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第五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第五章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1-07 22:04:47

Ⅰ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什麼樣的課

為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

《思想道德修養版與法律基礎權》為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

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體驗和行動中感悟人生,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第五章教案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相關內容:

1、以課堂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網路教學和自主學習為輔,通過知識學習、參與體驗、社會調研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本課程考核採用學生平時學習和期末筆試相結合方式,平時考核佔40%,期末考核佔60%。平時考核則根據學生考勤情況、課堂發言、經典閱讀、實踐報告完成情況給出成績。

Ⅱ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第三章弘揚中國精神的知識點有哪些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第三章弘揚中國精神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第二節愛國主義及其時代要求,第三節讓改革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

Ⅲ 急求答案,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體會

鄧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關鍵在人。」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在他們身上寄託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的素質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如何,他們能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關系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反經驗證明,智育搞不好就出次品,德育搞不好就出廢品。所以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我有幸成為這門課的一位主講教師,通過二年的實踐教學,在這里談一談我教這門課的一些體會。
一、熟悉和掌握《基礎》課教材的指導思想、邏輯體系和主要內容,認真備課。
新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2006年秋季投入使用的,作為教材,該書有自己的指導思想和理論體系,有按照邏輯線索的章節安排,有明確的講授重點,有對重點、難點的深入分析,有結合實際的一些事例等。所以作為教師,在備課時,要吃透吃准新教材的基本精神,熟悉和掌握新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基本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編寫原則、編寫思路、主題主線和主要內容以及教學重點、難點、熱點,這是該課程理論教學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
從教學的角度講,這本教材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內容的整合性。新教材是在原有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新教材以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為主體,增加了第七章、第八章的法律基礎內容,第五章和第六章都插入了法律基礎方面的內容。第二,思想的前沿性。這個教材不僅充分吸收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的新成果,而且及時吸收了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並把這一內容作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主線。第三,知識的廣泛性。該教材內容涉及廣泛。
從教材的內容編排上來說,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緒論----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其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大學生明確「基礎」課的性質和目的,認識到學習課程與自己的成長成才有密切關系。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和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與成長成才的關繫上,幫助大學生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在新的起跑線上騰飛。第二部分: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包括三章,即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幫助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將遠大理想與祖國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結合起來,繼承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樹立實現個人理想和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什麼樣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人生觀的探討;新時期應當如何體現愛國主義?以及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等問題的解決和探討上,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幫助學生解決思想認識中存在的一些模糊問題。第三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包括三章,即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培養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特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解決大學生在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榮辱觀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提高他們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促進他們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質的養成。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道德的需要問題的探討上,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道德給予了我們什麼?生活中的行為道德與規范與我們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系等問題。通過教學,大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道德與自身素質的培養、自身發展的需要之間的聯系,從而由小事到大事,自覺修養自身的道德修養與行為規范。第四部分:法律意識的培養。即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律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幫助大學生認識到法律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領會法律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及大學生對我國的民法刑法訴訟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悉方面,在教學中通過大量與學生實際相關的法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對學習這部分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增強了法律意識,提高了法律素養,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基礎》課在內容上自身是一個邏輯嚴謹的理論體系,體現了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育的統一。教師只有掌握了教材的體系、內容,才能為教好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實效性。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科學,應該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上,建立在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真正了解的基礎上。一部活生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應該是植根於大學生實際生活之中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對大學生的思想問題才能摸得仔細,研究得透徹,教學的針對性才能很強,一講就講到點子上,使學生能聽進去。否則,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做不到緊密聯系現實,只是講一些大話、套話和漂亮話,老生常談,那麼思想和理論必然無法講透,學生也聽不進去。現在大學里公修課逃課現象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教學的實效性自然無從談起。所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就是要緊密結合現實,把該講的理論觀點講清楚,並致力於從思想上解決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
