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萬能倫
① 你如何看待道德萬能論和道德無用論
在探討社會和個人生活的倫理觀時,我們常常遇到道德萬能論與道德無用論這兩種極端的觀點。道德萬能論者堅信道德的力量不容忽視,他們認為盡管道德可能不直接帶來物質利益,但它在塑造個人品格,維護社會秩序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強調,道德是道的體現,雖然無形無言,但通過人們的行為得以彰顯,沒有道德,道的理念將難以理解和體驗。
然而,道德無用論者持有相反的看法,他們認為道德如果沒有實際效果,其存在價值就值得質疑。他們指出,道德在現實生活中並非總是能產生預期的約束力,因為個體差異和道德實踐的復雜性可能導致道德規范的失效。他們強調道德的實踐需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否則就可能變得抽象而無用。
實際上,道德並非生活的絕對必需品,但它對個體的內心成長和精神健康有著深遠影響。它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了基礎,盡管歷史上不乏因道德壓力導致極端行為的案例,但這正反映了道德在引導行為和決策中的影響力。
道德的傳承和實踐涉及家庭、學校、社會、工作和個人成長等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對道德有其獨特的理解和要求。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道德視為無用或萬能。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理性看待道德,既要認識到道德教育和傳承的重要性,也要承認道德在解決所有問題上的局限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實踐中找到道德的真諦和價值。
② 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道德還是法律
一、認識道德
(一)道德的定義:所謂道德是指人們的行為准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人類所特有的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或規則,「德」則是指人們對道有所得於己,自己把握了道就是德。這是就人和自然界的關系而言的,把這一關系推廣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就是比較全面的道德關系了。其實,道德一詞的含義是很廣泛的,《論語》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里所說的「德」主要指人的品德;「以德報德」則指人的行為;而「為政以德」又指某種思想或思想體系,也包含行為規范和准則的意義。《荀子》書中有「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的話,這里的「道德」二字指品質、品德;《禮記》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強調了善惡評價和最高目的;《鹽鐵論》說:「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文王是也,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湯武是也」,這里的道德不但包含有道德准則和規范的意義,而且還包含有道德教化和道德教育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范疇,屬於上層建築領域,其中包含著意識形態方面,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現象。道德現象是由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用善惡標准去評價的一種社會現象。人不能離開群體而孤立地生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其行動必須顧及別人或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否則就會引起糾紛或沖突。早在原始社會中,人們為了維護部落成員的共同利益,協調彼此的關系,就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調節各人行為的准則。遵守這些准則,便稱之為善,就會受到輿論的贊許或使個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則,便稱之為惡,就會受到眾人的譴責或使個人感到內疚而力求改正。這些由輿論力量與人們的「良心」所支持的行為規范及其施行的總和,就是道德。人,能夠同禽獸區別開,成為真正的人,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道德。人們的各種行為都有各自的道德准則,人們的行為必須遵守道德,否則要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譴責。
可見,所謂道德,就是以善惡為標准,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來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概括地說,道德的調節是以善惡作為評價人與事的標准;它的調節手段是非強制性的;它調整的方向是首先維護整體利益。
(二)道德的作用:
1、道德的社會作用
一個社會的主體道德,對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社會的發展是由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的結果。道德屬於上層建築,一方面它由經濟基礎所決定,另一方面,它對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如建立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基礎之上,要求自由、平等、博愛等道德觀念,在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建立過程中和形成之後,都在為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包括自由貿易、等價交換、勞動力的自由買賣唱頌歌;同時,它又對封建社會的特權思想、等級觀念、封建專制,進行激烈地批判,這些對於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都發揮過重要作用。
