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道德模範人物事跡
1.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範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材料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跡材料而煩惱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1
呂飛,出生於1981年,200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中共黨員,中學二級教師,2004年8月參加工作,主動提交申請到商南縣最偏遠的地區任教,在白魯礎鄉九年制學校工作五年,2009年調到富水初中工作至今,曾被多次評選為模範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這些榮譽背後,是他多年始終踐行著「盡本分、守信用」諾言的行動。教導學生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取信於學生、家長和同事。
他堅持誠信待人。多年來,他一直用誠信來面對每一個同事、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學生,盡心盡力為學生、為家長、為同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盡管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跡中卻透著點點感動,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他積極主動。答應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誰需要幫忙,就主動去幫忙。工作時與同事誠信交往,做到「四個互相四個不」,即:互相支持不爭利,互相信任不懷疑,互相尊重不挖苦,互相配合不推諉。正是因為高度地彼此信任,他們之間的工作總是十分默契,和他合作起來時那麼愉快。和他共過事的人對他評價都很高,因為這人信得過、靠得住。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都親切地叫他「飛腸好」。
在家長眼中,他是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當班主任還是普通教師,哪個家長到學校找學生、問事、送東西、接孩子或孩子生病需要照顧,或者臨時有事,他都主動上前詢問、幫助,每每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碰見他,他總是熱心承諾「把孩子交給我,忙你的去吧,請你放心,我會照顧好他的」,深得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歡迎。2006年還在白魯礎工作期間,發現班上寬坪村一個叫翁明娟的女生跟往常不一樣,憂郁、注意力不集中,後詢問才知其家長手指被電鋸鋸掉在縣醫院住院治療,他主動帶頭捐出200元並帶動全班捐助並和對她談心,經過疏導和鼓勵,學習比以前更刻苦,成績進步很大,事後,學生母親多次到學校找他道謝,他說「我們老師經常教育學生要樂於助人、要有愛心、自己都做不到,怎麼教育學生呢?」
從當教師那一刻起,他時刻對學生報以誠信。對待學生他更是將誠實守信作為和學生交往的先決條件。他經常和學生約定,如果孩子們有進步,他就會獎勵孩子們,或是一個紅星,或是一段批註,都詮釋著他對孩子們誠信,學生們也特別信任他,會把自己的零花錢存放在他那裡,有時會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都交給老師保藏。在一些人看來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他卻從來都沒有當小事情看過,把學生們的信任看得很重。因為他愛學生,愛教育事業。這份愛使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拿出資金捐助給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頓午餐、或是一雙襪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支鉛筆。他用自己的愛和行動詮釋著一個優秀教師的誠信品質。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2
薛思冉,女,2004年10月出生,是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體路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裡,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她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在家裡,她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計劃里,她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她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她家庭里充滿歡笑、和諧。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她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她是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她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
薛思冉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在課余時間參加了舞蹈、書法、繪畫特長班,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如:宣傳「五城聯創」活動中推廣文明用語,愛心和誠心在行動中傳達到生活每個角落。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3
侯波,男,生於1955年7月,大學文化程度,高級經濟師職稱,該同志於1979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陝西扶龍機電製造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侯波同志還擔任寶雞市人大代表、扶風縣政協委員。
該同志思想品德高,誠實守信、不計名利、無私肯干、情系扶龍、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作風扎實。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以來,始終堅持每天提前30多分鍾上班。平時經常加班加點,星期天、節假日很少休息,要麼到生產現場指導工作,要麼到各經銷點調查研究,了解實情。為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秩序,建立健全了的各項規章制度,並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帶頭嚴格執行。目前,公司內部已經樹立起了一種紀律嚴明、獎罰分明、奮發向上的良好風氣。
侯波同志一直將誠實守信作為立身之本,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陝西扶龍機電製造有限公司現已由一個地方國營小型企業發展為一個擁有固定資產3800多萬元,年生產能力1萬多台,年產值3900多萬元,年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年實現利稅300多萬元的陝西省潛水泵行業龍頭企業,其主導產品「扶龍」牌井用潛水電泵現已發展到八大系列三百多個規格,產品結構目前已形成以井用泵為主導,小型潛水泵、特種泵為兩翼的多元化產品體系新格局,「扶龍」牌產品現已佔居省內同行業水泵產品市場份額的1/3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先後榮獲「陝西省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全國潛水泵行業優秀工作者」、「寶雞市優秀企業家」、「寶雞市五一勞動獎章」、「寶雞市八五技術改造優秀工作者」、「寶雞市質量管理先進個人」、「中國農機排灌機械泵行業協會優秀工作者」、「寶雞市勞動模範」、「陝西省農機協會理事會理事」等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企業主導產品「扶龍」牌井用潛水電泵先後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陝西省名牌產品」、「陝西省著名商標」、「省優」、「部優」。目前「扶龍」產品遠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在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企業先後榮獲「省級先進企業」、「陝西省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科技進步先進企業」、「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納稅大戶先進企業」、「雙文明單位」、「寶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
他在生產經營工作中能吃苦耐勞,敢闖敢做,誠信經營,他把誠實守信作為企業的重中之重來抓,使之成為企業開拓進取的生命線,主要表現在:
一、嚴把產品質量關。產品質量關繫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是企業的生命線和尊嚴。為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在侯波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扶龍機電公司早在1999年就在陝西省潛水泵行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一直以來,侯波同志總是堅持把產品質量放在生產經營工作的第一位來考慮,他說:「搞企業必須要做到誠信,不能發不義之財」。經營中他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堅持做到「質量合格,價格合理」。
二、保障顧客利益,提高服務質量。經營中,他視顧客利益為企業的生命,始終堅持「質量為本,用心服務顧客」的理念,為提高員工素質,每月讓企業管理層、辦公室、質檢部、市場營銷部、服務部員工參加一次職業道德、經營管理常識、顧客服務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員工的服務水平,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他建立了完善的產品三包、退貨、換貨制度,建立了顧客滿意度調查制度,自覺廣納顧客意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建議。嚴格的管理贏得了供貨商和消費者的信任,企業多次被評為寶雞市「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三、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長期以來,他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積極為政府分憂解愁,企業每年上繳國家稅收100多萬元,曾多次被稅務部門評為納稅大戶稱號及先進個人。先後安排下崗職工和社會待業青年180多人就業,為政府解決了一部分就業難的問題。他經常向社會獻愛心,為災區、貧困地區的人民捐款捐物。
四、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不斷加強合同管理。擔任扶風縣政協委員及寶雞市人大代表後,他積極參政議政,為扶風及寶雞的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同時他還特別重視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企業合同管理工作曾多次被評為省、市、縣「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
侯波同志在各種榮譽面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強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關懷和扶持,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他在企業的各種會議上多次強調,並表示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大做強企業,發展扶風經濟,積極回報社會。為建設更加美好、繁榮和諧的新扶風做出更大的貢獻。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4
嘉祥縣大張樓鎮臨湖集小學任存來人的一生,一是學做人,會做人;二是學做事,會做事。而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離不開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誠信,是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做人之本、辦事之根。人若有誠信,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會肅然起敬。誠實守信,對民族、國家有利,對自己也不吃虧。
誠實,才能互信;守信,才能共同發展的基礎。在政治思想方面,誠實守信,主要表現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自己所追求事業的忠誠與信念;在職業工作方面,主要表現為誠實勞動、求真務實、遵紀守法;在經濟生活方面,表現為公平交易、信守合同、誠懇服務;在日常生活方面,則表現為人為善、坦誠相待、團結互愛、助人為樂等真誠的人際交往。總之,誠實守信,是一種內涵豐富的道德准則。
在我二十們七年的教育生涯中,時刻對學生報以誠信。只要是說過的話一定會向學生兌現。
王勇的轉變就是我眾多誠信教育案例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王勇,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因在老家交通肇事外逃到異地與他的`媽媽重組了新家後,有了王勇十年後案發,爸爸入獄。當時他才十歲,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親眼看到自己的爸爸拷上冰冷的手銬,對他的內心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夠站穩,並一路走好呢?時間證明了我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王勇由原來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變成了偷拿媽媽和同學錢的孩子,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我決定用誠信來打動王勇。答應王勇作業寫好就為他貼一顆紅星,我獎給了王勇;要求王勇在室外不打鬧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我送給了他;教育他說話算數,就和他一起做游戲,我滿足了王勇。
在用自己親身做法感染王勇的同時,告訴王勇也要像老師一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學期下來,我看到了他的轉變,但我覺得還不夠。澆樹澆根,育人育心。於是,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在王勇生日那天,給他買一個小生日蛋糕,中午放學後,我和同學們一起給王勇過了一個快樂的生日。在蠟燭點燃的那一刻,生日歌響起的瞬間,我看到了,王勇的眼睛濕潤了。許個願吧,王勇哽咽著說,「我明年還想過生日。
」對於一個缺少父愛,家庭殘缺的他,我知道這是他發自內心深處的想法。此時我己經感受到誠信給王勇帶來的快樂,友情給王勇帶來的決心。
我悄悄的對王勇說:
「如果你能從心裡徹底的改掉拿錢的毛病,老師就請你到家中做客,為你過一個更加難以忘懷的生日。
」王勇不做聲,只是一個勁的點頭。
在誠信的呵護下,王勇也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健康的成長。
在教育教學中堅守誠信,對學生的每一個承諾都如實兌現。有一次周末我答應給一個學生補課,恰巧我的胳膊摔折了,為了不讓學生失望,我硬是挺著去給學生補課。
;2.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
