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非道德觀念

非道德觀念

發布時間: 2024-10-09 15:32:26

❶ 不道德現象產生的原因

什麼是惡的根源?這是倫理學界的一個司芬克斯之謎。不道德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不道德現象產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不道德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功利誘惑的存在及不正當追求——不道德行為產生的社會原因

所謂不道德行為指的是對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損害和由此造成的對合乎道德的社會秩序的破壞。在這里:利益是一個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當年能夠發現歷史唯物論,就是因為發現了人的行動動機背後的物質利益原因。

功利與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指基於行為主體的物質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社會關系為中介,以社會實踐為手段所實現的物質利益的總和,包括三個要素,一是功利的自然基礎,即人的物質需要本身;二是功利存在的客觀條件,即人的物質的社會關系;三是功利實現的客觀手段——社會實踐。

功利與道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對這種關系的認識形成了兩種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追求功利本身就是一種善,道德上的善就是追求最大的功利,另一種觀點認為,功利會導致道德敗壞,一切罪惡源於對利的貪戀。其實這兩個觀點都存在著片面的真理性。如上所述,從終極意義上講,惡的根源必須要從人的社會關繫上找。功利對道德的作用機制也要從功利的社會性找。首先,從構成功利的“需要”來看,似乎只與人們的客觀欲求有關,事實上,它也是不能脫離社會關系而存在的。社會關系不同,需要的內容和形式也不同。

飢餓是對食物表露出的一種需要,“但是用刀叉吃肉來解除的飢餓不同於用手、指甲和牙齒啃生肉來解除飢餓。”①其次,滿足功利需要的目的,也與人的社會關系有關。本來人的需要是一種心理活動,人們心理想什麼是無所謂善惡的,但是人的社會性使得事情並不這樣簡單:社會生產力發展程度決定了人們不可能按需要獲得物質之料,即不是人的心理想的都能實現。這樣就使得人的需要變得復雜,既有個人需要與國家(人民)需要之分;也有正當的與不正當的、合理的與不合理的需要之分。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奮斗,就會產生高尚的行為;人的非份之想及其追求就會產生惡。再次,從功利的實現過程來看,當一些人的需要得到滿足而實現自己的功利時,總會對社會、對他人產生積極或消極的雙重效應:從積極方面看,某人功利的獲得可為他人以及社會功利的實現創造條件,這就產生正效應;反之,從消極方面看,某人功利的獲得,可能恰恰是以損害社會或他人的利益為前提,這就是功利的負效應,就是惡。如果說,當功利在人的需要層次僅僅有作惡的可能性的話,那麼,人的功利的獲得與實現,則可能導致惡的現實性。因此,功利究竟導致善還是導致惡關鍵就在於人們對功利的態度,如果追求的是社會利益,是為人民大眾謀福利,並付諸行動,導出的現實結果就是善,且是最大的善;如果追求的是不正當利益,並付諸行動,其後果一定是惡。

結論:功利本身無善惡之分,功利的善惡性質存在於對功利的認識和現實化過程中。因此,功利作為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及其實現,其道德效應是兩重的。即功利既可以使人道德高尚,也可以使人走向罪惡的深淵。要引導人們向善,首先要引導其樹立遠大理想,並促其為理想而奮斗;要抑制不道德行為,首先要抑制人對不合理、不正當需要的非份之想和追求。

二、 價值錯位——不道德行為產生的主體性因素

惡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產物,道德與行為主體的價值認知有關。如果在價值觀上發生錯位,就可能發生不道德行為,甚至走向罪惡深淵。價值錯位一般有三種表現形態。

1、個人與社會的錯位

人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價值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自我與他人或社會的關系,把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有機結合起來。對此,在道德觀上存在著利已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對立。發生個人與社會錯位的人大都主張個人利益第一,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或社會的利益。他們奉行“人不為已,天誅地滅”,在行為中常表現出“唯我”傾向,把“我”當成社會的中心,把自我擺在與社會對立的位置上;在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時,常常以個人為本位,社會為“次位”,強調個人需要和利益的滿足而置社會或他人利益於不顧。“唯我”的過度表現就是“無我”。正如李建華先生在《罪惡論》中所指出:“唯我”過度的“無我”不是道德上的“忘我”。而是徹底讓出自己的本質、權利、幸福和價值等,達到的一種完全的自我喪失。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幸福與歡樂,但他們的犧牲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禁慾主義的犧牲,不創造任何東西。一個人可一向僧侶之類那樣整天滅絕情慾,自己折磨自己等等,但是他所作出的犧牲不會提供任何東西。”

