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眼裡

道德經眼裡

發布時間: 2024-11-07 12:57:04

❶ 《道德經》做人智慧,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道德經》中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眼裡自有自己優點的人,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就聽不進別人的話,很容易目中無人。

自己誇耀自己功勞的人,其實沒有功勞,也不會讓自己彰顯。

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自以為是的人。平常的人,精神上至少應該是半開放的,就是見到新事物,或者聽聞新道理,會嘗試接受。

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精神上是封閉的,拒絕接受新事物,也從來不把別人說的道理當回事。

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大圓和小圓的比喻,真正的高人就像大圓,視野大、格局大,接觸到的信息多,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而覺得自己很渺小。

自以為是,自視甚高的人就像小圓,格局小,視野小,接觸的外面世界也小。坐井觀天,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不過如此。

美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達姆羅施少年得志,剛剛20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當時他名氣很大,自己也非常高傲,有些飄飄然了,以為自己無人可及。

直到有一天,達姆羅施不小心把指揮棒忘在了家裡。他准備派人去取,這時候,一個助手悄悄告訴他:可以向樂隊里他人借一支指揮棒用。

達姆羅施有些愣神,他略帶懷疑地向樂隊成員說:「請問,誰能借我一根指揮棒?」話剛說出來,就只見場上的鋼琴手、大提琴手、長號手等十幾個人紛紛從上衣內袋裡掏出了指揮棒······

達姆羅施好像被什麼擊中了,他似乎開始變得清醒起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並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多人都在默默努力,准備替代自己。

靜水流深。低調,才是最好的處世之道。一個低調的人,不炫耀,不自以為是。與人相處的時候,懂得尊重別人,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默默地向周圍優秀的人學習,不斷完善自我。

自以為是,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也是悲哀的。

錢鍾書在《一個偏見》中說,人在精神上都要有客廳,還要有卧室。在客廳里我們儀表端莊,高談闊論,自信地展現自我;在卧室里,我們卸下「禮貌」「莊重」「自信」等等,自由自在地,「放肆地」休息。

「生態」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聯系。生態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態環境關系的道德觀念、基本規范和道德實踐。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態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眾舞台,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道教不是生態學,但其生態倫理精神因其獨有的特色而為其他學說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復興,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在倫理認識上,道教以其重視生命的喜樂、寧靜、恬淡、樸素和心靈的充實與擴展為特色,關注自我與自然的協調,以人為本,內容簡而深、博而約,具有無窮的趣味;在倫理實踐上,道教致力於體玄修道,韜光養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為、自然、人倫與文化的互動中長存長立,因此它在對自然生態和人的關系的認識上,表現出開發生命活力的自覺能動性、與自然對象的同一性以及倫理認識的整體系統性。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自然之道不可違」 1 、「順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質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會之自然。參悟事物、人生和社會之本質,求得生命與本性應有的風格、態度和氣象,就是道教倫理追求的目標與精神支柱。 

道教生態倫理精神體現在它的精緻深刻的內容和吸引世人的內涵中,蘊涵在使它延續、發展久遠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裡,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也非常明確和豐富,他認為人通過修煉可以實現「長生久視」、「肉體成仙」的理想,這個理想也就是與自然齊一或萬物一體的境界。道教還有「生道合一,重人貴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物我一也。」這表明道教注重從宇宙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願。萬物一體的生態倫理精神告訴人們,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營造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的社會。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萬物一體的精神相關聯,道教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則是產生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的道德。道教認為,人的肉體修煉、精神完滿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產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3 並且自認為這是對老子智慧大道的發揮。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唐代道教學者、醫學家孫思邈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者,他的醫學理論以天人一體、生而不有說為基礎,謂「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 孫思邈本人「學殫數術,高談正一」,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這種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當的實踐性和普世意義這種實踐性和普世意義,提出了世間事物持續平衡發展的觀念,揭示出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成果;如果強行索取,則會適得其反,破壞和諧,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萬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傳》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里指出天道與地道是相對峙而又相協調的,其協調是由人來作中介的。老子將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麼人就不是僅依附於自然,受制於自然,而要駕馭自然規律。因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道教於此進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審時度勢,求仙問道而不強作妄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敗壞心性,甚至危害人類自身。道教的修習者認為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於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訊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因此,道教不僅給人以一種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將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禱的肅穆和虔誠,而且將信仰或教義教規具體化為各種道功、道術,進而形成操作體系,引導眾信徒去實踐力行。可以說,道教是重視道、術、行的宗教,既重視「道」的提升,又積極提倡功法和煉養術。真正的道徒對道教真諦的切實掌握,在於不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備其虔誠的信仰,還要作道術的訓練,努力積累道功,日進無疆,不斷深化和純正信仰。這樣,就充分強調了人類活動的主體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適應性。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制約自然變化,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與傳統倫理學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經》提出:「中和者,主調萬物者也」,認為自然界與人間社會各層次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要素,合而構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所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個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致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統、丹術符籙、儀式規范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態智慧,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有可能達到可持續發展。

