雖然我們過去在市場經濟是非常提倡,如“大公無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道德困境是一個選擇善的過程。它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道德已經全面衰落,也不是說我們的道德全面停滯。這只能說明我們的道德處於一個階段的困難期。因此,我們要對道德困境有清醒的認識。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道德困境論文:“扶不扶”現象背後的社會道德困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人民物質需求獲得極大滿足,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社會道德領域問題卻層出不窮,中國社會道德正在遭遇改革的“陣痛”。
關鍵詞:“扶不扶”;社會道德;道德困境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中,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社會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現實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變,但社會道德領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由於新舊價值觀念及道德規范的沖突,社會生活中出現了“毒奶粉”、“小悅悅”事件、“潛規則”、“學術不端”等一系列道德失范問題。
一,社會道德問題的典型――“扶不扶”
2014年央視 春節 聯歡晚會,小品《扶不扶》著實火了一把,一句“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直指當下社會 熱點 問題之一――路遇摔倒老人,扶還是不扶?
早在小品《扶不扶》之前,社會輿論就已經開始關注“扶不扶”問題,2006年“彭宇案”的發生如蝴蝶效應般擴散開來,此後“許雲鶴”“殷紅彬”等案件的發生使社會更加關注此問題,諸多因攙扶摔倒老人而被訛詐以及遇到老人倒地圍觀不救等新聞屢見報端。2012年8月,上海一名老人倒地,圍觀路人無人敢扶,引來過路外國女子大罵;2013年6月,四川三名小學生扶起摔倒老人被訛,最終誣陷者遭刑拘;2014年廣東一男子因扶摔倒老人被訛詐,選擇以死證明清白;2015年2月,浙江一名老人摔倒在地,23人經過卻無一人攙扶,最終導致老人被汽車碾壓而死;2015年5月四川一名小學生在扶起倒地老人後,卻被誣陷是撞人者,在目擊者的證明下才還以清白。
2014年,四川日報發起“雷鋒日・雷鋒精神問卷調查”,在“當街遇見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跌倒了,你會不會扶?”這一話題網調中,17.88%的網友選擇了“少惹麻煩,裝作沒看見”,36.71%的網友把票投給了“不扶,直接撥打110或120”,45.41%的網友表示會扶起老人。[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會扶起老人的受調查者中,只有9.65%的人會毫不猶豫地上前扶起老人,19.94%的人選擇找到證人後再去扶起,15.82%則鼓勵周圍人一起扶起。一個簡單的“扶不扶”問題,折射出我國當前社會道德在社會轉型期遇到的困境。
二,當前社會道德困境的成因
社會道德就其意義來說具有三個要素,一是一定社會在其運行和發展過程中的道德,即具有社會性、過程性;二是為協調各社會群體、各社會成員之間利益關系而形成的道德,即具有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三是道德規范體系、道德價值觀念、道德實踐活動的總和,即具有觀念形態、實踐形態雙重特性。[2]
就經濟方面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合理的分配方式、公平的競爭方式等關系著人們的道德需求和願望,也關系著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首先,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家政策影響,造成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其次,市場經濟體制為個人、集體的經濟行為設定了更為自由的空間,所有經濟行為、經濟手段都是為自己、自身集團獲取更多利益。商品交換活動不再真正遵守價值規律,競爭的方式也不再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再次,市場經濟發展和運行的盲目性、波動性造成眾多個體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拋棄社會公德。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片面追求效率至上和經濟利益,而忽視對市場經濟的管理以及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教育、公民素質等,造成了市場經濟發展中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
就社會制度方面來說。轉型時期的中國之所以會出現道德失范現象,制度不完善是一個重要因素。一是制度的缺乏,二是現有制度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學,三是制度更新與社會發展的脫節。制度是道德實踐的有力保障,轉型期社會制度不完善必定造成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道德失范。