例如在講適應人生新階段時,我選取了《第一個夢想成真-----2005年北京大學法學院新生致辭》。這是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教授給新生的致辭,不僅文辭優美,而且蘊含哲理,情感豐富:學習不僅僅是讀書和上課,不要把學習僅僅當做一項任務,或是為了分數,為了滿足人人會有因此無可指責的虛榮心而謀殺了你生活的快樂。不要追求「刻苦」學習,而是要「發現你的熱愛」;學習應當是從容地,一種享受,一種生活的常態。很有可能,你的才華、自信、經驗以及其他許多東西都會在這里第一次受到挑戰,高中孤獨求敗的經驗將在這里終結。你還會遇到許多青春相伴的困惑、懷疑、挫折和痛苦,也許還有你的初戀,也許更多的是暗戀和失戀。這樣的演講辭,學生很愛聽,能夠聽進去,從而在邁入大學的第一天,對大學階段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認識大學僅僅是一個驛站,僅僅是一個夢想成真的地方,面對全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必須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融入大學環境,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三,要給予學生真正的精神食糧,注重從理論上講清問題,善於用知識去充實學生的心靈,使講課具有說服力,讓學生信服。
知識的問題很重要的問題。一個人的無知會造成精神的空虛,會造成思想的偏見,會造成道德的墮落,會造成對法律的藐視、踐踏。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知識問題不是為了知識而知識,而是為了用知識充實學生的心靈,克服無知與偏見,完善他們的品德。我們都知道,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一個重要時期,世界觀、人生觀正處於發展定型時期,因而是相當復雜的,多樣的,千變萬化的。他們不僅受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影響,而且受國外文化思潮的影響。在他們的生活中,有理想和現實、理想和人生、福和禍、苦和樂、榮和辱、生和死、善和惡、公和私、自由與紀律、知與行的矛盾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科學地說明這些問題,並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自覺抵制各種錯誤的思想和觀念,沒有科學的理論是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的。馬克思曾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以理論的闡述對基礎課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很強,他們提出的問題有很強的理論色彩,希望我們從理論上加以說明。信念的真正形成,不光靠感情,還得靠理論。我們這門課在學生中起的作用,不能像點了一根火柴,亮一下就熄滅了,應當至少像一支蠟燭,蠟燭就能照相當長的時間。就是要深刻一點,深刻才能持久,要深刻就要有知識,要從理論上解決。
例如,如對見義勇為者救人受傷甚至於犧牲值得還是不值得這個問題,很多學生感到迷惘,認為不值。這是一個關於人生價值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學生認識模糊,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產生迷惘,一旦社會和人民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會在行動上動搖和退縮。這是很危險的。而要扭轉學生的認識,只能從理論上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我對學生講,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不能僅從物質利益上來衡量,更應該從精神財富上來看。見義勇為的英雄行為,不僅為人們樹立了光輝的道德榜樣,而且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巨大精神價值,使一大批精神上的落伍者得到了挽救,為國家創造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其次,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也可以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在自己的崗位上加倍努力,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我們不能離開物質利益講精神,但我們更不能拋開精神埋頭於物質利益,脫離精神就會把人生價值混同於一般的物的價值。第三,從道德選擇的角度來看,主體道德選擇的尺度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超功利性,所謂超功利性,即超出選擇主體個人的功利,這種選擇有時不僅不能給個人帶來什麼功利,反而需要作出這樣那樣的犧牲,但這對於一個有道德的人來講是理所當然的。大家知道,1946年周恩來同志在從延安回重慶途中,飛機遇到危急情況。在這生與死的關口,他毅然主動將自己的傘包讓給了一個11歲的小姑娘,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而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是一種何等崇高的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但對周恩來來說這是他必然的選擇。學生聽後,印象深刻,認識提高,思想得到轉變。
四 、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改進教學方法。注重互動式教學。例如討論式教學、演講式教學、研究式教學、直觀式教學等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在教學手段上, 應更注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能力的發揮, 教師要從雕塑家變成指揮家,要為學生提供思辨的材料, 要創造好思考的環境和氛圍, 力求生動活潑, 以情動人, 以理服人,以行導人, 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 課堂討論法,即 圍繞某一觀點, 大家各抒己見, 平等、民主的交流探索, 目的在於形成一個學生積極參與, 師生彼此尊重, 寬容、民主、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和諧的課堂氛圍。討論是積極互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
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強、視野比較開闊、思維敏捷,他們決不甘心做被動的受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收效甚微。因此,在講授「基礎」課的過程中,需要採用教師講授為主和學生討論為輔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使教師由主體地位變為主導作用。教師將教材的核心內容結合案例進行分解和闡述, 然後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發言。在組織和准備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知識, 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修養性很強的課程,僅通過「說理」和「教化」不足以充分調動學生對道德理念的內在需求。還必須發揮「修養」與「體驗」相結合,任務和興趣兩種途徑相輔相成的來逐步引導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律教育。比如和學生一起探討怎樣才能形成自己的個人特長? 怎樣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為什麼有些機會會垂青別人而與自己無緣? 通過師生共同探討引導大學生明白,大學生活必須了解自己,從了解自己中去揚長避短,使自己有明確的目標和努力方向,提高綜合素質,並進一步促成個人的特長。防止在瑣碎平淡的生活中被麻痹,以致迷失了自我,駕馭好每天的生活,定期反省自己,從而保持清醒的頭腦,最終能駕馭自己的人生。
