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養久聽

道德經養久聽

發布時間: 2024-10-26 15:37:30

A.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1、道生化萬物,德蓄養萬物,讓萬物生長和學習,讓萬物長成和繁榮,養育和保護萬物。世間萬物都尊重道而珍愛德,是一種自然的表現。孕化萬物而不擁有,成就萬物而不居功,引導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道德。

        2、道為本,生萬物。德為表,養萬物。「道德」二字,一不為宣揚什麼高尚情操,二不是掩蓋虛偽做作,而是與每個人的人生息息相關。「道」通俗的講是 蘊含於萬事萬物中,並左右萬事萬物演變發展的客觀規律。「德」則是人們根據掌握的客觀規律,在行為上的具體體現。正所謂「內悟道,而外顯德」。與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有所區別,與掩蓋卑鄙下作的遮羞布不可同日而語。既不可高舉「道德」大旗頤氣指使他人,也不可站在自以為是的「道德」制高點鄙視別人。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1、道是本體,看不見也摸不著,真正地發揮作用,得有德這個用體,幫助讓我們清楚地認識道、感受到道,享用道的無限妙用,進而「守道」,守住根本,一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人感受外事外物的器官稱為「兌」,如眼睛看,耳朵聽,嘴巴吃,鼻子聞……好看的、好吃的、好聽的和好聞的,不停地向外追求,心中有太多的慾望和雜念干擾,使心靈受到束縛,無法回歸清凈自然的大道中去,一如關在狹窄的空間,看到的是一小片天空,無法了解世界的全部,無法看清萬物的起始。

        3、從事物的客觀立場來觀察世界的本質,不以自身的感受和觀點來認識和判斷世界,否則就會極端片面,主觀盲目,產生自負的心理,招來了不少的災禍,站在事物的立場去看待事物,就像站在山頂看山谷一樣。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1、大道平坦又一望無際,如若不持久,容易喪失信心,或急功近利。本章「大道甚夷」,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夷」既有平坦之義,又有看不見之義,找捷徑抄近道近乎近乎人情,卻非天道。作為旗幟標桿的統治者做示範榜樣作用,具體實踐實施時,要把方問,盯緊目標,大道雖像蛇蟲爬行一樣彎彎曲曲,也無所畏懼。

        2、統治者修建宮殿,朝政腐敗;連年征戰,田地荒蕪;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君王生活奢侈,耀武揚威,搜刮財富,這就是老子說的強盜行為,非道哉。一如世俗之人,內心荒蕪,肚裡空虛,外表花枝招展,珠光寶氣,貪圖口腹之慾,追求過多財富,裝飾外表換取別人的尊敬,掩蓋內心的空虛,這是脫離大道的表現,非道哉。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就是善道貴德,守住生命的原則,保住精神的輜重,穩固人生的根基,心中有確定性之光,始終如一,終生不離,面對現實困惑與不確定時,不至於迷失、動搖或停滯不前。

        2、建德就是修德,修身。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開始。修德是建立自我與為人處世的出發點。個人趨向本真完善;家庭蔭余興旺;鄉里民風淳樸;邦國泰民安;天下德廣博而豐厚;代代綿延,成其久遠,子孫以祭祀不絕。

      3、設身處地去理解別人,約束自己不壓制別人。我們通常都會不自覺地試著改變別的東西,而不是改變我們自己。我們都會試著讓自己以外的東西變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讓我們自己變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話,也就不可能讓任何東西恰如其分。

        3、我們應由內而外的順序,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每個人都並非那麼與眾不同,個性也並非那麼密不透風。觀察、認識、理解他人,是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有助於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指責、評價他人,甚或想去改變他人,自覺或不自覺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強化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匱乏用「觀」來代替指責與評價,在「觀」中建立與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合作共處、相依相存。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1、初生的嬰兒之所以生命力強大,就是因為他還處於無為的狀態之中。這種狀態是身體里的中和之氣充足的象徵,老子稱這種狀態為理想的生存狀態。這種狀態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擁有的,只有潛心修煉大道,使自己的行為合乎大道,才能到達最佳。

