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集注pdf
『壹』 還原版《道德經》第七章:道可大小
還原版《道德經》第七章全文如下:
本章對應王弼本《道德經》兩個不同章節,前三句為第六十七章上段,後三句為第三十四章上段。本章文本後三句以王弼本為底本,後三句以張道陵《老子想爾注》為底本,並參照帛書甲乙本《老子》、傅奕《道德經古本篇》及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等對底本作了校訂。
本章的主題是「道可大小」。什麼是「大小」?這里的「大小」,不是指具體方位,而是代表一切正反,也可以是「左右」、「上下」。老子是在以「大小」、「左右」言「強弱」、「是非」,「大小」、「左右」即一切對立面。
根據「對立統一」原理,道是宇宙的反面,宇宙是相對的,則道必然是絕對的。還原版《道德經》第一章中,老子以「奪綉獨立」四個字介紹了道的「絕對」屬性:絕對一定是無形的,有形則必然是相對的;絕對又一定是唯一的,不止一個就談不上絕對。然而,這兩點都不是對「絕對」屬性最完整的表述。
本章是對第一章的補充,進一步揭示了道的「絕對」屬性。基於前章「玄生眾眇」的結論,「絕對」就是正反合一,也就是沒了正反,正就是反。體現在道,這就意味著道可大可小,可強可弱,可是可非。。。道無所不是,又無所不能——老子謂之「道氾氾」。
這里,老子通過具體實例「道可大可小」向我們展示了「絕對」的具體含義。然而,老子思想更為深刻的內涵體現在「道可是可非」。「可是可非」意味著沒有是非,意味著一切觀念享有同等地位,應給予同樣的尊重,這是道家思想有別於其他理論的核心所在,莊子在《齊物論》中對道家的這一理念作了盡善盡美的發揮。
「絕對」就是「不是絕對」!
什麼是「絕對」?「絕對」就是可大可小,既不是絕對的「大」,也不是絕對的「小」,就是不存在所謂的「絕對」。正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方成絕對。
肖,像。似不肖,意思是不太像。
老子說,只看到道「大」的一面,而沒有看到道「小」的一面,是沒有對道形成正確的認識。道不僅主宰萬物,這是「大」,而且還為萬物所用,這是「小」。片面的認識只能是「不肖」。
更進一步,「小」是「大」賴以存在的基礎,沒有「小」則沒有「大」。如果道不能為萬物所用,萬物便不可能依附於道;萬物之所以聽憑道的支配,是因為道能為每一個個體所利用。
「夫唯大」,就是只強調「大」的一面,而沒有維護「小」的一面,這不是道,「故似不肖」。一旦失去了「小」,「大」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若肖,久矣其細也。」
這就是「大」與「小」的辯證關系,它體現在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王與民是一對大小,失去了民,王將不王。老闆與員工也是一對大小,光桿司令將無法令企業運轉。父母與子女也是一對大小,失去了子女的信賴父母將不再享有威信。
——唯大唯敗,能大能小,方能天長地久。
道的「絕對性」體現在可左可右——左右代表一切對立面
氾,又寫作泛,兩者皆通泛,本意廣泛,這里表示道無所不是,又無所不能。其,代指道。左右,借指一切對立面,不僅涵蓋了物理空間上的東西南北上下六合,而且涵蓋了事物的強弱優劣等一切屬性,更涵蓋了意識與觀念上的各種好壞、對錯、善惡。
老子的「左右」有著極為廣泛的內涵,這是「對立統一」原理所決定的。今天人們已經習慣於用「對錯」去判斷事物,用「好壞」去決定取捨,很難理解為什麼道又是可對可錯,可好可壞。
道難道不是絕對正確的嗎?道難道還會分不清好壞、對錯?又或者道當真沒有是非標准?
老子的理論基礎只有兩條:「對立統一」原理和「公平公正」原理,「對立統一」是對客觀世界的約束,而「公平公正」這是對社會價值觀的約定。老子的價值體系中,除了「公平公正」再也沒有其他任何形式的價值判斷。
這就意味著,今天人們已經建立起來的諸多價值判斷,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在老子的價值體系中它們是不對不錯,不是不非,不善不惡。比如,對天主教來說墮胎是罪惡,但在過去的計劃生育時代,超生才是罪惡,為了不超生而流產是光榮。價值判斷有一定的前提。
這個問題的深入探討涉及到深刻的社會倫理和價值取向,在此不作展開。
接下來,老子以道與萬物的主從關系來進一步闡明「道可左右」的具體內涵。
道與萬物,究竟誰在支配誰?——答案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兩者的關系始終是辯證的。
生,指生存,而非出生。恃,依靠。不辭,不推辭。道好比水,一切生命都離不開水的滋潤,而水則毫不吝嗇,任憑萬物取用——「萬物恃以生而不辭」。
衣被,為人所用,受人支配。這里以「衣被」喻道,表示道為萬物所用。世間萬物,無論大小,誰都可以支配道。從這個意義上講,道可謂小。
然而,水任憑萬物取用的同時,造就了一切生命都離不開水的神話,正是因為萬物對水的盡情享用,決定了它們對水的絕對依賴,使它們離開了水便無法生存。
道就是萬物的生命之水,是永不枯竭的「浴神」。道征服了萬物,一切都在按照道的法則在運轉,然而萬物卻以為一切都是隨心所欲,任憑自己的意願在取捨——「功成不名有,萬物歸之不知主」。
「功成不名有」在幾乎所有的《道德經》版本中均歸入了「可名欲小」的范疇,寫作「萬物恃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被萬物不為主,可名於小。」這是因為後人對「不名有」和「不知主」的誤讀所至,「功成不名有」與「萬物歸之不知主」實為異曲同工,不可分割,體現了道對萬物的主宰,而萬物卻全然不知。
本章勘正說明
1. 王弼本《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並入還原版本章的依據及其文字取捨校訂
王本第六十七章的核心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我有三寶」,可開篇三句卻在言道之大小,像與不像,與「三寶」並無直接聯系,邏輯上難以統一。但這三句卻與王本第三十四章論道之大小一脈相承,是「道可左右」的必然結果,故還原版將這三句從第六十七章中摘出,與三十四章的相關段落集成為一章,邏輯和內涵上均顯得更為完整。
王弼本這三句的原文是:
這三句因與下文「三寶」無關,導致人們對「肖」的解讀眾說紛紜,甚至在版本上也出現了不同寫法。《遂州道德經碑》、成玄英《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肖」作「笑」,帛書甲乙本、北大漢簡「肖」作「宵」,有說「笑」、「宵」通「肖」,有說「肖」為「善」,有說「肖」為「法」,有說「肖」通「似」,莫衷一是。