作為道德模範人物,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做一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人,樹立好的榜樣。下面是我整理道德模範主要 事跡 的 範文 ,歡迎閱讀!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篇一
通過認真學習過道德模範事跡之後,我的「榜樣」詞典里又多了一些像劉國紅、李遠紅、李澤英、__勇、白凱、顏昌峰、萬權紅等36名這樣閃光的名字!從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動、翻騰。我十分感動於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業績;感動於他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於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苟,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感動於他們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標兵。
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刻苦鑽研業務爭創一流業績的精神。
模範的事跡告訴我,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和爭創一流的干勁。劉國紅是貴陽市公交出租汽車公司四車隊三班班長,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機。多次在營運中做好事、見義勇為。李遠紅帶著許士強改嫁,和現任丈夫蔡德全開始共同撫養幼女,照顧癱瘓前夫,演繹了一段感人的真情 故事 。 「保姆媽媽」李澤英帶著卓遵琴拋下的卓欣和卓歡(雙胞胎棄嬰),艱辛地走過了十多個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歡慢慢長大了。現在,她帶著姐妹倆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勞累兌現自己的承諾。__勇是一名貴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村民。他平常就樂意幫助和關心別人,他始終認為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見義勇為是人間正氣。近六年以來,__勇先後抓獲搶竊手機、項鏈、耳環的犯罪分子就達9起。他總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細節不容忽視,唯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業務精湛,兢兢業業,他參加工作後,在基層工作,刻苦鑽研業務,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學習老同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對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贊揚。他們除正常工作時間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於長期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他終於病倒了,在領導、同事和朋友的關懷鼓勵下,最終轉危為安,完全康復,創造了生命奇跡。
三,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堅守忠誠的品質。
堅守忠誠是一種習慣,是忘我的投入,是創新的前奏,是一種道德信念,他們對待工作一直是堅守忠誠的態度,他的工作環境艱苦,辦公條件差,生活清貧、枯燥、寂寞但這些都沒有讓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職工作後,都堅持學習水文業務知識和專業理論,記錄大量的 讀書筆記 。長期的勤奮學習、刻苦練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績,曾兩次在全國大賽上大顯身手。他勤奮敬業,不懈追求,平凡的崗位見證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獻和忠誠。
四,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恆的品質。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然而張宗良的事跡告訴我們,一輩子做好事再難,他也要做!張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顧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過傷的殘疾軍人,在解放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張宗良從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戰爭時期扛過槍、立過功的抗戰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經歷,他真正的走進了他的家,冬季為回保才老人買煤取暖,夏季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凈,每一個節日都提前為老人准備好過節的東西,數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裡的義務維修工和服務員。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經歷這次精神 教育 和學習後,像是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為我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明確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篇二
最近,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舉辦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共評選表彰了助人為樂模範、誠實守信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和孝老愛親模範等五個方面53名模範人物。此舉動既符合社會現實實際,又具有重要的社會引領作用,同時,還十分具有可操作性,體現了人們常說的「重在建設」中的道德建設,得到了全國各界人士的贊同和認可。通 過「十一」假期期間我認真閱讀了《全國道德模範事跡簡介匯編》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實踐社會 注意榮辱觀,努力營造知榮辱、講義氣、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社 會風氣、文明風尚是一個社會導向的反映,社會風氣、文明風尚需要強力引領。中華民族從來就有重視道德建設的光榮傳統和文明傳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 也。提倡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提倡誠信,處處以誠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殘扶弱救困濟危;提倡路見不平見義勇為;以及提倡敬老奉親感恩孝敬,從來是有作為的 政治家、思想家們大聲疾呼的事情,也從來都是全社會心嚮往之的目標。現在政府正強力建設和諧社會。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做個好人」即具備起碼的做人道德,從來就和豐衣足食的物質追求相輔相成的。國人世代尊崇的漢唐社會,人們常常津津樂道的,不僅僅指國力強盛,還十分垂青「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清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俠,「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義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本分……一句話,道行與德行,是一個人一個社會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
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對同志和洪戰輝同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方永剛是《全國道德模範事跡》中的「敬業奉獻模範」,他是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人,專業技術7級,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他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旅行著自己的職責。他讀過《鄧小平文選》等書籍, 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著進一步、深一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他連續6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多次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員、青年教員成才標兵,榮立三等功一次。XX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海軍基層政工幹部培訓班國防生學員上完了他本學期的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 畢業 論文寫作輔導任務。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XX年6月20日,xx授予方永剛同志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範教員榮譽稱號。
洪戰輝同志是《全國道德模範事跡》中的「孝老愛親模範」,他是原湖南懷化學院學生,現中南大學學生。XX年底,一個年輕人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他,從13歲起就支撐著一個父親患病、母親出走、弟弟讀書、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1994年,他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以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年僅13歲的他,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沒、年幼弟弟、撫養撿來的妹妹的家庭重擔。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裡,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學,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為了治好父親的病,洪戰輝吃盡苦頭。XX年以來,已成為公眾人物的洪戰輝又將愛酒灑向了社會。為資助貧困學生,他在學校和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學責任基金。為推動青少年思想教育,他應邀在全國各地作了150多場勵志 報告 ,並欣然出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青少年生命教育愛心大使」。洪戰輝先後獲得感動中國XX年度人物、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學習了很多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讓我充分領會了其中的道理。將「科學發展觀」和「八榮八恥」的理論相結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是目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今天,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中,有許許多多助人為樂的人、見義勇為的人、誠實守信的人、敬業奉獻的人、孝老愛親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是公民道德行為的主流,他們更是影響社會風氣的中堅力量。開展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正是弘揚正氣,彰顯高尚的具有重大意義的舉動。所以我會用我誠摯的熱情去看、去學、去做,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發展進步時代精神,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學習的榜樣。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篇三
何昌淑,女,四川華鎣人,中共黨員,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於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田壩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僅18歲的何昌淑,懷著滿腔的熱情,走進大山,走進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李子埡村小任教。當時那裡的辦學條件極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環著高山,終年山風呼嘯,周圍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從山上到山下的鎮上,來回至少也要6個小時;教學環境簡陋不堪:一間破房屋當教室,講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檯子,黑板坑坑窪窪,早已泛白,加上幾張缺胳膊少腿的桌凳,這便是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對剛步入教壇的何昌淑來說,除了要克服這些困難外,還要面對學生讀書熱情不高、學生家長不願送孩子上學的現實。山裡人不覺得教育很重要。他們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看著太陽出來,背著太陽下山,讀書還不如挖山種地」,所以失學 兒童 很多。這樣的條件,要留住教師,留住教師的心,談何容易!來這里的老師總是來了即思走,難以安心,呆得最長的不過一年半載,短的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個學期會換好幾位老師。缺教師,工作任務當然就重,一個老師常常要教兩三個班——復式教學。
要教書,首先要有學生教。何老師將動員失學兒童復學作為自己的第一項任務,她走社串戶,逐個宣傳動員,盡管道理講了一籮筐,山裡人總是陰沉著臉不理不睬,何老師就軟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裡老劉的女兒嬌嬌已經十歲了,早過了入學的年齡,但一直沒有上學。何老師三番五次到她家裡去動員,但老劉始終不鬆口。老劉那「女娃家上不上學無所謂」的觀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窮了,負擔嬌嬌上學的費用很困難,所以何老師總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幾次都無功而返。一個星期天,何老師又翻過兩座山樑,到老劉家去動員,老劉遠遠看到何老師來了,趕緊把門關上。何老師敲門很久,不見開門,乾脆就在門口蹲了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門終於開了,何老師的誠心終於感動了老劉,答應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學校去。萬事開頭難,在何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陸續將學生送回到學校,空寂的山谷里又響起了久違的讀書聲。
孩子們返校了,但實際困難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爛不堪,屋頂年久失修,睛天抬頭透過破洞可以看見藍天白雲,雨天水珠穿過漏瓦灑向學生課桌,師生只好戴著斗笠上課。一個個斗笠,匯成了山村教育最獨特的風景線,可這風景不但不能令人興奮,卻只有心酸!