先進道德對於發展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有促進作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都是和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活動分不開的,積極性的高低又與道德水準的高低密不可分,道德水平高的科技工作者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只有如此,在科學上才會有新發現,技術上才會有創新,進而為社會創造無窮的財富。
道德在階級社會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每一階級的道德都是為本階級利益服務的,在階級社會進行階級斗爭,道德就成了對立階級斗爭的工具,如封建社會統治者宣揚忠君思想,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以此確保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而農民則提倡「等貴賤、均貧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的思想。
道德對於調整人際關系,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同時也產生了各種矛盾和斗爭,而道德可以在矛盾雙方起到調節作用。道德告訴人們行為准則以及評判標准,人們若按統一規范去行動,人際關系就會被理順,矛盾就會減少,社會就會穩定。
2、道德對個體的作用
道德的社會功能是通過其人的個體功能來實現的。道德對個體來說,具有認識、調節、評價和教化的作用。正是由於這些作用,道德才能規范人的行為,調節人們之間關系,從而維護社會正常秩序和促進社會發展。
(1)道德具有認識作用。道德就是要使人認識到個人在社會、職業和家庭中應擔負的責任,也就是認識到社會、職業和家庭對個人的道德要求。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天生的,如進食、求生、佔有等慾望;社會屬性則是後天的,是漸漸形成的。人需要自然屬性,更需要社會屬性,因為人是不可能脫離於社會存在的。如果人不對自己的自然屬性加以必要的約束、克服,人的社會屬性就不會形成,社會也就不會存在。要使一個人形成社會屬性,對其進行道德塑造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進行道德塑造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到社會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要求我們在道德范圍內做哪些事情?比如,「八榮八恥」就是社會主義道德觀對我們的要求,就是我們在道德認知上的參照物。
道德的認識作用還體現在對社會道德規范的認識上。社會對各種角色都有相應的系統的道德規范,如企業家有企業家的道德規范,教師有教師的道德規范……任何一個人只要進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我國公民的社會道德規范,「八榮八恥」使這一道德規范更為具體化和生動。社會道德規范明確了,社會公民都能夠按照其要求去規范自身的角色行為,就會在進行社會行為選擇時認識到對自己的要求,從而能夠按社會道德規范進行道德選擇和行為選擇。
(2)道德的調節作用。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交往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交際關系和多種多樣的利益關系。怎麼交往?用什麼態度交往?用怎樣的責任心去交往?只有通過道德調節,才能協調好各種關系,讓自己的行為更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如果道德調節作用消失了,人們都按照本能去選擇,按照人的自然屬性去解決問題,社會就會變得一團糟,因此,人們必須按社會屬性去交往,道德感就是社會屬性,如果沒有道德感,一切都從本能去選擇就容易犯錯誤。
(3)通過道德的評價而形成社會輿論作用。人的社會屬性要求每個人不僅要關注自我,更要關注社會。關注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對社會上發生的各種事情進行善惡評價、道德評價。這些道德評價積累、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變成道德輿論。現在,社會的一個隱患,就是人們在道德上的麻木——對社會上違背道德規范的事情不發言,不表態,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產生道德情感,這是非常危險的趨勢。我們必須要對社會行為進行評價,要分清善惡,明辨是非。如果每個人都來參與道德評價,就能形成一個強大的道德輿論力量,就能使社會道德規范更為完善,也就能充分地發揮出道德的評價作用。
(4)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是後天的,人的道德是可以教化的。道德可以把壞人教育好,可以把不成熟的人教育成熟,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使人的自然屬性漸漸縮小和社會屬性漸漸放大,可以把不文明、野蠻變成文明。正是基於道德的可教化性,中央、公務院才幾次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公民、大中小學生道德建設的意見的文件,以期通過道德教育來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
