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驢得水

道德驢得水

發布時間: 2024-10-01 04:19:37

① 電影《驢得水》:你會不會為了夢想而舍棄道德底線

昨晚,筆者參加了電影《驢得水》的超前點映會,現場幾乎座無虛席,還有主創人員的粉兒前來助陣,那種舉著熒光板打氣的情景所營造出來的氛圍,讓就坐在他們旁邊的我,也不禁在好奇中夾雜了一絲小激動,這還是第一次親身體驗到這種熱情。開心麻花團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嗯,這部電影便是由同名現實主義荒誕喜劇《驢得水》改編而來,原班人馬傾力打造,是開心麻花繼《夏洛特煩惱》後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影片在引來爆笑聲的同時,赤裸裸地揭示了利益與道德底線之間的矛盾。

故事發生在1942年民國時期的一個偏僻鄉村中。一位校長,三位青年教師張一曼、周鐵男、裴魁山,為了實現農村教育的普及,堅守在一所簡陋的、只剩六名學生的小學里。還有一位謊報上去的呂得水(驢得水)老師;它其實是頭驢,但它「老師」的身份給學校增加了一筆工資,可以供學校日常開銷。

大家沒想到上頭的教育部安排了特派員來視察,更是點名要見呂得水老師。更為災難性的是,特派員第二天就到,而眼下已經是大晚上,村民們大都已經睡下了。萬般無奈下,大家統一意見,讓正好請來修鈴的銅匠充當呂得水。而為了把戲演足,眾人想盡了辦法,張一曼甚至不惜睡服銅匠(你沒看錯,就是「睡服」)。就在這個過程中,校長及三位老師、特派員及其隨行人員、校長的女兒孫佳、銅匠的老婆以及後來隨特派員一同過來走訪學校的老外羅斯先生,他們之間上演了一出接一出的鬧劇,利益交鋒,從斗爭走向違心的合作,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情節中,讓人感慨這些人產生沖突以及性情大變的起因。

張一曼為了說服銅匠留下來讓特派員給他照相,用「睡服」來實施說服。在旁人眼中,她是一個放盪女,但她說,自己好不容易到了農村這個很少有人管的地方,希望不要有人再去管她,包括她對異性的舉止;她想要自由。可是沒有人理解她說的那種自由(起初我自己也不是很理解她的這種「隨便」的做法),但一直看到最後,槍聲響起的那一剎那,讓我感到這個角色是那麼的悲凄,就像編劇兼導演周申說的:「這一槍打在了所有人的心口上。」始終堅持本心、不忘初衷的人,便正是她,也只有她。

其他人中,大都為了所謂的教育夢想做出了讓步甚至妥協:周鐵男變得膽小懦弱、裴魁山曲意逢迎、校長也是差點毀掉了女兒的幸福。孫佳被迫與銅匠結婚,這是特派員為了自己所謂的「為教育部辦事」而欺壓底層老百姓,露出自私猙獰面目的體現。孫佳在內部勇敢地發過聲,做出過反抗,但最終為了父親的生命安全而妥協;這種妥協是這部片子中最為無奈的嘆息,令人感到悲憤。

而銅匠這個角色,完成了從什麼都不懂的「慫包」到兇狠無情的「復仇者」的轉變,而改變他的也正是「教育」,想來也著實諷刺與刺痛。映後有觀眾表示這部影片讓他看得沉重,我想,銅匠報復張一曼就是一個令人感到沉重的情節。我看到,當一個無知的人明白了什麼是尊嚴,什麼是欺騙,他身上曾經隱藏的傷口可能會瞬間脹裂,令他痛得咬牙切齒,彷彿能從中噴出火來,好像這股氣焰不把人灼得哇哇叫就不願罷休一樣。說到底,他又錯在哪兒呢?如果不是那瘋狂的報復,我對他的同情會多一分;錯就錯在他不該讓私仇白日化,不該超越社會的道德底線去折磨他人。教育培育出來的知識分子不該表現出這樣冷血的一副丑態。

在這部電影中,說的是一個圍繞教育展開的故事,但我覺得,教育這個主題,或許是一個引子一個窗口一個放大鏡,讓我們看到一群人為了夢想、為了利益,而不斷放低直至放棄自己道德底線的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各種姿態。夢想是美好的,可是,當人們為了夢想而夢想一切謊言都是善意崇高的謊言而舍棄本來持有的原則與道德時,這個夢想也就變了味。為了所謂的「就差一點點,不要輕言放棄」,用新的謊言去掩蓋上一個騙局,其最終結果不言而喻。