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大多是這樣一種“無我“的人,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是僵化、呆板、缺乏生機和活力的。社會罪惡泛濫,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麻木、不知自我保護正當權利,缺乏堅強個體意志力、沒有正義感的人太多。

2、奉獻與索取的錯位。

奉獻與索取是人生的兩種基本狀態,也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基本參數。能夠正確地把握奉獻與索取關系的人,即使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至少也能做一個安份守己的人。只講索取而不講奉獻的人,則一定成為卑鄙的人,不道德的人,甚至是一個惡人。

只講索取不講奉獻的人所以可能為惡或縱惡,首先是因為他不懂奉獻是索取的基礎。人類的祖先主要是消極的適應自然,從自然界中獲取食物以維持生存。在漫長的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勞動過程中,逐步的由自然界的僕役變為自然界的主人。這種關系的顛倒,是在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資料的勞動中實現的,它是人類脫離動物界所邁出的決定性的一步。但從人脫離了動物界進入人類社會之日起,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同社會與他人就有了不可分割的關系,即個人在自我索取的同時必須顧及到他人的索取,在向社會索取時必須同時為社會集體做貢獻。因此,一個人如果他所索取的大於他所向社會奉獻的,實質上就已經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就是一種惡。

由於只講索取、不思奉獻的人,不懂得奉獻與索取的關系,這種人也就不懂得只有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符合法律和倫理道德的索取才是正當的索取,其他都是不正當的索取。奉獻與索取錯位會導致不道德行為還在於只講索取的人,往往只重視自己的權利,不懂得權利的本質和基礎是對他人和社會應盡的義務。人的任何權利並不是自然的,而是由社會經濟結構決定的。權利不僅僅表現為個人可以自由平等地追求利益,而且表現為國家、民族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權利也不僅僅表現為對他人和社會利益的享用,更本質地表現為對社會和他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只有權利沒有義務的人生,即使現實生活中有可能,那也是暴虐的、狂妄的、罪惡的人生。

結論:奉獻與索取是統一的,人的價值是以奉獻為基礎的奉獻和享有的統一。一個人在觀念上如果顛倒了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就有了成為不道德的人的可能,一旦化為行動,就發生了實實在在的惡。所以,抑制不道德,關鍵是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遠大理想和抱負。

三、 放縱慾望——不道德行為產生的心理根源

慾望是人生的一種真實的自然存在。每個人都充滿著各種慾望的騷動。“他需要和外部世界來往,需要滿足這種慾望的手段:食物、異性、書籍、談話、辯論、活動、消費品和操作對象。”作為生物體的人,諸種感官的生理過程是一種原始的自發的生命活動,使人的諸種慾望具有自然性特徵。但是人畢竟是社會的人,其感覺慾望的生理過程乃是在社會關系中得已實現的,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道德就是對活動主體的感官活動以共同實現方式出現的社會保證或社會控制機制。因此,人的特定慾望都是人的生理本能和社會規約的統一。沒有社會規約的慾望是動物的本能沖動,不用社會規約權衡和節制人的各種慾望,就是放縱慾望。伊壁鳩魯曾經指出:慾望可以分成三種類型“有些慾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的而不必要的,又有些是既非自然而又非必要的。”在這理伊壁鳩魯實際上提出了慾望正當與失當的界限。

造成慾望放縱除了人的自然的生理因素以外,外界誘惑(金錢、權勢、名譽、美女、地位等)的存在常使意志薄弱的人忘記或失去遵守社會規約的意志力。縱欲使人的尊嚴喪失;縱欲使人沒有遠大理想,對他人滿足慾望造成傷害。因此,必須節制慾望。節制是對慾望的一種理性的自我約束。節制一方面承認慾望的存在,並認為人應該實現可以實現的那部分慾望,一個好的社會制度應該能夠使人的合理慾望都得以實現;另一方面要求對沉浸於為所欲為的縱欲加以約束。因此,節制既是慾望道德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慾望道德化的必然結果。歌德曾有一句名言:“偉大在節制中表現自我”,這同時也包含著另一個真理性認識:不道德的庸人或罪人是在縱欲中表現自我。