然而,若將這三句與第三十四章放在一起,「肖」的釋義則不言自明,「肖」取其本意「像」。道可大可小,只見大而不見小是謂知其一不知其二,未得全道,故不像,「似不肖。」不像的原因是只見大不見小,「夫唯大,故似不肖。」若道真的只有大沒有小,則不為萬物所用,無用則道不成其為道,「若肖,久矣其細也」。
「天下皆謂我道大。」除王本外,其它版本多無「道」字,作「天下皆謂我大」或「天下皆謂吾大」,如此,似乎是為了與下文「我有三寶」或「吾有三寶」相一致。而王本則出現了「我」與「道」兩字的重疊,句法上實屬罕見。疑王本之「我」系後人所添加,為與下文之「我」相統一,但卻沒有刪除原文中的「道」字。還原版將三十四章與六十七章重組後,去「我」留「道」,或許正是老子原文的本來面目,同時也解釋了王本為何出現「我道」重疊的現象。
「久矣其細也夫。」這里的「夫」字當屬下文,讀作「夫我有三寶」。王本及多個版本將此句斷在「也夫」,實屬罕見。唯有敦煌《老子道德經殘卷》寫作「久矣其細也」。嚴尊本「也夫」作「矣」,《遂州道德經碑》等少數版本無「也夫」二字。蔣錫昌認為「也夫」連讀為誤斷,「夫」當屬下句,還原版從蔣說將此句斷在「也」字,而將「夫」字歸入「夫我有三寶」。
2. 王弼本《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各版本的「正」、「訛」之辨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經》兩個不同章節的各自部分段落組成,分別是第三十四章 和第六十七章。
第三十四章版本眾多,彼此有多處不盡相同。有的差異僅限於文體句式不同,並不影響義理或內涵,導致文意發生重大變化的主要有四處,這里分別以「正本」與「訛本」標註:
第一組差異在於「道」與「大道」之別。流行版本多作「大道氾兮」或「大道氾氾」,「氾」又寫作「泛」,「氾氾」又寫作「氾氾兮」,均不改文意。唯有帛書甲乙本和北大漢簡作「道」而非「大道」,帛書甲本「道」下諸字缺,帛書乙本寫作「道渢呵,其可左右也。」
本章的主旨是以道之可大可小闡述道之絕對。既然道可大可小,再以「大道」稱之,不免顯得自相矛盾,故還原版從帛書而將「大」字刪除。
第二組差異在究竟是「衣被」還是「衣養」,以及是否有「常無欲」句。本章旨在通過道與萬物的主從關系而闡述道之大小。物為主導,道居從屬,則道視作小,反之則道視作大。「物」與「衣被」的關系是衣被為物所用,故物為主而衣被受其支配。以「衣被」喻道則表示萬物皆可支配道,表明道可視為小。
而「衣養」則含義完全不同。養者言道,道「衣養」萬物,則萬物必然依附於道,其結果自然是道大而萬物小,與道「可名於小」形成邏輯沖突。
另外,各版本除「想爾本」外,均有「常無欲」或「故常無欲」,又或「則恆無欲也」等字句,試圖以「無欲」言道之小。這是因為後人未通「衣被萬物不為主」的含義,而誤將其改成了「衣養萬物不為主」,卻又發現「養者實為主」,只能通過添加「常無欲」來去掉「主」的身份,實屬自取其咎,庸人自擾。
第三組差異體現在「不知主」與「不為主」,一字之差,失之千里。「萬物歸之不知主」,表示道就是萬物之主,天下無不歸往,只是萬物從其主而不自知,邏輯上毫無瑕疵。而「萬物歸之不為主」,則表示盡管萬物歸之於道,但道卻不是萬物之主,而萬物則各為其主;邏輯上自相矛盾,不可自證。
「萬物歸之不知主」當系老子原文。經考,傅奕本、唐宋多個是石刻本及寫抄本均作「不知主」,范應原本章注釋中甚至指出王弼古本也作「不知主」,與今天所見王弼本不同。但帛書甲乙本,北大漢簡,以及想爾本卻作「不為主」,可見本章老子真義後人多有混淆。
第四組差異體現在究竟是「聖人」不為大還是「道」不為大。河上公本、想爾本、以及多個唐宋石刻本及寫抄本均寫作「是以聖人終不為大」,帛書甲乙本作「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傅奕本作「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均以「聖人」為主語。范應元本章注指出,嚴尊、王弼古本亦作「是以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較今天的王弼本也多出了「是以聖人」四個字。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這句是在闡述方法論,指的是事物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從易到難,從小到大,故聖人順應事物自身規律,從小事做起,再難也能成功。這與本章之前聚焦的道之大小完全不是一個主題。前者論道,後者談方法,當各有所歸。故還原版將此句從本章中移出,歸入聖人之道的相關論述。
附一:王弼本《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貳』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范應元本(6)2020-06-01
道德經集注 -范應元
穀神不死章 第六
文字〡雲物永樂
圖片〡來自網路
整體賞析
《道德經》
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穀神不死章 第六
天地之間盅氣為和,而妙用莫測,生育無窮。故次之以穀神不死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穀神猶言虛靈也;不死猶言無極也;玄牝言其生物,而不見其所以生也;謂虛靈無極此乃生物之牝,而不見其所以生;故曰:玄。
穀神二字(傅奕)雲幽而通也;(司馬溫公)曰:中虛故曰谷;不測故曰神。(蘇)曰:谷至虛而猶有形,穀神則虛而無形也,虛而無形尚無有生,安有死邪?謂之穀神言其德也,謂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萬物而謂之玄焉,見其生之而不見其所以生也。
[河上公註:「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門者指陰陽也,以其一辟一闔往來不窮而言也;
陰陽者以道之動靜而言也,動而曰陽,動極而靜曰陰,動極而靜,靜極復動,開闔不忒(誤差)生育無窮。
根者謂天地本於此也,人能於此心之初得之則知,天地之根無根之根也;
玄北之門無門之門也,穀神不神之神也,豈有窮盡哉。
(蘇)曰: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萬物自是生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謂穀神之在天地,綿綿密密而無極也,然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得聞,用之不可既[T1] ;
故曰:若存天地,用之而四時行,百物生,未嘗勞[T2] 也;
穀神在人亦然,綿綿密密生生無窮,以為本無,孰主此身以為本有,競居何所。
故曰:若存善用之者,未嘗勞也。何有終窮哉?
