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得一道德經

得一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4-10-09 14:12:31

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②;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③。其致之也④,謂⑤天無以清⑥,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⑦;神無以靈,將恐歇⑧;谷無以盈,將恐竭⑨;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⑩,將恐蹶⑾。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⑿孤、寡、不穀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譯文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穀」,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願珞珞堅硬像山石。

注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乾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穀: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穀」。不穀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道德經老子對愛情的看法

老子主:「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老子這個話是什麼意思?老子說,古往今來,凡是得一的人處處美妙。你看,天得一能夠清,青天;地得一能夠安寧;神得一能夠靈驗;山谷得一能夠充盈;他說,萬物得一能夠生長;侯王得一能夠做一個君王。「一」是什麼東西?「一」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得了「一」,得了這個「道」,就會完美。之所謂「道生之,德畜之」那我們就來分別看看老子所說的「一」和「道」是怎樣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老子所說的「一」,愛情的「得一」是真情,因為真情相愛,才會情真意切;那真情的「得一」有是什麼?真情的「一」就是一顆愛心。因為只有愛心的真愛,才會心愛,心與心不相愛,哪裡還有什麼真情。記得有這樣一首詩:「萬物生輝,最是愛心光熠熠;陽春布澤,當然孝道普天下」。

我們再從「道生之,德畜之」來說,「萬物尊道而貴德」。這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天下的萬物都是由道生出來的,所以叫「道生之」,由道產生出來的。道分化成為萬物,這就是叫德,萬物要靠內在的德性來畜養,萬物都尊崇道,而貴重德,愛情和婚姻不也就是這樣嗎?有一個例子很具有說服力,這個例子就是一部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剛開時我和那電影的男主人角的看法一樣,以為這個女主人角整天都過這喝酒的生活,還一股的蠻氣,但經過他們的相互交流,最後那男主人角明白了,原來那女主人角的喝醉酒是有原因的:她的前男友死了,她為了把自己德培育出來的愛情永遠不忘掉,所以她始終把那個男孩給她的一個項鏈掛在頸子上,心中永遠是懷念著那個男孩,就是因為她藏著一份真誠的愛情。到最後,她發覺不對,為什麼不對呢?心中人死了,就讓他死去吧!我還年輕,我總不能因為他一輩子耽誤我的青春啊!「道生之」,道又生出來一段新的愛情,讓我接受他吧。所以她想通了,想通以後把這個鏈條甩到河裡,他接受那男主人角,終於轉變了,之後真誠地愛上了那個男孩。這個事例很好的符合了老子的「道生之,德畜之」。

㈢ 全道,得一以生——讀《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謂天無以清則恐裂,地無以寧則恐廢,神無以靈則恐歇,谷無以盈則恐竭,萬物無以生則恐滅,侯王無以正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一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譯文:

天地萬物都有生成的總源,那就是道,也可稱為一。自古以來天得一才能清明,地得一才能寧靜,神得一才能靈妙,谷得一才能充盈,萬物得一才能化生,侯王得一才能使得天下安定。

這些都是從一得到的。否則,天不能清明就會崩裂,地不能寧靜就會震潰,神不能靈妙便會消失,谷不能充盈便會枯竭,萬物不能化生便會遭滅絕,侯王不能處理天下准則便會被顛覆。

所以貴乃是以賤為根本,高則是以下為基礎。且看侯王的稱孤道寡,不就是以卑微為出發點嗎?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絕不會強要為玉讓人稱贊,也不會死心為石讓人非議,因為偏執任何一方的榮辱不不會·都不合乎道,就好像取走馬車的任一部分就不成為馬車一樣,道必須是完整的。

引語:

本章可稱為「得一頌」。「一」者,道也,萬物之生機也。天之清明,地之寧靜,神之靈妙,谷之充實,萬物之生長,侯王之正治,皆賴道而成功。極而言之,如果不從大道吸取生機,天不得清明,反會裂毀;地不得安寧,反會崩壞;神不得靈妙,反會止歇;谷不得充實,反會枯竭;萬物不能生長,反會滅絕;侯王不得正治,反會失敗。總之一句話:「萬物得一以生」,萬物離道而死。

此章內容可分為前後兩截。前半截再講自古以來的天地萬物皆源於道,後半截主張寧賤毋貴,寧下毋高。

㈣ 道德經中三十九章的內容和含義是什麼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jié);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jué)。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祿祿如玉,珞珞如石。

譯文:
在古代原始時期,萬事萬物各得其一而成。(這里說一下「一」代表的是最原始最初的意思,就像伏羲一畫開天,萬事萬物都歸其一而生,就像人們都說要歸一,歸一就是歸其自然。)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靈、神得「一」而寧、谷得「一」而盈,萬物歸一而生,(自然生萬物,道法自然)候王得到「一」而為天下貞。萬事萬物各得其所歸自然。
天如果失去了清就會不成天,將會崩裂、地如果失去了寧那就會不成地,將會覆滅、神如果失去了靈就會不成神,將會惡歇、谷如果失去了盈,將會枯竭、萬物如果失去了生,那麼萬物即將滅絕、候王如果失去了高貴那麼就不成候王了。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作為基礎。因此候王自稱「孤」「寡」,以示謙下,這不就是以賤作為根本嗎?不是嗎?
世上最好的榮譽是無譽,這樣也不會有誹謗。不要像玉石那樣璀璨明亮讓人重視,而要像石頭那樣暗淡無光,不引人注目。

㈤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的注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乾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穀: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穀」。不穀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熱點內容
方法學缺陷 發布:2024-10-09 17:18:10 瀏覽:458
法學與考研 發布:2024-10-09 17:01:43 瀏覽:678
柯橋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 發布:2024-10-09 16:33:33 瀏覽:31
道德教育是什麼 發布:2024-10-09 16:08:08 瀏覽:373
審案法院 發布:2024-10-09 15:51:07 瀏覽:846
非道德觀念 發布:2024-10-09 15:32:26 瀏覽:736
道德影響國家 發布:2024-10-09 15:27:17 瀏覽:615
合同法中的三大抗辯權 發布:2024-10-09 14:32:09 瀏覽:355
方法學角度 發布:2024-10-09 14:26:42 瀏覽:850
道德經九月 發布:2024-10-09 14:25:50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