        2、人在赤子階段,無知無欲無求,不會傷害任何事物,也不會遭到任何事物的傷害,處於安全之中。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產生了私慾,甚至變得貪婪,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患得患失。事物發展到強壯階段,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氣之道,就會漸漸走向衰亡,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個度,要適可而止。

        3、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點,如果我們不能糾正自己的缺點,不剋制自己的慾望,就會變得驕縱、暴躁起來,而唯獨缺少了與生俱來的和氣。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1、內在修道,外在修德。對內管住五官,抵制誘惑,魚躍龍門,潛龍在海,保持本色。對他人不講親疏,不求厲害,不分貴賤,用發展眼光看人識人,也許此時是學霸以後會是人渣,也許此時是學渣以後會是CEO。

        2、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出身,或教育良好,或經濟富有,或關系復雜,或自卑內斂,大家也應該和光同塵,不做另類,不格格不入。

        3、謹慎擇友。要和勝己者,盛德者,有趣味者,能吃虧者,能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做朋友;不與志不同者,諛人者,顛倒是非者,落井下石者,好佔便宜者,德薄者,忘恩負義者做朋友。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1、治國、用兵、取天下的政治主張。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奇正雙修,奇正相生。就如我們現在的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高考的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更趨向於綜合性,甚至不乏藝術修養。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都很重要。就像我們日常生活,既需兼顧工作業務,還要搞好業餘生活,事業固然重要,家庭還要照顧好,也得有良好的社會關系。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1、福禍相依,相伏,相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如《駱駝祥子》。福禍是一對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可以相互轉化,我們要做到顧此顧彼,還有知己知彼。

        2、君子如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以玉比德,玉有「九德」:仁,知,義,行,潔,勇,精,容,辭。謙謙君子猶如「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為人處世要外圓內方,有稜角懂得迂迴,直率又不放肆,光芒內斂又不張揚炫耀。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1、嗇術之益。就如雷鋒所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自多,自見,自誇,自耀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嗇」是指節約精力,少浪費才華,做正事,做大事。這個吝嗇不是吝嗇錢財物,而是吝嗇精氣神,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不浪費體能和才華。

《道德經》第六十章

      1、廚事喻國是。治國之術要抓大放小,管理天下,治理百姓不多擾,百姓自生自化,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妖異鬼怪、神人、聖人都不會傷人,才能天坤地寧,和平共處。

B. 道德經 | 聽山水萬千,不如一舟泛之

是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原文。

其中"知止可以不殆",指知道事物的界限,便可以長久。 是老子的一個重要觀點。

在第四十四章也有提及:「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三十二章為這個觀點的鋪墊和來源,但也有誤解,認為既然知止可以長久,是否就代錶停滯不前呢?

我認為這是一種曲解。從論道 和修身,事例三個方面解讀如下:

1 論道:道無名,物有名。道無止,物有止。道之在天下 ,猶川穀之於江海 。

道隱無名,勉強稱之為道。道無形,故無止。道是真理,規律和法則。 道養育萬物,萬物始制有名。所以名只是一個表象,是制出來的,也是變化的。 但變化是有邊際的。

但有了名,就有對名的認知,有底線和規則。

道之在天下 ,猶川穀之於江海 。天下由於道才井然有序,長江河流有山川峻谷才能曲折蜿蜒。

可見,道指引我們有名知止,但也如江河一般,不能因為有山川就畏足不前,在界限內應該有所主張。

2 修身 : 見素抱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聲色犬馬總是帶來災難。修身養生者必須清心寡慾,功成身退才能保全。

然而即使重腹輕目如聖人,面對誘惑還是很少能自製。如何才能達到呢,老子給了一個很重要的提示:知。 如何知道事物的界限,除了觀天地,還要行四方。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何嘗不是因為水已歷經惡而到至善呢。 所以第四十一章有: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 張良-知止不殆而勤於行