此章宜深體之,或有專就修養上解者,然必須認得穀神方可。
(蘇)曰:綿綿:微而不絕也,若存:存而不可見也,能如是雖終日用之不勞矣。
[T1]終,盡;
[T2]勞,心與力並勞。上重火勞心,下力勞力;
[T3]創作不易,大家喜歡,希望大家幫忙轉發關注,看到後台的數據,我也有更多的動力去寫。感謝~
上一章中的陳解釋錯了,陳是陳列的意思。祭祀用草狗祭祀,在未陳(沒有擺上祭台之前)草狗包著錦衣,用很好的竹盒裝著;祭祀之後就隨人踐踏,用來引火燒飯。
藝術
特色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德全 圓道
雲物永樂
《涼州曲》
聖書萬卷任縱橫,
常覺心源極有靈。
『叄』 道德經(老子)的各種註解
河上來公、韓非、莊周、蘇自軾、高亨、馮達莆、楊潤根都注釋過。
還是古人的版本好。老子的道德經經過很多朝代,不斷的避諱,很多字改了,不如第一句「道可道非恆道」就避漢武帝名諱劉恆改為了「道可道非常道」。今人文化含義很多已經變了,所以斷章取義,解釋離題萬里。
建議博採眾家之長。作比較分析。任何領悟和含義都最多做考證。
還有老子的思想是微言大義。老子的思想它本身就是圓的,不同的人只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圓的一半。道德經是一個圓心,不同的註解就是圓線中的一段。幾十代人不斷的努力,不斷完善道家思想這個大圓。
『肆』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范應元本(5)2020-05-31
道德經集注 -范應元
天地不仁章 第五
文字〡雲物長樂
圖片〡來自網路
頤真摩尼天虹 - 流雲月隱
整體
賞析
《道德經》
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天地不仁章 第五
能用道則能守中,能守中則德合於天地矣,故次之以天地不仁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仁者愛之理。謂天地生育(萬物)其仁大矣,而(天地)不言仁。
其於萬物,譬如結芻為狗,以祭祀;
其未陳(陳列,陳列在祭祀的檯子上)也,盛以篋(竹製的方形箱子;書篋)衍巾以文綉(綉)非愛也,乃時也;
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灶)之非不愛也,亦時也。
夫春夏生長亦如芻狗之未陳,秋冬凋落亦如芻狗之已陳,皆時也,豈春夏愛之而秋冬不愛哉?
氣至則萬物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
(音辨)雲芻狗,束草為狗也。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體此道以博愛,其仁亦至矣;
而不言仁,其於百姓,亦如天地至於萬物,輔其自然而不害之,使養生送死無憾,不知帝力何有於我哉襲衡。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音:tuó yuè鼓風機)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囊底曰橐,竹管曰籥,冶鍊之機用籥以接囊橐之風,氣吹爐中之火,屈者曲也。(音辨)雲:俞羊朱切(傅奕)引廣雅雲:益也,漢史有民俞病困(因)。
天地之間虛通而已,亦如竹管之接氣,虛而不曲也,氣來則通,氣往則不積,譬彼橐風之俞動則此籥氣之俞出,爐中之物既各成器,而橐籥未嘗言仁愛也。
多言數(音朔)窮,不如守中
萬物之多,百姓之眾,聖人不過推此一道而博愛之,豈區區言仁也?
償多言仁愛而不能體道,則空有其言而無實效,故多言則數窮也,不如同天地守中虛,之道而無偏曲,則萬物自然各得其所也則豎,豈有窮哉?
藝術
特色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孫禪大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德全 圓道
雲物永樂
《涼州曲》
聖書萬卷任縱橫,
常覺心源極有靈。
『伍』 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又稱《老子》、《道德真經》、《老子五千文》。根據《史記》記載,此書為為春秋時代周王朝史官老子所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楚國人。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著作,後來為道教所吸納,於是成為道教主要經典之一。
《道德經》歷代流傳版本多種,全文五千餘字。今日流行的版本分為81章,據考始自東漢河上公註解本。《道德經》包含上、下二經。上經,又稱《道經》,共37章;下經,又稱《德經》,共44章。1993年中國湖北省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簡本,共有甲、乙、丙三本,年代大約戰國中期,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傳本。1973年中國湖南省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有甲、乙兩本,《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不分章,年代為秦末至西漢初之際。另外可能抄寫於西漢武帝後期的北京大學藏漢竹簡本,註明老子上經、老子下經之標題,共分為77章,也屬於《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之傳本。
關於《道德經》的註解,唐代以後,以東漢河上公、三國魏王弼二注本最為廣傳。而從魏晉至隋唐,根據唐末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統計共有六十餘家,其中多半為道士。宋代以下,《道德經》的集注本形式逐漸興起,如元代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大旨》便參考了唐宋註解130多家。明清時期注家輩出。自戰國以後,歷代註解本計有1600多家,蔚為大觀。至於道教的注本,則以敦煌寫本《老子想爾注》最具代表性。其中王弼注本,屬於哲學性的著作。而河上公注,則發揮了養生思想。想爾注本,多以道教神學、戒律等觀點作詮釋。所以《道德經》不只在中國歷史上擁有不可抹滅的地位,也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而且發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
《道德經》是因應當時禮壞樂崩、政治社會失序的時代難題,而被創作出來的。所以全書的內容,雖然偏重哲學議題,但是也涉及政治、社會、軍事、教育、文化、禮樂、道德、倫理等范圍,並希望透過無為、自然的方法,根本解決上述各種問題,以便政治社會秩序回歸正軌。
老子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太清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道德經》在道教史上更是一部根本大經。東漢《老子河上公注》,向來在道教界中流傳,為道教徒所重。而東漢末五斗米天師道《老子想爾注》,更是教團內部與《老子五千文》同被列為必讀經典。唐玄宗詔令《老子》為天下州郡所必修,尊為《道德真經》。今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中便收錄了《道德經》註疏50多部。大抵從哲理、易學、內外丹、 *** 存思、道德倫理等多元角度進行詮釋,充實了道教文化的深度與廣度。
《道德經》在哲學上的影響力,更是難以估算。《道德經》建構了以「道」為核心概念的哲學體系,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宇宙最高法則,並且創造出道、德、物、無、有、玄、名、一、虛、靜、氣、無為、有為等等哲學概念,對於後代的形上學、宇宙論、語言哲學等,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此外《道德經》的學說,更是道家、黃老思想、魏晉玄學乃至於法家發展之源頭與不可或缺的養料。特別是魏晉時期,與《周易》、《莊子》一起並稱「三玄」,從而主導魏晉玄學的主題與方向。
『陸』 道德經 歷代注本
一、先秦至六朝
1.李零:郭店竹簡校讀記
2.馬王維漢墓帛書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3.韓非《解老、喻老》
4.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叢刊)本
5.河上公《老子道德經》(四部叢刊)本
6.嚴遵《道德真經指歸》(《道藏》本)
7.王弼《道德真經注》
8.王弼《老子道德經注》(《諸子集成》本)
9.穀神子《老子微旨例略》
10.穀神子《道德指歸論注》
11.王羲之《道德經貼》
12.葛玄《老子節解》
13.顧歡《道德真經註疏》
14.無名氏《道德真經次解》(遂州龍興觀刻經碑木)
15.《六朝寫本殘卷》(敦煌庚本)
有關古籍《莊子》、《呂氏春秋》、《史記》等書。
二、初唐至五代
1.陸德明《老子音義》
2.魏徵《老子治要》
3.傅奕《道德經古木篇》
4.顏師古《玄言新記明老部》
5.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議疏》
6.李榮《道德真經注》
7.李約《老子道德真經新注》
8.景龍《道德經碑》
9.開元《御注道德經幢》