孩子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上課吧?何老師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變這個情形。於是,她多方求援,找來材料,請來工匠,發動學生和家長充當幫手,自己也挽上袖子,與大家一起動手修桌凳,上房補屋頂。一個星期後,桌凳修好了,屋頂漏洞補上了,操場平整了,孩子們終於可以正常上課了,何老師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卻開心地笑了。
李子埡村幅員面積廣,學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讀書,大都需要翻過一座座山嶺,淌過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河。每當春夏時節,山洪咆哮,河水暴漲。學生的安全揪緊了何昌淑老師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邊,將學生一個一個背過河,背了這個社的學生,又步行很遠去背那個社的,直到把所有學生都背過河,才安心上課。放學後,又將他們背過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幾次,她自己差點被急流沖走。但看到孩子們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她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一到冬季,漫天 大雪 ,寒風凜冽,教室四壁透風,孩子們凍得直打哆嗦。何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錢),買來比較厚的透明薄膜,將牆壁透風處一一釘上。課余,她組織孩子們從山裡拾來乾柴,上課前,讓孩子們將柴禾燒一下,待濃煙過後,將火炭放進准備好的爛瓷盅里,吊在課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埡村小沒有寢室,沒有辦公室,更沒有食堂。孩子們的家離學校遠,為不耽誤上課,只好將午飯帶到學校吃,吃的是冷飯。何老師為了照顧孩子們,也將午飯帶到到學校吃,並動手搭了一個簡易灶台,從自家拿來一口鍋,幫學生蒸飯,孩子們從此吃上了熱騰騰的午飯。可是不久,新的困難又出現了,由於地質方面的原因,學校附近的飲用水源斷了,何老師和學生們的生活用水必須到半山腰的一個積水潭去背,來回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因此,學生們每天放學回家後,她還來不及休息,就又拖著疲憊的身子背著背蔞,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學校去。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干就是二十餘年。
何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甚至更好。學生病了不能來上課,她就在放學後去學生家中為他們補課,有時來回要一兩個小時,回到家已經很晚了。李子埡村一社的孤兒王勇,父親早逝,母親難耐山裡的貧窮與落後,遠嫁他鄉。孤苦無助的小王勇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家境十分貧寒,學費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學。何老師拿出自己的工資悄悄替他交上。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不僅如此,何老師還常常幫他買學慣用品,將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給他穿。1995年,在何老師的努力下和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懷、幫助下,新學校建成了,何老師從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學校住,從此,她負擔起王勇每天的午飯。何老師在生活上、學習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小王勇,使這個孤兒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天真燦爛的笑容又浮現在她的臉上。看到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學生向劍波放學回家,不慎摔倒在亂石堆里,下嘴唇被石頭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學生都嚇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師得知消息後,急忙趕到出事地點,用手帕替他捂住傷口。山上沒有醫生,她背上向劍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鎮衛生院跑。不知哪來的力氣,身體瘦弱的何老師,背著體重好幾十斤的學生,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了近兩個小時,沒歇一口氣。由於搶救及時,向劍波同學不久就傷愈出院,回到了同學們中間。在何老師的教學生涯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何老師的家,在離學校五公里遠的半山腰,丈夫體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顧。每天,她沿著崎嶇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家與學校間奔忙。每逢刮風下雨,山路泥濘不堪,上坡時,只能緊貼著岩壁,摸索著石頭奮力向上爬;下坡時,只能屏住呼吸,緊抓著旁邊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為此,何老師常常手上流血,滿身污泥。親朋好友看她那樣辛苦,紛紛勸她放棄那份待遇並不豐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堅定地搖搖頭。
正當何昌淑的工作剛有起色時,厄運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師的丈夫因病癱瘓,繼而醫治無效去世,留下一個剛滿兩歲的兒子和一個僅四個月大的女兒,而且,大兒子是個智力低下的啞巴。何老師強忍住內心極大的悲痛,匆匆辦完丈夫喪事,拉著大兒子,背著女兒,匆忙趕回學校,又開始上課、批發作業、家訪……
為給丈夫治病和辦喪事,她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失去親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擔,沉重地壓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課,又要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得抽時間去種地……
看過「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的人還看了:
1. 道德模範事跡心得體會6篇
2. 2016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3. 道德模範事跡材料文章
4. 學習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心得範文3篇
5.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事跡材料
3. 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
有關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事跡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事跡材料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1
孔凡成,男,漢族,1954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項目經理。
作為一位資深隧道工程施工專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先後參與16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帶領的團隊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涌水和高水頭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2015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氂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著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跡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業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項目經理」和專家型人才。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岩爆強,涌水多」等特點。施工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在這樣的環境下採用TBM挖掘機作業被美國專家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復論證,硬是在大山裡開鑿出一個組裝洞,經過149天的安裝調試,TBM挖掘機成功掘進。美國監理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真了不起!」8年來,孔凡成率領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他屢創紀錄,為企業和個人樹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說:「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業主單位領導說:「這里沒有他,我們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強忍淚水對老伴說,他現在還不能趕回來,因為工地上千頭萬緒,他不能摞下攤子不管。2015年,他母親病重的時候,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忙完工作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處打工,沒有一人從他那得到過任何好處。
孔凡成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天津市廉政勤政優秀黨員幹部」。
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2
漢族,生於1963年9月24日,現居住於縣鎮村三組。1970年,年僅7歲的因為摔傷導致肢體殘疾,從小深受身體殘疾的折磨,沒有被嚇倒,而是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習,漸漸長大的他了解到現今的鄉村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人,因為鄉村的醫療條件差導致得不到及時治療而致殘甚至致死,從那時起便立志長大以後一定要從事醫療事業,努力鑽研,救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人們。