張良就是知止不殆而勤於行的最好的例子。張良跟劉邦一起打天下, 運籌帷幄,有勇有謀。可謂勤於行。劉邦多猜忌,所以張良晚年不問政事,專心修道,善始善終,可謂 知止。張良的目標是推翻暴秦,而非其他。面對權欲,物慾能堅守本心,從而避免了韓信之禍。也是後人值得回味的。

綜上所述,知止不殆是很難達到的,唯一的路徑是聞道,勤於行,乃有悟。

聽山水萬千,不如一舟泛之。

C. 《道德經》做人智慧,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道德經》中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眼裡自有自己優點的人,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就聽不進別人的話,很容易目中無人。

自己誇耀自己功勞的人,其實沒有功勞,也不會讓自己彰顯。

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自以為是的人。平常的人,精神上至少應該是半開放的,就是見到新事物,或者聽聞新道理,會嘗試接受。

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精神上是封閉的,拒絕接受新事物,也從來不把別人說的道理當回事。

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大圓和小圓的比喻,真正的高人就像大圓,視野大、格局大,接觸到的信息多,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而覺得自己很渺小。

自以為是,自視甚高的人就像小圓,格局小,視野小,接觸的外面世界也小。坐井觀天,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不過如此。

美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達姆羅施少年得志,剛剛20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當時他名氣很大,自己也非常高傲,有些飄飄然了,以為自己無人可及。

直到有一天,達姆羅施不小心把指揮棒忘在了家裡。他准備派人去取,這時候,一個助手悄悄告訴他:可以向樂隊里他人借一支指揮棒用。

達姆羅施有些愣神,他略帶懷疑地向樂隊成員說:「請問,誰能借我一根指揮棒?」話剛說出來,就只見場上的鋼琴手、大提琴手、長號手等十幾個人紛紛從上衣內袋裡掏出了指揮棒······

達姆羅施好像被什麼擊中了,他似乎開始變得清醒起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並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多人都在默默努力,准備替代自己。

靜水流深。低調,才是最好的處世之道。一個低調的人,不炫耀,不自以為是。與人相處的時候,懂得尊重別人,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默默地向周圍優秀的人學習,不斷完善自我。

自以為是,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也是悲哀的。

錢鍾書在《一個偏見》中說,人在精神上都要有客廳,還要有卧室。在客廳里我們儀表端莊,高談闊論,自信地展現自我;在卧室里,我們卸下「禮貌」「莊重」「自信」等等,自由自在地,「放肆地」休息。

「生態」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聯系。生態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態環境關系的道德觀念、基本規范和道德實踐。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態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眾舞台,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道教不是生態學,但其生態倫理精神因其獨有的特色而為其他學說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復興,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在倫理認識上,道教以其重視生命的喜樂、寧靜、恬淡、樸素和心靈的充實與擴展為特色,關注自我與自然的協調,以人為本,內容簡而深、博而約,具有無窮的趣味;在倫理實踐上,道教致力於體玄修道,韜光養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為、自然、人倫與文化的互動中長存長立,因此它在對自然生態和人的關系的認識上,表現出開發生命活力的自覺能動性、與自然對象的同一性以及倫理認識的整體系統性。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自然之道不可違」 1 、「順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質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會之自然。參悟事物、人生和社會之本質,求得生命與本性應有的風格、態度和氣象,就是道教倫理追求的目標與精神支柱。 