10.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
11.唐玄宗《道德真經疏》
12.廣明《道德經幢》
13.景福《道德經碑》
14.馬總《老子意林》
15.王真《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
16.陸希聲《道德真經傳》
17.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疏》
18.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
19.喬諷《道德經疏義節》
20.唐人《唐人寫本殘卷》
三、兩宋至元代
1.宋鸞《道德篇章玄頌》
2.王安石《老子注》
3.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篡微篇》
4.呂惠卿《道德真經傳》
5.司馬光《道德真經論》
6.蘇轍《老子解》
7.陳象古《道德真經解》
8.邵若愚《道德真經直解》
9.程俱《老子論》
10.葉夢得《老子解》
11.時雍《道德真經全解》
12.程大蛙《易老通言》
13.員興宗《老子略解》
14.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
15.黃茂材《老子解》
16.寇質才《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
17.呂祖謙《音注老子道德經》
18.葛長庚《道德寶章》
19.彭耜《道德真經集注》
20.趙秉文《道德真經集解》
21.董思靖《道德真經集解》
22.李嘉謀《道德真經義解》
23.林希逸《老子口義》
24.龔土咼《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
25.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26.劉驥《老子通論語》
27.曹道沖《老子注》
28.宋徽宗《御制道德真經》(《道藏》本)
29.李榮《榮道德真經義解》(《道藏》本)
30.趙至堅《道德真經疏義》
31.李道純《道德會元》
32.劉辰翁《老子道德經評點》
33.鄧琦《道德真經三解》
34.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大旨》
35.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
36.景礻右《甘肅天真觀道德經幢》(《石本》)
37.麻沙本《老子道德經》(《刻本》)
38.趙孟兆頁《老子道德經》
39.張嗣成《道德真經章句訓頌》
40.陳致虛《道德經轉語》
41.吳澄《道德真經注》
42.林至堅《道德真經注》
43.何道全《老子道德經述注》
44.蔣融庵《道德真經頌》
45.陶宗儀《老子》
四、明代
1.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經》
2.危大有《道德真經集義》
3.薛蕙《老子集解》
4.張洪陽《道德經註解》
5.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
6.朱得之《老子通義》
7.王道《老子億》
8.陸長庚《老子道德經玄覽》
9.沈律《老子道德經類纂》
10.王樵《老子解》
11.李贄《老子解》
12.張登雲《老子道德經參補》
13.沈一貫《老子通》
14.林兆恩《道德經釋略》
15.陳深《老子品節》
16.徐學漠《老子解》
17.王一清《道德經釋辭》
18.彭好古《道德經評點》
19.歸有光《道德經評點》
20.祝世祿《老子奇評》
21.陳繼典《老子道德經參補》
22.孫《老子評注》
23.鍾惺《老子文歸》
24.鍾惺《老子文歸》
25.陶望《梅閣望老子解》
26.趙亮《老子譯注》
27.洪應紹《道德經篇》
28.龔修默《老子或問》
29.潘基慶《道德經解》
30.郭良鞠《老子道德經齋解》
31.陳仁湯《老子奇賞》
32.程以寧《太士道德寶》
33.頤湯疇《道德經解》
34.吳勉學《校老子道德經》
35.方宇惠《南寧惠王弼注老子道德經》
五、清代
1.王夫之《老子衍》
2.顧如畢、孫承擇《道德經參補注釋》
3.張爾鼓《老子戰略》
4.馬馬肅《老子》
5.德玉《道德經順石朱》
6.傳山《老子解》
7.宋常星《道德經講義》
8.花尚《道德經眼》
9.徐永祐《道德經集注》
10.郭乾泗《老子元翼》
11.徐大椿《道德經注》
12.紀昀《老子道德經校訂》
13.黃文運《道德經訂注》
14.盧文紹《老子音義考證》
15.畢沅《老子道德經考考異》
16.姚鼐《老子章義》
17.鄭環《老子本義》
18.倪元坦《道德經參注》
19.紀大奎《老子約說》
20.任兆麟《老子述記》
21.吳鼐《老子解》
22.潘靜觀《道德經妙門約》
23.汪中《老子考異》
24.王昶《校老子》
25.鄧日亘《道德經輯注》
26.江有誥《老子韻讀》
27.嚴可均《老子唐本考異》
28.洪頤煊《讀老子叢錄》
29.清陽子《道德經注義》
30.王念孫《老子雜志》(《讀書雜志》內)
31.李涵虛《道德經注釋》
32.魏源《老子本義》
33.宋翔鳳《老子章義》
34.吳雲《老子道德經幢殘石校記》
35.陳澧《老子注》
36.俞桓越《老子平議》(《諸子平議》)
37.高延第《老子證義》
38.陶鴻慶《讀老子札冖》
39.易順鼎《讀老札記》
40.吳汝綸《點勘老子讀本》
41.郭諧《老子識小》
42.滕雲山《道德經淺注》
43.嚴復《老子道德經評點》
44.孫詒讓《老子校語》
45.文廷式《老子校語》
46.陶邵學《校老子》
47.於累《老子校書》
48.鄧延楨《從硯齋筆記》(卷三)
49.徐鼎《讀老子雜釋》(讀書雜釋本卷十二)
50.易佩紳《老子解》
六、民國以來
1.劉鼎和《新解老》
2.張之純《評注老子菁華》
3.張其淦《老子約》
4.故薇元《道德經達話》
5.區大典《老子講義》
6.馬其昶《老子故》
7.田潛《篆文老子》
8.楊樹達《老子古義》
9.羅振玉《老子道德經故事異附補遺》
10.羅振玉《老子殘卷六種》
11.羅振玉《敦煌本老子義殘卷
12.蔡廷干《老解老》
13.吳承仕《老子音義辯證》
14.馬敘倫《老子校詁》
15.江希張《道德經白話解說》
16.徐紹禎《道德經述義》
17.支偉成《老子道德經》
18.程辟金《老子哲學研究和批評》
19.郎擎霄《老子集解》
20.奚侗《老子集解》
21.羅運賢《老子余誼》
22.曹聚仁《老子集注》
23.高岳岱《新式標點老子道德經》
24.陳柱《老學八篇》
25.陳柱《老子》
26.陳柱《老子集訓》
27.丁福保《老子道德經箋注》
28.李繼煌《新解老》
29.王重民《老子考》
30.錢基博《老子道德經解題及其讀法》
31.王力《老子研究》
32.陳登氵解《老子今見》
33.李翹《老子古注》
34.高亨《老子正詁》
35.孫思日方《老子政治思想概論》
36.蔡尚思《老墨哲學人生觀》
37.江俠奄《譯老子原始》
38.繆爾舒《老子新注》
39.胡懷琛《老子學辨》
40.丁惟魯《道德經》
41.胡哲敷《老莊哲學》
42.汪桂年《老子通注》
43.錢穆《庄老通辨》
44.於省吾《老子新證》(在《諸子新言》內)
45.何士驥《古本道德經校刊》
46.余嘉錫《四庫提要老子注辨證》
47.蔣錫昌《老子校詰》
48.王恩洋《老子學案》
49.勞健《老子古本考》
50.張默生《老子章句新釋》
51.嚴靈峰《老子章句新編》
52.嚴靈峰《老子眾說糾繆》
53.嚴靈峰《老莊研究》
54.嚴靈峰《老子知見書目》(合在《老列庄三子》內)
55.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56.嚴靈峰《老子達解》
57.葉玉麟《白話句解老子道德經》
58.肖天石《老子哲學闡微》
59.陸世鴻《老子現代語解》
60.張純一《老子通釋》
61.許大同《老子哲學》
62.張起鈞《老子》
63.譚正璧《老子讀本》
64.朱謙之《老子校釋》
65.任繼愈《老子今譯》
66.吳康《老子哲學》
67.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
68.楊興順《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
69.王寒生《老子道德經注》
70.何釒監宗《老子新繹》
71.梁容岩《老子的流傳與註解》
72.楊柳橋《老子譯話》
73.羅根澤《老子選注》
74.車載《論老子》
75.程兆熊《老子講義》
76.徐復觀《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77.李慈銘《訂老子》
78.吳靜宇《老子義疏注》
79.鍾應梅《老子新詮》
80.趙文秀《老子研究》
81.唐子長《老子重編》
82.田干吾《老子》
83.吳常熙熙攘攘《老子正義》
84.肖純伯《老子道德經語釋》
85.葛連祥《老子會通》
86.紀敦詩《老子正解》
87.封思毅《老子述解》
88.龔樂群《老莊異同》
89.王淮《老子探義》
90.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
91.周紹賢《老子要義》
92.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
93.胡寄窗《道家的經濟思想》
94.童書業《老子思想研究》
95.錢鍾書《老子王弼注》(在《管錐編》內)
96.金容活《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
97.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輯本》
98.嚴靈峰《老子崇寧王注》
99.嚴靈峰《馬王堆帛書老子試探》
100.嚴一萍《帛書竹簡》