1982年高中畢業後,便進入了衛校學習醫術,從1983年從衛校畢業後至今一直從事農村基層衛生工作,30多年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為廣大群眾著想,為病人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糾紛、更沒有出現醫療事故,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光榮的任務,從醫三十多年來,總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隨叫隨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精心治療,耐心護理,真正做到了讓患者滿意、讓家屬放心。
村有一位孤獨老人名叫李友全,已經八十高齡,2010年在一次外出途中不慎摔斷了腿,送到縣上醫院進行治療,確診後醫生告知:因李友全老人年紀過大且體弱多病,進行手術的話會有很大的風險存在,不能進行手術治療,建議採取保守治療。回到家中的李友全因家中貧困,連基本葯費都付不起,在走訪中了解到這個情況,二話不說,按照醫院開給李友全老人的葯方便隻身返回去抓葯,一年多的時間里,無償為李友全抓葯看病,還不時地上門照看他的生活,了解其病情的回復情況,直至2011年,老人的傷在的照顧下基本恢復。李友全有次聊天時對說道:「我活了這么多年,看了世間百態,有些辛辛苦苦喂大的子女在你患病時都有可能棄你而去,更何況是一個不沾親不帶故的人,可是你就是讓我看到了這個例外。」他拉著的手哽咽地說道: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農村的醫療條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專業醫院治療,但是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病人和患者家屬有需求,都會隨車護送,陪同診療。在醫學並不怎麼發達的以前,鄉村醫生一個人就要負擔起整個村上村民的看病診療,如今醫學雖然發展了,但是村上村民有些什麼頭疼腦熱,小病小痛的,首先想到的還是村上的鄉村醫生。經常都會免費給村民進行測血糖、量血壓、測體溫、查心律、測脈搏等常規檢查,並講授一些基本的健康、防病知識,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診、出診更是家常便飯。家住丘陵山區,本身比較偏僻,但是行醫以來不管環境有多差、條件有多苦、路程有多遠,風雨無阻地為周邊幾個村的村民治病,每天都要步行幾十公里,解決了村甚至是周邊幾個村患病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也搶救了百餘人的生命。
2012年,村2組村民騰得芬在坡上做農活,不慎摔倒後昏迷不醒,有村民路過看見,第一時間便通知了,不顧自身殘疾及時趕到,對騰得芬進行了恰當的處理,並隨同把她送到了縣醫院。醫生說道:「幸好人送來的及時,而且先前做了恰當的處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騰得芬得知後,非常感謝,只是淡淡地說道:「這是我該做的。」在交談中,說道:「從我高中畢業踏入衛校的大門那天起,醫生這個行業我就把它當成了像吃飯睡覺一樣普通,也像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只要我還能走能動,我就不會放棄它。」
說:「對於村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的患者以及65歲以上的老人,我始終每年都堅持4次回訪,平均每三個月提供一次上門隨訪服務,同時為了關心老人身體健康,每年都積極配合衛生院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以來,更是嚴格按照上級衛生部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從未出現過私自存放農民醫療卡的情況,認真做到了補償單、補償登記表必須讓患者簽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擁護和交口稱贊。在實行醫改以來,實行葯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葯品目錄制度。
行醫以來三十多年如一日,熱愛本職,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中,為村民們消除病痛。沒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從沒有出現過任何醫療事故。每年公共衛生防疫和體檢服務到戶。村民們說起村的余醫生,都紛紛翹起大拇指,點頭稱贊。
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3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團結同事、熱愛學生,因此經常受到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和學生家長的贊譽。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等。
一、孝敬父母
在生活上,我始終是「孝」字當先,「愛」字裝心,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無怨無悔的侍奉著父母雙親。我國是一個文明之邦,敬老愛老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更是我們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
我深深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我多年來始終無怨無悔地侍奉於父母的身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記住婆婆晚上不能吃辣,記住公公不能吃動物內臟和海產品,記住媽媽的關節炎,記住爸爸的頸椎病。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我陪伴在四位父母的左右,以他們的需要為第一需要,噓寒問暖,以實際行動為家庭其他成員做出了表率,贏得了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稱贊。
二、愛重家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國家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在家中,我深愛兄弟姐妹和愛人、兒子,事事先為他們考慮,以寬容的心包容他們,以細膩的心關懷他們,以欣賞的心贊美他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如惠風和暢。
三、和睦鄰里
我的家住再一個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圍有零星幾戶人家,這些年來,我家從未和鄰里產生矛盾,大家都本這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原則,一家有難、多家支援,有時其他鄰居出現矛盾,我還主動去進行勸解,把鄰里關系處理的很不錯。我們一家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多次捐出各種善款。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孝老愛親,是我們應該保持的優良傳統,我也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但比起其他德行高尚的人還差得很遠,今後還要更加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努力發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美德。
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4
許張氏,女,漢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40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1994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著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喂飯、喂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裡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床。兒子的頭發、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發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床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凈凈,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說把二哥接到家裡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說。許張氏說:「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著,活著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裡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著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念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5
王xx,實驗小學五(八)班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班級學習委員。「人之初,性本善」,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里,他都能夠按照一個少先隊員的准則來要求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一、家庭里的他是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寶寶。當每天放學以後,回家的第一任務就是寫作業,完成老師布置的相關任務,養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己洗自己的襪子、刷自己的鞋子、整理自己的床鋪、書桌......養成了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每周還不定期的幫媽媽刷碗、洗菜、做飯等。在媽媽不舒服的時候,還能給媽媽捶捶背、按按腰;在媽媽生病的時候,還會摸摸媽媽的額頭問是不是發燒?提醒媽媽早點休息。這時的媽媽是一個幸福的媽媽,也是一個開心的媽媽。每天晚上的「Good night」 和每天早的上「Good morning」也是爸爸、媽媽耳邊最動聽的音樂。
二、學校里他是一個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的好學生。2011年暑假,響應學校號召,組織假日陽光小隊,做一個清潔小使者,和大家一起到雙龍湖廣場打衛生、擦洗凳子等。「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為許昌市創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參觀許昌恆源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歐利優乳業公司,深深感受到了現代化企業的發展的規模和狀況。在學習中,有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時,王xx會耐心的為他們講解,直到同學明白為止,從不顯出不耐煩的情緒。