道教生態倫理精神體現在它的精緻深刻的內容和吸引世人的內涵中,蘊涵在使它延續、發展久遠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裡,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也非常明確和豐富,他認為人通過修煉可以實現「長生久視」、「肉體成仙」的理想,這個理想也就是與自然齊一或萬物一體的境界。道教還有「生道合一,重人貴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物我一也。」這表明道教注重從宇宙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願。萬物一體的生態倫理精神告訴人們,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營造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的社會。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萬物一體的精神相關聯,道教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則是產生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的道德。道教認為,人的肉體修煉、精神完滿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產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3 並且自認為這是對老子智慧大道的發揮。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唐代道教學者、醫學家孫思邈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者,他的醫學理論以天人一體、生而不有說為基礎,謂「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 孫思邈本人「學殫數術,高談正一」,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這種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當的實踐性和普世意義這種實踐性和普世意義,提出了世間事物持續平衡發展的觀念,揭示出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成果;如果強行索取,則會適得其反,破壞和諧,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萬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傳》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里指出天道與地道是相對峙而又相協調的,其協調是由人來作中介的。老子將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麼人就不是僅依附於自然,受制於自然,而要駕馭自然規律。因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道教於此進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審時度勢,求仙問道而不強作妄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敗壞心性,甚至危害人類自身。道教的修習者認為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於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訊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因此,道教不僅給人以一種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將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禱的肅穆和虔誠,而且將信仰或教義教規具體化為各種道功、道術,進而形成操作體系,引導眾信徒去實踐力行。可以說,道教是重視道、術、行的宗教,既重視「道」的提升,又積極提倡功法和煉養術。真正的道徒對道教真諦的切實掌握,在於不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備其虔誠的信仰,還要作道術的訓練,努力積累道功,日進無疆,不斷深化和純正信仰。這樣,就充分強調了人類活動的主體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適應性。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制約自然變化,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與傳統倫理學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經》提出:「中和者,主調萬物者也」,認為自然界與人間社會各層次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要素,合而構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所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個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致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統、丹術符籙、儀式規范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態智慧,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有可能達到可持續發展。

五是循環再生的精神。在關於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統的中國人確立了「大」和「久」的目標,並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節制人的無窮慾望,不造成對自然與人類的傷害。《周易》指出了兩個途徑,其一是「九二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天下,不傷財,不害民。」道教也發展了類似的思想,強調對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條件的確認是聖人之智、聖人之德,是聖人之業,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個物我同一的美好社會,認為在那樣的社會里,生命可以循環連續、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認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卓然特立於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異形,有似雀之化為蛤,雉之化為蜃。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資的觀念上,主張人類要多多節制慾望,保持萬物的生機與發展活力,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依時令進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獸幼鳥、禁殺魚蟹,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等觀念是相當一致的。人與生物資源相處,要進行物質交換。進行物質交換不是強行佔有,而是對自然作順應與調適。

六是融通萬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充滿生命的超巨大系統,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機地聯系著,宇宙在其歷程中運行,是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的交叉線。從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機,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關系。老子說:「大道泛合,其可左右。萬物持之持生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說,大道像廣闊的河水一樣滋潤著萬物,毫無私心,毫無偏意,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愛護著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在根本上「人與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說,萬物都來自特定的物種,但在不同物質的物種之間也存在著聯系和轉換,如同圓環一樣,分不出始終和次序。這種自然的聯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認為道為世界的本原,道是創造一切生命的總源泉,是融貫萬物生成的總動力。唐代道士吳筠說:「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之謂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終。探奧索隱,莫窺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朕,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 11 這里立足於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體對於物象世界的意義,其中蘊涵著通生無匱、品物有方的生態倫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物我無分,無此無彼;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人間諸事雖然各有其理,但說到根本上,則各順其情,各盡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這就是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體悟到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也就體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總而言之,上述諸方面,落實到現實中以保持生物物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可以為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意味著,道教生態倫理必然並且能夠進行現代性轉換。而轉換的契機,則在於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現代性人格的塑造。因為根據道教的觀念來看,人經過修煉而達到的崇高境界並不神秘,遙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體現。我國宗教史專家牟鍾鑒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徵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夠健康長壽;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擺脫「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卻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塵;四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功德在世;五是瀟灑自在,豁達從容,善於化解煩惱,始終保持喜樂心情。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稱為活神仙。所謂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樂的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著,其樂融融,這就是人間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們認為,人們只要努力建設,把中國道教的這種萬物一體、生而不有、曲成萬物、合而不同、循環再生、融通萬有的倫理精神,融會灌注到現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進我們的物質和文化建設,人間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現的。