101.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
102.許抗生《帛書老子注譯與研究》
103.張松如《老子校讀》
104.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
105.哲學研究編輯部《老子哲學討論集》
106.梁啟超《老子哲學》
107.高明《帛書老子校正》
108.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
109.胡適《老子校》
110.林語堂《老子的智慧》
111、陳鼓應《老子注釋與評價》
112、朱謙之《老子校釋》
七、國外學者
1.大田晴軒《老子全解》(日本刊本)
2.東條一堂《老子王注標識》
3.武內義雄《老子原始》
4.武內義雄《老子之研究》
5.武內義雄《譯注老子》
6.狩野直喜《老子河上公注跋》
7.福永光司《老子》
8.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
八、有關資料
1.錢學森《人體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一個部門》(見《當代科學新天地》)
2.李之楠《氣功當前的形勢和任務》
3.劉仲宇《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人文叢書》
4.《道教文化面面觀》
5.《中國人體科學研究會代表大會論文專囝》
6.《永樂大典》等等。
九、資料參考
1.《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2.《六朝寫本殘卷》(敦煌庚本)
3.《敦煌古號本太上玄元道德經殘卷》
4.《敦煌唐寫本老子殘卷》
5.《唐景龍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景龍碑)
6.《唐景福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景福碑)
7.《遂州道德經碑》(遂州碑)
8.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
9.哲學研究編輯部《老子哲學討論集》
10.《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人文叢書》
11.《道教文化面面觀》
12.《永樂大典》
13.《道教大辭典》
14.《道藏》
15.四川省樂至縣老君山玄妙宮藏《道德經》古
16.四川省樂至縣仙鶴道院《道德經》碑文
——內容來自網路
『柒』 道德經全文加解釋
前面是白話,後面是原文 ,字數太多 ,可能這里放不下給你個地址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409&Data=S&Tid=311984
或者http://rabbittutu.blogdriver.com/rabbittutu/932312.html
白 話 《 道 德 經 》 ^^^^^^
鷹隼 2005-03-12 19:46:10
*********************** 道 篇 ***********************
第一章
「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闡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無名(無形)」是萬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萬物的根源。所以經常沒有慾望,以便認識無形的微妙;經常有所慾望,以便有形所運行的軌跡。「無名」、「無形」都泉源於「道」,構成「道」的兩種不同的形態和境界,指的是同一個東西。深奧而又深奧,這是洞悉萬物奧妙的門徑。
第二章
天下都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這就是丑了;都知道善,這就是不善了。有和無的互相轉化,難和易的相反相成,長和短的互相襯托,高和下的互相充實,聲和音的互相應和,先和後的互相追隨,無一不永遠如此(不可偏廢)。因此,聖人以無為的態度行事,實行不用言語的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他一切順從自然,雖)有所施為,但沒有自己的意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因為不居,功績也就不會離他而去。
第三章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人民不互相競爭;不重視難得的財物,使人民不去行竊;不顯耀足以激發貪欲的東西,使人民不致破壞既存的秩序。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簡化人民的思想(使其頭腦空空),填滿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向,強壯人民的體魄,永遠使人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只使他們懂得無須進取和不必有所作為,這樣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第四章
大「道」空虛(猶如器皿內的空間),使用時又不會充滿。深遠啊!它好像萬物的宗祖。消弭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亂,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似無而又實存。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存在仁愛之心,它將萬物視若「芻狗」,聖人也不存在仁愛之心,他將百姓視若「芻狗」。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一樣嗎?其中空虛,但(蘊藏的風卻)不可窮盡,愈動而風愈多。(與其)博學多識,技藝登峰造極,不如保持空虛的狀態。
第六章
生養萬物的神靈是永存的,這叫做「玄牝」。「玄牝」之門,叫做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存在的!(所以)使用起來不會感到不足。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自然地存在著)不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久。因此,聖人謙退無爭,反能在眾人之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能使自身生存。這不正是由於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全他的私。
第八章
崇高的美德就像水。水具有(種種)美德,它有利於萬物而又平靜,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善人)居處(如水一樣避高趨下,順乎自然)善於選擇地點,胸懷(如水一樣靜默深遠)善於保持沉靜,施予(如水一樣潤澤萬物,公正均平)善於效法上天,說話(如水一樣堵塞必止,開決必流)善於守信,為政(如水一樣凈化污穢,高低一般平)善於治理,處事(如水一樣隨物成形,可方可圓)善於無所不能,行動(如水一樣冬天結冰,春天融化,涸溢有時)善於隨時應變。因為它(七善具備而)不爭,所以沒有怨咎。
第九章
執持盈滿,不如趁早放手。鍛得銳利,不可長保鋒芒。金玉滿室,沒有誰能保藏。寶貴而又驕傲,是給自己留下禍害。功成身退,是天之「道」。
第十章
人身具有的營養精氣與精魄的統一,能不分離嗎?呼吸吐納,運氣周身,以至於心平氣和,能像嬰兒那樣柔順嗎?消除內心的雜念,能沒有一點瑕疵嗎?愛民救國,能不用智慧嗎?人的生存,能做到安靜柔順嗎?聰明通達,能不依賴知識嗎?生育萬物,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滋養萬物而不宰制,這叫做深奧的的「德」。
第十一章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轂中,轂中的空虛(使車子得以運轉),成就了車的功用。點火燒粘土,製作器皿,器皿中的空虛(使其可以容納東西),成就了器皿的功用。開鑿門窗,門窗的空虛(使光線可以射入,人和空氣可以出入),成就了房間的功用。(「有」給人帶來功利,是因為「無在起作用」)所以應把「有」當作(「無」帶來的)利益,把「無」當作(帶來種種利益的)功用。
第十二章
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目盲,縱馬獰獵令人心情激動發狂,難得的寶貨(激起人們的貪欲)令人行為不軌,五味(增進人們的食慾,最終)令人品味敗壞,五音(震耳欲聾)令人聽覺失靈。因此,聖人的治理(准則)是:但求填飽肚皮,而不求聲色悅目。所以他舍棄後者,而選取前者。
第十三章
珍愛屈辱以至於為它擔驚害怕,重視憂患就像重視自身一樣。什麼叫寵辱若驚?把屈辱作為卑下一樣珍愛,得到它,因之驚喜,失掉它,因之驚恐,這就叫寵辱若驚。什麼叫貴大患若身?我所以有憂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軀,等到我沒有身體時,還有什麼憂患呢?所以,崇尚獻身於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不願捨身治理天下的人,你怎麼可以將天下寄託給他呢?