三、生活中的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小夥伴。曾有一個周末,他雙龍湖廣場玩時碰到了他班裡的一位同學,他們玩的很高興,但很不盡興,於是他和同學約好第二天下午3:30再雙龍湖廣場中心見面,一起再玩。本來第二天下午爸爸媽媽是要他回奶奶家的,可是王xx說他已經和同學約好了,不能失約。於是,爸爸媽媽兩個人回了奶奶家。當爸爸媽媽5點鍾回到家時,孩子不在家,想孩子一定和他同學在廣場上玩。當媽媽正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回來了。「玩的怎麼樣,很高興吧!」媽媽連忙問孩子。「從3:30我一直在等他,也沒找到他,他根本沒來。」孩子如是說。當第二天到學校問了那個同學才知道原來是那個同學有事沒去成,可他們又無法聯系。通過這件事,王xx也知道了,朋友沒來是有原因,至少自己遵守了諾言,任何時候都要做一個誠信的人。
四、生活中的他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與人為善,快樂成長。當你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時候,你自己也是一個快樂的人;當你把自己的那份愛分享給別人的時候,你就擁有兩份愛。因為愛與快樂會越分越多。爸爸媽媽時常這樣對孩子說。
在公交車上,他為老人讓座位時,他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在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伸出援助之手,他是快樂的。當他和媽媽帶著很多的食物去社會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兒時,看到到那些可憐的孩子,他說他們需要愛,需要關心。他在看《孔子》第22集《閔損》這集時,在看到閔損說冷,父親打他,無意間把他的衣服給打破,蘆花飄出。父親知道真相後大怒,回家後,父親無論如何都要休了妻子,而閔損卻跪下來要求父親別休了繼母時,孩子的眼淚「嗖」的一下就掉下來了。閔損的那顆愛心、孝心也在這一刻傳給了王xx。
王xx在學習上不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生活中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4. 道德模範事跡材料
道德模範事跡材料【篇一】
趙xx,女,1970年出生,是莒南縣住建局市政公司一名普通的女職工。工作中,她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團結同志、任勞任怨,是單位工作一位行家裡手,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生活中,她十七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常年身患重病的婆婆,譜寫一曲人間大愛,倍受稱贊。
如果你在那一天早上七點,在莒南縣人民醫院看到一位長著一雙大眼睛,皮膚稍黑,扶著一位老人慢慢走向透析室,後面有時跟著一個文靜小女孩的女人,她可能就是莒南縣市政公司的職工趙xx。
1999年8月的一天,趙xx經親戚的介紹認識了在部隊服役的潘增軍,相親過後的他們開始了書信的交往。本是平淡的相識,平淡的交往卻擦出真愛的火花。起初趙xx並沒有對這門親事太認真,可是老實本份的潘增軍喜歡上了這個清瘦稍顯青澀的姑娘,但母親長年有病和家庭經濟拮據,讓小潘心裡擔心姑娘能否看上他。交往中小潘老老實實的將家裡的情況告訴了趙xx,仁彩猶豫了,但母親說:「只要人老實就行,日子慢慢過總會好起來的。」從小看到父母對爺爺、奶奶細心照顧、和睦相處的情景深深地烙在了趙xx的心裡,仁彩決定嫁給這個本分老實的小伙,共同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一年後的臘月二十四日,母親說:「你婆婆身體不好,你去看看她,不要讓她擔心是她拖累了你們。」還有三天就要結婚的趙xx,在母親的催促下,帶著精心挑選的禮物踏進了婆家的大門。公公、婆婆殷勤的接待這個即將過門的兒媳,趙xx懂得婆婆的擔心和歉意,她安慰婆婆的一番誠懇溫暖的話,讓婆婆感動的兩眼淚流。
就在小潘入伍的第三個年頭,婆婆患上腦血栓,次年摔傷骨折,接下來又查出腎臟腫瘤,本來比較拮據的家庭一下子負擔又加重了。
2001年7月,對母親身體的擔心,對母親的惦念,對經濟的拮據,對妻子的愧疚一並襲來,讓小潘在電話中泣不成聲。仁彩電話里安慰著丈夫:「自古忠孝兩難全,你安心工作,家裡的事有我和爸爸來處理,放心好了,現在醫療條件好,會好的。」籌集住院費,住院手術,照顧婆婆,沒日沒夜的開始了,有孕在身的仁彩沒有一句怨言,默默地干著這一切。精心地照顧讓婆婆倍受感動,也心生愧疚,不想拖累這個純朴善良的孩子,為此,甚至有了輕生的想法。仁彩拉著婆婆的手說:「不為別的,就只為你即將出生的孫女,你也得堅強的活著,總不能讓孫女一生下來就看不到奶奶,我們一家一個都不能少。」婆媳兩個的'交流,令在場的醫生護士無不動容,大家一直認為她倆是母女,卻原來是婆媳,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2002年,女兒潘捷妤降生了。仁彩長期的操勞和營養不良,讓剛剛到來的女兒體質很差,隔三差五的發熱感冒,讓仁彩應接不暇。一邊是患病的婆婆,一邊是可愛的女兒,強烈的責任感支撐著仁彩的身心,她告訴自己,不能倒下,必須堅強。堅強地支撐這個家的仁彩更瘦了,但她臉上掛的是堅強而倔強的笑容。
2010年,婆婆的腎病再次加重,尿毒症終於在趙xx的擔心中發生了,3天透析1次,沉重的經濟負擔再次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丈夫的話更少了。為了省錢,透析的那天,他們早上四點鍾開始准備,用腳踏三輪車,將婆婆送到團林車站,坐車到縣城,然後再乘三輪車到醫院。即便這樣,每年也至少5000元的乘車費用,還不包括每年至少七八次的住院,日子就這樣艱難地走過了17個年頭。女兒也一天天大了起來,懂事的女兒每當看到媽媽疲憊的時候,總會用稚嫩的小手幫媽媽輕輕捶背,那一刻,一切的負擔傾刻消散,那一刻,幸福的笑臉上卻總是掛著淚花。
孩子慢慢地長大了,租住的房子連孩子學習的空間也沒有,孩子的一句不經意的話:「媽媽爸爸,我們怎麼總住這里的房子?小朋友們都住樓了,冬天暖和,夏天涼快……」夫妻對視,一時無語,歉意之情襲上心頭。終於2013年6月在有關部門和親朋好友的幫助下,一幢53平方米的廉租房為仁彩一家敞開了大門。這一天,最高興的是女兒,一起吃飯的爺爺、奶奶和丈夫喜悅里透出了沉重,仁彩笑著說:「這不是日子越來越好了嗎?」
夫妻兩人17年來沒有因為個人休息過一天,請過一天假,沒有遲到或早退過一次,因為他們捨不得...為了婆婆,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也為了關心幫助他們的領導、同事和親朋好友。
這就是發生在趙xx身上的故事,她曾先後榮獲《臨沂市第六屆沂蒙十佳敬老模範》、莒南縣《最美家庭》、全縣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道德模範事跡材料【篇二】
盛xx,男,1979年8月出生,金山管委文登營村人。他勇救落水兒童的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十一國慶期間,盛xx送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時,看到一孩子漂浮在海面上,像是溺水。盛xx立即下海營救,他遊了幾米後,抓住孩子的胳膊往岸邊拖,到了岸邊後,由於沒有醫生在場,他將孩子放在肩上呈倒立式,讓孩子體內的水流出。20多分鍾後,臉色發紫的孩子開始有了心跳,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盛xx將打著哆嗦的孩子抱進了海邊的一個小房子里,將孩子濕透的衣服脫掉,用自己的身體給孩子取暖。救援人員趕到後,溺水的孩子被送到醫院。
由於救孩子,盛xx的手機及汽車鑰匙全部報廢。被救孩子的家長了解情況後,立即拿出一萬元現金錶達謝意,但被盛xx拒絕了。他說,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誰都會這么做的,手機可以再買,鑰匙可以再修,孩子沒事兒才是最重要的。
5.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孝心
作為孝心的道德模範人物,要常懷感恩之心,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讓父母豐衣足食過晚年。下面是我整理道德模範人物 事跡 孝心的 範文 ,歡迎閱讀!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孝心篇一
我叫××,家住××鎮水泥預制廠,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歲的奶奶和五十多歲的父母,全家總共有八口人。多年以來,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等方面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情,下面就幾個方面作以下匯報: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結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個院、同吃一鍋飯.我門是這樣想的:父母歲數都大了,他門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可想而知。隨著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我門的日子是越過越好、越來越紅火,但我門絕不能因為生活好了而忘記生我、養我的父母,是他門給了我生命,撫養我門成人,是他門帶我步入社會,教我怎樣作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碼的標准,人人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門的良知不但僅埋再心裡,更重要的是落實再行動上,精心贍養我門的父母與奶奶。奶奶從年青時身體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幾次院,爸爸工作忙,每當這個時候,都是我第一個帶奶奶去醫院,盡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堅持到奶奶病情穩定、痊癒後才離開病房。今年夏季的一個傍晚,天上的雨嘩嘩的下個不停,突然聽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來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趕到奶奶的房間,看到奶奶吃力地低這頭,嘔吐不止.我沒有再多想,立馬撐起雨傘,找車把她送到了醫院,樓上樓下拿葯、輸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點多鍾,直到奶奶病情穩定下來,這才喘了一口氣。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和妻子、女兒講,不能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門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門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某些誤會.所以結婚幾年來,一家人關系一直很融洽,從沒紅過臉、吵過架.好心就有好報,我門對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時也換取了她們對我門兒孫的疼愛,每當工作都忙的時候,父母總是能給我門燒好開水、作好飯菜,奶奶還能照顧好小孩子,使我門安心工作.