五是循環再生的精神。在關於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統的中國人確立了「大」和「久」的目標,並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節制人的無窮慾望,不造成對自然與人類的傷害。《周易》指出了兩個途徑,其一是「九二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天下,不傷財,不害民。」道教也發展了類似的思想,強調對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條件的確認是聖人之智、聖人之德,是聖人之業,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個物我同一的美好社會,認為在那樣的社會里,生命可以循環連續、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認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卓然特立於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異形,有似雀之化為蛤,雉之化為蜃。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資的觀念上,主張人類要多多節制慾望,保持萬物的生機與發展活力,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依時令進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獸幼鳥、禁殺魚蟹,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等觀念是相當一致的。人與生物資源相處,要進行物質交換。進行物質交換不是強行佔有,而是對自然作順應與調適。

六是融通萬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充滿生命的超巨大系統,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機地聯系著,宇宙在其歷程中運行,是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的交叉線。從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機,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關系。老子說:「大道泛合,其可左右。萬物持之持生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說,大道像廣闊的河水一樣滋潤著萬物,毫無私心,毫無偏意,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愛護著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在根本上「人與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說,萬物都來自特定的物種,但在不同物質的物種之間也存在著聯系和轉換,如同圓環一樣,分不出始終和次序。這種自然的聯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認為道為世界的本原,道是創造一切生命的總源泉,是融貫萬物生成的總動力。唐代道士吳筠說:「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之謂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終。探奧索隱,莫窺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朕,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 11 這里立足於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體對於物象世界的意義,其中蘊涵著通生無匱、品物有方的生態倫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物我無分,無此無彼;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人間諸事雖然各有其理,但說到根本上,則各順其情,各盡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這就是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體悟到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也就體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總而言之,上述諸方面,落實到現實中以保持生物物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可以為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意味著,道教生態倫理必然並且能夠進行現代性轉換。而轉換的契機,則在於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現代性人格的塑造。因為根據道教的觀念來看,人經過修煉而達到的崇高境界並不神秘,遙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體現。我國宗教史專家牟鍾鑒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徵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夠健康長壽;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擺脫「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卻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塵;四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功德在世;五是瀟灑自在,豁達從容,善於化解煩惱,始終保持喜樂心情。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稱為活神仙。所謂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樂的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著,其樂融融,這就是人間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們認為,人們只要努力建設,把中國道教的這種萬物一體、生而不有、曲成萬物、合而不同、循環再生、融通萬有的倫理精神,融會灌注到現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進我們的物質和文化建設,人間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現的。

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精神上只有客廳,沒有卧室。他們去哪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處處希望展現自己,自己始終也端著架子。精神上缺少一間讓靈魂休息的卧室,這是何等的悲哀。

王陽明和曾國藩,這兩大完人,不約而同地指出,傲,是人生第一大敵人,是人身上的第一大惡德、第一大毛病。

因為傲慢、自滿的人不會繼續學習,不會繼續修身,而只會用他們的傲慢、目中無人的「毒箭」去傷害周圍的人。

《周易》中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厭惡滿、盈的。謙就是不滿,永遠以學習的心態,不斷學習,這樣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❷ 從《道德經》中感悟人生

一《道德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很粗的樹木,也是從小樹苗長來的。

很高的檯子,也是一點點建造的。

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凡是成大事的人,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不要因為覺得事情小就不去做,點滴的積累其實非常重要。

在某個領域堅持一萬個小時,那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篤行,總能出奇跡。

二《道德經》: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狂風不會在早上一直刮個不停,大雨也不會整整下一天。

人生的困境,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否極泰來,風雨後總會有彩虹。

當你深陷低谷,請不要放棄希望,也許下一秒就是晴空萬里。

三《道德經》: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如果時時刻刻謹慎行事,從一而終,就不會有失敗這一說。

我們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分鍾熱度,最初的激情過後,就開始得過且過。

人生,就是這樣被荒廢掉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慎終如始,謹慎克制,從一而終,才能不至於辜負自己的青春年華。

四《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生的禍福,其實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關鍵是你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遇到逆境,不要消沉,笑對人生,上帝關上一扇門,必然打開一扇窗。

遇到順境,不要得意,謹慎行事,切勿得意忘形,招致禍患。

五《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人生的災禍大多來源於不知足,最大的錯誤莫過於貪欲滋長。