不道德現象產生的解決方法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慾望的自我節制。作為個人只能通過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來實現;作為社會則是通過加強社會控制來實現。中共中央在去年9月頒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的內容十分豐富,包含8個方面、40個條目,規定了公民道德建設的目標、內容和實施公民道德建設的途徑和措施,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根據《綱要》提出的道德建設目標,建設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輿論環境、民俗環境、社會治安環境和社區(校園、企業等)文化環境。同時,在全社會認真宣傳、貫徹《綱要》。特別要認真宣傳、貫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基本做到家喻戶曉,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行為准則,尤其要成為青年人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的行為准則。

“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愛國”可以說是公民道德最高層次的要求;“守法”則是公民道德最低層次的要求。“愛國守法”也是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集體主義的具體化。“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范。“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該如何相處的基本道德規范。“勤儉自強”是公民自處、對待生活的道德規范。“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的道德規范。

❷ 倫理學中超道德,非道德的定義

根據後人的,所謂超道德指的是一種在人腦的道德意識中潛隱著的,卻又無時不在的,超越一切常規輿論、條律、集體慣性、公眾倫理的道德觀念。,可以通俗的理解為超越人類慾望和一切物質條件的,某種類似於空中樓閣的道德追求。
所謂的非道德,是指介於道德和社會法律邊緣的一種道德觀念,可以理解為既不違法,也不嚴格按照道德為人處世的一種的觀念。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❸ 校園中不道德現象調研報告800字

關於大學生不道德現象的調查報告
調查對象:全校各年級部分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實踐時間: 調查主題: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更為激烈的時代。當代大學生應該修身立德,全面成才。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各種非道德現象,例如:曠課、損毀公物、打架斗毆、考試作弊、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正不壓邪等不時向高校襲來,這充分暴露出當前教育中嚴重的現實問題。 因此,通過分析、研究大學生非道德行為規范,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採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法,對預防大學生非道德現象的蔓延,糾正道德觀念上的不良傾向,加強人才品質的培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調查內容: 在過程中,我們設計了一個非道德現象指標,該指標主要包括了大學生有違於道德規范和正常價值觀、人生觀的異常行為。我們從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異常行為、品行異常行為、學習異常行為、審美異常行為和體育異常行為,以及自我修養異常行為等六個方面對大學生非道德行為進行調查。
實踐過程: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份。
調查結果: 其中,有72.5%的大學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經常」讓座位給老,弱,病,殘人士; 在大學里,「課桌文化」,「牆壁文化」一直都十分盛行,而有73.8%的大學生對亂圖亂畫的現象表示否定等。 從一定程度上看,我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現狀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絕大多數人思維活躍、目光遠大、樂於助人,廉潔自愛。他們對思想道德建設有清楚的認識,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知榮辱、講道理的大學生。 但仍有部分當代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卻偏離了主流的發展方向,與主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要表現在: 第一,學習缺乏熱情,上課經常遲到早退,敷衍完成學習任務,甚至出現隨便逃課現象。
第二,社會公德意識較差。在公共場所中行為舉止不得體,直接破壞了大學生的形象。 第三,勤儉節約意識淡化。 實踐總結: 一、道德意識個體化趨勢和道德判斷的多元化傾向; 二、新舊道德矛盾沖突帶來的困惑,主要體現在物質生活和做人處事方面; 三、生活和學習上的非道德傾向日益嚴重。 實踐對策(當代大學生非道德現象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法): 一、加強學風建設,建立有效的競爭和激勵機制。 二、加強校園道德建設,改善學生周圍道德氛圍 三、加大理想觀念教育力度,健全學生價值觀念 個人觀點: 近年來,大學普遍實行擴招,導致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的同時,大學教育的問題也開始凸現,根據資料顯示,有81.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數量上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總體道德素質並沒有隨之上升。那造成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呢?有的大學生認為思想觀念不同,大學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註重實際利益,還有的則認為大學擴招,林子大了就什麼鳥都有了。關於這個主要原因,我是比較認同第一種觀點的,也就是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註重實際利益,而大學雖盲目擴招,但飛進林子里的不一定以劣鳥居多啊! 在如今這個充滿激烈競爭、弱肉強食的社會里,部分大學生已經看透了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一旦出現了有利於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去辦妥事情,從而獲取相關利益。他們只顧著自己的感受與享樂,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自然也就變了。大學生是促使國家未來能夠繁榮發展的生力軍,面對著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現狀,我們應該採取措施去改善,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從而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以人為本,推崇「仁愛」原則。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做到理解人、尊重人才是可貴的。 第二,懷有感恩的心。感謝每一個曾經施恩於自己的人,學會知恩圖報。有了這顆善心的支撐,才能回報社會和他人,從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完善我們的道德品質。當代大學生是不能缺少「感恩意識」的,否則,往往會使他們存在著人格缺陷,而馬加爵殘害殺死四名同學就是例證。
第三,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通過自身不斷地反省、批判與激勵,使榮辱觀逐漸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固然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法律素質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當前大學生法制現狀的需要。 在這次調查中,有很多的被調查者例如被問到「你買了某種商品但你後來發現被騙了,你會怎麼做?」「假設不幸遭劫或被盜,你會報案嗎?」等關乎自身切實利益的問題時,他們都會積極地運用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但是當被問到「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小偷正往路人口袋裡偷東西,你會怎麼做」等不與自己利益形成直接沖突的問題時,雖然有42.5%的被調查者會立刻告訴被偷者,但是卻有22.5%的人會選擇「明哲保身,視而不見」,選擇後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這就表明了當某些大學生遇到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時,他們那種維護別人權益的主動性不會太高,因此,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面對著這些問題,我認為至少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四周發生的一切現象,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法制教育,積極宣傳法律知識。 三、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把已學的法律知識用於實踐中。 當代大學生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大學生都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要抵制那些對大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就要求大學生能夠自覺地培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做一個德才兼備、知法守法的稱職大學生。