道德為什麼能規范人的行為和調節人們之間的關系呢?道德作用的核心是利益。但是,這種利益不僅是個人利益、物質利益或經濟利益,而是多方面的利益和各種層次的利益。比如,個人、他人、整體、單位和社會的利益;眼前和長遠的利益;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利益;有形和無形的利益;經濟、政治、社會利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觀,有不同的利益價值判斷與選擇,由此而區分出一般道德標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每時每刻都首先維護他人、整體、社會利益的人,不苛求個人利益,甚至犧牲個人利益,就是很高尚的道德行為;不侵犯他人、整體和社會的利益則是對每—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認識法律
(一)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二)法的作用
1、法的規范作用
法的規范作用分為五個方面:
指引作用。這是指法律對個體行為的指引作用,包括確定的指引、有選擇的指引。確定指引一般是規定義務的規范所具有的作用,有選擇的指引一般是規定權利的規范所具有的作用。
評價作用。這是法作為尺度和標准對他人的行為的作用。
預測作用。這是對當事人雙方之間的行為的作用。
強製作用。這是對違法犯罪者的行為的作用。
教育作用。這是對一般人的行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
2、法的社會作用
法的社會作用是指維護特定人群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大致包括兩個方面:
(1)維護階級統治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調整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系,調整統治階級和同盟者之間的關系,調整統治階級內部之間的關系。
(2)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執行社會公共事務方面的作用。
三、法與道德的關系
法和道德雖然都對人的行為發揮規范、制約作用,但它們的作用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些區別正是道德作用的特殊性的體現。
首先,法是階級社會所特有的現象,而道德規范則存在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
其次,法是統治階級通過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所以,任何國家只能有一個法律體系。在階級社會里由於各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不同,它的道德標准也不同,所以有多少階級就有多少個道德體系。法和統治階級道德關系至為密切,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反映,法也是統治階級道德標準的體現,法與統治階級道德有著共同的階級本質和共同的目的。
再次,道德規范所調整的范圍要比法調整的范圍廣。法的強制力量不可能消除所有社會生活中的消極現象。有些大家公認的不道德言行,或者有悖於傳統習慣和公眾輿論的壞事,不可能全部用法律、法規來解決。法律、規章制度的作用范圍是有限的,而道德力量卻能管到法律管不到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道德的作用十分寬泛,它幾乎無處不在,並長期起作用。例如,一個講道德的人背著別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從良心上就有內疚的壓力,道德的影子始終跟隨著他。這就是道德規范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法和道德規范的標准不同。法律標準是基礎性的,而道德標准雖然是多層次的,但一般來說更強調高尚性。因此,法律規范的是人的行為底線,是人的行為的最低標准;而道德規范標准要高於法律,高尚的道德標準是人類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
第五,法和道德制約作用的緯度和層次不同。法律是由國家憑借強制力量來實施的,其對人行為的規范制約主要來自於社會制約(雖然個人為了避免犯罪也會自我制約);道德則是通過社會的輿論、風俗習慣、個人良心、自省、教育等方式發揮制約規范作用的。也就是說道德的制約是兩維的,包括社會制約和個人的自我制約。良心、自省是一種自我制約。具有一定道德修養的人不僅能夠自我制約,而且自我制約會在社會制約下不斷加強,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追求會不斷提升,這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可見,道德制約有很強的精神作用。單就這一點來看,道德作用可以延伸為一種更高層次的制約。
四、和諧社會中,秩序的維系需要靠道德和法律的雙重作用
道德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自我約束和約定俗成,在大眾生活領域可以彌補法律的不足,這種約束作用是可以貫穿個人乃至社會生活始終的;但在道德體系崩潰,個人或社會集體無視道德的約束作用時,即可以發揮法律的強製作用。
因此,道德和法律應該起到相互輔助的作用。和諧社會的建構,既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③ 用道德造句不少於10個字也不大20個字
這位道德高尚的老人一直受到大家的尊重。
④ 在對社會和個人的調節功能方面,道德和法律各有什麼作用 關於這個問題能不能舉兩個案例、最好有分析。謝謝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法律規范行為,道德規范內心和行為.舉幾個淺顯版點的例子:1,張三在權村子無惡不做,沒有政府管的時候,李四將張三處理了,法律就要追究李四責任,而道德可能就要贊揚張三;2,張三在村子欺負弱小,小偷小摸,法律管不著,道德就可以譴責,逼迫其改正,當張三行為惡劣到一定程度,法律就開始管了.3,搶劫他人財物,無論法律還是道德都管,但法律有強制性,道德也有,但是在精神方面的.4,法律的規范要有一定的程序,講究司法,講究證據,而道德就沒有了,如殺了人,需要審判才能對其進行制裁,但由於證據原因判了無罪了,法律就管不到了,而其內心,有道德在約束.5,張三有殺人念頭,法律管不著,但其開始著手,法律就開始管了,而道德在其有殺人念頭的時候就開始約束了.所以,在規范社會與個人的時候,要2者結合起來,就象我們要建立社會主義法治,還要以德治為輔助. 舉了這么幾個小例子,希望對您的理解有幫助吧.