就個人方面來說,一是道德信念的缺失。道德信念是個體對社會道德所倡導的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正確性、正義性深刻而理性的篤信。[3]道德信念缺失,首先是道德主體對某種道德理想目標及精神基礎的懷疑、動搖甚至否定。轉型時期,不論是從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政治、 文化 等方面,還是從社會形態、精神狀態看,都對人們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人們對原有道德價值體系進行重新評估,已有的道德理想目標被懷疑、動搖甚至否定的時候,道德規范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約束力。其次,道德情感的冷漠、缺失。道德情感是道德主體對善惡判斷引起的內心體驗,是從自己內心深處形成的道德傾向性。[4]當道德主體對道德理想目標產生懷疑、動搖甚至否定時,道德行為處於被迫狀態,人們對原有價值體系的崇拜、尊重淡化甚至消失,道德情感也就出現冷漠、缺失狀態,道德失范現象也隨之產生。如現實生活中,見死不救、見義不為,對社會和他人的冷漠,社會責任感的喪失等。
二是心理結構失調、主體意識強化。中國的社會轉型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讓個體心理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方面 傳統文化 重集體輕個人的觀念、重義輕利的觀念、公平觀念等受到強烈挑戰,人們私慾膨脹;另一方面,利己主義觀念、個人主義觀念等個體主體意識不斷強化,過度強調個人利益、以個人為中心,進而造成一系列社會道德失范現象的出現。
三,社會道德困境的解決途徑
黨的 報告 指出“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5]
一要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社會道德調控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控方式。一是要重視 家庭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一個人整個人生道德教育的起點,在培養個體道德品質和道德人格方面,起著學校和社會無法起到的奠基作用。二是重視社會道德教育。社會道德教育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面,首要是必須認識到整個社會應當承擔的教育責任,加強倫理道德體系的研究和建設,注重倫理道德思想的實踐和運用。重視轉型期多種文化交融,新舊文化交替下,道德教化對引導受教者和調適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三是重視道德教育的方式、 方法 。加強道德教育除重視實踐中的教育活動外,也要對轉型時期由封閉向開放、由單一向多樣轉變引起的新的道德問題進行關注,尋求與新的社會形態相適應的道德教育方式。將個體的獨特性與終生教育相結合,培養個體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讓道德教育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
二要完善法制和道德機制。一是道德法制化。就是要把廣泛性的基本道德行為列入立法范圍,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關系中,什麼該做而什麼不該做,確定為法律條目,使道德規范在現實生活中更具有權威性。二是道德規范化。法律在道德體系中,是保障性的底線,但實踐生活中更多的道德行為並沒有達到法律制裁的程度,更多的是處於違背道德但不足以法律懲治的位置。這就需要把道德規范融入到行業、地方風俗中去,讓道德行為更加明確、准確。其次,運用多角度、多媒介的傳播方式,讓道德規范在現實生活中的傳播更深入、更廣泛。三是建設道德監督機制。道德的法制化、規范化,都離不開有效的監督機制。可以這樣說,合理、完善的監督機制,為道德法制化、規范化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三要積極發揮先進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加強社會道德的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要提升社會道德的水平和實力,就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並批判和反思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一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形成民族的道德修養。它使人們形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檢自強、敬業奉獻的道德理念。在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道德環境,旗幟鮮明地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樹立正確導向、澄清模糊認識、匡正失范行為,形成激濁揚清、抑惡揚善的思想道德輿論場,引導人們自覺做良好道德風尚的建設者,做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6](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安微,《老人摔倒扶不扶 近五成網友選擇“扶”》《四川日報》,2014年3月5日,第008版
[2][3][4]王立東,《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要義》,嶽麓書社,2014年
[5]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2年11月8日
[6]劉雲山,《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求是》,2014年02期
道德困境論文:淺論現代人的道德困境與道德文明建設
摘要:精品學習網為您整理了社工論文—淺論現代人的道德困境與道德文明建設,歡迎閱覽!