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精神上只有客廳,沒有卧室。他們去哪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處處希望展現自己,自己始終也端著架子。精神上缺少一間讓靈魂休息的卧室,這是何等的悲哀。

王陽明和曾國藩,這兩大完人,不約而同地指出,傲,是人生第一大敵人,是人身上的第一大惡德、第一大毛病。

因為傲慢、自滿的人不會繼續學習,不會繼續修身,而只會用他們的傲慢、目中無人的「毒箭」去傷害周圍的人。

《周易》中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厭惡滿、盈的。謙就是不滿,永遠以學習的心態,不斷學習,這樣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D.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的最佳註解在哪裡

在我這里。
白話全解老子《道德經》選登之六
照直說

第二章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為定出了美的標准或明確了美的含義,正因為如此,與美對立的「丑'就出來了,「丑」這個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丑」這個標准就是這樣定下來的。大家都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善良的,正因為有了善良行為來做比較,對應的,什麼是丑惡的就區別出來了。丑惡,就是這樣比較區別出來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和無是相互伴生的,難和易是相對而言的,長和短是相互比較出來的,高和下是通過比高低比出來的,音和聲是通過看它是單一的聲音還是混和的聲音區別出來的,先和後是緊密相連的,這一切現象都是客觀事物比較固定的規律。[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所以,聰明的人做自然而然的事,不去做人為生出來的事,他用行動去影響別人,他用行動去引導別人,他用行動去教育別人,不會只說不動,不會去做彈花匠的女兒----會彈不會紡。他尊重世界萬事萬物,不去干預它們的生長、發生、發展情況,要從這里開始到那裡結束,不應該這樣生長、發生、發展要那樣生長、發生和發展,也就是不把個人的意志和意願加入世界萬事萬物中。他有所收獲,他有所成就,他取得成功,也不居功自傲。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也。]

也只有不居功自傲,看淡收獲,看淡成功,看淡成就,才會無所謂得到和失去。[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文:天下皆知①美之為美,惡②已③。皆知善④,斯⑤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⑥也,高下之相盈⑦也,音⑧聲⑨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⑩居a無為b之事,行c不言d之教e;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f唯弗居g,是以弗去。

註解:①皆知:都知道。②惡:丑,丑惡。③已:通「矣」,感嘆詞。④善:善良,好的行為。⑤斯:這,這就是。⑥刑:較量,比較。⑦盈:通「贏」,輸贏。⑧音:多種樂器發出的音響是音。⑨聲:單一樂器發出的音響是聲。⑩聖人: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修養好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等等。a居:按照。b無為:不去人為,不去干預,不去干涉,不那樣做。c行:實行,採納。d不言:不說話。e教:教育,引導,啟發。f夫:只有,也只有。g居:自居,據有,佔有。

說明:
老子對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真是看得透澈,從物質世界的成雙成對現象(有與無、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先與後)和人類社會的成雙成對現象(美與丑、善與惡、難與易)說起,告訴我們,有的要看淡它們,有的要尊重它們,有的要遵循它們。一個人對待客觀事物最好的辦法,還是順其自然好。有的(美的,善的)我們過分看重了,它的對立面反而更加突出,只有看淡美的善的,才能無所謂丑和惡,才有可能丑惡不那麼更加丑惡。當然了,老子在這里不是和浠泥,要人們容忍丑惡,縱容丑惡,恰恰相反,他是反對丑惡的,在他整個道德思想體系中自始至終都在反對丑惡,都在不斷地提出消除丑惡的辦法。主張人們不要走極端,不要過分看重和追求美的善的,這樣有助於消除丑惡。

E. 讀《道德經》的好處

讀《道德經》的好處

文/燦川

一、治療疾病

有資料標明,每天誦讀《道德經》可以治療很多疾病。

在網路,我搜索了一下《道德經》治病的一些文章,深受啟發。就我個人感覺,治療失眠是特別有效果的。過去睡眠不太好,經過半年多的每天誦讀,躺下做一下深呼吸,一會就睡著了。