二、兄弟團結、妯娌和睦
我們堂兄弟六個,雖然都已分家過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門是分家不分心,每當家庭有事或困難的時候,總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困難的辦法,特別是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門都是爭先恐後地孝敬她們。比如:每當奶奶住院交葯費的時候,我們兄弟六人都是爭這去交錢,爭著在醫院照奶奶。我們之間相互謙讓、相互體諒,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計較,都本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對待對方,每年孝敬父母贍養費都是多給。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兄弟之間、妯娌之間從不因一些鎖碎的小事而破壞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間、妯娌之間鬧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門之間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什麼也沒得到,到是受到了別人的指責,是背著不忠不孝的罵名,最終走上法庭.我門要本這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態度,本這吃虧是福的心態.這樣才能處理好他門兄弟之間、我門妯娌之間的關系."這些年來,正是她門的高風亮節,大仁大義的作法,使我門這個大家庭和睦幸福,讓四鄰羨慕,並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稱贊。
三、鄰里關系
我的家住再一個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圍有零幾戶人家,這些年來,我門家從未和鄰里產生矛盾,大家都本這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原則,一家有難、多家支援,把鄰里關系處理的很不錯,我門有一個鄰居是從外地搬來的,家境較為貧寒,他的兒子經人介紹毫不容易找了個對象,但家裡窮的連見面禮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我給了他二千錢才應付過去,後來結婚,照舊拿不出錢辦喜事,為成就這對青年的婚事,我再一次毫不猶豫的拿出二千元錢來,幫他門辦了婚事,使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感動得他門的老母親逢人就講、見人就誇,講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四、遵紀守法
我們一家人在工作、生活等社會活動中,總是能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村規民約,積極交納社會公益款,從未出現過任何違法亂紀的現象,我也多次被評為××一中黨支部的優秀黨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有為的青年,尊敬老人、愛護老人、關心老人,是我們年輕人應該保持的優良傳統,我也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但比起好的家庭來還差得很遠,今後還要更加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努力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美德。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孝心篇二
一、黃x是我單位推薦的孝老愛親模範,主要事跡摘要如下:
1、常懷感恩之心,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讓父母豐衣足食過晚年。
2、長達七八年的時間里,家庭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母親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絕症長期救治幾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變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堅持崗位,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獨自承擔起照顧、護理母親、妻子的全部責任,在救治過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臟,不惜錢財,給重病中的親人以真切的親情和人道的關懷;多年來陪護妻子治療和養護,鼓勵妻子戰勝疾病痛苦,樹立生活信念,除此之個,還給予困難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黃x出生於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時農村家庭經濟普遍比較困難,他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深知父母將兒女養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萬苦,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他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盡責,讓父母豐衣足食過晚年;他常說「百善孝為先」,身體力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弘揚孝親敬老精神,培養後代孝親養老的優秀品德,為文明家庭、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自2007年至今長達七八年的時間里,他的家庭先後遭遇不幸際遇。先是年老的母親身患多種疾病,大小便失禁,後來惡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當時他在單位擔任執法隊長職務常有外勤,忙完本職工作總是匆忙回家照顧母親;但屋漏偏遭連夜雨,2008年春,年僅46歲的妻子患卵巢癌並已進入晚期,不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帶著尚未成家的侄兒經濟也有些困難,弟弟也因家庭變故陷入經濟困境,接著自已又患了較為嚴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療。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和領導給予他及時的關懷和照顧,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單位「銀河數控」任黨支部書記。盡管如此,獨自撐持起這樣一個家庭,所面臨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母親癱瘓在床,他體諒兄弟姊妹的難處,承擔起母親所有醫治費用的同時,堂堂男兒獨自擔負起照顧、護理母親的全部責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護理他都是親自動手,為了讓母親呼吸新鮮空氣,他買來輪椅推著母親外出曬太陽,怕母親生褥瘡,他買來氣墊床並親自為母親做按摩;他愛母親,只要母親活著,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願;母親多次病危,他都及時送到醫院救治,<蓮 山課件>盡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親醫治無效逝世,他為母親辦理喪事,老人入土為安,他常懷念於心,追思母親恩德。
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時,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關愛幫助有困難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個求助電話,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獨居家中、八十多歲的母親突發中風,急需送醫院救治,盡管這位朋友與他平日沒有往來,但他在安撫朋友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老人家中,將老人送到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治療,並墊付門診費和押金,直到病人的親屬趕來才離開。由於救治及時,老人得已康復,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妻子患的是卵巢癌,發現的時候已是晚期,嚴重的病情和即將面對的治療中的痛苦使妻子幾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義重的,「執子之手,與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動著妻子,多年來陪護妻子治病、養護,鼓勵妻子戰勝疾病痛苦,樹立生活信念。在醫生的建議下,他的妻子先後接受了近20個療程的化療和3次生物療程;每次化療之後,他都親自護理,面對因疾病折磨得煩燥不安脾氣古怪的妻子,他懷著心疼與愛憐任勞任怨、精心陪護。為了爭取妻子生命的延續,他先後帶妻子奔走於南京、廣州、重慶、長沙、益陽、湖北等地,求醫問葯,不辭艱辛。當打聽到一種叫「野生獼猴桃樹根」對癌症有緩解作用的時,親自開車數百里到茶林縣,請當地葯農帶領他到原始森林中尋找。在他的精心關懷和照顧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風帆,頑強戰勝疾病痛苦,樂觀生活,常參與練氣功、打軍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動,創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續的奇跡。
黃x尊老敬親的事跡感動著他的親人、同事、鄰里,是當之無愧的尊老敬親道德模範。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孝心篇三
田義華,女,廣元市元壩區沙壩鄉紅寨村九組村民。2008年9月,在外打工的田義剛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經過醫院診治,醫院提出要延續生命必須換腎。對田義剛來說,如果不能早日進行腎移植,他的生命只能以分鍾計數了。當他的妹妹田義華得知後,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哥哥。她的決定遭到其丈夫堅決反對,並提出捐腎就離婚。田義華沒有因此而改變,一方面她不斷和丈夫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積極實施自己決定;此舉終究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她不僅捐出了一個腎,還把全部存款拿來支付換腎手術費用,拯救了哥哥的生命。田義華也是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其公公去世得早,丈夫又長年在外打工,她便擔負起了照顧孩子和患病婆婆的重擔。婆婆一直以來身體不太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口齒不清楚,行動不便。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田義華悉心照料著婆婆,毫無怨言,無悔付出,為老人喂飯,梳頭,端屎端尿……十多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世。她用無私的雙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裡的每一個角落。
看過「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孝心」的人還看了:
1.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感想範文
2.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
3.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短
4. 道德模範人物及事跡
5. 敬老模範事跡
6. 道德模範人物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兩篇
道德模範人物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兩篇
在全社會大力宣傳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引導廣大幹部群眾追求先進、崇尚先進、學習先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進一步提高,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下是准備的道德模範人物先進個人事跡材料,歡迎大家查閱!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英雄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它是激勵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在我們身邊,“平凡英雄”不在少數,如用行動詮釋擔當、徒手奪刀救人的法警何洪剛,在公務途中勇救落水兒童的辛國祥,他們都是以實際行動踐行“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深刻內涵的“平凡英雄”。