⑤ 倫理規范的作用是不是萬能的
感覺倫理跟道德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人們的經驗而產生的一般准則。倫理規范版在歷史的發權展中一直不停地變化,在不同的社會中的規定也不一樣。比如古代的草原民族在很長一段時間,父親死了以後他的妻妾歸兒子繼承,而漢族把這視為亂倫;還有古代表兄妹通婚很正常,在現代看來也是亂倫;還有中西的各種差異就更多了。所以既然倫理規范是隨著時代跟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可見其作用不是萬能的。
科幻一點地說,如果人類社會發展到孕育生命完全靠技術手段實現,那血緣的界限就更加不能成為生物結合的阻礙了。
這是我的想法。
⑥ 道德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道德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性與獸性、人倫與自由、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道德可以適當地約束人的慾望,但也不是萬能的。道德無法解決嚴重的人性分歧。
⑦ 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法律還是靠道德
法律和道德作為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它們相互聯系、相互補充。
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二者雖然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始終注意把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
道德和法律作為人們的行為規范,對社會關系都有調節作用。但兩者的調節作用不同,道德對社會關系的調節主要靠教育的力量 、社會輿論和個人內心信念的力量,所以,道德要發揮調節社會關系的作用 ,必須有人的自覺性這個重要條件;而法律則不同,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節,主要是以國家機器(警察、法庭、監獄等)為後盾,靠法律制裁這種強制手段起作用的。法律發揮它在調節社會關系中的作用,必須有強有力的國家機器這個條件。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決定了兩者不可相互替代,只有互相配合,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由此可見,無論道德萬能論還是法律萬能論都是片面的。因為,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在它們單獨起作用時,都會表現出它本身的局限性。法律的特點是強調強制和他律,道德的特點是強調自覺和自律。法律重在對人們犯罪後的懲罰,以發揮它的警示作用;而道德重在教育和規勸,提高人們的道德自覺,以避免犯罪。法律著重要求的是人的外部行為的合法性,思想意識領域不是法律調整的對象。而道德所要求的不僅僅是人的外部行為,它還要求人們行為動機的高尚、善良。對人們行為的「內在」影響,是道德發揮作用的特殊機制。動機與行為、教育與法制,是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功能,但又是相互補充,不可分割的。在現代社會的政治生活中,法治是必不可少的,在沒有法治的社會中,其正常的生活秩序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法律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在極其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特別是對那些微觀的生活領域,對那些特殊的人際矛盾,法律無法發揮作用。而且,法律作用的剛性特點,還必須有政治、道德、文化等意識形態因素做基礎,否則,它的作用是不可能持久的。所以,如果是法律單獨發揮作用,而沒有一定的道德輿論相輔佐,那麼就常常會由於失去社會的支持而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同樣,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如果是道德手段單獨發揮作用也是不可能的。道德的約束是軟約束,沒有法律手段作後盾,道德的作用常常會由於缺乏必要的強制力量而顯得軟弱無力。對那些沒有自覺性的人,對那些明知故犯的人,道德是無能為力的。如對一個黑社會的頭目講道德、講良心,是不會有絲毫效果的。就是對那些個人道德水準高的人,也無法擺脫制度弊端的影響。因此,在治理國家中,道德和法律必須緊密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從歷史上看,古代的中國社會主要宣傳以德治國。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的主體內容,大多包括在中國傳統儒家的倫理思想體系之中。