❹ 沒有道德感的人是怎麼樣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感,陌生人之間會變得冷漠,如果親人再發生這樣的變故什麼的,那麼這個人就沒有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了,他會迷茫,會不知所措,會停止成長,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做這些是為了什麼無法認真的工作學習,那樣對社會的發展是沒有任何作用,甚至成為社會的累贅。道德感會催生幸福感,而幸福感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共同追求目標。

❺ 沒有道德的人 是形容哪種人

沒有道德的人 是形容哪種人?

所謂的道德,是對於社會中大眾對於某些行為認可的行為或應做的事。是一種文明的傳承。
失去道德,就是指某些人的行為違反了大家認為對的事。道指的人道,德指的是操行。
比如隨地大小便的人,小偷等等。這些都屬於失德之人,而且有些嚴重的還違犯了相關的法律法規

形容人沒有道德的成語

恬不知恥
【近義】厚顏 *** 、滿不在乎
【反義】天地自容
【釋義】做了壞事滿不再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出處】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宋·呂祖謙《左氏博議·衛禮至為銘》:「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章示後。」
【用例】「打這個~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聲,還是震動了台上的胡博士。(楊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沒有學歷和沒有道德的人 哪種人更不好找工作

單純的從找的角度來講,前者更不好找,但要是看誰笑到最後,那肯定是後者。

沒有道德的人叫什麼人

*** 。小人。

什麼是有道德的人

「有道德的人」在不同社會背景有不同解釋。
本人認為:一切行為能受到所在社會、眾人認可。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首先,有道德的人一定是懂得並能體諒人性弱點的人。他會把人當成人來要求,不會對人教條苛責。
其次有道德的人看待自己一定是很謙虛的。他並非有意謙虛,而是真的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還有很多缺點。
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堅定而不隨波逐流的人,因為對於是非對錯,他的判斷和選擇都出自於自己的深思熟慮,並且他還在不斷地深入思考、重新審視和認識這個悉團世界。

怎樣和沒有道德的人,打交道?