絕悉余學仁,1958年出生在曲靖富源,曾服役於陸軍某部,參加了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曾在戰時先後3次榮立三等功,被原昆明軍區評為“特等戰殘”軍人,現退休安置到曲靖市軍休所休養。
有一種擔當,叫我是軍人。 1978年,由於越南赤裸裸的地區霸權主義對我國周邊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入伍僅半年的余學仁,隨參戰部隊加入到了保衛邊疆的戰斗中去。“在那裡,我們剃了頭、照了相,給親人寫下了遺言,咬破手指用鮮血寫下請戰書,哪怕用生命也要保衛邊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祖國領土完整。”余學仁在個人自傳中寫道。正是軍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換來了邊疆的和平穩定。在1981年5月7日的扣林山戰斗中,余學仁不幸負傷導致高位截癱,從此失去了雙腿。
有一種初心,叫共產黨員。 1979年,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他臨戰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余學仁的入黨申請中曾寫道:“我想加入中國共產黨,不是圖名圖利,我想利用黨員這個身份去接受更艱巨、更危險的戰斗任務,只要是為了國家和人民,我可以隨時流血犧牲。” 這正是無數革命先輩的初心寫照,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
有一種使命,叫為人民服務。 在戰場上 失去了雙腿,他一度陷入悲痛和絕望中,他的悲痛和絕望不是膽怯,是害怕失去軍人的擔當。當他想到犧牲的戰友時,他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就沒有結束,必須堅強的活下去。從那時起,他正宏春拾起人生新的使命和價值,積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自1991年移交地方政府安置後,余學仁定期為駐軍駐訓部隊官兵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宣講;常在機關、企事業團體和學校中大力弘揚革命傳統精神、宣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他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用黨性嚴格要求自己,坐在輪椅上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宗旨,是我們身邊的“平凡英雄”,是退役軍人的精神典範。
最美農技員——陳興片農業部在全國開展“尋找最美農技員活動”中,經基層單位遴選推薦、省部兩級專家審定推選、縣省部三級公示等程序,從全國五十多萬名基層農技人員中尋找出100名品德高尚、業績突出、農民滿意的“最美農技員”。其中,宣威市寶山鎮農業綜合服舉耐務中心主任陳興片成為曲靖地區唯一入選的同志。為
慶祝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在全國上下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之際,華夏出版社編撰《民族脊樑—華夏功勛人物誌》一書,其中陳興片同志的《農村科普帶頭人》、《烏蒙山深處的堅守》兩篇主要事跡被編入《民族脊樑—華夏功勛人物誌》一書彩色專版。
陳興片,男,1963年12月出生,高級農藝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他潛心於農業農村工作,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為寶山鎮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農業技術的實驗、示範、推廣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先後7次獲省政府、省農業廳表彰,15次獲曲靖市、宣威市表彰,2010年獲“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稱號,201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村基層科技工作者”。在他多年的努力帶領下,寶山農業已成為宣威市的一張名片、一面旗幟,農業科技從落後鄉鎮快速躍入全市前列。2010-2015年農業綜合考核實現五連冠,2012年寶山馬鈴薯基地獲財政部、中國科協“科普試驗示範基地”稱號,2013年獲省農業廳科技推廣二等獎。
他,是基層農技人員的帶頭人,是農業科技推廣的引路人,是農民群眾致富的好幫手。
7.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有關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範文(精選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材料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有關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1
孔凡成,男,漢族,1954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項目經理。
作為一位資深隧道工程施工專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先後參與16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帶領的團隊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涌水和高水頭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2015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氂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著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跡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業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項目經理」和專家型人才。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岩爆強,涌水多」等特點。施工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在這樣的環境下採用TBM挖掘機作業被美國專家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復論證,硬是在大山裡開鑿出一個組裝洞,經過149天的安裝調試,TBM挖掘機成功掘進。美國監理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真了不起!」8年來,孔凡成率領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他屢創紀錄,為企業和個人樹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說:「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業主單位領導說:「這里沒有他,我們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強忍淚水對老伴說,他現在還不能趕回來,因為工地上千頭萬緒,他不能摞下攤子不管。2015年,他母親病重的時候,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忙完工作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處打工,沒有一人從他那得到過任何好處。
孔凡成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天津市廉政勤政優秀黨員幹部」。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2
孫三華,1979年出生,於2002年嫁到孫村鄉新建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與韋培琦結為夫妻。婆婆老實淳樸、厚道正直,丈夫韋培琦是一名手藝工,勤勞愛家。孫三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從嫁過來起,婆媳關系一直很融洽。婚後盡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而且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裡。孫三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孫三華的鼓勵勸導下,韋培琦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但是禍不單行,又一次的災難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2008年5月,孫三華的婆婆因病高燒三天不起,家裡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醫院都沒有起色,最後送到了蕪湖弋磯山醫院,高燒是退了,但從此卻落下了後遺症,從此半身不遂,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她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喂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餘年,孫三華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孫三華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裡農活也帶上,農忙季節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後出去做會兒事,晚上要收拾家務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沒有抱怨,她知道:自己還年輕,只要吃點苦,一切都會有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麼簡單而又現實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看著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孫三華心疼極了。她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尋醫問葯,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葯,不管多貴,她都省吃儉用買來給婆婆服用。
四年多來,孫三華很少在外過夜,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結婚,要到娘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娘家。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台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韋培琦在外麵包工程,因為事情忙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沖撞了老娘,孫三華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裡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孫三華同志用十年來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為妻為媳之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敬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在孫三華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開心,雖然生過大病半身不遂,口齒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乾乾凈凈。她經常用別人幾乎聽不懂的話說:「兒媳婦好啊,兒媳婦好啊!」
