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與道德經
❶ 為什麼在早上卯時站樁比較好
我的站樁老師告訴我,站樁最好是子午卯酉四正時。站樁最重要的是得天地的真陰真陽以促進體內的陰陽相合,道德經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在這四個時間段,天地交泰,陰陽化生,天、地、人三者是相互感應的,因此效果比其他時間段要好。當然,道家也有「活子時」的說法,不僅是等待天地之候,也要練出自己的身體的候。
❷ 站樁的起源(最早記錄在哪一本書中)
站樁的起源與興盛時期
早在兩千多年前,西周時期的老子在現今西安西南郊的樓觀台撰寫的《道德經》中,就記載了「聖人抱一、獨立不改、周行不殆」的站樁養生法。
定都西安的大漢王朝,託名黃帝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里也有「提摯天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記載。
而70年代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中也有站樁練功的圖形。
❸ 站樁時黙背老子道德經可以嗎
道德經不適合站樁時候背誦,會心情煩躁。最好背誦般諾菠蘿迷之類的金剛經,佛門的東西可以靜心。
❹ 道德經中深藏的魂魄秘密
《道德經》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的第十章幾乎是以SOP&SIP的形式,指導了世人如何抵達超凡脫俗的境界,如何改變命運。
所以,弱弱地建議一下:如果想要改變命運,如果覺得當下的生活、工作、學習不太順利,那麼深度領悟一下《道》的第十章。
下面我們分別來試著回答一下《道》第十章中,老子的六問。
道家以及傳統中醫認為,有兩個東西一直在我們體內默默工作中,我們的身體與生命是離不開這二者的:魂(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道》第十章中的「營」理解為魂)和魄,我們通常統稱為魂魄。
自四書五經被定義為封建糟粕從我們的教科書拿掉至今已經一個世紀了,以至於今天的人們看到「魂魄」二字或作為妖詞一棍子打死,或雲里霧里不知所雲。
關於魂和魄兩個字,我們稍微解釋說明一下,這樣利於我們理解消化這一章道德經。
魄,比較容易理解。魄力、氣魄,這些我們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只是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的現象:一個重症患者,永遠不會讓人感知到其有魄力,因為重症患者,其體內的魄已經消亡、消退殆盡。
按照中醫以及道家的理論,魂魄稱其為三魂七魄,魄是陽,魂是陰。
七魄負責主導我們入睡之後維系生命的七大基本需求:呼吸、心跳、消化、水液代謝、修復生殖功能、知冷知熱、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覺。
稍微解釋一下,例如,白天的時候,沒人會在呼吸的狀態下打呼嚕,但是晚上入睡之後,鼾聲通常成片地響起。
中醫認為,呼嚕太響,一般是魄有點兒問題,中醫通常會採取艾灸來刺激相關經絡穴位來修復魄。
至於消化、代謝、以及生殖功能修復非常容易理解,你晚上吃的再多、喝的再多,晚上欲死欲活地折騰過,第二天早上醒來你依然會發現:需要早餐、需要喝水,一些該勃起的地方依然勃起。魄,魄在工作的結果。
知冷知熱就不談了,睡著了踢被子、搶被子,都是司空見慣的常規動作。
睡著之後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覺,這方面也容易理解,有人入睡之後,有一點點聲響就睡著了,有人入睡之後打雷下雨都絲毫不知,更為誇張還有晚上喝水太多,夢見滿世界找廁所,然後終於找到了,然後酣暢淋漓地在床單上畫了一個巨大的世界地圖。魄,魄有問題。道家和中醫很能整,對於入睡之後警覺性不夠的問題,他們的基本招式就是:站樁。對,讓你練習一個階段的站樁動作,這樣就能激發七魄之一的那個魄,幫助我們提高警覺性。
關於魂,儒家與道家均認可「天人合一」,事實上天人合一論也幾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支柱與整體了。
天人合一解釋起來非常復雜,那麼我們稍微簡單一點地理解為:人是可以與天地展開對話、溝通、交流的,那麼在人體內魂就承擔著這一巨大職責。
這就是魂。
道家認為,打坐入定之後是可以感受到魂的,而且還可以感覺到是三個魂,而且這三個魂是呈紅色的。
道家還給這三個魂命名為:胎光、爽靈、幽精。
扯了大半天的魂和魄,無非只是想要回答老子在《道》第十章中的第一問。
第一問:「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魂和魄在體內抱團與承載著生命的身體合體為一,能分開嗎?
