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基因工程道德

基因工程道德

發布時間: 2024-09-30 18:58:43

❶ 基因工程有「公害」嗎

除了前面所說的,濫用基因工程可能會破壞生態多樣性外,基因工程還會有哪些公害呢?

目前是基因工程技術蓬勃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的年代。可早在1972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地進行重組DNA實驗的時候,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擔心。

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基因工程技術是以改變生物的遺傳性狀為目的的一門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在人類還沒有完全摸清楚生物基因調控機制之前,誰都會擔心任意進行DNA重組實驗是否會受到生物的懲罰。比如說,是否可能會重組出一種對人類極端有害的細菌或病毒毒素?是否會使某些在生物進化史上一直關閉著的致病、致癌基因得以無窮無盡地擴大而釋放出來?如果這些人類製造或放出來的天敵沒有受到嚴格的監視,對它的各種性狀也沒有加以預測,就極可能給人類帶來一場空前的災難!退一步說,即使它們對人類沒有直接危害,也可能給生物界的相互協調關系——生態平衡施加影響,或者給人類提出一些難以解決的倫理學問題等等。

早在1972年基因工程技術誕生初期,不少分子生物學家紛紛就基因工程的公害問題發表了看法。他們要求制定法律,限制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美國於1975年2月匆匆制定了重組DNA法則草案,對基因工程實驗進行了嚴格的控制。若要進行DNA重組實驗,就得付出昂貴的代價。舉例來說,該法則草案要求基因工程實驗必須在負壓實驗室進行。負壓實驗室是一個高度密封的空間,裡面的空氣走向只能允許從外界進入實驗室,實驗里的任何生物不得向外泄漏。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美國的基因工程實驗室並沒有普遍採用這種耗資巨大的負壓實驗室。

對一項新發明的科學技術,在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無獨有偶,1997年2月,蘇格蘭克隆綿羊誕生的消息一傳開,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美國總統柯林頓在風聞此事的次日向美國生物倫理咨詢委員會下令,限在三個月內向他提交一份報告,以評估這一科學成果在倫理道德領域內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後果。與此同時,歐洲許多報刊亦呼籲各國政府應立即著手立法,以禁止採用克隆方法復制人類。

事實上基因工程技術本身並不值得人們如此嚴重的擔憂。因為赤裸裸的DNA轉化到細菌里的幾率很小,即使到達了高等生物細胞內它要表達也非常困難。在負壓實驗室里進行的系列實驗的結果表明,只有在制備和使用基因文庫時,才可能對人類有一定的危險性。現在廣泛開展的人類基因治療研究中普遍採用的逆轉錄病毒作為外源基因轉移的載體目前看來也是安全、有效的。就逆轉病毒本身而言,它通過插入引起癌基因活化或使抗癌基因失活的幾率極低(10-6),而細胞癌變病是多病因和多步驟的,所以要造成惡變的可能性亦是非常小的。當然,即使如此,科學家們對基因治療方法的長期安全性問題仍然給予了充分的重視。

基因工程技術的出現已有27個年頭,它潛在的危險性現在看來並不像當初設想的那麼大,只不過比一般微生物學研究的危險性大些罷了。將基因工程技術直接用於人體,治療人類遺傳病和腫瘤等疾病也有8個多年頭了,曾經爭論不休的人類基因治療研究已度過了它的啟動階段,正進入技術發展完善期。同時,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繼續給科學家們提出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然而,正如美國《華盛頓郵報》就克隆綿羊一事評論時說的「無論以什麼方式企圖阻止科學進步,都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生物工程技術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將永載史冊,它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我們相信,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有關基因重組的公約和准則將更加完善,人類也將能夠更為准確及有效地防止基因工程的公害問題。

❷ 基因工程技術給人類社會和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一、農牧業、食品工業方面

運用基因工程技術,不但可以培養優質、高產、抗性好的農作物及畜、禽新品種,還可以培養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動、植物。

1、轉基因魚:生長快、耐不良環境、肉質好的轉基因魚(中國)。

2、轉基因牛:乳汁中含有人生長激素的轉基因牛(阿根廷)。

3、轉黃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

4、轉魚抗寒基因的番茄。

5、轉黃瓜抗青枯病基因的馬鈴薯。

6、不會引起過敏的轉基因大豆。

7、超級動物:導入貯藏蛋白基因的超級羊和超級小鼠

8、特殊動物:導入人基因具特殊用途的豬和小鼠

9、抗蟲棉:蘇雲金芽胞桿菌可合成毒蛋白殺死棉鈴蟲,把這部分基因導入棉花的離體細胞中,再組織培養就可獲得抗蟲 棉。

二、環境保護

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針能夠十分靈敏地檢測環境中的病毒、細菌等污染。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靈敏地反映環境污染的情況,卻不易因環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還可以吸收和轉化污染物。