第十四章
視而不見,叫做無形。聽而不聞,叫做無聲。摸它不著,叫做泯滅無跡。這三者不能達到分別清楚的地步,所以混為一體。「一」這個東西,其先並非虛誕不實,其後也不是滅絕不明,連綿不絕啊!不可具體描述和形容,它反復回歸到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的狀態。這叫做沒有具體形狀的形狀,沒有具體事物的形象,這叫做潛藏而不可見。跟著它,看不見它的後面;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把握古已有之的「道」,用它來駕馭現存的具體事物,認識古時(萬物)的開始,這叫做「道」的綱要。
第十五章
古時善於實行「道」的人,微妙、高深而又通達,深奧得不可記述。因為不可記述,所以只能勉強對他作一描述:(他)謹慎緩慢啊!就像冬天(冒著寒冷)涉水過河。謀劃盤算啊!就像害怕四鄰(的圍攻)一樣。嚴肅莊重啊!就像賓客一樣。渙散疏鬆啊!就像冰凌消融。混沌無知啊!就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積厚深沉啊!就像渾水一樣難以看透。空曠深闊啊!就像(空虛的山谷)一般。渾濁的水靜下來,慢慢就會澄清。安靜的東西動起來,慢慢就會產生變化。保持這個「道」的人,不追求盈滿。因此能安於陳舊,破敗,而不是完滿無缺。
第十六章
達到虛無的境界,就是(萬物發展變化的)極點和盡頭。保持靜止,就是沒有偏離(萬物的根本)。萬物都在興起、發展,我從而觀察它們還原。自然之物盡管變化萬端,最後又各自返回到它們的本原,這稱做「靜」。「靜」,這叫做回到生命的起點。回到生命的起點是永恆不變的規律。認識這一規律,就是明智。不認識這一規律,就是暗昧。茫然無知而去行動,必然凶險。認識這一規律才能包容一切。無所不包容就公正不偏,公正不偏就天下歸往,天下歸往就(無須強迫而)出於自然,出於自然就合乎「道」,與「道」符合就長久,終生不會有危險。
第十七章
最好的君主(無為而治),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的君主,人民親近他,贊美他;再次的君主,人民畏懼他;最次的君主,人民輕侮他,蔑視他。君主(多言而寡信)信用不足,於是就有人民不相信君主的事發生。深思熟慮啊!他不肯輕易發話。功成事就,人民(不知出於君主所賜)卻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所以,大「道」被廢棄,這才有仁義。智慧出現了,這才有詐偽。六親不和睦,這才有孝慈。國家昏亂不堪,這才有正直的大臣。
第十九章
棄絕聰明、智慧,人民的利益反而增加百倍。棄絕「仁」、「義」,人民反而返回到孝、慈的狀態。棄絕技藝和私利,盜賊就會絕跡。這三句話作為作為組織成篇的文字(含義)尚不夠完整,所以還要(予以補充)使其有所增加:以本來的面目出現,保持內心的純朴,減少私心和慾望,放棄學習,不要憂慮。
第二十章
應諾和呵斥,這相差多少?美與丑,這又相差多少?人所畏懼的人,也不可以不畏懼別人。(這種對立兩極的嚴格劃分和對它們的肯定或否定,是毫無意義的,我奉行的道德准則)遠望而惘然不可見啊!永遠存在而沒有結束的時候!眾人是那樣的歡樂,就像參加豐盛的宴會,又像春日登台遠眺(那樣舒暢)。我卻淡泊恬靜,無動於衷,就像嬰兒還不會笑。疲倦睏乏啊!就像無家可歸。眾人都有富餘,我獨有所失。我真是愚人的心腸,那樣的愚笨啊!世人是那麼清醒,我獨這么昏眛!世人是那麼精明,我獨這么糊塗!隱匿不明啊!就像永遠如此,沒有休止之時。眾人都有一套有用的本事,我獨頑鈍無知,而又鄙陋。我偏偏想要與眾不同,推崇從哺育萬物的母親(「德」)那裡吸取養料。
第二十一章
大「德」的樣子,只隨「道」為轉移。「道」這個東西,惘然而看不分明。不分明啊!(可見)啊!惘然啊!不分明啊!其中(卻)有(實在的)事物啊!隱微啊!暗眛啊!其中含有萬物的本質。這本質十分真實,其中包含確實可靠的東西。從現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形態(始終如一)沒有變化,而是遵循著萬物開始時的樣子。我憑什麼知道萬物原始的情形呢?靠的就是這個。
第二十二章
吹噓、抬高自己的,不會有所建樹;自我標榜的,反而不能顯揚;自薦的,反而不能自明;自我誇耀的,反而無功;自以為賢能的,反而不能領導。就「道」而言,這叫做:過於豐盛(以致敗壞人的口味)的食物和畫蛇添足之舉。公眾又厭惡這些,所以有所追求的人不這樣做。
第二十三章
委曲才能保全,枉曲才能矯正,低凹才能(積蓄)盈滿,陳舊才能推陳出新,少些才能有所得,多了反而會困惑(無所得)。因此,聖人執持(萬物的本源)「一」,將它作為天下的規范。不自我標榜,所以才聲名顯揚;不自薦,所以才能自明;不自我誇耀,所以才有功;不自以為賢能,所以才能地位崇高。正因為與人無爭,所以誰也不能和他相爭。古人所說的委曲保全,是(與此意義)相近的話啊!的確,保全可以歸結為這個意思。
第二十四章
不說話是合乎自然的。暴起的旋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們這樣的呢?天地(的力量)尚且不能持久,又何況人呢!所以奉行「道」的就應「道」相同,奉行「德」的就應和「德」相同,(行為)有失於「道」的就和「失」相同。與「德」相同的,「道」也就得到他。與「失」相同的,「道」也就失掉他。
第二十五章
有一個混同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產生。寂靜無聲啊!它獨立存在,永不改變,可以看做是天地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稱,把它叫做「道」。(萬物都歸附於「道」,「道」無所不包,所以)我勉強替它起名為「大」,(但「道」並不主宰它們,萬物又可離它而去,因此)「大」可稱為「逝」,(去久則遠,因此)「逝」可稱為「遠」,(「遠」則返本歸根,因此)「遠」可稱為「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王就是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它的原本。
第二十七章
善於行走的,沒有來去的痕跡;善於說話的,沒有差錯可以指摘;善於計算的,不用籌碼;善於關閉的,沒有閂鎖,卻誰都不能打開;善於打結的,沒有繩索,卻誰都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總是善於(順乎自然以)埋怨和責備人,而沒有摒棄人,萬物沒有可拋棄的東西,這叫做幽微、隱晦的明智。所以善人是善人的老師,惡人是善人引以為戒的資本。不尊重他的教師,不珍惜引以為戒的資本,雖然(看似)聰明,其實卻是大大的糊塗,這叫做奧妙的精要。
第二十八章