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道德基礎的國家,在近代以前,是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道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古代經濟、政治、教育、文學、藝術、哲學乃至宗教,無不打上道德的印記。然而,近代以來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隨著傳統社會的解體和整個封建文化的衰落,傳統道德文化也漸見式微和衰敗。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道德文化在中國發生了整體性危機。傳統的道德哲學受到了人們的懷疑與否定,不再能為人們提供普遍有效的價值意義和道德信念;傳統的道德秩序也日益受到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准則的挑戰;在幾千年漫長歲月中形成的道德禁忌,日益受到破除和褻瀆。傳統道德律令不僅難以成為人們行為“合法性”的根據,而且它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似乎也成了問題。
傳統倫理的蛻變與現代倫理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充滿矛盾的過程。“五四”時代人們提出的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歷史任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方面,舊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不會隨著經濟結構、政治結構的變革而立即消亡,即便是表層的道德秩序、道德規范發生了變化,而深深積淀在中國人深層心理結構中的“道德無意識”(道德心態和習慣)卻很難一時改變。另一方面,新道德的建構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是因為新道德賴以發展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不會被歷史現成地“給予”,它需要經過現代化過程的再塑造,更主要的是現代道德和倫理精神要真正建立起來,也應像傳統道德那樣,不僅要建立顯性的道德關系、道德秩序和道德理想,而且需要滲透到人們的深層心理結構中,內化為隱性的道德心態、道德信念和道德美感。目前存在的道德困境的實質在於:一方面傳統道德文化和倫理規范已經解體,另一方面,現代道德體系和倫理原則尚未完整地建構起來;傳統倫理已經無力給中國人提供終極的價值意義。現代中國人生活在新舊道德的歷史嬗變期,承受著新舊道德的沖突,陷入無法迴避的道德困境。這種困境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道德價值上的困境。道德價值即道德主體對自身行為合理性、正義性、崇高性的理解,是人們對高尚的道德行為、優秀的道德品質、崇高的道德理想所產生的“敬意”,對卑下的行為、庸俗的品質、低級的趣味所產生的“恥感”。在道德價值整合度較高的社會中,人們對何者為榮,何者為辱;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何者為潔,何者為污;何者為美,何者為丑;何者為高尚,何者為鄙俗等等,是不言而喻的,或者是約定俗成的。人們能不假思索地作出符合多數人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道德原則的判斷。而在道德轉型的過渡時代,人們受雙重標准或多元標準的影響,似乎無論那一種標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這種情境使當今道德評價變得模稜兩可,流盪失據。人們在道德評價上不再相信有一個普遍有效的恆定的標准,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其二,道德選擇上的困境。在雙重或多元價值標準的社會評價系統下,任何一種活動,一種現象,都會因價值標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評價。而評價失范必然導致道德選擇迷惘。任何一種選擇,都可獲得一種價值觀的文化支援,受到一種價值標準的肯定或贊揚,同時又會受到另一種價值標準的否定和譏評。這種選擇矛盾沖突在今天滲透到社會結構的各個層面,人們常常感到它的存在。例如,人們的職業選擇、婚姻選擇、人際關系選擇、行為方式選擇、理想人格選擇,總難以找到一種最具有充足理由的方向。選擇失衡使人們普遍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喪失信心和誠心。文化和道德選擇彷彿成為錢鍾書筆下的那座“圍城”,裡面的人想爬出來,外面的人想擠進。