冷眼看他就是了,躲不開就只能這樣了

誰是天下最有道德的人

沒有這樣的人 因為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做到問心無愧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談道德
如果社會是一棵大樹,一株花朵,一片原野,那麼,每個公民的道德就是施給大樹的肥料,澆灌花朵的清水,點綴原野的鮮花。
道德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每一個人做的事無所謂善的大小,拒絕一件事也無所謂惡的大小,善惡分明,要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善小」的事情,對於那些事情,我們力所能及。比如愛護公物啦,不踐踏草坪啦,舉止文明啦,諸如此類。有道德,不一定要做一些轟轟烈烈,能名垂千古的壯舉,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擁有了道德和修養。同時,那些「惡小」的事情我們要拒絕且去阻止,比如隨地亂扔垃圾,亂砍亂伐,都是一些不好的行為。我們要及時的阻止,且自己不可以去做,引以為戒。
道德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的時候,我們常有這樣的經歷。自己有的東西不想要了,就強加給別人。這種行為,有的時候會很令人反感。你有想過嗎,別人也不願意要,你有想過嗎,如果你是她,看到別人對你這樣,你會怎麼想?所以,————
道德是將心比心。當我們對別人說話,做事的時候,適時的為別人想想,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看自己的言行,對別人也是一種理解。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那是對別人的不理解和不尊敬,這個世界,「我」和「你」
是平等的,只有設身處地的辦事,才可以讓眾人做到心服口服。
道德是言必行,行必果。這是一個人最起擾兆碼的道德守則,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那麼他就等於成了一個沒有人相信的騙子。試想,如果別人騙你,答應你的事情不去做,那麼你下次還會相信他么?不會!而且不僅是不會,而且還會對他產生厭惡感,不再想和他交朋友和搭話。可見一個人的信譽有多重要。
道德是滿招損,謙受益。但丁曾經說過「道德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睜李橘」。即使你有太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你盛氣凌人,還是不能稱上一個成功的人,一個人成功的人不僅注重事業,但更關注的,是道德品質,如果一個人連謙虛都做不到,那他就是真正的悲哀了。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還要做到很多很多。每一件善事,每一次理解和寬容,每一次信用,都是在升華內心的修養。
其實,即便個人的道德是一隻嬌艷的鮮花,但我明白,春天不是一隻獨放,春天是萬紫千紅,是百花爭艷,萬木競秀!
每個人的道德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甜膩的聲音,一種對每個人的從容,一種對世界的微笑。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作為一名學生,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講究道德,加強道德修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所謂學生的道德修養,是指學生通過積極的自我思想斗爭和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和選擇能力,不斷克服自身的一切非社會主義道德意識的影響,從而形成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道德品質,並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與方法有: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念;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積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獨」;身體力行,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反身內省,存心養性。
道德名言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郭沫若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丘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契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馬克思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培根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呵呵 找的 自己組織了一下 不知道你滿不滿意 能用得上的話就用吧 O(∩_∩)O

怎樣才算有道德的人

見義勇為,節約水電,不說臟話,不打架,不罵人,尊老愛幼,孝敬父母,不亂仍果皮紙屑,不亂吐痰,愛勞動,助人為樂,不盜竊,不搞破壞,遵紀守法,不見利忘義,不做黑社會,不亂彈琴,哦,錯了,是不做壞人,不亂吹牛,要誠實守信,記住,還要不抄別人作業,上完廁所要沖水,廁紙入簍,洗好手再和別人握手,隨手關門,不大聲喧嘩(唱歌表演除外),不......想到再告訴你

❻ 判斷道德和非道德的五種要素是什麼

1、「內心自由復」的觀念,制指認識與意志統一,要求人們明辨事物的真偽、善惡、美醜,「只受制於內在的判斷」,而不受「一切外在影響的羈累」;

2、「完美」的觀念,指人多方面發展,要求具有完美的理想和實現志向的堅強毅力;

3、「善意」的觀念,指善行的決心,要求一個人不顧個人利害,能與人為善,使個人意志與他人、社會意志協調,以免發生惡意的沖突。

4、「正義」的觀念,指人們發生沖突時,應以「正義」去調節,這種觀念實際即「守法」觀念;

5、「公平」的觀念,指對人們的行為應實行善者賞、惡者罰,賞罰分明,公平合理。赫爾巴特認為,這五種道德觀念是人類普遍應具備的美德,是「鞏固世界秩序」的「永恆真理」。

❼ 道德行為名詞解釋

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並能對此進行道德評價的行為。與「非道德行為」相對。包括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兩大類。不同時代、民族、社會和階級對這兩類行為有不同的標准。一般來說,道德的行為是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反之則為不道德行為。