現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都說沒有孫三華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孫三華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奮學習,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親。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孫三華孝順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孫三華的事跡在周邊村隊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為新建村樹立了榜樣。
而孫三華卻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親娘,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3
牛振西,男,漢族,1962年3月生,河南省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
從自己一個人救人到組隊義務救援,14年來,牛振西帶領水上義務救援隊參與多次重大險情的救援,累計挽救90多條鮮活的生命。見義勇為已成為牛振西個人生活的常態和習慣,他獲得當地民眾交口稱贊。
2016年2月3日上午,河南鄭州滎陽市廣武鎮一個2歲孩子不慎掉入35米深井中。當地多方力量齊上陣,開展緊急救援。10個小時過去,進展很不順利。晚上7點多鍾,牛振西和隊友趕到。當時挖掘機和推土機已挖了17米的深坑,再挖下去可能發生塌方。救援經驗豐富的牛振西運用魚鉤釣魚原理,幾經嘗試,終於在黎明時分將孩子救起。
2017年暑假的一天,一名17歲女孩在黃河邊遊玩時不慎落水。牛振西和隊員接到求助後第一時間下水打撈,卻被漩渦纏住了安全繩,差點吞噬了他們的生命。最後他們艱難地把遺體打撈上來。
牛振西將自己手機號作為水上安全求助報警電話,在市110、119指揮中心備案,與之形成聯動。他的手機每天24小時從不關機,只要指揮中心接到有人溺水的報警電話,都會第一時間通知他。14年來,牛振西帶領水上義務救援隊,成功實施多起高難度救援。這支隊伍也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注冊志願者152人,骨幹隊員80餘人的專業水上救援隊伍。
為了更好地防患於未然,牛振西和隊員們開始側重事前預防。從2012年起,他們在水域周邊學校啟動水上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講座,倡導「見義智為「」救人不舍己」的科學救生理念。7年來,開設講座500多場,受益中小學生、大學生超3萬人,大大降低了溺水事故發生數量。
牛振西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稱號。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4
楊永峰,男,漢族,1971年10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應急救援中心理事長。
大巴墜崖,30多名乘客深夜命懸一線,楊永峰帶人披荊斬棘緊急救援;百年不遇的洪水肆虐鄉村,他冒著生命危險實施救援;「驢友」或群眾登山遇險,他拼盡全力搜救。他是群眾心中的「守護神」。
一次偶然的見義勇為,開啟了楊永峰的救援生涯。2015年3月2日深夜22時55分,楊永峰開車帶著兒子和3名員工行駛至省道五龍鎮小虎山路段時,發現先前一直行駛在前的大巴車突然消失了。他意識到大巴車可能墜崖了,立即掉轉車頭折返。他一面報警,一面帶領大家藉助手電筒,分工展開救援。他讓兒子和一位員工留在路上擔任「警戒」,打開雙閃燈,提醒過往車輛注意,並為下陡坡救援人員指路、做接引。自己和另外兩名員工則下陡坡,藉助手電筒的光,穿過荊棘叢救人。因為他們的及時報警與救援,為後續生命大營救贏得寶貴時間,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挽救了13個人的生命。
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結束後,楊永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先是將林州市委頒發的「林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獎金捐給當地慈善總會,用於救助貧困家庭;隨後帶頭成立以義務搜救、救援為使命的紅旗渠應急救援隊。4年多來,他帶領團隊配合公安、消防、應急管理等部門,先後參與山地救援、水上水下救援、城市搜救、災難應急處置等各類事件617次,成功挽救521人。
楊永峰和他的團隊將見義勇為的救援行動擴展到林州之外,先後多次到內黃、浚縣、淇縣、長治等相鄰縣市乃至太行山周邊參與救援。僅2018年,救援中心就出隊158次,出車923輛次,出動救援隊員1811人次。楊永峰榮獲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河南省見義勇為英雄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5
鄧志軍,男,漢族,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新鄉市洪門街道誠城社區黨委書記,河南誠城集團黨委書記。
白手起家的鄧志軍,一手創立了企業,憑著誠信經營創造了優秀業績。他嚴把質量關,用多年堅守,打造了一個誠信企業,創建了一個誠信社區。
2008年,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鄧志軍信守承諾,不裁員,不減薪,不欠工資。他抵押兩套個人房產,又向朋友借了100萬元,足額發放員工工資、獎金。
2010年,他的企業承建喬謝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施工過程中,他對工程嚴把質量關,決不允許偷工減料,所選用的建築材料都高於行業標准和合同規定。工程交付時村民敲鑼打鼓送來「和諧拆遷守誠信,品質優良村民樂」的錦旗。
30年來,他不欠國家一分錢稅款、不欠員工一分錢薪酬、不欠合作夥伴一分錢賬款、不欠銀行一分錢本息、沒有一條失信違法記錄、沒有一份違約合同。
2013年8月,鄧志軍參與創辦河南省首家「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新型城市社區——誠城社區。他堅持「誠信服務、服務誠信」,在社區開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講堂,推廣誠信文化,成立志願服務隊、「好人」宣講隊,2萬多名社區志願者參與活動。鄧志軍先後為希望小學、貧困大學生、困難職工、災區群眾等捐資5000餘萬元。2009年,他自籌資金200萬元成立「貧困家庭和農民工救助基金」,及時向有需要的家庭和農民工伸出援手。
鄧志軍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稱號。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6
郭建華,女,漢族,1953年7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電影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
郭建華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堅守一個信念「為農民放電影」,把為群眾放一部好電影、讓群眾看一場好電影,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的目標。
從上世紀70年代當上農村放映員至今,郭建華已從業43年。她從拉板車、抬機器、走村串鄉做起,與鄉親們結下不解之緣。她說:「只要鄉親們喜歡看,俺情願當一輩子鄉村放映員!」在當一線放映員的19年裡,她為農民放電影1.3萬多場。在當站長和公司負責人的24年裡,她帶領工作人員放映14萬多場。
郭建華將服務領域擴展至脫貧攻堅。她帶領放映人員深入7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29個貧困戶較多的非貧困村,三年建立100個農村扶貧電影放映點,放映電影近萬場。她創新性推出的「菜單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作為優秀案例向全國推廣。
郭建華放映過無數影片,讓她刻骨銘心的還是《焦裕祿》。她說自己堅持為群眾放電影的原因,源於電影《焦裕祿》里「焦書記拉著板車在風雪中給老百姓送救命糧」的鏡頭,正是焦裕祿精神激勵著她一直堅守。她說:「今後我要組織放映更多更好的優秀電影,為群眾送去更豐富的精神食糧,讓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代代傳頌。」
郭建華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7
張玉滾,男,漢族,1980年12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
張玉滾為了讓山裡孩子平等享受教育,紮根深山18年,矢志不渝奮斗在鄉村教育第一線。他潛心鑽研每門課程,苦練教學本領,千方百計上好每一堂課,資助困難學生300多名,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照亮山區孩子求學之路。
他紮根山村無私奉獻。黑虎廟小學位於伏牛山深處,輻射的13個自然村零星散布在方圓十幾公里的帶狀山坳里。2001年師范畢業後,受老校長感召,張玉滾放棄去南方工作的計劃,來到這里做民辦教師,每月30元補助。直到2012年6月才轉為正式在編教師。學校原來沒有食堂,孩子們從家帶米面饅頭,自己生火做飯。他勸說妻子來校給學生們做飯。有一天,妻子在為學生軋面條時,右手四個手指不幸被機器軋折,落下殘疾。
張玉滾總是說:「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夢想就是我最大的夢想。」為了這份初心,他執著堅守,紮根山區,固守清貧,用無限關愛陪伴孩子們成長。學校師資不足,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數學課,他和孩子們一起製作教具。科學課,他帶領孩子們去野外考察。缺少體育設施,他就和孩子們玩抵羊斗雞。為教好孩子們英語,他自己掏錢去鎮上參加英語輔導班。一次騎摩托車到鎮上學習途中,剎車失靈,他頭撞大石,摔暈過去。醫院沒住幾天,他就在妻子攙扶下重回講台。他的執著堅守,為學生鋪就成長成才之路,先後有21名學生考上大學。
張玉滾愛生如子,為學校建設傾注血汗。全校40多名住宿生,1/3是留守兒童。誰家爺爺奶奶年紀大,誰上學需接送,他都記在心上。2010年7月23日凌晨3點,暴雨傾盆,他連忙起床,直奔留守兒童張明明家。到達時,眼看雨水就要淹沒床頭,他連忙抱起明明,背起腿腳不便的爺爺,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學校住宿生多,他學縫衣做飯幫孩子解決困難。2006年前,學校到山外不通車,5年間,他靠一根扁擔,為孩子們挑來學習和生活用品。學校蓋新房,恰趕農忙,農民工都回家搶收搶種,搬磚運料就落在他身上。上山撬石,下河挖沙,運水泥、平地基,新校舍蓋好時,他瘦得脫了相。
張玉滾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篇8
韋德華,女,漢族,1973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
從公公被確診肝硬化,到後來發展成肝癌,10年間,韋德華無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繹了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婚後,為了方便照顧公公婆婆,韋德華和愛人多年堅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並不擅長做飯的她專門買來菜譜,一樣一樣練習,學做二老愛吃的飯菜。1998年9月,她發現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馬上住院治療。那時,她仍在讀研,和愛人月工資加起來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輸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當時還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公公每年至少要住兩到三次醫院,每次花費近2萬元,巨大的開銷讓她和愛人生活捉襟見肘。她節衣縮食,盡量讓公公吃得好一些。她親自上手,為公公扎針輸液。還自學中醫經絡按摩,每天為公公揉捏按摩。幾年來,她沒睡過一個踏實覺,沒為自己買過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診斷為肝癌。韋德華陪公公到上海求醫。專家會診後建議做肝移植手術,至少需准備五六十萬元。為救公公,她決定賣掉和愛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勸她把房子留給孩子上學用。她卻說,「只要公公還有一點機會,我們就要竭力爭取,錢沒了以後再掙!」她最終說服家人賣掉房子,籌得26.7萬元,又向娘家姊妹借來30萬元,終於湊齊近60萬元救命錢。為了讓公公盡快痊癒,她盡心盡力,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至。
公公去世後,婆婆心情不好,有時會對韋德華發脾氣。盡管感到委屈,她卻將淚水咽進肚裡,用忍讓和寬容化解矛盾。韋德華常說:「只要看著親人健康,我就很開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韋德華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