裴魁山說張一曼瘋了,校長說她沒有瘋,可不管她瘋沒瘋,最後的那記響亮的槍聲,定是擊潰了那些追夢者們的夢幻堡壘。錯誤的過去不可忘,秉持本心才是他們的救贖。

現場有觀眾說,這部電影有著話劇的表演痕跡,作為一部電影,這是減分項,我對此表示理解,畢竟是脫胎於話劇原作,有些表現張力過強而造成的電影人物的生硬,放在整部片子來看還是無傷大雅的。話劇和電影在呈現效果等方面有著不少差異之處,兩者的轉化中阻力不可避免;所以有位前輩曾提倡讓「話劇和電影離婚」。因而話劇作品改編成電影絕非易事,開心麻花團隊的這種嘗試還是值得鼓勵的,相信導演在電影的拍攝手法與演員的表現方式上會逐漸改進加強。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讓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讓人感到笑中帶淚、激盪內心的作品,我覺得,仍然要給予掌聲,劇本和表演,我給滿分。

*上面這張海報上主角們紅白相間的衣服,在電影中出現過,是張一曼為大家做的校服;一曼曾兩次想像著與大家一起著新裝拍照的情景。看完電影再去回想時,你會覺得非常感人,而不僅僅是海報中體現的這幅歡樂的場景。也許就是之前提到的那種「笑中帶淚」的感覺吧。

誠摯推薦大家尤其是關注與喜歡開心麻花作品的劇迷和影迷們,10月28日,走進電影院,不要錯過了這部優秀之作。

分享幾張主創人員映後見面會現場圖片(精彩繼續,往下看哦):

插播一下:

*很美的一首電影插曲;在觀眾的期待下,任素汐現場清唱了一段哦,好聽!

目前只找到了老狼為電影演唱的這個版本,不過裡面的女聲就是任素汐唱的哦,大家可以搜來聽聽看~

至於完整的女聲版嘛,那就去電影院「一睹真容」咯~

2016年10月21日

蘇州-蘇藝影城

② 驢得水劇情解析(驢得水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驢得水》是一個十分經典的荒誕諷刺喜劇,故事的結構也是很經典的三幕劇結構,它分為4個人物關系:慈善家、上級教育部,鄉村學校、小銅匠,本來四個人物關系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關系和矛盾,但是因為一個偶發事件,導致了每一個人都被卷了進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都被展現了出來。總體而言它主要諷刺了兩個層面。
1、諷刺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國民黨時期政府部門從外國慈善家手裡獲得的教育善款,被進行了層層剋扣,最終到了學校手裡就少得可憐,鄉村學校為了生存,不得不虛報人數來維持學校的日常運營。驢得水名字就是學校上報的並不存在英語老師。可以說國民黨政府部門的腐敗是導致整個悲劇發生的最基本的根源。
2、講述人性的善變:電影中有好幾個階層的人,但是每一個人一旦換了角色性格就會發生巨大改變。電影中用了誰穿了貂,誰就不可一世這個梗。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被這個利益體系給裹挾了進來,誰也逃不了,身在這個游戲中你完全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甚至不能決定自己做一個好人。其中像周鐵男原本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老師,但是在生命遭到暴力威脅之後也精神崩潰變得軟弱,威武不能屈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最令人感覺到可怕的轉變就是小鐵匠,這裡面又涉及到了一個社會學的問題窮人的美德。
3、窮人的美德: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個文集就叫《窮人的美德》。我們現在的社會也在歌頌窮人的美德,人窮的時候品性往往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極端的善和極端的惡。我們俗語里既有窮山惡水出刁民也有窮則獨善其身的說法。其實你會發現無論是窮人的善和惡都經不起推敲。窮人的本性更接近人類最原始的本性,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生存環境一旦改變往往本性也隨之改變,道德方面的約束會很薄弱。這裡面小鐵匠就是一個例子,《驢得水》這個電影讓我們重新對人性進行審視,對所謂的人之初進行思考。

熱點內容
違法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0-01 06:00:43 瀏覽:16
2015招標師法規真題 發布:2024-10-01 05:28:45 瀏覽:236
道德驢得水 發布:2024-10-01 04:19:37 瀏覽:690
法院公開網開庭直播 發布:2024-10-01 04:11:23 瀏覽:135
貫徹勞動法匯報 發布:2024-10-01 03:31:05 瀏覽:742
勞動法允許上96小時嗎 發布:2024-10-01 02:32:17 瀏覽:273
2015年中級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4-10-01 02:22:01 瀏覽:470
勞動法20 發布:2024-10-01 02:00:06 瀏覽:466
初級經濟法2017變化 發布:2024-10-01 00:44:31 瀏覽:48
勞動法的工資包含 發布:2024-09-30 23:34:34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