基因工程做成的「超級細菌」能吞食和分解多種污染環境的物質(通常一種細菌只能分解石油中的一種烴類,用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超級細菌」卻能分解石油中的多種烴類化合物。有的還能吞食轉化汞、鎘等重金屬,分解DDT等毒害物質。)

三、醫學

基因作為機體內的遺傳單位,不僅可以決定我們的相貌、高矮,而且它的異常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某些缺陷基因可能會遺傳給後代,有些則不能。基因治療的提出最初是針對單基因缺陷的遺傳疾病,目的在於有一個正常的基因來代替缺陷基因或者來補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

用基因治病是把功能基因導入病人體內使之表達,並因表達產物——蛋白質發揮了功能使疾病得以治療。基因治療的結果就像給基因做了一次手術,治病治根,所以有人又把它形容為「分子外科」。

四、醫葯衛生

1、基因工程葯品的生產

許多葯品的生產是從生物組織中提取的。受材料來源限制產量有限,其價格往往十分昂貴。微生物生長迅速,容易控制,適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若將生物合成相應葯物成分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內,讓它們產生相應的葯物,不但能解決產量問題,還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2、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運用基因工程設計製造的「DNA探針」檢測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及遺傳缺陷,不但准確而且迅速。通過基因工程給患有遺傳病的人體內導入正常基因可「一次性」解除病人的疾苦。

優點

基因工程最突出的優點是打破了常規育種難以突破的物種之間的界限,可以使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甚至人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遺傳信息進行重組和轉移。人的基因可以轉移到大腸桿菌中表達,細菌的基因可以轉移到植物中表達。