當然不能分開,事實上也無法分開,分開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生命到了盡頭。
其實,老子沒有直接講出口的話是:道和德,能與承載著生命的身體分離嗎?
這個問題,先留在這里,等《道》的81章談完之後,我們再回頭談談。
第二問: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我們都知道,讓四十歲的大叔、大神去劈個腿,能要了他們的老命,一定韌帶拉傷,躺卧不起;但是讓3-4歲的孩子劈腿,則是個輕鬆快樂的事情。
嬰兒能順利地從母親產道出來,與嬰兒的致柔特性是不無關系的。
那麼嬰兒為何可以如此致柔呢?
按照《道》的理念是因為初生的嬰兒能心無雜念地將精氣和力氣集聚在一個點上,於是形成了致柔。
這讓我又想起了那位對上善若水無比崇敬的一代才子——納蘭性德,其代表作之一《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中的經典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於是,我們所常見的現象,常常忽略的現象就是:嬰兒雖然致柔,但是其啼哭之聲是非常響亮的。
著就是專氣的結果。
這就是道。
關於「氣」《道》第十章中是首次出現,後文中還將提及,還將論述。
回答第二個問題:專氣致柔,最初我們都是具備這個能力的,最初我們都是可以專氣致柔的,可是後來就慢慢地沒了,再也回不到嬰兒那個狀態了,如果從哲學層面去理解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的現在,此刻的此刻,能不能做到都不要緊,但是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徹底丟光了那種專氣致柔的、我們曾經擁有過的那種狀態。
第三問: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至此,《道》我們已經讀到第十章了,完完整整地讀完九章了,如果我們對於前面的九章有些正確的認識、理解和消化,那麼就完全可以按照《道》的思想來回答下面這個問題了。
世間有沒有一塵不染、絲毫沒有瑕疵的事物?
按照道的理念,回答有或者是沒有,均可,
有,例如前文所述,專氣致柔的嬰兒是不是一塵不染的;
沒有,例如前文所述,專氣致柔的嬰兒是不是傳承了父母的一些東西,那麼也就不是一塵不染,只是尚未顯露而已。
所以《道》的理念就是這樣,始終強調著道的存在,強調遵循著道,而從不曾絕對化地定義過任何事物,甚至連諸多的地方,老子自己也坦率地講:我也不知道。
佛家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家認為,一塵不染、沒有瑕疵的東西是存在著的,即:心靈、慧根。
但是,這僅僅只是佛家的理念。釋道兩家在方方面面是有著諸多的、巨大的差異的。
讓我們試著來回答一下第三個問題。
清除一下內心的私心雜念,然後像照鏡子一樣,深度自我反省一下,能做到沒有瑕疵,純凈無暇嗎?
答:能做到就是聖人中的聖人,不能做到自然就是凡人中的凡人。
聖人也好,凡人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可以做到清掃一下,照一下,經常性地這樣清掃,這樣照,然後就能與道進行比照,然後就可以逐漸進入專注無私的境界。
第四問: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遵循道、順應自然,無為而治,這個前文談到過,不多扯。
第五問: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道》第六章中,老子談到了「玄牝之門」,我們也在第六章中談到了雌、母性、玄牝之門與道之間的關系。現在第十章中,雌作為道的代言第二次出現於《道》中。
溫故而知新,讓我們再一次解釋一下道與「雌」、「玄牝之門」所代言的母性之間的關系。
我們曾經在第六章中解釋說明過,古漢語中「谷」、「玄牝」、「雌」在字面上都有女性生殖器之意,其延伸開來的含義就是:產出生命,卻又非常寧靜且陰柔。老子認為,這就是道,或者說是道的一個側面。就像「上善若水」也是一種道一樣,他們都幾近於道。
復習完畢,那麼我們可以嘗試著回答第五問了。
當我們身上所有的感官都在不停歇地反復開啟關閉之際,我們能否保持女性或母性的那種雌柔、寧靜的狀態?
答案如前面的問題一樣,如果能,那麼我們就是聖人,如果不能,那麼我們就是凡人。能不能都不要緊,記得應該讓自己保持那種陰柔、寧靜的狀態。
謙虛一點、廢話少一點、寧靜一點、柔一些……
第六問: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這個比較簡單,容易理解,我們直接將其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就是:明白並懂得了各方面的事物事理之後,我們能否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態,而不要動用心機去追逐。
似曾相識吧!《道》第三章論及過這個話題「恆使民無知無欲」。
轉成了直白的文字之後,我們幾乎已經無需回答了,因為答案與前面幾問是一模一樣的。
六個問題問完了之後,老子似乎早就預測到世人會無語,會都做不到,於是勸導世人在上述六問方面生之蓄之。
什麼意思?