其三,各式各樣的非道德主義泛濫。非道德主義是這樣一種傾向,即反對任何道德約束,主張放任自流,用虛無主義來對待社會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為規范。非道德主義的實質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和頹廢主義的結合體。在現代變遷中,中國人的倫理精神正在發生歷史性的嬗變,人們的傳統道德意識相對鬆弛,非道德主義在一定范圍內開始抬頭和泛濫。社會越軌和失范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表現在道德生活的許多方面。例如職業道德松馳和行業不正之風泛濫,以權謀私、以職謀利;商業活動中的見利忘義和以坑、蒙、拐、騙獲取暴利的現象時有發生;家庭婚煙方面的“第三者現象”、“性自由”、“形式夫妻”往往受到某種程度的寬容。
甚至許多在新中國本來已經絕跡的罪惡現象又死灰復燃,沉渣泛起,給社會生活、個人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其四,社會道德控制機制低效,道德評價和輿論監督弱化。一個社會要形成穩定的道德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風尚,保持精神文明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建立有效的道德控制機制。社會道德的控制,一是要有社會輿論監督,二是要有每個社會成員的“良知”自律。輿論監督是指通過大眾傳媒做好道德導向,宣揚具有時代精神文明價值的新人、新事、新觀念、新生活方式,批評和譴責不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阻礙現代化建設的非道德行為,批判與時代精神和現代文明價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遺毒,批判腐朽頹廢的道德虛無主義。良知自律是道德主體的自我監督。它能通過自我反省、 自我評價 來凈化人格心靈,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理想境界,從而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需要。然而,由於我們面臨著道德價值觀上的新舊交替,執行著雙重的價值標准,缺乏統一的、權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輿論監督的混亂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社會道德控制系統無法發揮其職能。人們做了正義犧牲和奉獻,卻得不到社會贊美,而做了道德上有歉的事,又不感到羞辱和慚愧。這是今日中國人無法解脫的又一道德困境。
其五,道德教育扭曲變形。道德品質是後天培養的結果,而不是人的先驗本質。要使人類養成高尚優美的人格,離不開有效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據社會的道德價值對社會成員進行的關於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培養和形成人們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人們的道德活動。在道德價值整合度極高的傳統社會中,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個人自我教育在道德目標上是高度一致的,這保證了傳統道德教育的成功。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由於雙重價值標准並存,道德教育的內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穩定性,有時出現把相互對立的東西一起向受教育者灌輸的現象。道德教育的理想性與現實生活中的非道德性之間的巨大反差,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往往使道德教育流於形式,甚至助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對道德教育產生排拒和抵觸。道德教育缺乏一致性,道德理想與現實生活的矛盾,嚴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水準和影響力。
現代中國人的道德困境,妨礙著21世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有序發展。道德價值新舊交叉造成現代人的價值紊亂和道德選擇上的迷惑,人們無法為自己的存在找到圓滿的“善”。21世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具有內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體。他們不僅要有現代知識技能,而且要有現代生活方式、現代道德心態和現代人格理想。這就需要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重建與現代化目標一致的新型的道德文明。