知道(什麼是)剛強,卻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溪瀆。甘作天下的溪瀆,普通的「德」就不散失。普通的「德」不散失,就又回歸到(純朴的)嬰兒狀態。知道(什麼是)清白,卻安守污濁,甘作天下的溪谷。甘作天下的溪谷,普通的「德」就充足。普通的「德」充足,就又回歸為質朴。知道(什麼是)明辨,卻安守於暗昧,甘作天下(暗昧)的榜樣。甘作天下的榜樣,普通的「德」就不會有失誤。普通的「德」不會有失誤,就又回歸為無窮無盡的「道」。「朴」被分離(離開它的原始狀態)就成為具體的事物。聖人發揮其作用,就成為它們的主宰。(宰制萬物)至高無上的法制並沒有裁割「朴」。
第二十九章
要想取得天下而裁割它,我看他不會達到目的。天下這個神奇莫測的東西,是不可裁割的。裁割它就毀壞了它,把持它就喪失了它。(因為這違背了自然。在自然情況中)萬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熱,有的冷;有的堅強,有的有破碎;有的(起)增益(作用),有的(起)破壞(作用)。因此,聖人(只順乎自然)去除過分和極端的東西。
第三十章
用「道」輔佐國君,不依靠武力逞強天下。用兵這件事,喜歡還報(終將使人自食其惡果)。軍隊駐扎過的地方,(人口減少,田地荒蕪)荊棘叢生。善用兵的,只要取得成功就罷了,不要以武力逞強。取得成功不要驕傲,取得成功不要自以為有才能,取得成功不要誇耀,取得成功是情勢所迫,不得不然。屬於上述情況的,叫做取得成功而不強盛。萬物壯盛因而(過早)衰老,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會早亡。
第三十一章
武器是不祥之物。公眾又厭惡它。所以有所追求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時安居以左邊為貴,用兵作戰就以右邊為貴。所以武器不是君子(所有)的東西,武器是不祥之物,君子迫不得已才動用它。武器以鋒利便於刺殺的為上等。但不要對好的武器加以贊美。如贊美它們,就是喜好殺人。喜好殺人,就不能得志於天下了。因此,吉慶的事以左邊為上,喪事以右邊為上。因此,(戰時)偏將軍位於左邊,上將軍位於右邊。這是說按喪禮來處置戰事。殺人眾多,要以悲痛的心情對待它。打了勝仗,要按喪禮來處理它。
第三十二章
「道」經常是無形的。「朴」雖微小不顯著,但天下誰也不敢役使它。君主如能守住它,萬物將自動歸從。天地(陰陽)相配合,因此而普施甘露,人們沒有發布指令,它卻自然而然地頒布得很均勻。無形制定有形,(萬物)形也已經有了,這也就將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就無爭),因此不會有危險。(君主應懂得這些道理,保持質朴,無為而治)使「道」存在於天下,猶如小溪小澗歸入江海一樣(成為萬眾之所歸)。
第三十三章
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人才能認清別人。認識自己才是明智。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我才是強大。知足的富有。努力實行的有志氣。不喪失恰當位置的(不會犯錯誤)可以長久。身死而不被人忘卻的長壽。
第三十四章
「道」就像泛濫的河水一樣(無邊無際)啊!它能左能右,無所不至。功成事就卻不自稱有功有德。萬物歸附於它,卻不作它們的主宰,它乃是永遠沒有慾望的,可以稱為微小。萬物歸附於它,卻不作它們的主宰,可以稱為偉大。因此:聖人能夠成為偉大,是由於他不追求偉大,因而偉大。
第三十五章
執守大「道」,天下人就歸心嚮往。歸往而不互相妨害,就均平安泰。音樂與食物,(頗能吸引人,但)享受過度就會令人止步。(「道」卻不是這樣)所以「道」所說的話,稱得上淡而無味啊!看它,不可以看見,聽它,不可以聽見。用它,卻沒有窮盡。
第三十六章
要想收斂它,必須(先)故意擴張它。要想削弱它,必須(先)故意增強它。要想除掉它,必須(先)故意親附它。要想奪取它,必須(先)故意給予它。這叫做幽深隱微的明智。(因此,應)站在柔弱的一方,以戰勝剛強。(這就和)魚不能脫離深淵(一樣)。(這是)國家銳利的武器,不可以給人看到。
第三十七章
「道」經常是無形的。君主如能保持它,萬物自會潛移默化。變化而有慾望萌生,我將用(無知無欲)來安定它們,它們將不會感受到污辱。不感受到污辱,它們就能安靜下來,天地將自會端正不偏。
*********************** 德 篇 ************************
第三十八章
高層次的「德」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死守著形式上的「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高層次的「德」無所作為,沒有什麼可以拿來表現它的「德」。高層次的「仁」有所作為,但其所作為並不足以表現它的「仁」。高層次的「義」有所作為,其所作所為足以表現它的「義」。高層次的「禮」有所作為,但沒有誰響應它,於是就捲起袖子,伸出手臂,強迫人按禮行事。所以失去了「道」,然後「德」行;失去了「德」,然後「仁」行;失去了「仁」,然後「義」行;失去了「義」,然後「禮」行。「禮」這個東西,是忠、信的淡化,邪亂的禍首。先知先見這個東西,不過是「道」的虛浮不實的表現,是愚昧的開端。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澆薄,存心朴實而不虛華。所以他舍棄薄華而要厚實。
第三十九章
自古以來獲得「一」的:天獲得「一」就澄清,地獲得「一」就安寧,神獲得「一」就靈驗,川穀獲得「一」就盈滿,侯王獲得「一」就成為天下的君長。(但)這種情況達到了極點,就可以這樣說,天不停地澄清下去,最終恐怕要破裂;地不停地安寧下去,最終恐怕要崩毀;神不停地靈驗下去,最終恐怕要失靈;川穀不停地盈滿下去,最終恐怕要涸竭;侯王愈來愈尊貴而高高在上,最終恐怕要垮台。所以果真尊貴就要以卑賤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為基礎。因此,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是侯王卑賤的根本嗎?不是的(這是自謙以求美名)。所以招致過多的贊許就得不到贊許。所以(聖人)不願像美玉那樣尊貴,或像頑石那樣堅硬。
第四十章
上等的士人聽到了「道」,僅能照著它去做。中午的士人聽到了「道」,感到似有似無,將信將疑。下等的士人聽到了「道」,哈哈大笑。不笑,那就稱不上是「道」了,(「道」深奧難知,並非人人都能理解)。因此,有人立言說:明白易曉的「道」猶如煩瑣費解一樣,前進的「道」猶如後退一樣,平直的「道」猶如偏斜一樣,高尚的「德」猶如低下不足一樣,有所建樹的「德」猶如苟且偷安一樣,信實、真誠猶如背信棄義一樣,極其方正卻沒有稜角,極大的器物遲遲才能完成,最高的聲音聽不到,自然的現象無形。「道」盛大而無形。只有「道」,才能善始並且善終。
第四十一章
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道」通過柔弱起作用)柔弱(無為)是「道」的表現和產物。天下萬物產生具體的有形之物,具體的有形之物則產生於無形之物。