一、讓道和德如果魂魄一樣,始終與我們的身體、生命同在;
二、讓嬰兒般的專氣致柔,一直保持下去;
三、經常保持寧靜,深度給內心照照鏡子,努力爭取使其純凈無暇;
四、遵循道,按照自然規律別折騰(為無為、無為而治);
五、盡管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沖擊著我們的大腦,也試著去保持母性般的雌柔與寧靜;
六、即便通達了諸多事物事理,也應該讓自己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態,不要費盡心機沒完沒了地追逐,只為滿足各種感官享受。
「一……六」有沒有都不要緊,即便沒有現在「生之」也來得及,「生之」後注意「蓄之」讓其別夭折,使其茁壯成長(《道》第十章原文「 生之畜之 」)。
如果我們在六個方面可以生之蓄之,那麼勢必將進入一個全新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德」:是謂玄德。
是謂玄德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生養萬物而不將其私有;為萬物服務而不自持有功;統領萬物而不主宰……
已經無需繼續解釋了,這些就是天地精神,就是上善若水,就是……,都是前面九章的一些內容。
我們在第十章開篇之際談到一個觀點:《道》第十章是可以讓我們超凡脫俗的,是可以改變我們命運的,當然,問題在於世人是否認可這些,是否在認可的基礎上去實踐「生之蓄之」。
❺ 誦讀《道德經》1000遍,發現了蛻變密碼
自從去年11月接觸「四到法」誦讀《道德經》以來,到2020年8月31日,約十個月時間,我完成了誦讀1000遍。
三年前,我加入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開始理財,它吸引我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家公司成立7年來,每天早上的早會,都是公開分享《道德經》,先集體誦讀一遍,再聽老師分享。每次接觸這個公司的人,總感覺他們特別謙和,與眾不同,讓人很願意與之親近。心裡就有了學習《道德經》的心願,但一直都沒有找到自己信服的方式。
直到去年底,家人無意中轉發一篇顧老師的文章,提到「四到法」誦讀:心到,口到,眼到,耳到。
真的這么簡單嗎?
——心裡有個聲音出來:大道至簡!
我一直相信越是好東西,越是簡單。看了一些同修分享的誦讀1000遍的變化,我當天就決定,讀!
馬上申請結緣,入群。在拿到誦讀本之前,我每天24小時循環播放若羨老師的誦讀音頻,一連聽了1個月。晚上睡覺也調小了放在卧室。
拿到誦讀本很激動,看到漂亮舒服的裝幀與字體,忍不住開始誦讀,第一次讀了50多分鍾,口乾舌燥。第二天再讀,28分鍾就完成了,還有了口舌生津的感覺!我想這和循環播放誦讀音頻有關,它已經深入我的潛意識里了。
但是接下來,發現自己斷斷續續,每天瞎忙,就是無法堅持每日誦讀。是孩子幫助了我,13歲的女兒原本沉迷游戲,我發現每當我開始跪坐誦讀道德經的時候,她玩一會就不好意思地放下手機去寫作業了。
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想,為了孩子也要堅持每天下去。
後來家人若二看到也加入進來一起誦讀,他比我還精進,已經於今年六月份完成了1000遍。
這個過程,女兒從沉迷游戲,到願意被限制手機時間,願意補習落下的功課,主動承擔一些家務,我看到她在逐漸改變。
今天是她開學的日子,我讀完了1000遍,孩子說:媽媽,我打算過一種新的有意義的生活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真的是奇跡呢!
我的其他家人似乎也都在一起改變著。
年前我剛回到湖北老家陪父母過年,結果就遇上疫情無法出門,和孩子也沒法團聚過年。但想想也有欣喜於不用四處奔波拜年,也不用應酬喝酒打麻將了。一直想用自己的自然拍打幫父母調理身體,他們兩老也總是閑不下來。
所以這個春節,除了每天陪著父母學習疫情防範知識,就是站樁讀經,拍打父母的身體。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和兩老的臉色都白里透紅了,父親說:感覺自己過上了最幸福的日子!