重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文化體系和體現時代精神的倫理精神,是每一個現代中國人面臨的道德選擇的必然趨向。這種選擇的根本出發點應是對現代中國所處的社會歷史階段的性質和時代主題的把握。現代中國正處在由傳統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渡時期,這一時期的歷史主題是全方位的現代化。因此,我們的道德選擇,我們的道德文化和倫理精神的重建,就必須始終把握住這一時代主題和歷史發展趨勢,確立現代現代化的價值目標。建立適應現代化需要並能促進其發展的道德文化與倫理精神。這種道德文化和倫理精神的基礎原則應是:(1)自強不息的敬業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奮斗精神的統一;(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的價值准則的道德規范體系;(3)事業上崇尚競爭,和生活上相互理解、支持和寬容;(4)尊重自我,理解他人,個人生活的多樣性與社會團體生活同一性相結合;(5)外在的實用功利性與內在的道義圓滿性相結合。這五項原則是與商品經濟、民主政治、開放社會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目標相一致的,也是與現代中國人渴望走出道德困境的要求相吻合的。
建設中國道德文化的倫理精神,必須牢固把握現代價值目標,服務於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建設中國的現代道德文化,必須對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加以認真的清理和批判繼承。取傳統精華而用之,棄傳統糟粕而廢之。在重建現代倫理精神的今天,我們應該把反省傳統的著眼點放在繼承與弘揚這一方面。在現代價值理想的導引下,讓傳統美德為現代生活服務,這同樣是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必須做出的選擇之一。
⑸ 閬撳痙緇忓規垜浠鐨勫惎紺
鍏充簬閬撳痙緇忓規垜浠鐨勫惎紺哄備笅錛
娓╂煍鑳滀簬寮虹‖
鍦ㄩ亾寰風粡涓錛岀粡甯告彁鍒扳滄煍寮辮儨鍒氬己鈥濓紝鈥滀互鏌斿厠鍒氣濄傝繖鍛婅瘔鎴戜滑錛屽湪澶勭悊闂棰樻椂錛屾垜浠搴旇ラ噰鐢ㄦ煍鍜岀殑鏂瑰紡錛岃屼笉鏄閲囩敤寮虹‖鐨勬墜孌點傛煍鍜屼笉鏄杞寮辨棤鍔涳紝鑰屾槸闇瑕佹洿楂樼殑鏅烘収鍜屾妧宸э紝榪欐牱鎵嶈兘璁╂垜浠鏇村姞鑱鏄庡湴瑙e喅闂棰橈紝騫惰耽寰椾粬浜虹殑灝婇噸鍜屼俊浠匯
欏哄叾鑷鐒
閬撴硶鑷鐒訛紝榪欐槸閬撳痙緇忔渶钁楀悕鐨勬牸璦涔嬩竴銆傚畠鍛婅瘔鎴戜滑錛屽湪澶勭悊鑷鐒跺拰浜虹被浜嬪姟鏃訛紝搴旇ラ『搴旇嚜鐒剁殑瑙勫緥錛岃屼笉鏄寮鴻屾敼鍙樺畠銆傛垜浠搴旇ュ︿細灝婇噸鍜屾h祻鑷鐒訛紝涓庤嚜鐒跺拰璋愬叡澶勶紝鎵嶈兘鍒涢犱竴涓鏇村姞緹庡ソ鐨勪笘鐣屻
瀛︿細鏀句笅
閬撳痙緇忎腑榪樼粡甯告彁鍒扳滄棤涓鴻屾棤涓嶄負鈥濓紝鈥滃幓鐣欐棤鎰忊濓紝榪欏惎紺烘垜浠瑕佸︿細鏀句笅榪囧氱殑嬈叉湜鍜屾墽蹇碉紝涓嶈佽繃鍒嗚拷奼傚姛鍚嶅埄紱勶紝瑕佸︿細鏀句笅鑷宸辯殑鎵х潃錛屽幓榪庢帴鐢熸椿涓鐨勫悇縐嶆寫鎴樺拰鏈轟細銆傚彧鏈夋斁涓嬶紝鎵嶈兘鐪熸h幏寰楀唴蹇冪殑騫抽潤鍜岃嚜鐢便
鑷鎴戜慨鍏
娌諱漢浜嬪ぉ鑾鑻ュ暬錛岃繖鍛婅瘔鎴戜滑錛岃嚜鎴戜慨鍏繪槸闈炲父閲嶈佺殑銆傛垜浠搴旇ヤ笉鏂鎻愬崌鑷宸辯殑鎬濇兂鍜屼慨鍏誨︿細鑷鎴戠害鏉熷拰鎺у埗鎯呯華榪欐牱鎵嶈兘鏇村ソ鍦板簲瀵圭敓媧諱腑鐨勬寫鎴樺拰鏈洪亣錛屽苟鎴愪負鏇村姞浼樼鐨勪漢銆
璋﹁櫄璋ㄦ厧
澶ч煶甯屽0錛屽ぇ璞℃棤褰錛岃繖鍛婅瘔鎴戜滑錛岃佽唉鉶氳皚鎱庯紝涓嶈佸じ澶稿叾璋堝拰鑷澶с傛垜浠搴旇ュ︿細淇濇寔璋﹂婂拰璋ㄦ厧錛屼粠鑰岃兘澶熸洿濂藉湴璁よ瘑鑷宸憋紝涓嶆柇鎴愰暱鍜岃繘姝ャ
鐭ヨ屽悎涓
鐭ヨ屽悎涓錛岃繖鏄閬撳痙緇忔渶鏍稿績鐨勬濇兂涔嬩竴銆傚畠鍛婅瘔鎴戜滑錛屽彧鏈夊皢鐞嗚虹煡璇嗕笌瀹炶返鐩哥粨鍚堬紝鎵嶈兘鐪熸g悊瑙e拰搴旂敤閬撳痙緇忕殑鏅烘収鍜屾濇兂銆傚洜姝わ紝鎴戜滑搴旇ヤ笉鏂瀛︿範鍜屽疄璺碉紝灝嗙煡璇嗚漿鍖栦負琛屽姩錛屼粠鑰岀湡姝f敼鍙樿嚜宸卞拰紺句細銆
⑹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
講道德永不過時,社會無論何時都需要道德的力量去維持,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以道德為話題高三 議論文 範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1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
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 傳統 文化 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 教育 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2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無數次遇到誘惑。今天,我們就學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主要內容是講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去釣魚,兒子釣上來了一條非常大的鱸魚,兒子很得意,可實際上離釣魚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爸爸讓兒子把魚放回湖中,兒子乞求父親不要把魚放回去,父親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硬是把鱸魚放了回去。因此,兒子從這件事中懂得要放棄貪欲,三四十年過去了,他成為了一位建築設計師。