第四十二章
「道」(宇宙的本原)產生「一」(統一的元氣),「一」產生「二」(天、地),「二」產生「三」(陰氣、陽氣與陰陽混合之氣),「三」產生萬物。萬物包含著陰陽兩個相反的方面,以陰陽混合適中之氣作為和諧。(所以)天下所厭惡的雖然是「孤」、「寡」、「不穀」,但(高貴的)王公卻用它們來稱呼自己。(所以)有的東西損害它反而使它得益,使它得益反而損害了它。所以,別人所教導人的,我也說來教人。因此,過於強橫的人不得好死。我把這一點當作覺悟的開始。
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在天下極堅硬的東西里馳騁。(這是因為)空虛無有之物,能夠進入沒有空隙的東西中。我因此而知道無所作為的益處。不用言語的教化,無所作為的好處,天下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它們。
第四十四章
名聲與生命哪個(和人)更親近?生命與財產哪個更值得推重?得與失哪個更令人擔憂?過分吝惜必定會有很大的耗費,過多的收藏必定會有重大的損失。所以知足就不會招致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因此就可長久。
第四十五章
極其完備就像殘缺不全一樣,它的作用不會敗壞。極其盈滿就像空虛一樣,它的作用不會窮盡。極其正直就像彎曲一樣,極其靈巧就像笨拙一樣,極其有餘就像不足一樣,極其善辯就像出言遲鈍一樣。急躁不安(令人渾身冒汗)足以(使人)禁得起寒冷。安靜(令人心情平靜)足以(使人)禁得起炎熱。願求安靜(的人)可以成為天下君長。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就退下馳騁的戰馬而用於耕種。天下無「道」,(戰爭不斷,連懷胎的母馬也被徵用,所以)戰馬就出生於城郊。沒有哪一種罪惡比可以激起人們的貪欲更大,沒有哪一種禍害比不知足更大,沒有哪一種災難比貪得無厭更令人痛心。所以具備知足之心,就永遠不會有任何不足。
第四十七章
不出大門,卻了解天下;不看窗外,卻了解「天道」。出門愈遠,所了解的愈少。因此,聖人不必出行就能了解,不必看就能明曉,不必做就能成功。
第四十八章
求學問的,天天都有長進,聽說「道」的,天天都有損失。減損又減損,以至於沒有什麼可減損。無所減損就沒有什麼事可以做了。要想取得天下,永遠要無所事事。等到有事可做,就又不足以取得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聖人永遠沒有私心,而把百姓的心作為他的心。百姓的心善的,他(固然)認為善,他也把它當作善,這就(使人心向善,因而)得到了善。百姓的心真實可信的,他(固然)相信;不可信的,他也把它當做可信的,這就(使人人守信,因而)得到了信任。聖人在天下(沒有私慾,心無所主,不偏不執)聚合協和,(與百姓同心同德),成為天下(民眾)深厚博大之心。百姓都對他注目、傾聽,聖人使他們都回復到像嬰兒一樣。
第五十章
人出生,就會陷入死地。其中(生命力強,出生後)生存下來的,十分中有三分;(生命力弱)生而夭折的,十分中有三分;而(生命力強,本來能生存下來的)人因為養生,動輒陷於死地的,十分中有三分。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養生。聽說善於保持生命的人,在山中行路不避兕和老虎,進入敵陣之中不帶鎧甲和兵器,而兕沒有地方一試它的角,老虎沒有地方施展它的爪,兵器沒有地方運用它的鋒刃。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他沒有進入死的境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育萬物,「德」蓄養它們;萬物因此而呈現各種形態,構成具體的器物。因此,萬物尊崇「道」而崇尚「德」。「道」的受尊崇,「德」的受崇尚,期間並沒有誰使它們這樣,而是從來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生育萬物,蓄養萬物,滋長萬物,成就萬物,化生萬物,培育萬物,調養萬物,蔽護萬物。生而不據為己有,有所施為而不自恃,滋長而不宰制,這叫做深遠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一個開端,可以把它作為天下萬物的根源。既已得到萬物的根源,便可認識天下萬物。既已認識天下萬物,又持守萬物的根源,就終身不會遭到危險。堵住耳目口鼻,關上感知認識的大門,終身不必憂愁。開啟耳目口鼻,成就你的事情,終身不可治理。察見(「道」的)微妙叫做「明」,保持柔弱叫做「強」。運用(「道」的)微妙所發出的智慧之光,(以認識天下萬物)又返回到「明」的狀態,不給自己留下災殃,這叫做襲用永恆的「道」。
第五十三章
假使我的確具有智慧,我就走大道惟恐走入邪路。大道很平坦,人們卻很喜歡走山間(崎嶇)的小道。宮殿十分整潔,田地非常荒蕪,倉庫極其空虛,(統治者)卻還穿著文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食終日而錢財盈積,這叫做盜竊盛行。盜竊盛行,不是正「道」。
第五十四章
善於建樹的不可移易,善於抱持的不會離失,(這樣的人)子孫就會世世代代不斷地坐不祭祀他。用「道」修身,他的「德」就真實。用「道」來治家,他的「德」就有餘。用「道」治鄉,他的「德」就增長變大。用「道」治國,他的「德」就豐厚。用「道」治天下,他的「德」就博大。根據(有「德」的)人來觀察人,根據(有「德」的)家來觀察家庭,根據(有「德」的)鄉來觀察鄉,根據(有「德」的)國家來觀察國家,根據(有「德」的)天下來觀察天下。我依靠什麼知道天下(實行「道」)的情況呢?依靠的就是這個。
第五十五章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嬰兒。蜂蠍毒蛇不傷害他,凶禽猛獸不捕捉他,(他)筋骨柔弱而據物堅牢。(他)不懂得牝牡交合,生殖器卻勃起不衰,(這是因為)精氣充沛至極。(他)終日號哭不止,卻不氣逆,(這是因為)和諧達到了極點。和諧叫做永恆不變的規律,認識和諧叫做明智。人為地延年益壽叫做災殃,用心支使(損耗)精氣叫做逞強,(不設法保持和諧,以致)萬物壯盛之時而(過早)衰老,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會早亡。
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堵住耳目口鼻,關上感知的大門,調和其光輝,混同於塵垢,消弭其鋒銳,消解其紛亂,這叫做玄妙深奧(而與「道」)齊同。所以(這樣的人)無法與他親近,也無法與他疏遠;無法使他獲益,也無法使他受害;無法使他尊貴,也無法使他卑賤。所以(這樣的人)被天下所重視和崇尚。
第五十七章
用平正的辦法治理國家,以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