人生有限,物慾無限。

紅塵滾滾,我們迷茫痛苦,不是因為我們物質上的缺失,而是因為心靈的乾涸。

我們被消費主義攜裹,我們把有限的時間和經歷去追逐身外之物。

財富地位聚散隨緣,人棲身於上,時時顛簸,哪有幸福安寧可言。

回歸自己的內心,知足常樂,感悟生命里的平常幸福,才是人生的真相。

六《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人都遵從道,而道就是自然。

人在做人做事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是最高的境界。

交朋友太刻意就是虛假,真正的友情都自然產生的。

做事太用力就是急躁,很容易失敗。

孝順父母、善待他人,都是自然而然的,太用力的、太忽視的都是不真實的。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順其自然,自然而然。

七《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是沒有親人的,但是經常眷顧心地良善的人。

人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行。

一個人行善雖然沒有得到福氣,但是禍患已經遠離了他。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行善積德,走在有福的那條路上。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點點堅持,聚沙成塔,你就是有福之人。

八《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勝一籌。

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出處就是老子。

一個人能夠清醒的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很少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

一捧清泉,雖不及長江浩大,但仍為人們送去清爽;

一方綠茵,雖不如松柏奇雄,也可以為他人帶來喜悅。

做最好的自己,認清自己,才能主宰人生舞台。

九《道德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眼裡只有自己優點的人,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自以為是的人,就聽不進別人的話,很容易目中無人。

自己誇耀自己功勞的人,其實沒有功勞,也不會讓自己彰顯。

靜水流深,越優秀的人往往越是低調。輕浮驕傲的人一般沒什麼本事。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山不辭石成其雄偉,海不辭水成其浩大。

與人相處的時候,懂得謙遜,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向別人的長處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我。

十《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萬事萬物剛剛開始的時候,大道是很簡單的,到了後來,演變成了很復雜的局面。

「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大道至簡,以簡馭繁。

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歷經滄桑之後的簡單天真。

越復雜心越累,名利的枷鎖讓人一刻不得歇息。一切終究成空,想來又是何必。

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簡單才是生命的真諦。

❸ 【覺悟《道德經》,破除貪婪的枷鎖】

【覺悟《道德經》,破除貪婪的枷鎖】

《道德經》雲: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釋義:如果社會上沒有恭維有才華的人,就不會導致老百姓相爭,如果珍貴的東西大家都不認為他是珍貴的話,那麼就沒有偷竊之人,不顯耀引起貪心的事物,就不會導致民心迷亂。所以,聖人的治理原則就是要使人民都虛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沒有野心,使人民身體強健,全民都形成了謙虛謹慎不出風頭、安居樂業、知足常樂的風尚,即使其中有個別的「聰明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了,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社會就不會不太平了。

此章名為「安民」。安民即安心。聖人秉天地之元氣而生,聚道德於一身而存。以無為之道教民,所以萬善具備,萬德周身。無私無我,無余無欠,無親無疏,無分無別。濟物之心無窮,憂民之心重重。天地雖大,聖人之德與天地同廣;萬民雖多,聖人與萬民同其心。所以聖人不顯山,不露水;不以聰明才智露於世,不以所能惑於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聰明才智的顯露,少有異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為。此等所為,都是落入了後天的塵跡,都是無道的表現。自古以來,無論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無論是德貫古今的大智慧者,從來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獻,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聖人能以無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老子認為體現道德,聖人要治理百姓,應當不恭維賢能,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執政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的紛爭。

按照老子的人生哲學,人性本是純潔質朴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不會視而不見,那麼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如果社會出現貪欲的風氣,會挑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導致天下大亂。

許多人認為常使民無知無欲的主張是愚民思想,其實不然,老子並不主張去除人的正常慾望。他的主張是「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這一主張對我們的立身處世也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老子說食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強健,可以自保自養。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就順應了自然規律,使人人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無為而治,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

老子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強健,思想質朴,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

在老子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朴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的社會制度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斗爭和陰謀的社會制度更契合人類的本性。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枉為,不非為。

在老子看來,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神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數不勝數,我們總是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東西。當慾望太多,反而會成為累贅,貪婪之心要不得。

一股細細的山泉沿著窄窄的石縫叮咚叮咚往下淌,也不知過了多少年,竟在岩石上沖出一個雞蛋大小的淺坑。奇異的是山泉不知從哪裡沖來,黃澄澄的金砂填滿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減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漢來喝山泉水,偶然間發現了泉水中閃閃發光的金沙。從此,老漢不再受苦受累,翻山越嶺去砍柴。過個十天半月就來取一次金砂,日子很快富裕起來。人們都感到蹊蹺,不知老漢交了什麼財運。老漢的兒子看了窄窄的石縫,細細的山泉,淺淺的小坑後,便提議拓寬石縫,擴大山泉。

老漢一想,對呀,自己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說干就干,父子倆很快把窄窄的石縫鑿寬了,山泉比原來大了好幾倍,父子倆累得大汗淋漓。但一想到今後可以獲得更多的金沙,便又歡天喜地起來。後來父子倆天天跑來看,卻天天失望。金沙不但沒有增多,反而消失的無影無蹤。兩人百思不得其解,金沙到哪去了呢?其實,我們想一想,水流變大了,金沙還會沉澱下來嗎?