兒子雖然不想把魚放回湖中,可是,他聽了爸爸的教誨,放棄了大鱸魚。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有一個道德感非常強的爸爸,時時教育和引導他成為一個正直、誠實、有道德的人。在兒子成為設計師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許多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可每一次,都會想起父親的教誨,每一次都能抵制住那個誘惑。
我也有過面臨著道德抉擇的時候,有一次單元考試,我考了98分,我大喜過望,可是翻到背面一看,不對啊!怎麼減了2.5分,應該是97.5才對。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趙老師給我算錯了分數。這是,我的心裡出現了一個魔鬼,他在對我說:「你不去告訴老師,她也不會知道的,你還可以在考核上多加1分。」我覺得這個理由很充分,甚至心裡就准備這么做了,可是,我的心裡又像是飛出一個天使,她也對我說:「你應該去告訴老師,雖然少加一分,可你卻是個道德高尚的人。」
於是,天使戰勝了魔鬼。我選擇了聽天使的話,去找趙老師把分改過來,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趙老師竟然說:「孩子,這0.5分送給你,算作你誠實的獎勵。」我聽了真是太高興了,這時,我彷彿把一塊重千斤的石頭放了下來,感覺身上一下子輕鬆了很多。這只是我學習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感謝趙老師能在我抉擇的時候給予我鼓勵和鞭策。講不講道德就是一瞬間的選擇,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成為有道德的人,不要被榮譽、金錢等等一系列誘惑人的東西所打倒,讓道德常駐我們心中。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3
「當一切的規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時候,你離邪惡有多遠?」這是恐怖片《隱身人》海報上的一句話。一個透明的人面對那不透明的世界時,潛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慾望開始蘇醒,於是,就有了那個邪惡的隱身人以及這部驚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並不來自於片中的可怕情節,而是來自於我對自我的拷問,「當沒有任何規則制約時,你會做壞事嗎?」我的答案竟是:我會!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潛伏的慾念,也許外面每個人心底都靜置著邪惡,而禁錮邪惡的束縛一旦開啟,那麼就有了人類歷史上諸多暴行。
我認為,人類文明的根本象徵在於控制慾望,這也是人類擺脫野蠻的標志。起先對於慾念的壓制來源於道德,這是一種來自人類長久社會活動中積累的理念,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是我國古代儒學的中心之道,但古人雲:無德必之,唯德必危。這就是說,沒有強制的道德是蒼白無力的。從這一點上說,法家倡導的「以法治國」才是治理社會的 方法 ,儒家所謂「以德治國」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
我們無法抑制慾念的衍生和流動,卻可以約束由慾念產生的行為,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規則。我們的邪念可能將某種道德顛覆了千次萬次,但帶有懲罰性的規則使得邪念無從迸發,並扶正著道德之樹,從而形成了法制社會。可謂「人性本惡,而人行總善。」
道德是規則的基礎構建,但違背道德卻未違背規則,納撒尼爾·霍桑筆下的威克菲爾德就是這樣的人物,也許是出自對流浪的熱望,他在某一天離家出走,卻只到離家僅有一個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並且一住便是二十年。這個離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讀者不禁會由此丈量他距社會倫理道德間的距離,他違背了道德,脫離了本位,但我們不能說他有任何越軌行徑,而老練的霍桑為我們解答了難題,他在最後寫道:「在看似傷亂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被規范地放在某一個位置,一旦脫離了這個位置,我們將被這個世界永遠地地遺棄。」這個威克菲爾德將被事實上也的確為這個世界所遺棄。在這里,威克菲爾德違背的是另一種規則,一種社會法則。