❸ 人類基因克隆與道德論理有什麼關系

人類基因克隆與道德論理有什麼關系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朝陽正冉冉升起,人們對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注可謂前所未有。互聯網、克隆羊、人類基因圖譜等,都提出了科技與倫理相互關系的一些尖銳的新問題,需要我們進行認真深入的思考。
1 目前科學技術發展與倫理沖突表現
(1)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倫理沖突具有深層次的影響。
例如克隆技術,克隆技術的誕生將使人類能夠操縱基因,打破種屬的界限,人類可以改變物種的基因構成和機能,但是從倫理道德角度來看,克隆人將干預人類自然發展,改變人類親緣關系,打破人類生育概念和傳統生育模式。這些沖突比曾經生命技術帶來的沖突更加嚴重和深刻。
(2)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倫理道德沖突涉及領域更加廣泛。
例如,安樂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帶來的生命倫理問題;網路技術帶來的網路倫理問題,利用網路的虛擬、無序、開放等特徵導致的網路犯罪,網路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發的倫理問題等等。
(3)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沖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銳。
例如,高科技應用導致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克隆技術引發的人類身份確定問題,核能的開發引發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問題,這都是直接關繫到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問題。
2 科技與倫理的關系
(1)科學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在人類文明史上,科學技術的進步都直接或間接地推動著人類倫理道德的進步。科學技術是推動包括道德進步在內的文明發展的偉大動力,必須以科學的「真」,促進道德的「善」,以實現真、善、美的統一。科學技術的發展擴大了倫理道德領域。在任何時代,科技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應用必然導致人類實踐領域的拓展。科技進步對倫理道德領域的擴展,其具體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從中世紀歐洲的宗教統治科學到文藝復興,正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才使得中世紀的宗教道德受到嚴重沖擊,從而促進了人類道德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新的倫理觀念的形成。另外,科學技術活動對個人優秀道德品質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正如科學家薩頓所說「:科學是人類精神的最佳清潔劑,它摒棄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智慧和知識是構成道德行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提出知識就是道德。德國現代物理學家包生爾認為,科學知識是構成人類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認為一個時代對知識的評價可以用作衡量時代精神的標准。由此可見,科學與道德有著較深層次的內在聯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走向文明、走向道德,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在倫理道德上不知進步了多少,難怪近代倫理學家們對那種知識使人類退化的觀點提出了強烈反對。他們認為,科學技術知識有利於陶冶人的品性,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動了倫理道德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道德主體的全面發展和道德進步創造了有利條件,其對道德建設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促使道德主體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道德主體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是道德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從客觀上對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現代化的條件下,勞動者不再以體力和經驗為基礎,而是以智力和知識為基礎,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對社會的倫理道德建設具有促進作用。②科技的現代化有助於提高道德主體的民主意識。民主意識是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道德素質高低的標志之一。有關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與科學文化水平存在函數關系,人的科學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識越強。用科學知識武裝起來的勞動者通常具有強烈的民主意識。此外,隨著系統科學等新興科學的興起,系統思維等現代思維方式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思維方式,人們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強了其參政議政的意識和能力。③促進道德主體個性全面發展。一方面,科技的現代化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應用也提高了道德主體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促進了其科學世界觀的形成,並為其個性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倫理道德對科學技術的影響。
科技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會行為,承擔著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科技一旦不被正確地使用,必將產生惡劣的影響。科技發展必須重視倫理規范,以弘揚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負面影響,更好地為人類造福。從這一點來說,科技發展必須遵守一定的倫理規范,一切不符合倫理道德的科技活動必將遭到人們的異議、反對,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科技活動特別是現代高新技術活動,存在著可能的或潛在的風險,也需要倫理規范,以預防不良後果或災難的發生。如克隆人問題、基因工程、基因組遺傳信息的應用和隱私權問題、基因歧視問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問題、轉基因食品與轉基因農作物問題、遺傳資源和多樣性保護問題,以及基因武器問題等等,不一而足。它們涉及到人類個體安全和國家安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等重大問題,不可小視。試想,如果克隆人的科技活動允許自由進行的話,許多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可能會接踵而至:人倫關系混亂,性別比例失調,希特勒優生理論沉渣泛起,所以應該禁止。又如基因工程技術可以打破種屬之間的遺傳屏障,很容易在試管中進行各種遺傳重組,製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脅人類生命安全或破壞生態平衡,所以此類工作不僅需要倫理規范,還要制訂一些專門的規章制度,以規范其行為,使其負面影響減小至最低程度。基因武器是近來報刊上經常談論的話題。根據不同種族基因組多樣性特點,採用基因工程技術手段,有可能設計、研製出針對某一種族的基因武器,從而對某一種族和國家的安全造成潛在的和巨大的威脅。對此,應達成國際性的倫理宣言和協議,反對和禁止此類科技活動。
3 正確處理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系
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人與科技手段的關系,兩者的關系中,人是目的,科學技術是手段,科學技術是為人服務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是人的發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從自然中不斷獲得自由,與此同時,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統的規律和性能,服從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時候都沒有絕對的自由,人從自然中獲得自由是基於對必然性的認識和遵循。那麼人對科技工具的服從,也是對自然規律的遵循,工具系統是以人工裝置的方式體現了自然規律。工具技術對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壓抑,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單方面地發展科學技術,並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滿足。要緩解和減輕科技手段對人的控制和壓抑程度,必須需要倫理道德的關懷。倫理道德表徵的是人的主體精神世界。作為人的一種自我意識,人文精神力求發現那些使人成為人或規定人之為人的東西,要窮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為人存在、人何以會具有那些屬人的東西。作為一種主體尺度,倫理道德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歷史積淀和集中表現,它是人作為主體的一切活動的內在根據。它內蘊的是一種以人為本位、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維護人的地位和權利、實現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識,體征了人類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靈魂。科學技術是中性的,所以科學技術是否運用得當,是否合理,這是科學技術本身所無法解決的,因為這不是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個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問題。所以,為保證科學技術的合理、正當運用,應該用倫理道德來協調其發展,使其發揮對科技的導向與規范作用,讓科技發展真正服務於人類。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在哪裡舉辦 發布:2024-12-22 14:26:48 瀏覽:156
東城法院趙軍 發布:2024-12-22 13:22:14 瀏覽:302
法與社會對法治的認識 發布:2024-12-22 13:20:52 瀏覽:192
法律碩士研究生在學校學什麼 發布:2024-12-22 12:26:59 瀏覽:863
新刑法出台 發布:2024-12-22 11:30:02 瀏覽:536
道德經體例 發布:2024-12-22 10:38:40 瀏覽:49
仲裁員制度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4-12-22 10:09:57 瀏覽:84
法是社會道德保障實施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4-12-22 09:53:11 瀏覽:445
德國反腐敗條例附件 發布:2024-12-22 09:43:28 瀏覽:579
法官王芳 發布:2024-12-22 09:41:52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