那時本來每日誦讀3遍,預計一年內讀完。後來看到顧老師在群里呼籲大家讀經迴向給疫情中的人們,於是我就開始每日誦讀6遍迴向。
疫情其間有很多線上找我咨詢(我是心理咨詢師和自然療法師)的朋友,我都推薦她們誦讀道德經。有一些人就結緣了。
若二在深圳,也和他的家人朋友一起開始了誦讀。我們每日一起交流誦讀進度和對生活和自我的覺察。所以感覺收獲很大。
他說我脾氣暴躁的毛病越來越好了,願意耐心傾聽了。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十分苛刻,對親人也十分挑剔。現在慢慢地學會了「柔弱勝剛強」,越來越自然地暴露脆弱的部分,不端著裝啦。對自己和家人的寬容度也增加了。
誦讀前幾百遍,都感覺自己的進步很明顯。經常願意寫心得。
可是到了四五百以後,感覺自己讀經就像是機械化了,思緒總是亂。有時讀著讀著都快睡著了。
剛好我開始帶領網上的「方糖讀書會」(類似一種成長式互助陪伴小組),就把自己的讀書會的書,定為《道德經》。
我當時的想法是,一自己的收獲很大,我想分享給其他人。
二是「既以與人己愈多」,我越是分享,自己的收獲就會更多。
的確如此,來參加我的讀書會的夥伴,一個個都開始誦讀道德經了。前前後後有二十多個人吧。而且12次方糖讀書會下來,我發現自己和小夥伴們都變了,不自信不愛說話的變得特別願意表達了,愛笑了。
以前不讀經典不讀書的,現在也開始讀書了。
本來對生活中和家庭里很多事情無法理解,感到難受的,變得開朗,主動去愛,和主動要求被愛了。
就好像看到一個個柔弱的生命開始長出來內在的力量。
也看到一個個堅硬的靈魂,慢慢變得柔軟了。
怎不令人感動感恩呢?
以上這些我都寫到《和老子一起聊聊天》這篇文章里了。
還有更大的收獲是,在讀書會里,大家都好奇我的狀態為啥這么好,於是我開始公益在線上帶領讀書夥伴們站樁拍打。
6年前,我因為身體原因接觸了自然拍打,後來改行從事這個行業,但是對它的原理一直不太清楚。
今年誦讀道德經以來,忽然發現《道德經》第16章說的就是自然拍打的站樁啊!「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而拍打,其實就是「沖氣以為和」。
自然拍打,真的是「道法自然」!它所出現的各種神奇現象,其實就是道法自然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然而之所以我這些年閉關時體會到的「萬物與我一體」的感覺,不就是「營魄抱一」,不就是「復歸於無極」么?
那些我在閉關和靜心時看到的種種奇妙的現象,《道德經》第21章已經說的清清楚楚啦!我體會到的反而還只是皮毛而已啊!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這更堅定了我繼續做自然療法的信心。
「復歸於嬰兒」,這不就是我為啥會看似有一種自然美和逆生長的原因么?
同時,我彷彿也看到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家公司為何在它迅猛發展被遭遇停牌時,我為何一點也不擔心了。因為我看到《道德經》的分享從未停止,帶領人總是以身作則,踐行著專一守信無我利他。(後來它果然於疫情中順利復牌,幫助了很多困境中的人,並且名揚全球。)
想起聖人們的處事方式,總是驚人的相似!無論是帶領這個資產管理公司的老師,還是我的自然拍打的老師,以及推廣「四到法」的顧瑞榮老師,這三位老師,無一例外地選擇了「道法自然」,踐行著「大道至簡」,以身作則地「為而不爭,利而不害」。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夠遇到這樣好的老師,能夠用這么簡單的方法接觸《道德經》的智慧,並對自己的關系圓融和事業發展,都起到了這么大的作用。
以前有些事情總覺得心裡堵,想發脾氣,或者不願意聽不同意見。現在可以在情緒升起的時候覺察自己又掉入了知見的執著。
就可以很快跳脫出來,單純看待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於是,無論是人際關系或是事業發展,能夠直接鏈接解決問題的智慧了。
我把自己領悟到的這些,也寫在了一篇文章里《說說道德經里的蛻變密碼》。
同時,我也覺得自己離老師的教導還有很遠很遠。還要繼續深造。不僅在自然拍打上要繼續深造,還要在心性上,繼續跟隨顧瑞榮老師的教導學習。
《道德經》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學習,也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輩子去踐行。
「四到法」,是非常好的方法,適用於所有的經典。它可以清洗自己潛意識的方式,非常快速直接鏈接經典的智慧。
我打算繼續跟隨顧瑞榮老師,使用四到法學習《壇經》。同時,也要繼續在生活中踐行與推廣《道德經》和「四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