從先秦時期到清朝末年,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學家奠定思想基礎和理論框架,經過漢代學者初步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論證,再經過宋明以來諸多思想家的理論思辨和邏輯分析,最終形成一個內容龐大、邏輯嚴謹的思想體系。中國古代德治思想要求國家統治者和社會管理者,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性情,先成為仁德賢明的君主或清正廉潔的官吏,然後,再用已修之身去管理國家、社會和人民,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目的。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仁民愛物,孔子和孟子學說的主體即是以仁為本,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以寬厚、仁愛之心來管理國家、教化人民,惟其如此,君主才能與天同德。中國古代德治思想還主張秉公執法、廉潔奉公、愛國圖強、尊賢惜才、提倡廉政、反對腐敗。但是,由於缺少法治做基礎,道德便成為政府控制社會各階層、平衡矛盾沖突的手段,道德被政治化了,它還要擔負起本應由法律承擔的職責。在這種情況下,道德是不堪重負的,因為道德教化無法改變政治權力的現實運作規則,於是便形成了政治人的雙重人格,即他們嘴裡高唱禮義廉恥,暗地裡卻做著一些傷天害理之事。因此在非法治的國度里,腐敗是很普遍的,並且具有整體性特徵。它表現為官僚集團一致對下的壓榨,對庶民百姓無節制徵收賦稅,敲詐勒索、搜掠民財。綜觀古代中國,腐敗還具有公開性、猖獗性和賄價不斷上漲的特點。漢唐以後,隨著中國官僚政治制度的逐步成熟,腐敗現象隨之迅速蔓延。唐代穆宗時,大臣韓弘以財物賄賂權貴,滿朝文武除一人沒有受賄外均接受賄賂。到了元代,「居官者習於貪,無異盜賊……,其間頗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焉」。到了清代,腐敗更加公開,民間流傳「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破獲了一起清朝最大的貪污案:甘肅布政使王亶望侵吞賑災銀兩案,1000多萬兩銀子全部被蛀蟲侵吞,甘肅省上至總督,下至州縣衙役,全省官員 「無不染指」,先後有56人被正法,46人被流放,甘肅省的官員幾乎「為之一空」。
古人雲:「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隨風倒。由於中國有「官本位」傳統,中國人自古便「以吏為師」。沒有法律和制度的有效制約,政治的清明與否,完全依賴於做官者的品德、操守。清正廉明、道德高尚者能夠領袖群倫,垂範社會,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相反,如果大部分官員放縱自己的私慾,道德敗壞,便直接誘發、刺激了社會風氣、公共道德的敗壞。由此可見,以德治國只有與依法治國相結合,才能將國家治理好。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緊密結合,乃治國之道。「法治」如同做手術,「德治」如同預防疾病和鍛煉身體,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現實社會生活中不乏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取得成功的範例,如獨立以前的新加坡政府,官場腐敗不堪,被稱為20世紀世界瘟疫。自1959年以來,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對公務員的道德教育,同時對公務員的道德自律的實現,採取了非常嚴格的制度化管理,很快,一個貪污舞弊成風的政府轉變為一個國際上公認的廉潔政府。
總之,「法治」與「德治」緊密結合乃是科學的治國之道,加強道德建設是「以德治國」的重要舉措。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在強調「法治」的同時,也要強調「德治」的重要性。加強道德建設,有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是「以德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道德建設,能夠促進廣大人民群眾道德水平的提高,改善社會道德風尚,使人們能夠明辨是非、善惡、美醜,維護社會穩定,從根本上杜絕犯罪的思想根源。道德是通過說服教育、社會輿論發揮作用的。一種強大的社會輿論,能對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發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性情,變化人的氣質,轉變社會的風氣,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