二、可以長壽

《道德經》屬於高能量的書,無論是語言,書籍,想法,人,都是一種能量,每天誦讀,就是與高能量的老子在一起,因而,每天身體會慢慢的聚集高能量。慢慢的會將那些負面的低能量代替。身心會得到一個大的改善。

三、是一種修行

每天讀一定時間的誦讀,是一種修身養性的一種行為。讀的過程,讓大腦處於放空狀態,快速的讀,讀的熟練,讀的流利,一但大腦出現雜念,就立刻回到讀上。這本身是一種很好的靜心,不去思考裡面的字詞,就是讀,間接相當於打坐一樣的效果。

採用單盤,雙盤,跪坐,這是修行人特有的坐姿,讀經,就起到了修心的作用。

四、開智慧

《道德經》裡面有很多智慧,這些智慧進入大腦之後,長久下去,必定會取代人的生活行為,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文中的智慧,變會應用在生活中。

五、鍛煉記憶力

我覺得這種誦讀,對於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適合。小孩子讀,可以在很小的年齡,就接受這種智慧,古人過去都是背書。曾仕強也強調小孩子背書,背下來,未來才能應用自如。

而對於退休人員,每天讀,口中舌頭在不停的動,舌頭連著大腦神經,而且視覺,聽覺,嗅覺會同時受到鍛煉。

這舌頭的每天運動,就如播音員練口齒操一樣,時間久了,說話都會靈敏。可以起到鍛煉大腦的作用。大腦只要靈活,自然會指揮全身,身體四肢,本身都受大腦指揮。

六、有利於古文的學習

每天在讀,這種難懂的古文,也是鍛煉一個人學習古文水平的過程,畢竟文中有很多生僻字,要查拼音,有很多難懂的詞彙,讀順,讀通,讀熟,最後背下來,練過之後,再看其它參考書,特別容易理解。而且,這種讀,會在大腦形成迴路,讀其它古文,詩詞,都是易如反掌。

先總結這么多,未來會仔細研究,形成系統的感悟。

2022/2/3晚間燦川隨筆

F. 生命必讀之書——《道德經》之第一章

昨天細讀了路西法殿下創建的【聖賢書友】中的《道德經》,一時沒能忍住,便寫了一文。誰知,這文一寫,竟忍不住萌發了全本讀《道德經》的慾望。

今早起床,什麼也沒有做,就拿著《道德經》捧讀。結果,誦來誦去,神清氣爽。那時,我就想,這寺廟里的和尚為什麼伴著晨鍾暮鼓,孜孜不倦讀經了。原來,讀經本身也是一種修身養性。我不當和尚,不念佛經,那麼,晨鍾暮鼓,讀一讀這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不是對以後生活學習有幫助呢?

所以,就學學這些和尚們,天天念一念《道德經》,悟一悟道,指不定悟出點名堂。因此,從《道德經》第一章開始反復讀,一直讀下去。我想,待到讀完整本《道德經》,也算是在路西法殿下的引導下,系統讀完了一本書,那真是快莫大焉。

之所以快莫大焉,是因為殿下還有貝的獎勵讀下去,並引導著思考寫文。那就索性讀,寫,既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能提升寫文水平,何樂而不為?因此,每天作為必讀書目,並為此更一篇文。

《道德經》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直譯:

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不是真正的道。這個叫出來名字的道的名字,不是真正的名字。(真正的道)無名是萬物的本始;(被定義的道)有名,是解讀萬物的根源。

因此,用無欲的心態(不帶任何慾望)可以了解、觀察到道的玄妙,用有欲的心態(懷著各樣目的)能了解、觀察到道的效果。無名和有名,是同一來源而不同的名稱。它們都是玄妙的東西。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大門,