課堂討論題目的設計,要從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討論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共性問題、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如大學生活的新特點、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愛國、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正確處理同學關系、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如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校園八榮八恥、大學生與誠信道德、中國社會公德現狀、大學生戀愛現狀、如何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擇業觀、大學生與法等,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由同學們自己選擇,組成小組,在課後閱讀相關書目、查閱資料或組織實踐調查,形成報告,最後在課堂上進行演講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進行評論、總結,以緊扣課堂主題, 並鼓勵學生對其他同學的觀點進行點評或提出不同意見。
如理想部分,對於大學新生在剛剛實現人生的一大理想———考上大學之後,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嚴格要求,容易陷入「理想間歇期」這個問題,我在第一堂課就提出了兩個主要的問題:「我的大學階段的理想」和「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調查」,並將願意參與本章討論的同學分為兩部分, 要求他們根據個人意願組成幾個小組, 在課後進行准備。在正式講授時,我首先要從理論上闡述了理想信念的定義。那麼大學生是否需要從現在開始樹立大學階段的理想?我沒有將答案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同學們進行討論。由於同學們在調查中發現: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的理想存在明顯的差異,大二、大三的學生分化成兩極,70%的同學處於迷惘、糊塗階段,玩游戲、談戀愛的較多,但也有20%的同學目標明確———考研等,10%具有明確的職業理想,如做會計師、教師、公務員等等;而大四的學生較為現實,考研的拚命准備考研,而其他同學忙於找工作,其中也有許多同學處於後悔狀態,他們在找工作時,才認識到自己平時不努力,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缺乏競爭優勢。這樣的調查結果令同學們大為驚訝, 所以在討論時,有的同學總結認為,「如果我們不對大學理想有清晰的認識, 那麼學長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聽了同學們的發言後,我 首先肯定了同學們的討論准備充分、內容真切,尤其本校學長的例子對同學們更具有現實性、啟發性。同時指出,大四同學的感慨與後悔,足以警示同學們應該從大一就做好學習規劃, 甚至可以與整個人生規劃緊密結合起來。在總結過程中,再穿插上馬加爵的案例,因為馬加爵曾經說過「沒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敗」,從而促使那些還在迷惘中的同學早日確定自己的理想,不要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虛度。最後,把同學們的思路引導到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實現理想的長期性和曲折性以及如何在實踐中實現理想這些問題上。
由於我所選擇的有關課堂討論問題均是與大學生生活、思想、情感、心理密切相關的內容,因此學生參與討論、參與發言、參與評價,課堂氣氛活躍。調查顯示,在不計算成績的情況下,關於「你是否願意參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公共基礎理論課課堂討論? 」14.8%的同學表示非常願意,61.4%表示願意,6.5%的同學表示不願意,16.3%的同學認為無所謂。由此可見,76.2%的同學要求參與討論,學生生參與討論的熱情非常高。
五、 運用多媒體, 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在主要的教學手段。它不僅大大節省了傳統課堂教學板書的時間, 增加了講解教學內容的時間, 而且信息量大, 可以把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資料進行鏈接, 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 增強了教學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因而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而且, 《基礎》課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使學生對學習有了立體感和直觀性, 便於理論在廣大學生中得到更好地普及,能在他們頭腦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這樣,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知識、資料和信息的雙向交流與互動, 還可以有效地克服在以往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課堂為中心的灌輸式、簡單說教式教學方法的弊端, 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 有益於構建和諧課堂。為了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避免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我們精心製作了許多優美實用的課件, 補充了大量的信息, 特別是許多真實的案例, 更是給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創造了可能,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實踐證明, 使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好, 學生受益。
例如,在講第一章理想信念時,這一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問題是「如何看待蘇聯的和平演變,它是否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已經失敗!」如果照本宣科講一遍,不少同學會表示難以理解。但如果講課之前先放一段《蘇聯和平演變秘聞》錄相片,情況就大不相同。該片用大量詳細的資料講述了蘇聯從20世紀40年代中開始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到80年代戈爾巴喬夫所謂「新思維」指導下的改革及八?一九事變等一系歷史事件。通過觀看錄相,同學們對蘇聯演變的歷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就問題:「蘇聯為什麼會演變」展開討論時,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我在課堂上總結指出:「蘇聯的演變的確是當代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嚴重挫折,但它不是社會主義制度造成的,而是由於蘇聯政策失誤引發的。蘇聯長期以來將工作重心放在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忽視了經濟建設。戈爾巴喬夫在推行改革過程中又削弱了蘇共的領導,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最終導致了和平演變,走向解體」。同時,結合我國的國情作比較,使同學們更加堅定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信念。由於先觀看了通俗易懂的錄相,對蘇聯演變的歷程有了較多的了解,同時又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他們就能較深刻地理解難點,難題也就不難了。
總之,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就是要做到使學生「願意聽,聽進去,然後認為可信,形成信念,最後付諸行動。」

Ⅳ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知識點有哪些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道德及其變化發展,第二節吸收借鑒優秀道德成果,第三節遵守公民道德准則,第四節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Ⅳ 1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要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要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熱點內容
人大法律碩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4-30 13:12:33 瀏覽:380
閩侯上街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4-30 13:04:21 瀏覽:413
國家法律規定什麼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 發布:2025-04-30 13:01:37 瀏覽:471
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意見 發布:2025-04-30 12:47:16 瀏覽:665
道德經講離別 發布:2025-04-30 12:38:48 瀏覽:365
律師王宏周 發布:2025-04-30 12:36:50 瀏覽:891
廣西拆遷律師 發布:2025-04-30 12:35:08 瀏覽:326
安澤司法 發布:2025-04-30 12:23:11 瀏覽:413
民法總則187 發布:2025-04-30 11:47:33 瀏覽:342
婚姻法24條規定 發布:2025-04-30 11:28:02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