正如《麥田守望者》中斯賓塞先生對霍爾頓所說:「人生就是一場球賽,我們卻要遵守每一項這樣或那樣的規則。」是的,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參加這樣的「球賽」,就只有遵守所謂「規則」。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4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盪。我曾經讀過這樣的一個 故事 :有兩個小男孩在沙漠旅行,有一次他們為了一件小事打了起來,小光打了小明一記耳光。被打的小明,跑到沙地上寫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記耳光。第二天,他們走在沙漠上,發現了沙漠綠洲,他們興奮地跑到水邊喝水,小明一不小心掉到了水裡,小光看見了,奮不顧身地救了他,小明在石頭上刻了一行字: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小光看見小明的兩次舉動截然不同,十分不解,便問道:「為什麼我打了你,你在沙地上寫,而我救了你,你卻要在石頭上刻?」「當我被傷害時,我會讓它快點遺忘。消失,比如風把沙子的痕跡抹掉,相反,如果朋友幫助了我,我是不會讓任何東西磨毀它,比如把字刻在石頭上,讓它天長地久,永遠銘記!」說完,兩個小男孩緊緊地抱在一起了。
道德有時也是一種愛心。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人永遠無可忘懷的日子。惡運是在2點28分向四川襲來,8級大地震讓大地震動起來,眨眼之間,一棟棟高樓大廈以變成廢墟,那一個個幸福的家庭被這無情的地震給拆散了,到處都傳來孩子們那痛苦的哭聲,同時,一個個叔叔阿姨躺在地上,閉上眼睛長久地睡著了……看到這個情景,我恨不得立馬插上翅膀,飛到四川,和那些無助的小朋友說:「你們並不是沒有了親人,我們都是你們的親人朋友,讓我們手牽手,肩並肩,共同面對困難!」大家知道這個消息後,紛紛捐款,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捐了10元,雖然很少,但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因為我知道要學會有「德」,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當你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你一把。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微笑。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5
什麼是財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外乎有如下觀點,財富就是金錢,財富就是知識,財富就是閱歷………嚴格來說這些觀點沒有問題,但筆者認為高尚的職業道德也是寶貴的財富。
比如這個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給漆工的任務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認真完成刷漆任務即可,但職業道德告訴這個漆工,這個洞可能會讓這艘船沉沒,所以道德的力量讓他但這個漆工卻在刷完漆之後補上這個漏洞。而正是這個不經意舉動使漆工不僅贏得了船主大量的額外獎勵,而且還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國哲學家康德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燦爛的星空就是我們的理想,而實現理想的途徑就是要具備崇高的道德。
西漢名相張良在椎擊親王未遂幾近窮途末路之時,不厭其煩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絕境的張良依然保持的這份恭敬,讓他最終獲得絕世才學,成為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而在張良的成功其實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現。而當今社會,因何18路人會面對受傷的2歲小依依而見死不救生,因何號稱世界一流的動車故障頻出,因何會有那麼多曾經風光無限的貪官落馬,根本原因在於道德缺失。因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為道德缺失,所以忘卻了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因為道德缺失,所以忘卻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所謂道之不存,德將焉附?