人不能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因為貪欲是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它。

上帝造蜈蚣時,沒有給它造腳,但它仍然爬得像蛇一樣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它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裡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腳越多,當然跑得越快呀」。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它動物更多的腳」。上帝答應了它的請求,把好多好多腳放在它面前,任憑挑選。

蜈蚣迫不及待的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往身上粘去,從頭一隻粘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粘才罷了手。它心滿意足的看著滿身的腳,心中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的飛出去了。但是等到一開始要跑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制這些腳,它們噼里啪啦各走各的。非得要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至於相互絆倒,這樣一來反而比之前走的更慢了。

貪婪是一切禍亂的根源,不論做人處事,都必須控制貪欲。

一間蜂蜜工廠的倉庫里放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許多蒼蠅,因為蜂蜜太香,它們都捨不得離開。

不久,這些貪吃的蒼蠅都因腳被蜂蜜粘住而飛不走了。當它們快溺死時,很難過的說:「我們真是太貪心了,為了短暫的快樂,卻賠上了寶貴的生命」。

人都有慾望,貧窮的人想變富有;低賤的人想變富貴;默默無聞的人想變得舉世聞名;沒有受過贊譽的人想得到榮譽,這都無可非議。問題在於對慾望的追求必須有一個限度。

對付貪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放下,懂得抑制慾望的膨脹,這才是快樂的起點。

丁俊貴

2021年7月6日

❹ 道德經老子對愛情的看法

老子主:「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老子這個話是什麼意思?老子說,古往今來,凡是得一的人處處美妙。你看,天得一能夠清,青天;地得一能夠安寧;神得一能夠靈驗;山谷得一能夠充盈;他說,萬物得一能夠生長;侯王得一能夠做一個君王。「一」是什麼東西?「一」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得了「一」,得了這個「道」,就會完美。之所謂「道生之,德畜之」那我們就來分別看看老子所說的「一」和「道」是怎樣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老子所說的「一」,愛情的「得一」是真情,因為真情相愛,才會情真意切;那真情的「得一」有是什麼?真情的「一」就是一顆愛心。因為只有愛心的真愛,才會心愛,心與心不相愛,哪裡還有什麼真情。記得有這樣一首詩:「萬物生輝,最是愛心光熠熠;陽春布澤,當然孝道普天下」。

我們再從「道生之,德畜之」來說,「萬物尊道而貴德」。這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天下的萬物都是由道生出來的,所以叫「道生之」,由道產生出來的。道分化成為萬物,這就是叫德,萬物要靠內在的德性來畜養,萬物都尊崇道,而貴重德,愛情和婚姻不也就是這樣嗎?有一個例子很具有說服力,這個例子就是一部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剛開時我和那電影的男主人角的看法一樣,以為這個女主人角整天都過這喝酒的生活,還一股的蠻氣,但經過他們的相互交流,最後那男主人角明白了,原來那女主人角的喝醉酒是有原因的:她的前男友死了,她為了把自己德培育出來的愛情永遠不忘掉,所以她始終把那個男孩給她的一個項鏈掛在頸子上,心中永遠是懷念著那個男孩,就是因為她藏著一份真誠的愛情。到最後,她發覺不對,為什麼不對呢?心中人死了,就讓他死去吧!我還年輕,我總不能因為他一輩子耽誤我的青春啊!「道生之」,道又生出來一段新的愛情,讓我接受他吧。所以她想通了,想通以後把這個鏈條甩到河裡,他接受那男主人角,終於轉變了,之後真誠地愛上了那個男孩。這個事例很好的符合了老子的「道生之,德畜之」。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公積金規定 發布:2024-11-23 19:15:16 瀏覽:581
借條信用卡怎麼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3 18:46:05 瀏覽:862
單位的規定是否不服從勞動法 發布:2024-11-23 18:45:58 瀏覽:881
我國人民法院分為 發布:2024-11-23 18:30:24 瀏覽:576
計程車公司與駕駛員法律關系 發布:2024-11-23 18:08:54 瀏覽:149
企業倉庫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3 18:03:12 瀏覽:203
物權法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3 17:17:34 瀏覽:602
司法機關的地位 發布:2024-11-23 17:07:47 瀏覽:325
吊銷考駕照法規 發布:2024-11-23 16:59:23 瀏覽:130
揚中律師電話 發布:2024-11-23 16:40:56 瀏覽:948