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

❽ 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是什麼

一、在道德領域與非道德領域的關繫上,中國傳統價值觀傾向於以道德價值為至高的價值標准學界常說中國傳統社會中有「泛道德主義」的偏向。我們可以從道德價值與物質價值、道德價值與政治價值兩個方面作具體分析。 從道德價值與物質價值的關系來看,中國傳統主要以義與利、理與欲、公與私的論辯表現其價值取向。「義」主要是道德價值,而「利」則主要表現為物質價值。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他為君子、小人的區分提供了標准,這一標准就是二者的道德層次,而其中又以義與利的對立為前提。孟子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也是把利與義對立起來分析的。其共同傾向在於,二者同時在對立中選取「義」而放棄「利」,似乎「義」不但是最高的,而且是自足的。問題在於,道德從來就是調整利益關系的原則和標准,義與利總有其內在關聯。這一矛盾的解決是靠公與私的對立實現的,儒家所說的「利」指私利,它與作為公利、整體利益的「義」是對立的。由此我們再看墨家的義利觀,它與儒家不同之處在於它認為義就是利,從而把義與利同一化。但是,墨家所說的義其實就是公利,因此它與儒家的義利觀並無本質區別。至於理與欲,實際上是義與利的派生,只不過「理」是進一步把當時的道德綱常本體化了。 從道德價值與政治價值關系的角度看,中國傳統的政治觀是典型的倫理政治觀,其中表現出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交織,也可以說是道德的專制與專制的道德相交錯,從而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德治主義傳統,結果「政」只不過是「正」的另一種表達而已。由內聖而外王,是儒者追求的成長路徑。中國傳統價值觀以道德價值統制其它領域價值的傾向影響十分深遠,後儒雖有從內部挑戰的努力(如陳亮等的功利主義),但影響甚微。新文化運動中,除了「德先生」與「賽先生」兩條救國方略之外,還提出了「穆姑娘」(即morality,道德),並認為道德上的覺悟為「吾人最後覺悟之最後覺悟」。這種道德革命的取向在辛亥革命領袖人物中也體現出來,它雖然有針砭傳統積弊的功效,但卻還是犯了傳統的錯誤,並未跳出傳統思路。因為它雖然要以新道德對抗舊道德,但潛台詞仍然是道德價值是最根本的價值,以及可以從道德上解決一切社會歷史問題,這就陷入了傳統的窠臼,也與唯物史觀相距甚遠。當代新儒家牟宗三甚至認為從良知中可以悟出民主政治和科學,這種觀點被另一位學者余英時批評為「良知的傲慢」 。\[1\](P86) 現代社會是一個領域分化的社會,社會的經濟、政治、道德等多領域需要構築和諧的價值生態,這無疑要求我們首先破除傳統中的上述弊端。羅爾斯的《正義論》同時討論道德與政治問題,現代經濟學家高呼「經濟學(家)要講道德」,這決非回到傳統中以道德統制其它社會領域的狀況,而是在不同領域中發掘其不同的道德問題,它是以承認其它領域的合法存在為前提的,我們需要從這里重新思考我們的傳統。現代社會中道德的功能已不再是傳統社會中的統制、統攝,亦即它不能覆蓋更不能「派生出」、「開出」其他價值領域,相反,它更多地是滲透並附著於其他領域,起導向、制約和協調的作用。馬克斯·韋伯也分析了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觀念,但這種觀念不是統制,恰恰是許可、鼓勵和理性化的制約。恩格斯曾指出,在古代社會,一切團體、組織的活動都帶有「意識形態的附帶目的」,並把這種附帶目的「奉為神聖」 ,\[2\](P447)正是批判了傳統社會的上述弊端。 二、在家庭生活領域和政治生活領域的關繫上,中國傳統價值觀將二者類同化 君父一致、家國同構是中國傳統的一大特點。傳統觀念認為,從修身到齊家再到治國平天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毫無矛盾沖突的提升過程。從家庭關系中的「孝」可以推至政治中的「忠」。孝悌之所以是「仁之本」,不但在於它是自然倫理的體現,而且在於,一旦能作到孝悌,就不會「犯上」,不會「犯上」,就不會「作亂」。在「三綱」中,我們可以看到家國同構,君父一致的印跡。正是由此才形成了宗法傳統。 中國人喜歡將一切社會關系進行血緣化的「擬制」,與此蓋出一源。「師父」、「師兄」、「子民」、「父母官」等日常用語都帶有傳統色彩。也就是說,我們習慣於把非自然的關系自然化(主要是血緣化),似乎非此不能突出親密性和可靠性。這一血緣擬制的過程就是將自然、道德、家庭倫理濫用的過程。