吳斌,一個最普通的客車司機,駕駛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屬片襲擊,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吳斌用盡最後力氣,換擋、停車、拉手剎、打開雙閃燈,拯救全車乘客,而這一系列動作完成之後,吳斌倒下了。吳玉蘭,一個普通的老師,面對無恥的劫匪,雖頭破血流依然,保護659張考生准考證。從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華這塊大地上茁壯生長。
吳斌走了,但省委書記為他留下了眼淚,數萬群眾自願去為護送他的靈車,整個中國為吳斌而感動,中國最美的司機的稱號將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財富。吳玉蘭老師受傷了,但她面對兇殘劫匪依然想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她的行為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職業道德。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財富,我們這個社會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撐,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的未來中國需要高尚的道德,讓我們一起呼喚,期待高尚的道德能占據每一個的心靈,高尚的道德能夠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相關 文章 :
★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模板
★ 高中作文以道德為話題的範文4篇
★ 以道德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800字精選例文
★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模板(2)
★ 道德高中作文範文五篇
★ 關於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
★ 關於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
★ 以道德修養為話題的高考作文4篇
★ 以道德為話題的優秀高中作文:懂得
⑺ 有才無德難成大器 作文
道德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即使最強大的哲人也無力宣稱,他可以從整體上營造一種文明,我們能做的就是為社會和歷史提供一些約定俗成的起碼前提。道德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個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只要每做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身邊。
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社會上,在日常,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約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它是什麼?它就是道德,「道德」是一個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身邊就有個這樣的例子,有一次和媽媽去坐公交車,因為那輛車非常擁擠,在我上公交車時只剩最後兩個位置了,就在這時,一對年過花甲的老夫妻上了車,那位老爺爺的腿腳不靈便,而車上卻沒有位子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裡想:到底給不給老人讓座呢?我猶豫不決,如果讓座的話,我就要一直站了。如果不讓座,萬一老人摔倒怎麼辦?正在這時,我鼓起勇氣,對老爺爺說:「爺爺,你來這兒坐吧。」老爺爺會心笑了,說:「謝謝你啊,小姑娘。」此時,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景,也起身將老奶奶扶到了座位上。車上的人都紛紛對我們投來贊許的目光,用微笑來表揚我們。這件事雖小,卻讓我擁有了道德。
道德有時是不易察覺到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說不定你就已經有了道德。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道德建設無小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取什麼,舍什麼,能否明榮恥,分美醜,別善惡,反映在大事上,更多時候是體現在小事上。見微知者,從滴水能觀滄海。常常可以從生活小事上看到一個人的大德。不能認為是小錯而原諒放過。因為小錯會釀成大害;不能因為是好事太小而不願做。小德可積之成大德。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要是涉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屬於思想道德性質的事,哪怕再小,也必須重視。該為必為之,不該為切勿為之。
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爸爸說:道德就是要做好身邊的小事,嚴於律已。媽媽說:道德就是最美麗的花兒,要求人做事必須要問心無愧,心胸坦盪。爺爺說: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的傳統,是在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奶奶說:道德就是一種信用,要誠以待人,取之有道,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其實道德還是一種感恩。記得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從前有一和尚被人甩了一巴掌,氣憤地在沙灘上寫下「X年X月X日被X人打」,後來遇險被別人搭救了,又在岩石上刻下「X年X月X日被X人救」。朋友奇怪地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他回答說:「巴掌之痛寫在沙灘上,很快就會被海水沖了;相助之恩卻似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是呀!我們成長在這個幸福的年代,父母的養育之情,老師的教育之恩,以及社會給我們無私的關懷,都需要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和本領才能給他們頎慰呀。所以,感恩不也是一種道德嗎?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像那永不磨滅的番號,是人類文明社會的標志;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從人類社會中消失。它會時時刻刻規范著人們的行為,伴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