我的解讀: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是整部書的總綱,在全書中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該章搞懂了,領悟相對透徹了,其它各章節就容易看懂並深入理解得了。

何謂道?沒有結論。反而讀來讀去有些繞。說得出來的道,不是通常意義的道。給這個道命名,卻又不是真正的名。也就是說,你所悟的道,只要說出來,就走了樣。正因道之無名,它才是萬物的本源。有了名,便成了了解萬物的根本。

它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因為老子是道學的鼻祖,我們不妨從道教的陰陽圖形中來進行直觀感悟。

陰陽太極圖,是一個圓圈裡面有兩個黑白標志,各佔一半。如果將整個大圓圈看著是道且無名的話,那裡,裡面的兩個黑白陰陽部分就是有名和萬物之母。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可歸結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生東西南北中,誕生了萬事萬物。

同時,黑白陰陽還表明,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它們本來是平衡存在的,在大圓圈中各自均衡對半。如果打破這個平衡,那麼,有可能陰多一些,也有可能陽多一些。

因此,它體現了老子最基本的哲學思想:平衡中和,辨證思維,探幽尋微,生生不息。

.這章講道、名、有、無、妙、玄等基本概念,它引導人們去積極思考。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將這個道精準描述出來。你費盡心思描摹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那怎麼辦?繼續去找。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大家都去找,一時找到了自認為是真道的道,但卻不是。便又尋找。在不斷的尋找過程中,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力求與真正的道接近。如此,個人就進步,社會就發展。

道是很美的東西,全在於去悟。用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描述。余秋雨先生說:自然的最美處,正在於人的思維和文字難於框范的部分。讓它們留住一點虎虎生氣,交給人們一點生澀和敬畏,遠比抱著一部《康熙字典》把它們一一收納,有意思得多了。

這個人的思維和文字難以框范的部分,就是道。人們不僅要用心去感悟,更要對它有所敬畏。不要以為人定勝天,吼了吼,大地也要抖三抖。那都是偏離了道的正確方向,會給人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

我們現在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治理環境,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體現陰陽太極中的平衡。不能偏頗太大。只有如此,才能在尋道的路上探幽尋微。

我國古代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就有一股執著精神。他當年對著竹子苦苦格物,尋求道的真諦。竟一連格了好幾天茶飯不思,夜不安寢。最後終於格出了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當然,他把這個道悟出了,雖然能引導人們解決一些哲學問題,但又不是真道。人們還得不斷地格,以致無窮。

因為,自然之道,是玄之又玄,是奧妙無窮的,終其人類,不一定能悟出老子所說的這個「道」。

而無名與有名,體現了世界的對立統一和辨證思維。太極上的陰陽兩極,相互對立,但它們統一存在於這個大圓圈內。一切事物的對立發展,此消彼長,都是在這個大圓圈中進行的。這就從直觀上顯現了世界的對立統一。在對立統一中體現辨證思維。

陰到極致,便轉化為陽;陽到極致,便轉化為陰。所謂否極泰來,日中而仄。紅得發紫,也是如此。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做事要留有餘地,不可頂滿格去干。功成要身退,居安要思危。

不過,在我們寫文,尤其是寫小說、故事設計情節和人物時,一定要體現這種辨證手法。一個人物,其個人命運,要將其不斷打入谷底,慘得不能再慘。在慘到極點時,進行陰陽轉化,峰迴路轉,讓人心情隨故事情節,隨人物命運而迭宕起伏,扣人心弦。如果沒有波瀾,陰陽反差不大,那這篇小說或故事,註定是失敗的。

在剋制自己的慾望上,用有與無辨證去約束,對個人的命運和前途,尤為關鍵。

有就是無,無就是有。二者相伴而生,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你今天位居高位,有大把的權力可以揮霍,有享不盡的榮華,但那無,卻悄悄蔓枝展開。當你的貪欲達到陰陽轉換的臨界點,無,就訇然而至,將你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多少腐敗分子盡管犯罪手段千變萬化,但終逃不脫因為心中的有(欲),才換來了個人的無(身敗名裂)。