顯然,家庭倫理和自然道德雖然具有普遍性,但絕不能普遍化。因為家庭倫理自然是論親疏遠近的,或說它本身就是親疏遠近的產物。儒家對此倒並不虛飾,明確提出「親親為大」、「急親賢之為務」(《孟子·盡心》)。費孝通先生說中國人道德生活中具有「差序格局」,\[3\](P307) 梁漱溟將倫理本位概括為「關系本位」,\[4\](P93)若從自然道德的角度看,這其實是必然的,並無可厚非。 但是,當把這種關系和處理這種關系的道德思路納入到政治領域和其他社會領域,它的危害就十分巨大,就很有可能導致濫用家長式統治、以權謀私等社會積弊。家庭作為血緣關系的產物,它自身中包含了長幼序列等自然的不平等傾向,而現代政治生活領域則要求承認人的平等權利,經濟生活中亦要求按市場原則平等交換。在社會生活的廣闊領域中,已經實現了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而契約只能以平等為前提。但即便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中國式的家庭倫理仍有其可貴的價值。西方契約化社會中的人情淡漠、家庭缺乏溫情等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畢竟個人首先是在家庭中培養起健全的心理並實現人格的認同。問題在於,如果把這種家庭倫理普適化到社會生活所有領域則必然會犯錯。大概正是這種錯誤,使得「五四」時期形成了一種全盤性反傳統的傾向,因為他們認為既然由家庭倫理支撐的王朝政治已然瓦解,這種倫理的整體也必然失效。林毓生先生曾用懷海德(A·N·Whitehead)所說的「錯置具體感的謬誤」來概括中國傳統的這種弊病,\[5\](P38)其洞見無疑是十分深刻的,它正確指出了把家庭倫理放置到政治生活中的錯誤,同時又維護了家庭倫理的現代價值。 三、在道德價值領域與超道德的神聖價值領域的關繫上,中國傳統信奉人道與天道的契合 宗教或宗教性的神聖價值雖與道德價值密切相聯,但它畢竟不同於日常社會中的道德,因而可被視為超道德的領域。 在儒家傳統中,人道是對天道的模仿,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乾象》)就是這種思想的典型表達。天道一旦突破自然性而倫理化,實際上就具有神聖性、神秘性。在中國傳統中,天道成了一種境界的象徵,人通過俗世的、內在的修養,可以達到這一境界。「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易傳·文言傳》)是「大人」的境界。儒學認為,「誠」是聯通人道與天道的中介,通過它,人們可以達到與天地並立、「與天地參」(《禮記·中庸》)的高度。這就是西方社會學、宗教學中常說的「東方神秘主義」的表現,它是以儒家的性善論為基礎的。人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是儒家的信念,就連信奉性惡論的荀子也認為,通過化性起偽,「塗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學者常以這些論點為基礎,認為儒學雖有積極入世的態度,卻也有通向天道的維度,從而認為儒學具有宗教性。牟宗三先生認為儒家的修養之道是「天命下貫」 的過程,也是「下學而上達」的過程,這典型地表現了中國傳統中人道與天道的契合。\[6\](P16) 我們知道,在西方社會,神人對立、靈肉分裂的二元論是一種重要的傳統,這與中國大不一樣。中國傳統價值觀中人道與天道的契合確乎有利於人生的境界追求,但卻難以衍生出現代社會中普遍的世俗的道德准則。據此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更適合構建個人的人生哲學,如李澤厚則主張將宗教性道德與社會性道德分開,這些都是基於對現代社會道德要求的分析。歷史上曾有人認為,沒有了宗教,沒有了上帝的存在,道德亦不再可能。這一憂慮曾由俄國作家妥斯陀耶夫斯基在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提出。在思想界同樣存在這種擔心,因此啟蒙大師伏爾泰雖然尖銳地嘲弄和批判宗教,但同時認為,沒有上帝也要造一個上帝出來,因為似乎唯有上帝才能保證善惡的區分和懲惡揚善的終極公正。康德把上帝存在、靈魂不朽的論證從理智領域中驅逐出去,但卻認為為著道德實踐的考慮,必須保留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朽的假設,也是出於相似的理由。我們認為,對於天道、宗教的信仰是個人的事情,現世社會的道德完全可以由實際的社會關系來決定和安排。換言之,一個完全由無神論者組成的社會在道德上是可能的,這是一個唯物主義的必然結論。這種契合論的另一弊端就是,由於以性善論為基礎,我們可能對人性寄予過高的期待,從而在政治生活中疏於制度的完善而過分依賴領導者的道德修養,這一點已形成了相當的共識。在對當前種種道德憂慮的反思中,越來越多的人強調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在這方面,西方社會中似乎更注重從人性惡的假設出發來構築道德的制度防線。 四、在不同文化領域之間,中國傳統價值觀傾向於以華夏文化為標准判斷其它文化的優劣文明與野蠻、傳統與現代、進步與落後,這些對立的概念都蘊涵著一定的價值判斷。這種判斷既可以用於歷時性評價,也可用於共時性評價。 不同的民族往往也是不同文化的載體,如何在共時性的背景下評價這些不同的文化,事關一個民族的文化心態與文化取向。對此,中國傳統中有影響深遠的「華夷之辯」。它傾向於用文化本身而不是種族、膚色等自然標准來評價民族文化優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優點。中國古人國家觀念淡薄,天下觀念濃厚,其所謂「天下興亡」之「天下」,實為一個文化統一體,它不是一個特定的地域范疇,也不是純粹的政治概念。但它所使用的標準是華夏文化自身,特別是「禮」,認為「禮」不僅是人禽之別的分水嶺(「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也是華夷之辯、文野之別的標准。在中國傳統中,夷狄往往與禽獸相提並論,足見夷、狄、蠻、戎等對周邊和外域民族的稱呼中所包含的價值傾向。其中亦反映出文化中的自大心態。傳統中「修文德、以來之」的懷柔遠人的外交思維不能不說與此有關,就連鄭和下西洋,也只不過是為了「振綱常以布四海,敷文德以及四方」。這種傲慢和固步自封的文化心態在文化鼎盛時期尚有其存在的空間,但到國難當頭之時仍持這一心態,則只能是作繭自縛,導致可悲的結局,它實際上與曾長期風行的歐洲中心論如出一轍。事實表明,中國並不真正具備「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傳統。歐洲中心論早已由德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予以駁斥,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也是以承認文化多元論為前提的。現時代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也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如何實現現代化、順應全球化而又不在傳統中固步自封或全盤西方化,需要我們在文化價值觀上來一個較大的轉變。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各個價值領域的關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傳統價值觀有一種明顯的一元論傾向。這里所說的一元論,就是指或以一方統攝其他方面,或派生出其他方面,或排斥其他方面。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體系,我們首先要糾正這些傳統偏向,包括讓道德價值讓出統制地位,在領域分化的背景下構建道德規范,把社會日常倫理與個人修養的境界區分開,在文化價值觀上取兼收並蓄的態度。

❾ 我們周圍存在那些傳統道德的負面影響

哈哈```親愛的,偶告訴你啦,這個問題哦```其實!!!我知道答案啦。(*^__^*) 嘻嘻……在政治課本上,自己去看哦……

熱點內容
2014注冊會計師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4-11-15 13:45:47 瀏覽:768
司法廉潔隊伍 發布:2024-11-15 13:04:04 瀏覽:513
對校園法治社理解 發布:2024-11-15 13:02:37 瀏覽:313
平面設計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5 13:02:33 瀏覽:25
勞動法固定期限合同視為長期 發布:2024-11-15 12:18:11 瀏覽:740
老賴民法 發布:2024-11-15 11:56:26 瀏覽:723
佛山經濟律師 發布:2024-11-15 11:04:47 瀏覽:675
申請法律援助書怎麼寫 發布:2024-11-15 10:42:48 瀏覽:868
本科會計法律碩士 發布:2024-11-15 10:36:51 瀏覽:463
黃偉律師 發布:2024-11-15 08:47:39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