相反,你雖然身處逆境,處於全無的的狀態,只要心中有夢想,有渴盼,並切實可行去進行人生的規劃,全力以赴去落實,那麼,你的「無」可轉化為」有「,實現人生的逆襲。

為了更深入更透徹地解讀《道德經》,今天翻了翻資料。無意發現了央視原主持人白岩松也在讀《道德經》。並且,還開有講座。饒有興趣聽了會兒,很受啟發。

白岩松從24歲初步讀《道德經》,讀過一遍後,就擱置那兒了。據他講,雖然擱置了,但其書中的價值觀卻深深印入腦海中,並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無意識加以運用。

隨著事業的蓬勃發展,他到36歲名聲大噪。但接二連三的困惑也來了。聲名遠播,一時有些承受不住。在隨後而來的采訪和編輯中,總是感到不順手。效果很不理想。那時,他很苦悶。後來,又重拾《道德經》從中找到了答案,徹底解決了問題。

他說,之所以采訪和編輯不順,是因為心中牽掛著「兩老」。老領導,老百姓。總是揣摩著他們的心思和反應。在些狀態下,就前怕狼,後慮虎。戰戰兢兢,不得要領,方寸很容易亂套。他看了《道德經》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長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原來,他在工作時,首先心中就有一個私,所以,表現於外在行動上,就受這個私所左右,那麼,乾的活就非常糟糕了。

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後來再去工作時,就完全放下心裡的負擔,按照事物本來的面目進行,效果出奇的好。

我聽了他講的親身體會後,以為,其實,他的這個困惑在第一章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欲,心裡沒有任何負擔,靜心觀察事物,才能發現其精妙之處。常有欲,心裡有多樣的假設去觀察事物,肯定會帶著各式各樣的目的性和功利性,難免看問題,處理問題會偏頗。不能達到准確反映事物本來面目的效果。

真沒想到,這么個大腕,對於《道德經》研讀得這么深透。他開的有一系列講座,在喜瑪拉雅上有專題。我訂閱了下來,作為以後深研《道德經》的輔助材料。

清心寡慾,淡然寧靜研讀《道德經》吧。白岩松把它稱為「我生命中必讀之書。」我後來想了想,把古文化的儒、釋、道,三者作了一個比較,儒家力求人們積極入世,而釋家則想方設法使人們出世,比如遁入空門,六根清凈,也就是現實生活中一遇挫折,就皈依佛門。而道學卻介於這兩者之間。既要入世,也要在入世時保持一種寧靜致遠的心態。

如果說,儒家是主張進行人生加法的話,那麼釋家卻是讓人拋開一切,遁入空靈。而道家是既做加法,也有空靈,更是不斷做減法,從這個側面來看,是融三者之優。

形象比喻來說,你往人生路上不斷飛奔的時候,該丟棄的必須丟棄,該吸收的必須勇於吸收,該靜止時必須如和尚念經般從容念經。在不斷地動與靜的交錯中,感悟人生,修正方向,才不致於迷路,才不致於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

願這生命必讀之書,伴隨左右,如一盞指路燈,驅散陰霾,時時有光明。

熱點內容
推動全社會自覺尊法護法學法 發布:2024-12-23 15:00:14 瀏覽:943
有關道德的名言名句 發布:2024-12-23 14:57:37 瀏覽:867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記憶方法 發布:2024-12-23 14:51:02 瀏覽:697
香港大學mcl法律碩士 發布:2024-12-23 14:13:35 瀏覽:190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多長時間 發布:2024-12-23 14:05:39 瀏覽:791
離職押工資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2-23 13:42:30 瀏覽:842
博弈論對法學 發布:2024-12-23 13:19:50 瀏覽:933
簡說民法典 發布:2024-12-23 13:10:02 瀏覽:29
勞動法員工請假的時間規定 發布:2024-12-23 12:59:56 瀏覽:87
試商法試題 發布:2024-12-23 12:46:26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